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4-4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作者:孫敏睿 頁數(shù):248
前言
十年前,在一場中日青少年野營生存訓練結(jié)束之后,日本人曾斷言:中國的下一代將不是日本人的對手。十年過去了,當年的喧鬧已經(jīng)歸于平靜,當年的下一代也已經(jīng)趨于成熟,更小的一代也仍然在父母的愛的光環(huán)下過著“小皇帝”、“小公主”的生活,人們似乎對十年前的那個恥辱漸漸淡漠,日子在一天天的流逝中慢慢平靜下來。 生活真的平靜下來了嗎?人類面臨的是什么?是戰(zhàn)爭、暴力、恐怖分子、病毒這樣的字眼;恐懼、苦惱、不安始終縈繞在人們的心頭??纯次覀兊暮⒆訉⒚媾R著一個什么樣的生存環(huán)境! 再看看我們的孩子所受的教育吧:夕陽西下,孩子收起心愛的足球,在父母的指責聲中不情愿地回到書房復習功課、背誦那些象征神童的圓周率;那原本自由和快樂的假期,孩子不得不在父母的陪同下去參加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孩子沒能拿到“雙百分”而受到父親的大聲斥責在默默流淚…… 當孩子越來越不愿意和我們交流的時候,當我們越,來越弄不清孩子在想什么的時候,當我們感到手足無措的時候,該反思反思我們的教育方式了。也許正是我們的粗心、我們的溺愛、我們強加給孩子的希望,讓孩子感受到生命的沉重。 當我們的孩子面臨如此巨大的壓力、困惑、迷惘和無助的時候,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應該把著重點放在哪里?是圓周率,是補習班,或者是“雙百”?現(xiàn)今的教育是否起到了應有的作用呢? 加利福尼亞大學教育學教授阿瑟·科斯塔認為,至少從普遍情況來看答案是否定的。阿瑟·科斯塔教授40年來一直致力于從心理學和教育學的角度研究有關(guān)認知和思維的問題。他認為,目前的教育理念首先關(guān)注的是把問題的答案告訴孩子,如一些規(guī)律、標準等。這是不對的,更重要的是應該將尋找答案的方法傳授給孩子們,。因為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有現(xiàn)成的答案?! ”緯C合了國內(nèi)外教育學的最新研究成果,總結(jié)出影響孩子發(fā)展的十六個思維和行為習慣,也許會對您有所啟發(fā)。
內(nèi)容概要
浩瀚夜空中的繁星,有明有暗,但一定有幾顆是最亮的。這正如的習慣,有優(yōu)與劣之分,但一定有幾種最優(yōu)秀的,最能影響人的成長。兒童教育專家提出,影響孩子成長的習慣有16個,他們是: 堅持,靈活思考,不斷學習,控制沖動,追求準確性,邊聽邊領(lǐng)會,發(fā)揮幽默感,創(chuàng)造想象革新,注重思維方式,敢于質(zhì)疑承擔應承擔的的風險,冷靜思考與人交流,用所有的感官搜集信息,從相互依存的角度思維,對事物感到驚奇并做出反應,將過去的知識應用到新的情況中。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這些習慣就好像一個梯子,讓孩子能夠到達高人一籌的地方。孩子看得遠,他才能飛得高。
書籍目錄
序言 第一章 創(chuàng)造·想像·革新 魯訊先生曾這樣評價孩子的想像:“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們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 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處,想到昆蟲的言語,他們想飛上太空,他們想潛蟻穴……” 第二章 靈活地思考 有位父親問自己的孩子:“如果把蘋果切成兩半,是個什么樣子?”孩子說:“里面有一個小 五星”。父親十分奇怪地問孩子:“怎么會有一個小五星呢?”孩子拿來了蘋果,把蘋果從橫面切 開, 果然里面有一個小小的五星,父親這時才明白,原來孩子并不是按他想像的那樣切開蘋果, 所以看到的和他所知的完全不同…… 第三章 注重思維方式 曾有個這樣的節(jié)目,某電視臺的少兒節(jié)目主持人問小朋友:“大雁為什么飛成一條線?”孩子 們搶答道:“因為它們怕回家迷路!”(我們要驚訝孩子奇特的想像力和超常規(guī)的思維方式)面對孩 子們的回答,主持人笑了笑說:“因答得不對!”…… 第四章 冷靜思考·交流 青蛙跳出井后,來到一條河邊,想喝水,突然,聽到旁邊老青蛙的警告:“不要喝,水里有 毒!”緊接著,又聽到老青蛙被人用鋼叉刺死的慘叫聲…… 第五章 從相互依存的角度思維 自私自利只會縮小自己活動的圈子,或許某一天,連站的圈子都不會有了…… 第六章 追求準確性 要讓孩子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第七章 敢于質(zhì)疑 第八章 邊聽邊領(lǐng)會 第九章 控制沖動 第十章 用所有的感官搜集信息 第十一章 將過去的知識應用到新的情況中 第十二章 對事物感到驚奇并做出反應 第十三章 堅持 第十四章 承擔應承擔的風險 第十五章 不斷學習 第十六章 發(fā)揮幽默感
章節(jié)摘錄
書摘 1.給孩子營造冷靜思考的氛圍 什么樣的環(huán)境出什么樣的人,孩子的思維還不成熟,但是他們的模仿能力強,他們對于周圍的人或事物不加分辨地加以模仿,因此,父母或老師要營造良好的讓孩子健康成長的環(huán)境?! 《嘧尯⒆幼鲆恍┝λ芗暗氖虑槭切枰冻鲆欢ǖ呐Γ屗麄冊谧龅倪^程中有一個獨立、冷靜思考的過程。但是有的父母卻這樣認為:問題越難解決越好,事情越難做成越好,這樣才能給孩子更多的思考機會。其實不然,如果問題的解決超過了孩子能力范圍,孩子在不斷無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會逐漸變得迷茫和不自信。因此,要給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2.父母、老師、,孩子都要學會傾聽 有一個古老的哲學問題:“森林中一棵樹倒了下來,那兒不會有人聽到,那么能說它發(fā)出聲響了嗎?”關(guān)于交流,我們也可以問類似的問題如果你說話時沒人聽,那么能說你進行交流了嗎? 一位老師在給孩子們講解《坐井觀天》這篇課文的時候,要孩子們就“青蛙從井里出來以后會做什么”開展想象。課堂氣氛很活躍,孩子們一個接一個地講著,內(nèi)容不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便是“青蛙真正感到了自己見識少”。這時,一個孩子說:“青蛙從井里跳出來,到外面看了看,覺得還是井里好,又跳回井里?!痹捯魟偮?,其他的孩子都捧腹大笑。老師還算幽默,也隨口說道:“我看你是一只青蛙,坐井觀天。” 按照一般理解,井底之蛙以前孤陋寡聞,一旦從井里出來,就可以見多識廣,當然不會再回去了。但是這個孩子在寫作文的時候,堅持了自己的想法,他寫道:青蛙跳出井后,來到一條河邊,想喝水,突然,聽到旁邊老青蛙的警告:“不要喝,水里有毒!”緊接著,又聽到老青蛙被人用鋼叉刺死的慘叫聲…… 我們不禁要震撼于孩子的想法了,這種不一般的想法說得多么的實在而富有創(chuàng)意。為人父母或老師的,您在否認孩子的想法的時候,您是否考慮到你也是在阻礙孩子的成長。給孩子一個訴說的機會,也給自己一個聆聽的機會。 同樣,孩子要與人融洽地相處、流暢地交流,必須要先學會聆聽,聆聽既是一個聽的過程,更重要的是一個學的過程,從他人的言語中來學習。孩子在靜靜地聆聽過程中,既能夠?qū)W到知識,又能夠平和心態(tài)?! ?,按不同的年齡階段給予孩子感興趣的東西,以此來訓練孩子的注意力 只有孩子感興趣的東西,他才會注意,才會投入心思去關(guān)注。比如說:一歲的孩子,他感興趣的是各種簡單的東西,如各種動物、植物的形狀,他能理解的也是表象的東西,給他聽聽錄音帶,讓他辨別,牛怎么叫,馬怎么叫。可以給孩子一些錯誤的東西,本來就是牛叫,你說這是小貓叫的,孩子會說不是不是,他會跟你去爭辯,這樣他聽起來就覺得有意思了。孩子越小越是在玩中學,在游戲過程中學,在有意思的過程中學。用成人那種教、聽、學的方式那是絕對不行的,要尊重孩子的年齡特點。做父母如果給孩子講這些動植物有什么作用,哪些植物可以人藥、生長在什么地方,孩子是無法聽的懂的,當然這些也是無法納入他的注意力中的?! 『⒆拥淖⒁饬τ柧毢昧?,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才能夠集中注意力進入冷靜思考的范疇?! ?,訓練孩子的決策能力 孩子的事由孩子自己思考、自己判斷,父母可以幫助他們分析,引導他們決斷,但不要過分干涉,更不能包辦代替,代其決策。大事小事都為孩子安排得好好的,孩子一切行動都按照父母的指令執(zhí)行,這種教育下的孩子由于缺乏決策訓練和習慣,其獨立性和獨立思考能力差,表現(xiàn)出明顯的依賴和退縮,處理問題也優(yōu)柔寡斷。 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決策的能力呢?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獨立決策:要求孩子在做任何行動前學會動腦筋想一想,該怎么做,不該怎么做。對較大的兒童,可要求他們在行動之前設(shè)計詳細的選擇決策方案,分析每項選擇的利弊,總體權(quán)衡,做出決策?! 〖w討論:例如一項游戲的決策,可讓參加游戲的孩子集體討論,甚至激烈爭論,最后的決策代表多數(shù)人的意見。也可由父母提出一件事,讓孩子參加決策性討論,使孩子達到學習的目的。 實踐比較:讓孩子獨立思考,提出決策意見,然后按孩子的決策行動,檢驗結(jié)果,幫助孩子進行結(jié)果分析,評價決策的優(yōu)劣,使孩子學會對復雜問題冷靜思考,提高孩子的決策能力?! ?,不要讓孩子的心太累了 有些父母總要求孩子達到什么成績,要孩子如何去做,可是,您考慮到孩子的身心沒有?如果孩子總處于疲勞狀態(tài),他能夠積極、冷靜地對待出現(xiàn)的問題嗎? 自我控制也可以叫做控制沖動。所謂“沖動”,是指人的感情受到外界事物的強烈刺激,使語言、行為出現(xiàn)非理智現(xiàn)象的一種心理反應。在,日常生活中,失控這種現(xiàn)象會出現(xiàn)在不同階層、不同年齡的人群上,但卻以孩子為多數(shù)。是什么讓我們的孩子行為失控、出現(xiàn)非理智的現(xiàn)象呢?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1,內(nèi)因:孩子自身 我們的孩子控制行為尚未發(fā)育成熟,他們在行為上容易引起興奮,不能約束自己;此外,孩子的情緒是不穩(wěn)定的,遇到喜歡的事就愉快,遇到厭惡的事就不高興,他們不能有意識地控制和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 ?.外因:家庭和社會因素 (1)溺愛:讓孩子無法正視人際關(guān)系 現(xiàn)在的家長對孩子有過高的要求,導致孩子心理脆弱;遇事無法冷靜下來思考。另外,有的家長對孩子進行無原則地保護和支持,甚至不惜犧牲他人的利益,這種類型家庭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十分顯著,很難與周圍的同學建立良好的合作關(guān)系。有的孩子缺乏自制力,一旦遇到與自己意愿向相違背的事情,就難以克制沖動的情緒。 (2)放任:使孩子擇友不善 夫妻雙方工作繁忙,對孩子很少關(guān)愛,誤認為提供足夠的物質(zhì)保證就是完成了做家長的職責,對孩子的成長和孩子與什么樣的人交往缺乏應有的關(guān)注,有的學生因為擇友不善養(yǎng)成不良的行為習慣。在家庭中難以得到的心理支持一旦,在外面尋覓到,就容易跟外面的不良少年學壞,從而導致情緒的失控,不理智事情的發(fā)生?! ?3)暴力:讓孩子受到錯誤的行為模式的影響 有的家庭夫妻關(guān)系不和,經(jīng)常打架,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中,逐漸接受到這樣的行為模式,在成長發(fā)育過程中,情緒變得暴躁,容易產(chǎn)生極端的行為;有的父母忽視言傳身教缺少和孩子交流溝通,簡單粗暴地對待孩子或崇尚武力,讓孩子形成了錯誤的行為習慣,在與同齡人交往中有明顯的情緒難于控制的現(xiàn)象?! ?4)社會環(huán)境:讓孩子難于辨別是非 一些刊物對暴力和色情著力渲染,卻忽略了必要的引導;一些影視文學作品“紀實”黑社會、暴力;一些玩具廠商爭相制造各種暴力玩具……成長中的孩子對這些事件充滿好奇,在不斷模仿的過程中,也逐漸模仿了沖動的情緒。社會未能形成過濾各種暴力與不良文化的有效機制也是孩子容易形成沖動情緒的原因之一?! ?jù)美國耶魯大學的實驗資料顯示,在決定一個人未來的成就的因素中,百分之二十取決子一個人的智力水平,而百分之八十是其他因素,其中,尤以情感因素為主。心理學家米切爾(Walter Hischel)曾經(jīng)設(shè)計過一個實驗來分析控制沖動、延緩滿足、抵制誘惑的水平對今后成功的影響。實驗人員對4歲的孩子說,你現(xiàn)在可以馬上得到一顆果汁軟糖,但是你如果等我外出,辦事回來就可以得到兩顆糖。說罷便離開了。二十分鐘后才回來兌現(xiàn)了承諾。觀察發(fā)現(xiàn),一些孩子(A組)在實驗人員出門的一剎那就抓取,并享用了一顆糖,另一些孩子(B組)為抵制誘惑,或閉目低頭,或喃喃自語,或玩游戲甚至去睡覺一直等到實驗人員回來得到兩顆糖的回報。然后實驗人員對A、B兩組的孩子進行追蹤研究一直持續(xù)到高中畢業(yè),在12—14年后,B組孩子表現(xiàn)出較強的社會競爭性、較高的自信心、能較好的應付生活中的挫折;A組孩子中有三分之一的人缺乏上述品質(zhì),而且有較多的人出現(xiàn)心理問題。兩組孩子高中畢業(yè)時在SAT學業(yè)能力傾向測量中,B組的平均分數(shù)高出A組120分。因此,這項追蹤研究得出結(jié)論 延緩滿足、抵制誘惑的自我控制能力是一個人獲得成功的要素。從這項實驗中我們可以看到,父母在教育培養(yǎng)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情商?! ?.什么是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簡稱自控能力)是自我意識的重要成分,它是個人對自身的心理和行為的主動掌握,是個體自覺地選擇目標,在沒有外界監(jiān)督的情況下,適當?shù)乜刂?、調(diào)節(jié)自己的行為,抑制沖動,抵制誘惑,延遲滿足,堅持不懈地保證目標實現(xiàn)的一種綜合能力,表現(xiàn)在認知、情感、行為等方面。良好的自控能力是21世紀所需要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必備素質(zhì)。美國學者對一些3歲半至4歲半幼兒進行自我延遲滿足追蹤30年研究,結(jié)果表明,那些在幼兒期能夠等待的青年人都較為成功,而那些在幼兒期等不及、控制不住自己的人長大后事業(yè)上都很不成功。事實上,幼兒階段自控能力較好的人,到了小學階段學習成績大都比較好。我們一些中學校長說,有的孩子很聰明,可是自控力差,上課做小動作,貌似聽講,實則神離,結(jié)果是一聽就會,一放就忘,一做就錯。 4.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避免情緒沖動 (1)不斷提高孩子的自我認識的水平 一個人只有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才能提高自我控制的水平。例如,只有當我們的孩子認識到欺負比自己小的孩子是不良行為時,他才會不罵人、不打人;只有認識到助人為樂是一種高尚行為時,他才會放棄自己的利益去幫助其他人。所以應當不斷提高孩子的自我認識的水平,從而實現(xiàn)他對個人行為的自我調(diào)節(jié)?! ?2)促進孩子自信心的發(fā)展 首先,應建立良好的親子關(guān)系。孩子生下來頭一年是維持生命的關(guān)鍵時期,一切都要依附于成人,如果能得到成人的精心照料和愛護,他就會感到安全,就會相信周圍的一切,信心十足地邁出自主的第一步。如果孩子最初就受到冷遇,就會產(chǎn)生恐懼、不安全感,他就會不相信自己、不相信周圍的一切。其次,促使孩子獲得成功的體驗。兩三歲兒童自我意識開始分化,他開始強烈地要求自己做事。例如,自己拿勺吃飯,自己擺積木……雖然他們做得不好,卻總是那樣做。成人應當支持兒童的這種獨立意識,保護他們的主動性,這是培養(yǎng)幼兒自信心的重要條件。孩子自己學著穿衣服、收拾玩具,幫助老師、媽媽做事,他們每做成一件事,就受到表揚,或給予物質(zhì)獎勵等誘因,使他們從中獲得愉快而肯定的情緒體驗。等到孩子長大了,要交一些難度較大,便確保孩子能夠完成的任務給他,讓他從挑戰(zhàn)中得到前所未的樂趣。這種內(nèi)心體驗,可轉(zhuǎn)化為孩子前進的動力,就能使他們的自信心得到良好的發(fā)展?! ?/pre>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序言 十年前,在一場中日青少年野營生存訓練結(jié)束之后,日本人曾斷言:中國的下一代將不是日本人的對手。十年過去了,當年的喧鬧已經(jīng)歸于平靜,當年的下一代也已經(jīng)趨于成熟,更小的一代也仍然在父母的愛的光環(huán)下過著“小皇帝”、“小公主”的生活,人們似乎對十年前的那個恥辱漸漸淡漠, 日子在一天天的流逝中慢慢平靜下來?! ∩钫娴钠届o下來了嗎?人類面臨的是什么?是戰(zhàn)爭、暴力、恐怖分子、病毒這樣的字眼;恐懼、苦惱、不安始終縈繞在人們的心頭??纯次覀兊暮⒆訉⒚媾R著一個什么樣的生存環(huán)境! 再看看我們的孩子所受的教育吧:夕陽西下,孩子收起心愛的足球,在父母的指責聲中不情愿地回到書房復習功課、背誦那些象征神童的圓周率;那原本自由和快樂的假期,孩子不得不在父母的陪同下去參加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孩子沒能拿到“雙百分”而受到父親的大聲斥責在默默流淚…… 當孩子越來越不愿意和我們交流的時候,當我們越,來越弄不清孩子在想什么的時候,當我們感到手足無措的時候,該反思反思我們的教育方式了。也許正是我們的粗心、我們的溺愛、我們強加給孩子的希望,讓孩子感受到生命的沉重。 當我們的孩子面臨如此巨大的壓力、困惑、迷惘和無助的時候,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應該把著重點放在哪里?是圓周率,是補習班,或者是“雙百”?現(xiàn)今的教育是否起到了應有的作用呢? 加利福尼亞大學教育學教授阿瑟·科斯塔認為,至少從普遍情況來看答案是否定的。阿瑟·科斯塔教授40年來一直致力于從心理學和教育學的角度研究有關(guān)認知和思維的問題。他認為,目前的教育理念首先關(guān)注的是把問題的答案告訴孩子,如一些規(guī)律、標準等。這是不對的,更重要的是應該將尋找答案的方法傳授給孩子們,。因為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有現(xiàn)成的答案?! ”緯C合了國內(nèi)外教育學的最新研究成果,總結(jié)出影響孩子發(fā)展的十六個思維和行為習慣,也許會對您有所啟發(fā)。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