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97-05-01 出版社:西北大學(xué)出版社 作者:昭明,利群 頁數(shù):285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玉器,作為中國古代文化寶庫中的瑰麗遺產(chǎn),以其精美絕倫、巧奪天工而飲譽海內(nèi)外。在世界范圍內(nèi),今西歐、北歐和貝加爾湖地區(qū)曾發(fā)現(xiàn)有史前時期玉器的制作和使用,然而在進入階級社會以后,由于種種原因,這些地區(qū)玉器生產(chǎn)技術(shù)普遍凋零、衰落以至于完全消失。目前世界公認的古代玉器制作中心除中國外,還有以“印地安玉器”出名的中美洲和以“毛利人玉器”出名的新西蘭。然而,這兩者無論是在歷史淵源上,還是在玉器的質(zhì)料、品種和制作技術(shù)方面,都難以與我國相比。我國不僅在世界上最早制作和使用玉器,而且也是在漫長的人類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唯一將“玉”與“人性”相結(jié)合,融匯貫通,水乳相容,血肉相連的國家。中國古代玉器,作為一種物質(zhì)文化,被應(yīng)用于祭祀、禮儀、喪葬、裝飾等領(lǐng)域,以其質(zhì)堅、性溫、美觀大方而久享盛名。作為一種精神文化,以其“溫潤而澤”、“廉而不劌”、“瑜不掩瑕”、“氣如白虹”而為歷代仁人君子所推崇,視為立世之標準,為人之楷模。因此,中國被公認為世界玉文化史上碩果僅存而又大放異彩的文明之邦應(yīng)屬當(dāng)之無愧。
書籍目錄
前言第一章 中國古代玉器概述一、中國古玉的定義二、中國古玉的主要原料與產(chǎn)地三、中國古玉的制作四、中國古玉的發(fā)展概廓五、中國古玉的著錄與研究第二章 中國古代玉器分期斷代一、新石器時代玉器二、夏代玉器三、商代玉器四、西周玉器五、春秋戰(zhàn)國玉器六、秦漢玉器 (一)秦代玉器(二)漢代玉器七、三國兩晉南北朝玉器八、隋唐五代玉器(一)隋代玉器(二)唐代玉器(三)五代十國玉器九、宋遼金元玉器(一)宋代玉器(二)遼金玉器(三)元代玉器十、明清玉器(一)明代玉器(二)清代玉器第三章 玉器鑒定常識一、常見玉石質(zhì)料的特征二、時代的斷定三、玉器作舊的常用手段
章節(jié)摘錄
玉鹿:鹿是西周動物形玉雕中最具特色的器物,主要見于寶雞稀國墓地、上村嶺虢國墓地等處,絕大部分為浮雕,也有少量圓雕作品,形象生動,琢磨精致細致,一般放置于死者胸、腹部。如伯墓出土的一件浮雕玉鹿,通高8.8厘米,長7.2厘米,厚0.4厘米,青玉質(zhì),雙面磨光,鹿后肢微屈作站立狀,角分叉高聳,陰線刻圓目、鼻,口微張作嘶鳴狀,蹄足短尾,這件玉鹿造型優(yōu)美,是西周動物形玉飾的代表作品之一(圖四二:2,圖版玖:2)。另還有一件小型圓雕玉鹿,通高4厘米,長3.9厘米,寬1.1厘米,青玉質(zhì),似為一幼鹿,作站立回首張望狀,無角,大耳直立,雙目穿透為孔,短尾翹立,臀部亦有一穿孔,鹿身勻稱美觀,做工精細,充滿幼鹿的勃勃生氣(圖四二:3)。 玉虎:主要見于寶雞國墓地,放置于死者胸部,均為浮雕,姿態(tài)生動逼真,與商代后期玉虎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如強伯墓出土的一件,長6.5厘米,寬2.8厘米,厚0.5厘米,青玉質(zhì),虎頭高昂,長尾收卷,張口露齒作怒吼奔撲狀,將猛虎形象刻劃的栩栩如生(圖四三:1)。 玉牛:在國墓地較為多見,均置于死者胸部,多為圓雕,形體較小,形象逼真,均為站立狀,姿態(tài)基本相似。如伯墓中一件,長4.5厘米,厚1.1厘米,青玉質(zhì),圓雕,牛探首拱背,垂尾蹄足,神態(tài)溫順,口部有一穿孔,雕琢的較為精致(圖四三:2)?! ?/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