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和

出版時間:2007-4  出版社:陜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馬中  頁數(shù):265  字數(shù):280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中國文化領域里有一條“道”。它由來已久,無不貫通,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理路,構(gòu)成中化民族精神的脈絡。中國哲學的獨到精神有二,亦是這“道”之精髓。以“人”為本——中國哲學有特的人文歷史傳統(tǒng),在總體上呈現(xiàn)無神論傾向。它以治人為本,以治物為末,以道德為本、以智慧為末,以前人為本、以后人為末,以敬人為本、以敬神為末。    以“和”為本——中國哲學強調(diào)綜合思維,總結(jié)“共生”規(guī)律,實質(zhì)是一種和諧之“道”它的方法論是辯證法,其核心是陰陽之道,即矛盾均衡理論。  另外,中國哲學在表述上遵循非邏輯化特征,具有詩化特色和無窮魅力。

作者簡介

馬中,1946年生,西安市哲學學會會長,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長期從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教學與研究。

書籍目錄

引言 “國學與”與“西學” 中國哲學簡史 本書寫作宗旨 立本篇   第一章 總思路:以“人”為本     哲學是關于社會人生的學問    人體化的宇宙觀    中國哲學特殊關注點    中西哲學對比  第二章 治人為本,治物為末:中國哲學不是“在物理學之后”     中國哲學立足于治人的需要    中國哲學的政治精神    正確理解政治  第三章 道德為本,智慧為末:中國哲學不歸結(jié)為“愛智慧”     道德為本的共識    儒家的道德本位主義    中國哲人的“貶智慧”傾向    中國哲學道德化思維的成因  第四章 前人為本,后人為末:中國哲學的歷史主義精神     道德的根基是尊祖    尊祖的核心是盡孝    “孝”成為“道”    孝祖之道的廣泛影響  第五章 敬人為本,敬神為末:中國哲學的無神論傾向     原始宗教的解體    先秦時期無神論思想的高漲    儒家中庸無神論的深遠影響    中國沒有宗教傳統(tǒng)    中國古代無神論思潮的成因方法篇   第一章 總原則:崇尚辯證邏輯     中國辯證思維方式    對傳統(tǒng)辯證法哲學的評價    制約中國古代思維方法的因素  第二章 聯(lián)系的觀念:重視系統(tǒng)思維     中國哲學的整體觀    系統(tǒng)方法的廣泛應用  第三章 運動的觀念:以“生生”為核心     中國哲學的運動觀    中國哲學的變易之道  第四章 人本主義的“陰陽”論     “陰陽”的由來及演進    中國式對立統(tǒng)一觀念  第五章 重“和”輕“爭”的理論歸宿     多極之“和”    對立之“和”    對“爭”的反思    禮樂:實現(xiàn)和諧的根本途徑表達篇   第一章 簡約化:既重視文字,又輕視文字   第二章 模糊化:既認可形式邏輯,又貶抑形式邏輯   第三章 形象化:借助文學,建構(gòu)人學   第四章 經(jīng)學傳統(tǒng):“我注六經(jīng),六經(jīng)注我”

章節(jié)摘錄

   ·魏晉:玄學運動與道家的復興魏晉時期,玄學興起。這實際是一次道家復興運動。但此時儒學的宗主地位已然確立,所以玄學運動不是對先秦道家哲學的簡單重復,換個角度也可以說,它是一次全面更新儒學的運動?!? 玄學運動起始于“才性”討論。這與三國時期人才問題的突出有關,也與歷史發(fā)展對人性理論的新需求有關。“才性論”是人性論的延伸,是對當時社會的人才觀和政績觀的總結(jié)與提升。后來,清談圍繞本末、體用、有無、言意等關系展開,內(nèi)容越來越“玄”,但始終不脫離中國哲學的“人本化——倫理化——政治化”的根本學術(shù)立場。玄學爭辯的最終焦點是名教與自然的關系問題,實際就是社會與個人的關系問題。這對中國古代以群體為本位的人本哲學是一次有力的開拓?!? 玄學清算了兩漢經(jīng)學的神秘化色彩,撥正了中國哲學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的固有航向,在提升中國古代人本哲學思辨水準的同時指導了當時文學藝術(shù)的全面覺醒。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講,魏晉玄學都是中國哲學及中國文化發(fā)展的一個不可或缺、極其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南北朝隋唐:外來佛學的高漲佛學是外來宗教哲學,大約于漢末入華,在魏晉南北朝期間,屢與經(jīng)學、玄學論戰(zhàn)和交融,至隋唐時期完成了“中國化”過程。中國佛學與原佛學(印度佛學)相比,最顯著特色是糅進了儒家與道家哲學的思路,充分吸收了中國哲學的人本精神,完全轉(zhuǎn)到了“人世求解脫”的思維軌道?!? 不少學者認為中國文化在先秦后一直走下坡路,這不合乎歷史實際。事實上,魏晉時期哲思之活躍、藝術(shù)之繁盛、社會風氣之開放,都不能用西方中世紀的“冬眠”來附會和強解。而佛學的入華,更使魏晉哲學討論超出傳統(tǒng)百家爭鳴水平。佛學從根本上拓展了中國哲學的思路,賦予哲學討論以國際化視野,帶有某種“文明對話”、“文明融合”的性質(zhì)。   中國哲學原本重視“人性”討論,佛學則引進“佛性”思辨(其關于人人皆有佛性的理論在無形中提升了孟子的學術(shù)地位)。中國本土哲學崇尚道德理性,佛學則崇尚“般若”智慧,它通過對萬物皆“空”的領悟來強化人們的心性修養(yǎng),這對中國哲學更是有力的支持和補充。佛學“緣起”論強化并提升了中國哲學的辯證思維精神,而其解構(gòu)實體的玄思,則促使中國哲學從更高層次思考并重視“實”的問題。佛學的“心性理論”,為宋明理學(“性理之學”)的出場,直接提供了思辨前提和理論基礎?!? 玄奘引進并開立的慈恩宗(法相宗、唯識宗)是一種十分精妙的哲學體系,但三傳而絕,遲至一千年后,才在近代哲學家王夫之、龔自珍、譚嗣同、章太炎、熊十力等的著作中得到認真回應。這說明佛學的中國化在唐宋以后仍在持續(xù),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與交融是何等漫長曲折?!? ·宋明:理學運動的綜合外來佛學的高漲引發(fā)了本土儒學的復興,由此掀起理學運動。理學在排斥佛老的同時吸收佛老哲學成果,把儒學提升到嶄新的歷史高度。理學之“理”還滲透著法家的冷峻氣質(zhì)(清代戴震甚至認為理與法同理),因此是中國古典哲學的最高綜合形式。   宋明哲學家們力圖將自然界全面納入人本哲學體系,出現(xiàn)了關心自然科學的傾向(這是朱子與孔子的一個重大差異)。然而中國哲學的“人學”原則業(yè)已根深蒂固,無法易移,所以中國哲人全面關心自然科學的結(jié)果,竟是把人倫原則大規(guī)模投射于自然科學領域。這一方面使整觀和諧的合理精神得到擴伸,另一方面也使日益不合理的封建綱常取得了“普遍性形式”和絕對不變的理論形態(tài)。所以中國哲學固有的優(yōu)勢與不足至理學運動而顯露無遺?!? 理學運動中的“心學”派別認為,“心外無理”、“心外無事”、“心外無物”,把中國哲學的內(nèi)向化思維推向極致,同時也蘊含著“自作主宰”及張揚個性的反傳統(tǒng)傾向。心學集大成者明代王陽明的學說,在明末清初傳播到日本,發(fā)展成為明治維新前后的重要學派。中國哲學關于“人——心——性——天”的哲學路線,至此全面定型?!? 理學運動的歷史涵蓋面極廣。它前后持續(xù)八百余年。直至辛亥革命后,才真正結(jié)束,但僅僅幾年后“新理學”就出現(xiàn)了。直到今天,“新理學”(“新儒學”)的思緒仍在四海飄蕩。理學運動的深遠歷史影響由此可知。·明清啟蒙思想及回歸漢學的運動明清時期商業(yè)興盛,關于人性論的討論出現(xiàn)重視個性、正視人欲、關注個人自由等傾向。在明亡之際的政治夾縫時代,產(chǎn)生了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人的啟蒙思想。黃宗羲系統(tǒng)反思帝國制度,王夫之則全面闡發(fā)被冷落了六百年的張載“氣論”,又將易學辯證精神加以充分梳理。他們推動中國哲學依照自身邏輯走到了近代門檻前。當然,黃宗羲、王夫之、顧炎武的哲學仍在理學運動的大范圍內(nèi),明清之際的啟蒙思想沒有也不可能醞釀成社會政治浪潮。清朝建立不久,它那新思維的火花便從人們的視線中悄然消逝?!? 清朝是中國歷史不斷由北方統(tǒng)一南方的總過程中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一個崛起于中國大陸深處的、封閉落后的軍事集團用武力統(tǒng)治了中原,頓時造成中原文化的大滑坡。執(zhí)政者按照自己的水準重新開始哲學建設,經(jīng)學運動不得不走回頭路。這樣就形成清代那場回到漢朝去的“新漢學”運動。“新漢學”也稱“樸學”,實際只是考據(jù)學,它沒有也不可能形成新的哲學思路?!? 所以中國的哲學思維到了清代中葉(鴉片戰(zhàn)爭以前)不再有實質(zhì)性發(fā)展,基本趨于停滯。當然,考據(jù)也是文化,清代“考據(jù)熱”在客觀上也是一種保存、整理、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熱潮,也是“郁郁乎文哉”的大功業(yè),乾嘉以來的學術(shù)大師們還鉤沉出許多已近失傳的諸子學說,為近現(xiàn)代中國哲學史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而其縝密學風對后來中國知識分子研究自然科學也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弊固不可掩,功亦不可沒?!? ……

編輯推薦

   國學的核心是哲學。中國哲學數(shù)千年思索的結(jié)晶——[人]與[和]——是中國哲學的獨到精神,也是國學復興乃至中華民族全面復興之根本。只有走出西學框架,才能把握中國哲學的獨到精神。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人與和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2條)

 
 

  •   中國的道德其實就是一種哲學,這是我從書中看到得新觀點,其實社會也是一種哲學,以前總是看到一些好人做了一些好事,有時結(jié)果對他個人來說并不好,但是現(xiàn)在明顯看到社會以法律或救助的形式來堅定了大家做好事的心,或許就是法家的思想吧。中國人道德觀念強也是幾千年來氏族社會沒有中斷,而西方國家的文明由于氏族的中斷,宗教成了社會聯(lián)系的紐帶。而這或許是亞洲國家關系戶多的一個解釋吧。在中國,即使是現(xiàn)在,人事是最重要的,是政治,我的單位即使是科研單位,但還是看到一些人,并且是很大一批人專心做人事。其實在中國,做人不做事的人大有人在,以治人為本,治物為末,或許可以稱之為執(zhí)行力吧!僅看了80頁,感慨頗多,忍不住寫下,望君能一讀為快!
  •   非??陀^的講述中國哲學的演變,沒有更多的個人色彩,非常欣賞作者對傳統(tǒng)及西方學術(shù)的廣博,讓人獲得很多的營養(yǎng)。希望能再有多幾本關于作者“馬中”的著作,期待。
  •   看過后,個人感覺是非常好的一本書,沒有艱澀與高深,將中國哲學的“以人為本”“以和為本”“以意為本”用非常易懂的方式講出來。中國哲學特有的人文歷史傳統(tǒng)完全不同于西方哲學的宇宙觀,西方一直到現(xiàn)代才提出“哲學就是人學”觀念,殊不知我們的老祖宗已經(jīng)講了幾千年了,已經(jīng)形成精致完美的獨特體系。觀后對中國哲學之獨特之大美有了重新認識,非常值得推薦?。?!
  •   為什么要重新認識中國哲學?重新認識中國哲學不等于全面肯定中國哲學,而是要批判的繼承!同樣需要重新認識西方哲學!中西方思想的互補和貫通,才是我們認識社會和歷史的最好的哲學武器!堅持科學發(fā)展觀--這不是中國哲學式的命題。構(gòu)建和諧社會--這是中國哲學的命題。我們說;毛澤東把馬克思的學說與中國的實踐相結(jié)合。這不正是中西方哲學的互補的最好例證嗎?早在毛澤東的時代,那一代偉人已經(jīng)在做這樣的嘗試了,而且得到了很多經(jīng)驗。中國要發(fā)展,要堅持改革開放,這同樣也包含思想上的改革,包括哲學上的開放!在這一點上,感到作者欲言又止??傊?,這是一本好書!
  •   人與和——重新認識中國哲學好書!這本書非常好看,非常滿意!
  •   中國哲學,博大精深。人與和乃為精髓!
  •   這是一本中國哲學簡明入門讀物?!≌w還不錯,不晦澀卻也不平俗,運用了大量典籍章句?!≌w上始終貫穿了中國古代哲學以“人”為本的思路和解釋,說明了“天人感應”……也道出了與西方哲學的重思辨理想冥想的區(qū)別?!≌鐣虚_宗明義地講到:一般而言,所謂“哲學”是“愛智慧”,然而中國哲學卻不是如此……
  •   這是我買過的一本很通俗易懂的中國哲學書,作者視野廣闊,中西對比,功力還不錯,看了后能增強中國的文化自信。真的好看,沒有那些專業(yè)術(shù)語,但又能把問題說清楚。性價比很高,超值。
  •   之前看的關于中國古代思想和哲學方面的書也比較多,但是對中國哲學的認識主要固化于北大出版的中國哲學史,現(xiàn)在看了這本書,作者的觀點角度很是不同,但是有一些名稱希望能有更詳細的解釋
  •   我們怎樣去認識中國哲學?看了它。你就懂得了。
  •   正在讀,感覺對中國哲學進行了梳理。只是有的地方限于篇幅,沒有展開。
  •   有利于正確理解中國哲學和西方哲學的差異吧
  •   了解了中國哲學,值得一看
  •   中國哲學和西方哲學的區(qū)別?這本書內(nèi)容還算不錯,性價比較高了~~
  •   喜歡這個類型的書,一直關注當當?shù)臅?,絕對值得買!給人智慧!又關乎哲學,你說呢/
  •   重新認識哲學
  •   風水輪流轉(zhuǎn),中國文化必將復興!
  •   寫的很好,很有啟示,買來讀一讀肯定有收獲的!
  •   一般吧一般般一般般。。。。
  •   很有意思的一本書,內(nèi)容翔實,適合初學者
  •   看到評論買的,還沒看,應該不錯吧
  •   作者有他自己的看法,很值得一讀。
  •   這本書賺到錢了,非常便宜
  •   雖然是之前的書,但是知識是 不會過時的,這個價錢合適
  •   較系統(tǒng),有助于思考。
  •   值得深思的一本書 靜下心 來 讀讀
  •   靜靜地看,挺有意思的書
  •   好書不厭百回讀,,,,,,,,,,,,,,,,
  •   多讀點書
  •   可以的不錯,可以的不錯
  •   從來沒有的
  •   馬中先生功力深厚啊,“深奧”的中國哲學講起來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呵呵,完全達到了作者的宗旨:求實從簡清晰通俗。
  •   作者以一種新的視角來向我們闡述了中國哲學,中國哲學的核心是和,這一點在08年的奧運會上體現(xiàn)的尤為明顯。
  •   對中國哲學的另一種認識,作者講得有一定創(chuàng)見。值得一看。
  •   為我們認識傳統(tǒng)文化提供了一個新的角度和思路。
  •   打折買的,挺不錯的
  •   得多看幾次才能真正理解。
  •   一時頭腦發(fā)熱,買了,看不懂,建議應該是有一定基礎的人買吧,我還沒上高二,沒有學到哲學....
  •   個人比較喜歡哲學的東西,書挺好的
  •   書的內(nèi)容不錯,只是書很舊
  •   無聊的介紹
  •     這是一本中國哲學簡明入門讀物。
      整體還不錯,不晦澀卻也不平俗,運用了大量典籍章句。
      整體上始終貫穿了中國古代哲學以“人”為本的思路和解釋,說明了“天人感應”……也道出了與西方哲學的重思辨理想冥想的區(qū)別。
      
      正如書中開宗明義地講到:一般而言,所謂“哲學”是“愛智慧”,然而中國哲學卻不是如此……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