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易代4

出版社: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作者:呂向輝  

內容概要

皇太極以打促和【代前言】
努爾哈赤、皇太極父子斷然沒有想到以清代明,成一統(tǒng)的局面。努爾哈赤起兵叛明,無外乎是想為邊外之雄;皇太極的理想,只要明朝承認自己比察哈爾高一等即可?;侍珮O與明朝不斷地打仗,其著眼點就是以打促和。
皇太極始終認為,明朝過于龐大,盡管其實力不如以前,但如果集全國之力,專注于遼東一隅之地,必定是“裕如也”。故而皇太極每進兵作戰(zhàn)一次,便盼望著一次議和;每次議和失敗,便心懷憤恨斷然出兵。因此明清之間,戰(zhàn)和交錯發(fā)生。明朝方面是注定不與皇太極議和的,除了崇禎十五年(崇德七年),明思宗派陳新甲一次是誠心之外,其余諸次皆是從未認真考慮議和之事。

皇太極與明朝的議和,規(guī)模最大的便是第一次。時在天啟六年,皇太極繼承汗位之初,談判對象是袁崇煥。努爾哈赤病逝,袁崇煥借吊喪之名,與皇太極近距離接觸。
兩人各自肚腸。袁崇煥想的是,爭取時間修筑城池;皇太極借機進攻朝鮮和毛文龍。論起誠意,皇太極多于袁崇煥。
皇太極承認,滿洲和蒙古都是以搶掠他國為生。但是血戰(zhàn)所得,畢竟不如議和之后貿易所獲為多。何況自努爾哈赤于萬歷十一年起兵以來,迄今已經四十余年,明朝固然勞師匱餉,女真內部也漸生畏戰(zhàn)情緒。尤其是一些人因此致富,生活日漸精致,也耽于刀口舔血的日子。
更重要的是女真內部的糧食和布匹始終是無法解決的大問題。在出征朝鮮之前,皇太極甚至不想讓蒙古諸部提前會師,因為糧食不夠吃;朝鮮戰(zhàn)事結束后,皇太極在給朝鮮國王的書信中,也曾經打腫臉充胖子,說本來我們的糧食是夠吃的,但是蒙古來降,不能不養(yǎng)贍,如此便不夠了。

皇太極的條件并不苛刻,明朝給予銀兩等物,女真回饋東北特產。而且皇太極的要求是有根據(jù)的,便是參考以前朝廷賞賜給女真和蒙古的數(shù)額。并按照袁崇煥的要求,進行了壓縮。
兩人書信往還,中間還透過喇嘛進行折沖。隨著袁崇煥筑城完畢,皇太極從朝鮮回師,兩者談判的短暫基礎沒有了?;侍珮O議和不成,與明必有一戰(zhàn),否則必將坐困愁城。
皇太極出兵寧錦,由于袁崇煥調度得法,并沒有什么戰(zhàn)果。但是朝廷卻能給他一個驚喜,因為袁崇煥不救錦州,是暮氣已深,準其引疾而去。
袁崇煥離開遼東整整一年,中間經過熹宗駕崩、思宗即位,得以重新起用。皇太極再遇“故人”,重新遣使議和。袁崇煥并不拒之門外,因其固守“守為正著,戰(zhàn)為奇著,款為旁著”,這是袁崇煥“五年復遼”的大戰(zhàn)略。
其實,朝廷每年用于撫賞蒙古的銀子是一百萬兩;皇太極上次提出來的是“金五萬兩、銀五十萬兩”,遠少于蒙古。何況軍費更是不少。給蒙古的數(shù)額如此之多,即是希望蒙古能夠助攻皇太極,至少是不能與之合流。如果明清議和,給予蒙古的數(shù)額必定可以減少,軍費開支也會降低,兩相比較,朝廷會利大于弊。更重要的是,女真不勞而獲,天長日久,其銳氣必定消磨,屆時奮力一擊,大事可成。
奈何,明朝以為天下得之于蒙古,可稱為敵國,撫賞可用;女真原是“家奴”,此風不可長。

皇太極出奇計,于崇禎二年繞道蒙古直逼京師。這正是蒙古的不可靠之處,千里奔襲,走前人所未走之路,向導正是蒙古人。袁崇煥力疾赴援,思宗中了“蔣干盜書”之計,袁崇煥被逮殺?;侍珮O議和的第一個對手,被自己借力打力消除。
袁崇煥的議和,有著莫大的功勛,正是借機修復了關外諸城。以后十幾年的時間里,祖大壽等人秉承“憑堅城用大炮”的遺策,致使皇太極躑躅于堅城之下,山海關得以無恙。
皇太極進攻大凌河,圍困四個月以上,“人相食,竟以死守”。大凌河僅為關外八城之一,一城如此,其余城大兵多,金軍如何不氣餒。如此,更是堅定皇太極議和之心。
皇太極暫收進攻朝鮮之利,袁崇煥得固守關外十幾年的資本。統(tǒng)算下來,還是袁崇煥棋高一著。奈何,明思宗志大才疏,剛愎自用,自毀長城。
皇太極尚有其他的孔道,一個是蒙古,一個是朝鮮國王,希望他們能夠將自己議和的誠意上達天聽。蒙古正是漁翁得利,朝鮮恨之入骨,哪里會真心幫他。朝鮮非常明白朝廷的本意,如此“小夷”,豈不是異想天開。
袁崇煥之后,遼東長城便是祖大壽。大凌河假降,祖大壽借口可以幫助皇太極收復錦州,得以逃回。一回到錦州,祖大壽重為明守,竟不以握在皇太極手中的子侄性命為意。
皇太極攻大凌河之前,曾稱遼東善射精兵皆在此,必欲降之。按照皇太極的說法,這種善射精兵“他處無有也”,就算如何,皇太極亦不敢直取錦州。而祖大壽從大凌河逃回,竟遭明思宗之忌。盡管祖大壽無比憤懣,仍不改初志。

皇太極又轉到明朝西北的宣大一線。明朝守邊的將帥不敢戰(zhàn),借口是蒙古來要求賞賜,來一個“欺上不瞞下”,暫時保得城池無事,沒有失守封疆的罪過?;侍珮O一封議和的書信寫的極是誠懇,甚至有些可憐:“夫小國之民,和好告成時,得些財物,打獵放鷹,便是快樂處”。
回到遼東,皇太極告訴明朝的邊吏,已經與宣大和好。遼東邊吏稱,如果真心和好,應該退出一些土地,自己好以此為名,轉奏朝廷?;侍珮O回書,如果和好一成,“普天之下,盡為你朝廷所有,些須地方,何足道哉”?
皇太極懇勸明朝邊吏“通權達變”,上與朝廷解憂,下為生靈解厄,如此便是彼此之福。接下來便是威脅,如果以計愚我,必定起兵。
皇太極議和之心甚盛,投降的漢官看的很清楚,“崇禎不肯輕和,以復仇為志”。努爾哈赤父子得罪萬歷、泰昌、天啟三朝,思宗怎肯輕和。既然不肯,那就將他打得痛一些再說。
如果卑辭乞和,或有一絲希望;如果打得痛,更是難以講和。那便如同“城下之盟”,面子上更過不去。
皇太極陷入一個怪圈,想議和,朝廷不輕許;打起來,朝廷更不能許。打,明朝打不過;和,皇太極一廂情愿。

皇太極倒是看出,明朝不和是因為鑒于宋金往事。他對祖大壽的書信中稱,此一時也彼一時也,“明主非宋之苗裔,朕亦非金之子孫”。
的確是如此,但努爾哈赤自稱為大金之后,自上尊號為“后金天命皇帝”;皇太極在崇禎二年逼近京師的時候,曾派人到良鄉(xiāng)的金陵祭拜。金軍撤離后,明朝派人斷其龍脈。
短短三年的時間,為了議和,皇太極連自設的祖宗都不要了。這只是權宜之計,兩年之后在致朝鮮國王的書信中,又稱自己為“女直國大金之后”。而且言之鑿鑿,如若不信,可將世系詳為說明;再不信,請觀金遼元三史。又三年之后,皇太極改元稱帝,國號由金改為清。這才是徹底根除與金的關系。
明思宗以報仇雪恥為念,不輕言和,其志固然可嘉。然而,必須國內寧謐,上下齊心協(xié)力,如同越王勾踐一般,臥薪嘗膽,而后方可以滅此朝食。此時,國內亂局已成,流寇肆虐,君臣離心??沼羞h大之志,皇帝處置失當,群臣浮議誤國,奈何奈何。
對于以打促和,皇太極對部下說得極為翔實,“爾將士如果奮勇直前,敵人力不能支,非與我們講和,必是敗于我們,那時穿吃,自然長遠。早早解盔卸甲,共享太平,豈不美哉”?可見其目的,如同俗話說的,“千里來做官,無非為的吃和穿”。
奈何朝廷不許,以打促和,打著打著,形勢忽然變了,要求和的成了明朝。可惜的是,朝廷的臉面比天大。有“不愛江山愛美人”的說法,也有“不愛江山愛面子”的教訓。

作者簡介

呂向輝
1974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石家莊市無極縣。1990年考入河北正定中學,1993年考入河北大學哲學系。1997年進入河北日報社從事新聞采編工作,現(xiàn)就職于河北日報報業(yè)集團總經理辦公室。
在校期間,一直對歷史有濃厚興趣,閱讀了大量歷史書籍。工作之余,讀史興趣逐漸集中于明清兩代。在新聞與歷史的交錯中,更多了些不同領悟。用寫新聞之心發(fā)現(xiàn)歷史之美,并為之沉醉。恰似高陽先生所說,研讀歷史如同老吏斷案,樂在其中;步武高陽先生自稱研究歷史的“野翰林”,立志成為新聞行業(yè)中最好明清史舊聞“記錄者”。

書籍目錄

第一章   臨陣換將
第二章 收復四城
第三章 埋下禍根
第四章 假意投降
第五章 瞞天過海
第六章 鼓動伐明
第七章 叛將歸金
第八章 宣大告急
第九章 宏圖大業(yè)
第十章 傳國玉璽
第十一章 國號大清
第十二章 降服朝鮮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