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

出版時間:2004-07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明)吳承恩  頁數(shù):775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使傳統(tǒng)的線裝書裝幀精華,與現(xiàn)代圖書最新的設(shè)計理念完美結(jié)合,是這套小說外觀上的新理念。精擇底本,嚴(yán)謹(jǐn)編校,固然是“上古”的當(dāng)行本色;而典雅大氣的開本與分冊、質(zhì)感溫馨的紙張與套色,同樣又體現(xiàn)了本社的不懈追求?! ≡诰媲缶?、美輪美奐的同時,充分考慮讀者的負(fù)擔(dān)與使用,是本叢書設(shè)計上的又一顯著特點。書要做得宜讀、宜賞更宜藏,宛似一種藝術(shù)品;定價則一議再議,再議再降,直降至出版社能夠承受的最低點;從中不難見出真誠的出版人的一份拳拳之心?! ∥覀円呀?jīng)有類似的成功經(jīng)驗——圖文本《唐詩三百首》及其系列、《書韻樓》巾箱本古典名著叢刊,都已經(jīng)獲得讀者的一致佳評;而這一套新版四大小說叢書,則是新的—年中,“上古”社對于讀者最誠摯的新獻禮。

書籍目錄

第一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第二回 悟徹菩提真妙理 斷魔歸本合元神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類盡除名第四回 官封弼馬心何足 名注齊天意未寧第五回 亂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宮諸神捉怪第六回 觀音赴會問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第七回 八卦爐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第八回 我佛造經(jīng)傳極樂 觀音奉旨上長安第九回 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第十回 二將軍宮門鎮(zhèn)鬼 唐太宗地府還魂第十一回 還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蕭瑀正空門第十二回 玄奘秉誠建大會 觀音顯象化金蟬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 雙叉嶺伯欽留僧第十四回 心猿歸正 六賊無蹤第十五回 蛇盤山諸神暗佑 鷹愁澗意馬收韁第十六回 觀音院僧謀寶貝 黑風(fēng)山怪竊袈裟第十七回 孫行者大鬧黑風(fēng)山 觀世音收伏熊羆怪第十八回 觀音院唐僧脫難 高老莊大圣除魔第十九回 云棧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經(jīng)第二十回 黃風(fēng)嶺唐僧有難 半山中八戒爭先第二十一回 護法設(shè)莊留大圣 須彌靈吉定風(fēng)魔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戰(zhàn)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凈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試禪心第二十四回 萬壽山大仙留故友 五莊觀行者竊人參第二十五回 鎮(zhèn)元仙趕捉取經(jīng)僧 孫行者大鬧五莊觀第二十六回 孫悟空三島求方 觀世音甘泉活樹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戲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第二十八回 花果山群妖聚義 黑松林三藏逢魔第二十九回 脫難江流來國土 承恩八戒轉(zhuǎn)山林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馬憶心猿第三十一回 豬八戒義激猴王 孫行者智降妖怪第三十二回 平頂山功曹傳信 蓮花洞木母逢災(zāi)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第三十四回 魔王巧算困心猿 大圣騰挪騙寶貝第三十五回 外道施威欺正性 心猿獲寶伏邪魔第三十六回 心猿正處諸緣伏 劈破傍門見月明第三十七回 鬼王夜謁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嬰兒第三十八回 嬰兒問母知邪正 金木參玄見假真第三十九回 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間生第四十回 嬰兒戲化禪心亂 猿馬刀歸木母空第四十一回 心猿遭火敗 木母被魔擒第四十二回 大圣殷勤拜南?!∮^音慈善縛紅孩第四十三回 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龍子捉鼉回第四十四回 法身元運逢車力 心正妖邪度脊關(guān)第四十五回 三清觀大圣留名 車遲國猴王顯法第四十六回 外道弄強欺正法 心猿顯圣滅諸邪第四十七回 圣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第四十八回 魔弄寒風(fēng)飄大雪 僧思拜佛履層冰第四十九回 三藏有災(zāi)沉水宅 觀音救難現(xiàn)魚籃第五十回 情亂性從因愛欲 神昏心動遇魔頭第五十一回 心猿空用千般計 水火無功難煉魔第五十二回 悟帝大鬧金蟯洞 如來暗示主人公第五十三回 禪主吞餐懷鬼孕 黃婆運水解邪胎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來逢女國 心猿定計脫煙花第五十五回 色邪淫戲唐三藏 性正修持不壞身第五十六回 神狂誅草寇 道昧放心猿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訴苦 假猴王水簾洞謄文第五十八回 二心攪亂大乾坤 一體難修真寂滅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孫行者一調(diào)芭蕉扇第六十回 牛魔王罷戰(zhàn)赴華筵 孫行者二調(diào)芭蕉扇第六十一回 豬八戒助力敗魔王 孫行者三調(diào)芭蕉扇第六十二回 滌垢洗心惟掃塔 縛魔歸正乃修身第六十三回 二僧蕩怪鬧龍宮 群圣除邪獲寶貝第六十四回 荊刺嶺悟能努力 水仙庵三藏談詩第六十五回 妖邪假設(shè)小雷音 四眾皆遭大厄難第六十六回 諸神遭毒手 彌勒縛妖魔第六十七回 拯救駝羅禪性穩(wěn) 脫離穢污道心清第六十八回 朱紫國唐僧論前世 孫行者施為三折肱第六十九回 心主夜間修藥物 君王筵上論妖邪第七十回 妖魔寶放煙沙火 悟空計盜紫金鈴第七十一回 行者假名降怪犼 觀音現(xiàn)象伏妖王第七十二回 盤絲洞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第七十三回 情因舊恨生災(zāi)毒 心主遭魔幸破光第七十四回 長庚傳報魔頭狠 行者施為變化能第七十五回 心猿鉆透陰陽竅 魔王還歸大道真第七十六回 心神居舍魔歸性 木母同降怪體真第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體拜真如第七十八回 比丘憐子遣陰神 金殿識魔談道德第七十九回 尋洞擒妖逢老壽 當(dāng)朝正主救嬰兒第八十回 姹女育陽求配偶 心猿護主識妖邪第八十一回 鎮(zhèn)海寺心猿知怪 黑松林三眾尋師第八十二回 姹女求陽 元神護道第八十三回 心猿識得丹頭 姹女還歸本性第八十四回 難滅伽持圓大覺 法王成正體天然第八十五回 心猿妒木母 魔主計吞禪第八十六回 木母助威征怪物 金公施法滅妖邪第八十七回 風(fēng)仙郡冒天止雨 孫大圣勸善施霖第八十八回 禪到玉華施法會 心猿木母授門人第八十九回 黃獅精虛設(shè)釘鈀宴 金木土計鬧豹頭山第九十回 師獅授受同歸一 盜道纏禪靜九靈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觀燈 玄英洞唐僧供狀第九十二回 三僧大戰(zhàn)青龍山 四星挾捉犀牛怪第九十三回 給孤園問古談因 天竺國朝王遇偶第九十四回 四僧宴樂御花園 一怪空懷情欲喜第九十五回 假合真形擒玉兔 真陰歸正會靈元第九十六回 寇員外喜待高僧 唐長老不貪富貴第九十七回 金酬外護遭魔蟄 圣顯幽魂救本原第九十八回 猿熟馬馴方脫殼 功成行滿見真如第九十九回 九九數(shù)完魔滅盡 三三行滿道歸根第一百回 徑回東土 五圣成真

編輯推薦

  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融合了佛,道,儒三家思想,既有神址,神仙也有現(xiàn)實  現(xiàn)實社會的人情世態(tài),一個永不過時,為各個層次的人樂于閱讀的童話。    本《西游記》據(jù)世德堂本整理。讓視覺印象與文字感受融為一體,是這套新版四大小說內(nèi)涵上的新品格。久已絕版或近;百年來罕見的繡像插圖,雖然耗盡了責(zé)編一年來多方訪求、反復(fù)遴選、匠意安排的心血,而讀者卻必能因圖文的互動相映,獲得純文本閱讀時所不可能具備的新鮮感受。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西游記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8條)

 
 

  •     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記》一向被我排在最簡單,最易懂的位置上,誰知等近不惑之年再重讀此書,才覺得實在沒那么簡單。我一直推薦孩子們四大名著從這本書讀起,實際上讀的多半只是冒險故事,要讀懂它的內(nèi)涵卻是不太可能的。
      
      當(dāng)代有許多心理學(xué)家,臺灣尤多,講究“靈修”,事實上西游記就是靈修篇。開篇第一句就說“心性修持大道生”,這個故事要講的是,一個凡人要經(jīng)歷哪些磨難,才能修成正果呢?而不是許多語文老師所說的,贊頌孫悟空反專制的精神,這字里行間哪里看得出他是反專制的?倒是寫得挺好:一只石猴為了修得人道,跋山涉水九年多,尋到菩提祖師,學(xué)道十年,最終有了一身武藝。然而他立刻自我膨脹,如祖師所言,“定生不良”,于是上天宮擾亂,甚至想趕走玉帝,獨占靈霄殿。因為禍害無窮,被如來佛祖鎮(zhèn)壓于五行山下五百余年,難滿復(fù)出,護送唐僧西行取經(jīng),這就是他繼續(xù)修行的經(jīng)過。修人道不易,修佛道,更不易。他從來不跪拜諸仙諸神,是因為他高自尊,而不是他反專制。他相當(dāng)可愛,敢做敢當(dāng),有話直說,明白事理,容易溝通,是一個人修行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很好的“自我”。而唐僧則代表“超我”,代表修行的理想,他非常虔誠,修行之心從不動搖,雖然路遇坎坷也會抱怨,恐懼,哭泣,但他從不退縮,為了修行理想絕不軟弱。他見任何人對他行善,他都感恩戴德。真是一個可造之才,是靈修最易見效的好材料。而豬八戒代表具有一切欲望的“本我”,貪吃,偷懶,好色,撒謊,動不動要分行李回家,任何享受都會打動他,叫他放棄修行。
      
      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是這三人的集合。修身養(yǎng)性的理想時不時召喚我們,我們想要朝著理想前進;我們的自我有很強的自尊,也盡力前行;可是我們的本我貪圖享受,一被誘惑就完,前進一步,后退一步,高山大河,妖魔鬼怪,九九八十一難,重重阻撓,結(jié)果,真正有修為的人是少之又少。如果沒有遇上貴人(各路神仙菩薩指點、協(xié)助、督促),深受感化,接受扶持,恐怕要得到真正的修養(yǎng),擺脫世俗的眼光,是不太可能的。在物欲橫流的現(xiàn)當(dāng)代,重提“靈修”二字,再來看西游記,確實寫得不同凡響。
      
      從三教合一的文化來看,讀西游記也是了解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許多民間習(xí)俗原是在這里記載的,比如貼門神的由來。另外,這部作品讀起來也很可樂,可以看出寫作的人是非常幽默的。
      
      有人說,西游記的作者并不是吳承恩,有許多別的說法。但我覺得,具體是哪個作者并不重要,我們讀下來可以感受到,這部作品是幾百年民間智慧的結(jié)晶,民間有關(guān)唐僧師徒西天取經(jīng)的故事,許許多多個片段,許多已經(jīng)編輯得非常成熟,膾炙人口,還有許多典籍中寫著很多道家佛家詩篇,吳承恩作了很多工作,把社會上流傳的各個版本歸整起來,把它們串成一個有頭有尾的完整的故事,使全書信息含量最大化、最深化,既有冒險故事,又有大道內(nèi)涵。就像古希臘人荷馬匯編荷馬史詩一樣,使整部史詩得已流傳。這個貢獻是無比巨大的。
      
      現(xiàn)在有些人喜歡惡搞西游記,把它低俗話;許多小學(xué)生喜歡續(xù)寫西游記,再加上許多冒險;有些人則認(rèn)為原著結(jié)局不好,孫悟空應(yīng)該功成回家作美猴王去享受……無論怎么說,這都離“心性修持大道生”太遠(yuǎn)了。
      
      
      下面為轉(zhuǎn)載:《西游記》中的俗語
      
        我國四大古典名著,都是通俗的白話小說,它們所以能夠廣泛流傳,除了故事精彩外,使用老百姓的日常用語也是一個主要的原因,《西游記》中的俗語就比比皆是,比如第三回中,孫悟空得了金箍棒之后,與老龍王的一番對話:
        悟空道:“當(dāng)時若無此鐵,倒也罷了,如今手中既拿著他,身上更無衣服相趁,奈何?你這里若有披掛,索性送我一副,一總奉謝。”龍王道:“這個卻是沒有?!蔽蚩盏溃骸啊豢筒环付鳌?,若沒有,我也定不出此門?!饼埻醯溃骸盁┥舷稍俎D(zhuǎn)一海,或者有之?!蔽蚩沼值溃骸啊呷也蝗缱患摇?,千萬告求一副?!饼埻醯溃骸拔臎]有,如有即當(dāng)奉承?!蔽蚩盏溃骸罢?zhèn)€沒有,就和你試試此鐵!”龍王慌了道:“上仙,切莫動手,切莫動手!待我看舍弟處可有,當(dāng)送一副?!蔽蚩盏溃骸傲畹芎卧冢俊饼埻醯溃骸吧岬苣四虾}埻醢綒J、北海龍王敖順、西海龍王敖閏是也。”悟空道:“我老孫不去,不去!俗語謂‘賒三不敵見二’,只望你隨高就低的送一副便了?!?br />     這里就連用了三句俗語:“一客不犯二主”、“走三家不如坐一家”、“賒三不敵見二”,即使沒有受過專業(yè)文化教育的老百姓也聽得懂了。孫悟空雖然求學(xué)二十年,學(xué)言語禮貌,講經(jīng)論道,習(xí)字焚香,會一些“灑掃應(yīng)對、進退周旋之節(jié)”,也算有高等學(xué)歷的人,但他畢竟是潑猴,如果滿口之乎者也,讀者畢竟不耐煩看下去。他不說“之乎者也”轉(zhuǎn)幾句文,又丟老師的門面,所以在告別校園生活時,他的老師告誡他“憑你怎么惹禍,卻不許說是我的徒弟。你說出半個字來,我就知之,把你這猢猻剝皮銼骨,將神魂貶在九幽之外,教你萬劫不得翻身。”孫悟空以后行走江湖,果然沒顯露出酸秀才的樣子,只說一些迎合大眾口味的村言俗語,因此他的形象在老百姓中受到熱烈的歡迎,這里廣泛使用俗語之功,不可埋沒。
      
        孫悟空其他用常言俗語之處甚多,列舉如下:
      
        “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門前是與非”(第五回);
        “詩酒且圖今日樂,功名休問幾時成”(第五回);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第七回);
        “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鐘”(第十六回);
        “好借好還,再借不難”(第十六回);
        “一來照顧郎中,二來醫(yī)得眼好”(第十八回);
        “善豬惡拿”(第十九回);
        “留情不舉手,舉手不留情”(第二十一回)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第二十二回);
        “譴泰山輕如芥子,攜凡夫難脫紅塵”(第二十二回);
        “若將容易得,便作等閑看”(第二十二回);
        “日久見人心”(第二十六回);
        “知恩不報非君子,萬古千秋作罵名”(第二十七回);
        “虎毒不吃兒”(第二十七回);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第三十一回);
        “尿泡雖大無斤兩,秤砣雖小壓千斤”(第三十一回);
        “父子無隔宿之仇”(第三十一回);
        “乍入蘆圩,不知深淺”(第三十二回);
        “縱然是塊鐵,下爐能打得幾根釘”(第三十二回);
        “正擔(dān)好挑,偏擔(dān)兒難捱”(第三十三回);
        “即在佛會下,都是有緣人”(第三十六回);
        “上邦皇帝,為父為君;下邦皇帝,為臣為子”(第三十九回);
        “糟鼻子不吃酒-枉擔(dān)其名”(第三十九回);
        “一葉浮萍?xì)w大海,為人何處不相逢”(第四十回);
        “眾毛攢球”(第四十一回);
        “巧者多勞拙者閑”(第四十六回);
        “千里姻緣似線牽”(第五十四回);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第六十二回);
        “吃了磨刀水的,秀氣在內(nèi)”(第六十七回);
        “說金子幌眼,說銀子傻白,說銅錢腥氣”(第六十七回);
        “藥不跟賣,病不討醫(yī)”(第六十八回);
        “好漢不趕乏兔兒”(第七十一回);
        “滾湯潑老鼠,一窩都是死”(第七十二回);
        “男不與女斗”(第七十二回);
        “在家不是貧,路上貧殺人”(第七十二回);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第七十四回);
        “欲求生富貴,須下死工夫”(第八十回);
        “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第八十一回);
        “溫柔天下去得,剛強寸步難移”(第八十二回);
        “貨有高低三等價,客無遠(yuǎn)近一般看” (第八十四回);
        “只有錯拿,沒有錯放”(第九十七回);
        “望山走倒馬”(第九十八回);
        “十日灘頭座,一日行九灘”(第九十九回)。
      
        豬八戒嘴里的俗語也是不少:
      
        “依著官法打殺,依著佛法餓殺”(第八回);
        “避色如避丑,避風(fēng)如避箭”(第二十回)
        “吉人自有天報”(第二十七回);
        “當(dāng)家才知柴米價,養(yǎng)子方曉父母恩”(第二十八回);
        “將軍不下馬,各自奔前程”(第五十四回);
        “粗柳簸箕細(xì)柳斗,世上誰見男兒丑”(第五十四回);
        “尖擔(dān)擔(dān)柴兩頭脫”(第五十七回);
        “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湯里來,水里去”(第六十一回);
        “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 (第七十八回);
        “事無三不成”(第八十三回);
        “皮肉粗糙,骨骼堅強,各有一得可取”(第九十三回);
        “吃了飯兒不挺尸,肚里沒板脂”(第九十四回);
        “打不斷的親,罵不斷的鄰”(第九十四回)。
      
        沙僧同樣是說俗語的行家: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第三十回);
        “不信直不直,須防仁不仁”(第三十七回);
        “三年不上門,當(dāng)親也不親”(第四十回);
        “一人有福,帶挈一屋”(第六十九回);
        “曾著賣糖君子哄,到今不信口甜人”(第七十二回);
        “棺材座子,專一害人”(第七十六回);
        “打虎還得親兄弟,上陣須教父子兵” (第八十一回);
        “三錢銀子買個老驢,自夸騎得”(第九十三回);
        “珍饈百味,一飽便休;只有私房路,哪有私房肚” (第九十六回)。
      
        即使一心向佛的唐僧,也不時說句俗語:
      
        “強中更有強中手”(第十四回);
        “鷺鷥不吃鷺鷥?nèi)狻保ǖ诙幕兀?br />     “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第十四回)
        “離家三里遠(yuǎn),別是一鄉(xiāng)風(fēng)” (第十五回)
        “仁義值千金”(第二十四回);
        “鬼也怕惡人哩”(第三十六回);
        “黃梅不落青梅落,老天偏害沒兒人”(第四十七回);
        “馬行千里,無人不能自往”(第八十回);
        “遇方便時行方便,得饒人處且饒人;操心怎似存心好,爭氣何如忍氣高”(第八十一回);
        “長安雖好,不是久戀之家”(第九十六回);
        “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第九十九回)。
      
        書中其他人的嘴里,其他敘述的地方,用俗語也家常便飯一樣,信手找一些:
      
        “恩將恩報”(第八回)
        “天有不測風(fēng)云,人有暫時禍?!保ǖ诰呕兀?br />     “潑水難收,人逝不返”(第十一回)
        “山高必有怪,嶺峻卻生精”(第二十七回);
        “來說是非者,就是是非人”(第二十九回);
        “單絲不線,孤掌難鳴”(第三十回);
        “男子無妻財沒主,婦女無夫身落空”(第三十一回);
        “老虎進了城,家家都閉門。雖然不咬人,日前壞了名” (第三十六回);
        “養(yǎng)軍千日,用軍一朝”(第三十六回);
        “龍生九種,九種各別”(第四十三回);
        “強中更有強中手”(第四十五回);
        “棋逢對手,將遇良材”(第四十六回);
        “黃金未為貴,安樂值錢多”(第五十五回);
        “寧教花下死,做鬼也風(fēng)流”(第五十五回);
        “人未傷心不得死,花殘葉落是根枯”(第六十六回);
        “家丑不可外談”(第六十九回);
        “貓咬尿泡空歡喜”(第七十回);
        “皇帝身上也有三個御虱”(第七十一回);
        “遠(yuǎn)來的和尚好看經(jīng)”(第七十二回);
        “公子登筵,不醉便飽;壯士臨陣,不死即傷”(第八十一回);
        “積水養(yǎng)魚終不釣,深山喂鹿望長生”(第八十三回);
        “一日官司十日打”(第八十三回);
        “任他設(shè)盡千般計,難脫天羅地網(wǎng)中”(第八十三回);
        “大將軍怕讖語”(第八十五回);
        “魚水盆內(nèi)捻蒼蠅”(第八十五回);
        “手插魚籃,避不得腥”(第八十六回);
        “蒼蠅包網(wǎng)兒,好大面皮”(第八十七回);
        “嫁雞逐雞,嫁犬逐犬” (第九十三回)。
      
        這說明《西游記》的故事出自歷史玄奘取經(jīng)的過程,但文學(xué)創(chuàng)作源于民間,脫逸史實而愈傳愈奇,后又經(jīng)文人整理加工,才成為現(xiàn)在所看到的版本。
        《西游記》的文字保留了鮮明的通俗性,它自身又形成了新的俗語,至今廣泛流傳,如“孫悟空的金箍棒-能大能小”、“豬八戒倒打一耙”、“孫猴子一個筋斗翻了十萬八千里,也翻不出如來佛的掌心”、“豬八戒吃人參果-全不知滋味”、“豬八戒背媳婦”、“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唐僧肉,人人都想吃”。
        名著是什么,它就是使用通俗語言創(chuàng)作的經(jīng)典作品,并能圍繞這部著作形成一些約定俗成的語言和詞語。中國人幾乎都是《西游記》直接或間接的讀者,沒有人不知道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唐僧的。他們已經(jīng)成為中國文化的符號和元素,而大量使用俗語是導(dǎo)致《西游記》成功的因素之一。中國的文化人,就是“士”的階層,老百姓叫讀書人的,總有引經(jīng)據(jù)典的習(xí)慣,之乎者也的經(jīng)典,著實讓沒有接受過教育的老百姓望而生畏,肅而起敬。而《西游記》中的人物則大量使用俗語、諺語、歇后語,這相當(dāng)于不是讀書人的“引經(jīng)據(jù)典”,這些“經(jīng)典”是老百姓能夠聽懂理解并學(xué)習(xí)效仿的,而且其中很多他們也用過。在古代,滿口“之乎者也”的只有少數(shù)人,不識之無的老百姓卻占大多數(shù),大多數(shù)人都喜歡《西游記》這樣的通俗文學(xué),它成為四大名著之一也就順理成章了。至于《四書五經(jīng)》,老百姓也是知道的,但僅僅是知道“四書五經(jīng)”這四個字而已,知道它們是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但讀過《四書五經(jīng)》的人則鳳毛麟角,這與他們的語言風(fēng)格是密切相關(guān)的,《四書五經(jīng)》文字高古,曲高和寡,等于是“孫悟空戴上緊箍咒-無法可使”。口頭語言勝過書面語言,下里巴人勝過陽春白雪,其中俗語、諺語、歇后語功不可沒,這也屬于“孫悟空借芭蕉扇-一物降一物”吧。
       (發(fā)表于2008年7期《中國文學(xué)》)
  •      如果翻開《西游記》的研究史,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把《西游記》當(dāng)作“游戲”或“玩世”之作是《西游記》研究中的一項重要主張。早在明清時期,批評者便根據(jù)古代文化傳統(tǒng)提出“游戲說”,后經(jīng)五四時期胡適、魯迅等現(xiàn)代新文學(xué)大師的大力提倡,至改革開放新時期又有吳圣昔等研究者的重提。
       我個人非常贊同此觀點,由于篇幅有限,我就從以下三點簡單論述:
       一、審美游戲
       從美學(xué)的角度講,藝術(shù)就是游戲,審美也就是游戲。席勒曾指出:面向?qū)嶋H的感性沖動與面向理性的形式?jīng)_動構(gòu)成了人的本質(zhì)與內(nèi)在世界,在上述兩種沖動之外,席勒還提出人第三種沖動:游戲沖動。如果說,感性沖動的對象是生活,形式?jīng)_動的對象是理性,游戲沖動則包含著雙重否定,它既不受天性需要(感性沖動)的制約,也不受道德(形式?jīng)_動)的制約,它顯示為一種表現(xiàn)的自由,亦即美,藝術(shù)。正是這樣一種由審美游戲而產(chǎn)生的“活的形象”。
       聯(lián)系作者本人,吳承恩在科舉場上不很得意,直到40多歲才得個“貢生”,60歲時,才勉強去作官。而且,吳承恩為人性格也比較倔強,不善阿諛逢迎,不久就恥于折腰而回故里。這種種生活際遇加深了吳承恩對人生與社會的體驗與認(rèn)識,他對科舉與官場的腐朽以及社會的黑暗有著相當(dāng)深廣的體驗與認(rèn)識。他無法改變這個社會(感性沖動),也不愿對它行理性批判(理性沖動),于是就只能在他的審美游戲中來現(xiàn)他對人生與社會的理解了。寫作《西游記》就他晚年所作的審美游戲。這也就是說,吳承恩晚年寫《西游記》既不是出于實際的感性沖動,也不出于抽象的理性沖動,而是出于審美的游戲沖動,《西游記》是他游戲沖動的產(chǎn)物,是他在審美游戲中創(chuàng)造出的“活的形象”。
       二、人物塑造
       在這里以孫悟空為例,過去一些論者把孫猴子的舉動與農(nóng)民的造反聯(lián)起來,以“皇帝輪流做,今天到我家”,來說明孫悟空思想的階級局限,我以為這是庸俗的觀點,我想從人性的角度或許更易理解孫猴子的意象。在小說的前半部分,孫悟空鬧天宮、闖龍宮,甚至于在玉皇大帝面前也敢稱“老孫”;在小說的后半部分,在軟弱膽怯善惡不分的唐僧、在缺乏信心耐心動輒要分行李的豬八戒、在老實無能的沙僧的集體形象的映襯下,在西天取經(jīng)途中妖魔鬼怪們的反襯下,孫悟空火眼金睛、上天入地、呼風(fēng)喚雨、七十二變、降妖伏魔、忠心耿耿、為民除害的舉動就顯得特別鮮明生動。孫悟空的藝術(shù)形象寄寓了作家的審美理想。孫悟空體現(xiàn)出的是一種天真活潑機智勇敢、藐視一切的性格特點,而中國長期以來都是受到“存天理,滅人欲”的理學(xué)的影響,兒童以及成人們的天性是普遍受壓抑的,這使得我們沒有“正常兒童”。民族性上的實際與嚴(yán)謹(jǐn),更使得一個表現(xiàn)出了“正常兒童”奮發(fā)有為的理想天性的“齊天大圣”孫猴子顯得格外地有趣神奇,從而也使他在有意無意之中成為了廣大讀者,特別是兒童讀者們心中的十分喜愛的理想化了的藝術(shù)精靈。如果說神話是人類童年的夢,孫悟空的形象就是吳承恩心底童真難泯的成人夢,也是潛伏在人們(包括成人與兒童)心底的英雄夢、浪漫夢。在對孫猴子的審美意象中,人們會在有意無意之中“發(fā)現(xiàn)”或“回到”,“童年”。
       三、神幻世界的構(gòu)造
       《西游記》這部小說表現(xiàn)的是一個超現(xiàn)實的、想象的、神話的意象世界。神話是人類童年的哲學(xué)與詩,神話小說可以說是充滿童心童趣的兒童乃至成人的詩??梢哉f具有一個充滿了豐富想象與神話色彩的奇幻世界也是《西游記》它能吸引兒童乃至成人讀者的重要原因所在。這個神幻世界引逗著人們的好奇心,開啟著人們的想象力,天庭海底,凡人妖魔,稀奇古怪,應(yīng)有盡有,能夠給人以充分的自由想象的樂趣。對人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來講,想象力在心理機制上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東西?!段饔斡洝窞槿藗兲峁┝艘粋€可以馳騁想象的神奇世界,滿足著 他們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培養(yǎng)著他們的想象能力。
  •     西游旨?xì)w
      西游記宗旨有“三教歸一說”,“釋為極則說”等,究竟該如何解讀西游記寫作的旨意,西游記的思想內(nèi)涵的內(nèi)核究竟是什么呢?本文做一個粗淺探索,拋磚引玉而已。
      有幾個問題,要提前一一解答。
      第一,孫悟空為什么要保唐僧西天取經(jīng)。
      第二,孫悟空的本事是大還是?。?br />   第三,道法厲害還是佛法厲害?
      第四,三教歸一還是有所側(cè)重?
      等等。
      下面一一來探索:
      第一
      大家都知道,孫悟空是菩提老祖的徒弟,但是菩提老祖根本沒有把全部本事教給孫悟空,只是撿了七十二般地煞變化和筋斗云這兩種。
      菩提老祖是誰?為什么起了一個佛門的名號卻是一副道教的做派?
      菩提老祖是佛道皆精,有人說菩提老祖就是準(zhǔn)提道人。
      說起準(zhǔn)提,我們來回顧一下神佛體系。
      首先是盤古和鴻鈞,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先有鴻鈞后有天的說法。一種是盤古開天辟地在前,鴻鈞得道在后。我們先看第一種。
      被稱為“鴻元道祖”的鴻鈞,為眾仙之祖,他是盤古的師傅,盤古死后元神化為三清,即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道人。鴻鈞也就是至高神一般的存在。
      第二種,是先有盤古開天辟地,再有圣人鴻鈞得道。
      盤古開天辟地。盤古身死,精神不滅,他給世界留下一道清氣,化為三清,十二道濁氣,化為十二祖巫。洪荒世界就此產(chǎn)生。之后是飛禽走獸鱗甲三族——鳳凰龍麒麟大戰(zhàn)。
      幾萬年過去,鴻鈞得道,于紫霄宮開講道法。于是牛人排排坐,前三個位置就是三清,即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道人。第四第五位就是接引、準(zhǔn)提。第六位是女媧。
      之后鴻鈞遁隱。洪荒繼續(xù)發(fā)展,出現(xiàn)兩大種族,一個就是東皇太一,妖皇帝俊領(lǐng)導(dǎo)的妖族。另一個是有盤古血脈的巫族。兩個族群不斷征戰(zhàn),逐漸形成巫族管地,妖族管天的格局。
      后來女媧造人,人族誕生,圣人出動,太上老君創(chuàng)立人教,元始天尊立闡教,通天立截教,接引、準(zhǔn)提立西方教。
      共工和祝融大戰(zhàn),共工怒觸不周山,撞折天柱,不周山倒塌壓倒了巫族氣運,巫妖平衡被打破,洪水泛濫,女媧煉五色石補蒼天,留下兩顆仙石,一顆后來迸出孫悟空,一顆被賈寶玉銜著出生。之后妖皇帝俊的十個兒子,就是十大金烏,代替太陽輪流值守,有一天十日并出,巫族的夸父逐日而死,巫族的后羿射九日,妖皇帝俊,東皇太一不能善罷甘休,于是產(chǎn)生天地第二大劫,也就是巫妖大戰(zhàn),之后巫族妖族沒落,人族興起。
      巫妖大戰(zhàn)后,洪荒破碎成三界。就是天界,人間,地獄。
      人間迎來了三皇五帝的時代。
      天界因妖族沒落無主,鴻鈞派出身邊兩個道童,就是玉帝天昊和西王母去立天庭,掌管三界,為了找一批人給玉帝辦事,鴻鈞將三清招到紫霄宮,傳下封神榜,打神鞭。接下來就是封神,基本就是闡教和截教的較量。最后截教失敗,戰(zhàn)死諸人都一魂祭往封神臺。但是闡教也沒有勝利,十二金仙被削去頂上三花,最后的贏家是天庭和西方教。
      而西方教就是接引、準(zhǔn)提二道人為首。二人在幫助闡教破了截教教主通天的萬仙大陣后,帶走三千截教弟子,勢力壯大。在諸神之戰(zhàn)后,接引道人修成六丈金身,建立佛教,吞并西方教,稱如來佛祖,而準(zhǔn)提道人則退隱山林,改稱菩提老祖,將仙山名為靈臺方寸山,將洞府稱為斜月三星洞。
      西游記中寫菩提祖師“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既然是菩提,是佛教,為何又稱金仙?菩提老祖究竟是道教中人還是佛教中人呢?道教把心稱為靈臺,西游記中,菩提老祖教給孫悟空的地煞變化和掐訣念咒的筋斗云都是道教的法術(shù),而稱為菩提老祖,會不會是和接引改稱如來佛祖對應(yīng)?也就是暗示,菩提祖師與接引這個如來佛祖的佛教是同源,之前都是西方教的人,既然接引稱如來佛祖,那和接引并列的準(zhǔn)提,為何不能稱菩提祖師呢。接引準(zhǔn)提二人之前都是道人,所以我們看到的菩提祖師道法佛法皆精,也不難理解了。
      這么牛的一個師傅,孫悟空卻沒有好好珍惜,直到失去,也沒有后悔半分。孫悟空自打大鬧天宮被如來“哄賺“,壓在五行山下,應(yīng)該確實是好好思考了一個問題。一個大問題——這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
      原來,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之前,都以為自己是最牛的,當(dāng)然,菩提老祖是例外,不過他覺得菩提老祖是不會和自己作對的,所以當(dāng)然還是自己最牛了。但是一幫更沒見識的猴子猴孫和山中的妖王鬼使對孫悟空一次次的諂媚,才使他忘乎所以,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了。猴子猴孫說稱大王,孫悟空就真的當(dāng)仁不讓,妖王來拜,就真的接受,鬼使夸為齊天大圣,就真的豎起旌旗。本來一個好石猴,硬是被捧殺,成為被天庭通緝的罪犯。孫悟空直到遇到二郎神,才覺得強中自有強中手,可即使被捕,他也靠刀槍不入,火雷不傷的法術(shù),更是逍遙自在,后來從八卦爐中逃竄,混戰(zhàn)之時,因如來止住干戈,孫悟空也是個感恩戴德的,稱呼如來為善士,可口氣還是不小,說要奪天庭,作玉帝,而如來只是冷笑悟空不自量。直到悟空跌落如來手掌,估計他先是憤怒,不解,之后才是恐懼和長達五百年的思索和追悔。
      原來這世界不是他老孫的世界!
      孫悟空是個聰明的猴子,不難想明白自己有幾斤幾兩,做錯的事是個什么性質(zhì),所以當(dāng)觀音長安尋取經(jīng)人路中遇到他,他就心甘情愿的主動請纓,要修行佛門,保護取經(jīng)人,當(dāng)然贖罪要緊,正果金身雖好,孫悟空似乎全沒放在眼里。
      直到他一次次看到觀音菩薩降伏妖怪的手段法力無邊時,他才一點點的承認(rèn),佛法真是廣大,才真正歸順,一心扶助唐僧。這在孫悟空后來一次次拜見觀音菩薩的舉動中可以看出。之前是有點不服,腦袋安了緊箍后甚至要找菩薩算賬,后來是畢恭畢敬,后來是心悅誠服,后來簡直有點崇拜了,最后他才真正的覺得佛門正果,值得一搏,于是不辭萬苦也要隨唐僧西天取經(jīng)。
      總之,孫悟空了悟,抓住觀音路過的這個機會,主動要求修行,一則可以贖罪,二則得正果,三則可以自由。而成正果后,連自由都不再是悟空的追求,天上地下的事都已明了,孫悟空再也不會做出鬧天宮那樣的事,他明白這個世界的運行法則了,于是心無掛礙,以無規(guī)矩游有規(guī)矩,自在自由,坦蕩極樂。
      
      第二孫悟空的本事大還是小
      這個問題也要從不同角度來看。菩提老祖再牛,也得孫悟空自己有悟性,修行勤,又用心,才能得道。所以,孫悟空的修行底子是很好的,靈根估計是有的。七十二般地煞變化和三十六般天罡變化,哪個厲害呢?我覺得就像那個正統(tǒng)學(xué)問和旁門左道一樣,還是天罡變化厲害些,雖少而精。而孫悟空只是貪多,也沒問哪個更上乘就選了地煞變化了。所以,孫猴子畢竟不入正統(tǒng),修行的底子只能到這層了。于是就出現(xiàn)了悟空賣弄手段,老祖逐出洞府這事。
      但是悟空和眾多妖怪神仙的本事,誰大誰小呢?
      打翻十代閻王,打絕地府鬼怪,四海千山皆拱伏,這能耐真不小了。十萬天兵天將中沒有對手,還得外調(diào)二郎神,這大圣的本事比一般的天神不小。二郎神也會七十二變,還有哮天犬,算作七十三變。不過看西游記中孫悟空一路逃竄的狼狽樣,他的七十二變也并不精湛,甚至火眼金睛也比不上二郎神的第三只眼。后來在菩薩,如來面前,孫悟空的本事更顯得捉襟見肘,小到塵埃里了。
      所以,孫悟空的本事,比鬼大,比天神大,比一般神仙大,但是不如二郎神,不如一些大牛神仙和佛祖菩薩的道童或坐騎,不如大牛和佛祖菩薩??傊壬虾懿蛔?,比下還算有余。
      第三道法厲害還是佛法厲害
      這個問題一問就會引起口水戰(zhàn)。但是還是要思考一下,因為這關(guān)系到西游記宗旨的問題。
      這就比如問是三清厲害還是接引準(zhǔn)提厲害。
      西游記中,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都是道家的來路,卻都皈依佛門贖罪,看來佛法真的是最厲害的。所以有西游記是“儒家立本,道家入門,佛法為極則“一說——西游記是以儒家的思想為根本來立言,而道家的修煉和成仙了道只是入門級別,真正的大牛是成佛作祖。
      那么這是不是承認(rèn)了佛家比道家上乘,佛法比道法厲害?真的是這樣嗎?
      依我看來,孫悟空兄弟三人的道家功夫作為西天取經(jīng)路上降妖除魔的本事還不夠,所以才要四處搬救兵,真正厲害的不是孫悟空他們,而是前緣早定,因果輪回這兩句。因為自從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之前,如來就已知道五百年后有取經(jīng)這一磨難在等著孫悟空。如來說等孫悟空災(zāi)愆難滿,自有人救他。那么玉帝他們知道嗎?三清知道嗎?
      西游記中,三清和玉帝等神都捧著明珠向佛獻禮,是不是這樣就可以說如來最厲害呢?
      依我猜測,三清和如來都知道孫悟空五百年后必有大功,而唐僧取經(jīng)是佛門的事,卻也是天下的事,天下的事,佛管得,道也管得。只是事出佛門,佛道兼行,各司其職罷了。
      因為天下四大部洲是一個整體,南贍部洲貪淫樂禍,多殺多爭,已經(jīng)擾亂了天下的氣運。氣運就是一種束縛萬事萬物的規(guī)則,當(dāng)年共工怒觸不周山砸倒了巫族氣運,導(dǎo)致天地大劫,而此次南贍部洲作氣運的擾亂,已經(jīng)干擾六道輪回和三界的正常秩序。為了天下重歸正道,鴻鈞秘授旨意,著如來尋取經(jīng)人,成天地善事,道教的介入也是平衡神佛體系,成就大道的必須。而孫悟空三兄弟以道法助唐僧取經(jīng)成功,一路上降妖除魔,諸神諸魔歸位,諸般因果印證,諸多機緣配合,死了多少妖孽,滅了多少惡魔,又成了多少善果,了了多少道緣,可以說,天地又為之重整,山河又為之翻新。所以,佛法道法,眾法歸一,都是修心。
      
      第四三教歸一還是有所側(cè)重
      上文提及有人說西游記是“儒家立本,道為入門,釋為極則“,其實小說隨處可見作者對儒釋道三家人物的調(diào)侃和揶揄,對”極則“的如來,也借悟空之口說他是”妖怪的外甥“,說起菩薩,也調(diào)侃菩薩沒有丈夫,尤其最后唐僧沒有帶”人事“,阿儺迦葉為難唐僧的事,如來說佛經(jīng)“忒賣賤了”,令人啼笑皆非,何況作者筆下的唐圣僧總是違背佛門子弟的戒律,屢屢嗔怒,甚至有情節(jié)讓人覺得唐僧虛偽,迂腐。這樣的僧人形象,加上調(diào)侃佛祖菩薩的話,怎能說明作者對佛家十分敬重呢。文中也有寫佛祖菩薩法力廣大無邊的話,換個角度看,無論哪個人物出場,都有這么一段詩文,很多也是為這人物叫好,可以看作是為了增加小說的可讀性,渲染氣氛??蛇@也不能說明西游記就認(rèn)為“釋為極則”。
      孫悟空被如來壓在五行山下,是真的說明如來法力比三清廣大?
      孫悟空被太上老君在八卦爐中鍛煉,難道老君算不出孫悟空還活著?
      而本來孫悟空是被穿了琵琶骨,變化不得了,太上老君一說要帶他到八卦爐中,玉帝就準(zhǔn)他,放了穿琵琶骨之器,這不是成就了孫悟空?難道得道如太上老君,會不知道七七四十九天后的事?總不能說如來能知五百年后,老君就連五十天后都不能知道吧。
      所以,這其中必定有問題。
      是太上老君故意放走了孫悟空!
      因為他是三清之一,鴻鈞的旨意,如來知道的,老君怎能不知!
      所以,西游記,還不如叫西游計。
      諸般生靈,都逃不出天道“算計“。
      西游記的宗旨,三教合一一說過于籠統(tǒng),“釋為極則”說漏洞百出,那么究竟,西游記的宗旨是怎樣呢?
      我們看幾句詩詞:
      馬猿合作心和意,緊縛牢拴莫外尋。
      萬相歸真從一理,如來同契住雙林。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從來皆要物。
      若知無物又無心,便是真如法身佛。
      
      佛在靈山莫遠(yuǎn)求,靈山就在汝心頭。
      人人有座靈山塔,好在靈山塔下修。
      
      但只要你見性志誠,念念回首處,即是靈山。——悟空
      如此可見,西游記中,首要的是心誠,無論再多劫難,也必須心誠志堅才能抵達靈山。而見性志誠,回首處即是靈山。靈山不是萬水千山,而是就在你的心中。人人都有一座靈山,只要你志誠修心。此心既是佛心,又是道心。因為萬相歸真從一理,只要正本清源,守住心意,不必外求,佛祖就在心頭。
      而唐僧并不是簡單的一個和尚,而是肩負(fù)著大唐王朝乃至整個天下的氣運,萬千千生靈的命運都在他一人的修行中。三三行滿就是功德。而這一路上,不止是唐僧一人需要明心見性,正本清源,更是要和四個徒弟磨合,從一開始的沖突矛盾不斷,比如唐僧誤解悟空,八戒讒言陷害悟空,唐僧驅(qū)逐悟空,沙僧也不替悟空說情,到后來唐僧懺悔自己誤解了徒弟,八戒知道悟空真心向佛,沙僧也一改冷淡,替悟空說話,這些都是一行人在自我修心和修彼此之心的表現(xiàn)。
      一路上的山妖水怪,也可以看作是取經(jīng)人心中的魔障,因為有欲念,就有禍害,有禍害,就有災(zāi)殃。而取經(jīng)一定要做的就是消滅妖魔,清凈世界,這個世界,可能是現(xiàn)實,更可能是心靈。人心是復(fù)雜的,有六賊,有心魔,有種種不善之心。
      所以,修心就是要去除不善,弘揚正道。而西游的宗旨,不在于崇尚儒釋道的哪一家,而是弘揚大道,揚善去惡,正己修心。
  •     小時候看過的動畫品,張口即來的就是西游記,能記起的最厲害的動畫人物定是孫悟空。
      
      屏幕上看到的大部分是三個版本:上海電影制片廠的大鬧天宮、帶著‘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主題曲的長篇動畫,或者是長期以來每個暑假都能播幾遍的六小齡童真人版。這些版本基本上也都看了一遍又一遍,不過說實話,真人版的我不太喜歡,這些故事演繹的情景都在腦海里揮之不去。
      
      但是,書是很少看的。除了小時候的連環(huán)畫,小人書,最多看過幾頁的簡本西游記。連環(huán)畫中印象最深的是大戰(zhàn)金角銀角大王,還有后人胡編的孫悟空大戰(zhàn)十八羅漢。
      
      我總覺得我上學(xué)的那個年代所有人似乎都跟書有仇,比如在學(xué)校里要是被老師逮住看西游記之類的連環(huán)畫或者小說的話,基本上會被沒收,不出意外會被一頓痛打,回家也是如此??偨Y(jié)為一句話就是,不是上學(xué)學(xué)的課本都是不良書籍,畢竟文革過去也沒多久,愚昧。
      
      可偏偏上了初中之后,學(xué)校里竟然還有圖書館,圖書館里面還有很多書,書本基本上都被翻了不知多少遍的,泛黃紙張,大都碎邊缺頁。另外讓我好奇的是學(xué)校每周竟然還有閱讀課,當(dāng)然臨近考試兩個月的時候,這個會被取消的。我記得當(dāng)時從圖書管理可以借幾本書出來看,記憶力能翻出來的有兩本,一本忘了叫啥名字,科幻相關(guān)的,挺好玩的。另一本就是簡本的西游記,在學(xué)校里沒看完,周末騎著自行車帶回家里趴在桌子上就繼續(xù)看,連飯都顧不上,我娘樂呵呵的過來說“怎么這么用功,吃完飯再看吧”,估計是看到我這個天天在山上河里野的孩子居然這么安穩(wěn)的在家里看書吃了一驚吧,然后她順手翻起書來一看,‘西游記?’,臉色瞬間就變了,嚇得我心驚膽戰(zhàn),拋下一句話”怪不得顧不上吃飯...“。沒打我也沒罵我,吃了飯之后的事情,就忘了。
      
      說起那個時候的看書,就忍不住扯點題外話。這個故事被我娘,我姥娘,以及各相關(guān)人物都不止一次的講過。當(dāng)時正值楊家將的評書聯(lián)播席卷祖國大地,楊家將的書籍更是風(fēng)靡,我大舅癡迷于此,就是在學(xué)校上課下課的都看,晚上在被窩里打著手電筒看,結(jié)果被老師逮住揍了一頓,一氣之下跑回家去,不打算上學(xué)了,接著我姥爺滿山的追住他,拿著鞋幫子揍腫了整個屁股,養(yǎng)好了之后乖乖的上學(xué)去了。
      
      上大學(xué)之后,看到各種大話西游,以及后來網(wǎng)絡(luò)上盛行的各種技術(shù)含量很高的分析帖子,什么有背景的都打不死之類的,感覺還是有點意思的,但是怎么也不想看它,總覺得半古文晦澀的沒啥意思。直至最近有什么”西游記驚天大真相,真假孫悟空一難中,真悟空已經(jīng)被打死了“,看得莫名其妙。另外考慮到現(xiàn)在的人,為了博點眼球無所不用其極的這種架勢,我很想探個究竟。
      
      翻開西游,一通看下來之后,覺得事情總還是親眼所見,親身感想的好。
      
      最精彩的篇章當(dāng)然是最前面的部分,石頭里蹦出來個猴子,穿水簾洞稱王,然后求師學(xué)藝,搶東西,稱王稱霸,鬧天宮,被拿下,跑掉,起亂,被收服。很多事情都出乎意料,跟印象中的動畫片里演的不太一樣,另外很多分析技術(shù)帖子里的事情一一印證,當(dāng)然也有一些被反正,比如說真悟空被打死真是扯淡。
      
      另外,書中大量的詩詞還是很好的,有那么幾句,看到之后直接震驚了,不愧是名著。
      
      西游記這一本書不知道給后人帶來了多少經(jīng)濟效益,網(wǎng)上查了作者的資料,竟然還有一些凄苦的描述。維基百科上還有對作者的考定懷疑。真是世事多磨難啊。
      
  •     水痕收,山骨瘦。紅葉紛飛,黃花時候。霜晴覺夜長,月白穿窗透……
      
      這,是西游。
      
      西游路上的景很多,好山、好河、好佛;
      西游路上的人也多,多妖、多怪、多魔。
      
      十萬八千里路遠(yuǎn),九九八十一難艱,誠在、信在、念在;
      關(guān)關(guān)災(zāi)苦不輕盡,不少富貴貪淫添,誠堅、志堅、意堅。
      
      鴻篇巨制,上下千年,云里來,霧里去,打打殺殺,推推嚷嚷,終歸還是二足踏盡,西行成正果,好戲得幕落。
      
      
      
      
      
      
      
      
      
      
  •     從小就看《西游記》,到現(xiàn)在還有臺在播。可是看了原著才知道…童年又被欺騙了??!
      
      定海神針其實是天河定底神珍鐵…人家不是神針…人家是神珍?。。?br />   
      唐僧好傲嬌…總欺負(fù)孫悟空
      孫悟空還總怕唐僧受苦。他們被鎮(zhèn)元大仙捉住時,鎮(zhèn)元大仙要打唐僧,“行者聞言,心中暗道:‘我那老和尚不禁打,假若一頓鞭打壞了啊,卻不是我造的孽?’他忍不住,開言道:‘先生差了。偷果子是我,吃果子是我,推倒樹也是我,怎么不先打我,打他做甚?’”孫悟空替唐僧挨了六十鞭子,雖然他也不怕打,但總是護住了唐僧(who還嫌綁得身上疼……)
      
      這幾回里面,鎮(zhèn)元大仙一點也不兇…人家就是想要樹活而已…根本不是電視里演得那么暴跳如雷……
      
      《二十七回 尸魔三戲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看得我心都碎了…孫悟空就這么被趕走了啊……
      
      唐僧被變成老虎,豬八戒去找孫悟空,他說:“老孫身回水簾洞,心逐取經(jīng)僧?!眱扇穗x開花果山時,“過了東洋大海,至西岸,住云光,叫道:‘兄弟,你且在此慢行,等我下海去凈凈身子?!私涞溃骸γΦ淖呗?,且凈甚么身子?’行者道:‘你那里知道。我自從回來,這幾日弄得身上有些妖精氣了。師父是個愛干凈的,恐怕嫌我?!倍噘N心的猴子啊~
      
      后面還有一句話“八戒于此始識得行者是片真心,更無他意?!边@是說…之前豬八戒都覺得孫悟空有異心么?孫悟空才是從頭到尾一心一意要取經(jīng)的人兒啊……
      
      唐僧一會兒怕妖精,一會兒嫌路遠(yuǎn),《三十七回 鬼王夜謁唐三藏》中
      三藏道:“徒弟,我剛才伏在案上打盹,做了一個怪夢?!毙姓咛鴮⑵饋淼溃骸皫煾?,夢從想中來。你未曾上山,先怕怪物;又愁雷音路遠(yuǎn),不能得到;思念長安,不知何日回程:所以心多夢多。似老孫一點真心,專要西方見佛,更無一個夢兒到我。”
      
      四個人也并不團結(jié),更沒有什么感人至深的兄弟、師徒情誼,“長老懷嗔”,“孫大圣有不睦之心,八戒、沙僧亦有嫉妒之意”,在觀音告訴他們沒有孫悟空去不了西天之后,唐僧才“賢徒賢徒”的叫……沙和尚被豬八戒拋棄、被黃風(fēng)怪捉住,終于被孫悟空救出,從此之后唐僧要念緊箍咒的時候也會勸師傅不要念了,豬八戒要散伙、孫悟空心灰意冷的時候,也會勸大家要同心協(xié)力去取經(jīng)了……豬八戒大多時候都在攛掇唐僧欺負(fù)孫悟空,后面到了九十幾回,不知道怎么回事,唐僧竟然舍得打八戒了…雖然沒真打……
      
      豬八戒也沒有親切地稱孫悟空為“猴哥”…這是電視劇意淫…人家叫的都是“哥”、“哥呵”、“弼馬溫”之類
      
      人家紅孩兒說的是“你是孫行者請來的救兵么?”根本不是婦孺皆知、朗朗上口的“你是猴子請來的救兵么”……
      
      《西游記》里最可愛的妖怪,我覺得算是金毛犼了,孫悟空自稱外公,就乖乖地叫外公……還問金圣宮,知道哪本書里有姓外的么……
      金毛犼怕毒刺扎手,金圣宮“又與妖王飲了幾杯酒,教侍婢:‘凈拂牙床,展開錦被,我與大王同寢。’那妖王諾諾連聲道:‘沒福,沒福,不敢奉陪。我還帶個宮女往西宮里睡去,娘娘請自安置。’”每次看到“沒福沒福”總?cè)滩蛔∠胄Α?br />   
      《西游記》里不管是妖精還是神仙,都特別保守,每次只說“戰(zhàn)三回合”,從來不說“大戰(zhàn)三百回合”……
      
      這個故事還告訴我們,一物降一物,孫悟空怎么也搞不定的妖怪,請來主人或者“天敵”,一下子就搞定了……
      
      
      
      《西游記》的語言果然風(fēng)趣幽默,以下附笑點集合:
      1.那和尚忽見行者相貌,有些害怕,便問:“那牽馬的是個甚么東西?”三藏道:“悄言!悄言!他的性急,若聽見你說是甚么東西,他就惱了。他是我的徒弟?!?br />    那和尚打了個寒噤,咬著指頭道:“這般一個丑頭怪腦的,好招他做徒弟?”三藏道:“你看不出來哩,丑自丑,甚是有用?!?br />   
      2.你去乾坤四海問一問,我是歷代馳名第一妖!
      【忽然覺得“馳名商標(biāo)”也不是什么好詞……】
      
      3.那怪仔細(xì)觀看,見行者身軀鄙猥,面容羸瘦,不滿四尺。笑道:“可憐,可憐。我只道是怎么樣扳翻不倒的好漢,原來是這般一個骷髏的病鬼?!毙姓咝Φ溃骸澳氵@個兒子,忒沒眼色。你外公雖是小小的,你若肯照頭打一叉柄,就長六尺。”
      
      4.行者笑道:“兒子啊,常言道:‘留情不舉手,舉手不留情?!阃夤謨褐刂氐?,只怕你捱不起這一棒?!?br />   【為什么叫黃風(fēng)怪兒子…自稱外公?】
      
      5.那怪道:“我:自小生來神氣壯,乾坤萬里曾游蕩?!瓉韥硗匀硕啵哺矀巍D愀倚袃吹轿议T,今日肚皮有所望。莫言粗糙不堪嘗,拿住消停剁鲊醬。”
       八戒聞言大怒,罵道:“你這潑物!全沒一些兒眼色。我老豬還掐出水沫兒來哩,你怎敢說我粗糙,要剁鲊醬?”
      
      6.卷簾將,天蓬帥,各顯神通真可愛。
      【確實太可愛了…我笑翻了…】
      
      7.大圣聞言,心中作念道:“這菩薩也老大憊懶。當(dāng)時解逃老孫,教保唐僧西去取經(jīng),我說路途艱澀難行,他曾許我到急難處,親來相救;如今反使精邪掯害。語言不的,該他一世無夫。”
      【所以…觀音是女的…?】
      
      8.將近有一更時分,行者心中有事,急睡不著。他一轂轆爬起來,到唐僧床前,叫:“師父。”此時長老還未睡哩,他曉得行者會失驚打怪的,推睡不應(yīng)。行者摸著他的光頭,亂搖道:“師父怎睡著了?”唐僧怒道:“這個頑皮,這早晚還不睡,吆喝甚么?”
      【摸著師傅光頭……】
      
      9.菩薩坐定道:“悟空,我這瓶中甘露水漿,比那龍王的私雨不同,能滅那妖精的三昧火。待要與你拿了去,你卻拿不動;待要著善財龍女與你同去,你卻又不是好心,專一只會騙人。你見我這龍女貌美,凈瓶又是個寶物,你假若騙了去,卻那有工夫又來尋你?你須是留些甚么東西作當(dāng)?!?br />   
      10.只見行者在半空中看見,問道:“師父何在?”八戒道:“師父姓陳,名到底了。如今沒處找尋,且上岸再作區(qū)處。”
      【八戒講了個冷笑話……】
      
      11.唐僧禁不得恐嚇,一嚇就肉酸,不中吃了。
      【S開玩笑說,你跑一跑,肉也酸……我愣了愣…你是說肌肉酸么…】
      
      12.行者暗喜,才跳下來,現(xiàn)出本相。耳朵里取出棒來,幌一幌,有鴨蛋粗細(xì),當(dāng)?shù)囊宦暎雅蚤T打破,跑至后園,高叫:“師父!”長老道:“徒弟,快來解解繩兒,綁壞我了?!毙姓叩溃骸皫煾覆灰?,等我打殺妖精,再來解你?!奔背樯砼苤林刑?,正舉棍要打,又滯住手道:“不好,等解了師父來打?!睆?fù)至園中,又思量道:“等打了來救?!比绱苏邇扇瑓s才跳跳舞舞的到園里。長老見了,悲中作喜道:“猴兒,想是看見我不曾傷命,所以歡喜得沒是處,故這等作跳舞也?”
      
      13.鋼槍狠狠鉞斧明,蒺藜簡鏟太毒情。恨不得囫圇吞行者,活活潑潑擒住小沙僧。
      【沙僧真的很小么……?】
      
      14.樓上果裝塑著他四眾之像。八戒看見,扯著行者道:“兄長的相兒甚像?!鄙成溃骸岸?,你的又像得緊,只是師父的又忒俊了些兒。”三藏道:“卻好,卻好?!?br />   【當(dāng)然好當(dāng)然好……】
  •      周末的時候閑來無事,把今何在的《悟空傳》又看了一遍,看到那句“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云散”時,心里仍然還有剛讀到時的震撼,于是順便下了本電子版的《西游記》來讀,才知道吳承恩才是史上最大腹黑男。本以為西游就是一場闖關(guān)—打boss—升級—拿獎勵的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游戲, 可事實呢,不過是一場場的倫理悲劇外加陰謀詭計。(不得不說吳大神就是牛呀,想當(dāng)初去考公務(wù)員死在了申論上,估計就是因為腹黑被朝廷看出來了-_-|||)
       今天就說說陳光蕊吧,作為男人也夠悲催的了,先是孤兒寡母相依為命的長大成人,好不容易等到唐王招賢納士,一舉成名,成為新科狀元,又恰巧被丞相之女滿堂嬌打中烏紗帽,拜了天地成了親,看似美人在臥,前程似錦,人生四大喜事一下子完成了一半,陳大帥哥恐怕在夢里也要笑醒了??墒牵呛?。吳大神一生坎坷,公務(wù)員公務(wù)員沒考上,老了老了還要靠賣字賺稿費為生,怎么可能讓陳狀元過得比自己好呢......(不是我黑他,人之常情,呵呵......)
       話說回來,陳兄的良辰美景事后證明不過是黃粱一夢,因為就在攜嬌妻去江州赴任的路上,他被船長劉洪殺害了。吳承恩在這里挖了一個坑。有人會說困難都是暫時的,人家陳光蕊不是被龍王救下了么,還讓他在龍宮做了個小領(lǐng)導(dǎo)。十八年后還魂團圓,不是苦盡甘來,皆大歡喜了么。可是仔細(xì)看看這一段,也就是文章第九回 ,不難發(fā)現(xiàn)有很多說不通的地方。 具體如下:第一,唐僧他娘,也就是殷溫嬌,堂堂的宰相之女,身份高貴,又有沉魚落雁之貌,典型的白富美,求親的人應(yīng)該都踏破她家的門檻了,隨便選選也能挑個高富帥,為什么要用繡球招親的方式來脫單呢,萬一當(dāng)日陳光蕊沒有游街呢,萬一陳光蕊的馬沒有走到宰相門前呢,她很有可能就要嫁給在街上擺攤的小販了啊。第二,溫嬌在看到劉洪殺人之后就要跳江自殺,但被攔住了,劉洪說了一句話“你若從我,萬事皆休;若不從時,一刀兩斷”,這里的”一刀兩斷“用的很有意思,從表面來看,劉洪和溫嬌應(yīng)該是完全陌生的兩個人,之前也沒什么關(guān)系,那怎么能用”一刀兩斷“呢。而溫嬌聽完之后,居然也不鬧自殺,乖乖聽話了。按理說,在那個三從四德的年代,親眼看著自己的老公被人殺了,稍有點貞節(jié)觀念的人都會反抗一陣子,溫嬌小姐怎么就這么好哄呢。而且此時也沒有提到她知道自己懷孕的事,為了孩子的說法行不通。第三,溫嬌小姐在此后的十八年里一直做著她的州長夫人,為什么不找個機會報案或者寫信給她爹呢。劉洪一直都對溫嬌很好,并沒有限制她出行,想找機會應(yīng)該很容易。和這個類似的是金山寺的法明長老,也就是唐僧的師傅,當(dāng)年在救起唐僧,看到血書的時候沒有第一時間去報案,而是等了十八年才告訴唐僧,讓他自己去報仇。還有龍王,明明有能力讓陳光蕊死而復(fù)生,卻偏偏要等到十八年以后。
       當(dāng)然疑點還有很多,比如溫嬌和劉洪才是一對, 唐僧有可能是他們的私生子,陳狀元其實是個戴綠帽子的主兒,等等。吳閑云在《煮酒探西游》中給出了一種說法,即溫嬌和劉洪才是一對,溫嬌未婚先孕,劉洪始亂終棄,不得已才拋繡球招親,恰巧砸中陳狀元,然后在觀音的一手操縱下上演了一場江流兒殺父逼母的人間悲劇。目的不過是讓唐僧六根清凈,心無旁騖的上路,不,是上西天。大意如此,不過我覺得不一定是劉洪始亂終棄,不然他也不會殺了陳狀元,再去搶溫嬌。大概是殷丞相發(fā)現(xiàn)自己的女兒被黑社會的小混混搞大了肚子,面子上掛不住,又怕流言滿天飛,才這么急著將溫嬌出手。說不定劉洪和溫嬌是真愛呢~呵呵~
       不管真相如何,觀音的意圖是很明顯的,就是逼得唐僧一無所有,走投無路,”鴻蒙初辟原無姓,打破頑冥須悟空“指的是悟空,也說的是唐僧。打破忠孝,無情無義無愛,只有這樣的人,才能一往無前的走下去。一無所有的人最可怕。看來觀音深諳此道。
       只是唐僧是唐王去取經(jīng),悟空是為了頭上的金箍去取經(jīng),八戒也時不時的喊著要回高老莊去,他們真的是自愿的么,值得懷疑。這也是腹黑男吳承恩發(fā)的一個小牢騷吧,呵呵。一派胡言,休得當(dāng)真,呵呵
      
      
  •     ·天上一日,地下一年,孽畜下凡七日,地下已是七年。可為什么老孫每次去天宮搬救兵,也就凡間一炷香的功夫?
      ·白龍馬既然是龍?zhí)幼兊?,寶象國還現(xiàn)真身救唐僧,為什么其它章回里卻都是聽不懂人話的呆馬。
      ·孫悟空既然有萬夫不當(dāng)之勇,為什么還會在黑風(fēng)洞等處被妖精的石門擋在外面,他完全可以像其它章回那樣用金箍棒砸開殺進去啊,再不濟變做蒼蠅蚊子飛進去也行啊。
      ·為什么唐僧一行游歷十?dāng)?shù)國,各地風(fēng)土人情、語言卻還和中土一樣?
      
      話說回來,《西游記》整部書最大的看點不是神魔斗,卻是師徒幾人(尤其是悟空和八戒)斗嘴。以下摘抄個人覺得全書最絕的一處貧嘴:悟空因菩薩安排老君的兩道童變做金、銀角大王,刁難唐僧一行,當(dāng)老君的面罵道
      “這菩薩也老大憊懶!當(dāng)時解脫老孫,教保唐僧西去取經(jīng)。我說路途艱澀難行,他曾許我到急難處親來相救。如今反使精邪摹害,語言不的,該他一世無夫!”
      別看老孫當(dāng)面對觀音畢恭畢敬,心里這么想的誰知道?
  •     一、夢想的力量
      唐僧是一個有夢想的人,而且為了能夠?qū)崿F(xiàn)自己的夢想,肯于付出一切。記得在觀音找到唐僧說出西天大成教法的意義時,他的取經(jīng)夢就被喚醒,從此,開始了自己的艱難取經(jīng)路。無論風(fēng)吹雨打,無論妖魔鬼怪,無論艱難險阻,在他眼里都不能阻擋他取回真經(jīng)的夢想。有人會問夢想的力量到底有多大,看看人類的進步史就知道了,其實人類都在為著自己的夢想一代又一代的努力著,上天下海,千里眼順風(fēng)耳等等,都是在夢想的力量下實現(xiàn)了。很多時候?qū)τ谖覀兠恳粋€人來說,夢想的力量也能發(fā)揮我們自身的潛能,記得有一次,老婆問6歲的兒子,為什么現(xiàn)在寫字這么快了?兒子說,為了玩積木。哈,多簡單的理由,就是這一個小小的夢想,讓兒子從一個不愛寫作業(yè)的孩子變成了一個按時完成作業(yè)甚至超額完成作業(yè)的孩子。
      
      二、行動的力量
      唐僧從決定去取經(jīng)的那一刻起,就為自己的實現(xiàn)夢想設(shè)定了目標(biāo),并開始行動,永沒有停止過,哪怕知道前面是難以逾越的江河或是高山,哪怕是自己身患重病,哪怕前面是毒蛇猛獸妖魔鬼怪而又沒有徒弟保護,他依然要往西走,唯恐耽誤了取經(jīng)的行程。如果說夢想是成功的原動力的話,行動則是成功的保障。只有夢想沒有行動是不可能成功的,有這樣一個故事:在四川那個地方有兩個和尚,一個貧窮,一個富有,他們都想去南海朝圣,一天窮的和尚找到那個富和尚說:我要去南海怎么樣?富和尚說:我打算去南海計劃很多年了,都沒能實現(xiàn),你靠什么去呢?窮和尚說:一個水杯一個碗就夠了。富和尚不信,繼續(xù)準(zhǔn)備自己的計劃,一年后,窮和尚從南海回來了,而富和尚仍然繼續(xù)著自己的計劃最終也沒能去南海。要行動,更要有方向的行動,如果沒有方向,行動多年最終也是原地踏步。記得有這樣一個故事:白龍馬成佛之前有一個非常好的朋友,一個很勤勞的驢。在白龍馬飛升成佛的那天,白龍馬和驢來道別,驢很不服氣,說我也是個勤勞的驢,三年來從未停止過自己的腳步,可最后為什么你成佛了,而我還是驢。白龍馬說,是啊,按路程來說我們走的距離差不多是一樣的,可是我和你的區(qū)別就在于,我始終都朝著一個方向走,而你卻永遠(yuǎn)沒有離開過自己的小圈子。
      
      三、學(xué)習(xí)的力量
      唐僧是一個很愛學(xué)習(xí)的人,我們在看電視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當(dāng)他們師徒白天趕了一天的路,晚上,唐僧仍然堅持秉燭學(xué)習(xí),正是這種不斷的學(xué)習(xí),使得唐僧無論從氣質(zhì)還是言行上都表現(xiàn)的尤為出色,以至成為世人眼中的得道高僧,眾多徒弟心目中崇敬的對象,學(xué)習(xí)的榜樣。
      
      四、凝聚的力量
      唐僧之所以的到眾多徒弟的擁護,有著強大的凝聚力。凝聚力的產(chǎn)生除了對徒弟的點化之恩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十分懂得關(guān)懷伙伴,比如為徒弟孫悟空縫制衣服,為八戒蓋被子等,使得所有人都記住了他的好,就像孫悟空在被趕回花果山以后,腦子里想的仍然是唐僧和他相處的那段美好時光,人在花果山,心隨取經(jīng)人。所以,后來當(dāng)唐僧真的遇難時,他能夠挺身而出,搭救唐僧,再次保護唐僧順利取得真經(jīng)。
      
      五、自律的力量
      唐僧的自律性非常強,他能夠在妖魔鬼怪面前不動搖取經(jīng)的決心,在眾多其他誘惑面前保持自律更是非常難得,比如女兒國國王等,所謂英雄難過美人關(guān),唐僧在這里表現(xiàn)非凡,給徒弟們樹立了良好的榜樣,更堅定了隨著唐僧取回真經(jīng)的決心。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同樣如此,擺在我們成功路上的不單單只有困難,還有很多誘惑,我們應(yīng)該像唐僧那樣自覺抵制誘惑,用自律樹立自己的形象。任何事情都不能成為阻擋我們成功的絆腳石。
      
      六、感恩的力量
      唐僧是一個十分懂得感恩的人,在取經(jīng)的途中,總是不忘對自己的指導(dǎo)觀音以及大指導(dǎo)如來佛及指導(dǎo)團們的感謝,不光是在受到別人幫忙之后的感謝,平時也表現(xiàn)出對指導(dǎo)及指導(dǎo)團們的感謝,使得徒弟們對自己也有感恩之心。
      
      七、指導(dǎo)的力量
      唐僧指導(dǎo)的力量非常強大,誰是唐僧的指導(dǎo),觀音和眾仙佛,可以說觀音是唐僧的指導(dǎo),眾仙佛是唐僧的指導(dǎo)團,他們不光是指點唐僧走上取經(jīng)路,為唐僧選取最優(yōu)秀的伙伴,同時也給予了唐僧師徒最強大的支持,而唐僧師徒也是最懂得借指導(dǎo)的力,每當(dāng)遇到自己團隊無法解決的難題時,都是請來指導(dǎo)輕松解決。
      
      八、伙伴的力量
      唐僧可能在降妖除魔上能力有限,但是他有著非常優(yōu)秀的伙伴,他們各具本領(lǐng),而唐僧所做的就是,讓伙伴發(fā)揮著各自的力量,共同解決取經(jīng)路上的難題。有人說我沒有什么能力啊,這種事我做不了,那好,你找?guī)讉€有能力的人來幫你做這件事,你是不是就成功了。同時,我們還認(rèn)識到,唐僧和眾徒弟之間是合作關(guān)系而不是彼此利用關(guān)系,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目標(biāo)那就是取回真經(jīng),而在取經(jīng)的路上大家彼此幫助,發(fā)揮團隊的力量,共同進步,而不是單純依靠某一個人的力量,或者讓某一個人成功,在取得真經(jīng)的那一刻,他們都從人或妖變成了佛,都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九、銷售的力量
      銷售,銷售誰,首先銷售自己,唐僧在取經(jīng)過程中總愛說一句話:貧僧來自東土大唐,奉唐王差遣到西天拜佛求經(jīng)的。本來對唐僧不屑的各國國王,立刻對他高看一眼。同時,他的指導(dǎo)也銷售他,知道為什么唐僧為什么這么多磨難嗎?都想吃唐僧肉,呵呵,為什么呢?因為他是金蟬子轉(zhuǎn)世,那可是觀音的師兄弟啊,所以身份自然也不同了,眾位徒弟也更服他。唐僧也懂得銷售自己的指導(dǎo)和伙伴。比如為各國國王或百姓降妖的時候,他總說,我的徒弟各個身懷本領(lǐng),具有降妖除怪的能耐之類的話。
      
      十、法律的力量
      做事情要做合法的,唐僧師徒能夠順利取得真經(jīng),還有一條那就是合法的。他是經(jīng)過唐王親自審批,大力支持的事業(yè),并授予通關(guān)文牒,所以,他在路經(jīng)許多國家都被放行,如果沒有可以說寸步難行,更不用說十萬八千里了。
  •      最近又看了一遍《西游記》,覺得孫悟空的成長就囊括我們的一生的發(fā)展。孫悟空在全書的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花果山出世階段、拜師求藝階段、大鬧天宮階段、五指山下階段、取經(jīng)階段、功成階段。
      
       花果山出世階段
       起始孫悟空跟我們唯一的不同在于孫悟空是石頭里蹦出來的,而我們是父母生的。別的方面沒有太大不同。故事的開頭孫悟空跟我們童年一樣,玩玩耍耍、天真愉快,沒有什么值得我們可以憂慮的,什么都可以一笑而過。一些簡簡單單的事情就能讓我們快樂一整天。童年是七彩的,在于我們對什么都覺得好奇,什么都覺得是一種吸引。我們小時候也曾在一個像花果山的地方玩滑梯、蕩秋千,與一群小伙伴為伍。這夢幻的生活縱然一去不返,但是是我們一生的記憶。
      
       拜師求藝階段
       孫悟空是為了學(xué)習(xí)長生術(shù)去拜師的,而我們是為了生存而去學(xué)習(xí)的。我們在度過一個漫長的夢境后都有一點小追求了。于是我們開始在某一方面刻苦學(xué)習(xí),希望達到我們的成績。在奮斗中,我們與同學(xué)相處。這時并沒有完全擺脫孩子氣,我們還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對自己的理想是向往美好的,對社會的認(rèn)知是一片親切的。直到我們完成學(xué)業(yè)之時,我們才發(fā)現(xiàn),社會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完美。理想曾經(jīng)是我們的一切,到后來也變成生活的一部分。正如孫悟空每五百年都要經(jīng)過一次雷劫,火劫,風(fēng)劫那樣的考驗一樣,我們時長都要受到生活的考驗。要么我們挺過去繼續(xù)享五百年的福,要么我們灰飛煙滅。孫悟空躲不過劫難,是形體與心靈的兩全喪滅。而我們抵不過困境是意志的消沉不振,是人格的喪尸。
      我們本以為學(xué)會了我們理想中的本事可以橫掃天下,卻發(fā)現(xiàn)我們有時連生存問題都沒法解決。我們無法甘心那。
      
      大鬧天宮階段
       我們青春年少,對所有約束都不屑一顧,我們認(rèn)為規(guī)矩是對那些善于服從的制定的。我們總以為自己是那個不拘一格的人才。我們有逆反心里。我們不肯認(rèn)命。于是我們就起身開始反對那些條條框框,甚至遍體鱗傷也在所不惜。我們有時很憤青,芝麻大點的小事我們就覺得它很大。正如我們這時還認(rèn)為理想是我們的全部,生活只是可有可無。但是我們忘記了,雖然這時候我們的學(xué)識開拓了,見界擴延了。但是我們還活在你父母的庇護下,也許我們不曾在意。也許我們就是為了擺脫父母的呵護才這么不惜一切。
      我們忘了,一個敢于反叛的的人沒有什么不對,但是忘記思考我們的能力能承擔(dān)我們行為的后果么。我們?nèi)f千個能行,父母還是會為我們擔(dān)心操心不已啊。可是結(jié)果往往是社會對我們造成的挫傷是我們回到家里父母幫我們治愈的。
      我們這時目空一切,讀了幾年書覺得自己勝過父母了。你要切記,讀書人自古就有一種通病,那就是自滿。覺得自己滿腹豪情,才華出眾。我們就把自己的銳氣指向任何人。開始挑戰(zhàn)權(quán)威,認(rèn)為權(quán)威也是從與你一樣的人身上得來的。你在想你為什么要遵從?但結(jié)果,往往不那么如意。甚至給自己帶來麻煩。你要知道越鋒利的劍氣,既能輕易傷到別人,更能傷到自己以及愛你的人。更何況如今的世界不是讀幾本書就可的。
      我們殊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沒了以前的斗志,銳氣也鈍化了不少,就是因為他知道他錯在哪了。
      
      五指山下階段
       這時你已漸漸開始遠(yuǎn)離父母的呵護了,知道原來世界上的一部分苦,也曉得以前你犯的所有過錯都是你父母的肩膀給你撐著那。你開始學(xué)乖了,不再像以前那么冒失、憤青了。你也看開了不少東西,開始被世界那無形的刻刀打磨的圓滑了。你不在像以前那樣氣壯了,懂得收斂銳氣了。就這樣,日復(fù)一日,你發(fā)現(xiàn)自已跟以前不一樣了。離理想的生活差距甚遠(yuǎn)了,你頓時感覺你好像失去了所有變得好空洞,虛無。你想改變,但是發(fā)現(xiàn)你變得無力了。你無奈,你感嘆。以前那用不完的精力跑哪去了。你對著鏡子看著自己。你覺得你的臉忽然很陌生,但是又那么熟悉。你躺在床上眼睛直愣愣的盯著天花板,這時候需要的勇氣,膽量,你全沒有了。那是因為你開始患得患失,沒了以前那看似堅定的風(fēng)發(fā)了。五行山壓的不止一個孫悟空,還有那萬眾的不屈精神
      
      取經(jīng)階段
       孫悟空被救出后開始保護唐僧西天取經(jīng),一路上兢兢業(yè)業(yè),勇退妖魔,最后修得正果。這時我們已經(jīng)到了工作的年齡了,我們開始跟自己的老板打拼掙得自己的飯碗。
      我們也會遇到被老板開除,我們會嘗試去創(chuàng)業(yè)??傊覀?yōu)榱俗约旱氖聵I(yè)在不懈的努力著。有時我們會感到委屈,因為老板的誤解,同事在老板面前散播自己的謠言。我們明明把事情干的漂漂亮亮,卻得不到老板的認(rèn)可。我們感到心痛,但是我們必須承受。我們已經(jīng)學(xué)會了怎樣去面對社會的不公。
      形形色色的瑣碎在包圍著我們,各種各樣的誘惑讓我們用念力去抵擋。我們勞勞碌碌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要保護的那個人。我們已經(jīng)開始轉(zhuǎn)變了角色,由那個不可一世的小孩變成現(xiàn)在樸實無華的父母。我們在禁止著我們小時想做但沒有做也不讓孩子去做的事。我們?yōu)榱撕⒆雍?,因為那件事我們沒有去嘗試不知道他的危險程度。我們已經(jīng)失去果斷前進的意識,開始變得唯唯諾諾,安于現(xiàn)狀。并且認(rèn)為孩子的好動是不對的??稍谌嗄昵拔覀冇兄餐募聞印?br />   我們開始老了,不再想卷入太大的變化,那樣令我們極其的不舒服。我們已經(jīng)不需要再去制造回憶了,因為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是回憶的一部分了。所以我們想舒舒服服的過著現(xiàn)在的生活,也想要自己的孩子安逸一點……
      你看破了所有,為孩子安排了一切。但唯一沒看破的就是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功成階段
       我們真的老了。開始考慮死亡是怎樣的的一回事了。開始徘徊在孫悟空在拜師前思想范圍中了。我們這時感到世界的花香原來這樣心脾,流水是這樣的悅耳。我們開始想像自已是天空中的小鳥那樣飛翔……
      呵呵,倘若拿去世俗的經(jīng)驗,我們就又回到童年的世界了,但是一切沒有從頭。我們奇怪的依賴自己的孩子,仿佛我們是他們的兒女一般。我們想讓子女時時刻刻的陪在身邊,跟自己講講話,化除自己的寂寞。我們會孩子氣,會變得越來越不懂事,好似忘卻了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只是為了子女能多一份對我們的照顧。我們就是這樣的奇怪,孩子氣,成熟,孩子氣。
       世界在我們身上打了一個輪回就是一生,無論它多長,我們總能品嘗到一部分的甜蜜。孫悟空最后是不死的,而我們的輪回是不滅的。這種動態(tài)的永久,時時刻刻都映襯在每一個人身上
      
      
      
  •      西游記
       ------志怪小說言人事
        我想沒有誰是沒有看過西游記的。小時候都是當(dāng)漫畫小人書看的,而83年版的西游記也是被稱為傳頌了經(jīng)典的一部。就連在我十歲就去世了的奶奶,我不記得她愛吃什么?不記得她長什么樣子了。但是我知道她最愛看的也是西游記,因為陪著奶奶我也是把西游記看了很多遍。
        西游記一共有100個回合,前面7回合講美猴王大鬧天宮。8到13回合講歸順,西游。14到100就是本部的主體部分,西游記。
      Question:
       1. 大鬧天宮的孫悟空,連玉皇大帝、十萬天兵天將都奈何不了他,可為什么后來在西天路上反而還斗不過一些妖怪呢?
      2. 唐僧為什么要去西天取經(jīng)? 取回經(jīng)來究竟是干什么用的? 真的是為了普度眾生嗎?
      3. 孫悟空一個筋斗就是十萬八千里,完全可以飛到西天把經(jīng)書取來,為什么還要慢慢吞吞地走過去呢,難道不嫌麻煩么?
      4. 孫悟空被關(guān)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爐里燒了49日也沒有燒死。可為什么差點被紅孩兒吐的一把火給燒死了?
      5. 神仙們既然可以長生不死,那么,為什么一個個的還要跑去吃王母娘娘的蟠桃呢?
      6. 玉皇大帝真的是昏庸無能嗎?那么,他又怎么可能成為萬神的主宰呢?
      7. 唐僧既然是有道高僧轉(zhuǎn)世,為什么他總是過不了驚恐之關(guān)?老是被嚇的屁滾尿流?
      8. 妖怪們?yōu)槭裁炊级⒅蕴粕猓克麄兙烤箲{什么說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為什么就沒有任何一個妖怪對此產(chǎn)生懷疑呢?
      9. 妖精抓到唐僧后,總是不急著吃掉,他們究竟在等什么呢?為什么就沒有一個急性子搶了就咬一口吃的?
      主題一:命運。
      Do you believe in fate。
      No,because that make me can’t control my life。
      是不是選擇任何一個方向,都會游向同一個宿命呢?
      孫悟空的名字是南海老祖取得,而且這明顯是一個佛家的名字,最后,孫悟空是被趕了出來。最后大鬧了天空。被壓到了五指山上下。觀音菩薩依次收復(fù)了悟凈,和悟能。當(dāng)菩薩最后來到五指山下,收復(fù)了美猴王齊天大圣,要給他取個名字。齊天大圣說我有名字叫孫悟空。菩薩說甚好甚好,正好你另外兩個師弟同一個輩分。
      所以說,我想說,從一開始那個猴子就注定要做大鬧天空的孫悟空。還是,他大鬧了天空,才成為流芳百世的孫悟空。
      如果五百年只是一個騙局。
      主題二:圈子
         我走得再遠(yuǎn)也走不出那片天么?我以為自己走了很遠(yuǎn)其實只是在原地打轉(zhuǎn)。你以為你有很多路可以選擇,但是在你四周有很多看不見的墻,其實你只有一條路可以走. 而我們一直在繞圈,很難突破自己的局限。西游很遠(yuǎn)嗎?不,其實很近,最后的最后為了成佛,不就是萬物皆寂嗎?當(dāng)你修成正果,玉皇大帝成功的收復(fù)了美猴王,順便鏟除了思凡,反抗的小仙。阻攔孫悟空的要么是背叛天庭,罰下戒,作為一個劫數(shù),要么就是當(dāng)年跟孫悟空一起大鬧天空的反抗者,那么,設(shè)下這個圈子讓孫悟空鉆的,那是得多么的英明。要么順從去西天成佛,最后也是歸于寂靜。但是可以免除,花果山大大小小的猴子猴孫,免受報復(fù)。
         西游記是一步關(guān)于走路的書。五個人(唐僧,悟空,八戒,沙僧,白龍馬)走了十萬八千里的路,一路上艱難險阻自不必說,也曾降了幾回妖,滅了幾個魔;也曾受了幾回捆,入過幾次鍋;都為了那西方極樂世界,真經(jīng)正果。
         也許當(dāng)斗戰(zhàn)勝佛拖著官袍下的尾巴去赴蟠桃宴的時候,是不是覺得那桃子還是不如五百年前偷來的好吃?
         誰在圈子里?誰在圈子外?
      主題三:道,釋
         神不貪,為何容不得一點對其不敬,神不惡,為何要將地上千萬生靈命運,握于手中?
         太上老君是道教的鼻祖,如來佛祖是西方來的佛教。和睦相處,甚至玉帝老兒還需:“快,快去請佛祖?!碧瞥峭鈦矸鸾谭笔⒅畷r,也才有韓愈等人發(fā)起的古文運動。但是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十分巨大。
         佛教中大體可以分為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大概的講,小乘佛教就是講要嚴(yán)于律己,刻苦修煉。而大乘佛法,講究的是普度眾生。救眾生于水火之中。
         而道教作為中國本土發(fā)展起來的一門宗教。玄學(xué)。有太多神奇之處。道可道非常道。
         在這塊土地上佛教和道教的得到相互融合。
  •      這年月,還喜歡看四大名著的年輕人,應(yīng)該不多了。其實我也不愛讀,都是機緣巧合地看,斷斷續(xù)續(xù)的讀。直到最近才終于都看全。拋開【四大名著】這營銷意識過強以至于讓人覺得沉悶迂腐的四個字,這四本書都是好小說,讀著不乏味。我自己心里排了一個順序,大概是醬紫的:
       少年看水滸,換一身鐵骨。青年讀紅樓,求一段塵緣。
       中年讀三國,學(xué)幾許謀略。老年讀西游,誰讀誰自由。
        我不老,但是四大名著里,我最喜歡《西游記》。
         《西游記》里,當(dāng)然最喜歡孫悟空。我心里想,吳承恩是為了造一個孫悟空出來,才洋洋灑灑寫了這許多篇章,成就一段《西游》。我不是學(xué)術(shù)派,不懂,也不愛糾纏那些文學(xué)啊表意啊對照啊現(xiàn)實啊諷刺啊之類的學(xué)問,就是單純的被他逗笑,也被他感動。
        01.
        這個猴子妖打石頭里蹦出來,就注定頑劣,據(jù)山為王,享得了清閑,生在自然,活在四季,逍遙極了。但是他有顆凡心,他想求仙,想學(xué)法,為長生。于是離開了花果山水簾洞,撐著一只小船云游四海,去往三星洞,還沒敲門,就有須菩提派小道童來迎門。孫悟空授業(yè)恩師是道人,最后卻入了佛門。有意思。
        須菩提賜給這只頑猴一個姓,一個名,于是頑猴不再是頑猴,是孫悟空。孫悟空高興壞了,大呼,有姓了,有姓了,我姓孫,有名了,有名了,名悟空。孫悟空以頑石為母,以天地為父,看似無來無往的自由,實際上是無窮無盡的孤獨。了然天地,除了自己,他跟誰都沒有關(guān)聯(lián),世界是世界,他是他。須菩提給他一個姓名,他便和這個世界有了聯(lián)系,他的小猴子們跟著他姓孫,他給自己造了一支血脈出來。我生活中見過很多人,都說“名字只是一個代號”,因為他們從來沒有過極致的孤獨。他們是圍城里的人,想出去。孫悟空是圍城外的人,要進來。進來了,他高興。幾乎喜極而泣。
        我也喜極而泣。
      
        02.
        孫悟空斗二郎神,變魚不像魚,化鳥不成鳥,變個廟門,又怕被二郎神磕了牙。打不過他就跑??蓯鄣囊???戳四敲炊嘈≌f,還是覺得天地間一個孫悟空,比人更象人,比妖更像妖,比鬼更像鬼,比神更像神。喜怒哀樂不加掩飾參禪悟道登入佛門。反觀自己,愛不敢言,怒不能遏,逡逡巡巡,猶猶豫豫。辜負(fù)了許多好時光,錯過了許多好人。從前覺得及時行樂是墮落人生的借口,而今細(xì)想,是安享人生的法門啊。眨眼百年空,被人當(dāng)做瘋子就當(dāng)做瘋子好了嘛。一粒小塵埃而已,活自己的就好。
      
        03.
        孫悟空在五指山下壓了五百年。這五百年究竟有多長?吳承恩說給懂的時間奧妙的人聽的。你相思時,度日如年。你無憂時,度年如日。孫悟空這五百年,是在相思里過的。他盼著唐僧來,因為菩薩告訴他,唐僧來帶他從五指山下逃出去,去往西天,取真經(jīng),登極樂。其實看看故事,就知道孫悟空根本不在乎什么西方極樂真經(jīng),他只在乎自己能不能出去,出去,意味著自由,意味著他又是齊天大圣了。所以五指山下五百年,孫悟空啥也沒悟出來,他飲銅食鐵,把五百年,當(dāng)成彈指一揮間過去了。陪著他的,還是他的孤獨。所以唐僧人還未到,他聽著腳步聲和唐僧的聲音,就知道唐僧來了,在山下大喊“我?guī)煾祦砹?,我?guī)煾竵砹耍 ?。這是他見唐僧的第一句話。如果孫悟空是個文藝青年的話,這時候應(yīng)該熱淚盈眶地唱首潸然淚下的歌。但他不是,他只是個頑皮的猴子妖,所以他只能喊那一句。
        我?guī)煾竵砹?,我?guī)煾竵砹恕?br />     十個字,孫悟空五百年來第一句。
        我以前上學(xué)的時候,學(xué)寫戲,總是費盡心思地想寫出那種一句話把人放倒的臺詞。腦海中想的都是“這句出來,應(yīng)該有掌聲”。其實是本末倒置。沒有動人的臺詞。臺詞哪有什么生命,有生命的是人。我還沒把一個人一種心情了解透,就步履蹣跚地去琢磨自以為牛逼的臺詞,真是好傻好天真啊。
        但是你要問我,孫悟空這十個字怎么精妙?我也說不上來,我就感覺,要是我等一個人五百年,他人還沒現(xiàn)身,我一定也可以看到他。閉上眼睛也能想到他眼角的弧度和步伐的速度。我憋了一肚子話,我想著你盼著你五百年來腦海中預(yù)演著與你的相逢你對我的解救和我滿腔的苦楚。句句都想說,卻無從開頭,只能喊一句:
        你來了。
        人間的緣分大概都是這樣的,你來了,緣分就滿了。剩下的事情,再說剩下的。
         
        【2013.11.26.慢讀西游】
  •     
      曾經(jīng)無意中看到一則叫“沙和尚的擔(dān)子里挑的啥?”的微博,內(nèi)容如下:那個沙和尚的擔(dān)子里挑的究竟是什么東西?如果是衣服,這師徒四人從沒換過衣服;如果是食物,可每次都是大師兄去采野果,二師兄去化緣,干糧也不用裝那么兩大筐。
       這微博無疑是對沙和尚人格的巨大羞辱,因為西天取經(jīng)路上師徒四人各司其職,唐僧負(fù)責(zé)念經(jīng),化緣喂馬的事情八戒去,斬妖除魔的事情悟空去,沙和尚至始至終干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挑行李,而現(xiàn)在說他挑的行李只是擺設(shè),這就是說沙和尚就是打醬油的。但事實是不是這樣呢?我把《西游記》原著中涉及到行李的章節(jié)都找了出來,得到的答案遠(yuǎn)非如此。首先我要告訴大家沙和尚的擔(dān)子里有什么東西,其次我還要說行李至關(guān)重要,遠(yuǎn)非擺設(shè)。下面我就圍繞這兩個問題展開論述。
       一、沙和尚的擔(dān)子里挑的是啥?
       在第六十五回《妖邪假設(shè)小雷音 四眾皆遭大厄難》中黃眉大王把孫悟空合在金鐃內(nèi),群妖將唐僧捉住,并將行李也收藏了。孫悟空在二十八宿星辰的幫助下逃出金鐃,救出唐僧之后有這么一段“方出門,卻不知行李在何處,又來找尋??航瘕埖溃骸愫弥匚镙p人!既救了你師傅就夠了,又尋甚么行李?’行者道:‘人固要緊,衣缽尤要緊。包袱中有通關(guān)文牒、錦襕袈裟、紫金缽盂,俱是佛門至寶,如何不要!’”這里就明確行李中有通關(guān)文牒、錦襕袈裟、紫金缽盂三件東西。原著中還分別說明了這三件東西的來歷。
       首先是錦襕袈裟,在第八回《我佛造經(jīng)傳極樂 觀音奉旨上長安》中提到了錦襕袈裟的來歷,這得由西天取經(jīng)的由來說起,說在盂蘭盆會佛祖對眾說人世間貪淫樂禍,佛祖有三藏真經(jīng)可以勸人為善,如果他自己送去東土的話,世人愚蠢毀謗真言,反倒會受到怠慢。所以要去東土尋一個善信,教他苦歷千山,遠(yuǎn)經(jīng)萬水,求取真經(jīng),永傳東土,勸化眾僧。佛祖問誰可以去東土找這樣一個人,觀音菩薩就上前請命。佛祖考慮到路途的艱險,給了觀音五件寶貝好給取經(jīng)人親用。這五件寶貝分別是錦襕袈裟、九環(huán)錫杖和三個緊箍。
      
      其次是通關(guān)文牒,在第十二回《玄奘秉誠建大會 觀音顯象化金蟬》中提到“唐王甚喜,即命回鑾,待選良利日辰,發(fā)牒出行……”以及“次日,太宗設(shè)朝,聚集文武,寫了取經(jīng)文牒,用了通行寶印?!?br />   
      最后是紫金缽盂,同樣是在第十二回中提到唐王除了給通關(guān)文牒外,“朕又有一個紫金缽盂,送你途中化齋而用?!?br />   
      那么除了通關(guān)文牒、錦襕袈裟、紫金缽盂外,行李中還有些什么東西呢?
      
      一是有衣服,在第十二回《玄奘秉誠建大會 觀音顯象化金蟬》中提到“唐王排架,與多官同送至關(guān)外,只見那洪福寺僧與諸徒將玄奘的冬夏衣服,俱送在關(guān)外相等。”說明衣服是最早的幾件行李之一。
      
      還有在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戲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孫悟空因為二打白骨精惹怒了唐僧,唐僧要趕在孫悟空,孫悟空說走可以,只是一件不相應(yīng),其實是孫悟空想叫唐僧取了緊箍,八戒卻在那里添亂說:“師父,他要和你分行李哩。跟你做了這幾年和尚,不成空著手回去?你把那包袱里的什么舊褊衫,破帽子,分兩件與他罷?!边@也從八戒之口道出了行李中有衣服。
      
      再有在第九十七回《金酬外護遭魔蟄 圣顯幽魂救本原》師徒四人路被官兵誤認(rèn)為強盜后收監(jiān),被禁子們(獄卒)拷打敲詐,悟空說“若沒錢,衣服也是,把那袈裟與了他罷?!薄氨娊勇犙?,一齊動手,把兩個包袱解開。雖有幾件布衣,雖有個引袋,俱不值錢……”其中的布衣就是指衣服。
      
      二是有錢,在第十五回《蛇盤山諸神暗佑 鷹愁澗意馬收韁》中提到“三藏教行者解開包袱,取出大唐的幾文錢鈔,送于老漁”。在第五十六回《神狂誅草寇道昧放心猿》中提到“三藏教:‘解開包,取幾文襯錢,快去那里討兩個膏藥與他兩個貼貼?!?。在第九十七回《金酬外護遭魔蟄 圣顯幽魂救本原》師徒四人路遇強盜,索要買路錢,孫悟空對強盜說:“若要買路錢,不要問那三個,只消問我。我是個管賬的,凡有經(jīng)錢、襯錢、那里化緣的、布施的,都在包袱中,盡是我管出入……”這也說明了行李中前的來歷都是化緣布施而來。
      
      三是有干糧,在第二十四回《萬壽山大仙留故友 五莊觀行者竊人參》中師徒四人來到五莊觀后,唐僧給三個徒弟做了如下分工:“你(孫悟空)去山門前放馬,沙僧看守行李,教八戒解包袱,取些米糧,借他鍋灶,做頓飯吃,待臨行,送她幾文柴錢便罷了……”這說明除了化緣這一獲得食物的途徑外,他們還自備食物,而且會借他們鍋灶做飯,做完飯后還給錢。
      
      還有在第五十四回《法性西來逢女國 心猿定計脫煙花》,師徒四人在離開女兒國之際,女王要給唐僧路費,唐僧說出家人不受金銀,女王要給她綾錦,唐僧說出家人穿布衣不穿綾錦。最后“女王見他不受,教:‘取御米三升,在路權(quán)為一飯?!私渎犝f個飯字,便就接了,捎在包袱之間。行者道:‘兄弟,行李見今沉重,且倒有氣力挑米?’”唐僧在拒絕了金錢和綾羅綢緞之后還是接受了大米,這又成為組成了行李的一部分。
      
      四是有筆墨紙硯,在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戲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中孫悟空三大白骨精,讓唐僧忍無可忍要趕走孫悟空,為表正式,特寫了休書,文中所述“唐僧見他言言語語,越添惱怒,滾鞍下馬來,叫沙僧包袱內(nèi)取出紙筆,即于澗下取水,石上磨墨,寫了一紙貶書……”
      
      五是有經(jīng)書,在第三十七回《鬼王夜謁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嬰兒》開篇寫到“卻說三藏坐于寶林寺禪堂中,燈下念一會《梁皇水懺》,看一會《孔雀真經(jīng)》,只坐到三更時候,卻才把經(jīng)本包在囊里……”這里不僅提到了經(jīng)書還明確了是什么經(jīng)書。
      
      還有在第九十三回《給孤園問古談因天竺國朝王偶遇》中唐僧說道“《辦若心經(jīng)》是我隨身衣缽。自那烏巢禪師教后,那一日不念,那一時得忘?顛倒也念得來,怎會忘記!”這里唐僧特別強調(diào)了是隨身衣缽,并且是每天都要念的,這就說明經(jīng)書是必備行李。
      
      綜上所述,沙和尚的擔(dān)子里挑的有通關(guān)文牒、錦襕袈裟、紫金缽盂、衣服、錢、干糧、筆墨紙硯、經(jīng)書,即有八類東西。
      
      
      
      第二點我要論證的是沙和尚的行李至關(guān)重要。
      
      其實從第十二回唐僧開始取經(jīng)之路后,行李的出現(xiàn)頻率就相當(dāng)高,如“只怕雨大,莫濕了行李”《四十一回》,“卻說那沙僧久坐林間,盼望行者不到,將行李捎在馬上”《四十三回》,以及多處“師父騎馬,八戒牽馬,沙和尚挑行李”的文字。
      
      但我主要以第五十七回《真行者落伽山訴苦 假猴王水簾洞謄文》第五十八回《二心攪亂大乾坤 一體難修真寂滅》為論據(jù),這兩回就是大家所熟悉的真假美猴王的故事,原著中這兩回行李是最重要的線索,甚至可以說這兩回就是圍繞行李展開敘述的。
      
      一開始唐僧氣走了真猴王,假猴王乘悟能、悟凈化緣時接近唐僧,唐僧被其打昏暈在地“被他把兩個青氈包袱,提在手中,駕筋斗云,不知去向。”這里就埋下了伏筆,假猴王打了唐僧后為什么要把行李拿走?待到八戒、沙和尚回來后,發(fā)現(xiàn)“三藏面磕地,倒在塵?!?,“白馬撒韁,在路旁長嘶跑跳”,“行李擔(dān)不見蹤影?!痹谔岬饺匕遵R之后馬上交待了行李失蹤,可見八戒、沙和尚對行李關(guān)注度之高。待唐僧緩過來之后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那個去討行李?”可見唐僧對行李的重視程度。于是唐僧命沙和尚去取行李,為什么是沙和尚而不是曾經(jīng)去過花果山的豬八戒?原著中說是因為唐僧認(rèn)為孫悟空豬八戒兩人向來不和,八戒說話又粗魯,恐取不回來??磥硖粕畬θ⌒欣钊诉x做了一番思考,也可見其重視程度。除此之外我想還有另一層意思,即沙和尚的職責(zé)就是看管行李,所以行李丟了理應(yīng)該他去取。
      
      于是沙和尚去花果山,他一到花果山看到的一幕也意味深長,假猴王在念通關(guān)文牒,我們前面說了行李中有通關(guān)文牒。
      
      沙和尚一開始是勸孫悟空,“同小弟將行李回見師父,共上西天,了此正果?!痹俅松澈蜕袕娬{(diào)了孫悟空回去的前提是“將行李”,可見行李的重要性。說道此處沙和尚話鋒一轉(zhuǎn)說“倘怨恨之深,不肯同去,千萬把包袱賜弟,兄在深山,樂桑榆晚景,亦誠兩全其美也?!边@話的意思是沙和尚把行李看得比師兄弟情誼還重,意思是孫悟空你可以不和我回去,但是行李必須給我。為什么行李如此重要,下面假猴王的話道破了天機,他對沙和尚說“賢弟,此論甚不合我意。我打唐僧,搶行李,不因我不上西方,亦不因我愛居此地。我今熟讀了牒文,我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經(jīng),送上東土,我獨成功,教那南贍部洲人立我為祖,萬代傳名也?!笨梢娬嬲龥Q定他們師徒四人取經(jīng)身份的是通關(guān)文牒,而通關(guān)文牒就在行李之中,言下之意他這個假猴王只要得到了通關(guān)文牒就成了真猴王,而唐僧師徒四人沒有通關(guān)文牒反倒到不了東土,取不得真經(jīng)了。
      
      那么通關(guān)文牒的內(nèi)容是什么?現(xiàn)轉(zhuǎn)述如下:
      
      “東土大唐王皇帝李,駕前敕命御弟圣僧陳玄奘法師,上西方天竺國娑婆靈山大雷音寺專拜如來佛祖求經(jīng)。朕因促病侵身,魂游地府,幸有陽數(shù)臻長,感冥君放送回生,廣陳善會,修建度亡道場。盛蒙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金身出現(xiàn),指示西方有佛有經(jīng),可度幽亡超脫,特著法師玄奘,遠(yuǎn)歷千山,詢求經(jīng)偈。倘過西邦諸國,不滅善緣,照牒施行。
      
      大唐貞觀一十三年秋吉日御前文牒?!?br />   
      后來一路收了三個徒弟,又做如下補充“自別大國以來,經(jīng)度諸邦,中途收得大徒弟孫悟空行者,二徒弟豬悟能八戒,三徒弟沙悟凈和尚?!?br />   
      由此看來通關(guān)文牒好比現(xiàn)在的護照+介紹信,而且是四人合一本的護照,沒有護照就過不了關(guān),過不了關(guān)就到不了西天,到不了西天就取不得真經(jīng)。
      
      后來沙和尚取不回行李,去觀音除訴苦,見到了真猴王,真猴王殺回花果山與假猴王亂打一氣,此時的沙和尚在干嘛?“縱身跳下山崖,使降妖寶杖,打近水簾洞外,驚散群妖,掀翻石凳,把飲酒食肉的器皿,盡情打碎,尋她的青氈包袱,四下里全然不見?!鄙澈蜕幸驗椴皇煜せü降匦稳〔换匦欣?,是八戒尋著包袱,并且“當(dāng)時查點,一物不少?!闭业叫欣钸€要檢查也從側(cè)面說明行李的重要。直到尋回了行李真假美猴王的故事才算結(jié)束。
      
      
      
      最后我想回到開篇的那則微博,一是師徒四人不是沒換過衣服而是換的衣服都一樣,服裝是與人物角色性格相一致的,師徒四人各有一套固定的行頭。二是行李里有干糧,但是用八戒的話說“米是日消貨,只消一頓飯,就了賬也?!币馑颊f干糧馬上就吃完,所以還得化緣。詳見第五十四回《法性西來逢女國心猿定計脫煙花》
      
      再次我想說明的是,寫這則微博的人對《西游記》的了解完全來自影視作品,所以會才得出以上片面的結(jié)論。但是影視作品出于各種原因?qū)υ胁煌潭鹊母木?,舉個最形象的例子,在電視劇中唐僧沒有吃人參果,而原著中唐僧是吃了的,在觀音菩薩將人參果樹復(fù)活之后,鎮(zhèn)元子“十分歡喜”敲下十個人參果,搞了個人參果party,“唐僧始知是仙家寶貝,也吃了一個?!痹斠姷诙亍秾O悟空三島求方 觀世音甘泉活樹》。影視作品可以作為理解原著的一種途徑,但是不能代替閱讀原著。這是我們各位同學(xué)在往后的學(xué)習(xí)生活中要注意的。
  •     1.孫悟空
      一路上孫悟空沒少搬救兵,可是有回城卷軸,到哪兒都瞬移。孫悟空武力尚可但防御力超高,不是靠裝備撐的,而是吃丹喝藥把自身屬性提上去的,算是不死之身。三打白骨精一段,孫大圣深刻體會到了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取經(jīng)路上,孫大圣最厲害的一招不是如意棒,也不是金剛不壞之身,而是能化成蜜蜂蒼蠅蚊子之類極細(xì)微的東西,基本上相當(dāng)于隱形一樣,敵人在明處,我在暗處,況又無孔不入,威力實在巨大。孫大圣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是取經(jīng)路上堅定的革命者。
      2.豬八戒
      老舍說,革命青年一成家,革命意志就弱了。一路不改懶饞本性,食色性也,妖怪也概莫能外,但放在他身上就毫無美感可言。主要職責(zé)是取經(jīng)小分隊后勤挑夫,間或協(xié)助隊長抖抖妖怪,揀點戰(zhàn)利品。知道自己弱點但并不掩飾,算是唯一可愛之處。十萬八千里路,擔(dān)子不輕,抱怨點就抱怨點吧。
      3.沙僧
      取經(jīng)小分隊打醬油者也,負(fù)責(zé)登山牽馬,看個唐僧和行李啥的。其人物形象甚至不及某些妖怪豐滿。
      4.唐僧
      取經(jīng)小分隊領(lǐng)隊也。如果你什么都不會,那你就只能當(dāng)領(lǐng)導(dǎo)了。有些人格分裂:時而無情無義,自私,時而心善向佛。
      5.取經(jīng)之路
      一路打怪,卻并不升級,各種屬性點無一提高。
      6.各種妖怪
      妖怪分為兩種:一種為城里的,稱為妖(城附近山上也算其內(nèi))。
      一種占山為怪。無論大小妖怪,包括奔波兒灞、霸波爾奔,古怪刁鉆、刁鉆古怪,小鉆風(fēng),一律樸實簡單純潔:有問必答,有求必應(yīng),有戰(zhàn)必出。所有妖怪,全都毫無心機,傻傻的可愛。
      7.玉帝天庭、靈山如來
      柳條穿王八,一類貨。
      
  •     
       悟空去找鐵扇公主借扇子,敲門后出來一個素顏女童,“手中提著花籃,肩上擔(dān)著鋤子,真?zhèn)€是一身藍(lán)縷無裝飾,滿面精神有道心。”等鐵扇公主出了洞門,悟空在洞外閃過,偷看他怎生打扮,“只見他:頭裹團花手帕,身穿納錦云袍。腰間雙束虎筋絳,微露繡裙偏綃。鳳嘴弓鞋三寸,龍須膝褲金銷。手提寶劍怒聲高,兇比月婆容貌?!迸D醣恢T神制服后讓夫人拿扇子出來換他性命時,她“急卸了釵環(huán),脫了色服,挽青絲如道姑,穿縞素似比丘”。牛哥的情人玉面狐貍被悟空激怒跑回洞府后,對著牛哥醋意大發(fā)遷怒鐵扇,牛哥安慰道 “美人在上,不敢相瞞,那芭蕉洞雖是僻靜,卻清幽自在。我山妻自幼修持,也是個得道的女仙,卻是家門嚴(yán)謹(jǐn),內(nèi)無一尺之童?!?
      
       可見鐵扇公主已經(jīng)活脫脫一個尼姑的形象了。她修行得道的決心是很大的,之前還是一身戎裝,頭戴釵環(huán),手持雙股青鋒劍,下一刻就青絲白衣,如道姑似比丘。想必也不怎么食得人間煙火,硬生生把牛哥的家打造成了一個清幽的尼姑庵,也怪不得牛哥會出軌會背叛,兩年都未曾回家。
       可這鐵扇公主并不是如此單純清凈的人,她利用手中的芭蕉扇構(gòu)筑了一個龐大的利益鏈條。靈吉菩薩說“那婦人喚名羅剎女,又叫做鐵扇公主。他的那芭蕉扇本是昆侖山后,自混沌開辟以來,天地產(chǎn)成的一個靈寶,乃太陽之精葉,故能滅火氣。”悟空五百年前大鬧天宮蹬倒了太上老君的丹爐,落了幾個磚來,內(nèi)有余火,化為火焰山。不管這寶扇是羅剎女原始取得還是繼受取得,這女人算是找對了地方。這牛魔王和孫悟空原是大鬧天宮前結(jié)拜的兄弟,一個是平天大圣,一個是齊天大圣,那時這牛魔王也還是單身,后來和羅剎女結(jié)婚生了紅孩兒。天大地大處處可以安身,他們夫妻兩偏偏定居在那后來才形成的火焰山。就好比說你有防毒面具就專要找那迷漫毒氣的地方過活兒,不得不說是別有所圖。
       唐僧師徒到了火焰山后咨詢當(dāng)?shù)氐木用?,一個賣糕粉的人說 “鐵扇仙有柄芭蕉扇。求得來,一扇熄火,二扇生風(fēng),三扇下雨,我們就布種,及時收割,故得五谷養(yǎng)生。不然,誠寸草不能生也?!碑?dāng)?shù)乩险哂终f“我這里人家,十年拜求一度。四豬四羊,花紅表里,異香時果,雞鵝美酒,沐浴虔誠,拜到那仙山,請他出洞,至此施為。” 如此作威作福,不似神仙勝似神仙,怪不得他們哪里都不愿意去。想想這幾百年以來,牛氏集團早已經(jīng)是四大部洲首屈一指的民營消防科技產(chǎn)業(yè)集團。無奈在那個世界里,得道成仙修成正果才是唯一被認(rèn)可的成功。于是鐵扇公主一直在修煉卻一直覺得不幸福,即便享受著一方香火供奉,逍遙自在。
      
       機緣巧合陰差陽錯,她守著的火焰山成了唐僧師徒必須要邁過去的一道難關(guān)。她可能一直在等,一直在守候,她可能知道幫助唐僧度過一關(guān)抵得過修行千年。她等來了牛魔王,等來了紅孩兒,期間也會偶爾發(fā)發(fā)慈悲扇一扇子拯救那一方黎民。不料她的紅孩兒因頑皮刁蠻生了吃唐僧肉的孽心,最終被觀音菩薩度化了去做了善財童子。她可能知道這是好事,但她畢竟道行太淺難舍母子之情,繼而遷怒于唐僧師徒。失子之痛也是加速牛哥和鐵扇感情淡薄的重要原因,終歸還是讓那玉面狐貍有機可乘。于是這些現(xiàn)實的痛苦和渴望超脫的心靈糾纏煎熬。最后的決定就是死活不借那扇子,直到魚死網(wǎng)破。
       當(dāng)悟空變作牛魔王進到芭蕉洞誑騙鐵扇公主時,她備下酒水,與“牛哥”一吐相思之苦,還不忘祝福牛哥和玉面狐貍。“大王,燕爾新婚,千萬莫忘結(jié)發(fā),且吃一杯鄉(xiāng)中之水。自古道,妻者齊也,夫乃養(yǎng)生之父。”“酒至數(shù)巡,羅剎覺有半酣,色情微動,就和“牛哥”挨挨擦擦,搭搭拈拈,攜著手,俏語溫存,并著肩,低聲俯就。粉項自然低,蠻腰漸覺扭。合歡言語不曾丟,酥胸半露松金妞?!?br />   
       萬種風(fēng)情,百般恩愛,本想著能彌補能挽回和牛哥的感情,孰料面對的卻是假牛王真猴頭。這一轉(zhuǎn)身之后就再也沒了機會,怎能不叫人唏噓哀嘆。恰似一對戀人一次別離,當(dāng)時只道是尋常,歡笑著把酒言歡,豈料竟成了永別,淚眼朦朧,驟然驚醒,方知是夢是幻,卻停不了的嗚咽。想回到夢里,哪怕結(jié)局還是一樣。
       悟空搶了她那賴以安身立命得道成仙寶貝后,殘酷的現(xiàn)實讓她喪失了情趣和溫存,頓悟失無可失,要成仙,先入魔,不瘋魔不成活,她就這樣下意識的走向了所謂的超脫之道。于是就有了這樣的一幕:“急卸了釵環(huán),脫了色服,挽青絲如道姑,穿縞素似比丘,雙手捧那柄丈二長短的芭蕉扇子,走出門,又見有金剛眾圣與天王父子,慌忙跪在地下,磕頭禮拜道:‘望菩薩饒我夫妻之命,愿將此扇奉承孫叔叔成功去也!’”
      
       凡事不破不立,鐵扇公主終究還是沒能阻擋唐僧師徒前進的步伐,只能獻出寶扇熄滅火焰,化得人身,隱性修行,與牛哥天人永隔。悟空用芭蕉扇熄滅了火焰山之后,羅剎跪道“萬望大圣垂慈,將扇子還了我罷?!薄澳橇_剎接了扇子,念了咒語,捏做個杏葉兒,噙在口里,拜謝了眾圣,隱性修行,后來也得了正果,經(jīng)藏中萬古留名?!?br />   
       可見要想取得那個世界里被認(rèn)可的成功,必須徹底剿滅六根,祛除二心。不知道為什么,不要問為什么。不是舍不得扇子,不是割不斷感情,是舍得了扇子卻糾纏了感情,斬斷了情絲卻舍不得了扇子。
       她不知道那扇子縱然是天地靈寶,太陽精葉,也是為那一團天火而生。
       她永遠(yuǎn)不知道!
      
      
      
      
      
  •       1、五指山又叫五行山,話說佛主居然是用五行(道)制服的孫悟空?兩屆山果真是非佛非道,非西非東啊。佛本是道,靈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又佛又道的不止孫悟空,還有孫悟空師傅菩提老祖,還有佛主。有人說接引道人準(zhǔn)提道人分別是菩提跟佛主,有人說如來即師祖同一個地盤同一個人。
      
        2、佛主慈悲,金蟬子不聽經(jīng)(唐僧這家伙居然不聽經(jīng)?)就被貶。被貶凡間就是掃地出門,重新投胎,就等于是死了啊。
      
      
  •     【唐僧不想取經(jīng)】《西游記》玄奘道:“我已發(fā)了弘誓大愿,不取真經(jīng),永墮沉淪地獄。大抵是受王恩寵,不得不盡忠以報國耳。我此去真是渺渺茫茫,吉兇難定。”唐僧取經(jīng)是唐僧派遣的不得已,唐玄奘取經(jīng)是李世民禁止的偷渡個人取經(jīng)行為,可見唐僧其實不是唐玄奘,取經(jīng)也不是什么覺悟行為。
      【唐僧不是高僧】連八戒都說“師傅姓陳,名叫沉到底”,唐僧肉體凡胎一個,而且作為師傅,沒有任何擔(dān)當(dāng),遇事只會責(zé)罵徒弟惹事,唐僧阻止孫悟空惹事,不是善心,純屬貪生怕死擔(dān)心受牽連,仔細(xì)看原著唐僧言語行為。
      【唐僧殺父】尋親報冤第四難:經(jīng)三月就分娩;小姐求死赴水,劉洪威脅“一刀兩斷”(分手);溫嬌小姐對父親說:“吾聞婦人從一而終”;八十一難唐僧獨歷四難,實在是經(jīng)得起佛主考驗的惡人,佛主也是惡人。
  •       孫悟空不是屌絲英雄,而是大有背景的妖怪。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jīng)》佛語,能悟空則六賊無蹤,原著就指出孫悟空是摩尼珠造的,生來就是佛門弟子;
      
        孫悟空出生在東勝神洲(為佛教傳說中四大部洲),學(xué)藝在西牛賀洲靈臺(如來地盤)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孫悟空從小到大都吃素而且不近女色,儼然一個和尚;可以長生不老的不是唐僧肉而是猴子肉,唐僧是陳到底的凡人,浮上天十萬八千里(獨門絕技筋斗云)的(體輕)高僧是孫悟空,金箍棒+金剛不壞之身,活脫脫一個金蟬子;
      
        賊人觀音別有玄機,被觀音收去看院子的黑熊精原就是修道的觀音的人,那么和黑熊精打成平手的孫悟空呢?看似被觀音點化,實在本是佛門中人;
      
        如來之子羅睺羅是第一位小沙彌,有“密行第一”的稱號,第一個徒弟,秘密修行的孫行者,筋斗云的唯一使用者,節(jié)操啊。
      
  •     內(nèi)儒外釋:一只不在人倫范圍的猴子,對師傅像父親一樣遵從;人倫里也管不了的事,交給“據(jù)說”是法力無邊的佛祖。怎么個無邊,沒細(xì)講。語言很有說書的風(fēng)范,對比曹雪芹的文人精巧,不在話下。形象最接近原書真實的,真的是周星馳最近的《西游除魔篇》。人物發(fā)展緩和,前后沒大聯(lián)系,更像獨立的短篇合集。明朝對佛教態(tài)度搖擺,意識形態(tài)永遠(yuǎn)是權(quán)力的一把槍,滅佛估計也給中原民心向佛添了幾把火,這本兒書里有一只偶爾渾不吝的猴子,和這種環(huán)境下對西方佛法的渴望,《西游記》還是有種的。
  •      華中吃飯大學(xué) 陳芝
      
      
      
       在羅蘭·巴特看來,作品誕生的時刻作者便已經(jīng)死了,這話說的當(dāng)真是對極了。前幾日,讀過一篇文章,講的是“職場生存術(shù):紅樓四大丫鬟靠什么成功”,我不得不感慨國人功力深厚,連紅樓夢都可以讀出成功學(xué),這讓寫出極端鄙視仕途經(jīng)濟的賈寶玉的曹雪芹在地下情何以堪。
      
      
      
       對經(jīng)典名著的附會,是國朝的傳統(tǒng),以《紅樓夢》與《西游記》遭殃最深,因為這兩本小說最有知名度,而且可以解讀的外延甚廣,再創(chuàng)作的空間大,比如在天涯上,有個叫吳閑云的就徹底以厚黑學(xué)來解讀《西游記》,將每一個神都讀成人,以最大的惡意來揣度每一個人物,將神仙氣度徹底猥瑣化卑劣化功利化,將審美的動物讀成了政治動物,仿佛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是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的蟲豸,他筆下的西游記不再是少年玄奘的奇幻漂流,根本就是我黨在開黨代表大會。
      
      
      
       讀者對作者作品的閱讀,固然是作品生產(chǎn)機制的組成部分,但是任何解讀都理應(yīng)有理有據(jù),否則就是二次創(chuàng)作。而國內(nèi)對于《西游記》政治學(xué)/的厚黑學(xué)解讀,從來都是后來者以自己的眼光進行附會后的再創(chuàng)作,想當(dāng)然的成分居多。紅樓夢或許有微言大義存在,因為這完全出自曹雪芹手筆,并增刪十次,愛走草蛇灰線的隱微寫作。但三國、水滸、西游,并非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認(rèn)定的作者一個人搞定的,我們現(xiàn)在所認(rèn)為的作者比如吳承恩(西游記是否是吳承恩寫的存在爭議,在這里假設(shè)是)與其說是作者,不如說是總結(jié)者/定稿者,許多故事原型、情節(jié)在之前流行的話本小說里很早之前就有了,比如楊景賢本的《西游記》,馬親王最近在《平行世界里的西游記》一文予以介紹。吳氏只不過按照自己的觀念重新梳理了一遍,由于這樣梳理后實在太棒了,排擠了之前的小說的生存空間,只有吳本西游成為主流,以至于我們誤認(rèn)為西游記里是他獨立完成的,于是便以為小說當(dāng)中每一句話都經(jīng)過作者的精心敲定,認(rèn)定作者每一句話都有深意。然而或許在某些細(xì)節(jié)有腹里陽秋,但根本不存在五步一厚黑,十步一宮斗的可能。
      
      
       許多人以現(xiàn)代的小說觀念套過去的話本小說,認(rèn)定小說中錯亂的情節(jié)不合常理的邏輯必有深意,于是很自然地做出了陰謀論的解讀。他們忽略了這些話本小說是民間說書人、聽眾乃至讀書人的共同創(chuàng)作,在彼此的互動當(dāng)中不斷增減,最后才由吳承恩、羅貫中等人賦予一個結(jié)構(gòu),將各種故事串聯(lián)起來。三國、水滸、西游是一代代說書人在漫長的歲月里跟隨聽眾的反應(yīng)層積起來的,單個的說書人沒有精力和能力反復(fù)地進行多次總結(jié)創(chuàng)造細(xì)節(jié),安排副線,他們所面向的民眾也不需要這么復(fù)雜的玩意。因此我們現(xiàn)在見到的小說當(dāng)中前后矛盾,邏輯不順,莫名其妙的伏筆和突兀的人物實在是再自然不過了,這些書本來就是人民群眾的集體創(chuàng)作,在幾百年文本的傳播中不斷地演變。前人認(rèn)定的“證道書”的說法,倒更接近于吳承恩定稿本書的原意。
      
      
      
       證道書是明清時期許多人的看法,倒是新文化運動的兩大主將胡適、魯迅不以為然,邁入國朝便是階級斗爭的讀法。明清時期不少人認(rèn)為吳承恩本《西游記》是借唐僧師徒西天取經(jīng)的故事來闡述"金丹大道"的,吳本《西游記》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西游記所闡釋的佛教觀念有許多與傳統(tǒng)佛教格格不入,比較佛教史可以發(fā)現(xiàn)《西游記》中的“真經(jīng)”與歷史上唐玄奘所取得的“真經(jīng)”有非常顯著的差異 ,反倒是接近于內(nèi)丹學(xué)說。有人認(rèn)為西游記里“真經(jīng)”是脫胎于道教內(nèi)丹經(jīng)書《真經(jīng)歌》中的“真經(jīng)” ,其實質(zhì)就是道教內(nèi)丹學(xué)中的“真金”(即元氣 )。因為唐宋以來的內(nèi)丹家常以丹道解釋佛教,他們認(rèn)為佛教中唯有"不立文字"的禪宗與丹道宗旨相吻合,因此他們稱禪宗為佛教中的"大乘"(或"最上一乘"),其他教派稱為"中小乘",而這與佛教自己所說的"三乘"含義是截然不同的。
      
      
      
       就像我在知乎上一個關(guān)注的人指出“宋代以后道教內(nèi)丹術(shù)的代表人物全都在大講「三教合一」,吸收了很多佛教禪宗、儒家心學(xué)的東西。但是他們的「吸收」很多都是牽強附會的,借用了佛教和心學(xué)的名詞,但完全改變了其含義。而《西游記》的文本是非常非常符合這一特征的,凡是出現(xiàn)在《西游記》中的佛教名詞,都是明代內(nèi)丹術(shù)著作中使用過的;凡是內(nèi)丹術(shù)著作中沒有借用過的佛教名詞,在《西游記》里面就找不到。這是一個很硬的文本證據(jù),不是用一句「每人有每人的解讀」就能打發(fā)掉的。要反駁對《西游記》的內(nèi)丹學(xué)解讀,必須提出更硬的證據(jù)才行。”魯迅雖然不認(rèn)同證道書一說,但他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過,《西游記》的作者大約是沒看過佛經(jīng)的,因為西游中的佛教知識錯的是一塌糊涂,完全不知所謂。其中尤其還時不時的出現(xiàn)一些謗佛的句子,真是打著紅旗反紅旗。吳本西游記借佛陀以說丹道,而這是故往的版本比如楊本西游記所沒有的。
      
      
      
       這也是為什么我不認(rèn)為吳承恩筆下的西游記是一個非常陰暗的世界的原因之一,對于一個羽士來說,一方面曲線救國百般宣傳金丹大道,一方面又拼命在做厚黑學(xué)的隱微寫作,除非這個人是精神分裂,否則邏輯上說不過去。固然有史以來所有的文學(xué)名家精神上或多或少都有問題,是與正統(tǒng)社會規(guī)范所不符合的畸零人,但不會出現(xiàn)在這方面上。吳閑云對《西游記》如此功利的解讀,不是在惡意賣萌,就是在一本正經(jīng)地扯淡。不過他對《水滸傳》的厚黑學(xué)解讀,因為《水滸傳》所宣揚的價值觀本來就很反動,與其本身就是一丘之貉,最后倒是相得映彰。
      
      
      
       雖然吳本《西游記》里厚黑并非小說精神的主旨,但確實出現(xiàn)了不少社會陰暗面,長大了讀今本西游記的人大多會注意到這一點,如前所述我不相信這是吳承恩有意為之,在我看來這不是吳承恩一個人的手筆,那么只有一個解釋:歷代民眾在集體創(chuàng)作當(dāng)中對科層制官僚社會的厭惡和認(rèn)識,形成了一種集體無意識,在與說書人的互動當(dāng)中融入或者說累積到了文本當(dāng)中。西游記創(chuàng)造了政治隱喻的是之前的民眾,而之后的民眾緊接著以政治隱喻來解讀這本小說,只要社會背景不改變,那么這種解讀將無限循環(huán)下去。這些社會陰暗面進入文本本身只是巧合,但遇到陰謀論專家的過度闡釋以后世界上就不沒有偶然之物,只要是蝴蝶的翅膀震動,他們總是能給你們找到萬里之外其實不存在的龍卷風(fēng)。
      
      
      
       陰謀論與過度闡釋是世界上最無稽的方法論,所以我非常鄙視我同學(xué)當(dāng)中信仰《貨幣戰(zhàn)爭》的二貨。我才不相信他們能夠控制世界,倘若羅斯柴爾德家族真的這樣牛逼,那么在我寫出這段對他們不敬的言辭時他會突然冒出使我的大臉滾鍵wgjktggoipujkvhxfgduj/k,mmvcftsrtuyyojlmbvhbdytojklbvhzrddbjfhfutoj.,n bjfyuyopk.bvljghjfdytgdyuopjphijghihr7yttoiip[i[iuouoijhlknbnjcftsttiuopuuouDHYHKLYIYUTI;KK;NBHJDCFSYTRIUYIOU
  •      我人比較懶,就隨便說說。觀點也不新鮮,大部分都拾人牙慧,小部分個人所得。
       《西游記》中的很多故事都是對佛家經(jīng)典的戲仿。
       譬如孫悟空拜師學(xué)藝的情節(jié)就明顯借鑒了六祖慧能的經(jīng)歷。
      六祖慧能早年賣柴為生,一日賣柴聽到別人讀金剛經(jīng)略有所悟,就在讀經(jīng)人指點下拜入了禪宗五祖弘忍門下。
      做了那首有名的“菩提本無樹”之后,五祖弘忍就想由慧能來傳承禪宗法脈。為避免有人嫉賢妒能,就用拄杖打了慧能后背三下,暗示慧能三更由后門而入接受弘忍的衣缽。
      
      關(guān)于迦葉向唐玄奘索要人事的情節(jié),過去的解讀方式是嘲諷了封建時代的官場相互賄賂的風(fēng)氣,調(diào)侃了佛門權(quán)威云云。
      其實這也是脫胎于佛經(jīng)中的故事。
      古時有位禪師叫做金碧峰,坐禪的功夫很深。一日閻王發(fā)現(xiàn)他陽壽已盡,就派牛頭馬面黑白無常來勾他。此時金碧峰已經(jīng)入定,拿他的魂魄拿不著。此時土地公出了個主意。原來金碧峰最愛的就是皇帝賜給他的紫金缽盂。只要敲缽盂三下,金碧峰必然出現(xiàn)。小鬼如法炮制,果然金碧峰應(yīng)聲而來。金碧峰求小鬼再給他點時間交代后事,之后,金碧峰將紫金缽盂打碎。還留下偈語:
      
      若人欲拿金碧峰,除非鐵鏈鎖虛空
      
      虛空若能鎖得住,再來拿我金碧峰。
      
      你師徒四人求取真經(jīng),風(fēng)餐露宿 跋山涉水 歷盡九死一生多少生與死的磨難都過了,難道到最后這點貪欲、愛欲都放不下嗎?
      
      現(xiàn)在網(wǎng)上很多人喜歡評價西游記里人物的“戰(zhàn)斗力”,像日本漫畫七龍珠一樣要對西游記里的英雄的戰(zhàn)斗力劃分個三六九等。其中有些人就說豬八戒和孫悟空的武力值是半斤八兩。還搬出了書中的原話作證。
      其實西游記一書因為種種原因?qū)е虑昂竺堋?br />   如果有人能舉出豬八戒武力堪比孫悟空的例子。
      那我也能舉出豬八戒根本不堪孫悟空一擊的例子。
      譬如說,西游記里有個怪叫黃袍怪,由于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被唐三藏逼走,只能由豬八戒和沙僧二人去挑戰(zhàn)黃袍怪。
      且看書中原話“卻說那八戒、沙僧與怪斗經(jīng)個三十回合,不分勝負(fù)。你道怎么不分勝負(fù)?若論賭手段,莫說兩個和尚,就是二十個,也敵不過那妖精。只為唐僧命不該死,暗中有那護法神祇保著他,空中又有那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一十八位護教伽藍(lán),助著八戒、沙僧。”
      再看豬八戒獨斗“黃袍怪”:戰(zhàn)經(jīng)八九個回合,八戒漸漸不濟將來,釘鈀難舉,氣力不加。你道如何這等戰(zhàn)他不過?當(dāng)時初相戰(zhàn)斗,有那護法諸神,為唐僧在洞,暗助八戒、沙僧,故僅得個手平。此時諸神都在寶象國護定唐僧,所以二人難敵。
      再看悟空獨斗黃袍怪:他兩個戰(zhàn)有五六十合,不分勝負(fù)。行者心中暗喜道:“這個潑怪,他那口刀,倒也抵得住老孫的這根棒。等老孫丟個破綻與他,看他可認(rèn)得?!焙煤锿?,雙手舉棍,使一個高探馬的勢子。那怪不識是計,見有空兒,舞著寶刀,徑奔下三路砍。被行者急轉(zhuǎn)個大中平,挑開他那口刀,又使個葉底偷桃勢,望妖精頭頂一棍,就打得他無影無蹤。
      這里孫悟空的實力可以說比八戒沙僧加上一窩天神還要厲害!
      
      上文說道西游記前后不一,其原因很有可能是作者不是一個人。
      因為西游記的思想駁雜。前期比較傾向于擁道,涉及了道教煉丹、內(nèi)丹的說法。
      由學(xué)者考證西游記的作者之一受全真教思想影響。因為書中出現(xiàn)了很多全真教的術(shù)語,引用了全真教幾位祖師的詩詞。而全真教又是一個融合了佛教禪宗思想的宗教。
      所以西游記中出現(xiàn)須菩提這個亦佛亦道的祖師形象不是偶然的。
      而在后期,作者的思想明顯明顯發(fā)生了變化。
      孫悟空在路上打得妖怪大多是出自道家,而負(fù)責(zé)排憂解難的后援多來自佛門。
      文中還出現(xiàn)了刻意羞辱道家的情節(jié),在三清觀大圣留名 車遲國猴王顯法的章節(jié)中,豬八戒把三清的雕像扔進了茅坑里。還讓一窩道士喝了佛門弟子的尿。
      
      有學(xué)者考證這和明嘉靖皇帝前后的社會輿論風(fēng)氣有關(guān)。
      嘉靖皇帝崇尚道教,并奉兩位道人為國師。此時道教對佛教多有打壓。嘉靖皇帝死了之后,繼任皇帝對道教不感冒開始對道教進行清算。此時社會輿論又傾向于佛教。
      所以上文中的情節(jié)可能是在那個社會背景之下寫就的。
      
  •     梁實秋說:有個性就可愛。
      
      二師兄很呆。
      
      五莊觀內(nèi),猴子三人偷吃人參果,怒摧人參樹。清風(fēng)明月正面交涉無果,惟恐力敵不過,于是哄騙師徒四人入房用膳后迅速反鎖。此時,八戒一邊狼吞虎咽,一邊笑道:“這童子差了。你這里風(fēng)俗不好,卻怎的關(guān)了門里吃飯?”——有這樣的風(fēng)俗嗎?!
      
      火云洞口,師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紅孩兒硬扛不住后,準(zhǔn)備祭出三昧真火?!爸灰娧恢皇帜笾^,往自家鼻子上捶了兩拳?!贝藭r,八戒的呆氣又上來:“這廝放賴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來,搽紅了臉,往那里告我們?nèi)ヒ??”——給跪了,那是集氣放大招!
      
      欽法國界,忽起一陣邪風(fēng)惡霧,猴哥眼瞅前面有妖怪?jǐn)[開陣勢,專等行客?;仡^卻哄八戒:前面有人齋僧,白花花的米飯,胖乎乎的饅頭三天三夜也吃不完,美中不足就是菜蔬太咸了。另外,剛才的霧只是人家的蒸籠之氣——喂~猴哥,好歹也打個草稿,明明就一妖風(fēng)怪霧,少瞧不起我家二師兄。八戒一聽果然火了:“啐!憑他怎么咸,我也盡肚吃他一飽!”——喂~這根本就不是重點!他三步并做兩步,氣沖沖地撞入妖群,卻被團團圍住,“這個扯住衣服,那個扯著絲絳,推推擁擁,一齊下手”。此時,眉飛色舞的八戒終于吐出全書最經(jīng)典的呆話:“不要扯,等我一家家吃將來?!?=。=|||
      
      呆歸呆,二師兄卻實在。
      
      每當(dāng)取經(jīng)大業(yè)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他總是從容不迫地布置Plan B:分行李,賣白馬,給師傅買口棺材(可選)。猴哥往花果山繼續(xù)稱王,沙僧往流沙河接著吃人,自己則往高老莊探親。偶爾良心發(fā)現(xiàn),允許白馬回家——當(dāng)然,行李得全歸他!
      
      三打白骨精,師傅師弟被擒。八戒抵不住白龍馬的眼淚攻勢,Plan B流產(chǎn),不得不到花果山請回大師兄。言語間激怒了猴哥,連忙“兩邊亂張”。猴哥問他張什么。你猜他怎么回答?“看看那條路兒空闊,好跑?!惫挥执粲謱嵲?。
      
      四圣試禪心,賈婦人以良田美女招女婿。起初,當(dāng)著師傅師兄的面,八戒不敢造次,旁敲側(cè)擊均不得手。被猴哥戳破后更是惱羞成怒:“胡說,胡說!大家都有此心,獨拿老豬出丑。常言道:和尚是色中餓鬼。那個不要如此?都這們扭扭捏捏的拿班兒,把好事都弄得裂了”。佯怒出逃,追上賈媽,張嘴就“娘”。大媽怕女兒嫌丑。他揚長避短:“娘,你上復(fù)令愛,不要這等揀漢。想我那唐僧人才雖俊,其實不中用……雖然人物丑,勤緊有些功”。大媽又怕唐僧不同意。他四顧無人,心想反正已經(jīng)黑了老唐一把,頓時霸氣糟満:“不用商量!他又不是我的生身父母,干與不干,都在于我?!焙髞?,大媽又怕三女相爭。老豬終于忍不住亮出看家本領(lǐng):“那個沒有三房四妾?就再多幾個,你女婿也笑納了。我幼年間,也曾學(xué)得個熬戰(zhàn)之法,管情一個個伏侍得他歡喜。” =。=|||
      
      偶爾福至心靈,二師兄也能妙語連珠。
      
      烏雞國郊,一天晚上,唐僧夢見老國王含冤哭訴,驟然驚醒,連喊“徒弟!徒弟!”。從美夢中被拽起的八戒順著起床氣大吐苦水:“什么土地土地?當(dāng)時我做好漢,專一吃人度日,受用腥膻,其實快活,偏你出家,教我們保護你跑路!原說只做和尚,如今拿做奴才,日間挑包袱牽馬,夜間提尿瓶務(wù)腳!這早晚不睡,又叫徒弟作甚?”第二天晚上,八戒上了猴哥的當(dāng),被迫背著烏雞國王尸體回寺。唐僧問起,憋了一口惡氣的他又蹦出神臺詞:“行者的外公,教老豬馱將來了?!币慌缘暮锔珙D時哭笑不得。
      
      通天河畔,師徒四人踏起薄冰過河,不料底下妖精突襲,攝了唐僧。三人氣急敗壞地回到岸上。陳家兄弟出門迎接:“……怎么不見三藏老爺?”不料八戒突發(fā)黑色幽默:“不叫做三藏了,改名叫做陳到底也?!薄卦铡瓣悺保缃瘛俺恋降住?!
      
      最經(jīng)典的一幕莫過于五莊觀中插科打諢,請欣賞八戒的“行為藝術(shù)表演”:
      
      那八戒見了壽星,近前扯住,笑道:“你這肉頭老兒,許久不見,還是這般脫灑,帽兒也不帶個來?!彼彀炎约乙粋€僧帽,撲的套在他頭上,撲著手呵呵大笑道:“好,好,好!真是加冠進祿也!”那壽星將帽子摜了罵道:“你這個夯貨,老大不知高低!”八戒道:“我不是夯貨,你等真是奴才!”福星道:“你倒是個夯貨,反敢罵人是奴才!”八戒又笑道:“既不是人家奴才,好道叫做添壽、添福、添祿?”那三藏喝退了八戒,急整衣拜了三星。……
      
      正說處,八戒又跑進來,扯住福星,要討果子吃。他去袖里亂摸,腰里亂吞,不住的揭他衣服搜檢。三藏笑道:“那八戒是什么規(guī)矩!”八戒道:“不是沒規(guī)矩,此叫做番番是福?!比赜诌沉畛鋈?。那呆子出門,瞅著福星,眼不轉(zhuǎn)睛的發(fā)狠,福星道:“夯貨!我那里惱了你來,你這等恨我?”八戒道:“不是恨你,這叫回頭望福。”那呆子出得門來,只見一個小童,拿了四把茶匙,方去尋鍾取果看茶,被他一把奪過,跑上殿,拿著小磬兒,用手亂敲亂打,兩頭玩耍。大仙道:“這個和尚,越發(fā)不尊重了!”八戒笑道:“不是不尊重,這叫做四時吉慶。”
      
      真的,請不要再黑二師兄了!
  •     自由的崇拜者——孫悟空
      楊萍
      福建省龍巖市高級中學(xué) 郵編:364000
       “唉,早知道就不去爭什么齊天大圣了,呆在自己的花果山,自由自在的,多么愜意??????”被壓在五行山下的悟空想必會有此感嘆吧。雖是如此,但我相信,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悟空還是會照樣大鬧天宮的,因為,這是他成長的必經(jīng)之路,沒有這樣做,他永遠(yuǎn)只是一只山間的野猴子,一個調(diào)皮頑劣的小孩,他也永遠(yuǎn)得不到真正的自由。
       《西游記》記述的是唐僧師徒五人去西天取經(jīng)的故事,他們歷經(jīng)不知多少磨難,才最終修成正果。這件事其實是個象征,取經(jīng)成正果象征他們最終人格的完善,取經(jīng)路上的磨難就是他們的心靈成長史,師徒五人里,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悟空,他對自由的渴望和追求最具有代表性,也最吸引人。
      悟空生自石卵,吸取日月之精華,破殼而出,在花果山里占洞為王,自由自在,享盡歡樂。但是這樣的自由是有限的,生老病死并不因為他是個石猴就不起作用,他也畏懼死亡,而且,越是自由快樂的人,越是畏懼死亡,因為死就意味著快樂自由的終結(jié)。悟空很像是人類的孩童時代,開始時無拘無束,隨著自身的成長,漸漸意識到了自由終會喪失——死亡的可怕。
      悟空不甘心,他想要永恒的自由,他去學(xué)藝,他的聰慧幫了他大忙,他從菩提祖師哪里學(xué)到了大本事,但是他畢竟是個孩子——虛榮又使他無法進入大境界——如他師傅般長生不死,法力無邊。學(xué)校教育可以給人一些能力,但對于人的性格的塑造,大智慧的獲得,單靠學(xué)校教育看來遠(yuǎn)遠(yuǎn)不夠,這需要社會的歷練才能得到。所以,他被逐出師門——趕出學(xué)校,進入社會。
      悟空學(xué)到的本事很快派上了用場,他開始收集兵器,招兵買馬,壯大自己,在占山為王的日子里,他沒有受到干涉,金箍棒甚至是龍王送給他的。悟空的實力在膨脹,但更膨脹的是他的野心——他要長生不死,他要沒有限度的自由。問題是:沒有限度的自由存在嗎?事實是不存在。當(dāng)悟空篡改生死簿的時候,他不知道他已經(jīng)玩過界,觸犯了一個名叫天庭的組織,這個組織無所不在,充斥著天上地下,人魔佛仙無一不受其管束。這個組織在現(xiàn)實中,我們稱之為“社會”。當(dāng)一個人追求自由影響到社會的時候,社會肯定會干涉的。
      天庭(社會)的干涉開始還是比較文明的,先是招安。于是弼馬溫成為悟空的第一個職位,他做得很棒。但是天庭組織嚴(yán)密,等級森嚴(yán),做得再棒開始也只是弼馬溫,想要尊重和優(yōu)厚的待遇那是做夢,如果悟空慢慢熬下去,也能慢慢升級。但是悟空本事大,本事大的人心氣也高,于是他棄官回家,自立門戶。作者其實這邊也有誤導(dǎo)我們的嫌疑,悟空本事是大,但是從他與二郎神、如來的交手,特別是后來與諸多妖怪的交手記錄來看,他只能算是膽子比較大,至少,本事沒有膽子大。悟空和我們犯了同樣的毛病,對自己的定位出現(xiàn)了問題。這個事情在年輕人中是比較普遍的,俗語說:“初生牛犢不怕虎”,既是夸獎,也是批評牛犢的無知??磥恚藭r的悟空已經(jīng)不是小毛孩了,倒是個健壯的小伙,初入社會,自視甚高,總覺得自己大材小用,而且最為可怕的是,悟空進入社會后,開始對權(quán)力產(chǎn)生了興趣,權(quán)力意味了美酒仙丹蟠桃,意味著更大的自由,他渴望絕對的自由,無論是生命的長度還是生命的寬度,最好都不受限制。
      這個欲望終于導(dǎo)致了他與天庭發(fā)生了嚴(yán)重的沖突——大鬧天宮。悟空徹底的不妥協(xié)、妄圖使用暴力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皇帝輪流做,該輪到我了。玉帝也不是凡胎呀,他歷經(jīng)多少劫難才坐穩(wěn)了他的位子,出來混不僅講能力,還要講資歷(經(jīng)驗)的。雖然悟空本領(lǐng)非凡、意志堅定、斗志昂揚、不屈不撓。但是他還是失敗了,在與boss如來的對決中,他沒有一點反抗的能力,在最后一次年少輕狂——在佛主手掌中撒了一泡猴尿后,他被壓在了五行山下。這位自視甚高的杰出青年創(chuàng)業(yè)失敗,進入了人生中的低潮期。奮力追求徹底的絕對的自由,換來的是徹底地喪失了一切自由,連花果山都回不去了。
      悟空的人生墮入低谷,但并非毫無希望可言。對于天庭而言,這樣的人才徹底廢止不用甚是可惜,人總會一時的迷失本性,被欲望所操控。于是,一個機會誕生了——護送唐僧去西天取經(jīng),借一路打怪提升經(jīng)驗值,積累閱歷,最終成為可造之才,成為天庭的一部分。
      為了更好地控制悟空,觀音設(shè)計讓悟空帶上了緊箍咒,自此,悟空又從沒有任何自由得到了有限的自由,這種自由相當(dāng)苦澀,稍有野性流露,便馬上收到懲罰,這相當(dāng)于保釋服刑吧,唐僧就是看守兼社工。悟空終于踏上了漫漫取經(jīng)路,這條路也是通往自由(個體應(yīng)有的有限的不危害社會的自由)的漫漫長路,一直到悟空嘗遍世間艱苦,處處碰壁,到處受氣,他才明白自己的準(zhǔn)確定位,明白自由的真諦。
      自由,從來都是有限的,沒有絕對的自由,社會是人與人關(guān)系的總和,你要在社會里生存發(fā)展,你就必須遵守社會規(guī)范,否則,即使是你本事通天,也難逃如來神掌——社會的無情的懲罰,悟空一直在追求自由,而自由的得而復(fù)失,失而復(fù)得正是這個真理最形象的寫照。我們?nèi)巳硕荚俏蚩眨覀兌紱]有所謂的絕對的自由,不同的是,有人取經(jīng)歸來,有人卻正在途中。
      
  •     已婚女人的貞操問題,在西游記中有三處。細(xì)細(xì)讀來,對照著一想,大有意思。 第一個女人,就是唐僧的母親殷小姐。殷小姐的命其實不好。她生養(yǎng)于富貴官宦人家,父親位極人臣,自己做主拋繡球又找了一個狀元郎;想來繡球招親之后,滿堂嬌望望前程,當(dāng)如錦繡一般;直待著封誥命便罷了。可哪承想,隨丈夫赴任江洲途中,因美色被劉洪,李彪瞥見,便生出一場生離死別,家散人亡的災(zāi)難。這么說來......
  •     個人感覺《西游記》書的閱讀感覺沒有電視機來的強烈,小時候六小齡童的孫猴子給我們太多太多的回憶,從最初的桀驁不馴,到后來收斂驕傲的性格后保護師傅成功取得真經(jīng),吳承恩把孫悟空這個第一大主角描寫的淋漓盡致,入木三分,仿佛每個人都可以從孫悟空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深層次的東西也值得讀者深思,一句玩笑話:有背景的妖怪都活了,沒背景的妖怪都死了。這就反映了一些東西,歷朝歷代中國的官場文化,值得讀者細(xì)細(xì)品味?!段饔斡洝芬苍S是中國四大名著里面出鏡率最高的一部,從最初看到的六小齡童版,到現(xiàn)在各種版本的西游記,這就證明它在中國名著中的地位,一部永恒的經(jīng)典。
  •   長生不老猴子肉:《西游記》提到能夠長生不老的包括:太上老君的金丹、王母娘娘的蟠桃、地祖鎮(zhèn)元子的人參果、唐僧肉,唐僧肉有沒有效不知道,金丹跟蟠桃可是全被猴子吃光了,人參果樹也被孫猴子推到了,想長生不老看來只有吃猴子肉了。
  •     紅孩兒的親爹:很多人說紅孩兒會使三昧真火,所以是太上老君的種,其實三昧真火并非道教的東西,三昧這個詞本身就是梵語。那么,紅孩兒到底是誰的種?
      這就得從觀音貪污說起了。佛主給了觀音金緊禁,讓她給唐僧尋三徒弟,除了孫悟空的緊箍咒,觀音挪用了金(紅孩兒)禁(黑熊精)。大慈大悲為救一民女錯過成佛的觀音菩薩為什么私拿了金咒文的緊箍咒給紅孩兒?
      原來大圣之所以斗不過圣嬰,實在是坑爹之舉啊。紅孩兒形象很像哪吒有木有?托塔保命的李靖被兒子牽制,再牛逼的老子也玩不過兒子啊。比黃金還貴的經(jīng),散財不就是傳經(jīng)嗎?芭蕉扇乃太陰之精葉,金箍棒別名靈陽棒,可長可短可大,芭蕉扇對應(yīng)金箍棒這是在造人嗎?被猴子鉆肚子痛得跟分娩似的鐵扇公主你懂得!
  •   哈哈哈!滾鍵笑尿!*****家族算個什么連敏感詞都不是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