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道

出版時間:2004-12  出版社:遼寧教育  作者:王秉德  頁數(shù):303  

內容概要

  《父母之道》有三個顯著特點,即理論性與實踐性相融合,科學性與通俗性相融合,傳統(tǒng)性與現(xiàn)代性相融合。王秉德同志是師范院校畢業(yè)生,直接從事中小學教育19年,以后又長期做宣傳思想工作,有著豐富的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經(jīng)驗;他與愛人切磋互動,默契配合,在對自己孩子的家庭教育中也取得了較大的成功。寫這部書時,他擔任著一所小學的家長學校校長和一所中學的顧問,其理論綱要曾在當?shù)貓蠹埳线B載四年半之久。在這部書中,他雖然采用的是中國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和表述方法,但卻融進了現(xiàn)代教育理念,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征,他把鄧小平關于“教育要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要求,納入家庭教育理論體系作為取向原則,可以說是從理性上基本解決了家庭教育的“與時俱進”問題。

書籍目錄

序一 破解未成年人教育難題序二 “望子成龍”之“望”的展開第一講 “父母之道”是人問第一“道”一、什么是“父母之道”?二、為什么說“父母之道是人問第一道”?三、怎樣在全社會普及“父母之道”?第二講關于“使命”問題一、重視“使命”二、追求“雙優(yōu)”三、認識“孩子”四、實踐“拉扯”五、確?!伴L大”六、務必“成人”七、完善自我八、與時俱進第三講關于“養(yǎng)”的問題一、說“責任”二、“養(yǎng)”的解析三、為子女“健康一百歲”著想四、實施發(fā)育調控五、注重習慣養(yǎng)成第四講 關于“教”的問題一、“教”的解析二、“家教”與“校教”“社教”的關系三、父母與孩子的互動四、父教與母教的默契五、孕期的胎教六、“硬灌”時期的“模式教育”七、學齡前期的入學準備八、學齡期的配合九、關于“養(yǎng)”和“教”的檢討第五講 關于“面向現(xiàn)代化”問題一、說“取向”二、怎樣理解鄧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現(xiàn)代化”?三、家教為什么要“面向現(xiàn)代化”?四、家教怎樣“面向現(xiàn)代化”?第六講 關于“面向世界”問題一、怎樣理解鄧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世界”?二、家教為什么要“面向世界”?三、家教怎樣“面向世界”?……第七講 關于“面向未來”問題第八講 關于“示”的問題第九講 關于“傳”的問題第十講 關于“戒”的問題第十一講 關于“勉”的問題第十二講 引導孩子學會做人第十三講 引導孩子學會生存第十四講 引導孩子學會健體第十五講 引導孩子學會健心第十六講 引導孩子學會學習后記 做父母也難也不難

章節(jié)摘錄

  4.學習行為規(guī)范。  人類創(chuàng)造了文化并一代一代地傳遞下去,使每一代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模式之中。人類長期創(chuàng)造和積累的社會文化是個人社會化的基礎,個人社會化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人類之所以能不斷延續(xù)并向前發(fā)展,與未成年時有較長的依賴生活期,在這期間能得到充分的學習機會是分不開的。個人在依賴期的學習,首先是自我的認知,認識自己在環(huán)境中的地位以及與別人的社會關系,學習在社會關系中如何與他人相處。然后再學習各種科學文化,進入廣闊的知識領域。人的能力,是由個人天賦、社會教導和個人努力三方面因素相互作用而成的。這三方面很好地配合是人的社會化的基本條件?! 斨赋觯捎谌藗兯幍奈幕h(huán)境不同,社會化的內容也會有很大差別,過去和現(xiàn)在不同,中國與外國不同,甚至自然環(huán)境不I司,社會化的內容也有區(qū)別。個人社會化是個終生任務,必須與時俱進,活到老學到老。但是,那些最基本的任務,必須在未成年時完成好,否則就會出現(xiàn)“社會適應不良”。社會學家哈維·哈斯特在1953年編制了一個《人生各時期發(fā)展任務表》,按幼兒期、兒童期、青年期、壯年初期、中年期和老年期6個階段,開列了48條,有興趣者可深入研究?! ∥以谶@里所說的“確保成人”,是從使命的高度和角度,強調父母必須幫助孩子完成好社會化的各項任務,為社會培養(yǎng)合格人才。為人父母者,幾乎個個“望子成龍”,即希望孩子成為大有作為的人。但實際上不可能個個都“成龍”,有的也可能“成蟲”,這既不奇怪,也不可怕。以前就曾有人寫過一篇《即使成蟲也無妨》的文章,道理講得非常好。當然,即使“成蟲”,也要成為“益蟲”,不要成為“害蟲”,不要成為“害群之馬”?!陡道准視沸掳嬗袀€重要的基本思想,即:孩子可以不成才,但要成人。最近從網(wǎng)上又讀到一篇文章,題目是《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凡人》,我覺得這個立意更加準確。  ……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父母之道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