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9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作者:王銘銘 頁數:646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為王銘銘教授多年來教學經驗的精華,可稱得上是專為國內學習人類學的學生量身打造的本土教材。
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系統(tǒng)分析了西方人類學的類別和發(fā)展路徑;中篇集王銘銘教授多年研究體會,針對西方人類學,提出其局限,并探究解決這些局限的出路之所在。其中,必須強調的是,于內容上講,三篇雖無輕重,可是就篇幅上看,下篇約占全書三分之二的篇幅,講述了中國人類學的發(fā)展路徑,細縷中國人類學在先輩們的努力下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同時,又看到了中國人類學在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終,為中國人類學指出了一條自身特色與世界抱負相結合的道路。
作者簡介
王銘銘,人類學家,倫敦大學人類學博士,現為北京大學教授、中央民族大學特聘教授。
王銘銘作品宏富,其代表作包括田野志《溪村家族》,探討了古代中國的世界觀及其現代命運的《逝去的繁榮》《走在鄉(xiāng)土上》《西方作為他者》,學術隨筆《漂泊的洞察》《無處非中》《心與物游》,以及人類學導引作品《人類學是什么》(2003年獲第六屆國家圖書獎),同時主編有人類學專業(yè)期刊《中國人類學評論》。
書籍目錄
說明
致謝
上篇
第一章 人類學作為人文科學
第二章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分類研究
第三章 親屬制度:縱式、橫式與觀念
第四章 《論禮物》:“物的社會生命”及其限度
第五章 經濟嵌入“非經濟領域”的方式
第六章 從“沒有統(tǒng)治者的部落”到“劇場國家”
第七章 從“禮治秩序”看法律人類學及其問題
第八章 一篇講稿透露出的人類學宗教觀
第九章 神話學與人類學
第十章 符號人類學與“象”的理論
第十一章 文字的魔力:關于書寫的人類學
第十二章 藝術人類學:藝術與藝術家的魅惑
第十三章 文化會消失嗎?
中篇
第十四章 “自我與普遍同情之間的平衡”
第十五章 說“文明”
第十六章 從《癲狂與文明》看通常的人類學觀
第十七章 從“當地知識”到“世界思想”——對民族志知識的反思
第十八章 我所了解的歷史人類學
第十九章 超社會體系——文明人類學
下篇
參考文獻
索引
出版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在分析文明的區(qū)域與形式時,莫斯也看到了綜合地理學和歷史學因素的民族學派的弱點及社會學的優(yōu)勢。文明的區(qū)域與特征的研究,要歸功于一代德國民族學家,他們早已對文明作了文化圈(Kultur kreise)和文化層(Kulturs chichten)的區(qū)分,并以此為出發(fā)點,研究文明中占支配地位的特征、分布規(guī)律及年代。但在莫斯看來,這派民族學家犯了兩個嚴重錯誤,其一,對文明中占支配地位的特征進行隨意選擇,其二,忽視文明中占支配地位的特征和其他特征之間存在的關系。莫斯認為,文明不是建立在一種特征而是一定數量的特征基礎上的。對于研究由不同特征組合起來的文明形式,總體社會學的觀點是有用的,它能為我們指出,特征之間是有結構關聯性的。對于流行的文化形態(tài)學(Morphologie der kultur),尤其是其中的世界文明分布圖說及流行哲學式的“文明命運論”,莫斯更是給予嚴厲批判,他指出,“文化形態(tài)學”不僅毫無用途且受制于“先驗的文化概念”。 既然民族學與文化形態(tài)學都無助于研究文明的區(qū)域與形態(tài),那么,民族志的研究方式是否適用?莫斯肯定美國文化人類學展開的扎實的“文化區(qū)”民族志研究的價值,但緊接著便指出,民族志的方法可以提供相對有用的材料,但單獨使用是不夠的。通過單獨使用民族志方法和社會學“內部結構”的分析方法而得到的知識,時常需要在更廣闊視野中--如語言學和考古學中--尋找自己的位置。民族志分立社會的研究,常常淪為“更準確定義中的一個不是太可靠的附注”。①例如,美國文化人類學中波亞士、威斯勒等曾從民族志研究中對美洲印第安人的某些事項有深入描繪,但直到薩皮爾(EdwardSapir,1884~1939)語言學研究出現之前,這些描繪一直未能論證北美語言與中藏緬語的源流關系。對莫斯而言,這意味著,特定區(qū)域或族群個案的民族志研究有助于表明歷史的不確定性,但我們應關注更普遍的事實:文明賦予民族類型以特征,將人劃分為層次,而與此同時,文明又有自己的特殊樣貌,其產物有自身風格?! ∈澜缟现詴嬖诙鄻拥奈拿?,是因為文明的傳播不是一個普遍歷程而是有其限制的。如何理解文明波及范圍的有限性?莫斯認為,文明的借用能力或擴展能力,及構成文明的社會對傳播產生的阻力,是限制文明、使其有像國家的邊界那樣的界線的兩大原因。對于解釋文明傳播的有限性,社會學對于集體意識的研究,及其對于社會事實之間關聯性的研究,民族學啟發(fā)更多?! ∧拐f: 從集體表象和時間的這一特質看,自然可以認識到,文明拓展波及的地區(qū)必然是有限的和相對固定的--至少在全人類變成一個社會之日前是如此。原因是,特定的集體表象、實踐及體現它們的物品,(姑且不考慮其階段性)只能在可能和愿意采納和借用它們的地方傳播。這個任意的特征很明顯只普遍存在于同血緣、同語支或長期有所接觸的社會中,或者說,接觸可以是友好的也可以是敵意的(戰(zhàn)爭,出于必要性,是一個很好的借用手段),換句話說,只存在于彼此之間有共同點的社會中。 ……
編輯推薦
否思“東腔西調”學科史的人類學本土敘述 突破傳統(tǒng),漫溢自我思想:《大學堂·人類學講義稿》打破了只是簡單的羅列概念和事例的傳統(tǒng)教材模式,在系統(tǒng)介紹人類學基本理論的同時,為學生提供的是一種治學與研究的方法,啟發(fā)讀者思考。書中各篇均為王銘銘教授教學體會之表達,以其對人類學的認識實踐,讓學生和愛好者感知學科的內在力量?! —毺匾暯?,重構人類學:作者概括性地敘述了西式人類學諸種類型的特征和內涵,人類學在分類與社會、親屬制度等方面研究的主要成就,集中反映了作者所理解的人類學面貌,進一步指出西式人類學的一般局限,并思考克服這一局限的“出路”。作者以“文明”作為關鍵詞來重構人類學,在“他者觀”和“文明論”這一綜合體的人類學形式下,辯證地審視西方中心主義,抱持天下觀,實現各文明之間的對話?! ∵B貫百年,反思地繼承:作者立足于中國人類學研究的“自身特色”,用將近三分之二的篇幅,講述了中國人類學的發(fā)展路徑,細縷中國人類學在先輩們的努力下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并借助對20世紀前期中國論述的回歸,反觀20世紀后期以來學科建制之亂的成因,并基于此,對人類學提出一種綜合性的論述。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