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涅阿斯紀

出版時間:2000-12  出版社: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作者:維吉爾  頁數(shù):371  字數(shù):296000  譯者:楊周翰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外國文學(xué)名著叢書本初版于一九八四年三月,這次趁將其收入《世界文學(xué)名著文庫》之機,又對全書進行了審讀,所查少量論誤均作了挖改處理。序文詳細介紹了維吉爾的生平及其作品的時代背景、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點,是一篇出色的學(xué)術(shù)論文,特予保留。

作者簡介

作者:(古羅馬)維吉爾 譯者:楊周翰

書籍目錄

譯本序——維吉爾和他的史詩《埃涅阿斯紀》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六卷七卷八卷九卷十卷十一卷十二附錄:  特洛亞與希臘世系表  卷七至卷十二兩軍對壘表專名索引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埃涅阿斯紀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84條)

 
 

  •   這本書找了很久才找到,很好的一本書.
  •   古羅馬為數(shù)不多的經(jīng)典~~
  •   這是從英譯本翻譯過來的
  •   似乎是唯一的中文版湊合罷
  •   對比拉丁文原作,發(fā)現(xiàn)維吉爾的語法和用詞是非常筆走龍蛇天馬行空的。如果不是對拉丁文有如此強大的得心應(yīng)手的控制能力,換一個人無論如何也寫不出如此飄逸的文字。另一方面,這也造成了這部書的拉丁文原文十分難懂。句子中為了修辭的關(guān)系,經(jīng)常出現(xiàn)一個詞組里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部分卻被拆分得很遠的情況。如果不是因為拉丁語是一種語法結(jié)構(gòu)非常精確,詞與詞之間搭配的規(guī)則極為復(fù)雜的語言,很多句子幾乎就是不可理解的。維吉爾在原作中也大量使用一些不常見的比喻用法或某些詞的特殊含義。比如開篇第一段中的alto就是采取的altus(高、深)的引申義“深處”來表示“大?!保@一點如果不是對拉丁古典文學(xué)有很深的了解,在閱讀原文的時候是很難正確地理解,甚至猜也猜不到這個意思的。漢文和拉丁文雖然相距極為遙遠,但卻有一個共同之處:兩者都是富余韻律,喜歡使用隱喻、典故、賦比興之類修辭手法,而且句子很短節(jié)奏感很強的語言。用漢語翻譯這部名著,如果翻譯得好的話,會起到很好的效果,甚至比同為印歐語言,但單詞冗長,句子啰嗦的德語等語言譯出的效果要好得多。
  •   我強烈請求工作人員去催催出版社,加印吧,我實在等不及啦!謝謝
  •   我過 2個月后要分析這本書,還要寫論文啊??! 虧我還在卓越買那么多東西,開催?。?! 我要買書??! 就這本?。。?/li>
  •   快進貨吧,有很多人都想買,我們是在等的受不了啦,求求你,行行好吧!
  •      在維吉爾(Publius Vergilius Maro)《埃涅阿斯紀》這部史詩里我們不談戰(zhàn)爭,不談歷史,不談英雄。我們把目光投到在這部史詩中的犧牲品——愛情上面。在特洛伊戰(zhàn)爭后埃涅阿斯逃難到了北非繁盛的迦太基,遇見了北非女王狄多,兩人互相愛慕并墜入愛河,最后阿涅阿斯卻因不愿放棄自身肩負的建國之務(wù),忍痛離開狄多女王。狄多女王無法接受愛情的打擊,選擇了自殺作為最終歸路。愛情,是熾熱的,單純的,自私的,或可以是無堅不摧的,也可以是一碰就碎的。狄多把自己的生命雕塑成這段愛情最后的紀念品,埃涅阿斯堅定轉(zhuǎn)身,開拓帝國,為這段愛情畫上一個悲傷殘酷的句點。后來的讀者中總有那么一些人,或痛惜這可憐的女王,或笑這癡情的女人。假設(shè)各種如果,似乎想要在這些無法實現(xiàn)的設(shè)定中逆轉(zhuǎn)這段崩潰的愛情。
       狄多女王的愛情熾熱真誠,她為愛情獻出了生命。但埃涅阿斯的愛情也同樣熾熱真誠,只是他找到了生命中更重要的能跨越愛情的事情。其實愛情里面并沒有誰對誰錯,當初一切允諾付出都是你情我愿的,無論最后結(jié)果如何,都不能責怪誰,畢竟這個結(jié)果是雙方共同經(jīng)營出來的。狄多可以不用自己的生命為這段愛情描上如此沉重的一筆,她可以重新走出陰霾,繼續(xù)經(jīng)營她的繁盛的國家。可每一段愛情里的主角只有局中人自己,我們不能保證狄多能重新站起來,狄多自己也不能保證。
       如果人生像一份麥當勞的超值套餐,那么愛情可能就是里面的蘸薯條用的番茄醬。沒有番茄醬薯條還是好吃的,超值套餐還是超值的??扇松豢赡苁且环蓰湲攧诘某堤撞?,不喜歡就換一份,沒興趣就換一家。可知道生命只有一次,而愛情并不定義著全部。兩個人在一起,愛情會蒙蔽了雙眼,對方的一切都被理所當然地接受。但時間這個東西除了是“能治愈一切”的異能者,它還是個無情的揭發(fā)者,它逐漸把兩個人的缺點暴露出來,然后逐漸累加到一定的程度,繼而進位為放棄或習(xí)慣。能習(xí)慣固然好,這時候的愛情便升華到另一個階段。可不能習(xí)慣呢,厭倦,不理解,爭吵便入洶涌而至,直至把兩個人之前建筑的一切摧毀,露出大家都無法接受的猙獰面目后各奔東西。兩個人一直走下來,所謂靈魂的契合,化學(xué)反應(yīng)的碰撞,都得承受各種或來自自身或來自生活的考驗。即使狄多女王和埃涅阿斯在那一刻兩個人都沒有放棄對方,可未來呢?
       無法揣測的愛情又能帶他們走多遠?回到當下,生活節(jié)奏加快,人與人之間越來越多的揣度猜測。兩個人之間變得可赤裸相見,卻無法敞開心扉。就像蔡明亮的《愛情萬歲》里的三個主角,享受黎明前的放縱,隱藏著自己,靈魂越來越堅固越來越冷,愛情在人與人之間悄然出現(xiàn),卻微薄得一吹就散?!稅矍槿f歲》里唯一不萬歲的就是愛情。生活中我們總能看到各種各樣的甜言蜜語,卻知大愛無言,大言稀聲,情話如此多,真心實意又有幾許。有人說越長大越孤單,愛情似乎變成了一味擺脫寂寞孤單的良藥,可是為什么有一天你會覺得你必須和另一個人分享,你才不會寂寞呢?我們從什么時候開始,學(xué)會了隱藏自己的內(nèi)心,一個人獨享的快樂,變成了兩個人的負擔。我們總是說不再相信愛情了,把它看成洪水猛獸,卻依舊在心底對它隱隱期待,何其病態(tài)。
       比起今日的我們,無論狄多或是埃涅阿斯在這場愛情里都是那么的勇敢,他們曾經(jīng)愛得無比堅定,縱使最后兩個人都以各自的方式放棄了這段感情,可這一下放棄也是如此瀟灑堅決。我們拋下狄多女王的死,拋下埃涅阿斯的不告而別,其實這個結(jié)果會是這個故事最好的結(jié)局。如果杰克沒有沉入大西洋海底,如果愛德華沒有回到山上把愛與思念化成每一年的雪,如果每一個故事都能像賀歲電影,那么愛就不可能如此的刻骨銘心。如果注定那個他或她只是生命中一個經(jīng)過的場景,再不舍都不能再駐足了,的確會有那么一些人住進了心中,可還有一些人最后卻變成一張張堆在角落的照片,蒙上無感情溫度的灰塵??傆泻芏嗦肥且粋€人走的,愛情不是生命的全部,日子有來有往,一個人也可以很浪漫,明天或許能抵達更燦爛的彼岸。從為愛心碎的狄多,不告而別的埃涅阿斯到今天看到的形形色色的愛情,信心真的有被打擊到了。愛情變成了一場賭博,十賭九輸。可是為了一局的翻盤,我還是愿意傾盡全力,在這個漸漸冰冷麻木的時空,找到那一個值得我傾盡全力的人,寫一段兩個人的燦爛。
       縱然生活會快樂也會寂寞,明天也請好好地過。
  •     基本上是當作睡前讀物在看的,所以常??戳藥醉摼蜁杷^去,但在讀到第十章的時候,差點通宵讀完。戰(zhàn)爭的節(jié)奏很緊湊,大量的人名過去,只知道雙方傷亡慘重。不禁想起上周看的記錄片《索姆河戰(zhàn)役》。在第十一章,拉丁人不想再為特恩納斯賣命(整件事情說白了也是他的私戰(zhàn)),頓時覺得所有的戰(zhàn)爭不過是為了某個或某些人的私心而已。神靈們也都是深井冰。
  •      ·詩人維吉爾
       我想我最終還是做不成學(xué)術(shù)的。就像小時候看《紅樓夢》,心里不屑的話總是老老實實寫在試卷上,例如“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之間的愛情以及婚姻悲劇為主線,展現(xiàn)了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興衰和種種腐朽罪惡,同時歌頌了真善美和叛逆者朦朧的進步思想”。后來看周汝昌先生的研究,考證出來黛玉應(yīng)當是投水自沉,寶玉應(yīng)當定風(fēng)波最終與湘云重逢:老先生的為人與作風(fēng)是我一直尊敬仰望的。但是心上總念著“猛聽黛玉直聲叫道:‘寶玉,寶玉,你好......’說到‘好’字,便渾身冷汗, 不作聲了”那,每次翻到這里總是抵不住一陣發(fā)怵;想起林黛玉時,除了那似蹙非蹙、似喜非喜的眉目眼波,便是這聲“好”讓人久久逃不開。這一年半讀的書里只是少有這種打到心里去的東西,前些時看復(fù)旦一位學(xué)姐說,多少學(xué)術(shù)、文學(xué)研究的評論的理論的看下來,總不復(fù)讀《金瓶梅》看到西門慶哭李瓶兒的感動。西門慶不過是個胡作非為的紈绔,最丑最惡的反角就是他,然而他“在房里離地跳的有三尺高,大放聲號哭”、念著“我的姐姐”的時候卻也真的是個有血有肉的人,一個“我怎生忍得!寧可我死了也罷”的真情真意的男人。
        我們評價蘭陵笑笑生是偉大的作家,不僅僅是他重現(xiàn)的黑暗時代世間百態(tài),有多少隱約寫作的發(fā)微義理,有多少政治哲人的審慎譏諷;更在于此,此處人性本真,此處即使隔著千百年,讀來還是揪著人心。我以為維吉爾也是如此。
        出于這種心情我相信狄多愛埃涅阿斯,與陰謀、政治沒有關(guān)系,跟伊壁鳩魯也沒有關(guān)系,甚至這愛情能否得到回應(yīng)也沒有關(guān)系;不知道是否同神意有關(guān),也來不及去想命運的意圖。當我們深陷其中的時候,快樂本身是真實的,痛苦都是。當我們閱讀詩歌的時候,只要我們的感動是真實的,愛情就是。同樣出于這種心情我始終覺得,就算在愛情詩上,維吉爾是比卡圖魯斯更好的詩人。
        安娜是不信神的唯物主義者嗎?是伊壁鳩魯哲學(xué)的信奉者嗎?我不確定詩人創(chuàng)造這個人物的意圖,也不能接受學(xué)者對她的解讀。我以為安娜的存在只是因為一個女人的愛情從來不是她一個人的愛情,被愛火折磨的女人一定要有某處出口。戀愛中的少女同情人見面之前對著鏡子換了幾次發(fā)型、幾件衣服,多少樣首飾戴上又取下、鞋子一雙雙審視了多久,這些事情她的情人永遠都不會知道;但是看著她對著鏡子糾結(jié)不下、陪著她作出選擇的朋友知道:因此我們知道,因此愛情也被我們知道。安娜這個形象是為狄多、更直白的說是為狄多的愛情存在,成為維吉爾第四卷表現(xiàn)愛情的第一個手段。
        接著是狄多一個人的輾轉(zhuǎn)難耐與不安——“狄多領(lǐng)著埃涅阿斯穿過城市中心,指點給他看腓尼基人如何富庶,指點給他看正在建造的房屋;她想要說些什么,但說了半句又不說了;接著她要求他夕陽之下再來赴宴,在筵席上她著了迷似的說她還想聽一遍特洛亞的苦難,當埃涅阿斯再次敘說的時候,她側(cè)身傾聽著。當客人散去,月色也漸漸暗淡,星辰落下,催人睡眠的時候,她獨自一個留在空蕩蕩的廳堂里,斜倚在他留下的榻上愁悶著……”莎士比亞不也是這樣設(shè)計苔絲蒂蒙斯愛上奧賽羅的嗎?
         沒神魂顛倒就不是愛情,沒痛徹心扉就不是愛情,起碼不符合我們對文學(xué)中愛情的期望。狄多的痛苦暗示著埃涅阿斯的選擇,羅馬的使命與責任重于一切。詩歌的閱讀者在咀嚼狄多的痛苦時,在“你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些特洛亞人從全城各處匆匆忙忙地跑出來,就像一群螞蟻,想到冬天快來了,去搶一大堆谷物,把它搬放在巢穴里那樣,它們排成一條黑線,穿過田地,在草叢中沿著一條窄路搬運著掠奪來的東西,有的用肩膀使勁推著巨大的谷粒,有的殿后,鞭策著一些落伍者,整條小路呈現(xiàn)一片熱烈的勞動場面”中,想象、欣賞高墻上的女王狄多——她披散著卷曲的金色長發(fā),把最高貴的深紅色穿在身上,白皙的足裸著,一步步走上城墻,日光投下長長的影子。眼看著愛人離去,但是除了遠望、除了任痛苦撕扯她沒有辦法。
         當我們把狄多與她的愛情悲劇放在“對城市所有的義務(wù)高于一切其他事物之上,即使強烈的愛情也不例外……對金色的羅馬負責,是一切美德之中最為高貴的美德[ 《西方人文史》]”下,她的痛苦更厚重,也更適宜我們享受了。維吉爾的偉大就在于使這種價值或行為準則進入讀者腦中而不受排斥,他成功地勸服我們投身金色的帝國而毫無怨言,接受他憂傷而又有節(jié)制的智慧。
         “這些讓人落淚的,同樣也是希望所在:此畫如是,此詩如是。史詩并不在于告訴我們歷史是好或壞,而是展示歷史的復(fù)雜性以激起更純粹更激烈的情緒。我們因此得到更深層的安慰,就連悲傷本身都成為一種欲求?!保?Adam Parry,The Two Voices of Virgil's "Aeneid"翻譯了一小段,給這里結(jié)尾很合適 )
         
      ·羅馬人維吉爾
         維吉爾的憂傷還來自于他站在共和國與帝國的節(jié)點上,但是他成功地將個人的憂傷升華成一個民族的驕傲。他“[ 《西方人文史》]創(chuàng)造的埃涅阿斯既是荷馬時代的希臘人又是羅馬人,既是古代人又是現(xiàn)代人,既是一個當代的阿喀琉斯和奧德賽,又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奧古斯都時代的羅馬人”,埃涅阿斯是一個“能夠創(chuàng)造整個文明”、“可以在自己身上書寫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的英雄。我們站在不同的時間對事件的感觸就相異,在發(fā)生的時間去看一切都是偶然和不定,在歷史的時間去看,一切都是必然和確定。維吉爾身處歷史的時間,但卻描述著發(fā)生的時刻,埃涅阿斯因為“他能做到這一點而不是別人”成為維吉爾英雄,因為維吉爾創(chuàng)造英雄的時候是誰做到這一點已經(jīng)成為歷史事實。
         
         其一(卷四)219~278“我的兒,你去把西風(fēng)喚來,展開你的翅膀,到特洛亞王子那兒去,他現(xiàn)在滯留在迦太基,置命運注定他將統(tǒng)治的眾多城市于不顧,你趕快飛越太空,把我的話轉(zhuǎn)告給他。他美麗的母親向我保證過的不是他現(xiàn)在的這種行徑,他母親也不是為了他今天這樣才兩次從希臘人刀兵中把他救出來的;而是要他有一天統(tǒng)治意大利,英主輩出的意大利,武功煊赫的意大利,要他繁衍高貴的特洛亞血統(tǒng)的后嗣,并把全世界置于他的法律之下。如果對這樣光榮偉大的事業(yè)他都無動于衷,如果他自己不肯努力去贏得贊美,難道作為父親他就吝嗇得不肯讓他兒子阿斯卡紐斯統(tǒng)治羅馬的城堡么?他想做什么?呆在一個敵對民族里不走,他指望什么?他不想想阿斯卡紐斯的子子孫孫和拉維尼烏姆的田野么?”
         其二(卷十)1~15“我當初禁止意大利人去和特洛亞人對陣,為什么你們不遵守反而違反我的禁令?是誰挑起這方或那方的恐懼心理而讓他們拿起刀槍走上戰(zhàn)爭的道路?正當打仗的日子是會到來的,但是催促不得,將來兇狠的迦太基會在阿爾卑斯山上沖出一條路,沖進羅馬城堡,給他帶來浩劫,到那時你們可以隨意,以恨還恨,互相掠奪。”
         
         這兩處都是尤比特的話語,尤比特之所以可以說出這樣的話,是因為全能的尤比特的所知是維吉爾的所知歷史,而在埃涅阿斯看來是未知命運——而這樣的時間優(yōu)勢造成尤比特對埃涅阿斯的指責,故而完全是強加的。
         “呆在一個敵對民族不走,他指望什么?”,迦太基與羅馬的敵對在維吉爾看來是已知的事實,因為布匿戰(zhàn)爭已經(jīng)發(fā)生,對當時還應(yīng)該稱作”特洛伊人“則不然。此處似乎出現(xiàn)了時間和邏輯的錯亂:正是尤比特的神意使埃涅阿斯離開狄多,狄多才說出”我們這兩族之間不存在友愛,也決不聯(lián)盟。讓我的骨肉后代中出現(xiàn)一個復(fù)仇者吧,讓他用火和劍去追趕那些特洛亞移民“;原本這些可以不發(fā)生,而且在尤比特說話當時并未發(fā)生。以維吉爾的時間出發(fā),迦太基和羅馬的敵對已經(jīng)發(fā)生,狄多的結(jié)局便必然是死亡。與羅馬人的命運作對的人必須去死,哪怕他們的死是為羅馬文明付出的不可或缺的代價。對金色的羅馬負責,強烈的愛情也必須讓步,哪怕這一過程是令人痛苦的,但是羅馬的英雄既為未來而生,對過去和未來唯有舍棄一途。[ 《西方人文史》]因而狄多之死同樣是詩人制造的一個錯亂。雖然她“并非命中注定要死,又不該死”,但其實維吉爾哪里給了她除卻死亡之外的結(jié)局呢?
         命運尚未展開的時候,歷史的必然也只能以偶然的面目出現(xiàn),維吉爾這樣的敘述,帶給羅馬人的是命運注定的、上帝庇佑的驕傲感和使命感。
      ·政治哲人維吉爾
       阿德勒的《維吉爾的帝國》近年新譯之作,幸得一聞,那里是對維吉爾政治哲人身份的解構(gòu)。維吉爾的憂傷是哲人的憂傷,但他的超越在于他不止于一個像盧克萊修那樣的自然哲人。 老教授皮斯說,“我相信維吉爾曾逐漸明白,快樂主義哲學(xué)的愉悅只能是個人的——隱居生活(伊壁鳩魯殘篇551 Usener)應(yīng)該非常合宜于他,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被這些哲學(xué)提升至偉大狀態(tài)?!盵 Pease,Publi Vergili Maronis,,頁38,注289。]
       當我們站在這個視角去理解維吉爾的英雄時,新的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了——埃涅阿斯的幸福根源于對物性的無知和[xviii]對奇妙形象的響應(yīng):“雖然不懂,但他感到驚奇,這些事物令他愉悅(8.730)。”對事物本身、對真理一無所知,對大多數(shù)人的愉悅而言是必要的條件,因為在那里有萬事皆堪落淚,有關(guān)于人類生活之令人哀傷的真相。但帶著某種經(jīng)過恰當形塑成的無知,大多數(shù)人至少可以有正當?shù)挠鋹?,而且,其正當?shù)挠鋹偪梢允顾麄儽3趾椭C,從而可以為少數(shù)人的幸福提供一種條件。”
       維吉爾為大多數(shù)人創(chuàng)造的便是這樣無知而又幸福的生活。我們可以只享受這樣的生活而不必多想,也可以投入他那樣憂郁的思考。我既沒有后者的天分,又偏偏因為維吉爾已經(jīng)走出了前者,我只是想著他可能有的痛苦、憂傷、徘徊和為我們的創(chuàng)作。我并不驚奇,仿佛也不是不懂,只是享受著憂傷的愉悅了。
  •      埃涅阿斯到冥河去訪問他的父親,這一段是神來之筆,充滿想象,身邊的人、后世的人。。。像夢境,又像現(xiàn)實。
       埃涅阿斯與拉丁人的打斗太血腥了,并且最后他也不原諒那些向他求饒的戰(zhàn)士。這多少讓埃涅阿斯的成就沾上了苦味----奈特的話說得精準。
       奈特的序?qū)懙煤?,對維吉爾的概括傳神、準確。
      
  •     論講故事的能力,維吉爾不如荷馬,也不如與他同一時代的奧維德。維吉爾筆下的主人公埃涅阿斯,性格平淡得有如一張白紙。維吉爾多次用“誠實的”、“忠實的”一類的詞匯來形容埃涅阿斯,意指埃涅阿斯對神靈敬順有加,對命運毫不違逆。綜觀全書,埃涅阿斯在他的冒險旅程經(jīng)歷過許多次需要進行抉擇的關(guān)鍵時刻,埃涅阿斯所做出的行動,出于自身的意志者少,出于神靈的指引者多。更進一步似乎可以推論成,埃涅阿斯的成功,出于自身的努力者少,出于神靈的佑護者多。毫無疑問,維吉爾是相信命運的,在希臘—羅馬的神話信仰傳承中,命運是神與人都無法違逆的必然性,即使宙斯有通天徹地的大神通,也必須接受紡線的命運三女神的節(jié)制。所以,在維吉爾筆下,埃涅阿斯只能從一個神諭出發(fā),去追尋另一個神諭,就像是舞臺上的提線木偶,一切行動都是被規(guī)定好的,毫無真正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這樣的設(shè)定可討不了現(xiàn)代讀者的巧。
      
      全書中最富盛名、流傳最廣的一處情節(jié)當屬埃涅阿斯與迦太基女王蒂多的一段愛情故事。埃涅阿斯一行人等流落迦太基,女王蒂多對埃涅阿斯一見鐘情(埃涅阿斯的母親,也就是愛神,從中攪合,以成其好事),千方百計要留住埃涅阿斯,許諾愿意收留特洛伊人,與埃涅阿斯共治國土。埃涅阿斯在女王的溫柔鄉(xiāng)里盤桓了約莫數(shù)月的時間,直到主神遣神使赫爾墨斯下凡警告埃涅阿斯不可忘記去西方建立王國的使命,埃涅阿斯當即召集部下準備啟程,他甚至不敢親自向女王解釋原委和道別!女王恨極而自戕,火葬的紅光沖天而起時,埃涅阿斯一行人等已經(jīng)登船遠去了。這個悲劇故事或許正是日后羅馬與迦太基兩個民族之間仇恨的肇因。在《奧德賽》中,奧德修斯也經(jīng)歷過類似的情景:他在魔女喀耳刻的島上縱情聲色一年,后來離去,又被卡呂普索羈留七年,最終仍然離去。兩相比較,奧德修斯不愿留下,動機是為回家并找回為“人”甚至是為“王”的身份,而埃涅阿斯沒有留下,則是為了要完成命中注定的使命。于是,奧德修斯走得主動,走得灑脫,埃涅阿斯則走得狼狽,走得羞慚,仿佛被人從后驅(qū)策一般。維吉爾大概也覺得自己如此描寫,實在太委屈了蒂多女王,于是他在后文中又安排埃涅阿斯游歷冥府(又一處對《奧德賽》明顯的模仿),讓兩人再次見上一面。這一次埃涅阿斯好言相勸,女王則恨意未消,轉(zhuǎn)身就走,沒給埃涅阿斯面子。至于千余年后但丁作《神曲》,又將蒂多女王斥作“邪淫”,將其打入地獄,又未免不太公道。不過這畢竟是后話了。
      
      全書后半部分講戰(zhàn)爭,寫作的手法是對《伊利亞特》的翻版,而參戰(zhàn)陣容又遠不如特洛伊那時群星璀璨,于是我讀得比較潦草。不過有一處小情節(jié)讓我覺得頗堪玩味:拉丁人一方在與特洛伊人的戰(zhàn)斗中沒有討到便宜,于是遣使去狄俄墨得斯處請求援兵。狄俄墨得斯何許人也?特洛伊戰(zhàn)爭中希臘聯(lián)軍的大將,奧德修斯的好基友(兩人經(jīng)常一同行動),行事低調(diào)而戰(zhàn)績逆天(曾先后擊傷兩位神祗),特洛伊的仇敵與毀滅者。在維吉爾的筆下,狄俄墨得斯面對拉丁人派來的使者,大大的夸贊了埃涅阿斯的武勇,并且表示任何與特洛伊人作對者都會倒大霉,我自己就曾領(lǐng)教過這種滋味,所以我根本不想打仗,也勸你們不要爭斗,不用送給我什么禮物,最好是把禮物給埃涅阿斯,與他和好為妙,云云。而奧維德在《變形記》一書中同樣記載了這一段故事,其中狄俄墨得斯是這么說的:我們希臘人玷污了雅典娜的神廟,觸怒了神靈,于是在歸途中損失慘重,我們感到非常后悔。我好不容易撿得一條性命,在此地繼承了一片基業(yè)。你也看到了,這里土地貧瘠,人口稀少,打不起仗啊。輕描淡寫的就回絕了來使的要求。讀到這一段時我一拍大腿:這個老滑頭才是狄俄墨得斯的本來面目??!荷馬筆下的雅典娜有兩大寵兒,就是奧德修斯和狄俄墨得斯這個二人組。智慧女神喜歡聰明人,奧德修斯的詭詐自然不用細表,而狄某又怎么會是易與之輩呢?實際上,在《伊利亞特》的故事里,狄俄墨得斯與埃涅阿斯有過正面交鋒的經(jīng)歷,當時狄俄墨得斯開了雅典娜外掛,戰(zhàn)斗力滿點,一路追殺埃涅阿斯,埃涅阿斯在阿芙洛狄特和阿波羅兩位神靈的接力式援護下才堪堪逃得性命,正是在此役中狄某刺傷了美神阿芙洛狄特。試想有此舊事在先,狄某會怕他埃涅阿斯不成?于是維吉爾與奧維德兩人講故事的能力,高下立判。
      
  •     一、 人物關(guān)系
      從人物關(guān)系圖,可以看出這些內(nèi)容。
      埃涅阿斯是維納斯的兒子,是神之子。普里阿姆斯是特洛亞(羅馬神話稱特洛亞,希臘神話為特洛伊)的國王,那么同時,埃涅阿斯還是國王的女婿。所以,由這雙重身份,埃涅阿斯承擔起帶領(lǐng)人民逃離特洛亞、到羅馬建立新的國家的使命是非常合適的。
      普里阿姆斯的子女中還有這幾個,需要表一下,赫克托爾是特洛亞的軍隊領(lǐng)袖,帕里斯(Paris,別翻譯成巴黎)就是拐騙了海倫的那個。另外,代佛布斯在帕里斯死后,娶了海倫,所以希臘人很生氣,后來城破后他死的很慘??ㄉ5吕瞧绽锇⒛匪沟呐畠?,她的故事比較有意思。阿波羅是太陽神,也是預(yù)言之神,他愛上卡桑德拉??ㄉ5吕冒⒉_的愛情,在騙取了預(yù)言的能力后就拒絕了阿波羅。阿波羅惱羞成怒,但是又不能收回承諾,于是阿波羅在這份禮物上附加了懲罰:卡桑德拉能預(yù)言一切,只是沒人相信她的話。在國家有滅頂之災(zāi)時,也沒人相信卡桑德拉的話,太杯具了。
      埃涅阿斯的目的地是回到祖先出生的地方。關(guān)系圖上,他的祖先一個是條克爾,出生于克里特島,一個是達達努斯,出生于意大利。達達努斯是天神朱庇特的兒子,從這個關(guān)系上說,阿涅阿斯也是朱庇特的后代,難怪天神一路照顧。
      從關(guān)系圖可以看出,埃涅阿斯與左半邊的阿伽門農(nóng)、阿克琉斯有相同的祖先。在意大利,埃涅阿斯與拉丁人作戰(zhàn)時,與厄爾德爾達成同盟關(guān)系。希臘人和特洛亞人本是親戚,他們之間的戰(zhàn)爭是內(nèi)戰(zhàn),關(guān)鍵時刻還是能夠相逢一笑泯恩仇共抗外敵的。
      二、 回歸路途
      埃涅阿斯帶領(lǐng)特洛亞人逃離后,來到提洛斯島。提洛斯島,是太陽神阿波羅的誕生地。這個島在雅典的東南方,是個很小的島,現(xiàn)在有太陽神廟,為希臘的旅行景點之一。在提洛斯島,埃涅阿斯得到了太陽神阿波羅的神諭,告訴他帶領(lǐng)人民回到祖先出生的地方。
      埃涅阿斯錯誤的以為他的目的地是條克爾的出生地,克里特島。他們到了克里特島后,遭遇了瘟疫。這時,他們明白了,神是讓他們回到達達努斯的出生地,意大利。他們又沒有聽取卡桑德拉的預(yù)言,真杯具。
      《埃涅阿斯紀》這部史詩,有神話的成分,同時肯定也有歷史的成分??死锾貚u是歐洲早期的文明誕生地,可以猜想,克里特島的居民一部分向東來到小亞細亞,建立了特洛亞,一部分向西跑到了意大利。當然,實際的遷徙肯定復(fù)雜的多,在那個時代,地中海上的航行已經(jīng)非常的通暢,希臘、小亞細亞、北非和意大利這些地方,交流非常的頻繁,各種來回的遷徙都是可能的。
      從克里特島出發(fā),埃涅阿斯奔向西西里島,在接近西西里島時,尤諾來搗亂,不愿看見羅馬建國。埃涅阿斯被風(fēng)吹到了迦太基,就是現(xiàn)在的利比亞。這時,埃涅阿斯的母親來幫忙了,維納斯吩咐丘比特,讓狄多愛上埃涅阿斯,避免迦太基人對埃涅阿斯不利。在狄多愛上埃涅阿斯后,朱庇特出來搗亂,命令埃涅阿斯別纏綿了,給你在意大利安排好婚姻了,趕快走吧。為情所困的狄多選擇了自焚。這導(dǎo)致了后來的布匿戰(zhàn)爭,這是后話,不在本書描寫。
      埃涅阿斯離開迦太基后,順風(fēng)順水的回到意大利,聯(lián)合厄爾德爾,戰(zhàn)勝拉丁人,實現(xiàn)羅馬建國。
      
      
      
  •     首先,還是要忍不住抱怨一下翻譯。我現(xiàn)在越來越發(fā)現(xiàn)自己的語言天賦雖不好,但是卻要命地染上了翻譯潔癖。看到“吾王陛下”的翻譯,我的雞皮疙瘩受不了的抖了一地。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謝小維問我:誰誰是好人還是壞人?我突然發(fā)現(xiàn),小孩子的世界,其實是一個絕對的二元對立的世界,只有好人和壞人,沒有中間人或者不具備好或壞特質(zhì)的人。包括小孩子吵架期間的:我不和你好了。
      我曾經(jīng)也是這樣的二元對立,絕對的擁護好和厭惡壞。可是阿爾戈斯人和特洛伊人的戰(zhàn)爭,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呢?埃涅阿斯紀中誰是壞人誰又是好人呢。我們被教化成用絕對的二元看世界,是源自于教科書的戕害,我實在堅信這一點。教科書上的內(nèi)容永遠只有蕩氣回腸的英雄和賣國求榮的叛徒,那是扁平單一的人物。所以積壓到一定的程度,就會集體猛轟“信不信由你”的人物,一旦被定義成壞人。歷史事件在教科書中也是假的可憐的??戳恕讹h》之后,我才想說:嗯,南方其實也是有她的喜怒哀樂的。
      伊利亞特中的小龍?zhí)?,在維吉爾的書中成了主角。經(jīng)歷了結(jié)合奧德修歷險和特洛伊戰(zhàn)爭的結(jié)合。赫拉成了朱諾,可是一樣“慫恿”著壞事。
      關(guān)于赫拉的形象,一直被影響的是,壞女人,嫉妒。這應(yīng)該是比較早的在男權(quán)話語下塑造的女性形象。這也被扭曲的很嚴重,宙斯多情是類似于本能,而赫拉善妒則是討厭的,多么奇怪的邏輯??墒且磺械氖虑檫€是要赫拉來推動,要不然沒花頭啊。要不是赫拉對特洛伊的恨,特洛伊戰(zhàn)爭怎么打得起來,要不是朱諾的挑撥,埃涅阿斯的歷程怎么豐富的起來。炮灰絕對是強大的。
      在阿涅阿斯中,最后兩男的名為一女的打戰(zhàn),當然實際上是神的安排啦。最后恩特納斯要被打敗的時候,內(nèi)部開了個民族會議。有人就說了,恩特納斯啊,你為了個女人,把我們這些無辜的百姓送到戰(zhàn)場上,當人肉犧牲呀。為什么,為什么?一看到這我就想到了神馬電梯啊,橋啊,動車啊……問題是人家犧牲的原因還是明確的女人,可我們的犧牲的原因卻是模糊的。
      最后,還是覺得阿涅阿斯的形象還可以更豐滿些的。
  •     幾千年前的文字,又經(jīng)過兩次翻譯,還能讓人津津有點味的讀下去,也就不抱怨那么多啦。這書應(yīng)該小時候看呀,那些翅膀啊,海浪啊,蟒蛇啊,神們散發(fā)玫瑰光澤的脖子啊,豐富一下想象力還是不錯的。最好是那種帶著插圖的版本,插圖當然要油畫風(fēng)格的。
      
      這本古代故事書里基本有兩種情節(jié):戰(zhàn)爭和愛情。寫戰(zhàn)爭的段子還是不錯的,雖然說技藝超群的史詩英雄們基本都與神仙沾親帶故,頗有些血統(tǒng)論的味道。原來一直以為Paris是神馬都不會,凈能惹事生非的奶油小生,不過這里看他還是有射箭這一特長的嘛。勇敢善戰(zhàn),追求榮譽,保護弱小,敬畏神明,想必這就是古代人的美德吧。
      
      埃涅阿斯性格的魅力,則更是來自于他的寬容,善良和孝順。一件事是聽從母親維納斯的話原諒了海倫,沒有將她殺死;另一件是即使要渡過冥河也要去陰間看望自己的父親;還有就是雖然戴朵是因為丘比特射了一箭才愛上埃涅阿斯,但埃涅阿斯是沒中箭的,理論上神智是清醒的。臨別迦太基之時,他心中的愧疚還是夠填滿一個德爾斐神廟的。
      
      回到說戰(zhàn)爭。對于戰(zhàn)爭的描寫,因為十分具有那個年代和文化的特點,所以還是很精彩的。因為我們習(xí)慣在戰(zhàn)場描寫上見到火炮和騎兵,所以見到燒成一半以增加硬度的木棍啊,世代相傳,臨陣再淬火的劍啊神馬的,頓時史詩意境就有了。
      
      對于愛情的描寫呢,不得不說維吉爾筆下涉及到的所有官配,都沒寫出什么荷爾蒙來。似乎他寫到“unconditionally fall in crazy love”這種水平,就再也填不上任何細節(jié)了。埃涅阿斯與戴朵的感情這一段,更多震撼人心的是戴朵在被拋棄后的歇斯底里和瘋狂自殘。女人的形象頓時可怕起來。關(guān)于外貌的描寫雖然筆墨不少,卻難以讓人產(chǎn)生共鳴,最多就是頭發(fā)放放光,了不起了。
      
      所以說維吉爾要么是gay, 要么還是去寫寫戰(zhàn)爭什么的算了。同樣的故事情節(jié),到上司湯達手里肯定是一個催人淚如雨下不停的感人故事。
      
      
      關(guān)于翻譯
      總體來說可讀,不過因為是散文體的,有時意譯過頭,經(jīng)常出現(xiàn)中國古典文學(xué)中的詞句,比如“微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這樣讓人驚悚的句子。
      
      
  •     我們的時代——致維吉爾
      我們的時代,從形式上遠離戰(zhàn)爭和痛苦。
      我們的時代,用精神的死亡換取了肉體的存活。
      我們的時代,對技巧的稱贊甚于對意志和美德。
      我們的時代,任何非機械的行為都會被視為瘋狂或乖張。
      我們的時代,大多數(shù)人不可以有愛恨情仇,只有權(quán)貴圈養(yǎng)的弄寵,告訴人們什么是喜怒哀樂。
      我們的時代,離你們是那么遙遠。
      我們的時代,吹過來你們的風(fēng),濕乎乎的,他們說:“有股霉味”。
      我們的時代,我們自以為是地看著你們。
      
      愛情與命運——致戴朵
      只不過是丘比特朝你心口吹去的風(fēng),
      維納斯的愛子心切就這樣得逞。
      她所偏愛的羅馬人的先祖,
      占有了本不該屬于他的榮耀。
      命運的漿在愛琴海激起了浪,
      有多少炙熱的愛也被西莫伊斯河的波濤吞沒卷走了啊。
      信仰朱庇特意旨的特洛伊人,
      以命運的名義剝奪了你對愛情的虔誠。
      七月(尤里烏斯)和八月(奧古斯都)早就過去,
      可卻也沒見他的子孫,
      今天在享受著什么光輝榮耀。
      
      
      
       特洛伊人在戰(zhàn)敗后逃離小亞細亞,遵從神意前往意大利建國。途經(jīng)伽太基,女王Dido被維納斯(阿弗洛狄忒)設(shè)法與埃涅阿斯相愛,但不幸的是虔誠的埃里阿斯為了秉承神的意旨,不得不離開她。于是女王不堪痛苦和侮辱自戕,她對特洛伊人的詛咒在布匿戰(zhàn)爭中由漢尼拔實現(xiàn)了。
       埃涅阿斯又渡過冥河,游歷了地府,見到了父親,知曉了自己后代將開創(chuàng)的羅馬帝國偉業(yè)。后來,埃涅阿斯終于來到了意大利,在這里,他與意大利各族展開了戰(zhàn)斗,主要是為了與圖爾努斯爭奪當?shù)氐墓骼S尼亞。經(jīng)過數(shù)場激烈的戰(zhàn)斗,埃涅阿斯殺死了圖爾努斯,故事到這里嘎然而止。
       維吉爾在史詩中摹仿荷馬,但他強調(diào)英雄的性格是虔誠和節(jié)制。
       詩中提到,埃涅阿斯在特洛伊城陷落之日看到海倫,正想除去禍根。維納斯勸阻了他,說了這樣一段話:“把富庶的特洛伊消滅的,把它高大的城堡夷為平地的,不是像你所想的是海倫的罪惡的美貌,也不適應(yīng)受責備的帕里斯,而是天神,是無情的天神阿!”(這是楊周翰的譯文,市面上還有曹鴻昭的譯文,作:“尼切勿怪罪斯巴達丁勒斯家這位可恨的佳麗,也不要怪罪巴黎(帕里斯)。是神狠著心腸,毀滅特洛伊的顯赫光輝和勢力?!眰€人認為楊譯略勝一籌。)
       在后面,埃涅阿斯顯然聽從了母親的勸告,對神無比虔誠,但這也辜負了Dido對他的愛。在命運面前,作為人的意志,愛情總是脆弱而又無力的。
      
  •     
      戴朵已經(jīng)倒伏在利劍的吻上。
      秋天的火焰,只留下詛咒
      灰燼和無盡的虛無。
      除了她,還有誰會殉情而亡?
      
      不,她們所殉的,不是丘比特的
      卑鄙伎倆,并不是愛情,令她們香消
      玉殞。
      兇手是誰?誰手中握著寒光?
      
      誰隱藏在黑夜之中,等著給親密的人
      致命的一擊?誰給了她孤獨
      冰冷和無盡的絕望?
      埃涅阿斯,等著你的,真的是羅馬的輝煌?
      
      蒼白的鬼魂拒絕回答。冷冷的風(fēng)卷著落葉。
      是風(fēng)吹落了,她們。是風(fēng),吹落了她們。
  •     似乎并不出名的一本書,卻是古典文明與文藝復(fù)興承前啟后之作:對荷馬從羅馬人角度的后續(xù),又是但丁至為崇拜的先賢。英雄主義古典悲劇的浪漫幻想在環(huán)地中海奏響的旋律,穿越巨大的悲傷、艱難曲折和傷感的戀愛,給我們平庸的生活又注入了不安分的激情,但沒有承受英雄人物對歡樂、安逸所作出巨大犧牲的精神,又沒有時代給予我們創(chuàng)立偉業(yè)的空間,我們或也只能在此幻想中與前世豪杰、偉人同悲喜,而又斷斷續(xù)續(xù)的將此精神傳承后人。
      以此致敬,向荷馬式的英雄、普魯塔克式的英雄、和未來的英雄!
  •     我看得是德國中世紀作家Heinrich von Veldeke (約1200年前后)改寫Vergil的『Aneas』,實際上他是綜合了Vergil的作品和古法語的改寫本。
      
      Veldeke的改寫,反轉(zhuǎn)了Dido在Vergil那里的形象,成了一個只為“愛”的女人。Dido唯一的失敗就是她在愛情上的失敗。而與之相比較的,就是Aneas和Lavinia之間的愛情。
      
      Dido的愛情失敗在哪里?因為沒有神的眷顧和準許?這只是其一。Dido和Aneas的愛情也開始于源于美麗外表的“愛的一瞥”。在之后的一次狩獵旅行中,因為大雨二人和眾人失散而有了樹下避雨一幕。此時的Eneas被擊中了,但多半是通過身體上的誘惑被擊中的。這注定了他們之間的愛情沒有結(jié)果。
      
      Lavinia和Eneas的愛情亦開始于驚鴻一瞥。之后的日子里,二人都陷于對愛情痛苦的灼問中不能自拔。這在和Dido的故事里是沒有的。Lavnia甚至還給Eneas寫了情書,用文字表達了愛情。沒有經(jīng)過深思的愛情不是真正的愛情,因為愛情是一種認識,不僅僅是身體的感官刺激,這就是作者的愛情觀。
  •     我沒看過本書,但我了解挨涅阿斯,一個很卓著的古羅馬時代的英雄,一個神話的人,相傳他是美神維納斯的兒子。
  •     埃涅阿斯紀,要不是有谷歌輸入法的幫助,我還是不能記住這個奇怪的名字。據(jù)說這本書講述的是羅馬先祖的歷史,我卻只記得羅馬的開國祖先是關(guān)于狼孩什么的。后來讀了這部史詩才知道埃涅阿斯比他們還要早很多。西方的史詩,毋寧說史詩(詩經(jīng)中的某詩)是不怎么好讀的,還好翻譯的作者把它處理成“詩句+小說”的形式,如果你只想讀個大概又可以向人吹噓自己讀過此書,可以挑著那些詩句線索讀完即可。宏大的敘事有時真的可以催人忽略,于是詩人有意無意地在其中穿插了一段經(jīng)典的愛情故事。蒂朵女王為了埃涅阿斯而自殺,并種下千年的詛咒??磥砦疫€是不夠全身心的投入去看的緣故吧,我在感動的預(yù)設(shè)心理下也僅僅激起了些許的漣漪。還是老師說的對,古人過富于感情了,竟然在此文字前潸然淚下。千年后的我觸動的情感也算得上是一種現(xiàn)代人的呼應(yīng)?而當埃涅阿斯終于殺死了苦苦哀求的對手時,我讀到了友情的力量,而沒有感受評論家們所說的一些負面的批評。
      你要想著我的勇氣,而運氣之類的事情,你還是去請教神吧。
      
  •     他的長矛——那挪威山上采伐來
      可做巨型旗艦檣桅的巨松
      比起來就只是一根細枝短棍——
      ——金發(fā)燊譯彌爾頓《失樂園》第一卷,第292-294行(《失樂園》,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上冊第15-16頁)
      有趣的是彌爾頓描寫的是被上帝逐出天堂的撒旦,他的長矛“用來支撐蹣跚的步履”,而《埃涅阿斯紀》中瞎眼巨人波呂菲姆斯Polyphemus拄著的“一根截短了的探路的松枝”正是“用來穩(wěn)定搖晃的步履”。
      他的話剛剛說完,只見從山頂上牧羊人波呂菲姆斯本人拖著巨大的身軀在羊群中像往常一樣走向海濱,好可怕的一個怪物啊,丑陋、碩大無比,惟一的眼睛已經(jīng)失明。他手里拄著一根一根截短了的探路的松枝,并用它來穩(wěn)定搖晃的步履;毛茸茸的羊群伴隨著他,這些是他苦難中惟一的安慰,只有它們能給他一點歡樂。
      ——楊周翰譯維吉爾《埃涅阿斯紀》第三卷第655—670行(《埃涅阿斯紀》,譯林出版社,第77頁)
      兩個中譯本的翻譯恰好地體現(xiàn)了彌爾頓來源自維吉爾和更早先的荷馬。在《奧德賽》中,庫克洛普斯(Kuklops,即Kuklopes的單數(shù)形式,特指波魯菲摩斯Poluphemos——被奧德修斯捅瞎者。Poluphemos或譯波呂菲姆斯。)樹段截成的手杖讓人聯(lián)想到“配備二十枝劃槳的黑船上的桅桿”。
      對于熟悉造船和航海的荷馬(或奧德修斯)來說,用桅桿表示樹段的長短是再貼切不過的了。從“樹段”、“桅桿”自然就到了“海船”。
      庫克洛普斯睡躺的羊圈旁橫倒著一根
      粗大和青綠色的橄欖樹干,被他截砍,以便
      風(fēng)干后作為手杖使喚,看來總有一根
      桅桿的長短,矗指在寬大、烏黑的貨船上,
      配備二十枝劃槳,穿行在汪洋大?!?br />   這便是樹段的長度,用眼睛判斷——陳中梅譯《奧德賽》第九卷第319—324行(《奧德賽》,譯林出版社,第270頁)
      長矛/手杖與樹段/桅桿這兩者在詩句中構(gòu)成了明顯的比較關(guān)系,它給予讀者的印象是一種對等可比概念。不過從邏輯上來看,就兩種事物之間關(guān)系而言,可以適用于任何其它事物;但是,由于這兩種用于比較的事物是認識的客體,能夠在讀者的頭腦中集中反映出某些具體的觀念,或者說訴諸于心智;又因為這兩種事物通過一種抽象的關(guān)系(其對等的意義上)彼此聯(lián)系于閱讀時序中,讀者勢必從詩句中所出現(xiàn)的兩種事物的這種聯(lián)系中,激發(fā)出一種意象,盡管這種意象還是模糊的,不那么確定。在閱讀過程中,這種意象會進一步得到強化。
      因為存在著感知的連環(huán),這一意象在文學(xué)作品中一個時代一個時代地流傳下去。當讀者再次閱讀到類似的比喻時,通過不可避免的聯(lián)想過程,意義尚未明確的長矛/手杖與同樣含義不定的樹段/桅桿之間的關(guān)系便以不同于我們平時能見到的那種普通樹干的形象清晰地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奧德賽》《埃涅阿斯紀》中的那些字句而帶來的烙印,這種印象非常迅速地出現(xiàn)在讀者的頭腦里,使他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分析由比喻本身所迫使他作出的理智意義上的調(diào)整反應(yīng)。
      簡言之,讀者面臨著過去的印象而無法自拔、攪擾其中,而罔顧《奧德賽》中是將桅桿般粗壯高大的樹段制成了手杖,《失樂園》則是將長矛與巨大松樹制成的桅桿相比。
      
  •     博爾赫斯對維吉爾的贊美勾起了我讀《埃涅阿斯紀》的欲望。細看每個句子都是用心的推敲的杰作。精美,工巧。用文學(xué)巨擘形容他一點不過分,但習(xí)慣于根據(jù)作品的歷史作用而非美學(xué)價值對文學(xué)作品加以取舍的做法使其被漸漸忽略。
      
      ——不說古希臘人乘著夜的間隙進入特洛伊城,他說是利用月光的友好,靜謐;“特洛伊城已然逝去”這種形容讓人怎不唏噓;“諸神對命運作了不同考慮”來解釋命運的多舛;他沒有譴責人的好戰(zhàn)的瘋狂,溫柔的說那是“對鐵的鐘情”。他像詩人一樣平和的對世人講述著,下筆的審慎并不影響敘述的流暢,在語言的國度里,他是皇帝??此麑懙脑娋?,會感激,感激這個逝去的作家告訴我有如此美秒的修辭。
      
      書越看越發(fā)現(xiàn),總有新鮮廣闊的領(lǐng)域讓自己興奮、焦慮。
      我的好奇心,我的認知盲點。
      
  •     詩人就是詩人,雖然此書是奉命而作,帶有對屋大維的贊頌,但與當時羅馬其他贊頌政治家的詩所不同的是,維吉爾在埃涅阿斯紀中充滿憂郁的悲觀,對命運的信仰。
      詩人相信造成痛苦的恰是生命中那無法被自己掌握的命運,他無法改變命運,所能做的只是盡量過好的生活,而其他的只能由神來決定,正如埃涅阿斯在安慰同伴時所說的那樣:“我們?nèi)淌苓^比這更難以忍受的痛苦,神會結(jié)束這些痛苦?!?br />   特洛伊被攻陷是命運,埃涅阿斯無家可歸、到處漂流是命運,狄多為愛而飲刃自焚也是命運。
      
      詩人是悲觀的,盡管最終埃涅阿斯率部找到了安身之處,但是其中依然掩飾不住維吉爾對命運的絕望。
  •     Norwegian Wood
      
      
      他的長矛——那挪威山上采伐來
      可做巨型旗艦檣桅的巨松
      比起來就只是一根細枝短棍——
      金發(fā)燊譯彌爾頓《失樂園》第一卷,第292—294行
      《失樂園》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上冊,第15—16頁
      
      有趣的是彌爾頓描寫的是被上帝逐出天堂的撒旦,他的長矛“用來支撐蹣跚的步履”,而《埃涅阿斯紀》中瞎眼巨人波呂菲姆斯Polyphemus拄著的“一根截短了的探路的松枝”正是“用來穩(wěn)定搖晃的步履”。
      
      他的話剛剛說完,只見從山頂上牧羊人波呂菲姆斯本人拖著巨大的身軀在羊群中像往常一樣走向海濱,好可怕的一個怪物啊,丑陋、碩大無比,惟一的眼睛已經(jīng)失明。他手里拄著一根一根截短了的探路的松枝,并用它來穩(wěn)定搖晃的步履;毛茸茸的羊群伴隨著他,這些是他苦難中惟一的安慰,只有它們能給他一點歡樂。
      楊周翰譯維吉爾《埃涅阿斯紀》第三卷,第655—670行
      《埃涅阿斯紀》譯林出版社,第77頁
      
      兩個中譯本的翻譯恰好地體現(xiàn)了彌爾頓來源自維吉爾和更早先的荷馬。
      在《奧德賽》中,庫克洛普斯(Kuklops,即Kuklopes的單數(shù)形式,特指波魯菲摩斯Poluphemos——被奧德修斯捅瞎者。Poluphemos或譯波呂菲姆斯。)樹段截成的手杖讓人聯(lián)想到“配備二十枝劃槳的黑船上的桅桿”。
      對于熟悉造船和航海的荷馬(或奧德修斯)來說,用桅桿表示樹段的長短是再貼切不過的了。從“樹段”、“桅桿”自然就到了“海船”。
      
      庫克洛普斯睡躺的羊圈旁橫倒著一根
      粗大和青綠色的橄欖樹干,被他截砍,以便
      風(fēng)干后作為手杖使喚,看來總有一根
      桅桿的長短,矗指在寬大、烏黑的貨船上,
      配備二十枝劃槳,穿行在汪洋大?!?br />   這便是樹段的長度,用眼睛判斷
      陳中梅譯《奧德賽》第九卷第319—324行
      《奧德賽》譯林出版社,第270頁
      
      長矛/手杖與樹段/桅桿這兩者在詩句中構(gòu)成了明顯的比較關(guān)系,它給予讀者的印象是一種對等可比概念。不過從邏輯上來看,就兩種事物之間關(guān)系而言,可以適用于任何其它事物;但是,由于這兩種用于比較的事物是認識的客體,能夠在讀者的頭腦中集中反映出某些具體的觀念,或者說訴諸于心智;又因為這兩種事物通過一種抽象的關(guān)系(其對等的意義上)彼此聯(lián)系于閱讀時序中,讀者勢必從詩句中所出現(xiàn)的兩種事物的這種聯(lián)系中,激發(fā)出一種意象,盡管這種意象還是模糊的,不那么確定。在閱讀過程中,這種意象會進一步得到強化。因為存在著感知的連環(huán),這一意象在文學(xué)作品中一個時代一個時代地流傳下去。當讀者再次閱讀到類似的比喻時,通過不可避免的聯(lián)想過程,意義尚未明確的長矛/手杖與同樣含義不定的樹段/桅桿之間的關(guān)系便以不同于我們平時能見到的那種普通樹干的形象清晰地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奧德賽》《埃涅阿斯紀》中的那些字句而帶來的烙印,這種印象非常迅速地出現(xiàn)在讀者的頭腦里,使他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分析由比喻本身所迫使他作出的理智意義上的調(diào)整反應(yīng)。簡言之,讀者面臨著過去的印象而無法自拔、攪擾其中,而罔顧《奧德賽》中是將桅桿般粗壯高大的樹段制成了手杖,《失樂園》則是將長矛與巨大松樹制成的桅桿相比。
      
  •     維吉爾老頭是但丁老頭最推崇的詩人,這倆老頭真是意氣相投。
      個人之見,從文本內(nèi)涵角度來看,后世豐富于前世是不可逆的趨勢。當然,文人一直有復(fù)古的心理,總以為先圣之書便是完美的。這是歷代文人以其新思想附會的結(jié)果。原始文本一定是單純的,過了一百年,便復(fù)雜一些,五百年后就又出現(xiàn)了新世界。
      譬如荷馬史詩,不過是民間詩人百年來創(chuàng)作的心血結(jié)晶,要說有些意義,也是在全人類的奮斗與發(fā)現(xiàn)層面上所言。
      《伊利亞特》的關(guān)鍵詞:憤怒、中止
      《奧德賽》關(guān)鍵詞:探索、發(fā)現(xiàn)(這么耳熟?)
      維吉爾傳承了荷馬以來的傳統(tǒng),正像古羅馬文明延續(xù)古希臘文明的精神核心一樣。然而,維吉爾的《埃涅阿斯紀》就不單單能用幾個詞概括了。很復(fù)雜。同樣,千年之后的但丁的《神曲》,作為《埃涅阿斯紀》中冥府一幕的拓展,文本中蘊含的深意便更無法說清楚道明白了。
      《埃涅阿斯紀》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講述特洛伊英雄埃涅阿斯在故國失落后海上漂泊尋找新王國之土地,頗似《奧德賽》;第二部分是埃涅阿斯帶領(lǐng)的特洛伊人在意大利地界上與原住民的沖突以及勝利,又有些像《伊利亞特》。但綜合而言,維吉爾借鑒了荷馬的敘事結(jié)構(gòu),可謂“荷馬遺風(fēng)”,但精神實質(zhì)是完全不同的。
      看書完璧,寫三條:
      1、《埃涅阿斯紀》著述的目的,是頌揚羅馬民族的始祖——埃涅阿斯。這是詩人獨立創(chuàng)作的民族史詩。換句話說,維吉爾其實是屋大維的御用文人,本史詩多數(shù)部分是為羅馬帝國增添光榮的。
      2、《埃涅阿斯紀》帶有傳奇文學(xué)色彩,較之于有些格式化的荷馬史詩,進步了不少。但《埃涅阿斯紀》中的傳奇人物不帶有延續(xù)性,只是在過場中作為“亮點”曇花一現(xiàn)。
      3、《埃涅阿斯紀》中的人物有明顯擴大化、神圣化跡象。埃涅阿斯本人顯然是個空殼子,沒有表情,沒有性格,就像一道照耀著的光輝。當然,頌歌,本來就是要神話英雄人物的。同荷馬史詩中的人物相比,主要英雄除了憤怒之外基本上看不出什么性格,這是敗筆。反而,第二點中所言的傳奇人物(龍?zhí)捉巧钊擞洃洩q新。
      
      維吉爾,連同但丁,給人的感覺都是死著老臉,不茍言笑。從他們的文本分析,也許是性格使然。帶著憂慮以及希望的詩人,大多是悶悶不樂吧。
      所以,看完了維吉爾,我們還是來看奧維德吧。
      奧維德是個乖巧可愛,心思敏捷,愛茍言笑的老頭兒。
      預(yù)告:下次的大師讀書,我們來看奧維德老頭的淫詩《愛經(jīng)》。
  •     愛情。
      一開始并沒有愛情。是神的恩典或者不懷好意的捉弄----神秘的愛火吹進心里,居心叵測的維納斯與丘比特暗暗令她不知不覺地中毒。一箭穿心。一箭穿心帶來的痛楚……及痛到極致之時酣暢淋漓的快感。痛楚,與快感。愛情所贈與我們的,無外乎這兩種。酣暢淋漓注定是短暫的,易逝的,唯有痛苦永遠年輕。她愛上了,像一只中箭的麋鹿,落網(wǎng)的孤雛,無比驚慌無比可憐無比動人。她落網(wǎng)了。她的命運已被注定:這愛將殺死她的國家她的肉身她的靈魂,自殺的靈魂只能進入地獄,永失天堂之愛。
      她的名字叫狄多。她所愛的那個男人,英俊神武高貴溫柔受盡命運的折磨----他叫做,埃涅阿斯。
      眼淚紛飛,吶喊,劍與盾牌,無限遠又無限低的天,血與鐵,飄揚的長發(fā)金碧輝煌,風(fēng)起云涌。愛情與戰(zhàn)爭一樣殘忍。海水拍打著岸堤。愛情像海水一樣遼遠溫柔。她掩住心口,臉色必定蒼白,月光下用青銅鐮刀割來的,飽含著黑色有毒的汁液的藥草,醫(yī)治不了她的心傷。痛苦與快樂的表情很相似,恨與愛很相似。他來了,他又走了。她的愛恨像春天的野草一樣瘋狂地生長,無法克制。
      從那一天起就開始了。雷電交加,洪水從山上沖下。腓尼基的狄多與特洛亞的埃涅阿斯在神的安排神的注視下,躲進山洞,結(jié)為夫婦。苦難與死亡從這一天就開始了。高山之巔的仙女們的歡呼就像哀號。英武的男人,多情的女人,他們的罪愆是他們的無辜。神的游戲,凡人是玩偶。
      埃涅阿斯必須遵從神的旨意離去,狄多架起柴堆準備向天神祭獻自己。愛情是一場災(zāi)難,足以毀滅除它之外的一切。一箭穿心。不,不,萬箭穿心。眼淚紛飛。飄揚的長發(fā)金碧輝煌。雷電交加。……這有如毒藥一般強烈的愛,與有如蜜糖一般甜蜜的恨哪!……
      劍刃刺進胸膛,烈火炙燒血肉。這一種疼痛與因愛而生的那一種相比,可曾遜色許多?肉體與靈魂,在疼痛中得到解脫。仇恨被燒成灰燼,愛也是。絕情的特洛亞人在海上忘見這壯麗的火光,狄多最后的詛咒將她死亡的惡兆緊緊籠罩他的船艦。
      這肉身的焚燒。比不幸更不幸,比幸福更幸福。因為對他的愛,她背叛了對已逝夫君永不再嫁的誓言;因為他的離去,她親手將這愛,將自己焚毀??偸且撑???偸窃诒撑?。生命在愛與恨的夾縫中摩擦得快要著了火……背棄從前,又被將來背棄。
      她飲下了愛的鴆酒。這甜美醉人的汁液尚未從唇邊干涸,她已經(jīng)因愛的罪名被安放到地獄之中。在但丁的《神曲》中,她被敘述為“讓情欲壓倒理性的犯邪淫罪者”。不,不,沒有愛情,有的只是------“邪淫”。
      有什么是重要的。有什么是在乎的。愛情不是高尚的,生命不是美麗的。生之歡愉或者死之痛楚,其無奈都是一樣的。
      那么強烈的愛恨,多強烈的愛恨,在那一把熊熊大火之后都被燒成灰白死寂的灰燼。她在地獄“哀傷的原野”徘徊,懷著不久前的創(chuàng)傷。然而她的魂魄在經(jīng)歷那樣強烈的愛恨之后,已經(jīng)完全的絕望。當埃涅阿斯遵從神的旨意游歷地獄,在“哀傷的原野”望見她,懷著深情與懊恨與她交談,力圖撫慰她之時,她孤苦的游魂并未流下一滴淚。她一言不發(fā)地走開,用“不原諒”來作最后的一絲反擊。已經(jīng)微乎其微了;她的愛恨所能激發(fā)的力量;她的詛咒無礙于神之子偉大功業(yè)的最終實現(xiàn),她的悲歡,她的愛恨,她的生死,都是無足重輕的……
      而那一顆被愛情折磨與損蝕過的靈魂,只能在地獄之中,那一片原野之中,隱秘的愛神樹林之中,尋找片刻的安寧……而這安寧,依舊帶著創(chuàng)傷。一個女人的命運,因愛情而曲折動人,因愛情而萬劫不復(fù)。
      愛情?
      無關(guān)愛情。
      
  •     看這本書的時候,正值2006世界杯如火如茶的進行。
      
      從比賽的小組賽、十六強、八強,意大利還并沒被寄予很高的期望,因為它的麻煩不斷。
      
      特洛伊英雄埃涅阿斯,人神之子,從毀滅之城逃出,歷經(jīng)千辛萬苦、種種磨難的考驗,在意大利建立了羅馬國。原來羅馬帝國的歷史是這樣來的,原來后來創(chuàng)造帝國輝煌的凱撒、渥大維等等人物就是特洛伊英雄的后代,我對意大利人的這段歷史開始有了了解。
      
      接下來,進入世界杯四強時,英俊的意大利隊開始引起世人關(guān)注,不斷令人驚嘆,包括實力與外貌。他們頂著沉重的壓力,卻一路殺進,不斷迫近冠軍寶座,最后終于神奇地奪得大力神杯!
      
      這個過程讓我不斷想到書中對英雄的描寫,英雄的力量與傳統(tǒng)在這個隊伍的身上不斷地得到佐證。古與今,歷史與現(xiàn)在,戰(zhàn)場與球場,時空在奇特的轉(zhuǎn)換,英雄的特質(zhì)與風(fēng)采仍然在延續(xù),難怪意大利隊會取得勝利,原來他們曾經(jīng)有那樣的歷史和祖先,就像飛翔的駿馬在空中奔騰,留給后世子孫印有不滅的痕跡的藍色天空。
      
      如今藍色的意大利后裔馳騁在綠茵場上,神奇的力量依然存在。
      
      
  •   這么說旅人但丁真是太沒有眼光了
  •    前者的潛臺詞是”我雖然很強但特洛伊人也很強,無論輸贏都要有大損失所以不行大家還是和睦相處為好,禮物我不稀罕你們用來求和或者找別人吧”;后者的潛臺詞是”我是英雄暮年,我的部下也是大難后的殘兵,我的國家太弱太貧瘠,如果打的話八九成會輸,所以幫不了你們,抱歉哈“維、奧二人在這段上的設(shè)計究竟誰更好些其實不那么容易做出評判吧
  •   順便在荷馬眼里埃涅阿斯應(yīng)該是特洛伊戰(zhàn)爭中僅次于阿基里斯的,波塞冬在阿基里斯的槍下救下埃涅阿斯時就說過“在他達到命定的死亡界限之后,你便可大膽在前線沖殺,因為那時沒有哪個阿開奧斯人能和你對敵”
    所以如無雅典娜外掛,狄俄墨得斯碰上埃涅阿斯恐是懸的很~
  •   古希臘羅馬文學(xué)中,神意和命運的在場,從來都不意味著個體意識的缺位,相反,英雄們從來都不會因為神諭的存在而獲得一帆風(fēng)順的旅程,命運的必然性也從來沒有讓他們對前路望而卻步,換句話說,神與命運,只能說是英雄們的舞臺,而不是史詩的主角。
  •   LZ以荷馬和奧維德為標準去評判維吉爾,得到后者的敘事不如前兩者的結(jié)論不足為怪。如果以維吉爾為標準去要求別人,那么荷馬的故事也一樣能挑出許多不盡人意之處。比如我就覺得奧德賽中的奧德修斯形象并不比維吉爾的埃涅阿斯立體,而且奧德賽的故事也不及埃涅阿斯紀那么渾然。
    對于命運對埃涅阿斯的限制,LZ不去考慮更合理的解釋,也即詩人需要一個這樣的主角,卻以埃涅阿斯不夠灑脫(換句話說,不夠討LZ的喜歡)為由來否定作者的敘事能力。竊以為埃涅阿斯的順服與掙扎,以及這些給他也給讀者帶來的痛苦,承擔著對人類歷史本質(zhì)的思考,正是作者匠心所在。認為維吉爾自己不知道他的埃涅阿斯不會那么討人喜歡,恐怕是太小看人了。
    至于LZ假設(shè)維吉爾和奧維德都以荷馬的狄俄墨得斯為標準來寫這個人物,且以是否符合荷馬的塑造而非是否適應(yīng)兩人自己的作品需要為評判高下的標準,這個,呵呵,就更不公平了吧。。。
  •   神力人力約各占一半.而人寫的書,自然多描寫神力.
    相反如果是神界寫的書,可能人力也是主要描寫吧.
  •   這書我也看了,不過貌似不是這家出的,至于譯者記不清了。好看。
  •   你看的應(yīng)該是曹鴻昭翻譯的版本。我看得這個版本沒有賣的了,從圖書館借來看得
  •   羅馬神話稱特洛亞,希臘神話為特洛伊 這話有問題 古希臘語
    τρο?αι(|復(fù)) τρο?α(單)古拉丁語 troiae(復(fù))troia(單)音譯都應(yīng)為特洛亞 而特洛伊的譯法是英語Troy的音譯
  •   推薦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97年翻譯的版本
  •   不是不出名~~在歐洲是文學(xué)經(jīng)典 hommer的iliad Odyssey有同樣的文學(xué)價值~~
  •   自心取自心
    非幻成幻法
    不取無非幻
    非幻尚不生
  •   啥啊,不懂
  •   真正不朽的文學(xué)作品是美學(xué)價值與思想價值的統(tǒng)一,埃涅阿斯紀在西方文學(xué)中之所以具有崇高的地位,不僅僅是因為它的言辭優(yōu)美,更重要的是它開拓了獨立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活動,并且將民族、國家的命運納入了文學(xué)視野,從而實現(xiàn)了對古希臘注重個體性的文學(xué)的超越。
  •   哈哈,作者好可愛,其實我也覺得很多時候大家過分贊揚一本名著了,更多的時候是不懂裝懂,為了說明自己很高深而夸贊一本書,看了那么多正經(jīng)的評論,這位作者的評論最隨心了,我喜歡!
  •   另外,對不起,我不小心點到了不合適內(nèi)容......
  •   = =b……
  •   想讀!
  •   狄多其實也是個出色的政治家...可惜......
  •   這本書是論文?與愛情有什么關(guān)系?
  •   寫的真好,沒有看過書,卻有感動。。
  •   善良癡情的女人大部分永遠是愛情的祭品,只有一小部分重頭彩遇到了真愛自己的男人。希望書和評論一樣精彩。
  •   沒看過
    但感覺你的文章似乎可能比這書還要精彩
    至于為愛,或為愛這種理想所做的執(zhí)著追求
    以及做這種執(zhí)著追求的人
    任何時代都有(比如我:〉)
    只不過要是拍成寬銀幕電影
    同是作為背景的那個時代的火與劍,似乎比今天灰暗的城市要更鮮活一些
    如此而已
  •   感動。愛 ......以及為愛而生的恨......毀滅自己......
  •   不確定自己是否有興趣閱讀這樣的書,但你的評論深刻生動:)
  •   好文筆,佩服。讓我想看這本書。
  •   有點混亂,但是符合愛情,因為愛情就是一場混亂!
  •   愛情在你筆下紛飛...
  •   你讓我好感傷
  •   愛情高于一切,那是兩個純美心靈的碰撞,然后結(jié)合為一體,
    人性所有的美好在其中都能尋找到,
    相信愛情,那是神圣的,與現(xiàn)實無關(guān),
    但那很難得,
    有人走入了歧途,
    錯把依戀是為愛情,
    他們嘗到了苦酒,嘗到了毒液,
    很痛,
    便不再相信愛情的存在,
    將自己保護起來,武裝的嚴嚴實實
    戴上了墨鏡,
    不讓別人看到自己深邃的眼睛,也看不清別人的眼睛,
    即便真的愛情擺在面前,
    也看不清了
  •   犀利
  •   樓主是詩人呢。
    喜歡這樣體貼人物的人性而非道義的筆觸。
  •   用語中性而殘忍…………
  •   應(yīng)該是散文吧?其實愛與恨本來就是一體兩面的,傳說丘比特的箭袋里不就是由金箭和鉛箭兩種的么?
  •   下午趕緊去找來看了,發(fā)現(xiàn)書沒有你說的好看也.
  •   2006-10-25 17:53:10: Karen
      下午趕緊去找來看了,發(fā)現(xiàn)書沒有你說的好看也.
    這篇文章很容易誤導(dǎo)人,哈,如果你以前從沒聽說過這本書,現(xiàn)在因為這篇文章而想去讀,肯定是失望
  •   激情洋溢的言辭,看見一個感嘆號,卻覺得滿目感嘆號
  •   評論,好緊張的節(jié)奏。比原書的還要吸引人一些。
    慢悠悠的讀著七八字節(jié)的名字組成的故事,糊里糊涂的開始和結(jié)束,無法細嚼慢咽。讀后,留下的還不過只是名字、名字……
  •   愛情發(fā)生在第四卷,我想知道狄多長什么樣子.
  •   因為喜歡書中"月光下用青銅鐮刀割來的,飽含著黑色有毒的汁液的藥草"這一句話,所以寫了這篇文章.
    在書中,狄多的愛情并非她自己的選擇--是維那斯為了讓埃涅阿斯得到她的幫助而用愛火造就的.只有死亡與詛咒是她自己選的--大火,和月光下用青銅鐮刀割來的,飽含著黑色有毒的汁液的藥草.
    狄多的故事在書中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她的命運始于愛情,止于愛情.
  •   感情太毒了...
  •   執(zhí)著于愛情,往往結(jié)局是什么也得不到
    dido最打動人的是,埃涅阿斯經(jīng)過冥府呼喚她的名字,她卻理都不理
    愛他,為什么不理會愛人的呼喚?
    不愛他,那這一切到底是為了什么?
  •   精彩的評論
  •   以愛情的名義撕裂生命的時候,至少,感覺到“活”。
    其實,也可能不是這樣的。
  •   還行,但是對我沒有多大用!!!!
  •   文章寫得很好!
  •   這樣的書能讀出這樣精彩的評論,與人有關(guān)吧
  •   文字很奢華
  •   喜歡!好精彩的書評!
  •   寫的太棒了,像打仗!
  •   看的出埃涅阿斯同樣是愛她的,但是"如頑童手中的蜻蜓.."注定的命運難以更改
  •   如果因為這篇評論而想看這本書,那么應(yīng)該看企鵝出的Doomed Love,是Aeneid里面埃涅阿斯和狄多的愛情部分摘譯的英文版
  •   寫的真好 這評論本身就夠華麗了
  •   文筆陰柔艷麗,想必是出自女人之手.....
  •   當然不是 愛情 是passion 。 omnia vincit amor.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