出版時間:2013-1 出版社:人民體育出版社 作者:余功保 頁數(shù):335 字數(shù):271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精選了100幅太極拳名家拳照,涵蓋了眾多太極拳流派,包括各個時期最頂級的太極名家的照片,基本呈現(xiàn)了主要的太極拳勢動作。對于每一幅拳照,根據(jù)不同情況,介紹了它的背景、名家、特點、內(nèi)涵和體悟要旨,以及部分拳家的精辟拳論,期望給大家提供更多的相關信息,利于感悟。需要特別強調(diào)的是,這種體悟并非唯一,本書只是提供了一種學習的方法,通過這種方法,每個人都會形成自己的見解,若能實現(xiàn)自己在拳學境界上的不斷超越,那就是本書的價值所在了。
書籍目錄
無心御氣積柔必強
——孫劍云“單鞭”悟解
舉重若輕沉著痛快
——李經(jīng)梧“金剛搗錐”悟解
飛泉掛壁峰
——吳圖南“斜飛勢”悟解
萬鈞無物落地生花
——汪永泉“提手上勢”悟解
美人如玉氣如虹
——鄭曼青“摟膝拗步”悟解
周身一家開合隱現(xiàn)
——姚繼祖太極拳勢悟解
未發(fā)之中 即慧即定
——吳英華“提手上勢”悟解
臨虛御風萬里澄空
——董英杰“云手”悟解
看似尋常最奇絕
——李雅軒太極刀勢悟解
恬淡虛無自然而然
——祝大彤太極拳勢悟解
……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斜中寓正緊湊舒伸——李秉慈太極拳勢悟解 在近三十年來的吳式太極拳推廣中,李秉慈無疑是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他參與了眾多吳式太極拳推廣、競賽套路的編創(chuàng),并擔任教學、裁判工作。在吳式太極拳的規(guī)范化中發(fā)揮了巨大作用。還培養(yǎng)出了十多位太極拳冠軍,其中包括吳式太極拳傳統(tǒng)和競賽套路九連冠劉偉和女子六連冠宗維潔等太極名手。 作為楊禹廷先生的弟子,李秉慈先生在傳統(tǒng)太極拳領域也辛勤耕耘,長期擔任北京吳式太極拳研究會會長,積極推進北京吳式太極拳的發(fā)展,廣泛與海內(nèi)外開展交流活動,是北京吳式太極拳舉足輕重的代表性人物。 李秉慈認為,從傳統(tǒng)上來說,太極拳規(guī)范的內(nèi)容可以分為“四法”“四功”。四法就是手、眼、身、步;“四功”就是心、神、意、念。意動神隨,太極拳從起勢一起,首先靜下來,達到心平氣和,起點、過程、終點三要素都要在意念中很明晰。 “四功”過去拳論上有幾句話講解, “發(fā)之于心,達之于神,行之于意,想之于念”?!鞍l(fā)之于心”,就是練拳的一切源起,發(fā)動都在于心,“先在心,后在身”“心為主帥”,所以練拳你一定要心先靜下來,不浮躁?!斑_之于神”,就是精神要充沛,要貫注,拳論上說“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滯之慮”“內(nèi)固精神,外示安逸”。精神固達了,周身才能實現(xiàn)一舉動皆輕靈。“行之于意”,就是一切行拳均在于意的運用,“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沒有意,只是形,就是體操了?!耙鈿饩齺砉侨獬肌保馐且簧淼慕y(tǒng)綱,練拳要“以意導體,以體導氣,以氣運身”,所謂“用意不用力”?!跋胫谀睢保褪蔷毴瓡r要做到念念不忘,“勢勢存心揆用意”,不懈怠,“變轉虛實須留意”,雖然放松但不隨便,這樣才能做到“勢正招圓”。 李秉慈先生倡導“繼承不走樣,發(fā)展不離本”的宗旨,將吳式太極拳特點總結為十六字訣,即“輕靜柔化、緊湊舒伸、川字步型,斜中寓正”。他的拳勢身嚴體端,氣韻生動,形態(tài)灑脫,美而不俗,其拳架充滿了活力、張力與律動感。李秉慈的拳照被廣泛作為習練吳式太極拳的標準范本。 【李秉慈小傳】 李秉慈(1929—)吳式太極拳名家。北京通縣人。幼年因強身健體習武,為太極拳家楊禹廷弟子。先后從師于楊禹廷、常振芳、史正剛、駱興武、單香陵、劉談鋒等名師學習太極拳、查拳、大悲拳、形意拳、六合螳螂拳及程派八卦掌等。在傳統(tǒng)武術發(fā)展、太極拳競賽、太極拳訓練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培養(yǎng)了大批人才,弟子中有多人多次獲全國太極拳比賽冠軍。1958年獲全國武術交流觀摩大會優(yōu)秀獎。多次擔任全國及國際性太極拳比賽的裁判工作。參與了原國家體委“四式太極拳競賽套路”的編訂工作。1980年參與開辦北京東城區(qū)武術館。任教務長和副館長。為中國武術協(xié)會委員、國家級武術裁判、北京市吳式太極拳研究會副會長。著作有《吳式太極拳拳照圖譜》 《楊禹廷太極拳系列秘要集錦》 《吳式太極拳拳械述真》。多次應邀擔任國際太極拳交流大會輔導名家。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