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季鸞與《大公報》

出版時間:2008-09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王潤澤  頁數:216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張季鸞與大公報》為《報人時代》系列之一。 雖然有極端的個案出現,但在當時一般報人看來,只要不涉及“赤化”宣傳,在報刊上指陳時政,批評當權還是有一定空間的,因此這段時期新報刊的創(chuàng)辦依然很多?! ‘敃r人們創(chuàng)辦報刊很少有長久打算,一般拉來一筆資金,或者拉來政治關系,有個政治和經濟上的靠山,就開始辦報。錢花光了沒有接濟,或者政治靠山倒臺了,報紙也就辦不下去了。特別是北方,政治的動蕩、商業(yè)的不完善、經濟的不發(fā)達都直接影響了報紙的經營?! ‘敃r在北京,《晨報》、《世界日報》、《京報》算是大報,銷量多時不過八九千份,少的則只有三五千份。日本人辦的《順天時報》因為有日本勢力的庇護,敢于刊登些別的報紙不敢登的新聞,因此銷量大約有一萬五千份左右。  天津作為中國近代報業(yè)發(fā)展的重地,比鄰首都,接近中央,同時又有租界外國勢力的庇護,因此在歷史上就常有輿論重鎮(zhèn)盤踞。清末維新變法時期著名的《國聞報》、1902年的《大公報》、1915年的《益世報》都是  影響巨大的報紙。特別是1902年創(chuàng)辦的《大公報》,在京津很有名氣。其創(chuàng)辦者英斂之是滿族人,天主教徒,主持《大公報》十年,辛亥革命后退出。

作者簡介

王潤澤,1971年7月生。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新聞史教研室副主任,哈佛大學訪問學者、日本電通株式會社訪問學者,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fā)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代表作有:《中國新聞事業(yè)編年史》(編著者之一)、《中國新聞事業(yè)圖史》(著者之一)、《:最新日本廣告實務》(專著),先后在《國際新聞界》、《中國記者》、《新聞與寫作》、《現代廣告》等核心期刊發(fā)表有影響的學術論文三十余篇,主要有:《民國前期中國現代報紙的發(fā)行途徑及其潛規(guī)則》、《技術、制度與新聞的互動——民初通訊技術的現代化與新聞業(yè)的發(fā)展》、《揭密張季鸞的秘使身份》、《中國近代社會新聞的演進與價值取向》、《媒體信任危機的歷史與辨證思考》等。

書籍目錄

引言:民國十五年(1926)軍事政治環(huán)境:風云際會、五味雜陳輿論環(huán)境:漸松漸緊報人之死:邵飄萍、林白水《大公報》:歸去來兮之重生第一部分 1926年前的張季鸞和《大公報》一、1926年前的張季鸞命運多舛的童年師者劉古愚伯樂沈衛(wèi)東渡扶桑,意屬革命孫中山大總統(tǒng)的秘書投身報業(yè)的反袁勇士人生的低谷二、1926年前的《大公報》英斂之創(chuàng)辦《大公報》王郅隆控制的《大公報》《大公報》引來胡政之吳鼎昌出資重建《大公報》第二部分 張季鸞與新記《大公報》一、天津時期的新記《大公報》新記《大公報》首倡“四不主義”團結、合作、勤儉的《大公報》人天津時期的報道內容天津時期的社評二、走向全國、走向成熟的《大公報》1.上海灘的立足“全國版”的流產西安事變中的張季鸞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2.漢口陣地的堅守全力報道武漢大會戰(zhàn)范長江離開《大公報》3.重慶時代抨擊汪精衛(wèi)投敵叛國對“皖南事變”的態(tài)度對“晉南戰(zhàn)事”的報道榮獲“密蘇里新聞學院”獎章最后的指導……第三部分 張季鸞后的《大公報》附:張季鸞生平年表

章節(jié)摘錄

第一部分 1926年前的張季鸞和《大公報》一、1926年前的張季鸞伯樂沈衛(wèi)1904年初,張季鸞的母親也離開人世,年僅37歲。在張季鸞看來,“這尤是我終天大恨,三十年來,時時想起,不由得感到無可如何的悲哀”!從1901年到1904年,張季鸞接連身受親人離喪之苦痛,先是1901年父親病逝,1902年三妹天亡,1903年9月,自己最敬佩的恩師劉古愚也病逝蘭州,而轉年的春天,年僅37歲的母親亦離開了自己。那時張季鸞年僅17歲。這“終天大恨”和“無可如何的悲哀”并沒有使張季鸞消沉,反而激發(fā)他發(fā)奮學習,刻苦求知。生活的悲痛和恩人的幫助,如同烈火和冰雪同時淬煉著張季鸞的心性,他沒有倒下、頹廢、墮落,反而更純潔、高尚和堅強。他回榆林料理喪事后,強忍悲痛之情,繼續(xù)刻苦求學。人的性格有很大天生成分,但在后天教育、環(huán)境等影響下,可以使相似的人最后走上不同的道路,實現不同的人生價值。同樣受業(yè)于劉古愚,同樣幼年貧寒的于右任,在逆世中發(fā)譏諷,歌頌自由與革命,在1904年5月寫下“愛自由如發(fā)妻,換太平以頸血”,以及“革命方能不自囚”等激烈詞句,被當地政府認定為革命黨,通緝拿辦。于右任易名亡命上海。張、于兩人有著不同的道路,不同的人生,但目的都是為了救國,在這個大目標下,他們最終還是走到了一起,成為生死之交。此后張季鸞赴省會西安應試,再受學臺(教育廳長)沈衛(wèi)器重。沈衛(wèi)是后來大名鼎鼎的民主人士沈鈞儒的叔父,時任陜西提學使,負責考拔秀才,已經中了進士的沈鈞儒作他的助手。后來沈鈞儒回憶張季鸞會試時的情形:在截止報考的號角已經吹響,考棚的大門即將關閉的時候,跑來一個瘦弱的童生,手提考籃,陳訴趕路的艱苦,要求破例準其入闈。沈衛(wèi)叫他進來,問他平日里所學有何擅長,他說,對北方的山川形勢,曾加研究。于是沈便叫他將長城各口的險要寫出個大概來。他不假思索,很快就寫出來了。因為個子比較矮小,坐在較高的條凳上,兩腳還著不了地,沈衛(wèi)看過答案后很滿意,特準他參加考試。后來閱卷,果然成績不錯。

編輯推薦

《張季鸞與大公報》告訴你關于張季鸞與《大公報》的傳奇故事。上海灘的立足,漢口陣地的艱守,重慶時代,張季鸞,《大公報》與民國社會。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張季鸞與《大公報》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很真實詳細的介紹了張季鸞以及其生平
  •   純粹看在張繼亂的名字買的,作者寫作能力和研究能力一般,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