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味

出版時間:2007  出版社:天行者  作者:李玉瑩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醬油蔥花伴出思念婆婆的豬油撈飯。
紅椒榨菜炒一碟星洲米粉,歲月之後只留手足情深。
蓮藕情長,紅豆相思,一道湯走出生命舒坦路。
每個人都有一本屬於自己的食物往事回憶。從令人懷念的豬油撈飯、招賊入屋的紅燒元蹄,甚至到麥當勞的漢堡包,詩人的酸辣湯、平常日子的飲食,輕巧健康;同桌友儕,笑談香鴨青菜間。一道道的美食佳餚、家常小食,在滿足口腹之餘,亦不著痕跡地記錄下點滴人生滋味。
從食物追憶透視細緻人生,李歐梵筆下的「真心女人」,李玉瑩與你真心分享,細味她的甜、酸、苦、辣、甘。

作者簡介

李玉瑩(子玉),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畢業(yè),美國南伊利諾州大學社會學學士。著有《食物的往事回味》,並與丈夫李歐梵合著 《過平常日子》、《一起看海的日子》。
李玉瑩作品列表:
《細味──食物的往事追憶》
《戀戀浮城》

書籍目錄

目錄
Chapter 1 兒時食物
1.1 小廚師牛刀小試
1.2 小學時代的早餐--豬油撈飯
1.3 婆婆魂兮歸來,嚐嚐我的涼瓜牛肉
1.4 詩人的酸辣湯
1.5 一飛沖天--「一條龍」雲(yún)吞麵
1.6 赴湯蹈火都要吃的「碗仔翅」
1.7 情癡老師的糟溜魚片
1.8 廣東式的揚州炒飯
Chapter 2 小巧婦伴讀又掌廚
2.1 麥當勞店的甘苦回憶
2.2 招賊入屋的紅燒元蹄
2.3 當爐賣餅苦經(jīng)營--咖哩餃
2.4 可樂雞母女訴衷情
2.5 手足情深的星洲炒米粉
2.6 皮蛋瘦肉粥暖透遊子心
2.7 廣東燒鴨情繫一線牽
2.8 五香豬腳補筋骨
2.9 喜愛吃雞的女性家族
2.10 情緒指標的五味牛腱
2.11 孤獨而實在的花生醬多士
2.12 過年蘿蔔糕
2.13 生命存在的證據(jù)--清蒸魚
2.14 一碗麥片粥吃出幾種心情
Chapter 3 平常日子的食譜
3.1 情濃山藥豬胰子湯
3.2 空前「絕味」的馬六甲海南雞飯
3.3 油條脆燒餅香,絕配鹹豆?jié){
3.4 龍鳳呈祥的三杯雞
3.5 憂鬱的菜色--毛豆豆干炒雞胸肉
3.6 左宗棠雞--不是廣東菜的廣東菜
3.7 吃素吃葷俱隨緣
3.8 酸話梅排骨好滋味
3.9 蓮藕情義長,紅豆最相思
3.10 味鮮不膩口的臺北小籠包
3.11 提高生活趣味的一盤七色菜
3.12 在劍橋的健康早餐
3.13 哈佛廣場的「好麵包」
3.14 栗子冬菇炆雞歡度感恩節(jié)
3.15 紅燒乳鴿令人「吃興」大作
Chapter 4
4.1 我的英文老師和他的拿手好菜
4.2 玉姑的甘香芝麻蝦
4.3 上海前菜馬蘭頭
4.4 沙鍋魚頭的緣分
4.5 心靈雞湯憶難忘
4.6 義國魚重溫赤子情
4.7 養(yǎng)女婿做的麻婆豆腐
4.8 富浪漫情調(diào)的餐館Casablanca
4.10 三文味馥郁,兩女玉娉婷
Chapter 5
5.1 心靈雞湯憶難忘-聶華苓女士
5.2 可敬可愛的黃苗子
5.3 大俠金庸
5.4 夏志清先生印象記
5.5 無懼膽固醇的余英時太太烤鴨
5.6 三文味馥郁 兩女娉婷
5.7 從「酒蟹居」到「晚晴軒」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細味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5條)

 
 

  •      作為一個工科職業(yè)女來說,某些時候只有羨慕的份兒。繁重的工作之后,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湊合著過日子。剛看一個對吊絲的理解:首先不在于經(jīng)濟,而在于心態(tài)和外在。一個講究穿著的人,潛意識里覺得自己值得更好的生活。
       無論在什么情況下,盡力把自己打理好。為自己做一份豐盛的早餐,享受美食。有時候我們的時間真沒有感受的那么少。不將就,不怕麻煩,便是生活的開始~
  •     也許看這本書的時候,也許第一頁不會勾起你的任何興趣,但,這本書,就好比烏龍茶,越是往下翻看,就約會翻動你的好奇心,以及你對作者所說的那個回憶,或者那部電影,那個主題的,某些所思所想。你會心曠神怡,原來,自己也是一本書,也是一個藝術(shù)品。
  •      這是一本以食為珠以溫情的回憶為線串起來的女人成長回憶錄。每一篇閑散的記述都與飲食相關(guān),粗一看你以為是在寫食,其實不然,作者只是將食物作為了人一生必不可缺的一個環(huán)扣,一個引子,一個親情、愛情都不可或缺的關(guān)鍵。
       李子玉,原名李玉瑩,香港著名散文家,李歐梵現(xiàn)任妻子。20世紀70年代中期畢業(yè)于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隨后赴美國南伊利諾伊大學取得社會學學位。
      幼年時的她,隨外婆居住在九龍城的一幢舊樓里,祖孫三人擠在一間分租屋里,廚房與衛(wèi)生間都是公用。因外婆燒的一手好菜,所以,很小開始她總是會躲在一旁偷看,夢想著長大做一個廚師,可是外婆總是不讓她和哥哥靠近廚房。但隨著外婆的年事已高,經(jīng)常生病,她才得以漸漸走入廚房,有機會嘗試去做。可是,好景不長,她開始做菜的興趣越來越淡了,因為每次進廚房都是因為外婆生病,她害怕外婆會忽然有一天離他們而去,忽然間,她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少女變成了一個有著很重心事每日祈求上蒼保佑外婆長命百歲的大人??墒牵乱嗽笧?,外婆在吃過她利用暑假打零工掙錢請的西餐之后,撒手離去。留下她與哥哥相依為命。
       外婆離世之后,他與哥哥靠遠嫁美國的媽媽寄錢過日。自然,她挑起了家中一日三餐的重任,開始學著去菜場,學著討價還價,學著怎樣用最少的錢吃飽肚子。
       1976年,她前往美國南伊利諾伊州大學攻讀社會學系,她認為讀了中文再讀社會學就可自動助她成為一名作家,結(jié)果取得學位后并沒有如她所想,她找不到一份工作,只能開始漫長的八年陪讀生涯(丈夫鄧文正在芝加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在這期間,她在咖啡館打散工,做咖喱餃送去訂購的地方賣,在家中開辦零時的學生食堂,為留學在外的華人友人解決吃飯問題。艱難的生活使她沒有機會拿起筆成為一個作家。
       1991年的冬天,她與鄧文正協(xié)議分居,分手是鄧文正提出來的,離開之前,她為丈夫做了幾個小菜,其中一樣是五味牛腱,后來她問起文正味道如何,文正說:”香味是夠的,甘味適中,甜味不足,辣味太重,,“她聽后感慨的大笑:”我們共同度過的婚姻里,不也是甜味不足,酸辣有余嗎?”n年以后,當她做了同樣的五味牛肉之后,現(xiàn)任丈夫李歐梵卻說:“甜味太重,而酸辣不足。”因為李歐梵不能吃太甜的東西。同樣的食物,不同的人吃著卻是不同的反應,婚姻何嘗不是?
       接下來的十年,她飽嘗抑郁癥之苦,曾四次自殺未遂。2000年9月,她與李歐梵在美國劍橋注冊結(jié)婚。李歐梵是前夫的好友,曾五年時間在她家繳費吃飯。這段姻緣將她從無任何活著的狀態(tài)轉(zhuǎn)向積極樂觀的生活狀態(tài)。她隨夫往來于美國與香港間生活,丈夫講學,她除了照顧一日三餐外,無需再為衣食奔波,有了時間做一個業(yè)余作家,坐在咖啡店里,一邊啜著咖啡,一邊執(zhí)筆,讓周邊的的人物活動,帶動這她的筆桿移動。
       離婚之后,她與前夫相處的非常和諧。她說,因為,沒有了婚姻關(guān)系不再有期望及要求,緊張的關(guān)系造成的壓力也就自然消失了。前夫恢復了表哥的身份。
       前夫,她,丈夫,三人現(xiàn)在的相處之道是自然而舒坦的“不執(zhí)著,不作無謂的要求,但彼此都付出關(guān)懷與愛心?!闭煞蚶顨W梵時常對她說:“你是個幸福的女人,前夫和丈夫都疼愛你?!闭驗檫@些溫情的鼓勵與打動,她終于走出了抑郁,她說:“我確實也感到很滿足,上天對我也真的不薄?!?br />   
      
  •     以人機床一體狀態(tài)讀完了李子玉的《細味--food memory》、是很輕松的小散文很好讀。一篇一個菜色然后還有那在菜色中的無窮無盡的回憶。
      讀完后很想嘗一嘗的是《生命存在的證據(jù)--清蒸魚》、《空前“絕味”的馬六甲海南雞飯》、《孤獨而實在的花生醬多士》。
      
      很多簡單的東西因為承載自己太多的感情所以就會 變得不一樣起來吧。
      
      “就這么一條清蒸魚,加上 白米飯一碗,我就是如此這般的過來四個月,有曾換過口味嗎?我記得是不曾?!?br />   “為了證明生活是無聊的,我 每天不斷重復地做著一些事情,連味覺也重復著,每天吃著一尾鮮蒸魚,是表示我跟另一個生命有接觸,一尾活跳的魚被我吃了,我因此而感到生命的真正存在,而又在我口中消失?!?br />   剛開始不懂作者的所為、讀下去才慢慢知道作者有不間斷的抑郁癥、病發(fā)的時候渾身提不起勁、可她好幾次都是在頓悟中走出抑郁癥的陰影。清蒸魚就是她某一次抑郁癥的陪伴,還是見證?
      經(jīng)歷不同所以對同樣食物的理解不同。
      一尾清蒸魚,于我來說是開心的。汕頭的海鮮多到讓人無法想象,幾乎每天晚上都能吃到好吃的海魚。我還記得要是我媽買的是河魚的話,我是一筷子都不會去碰的。出去外面吃,爸爸會點好吃的更貴的魚,那個時候都會不說話只專注著盤中雪白的魚肉,當然還要有油醬油,不然絕對是不夠好吃的。
      高中住宿學校偶爾有的魚讓人嫌棄啊??墒歉叨_始因為有那么一群人陪著你吃飯、所以會開始吃學校的魚。可是還是不會去碰蒸魚而是轉(zhuǎn)戰(zhàn)炸魚,然后各種老干媽或者味是達,魚的腥味被掩蓋掉了,也就能夠下咽了。
      提起味是達、突然想起我們那時候放在學校食堂的醬油總是會被別人拿去用,消閑的味是達還被人偷了去。于是乎我們竟然在吃飯的時候開了個批斗大會討論要如何保護我們的醬油君o(︶︿︶)o
      
      
      
      
      
      
      
      
      發(fā)現(xiàn)很多的食物都是跟母親有關(guān)啊。果然是抓住一個人的心要先抓住他的胃嗎?
      
      
      “飯最后送上——圓滾滾如玻璃珠子一般大小的雞油飯團,我們用手抓上一粒往嘴里送去,入口甘香油滑,雞肉更是鮮美肥嫩”
      描述食物真的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啊。好吃的東西吃的時候都只顧著吃了,要如何用眼做照相機記下它的賣相,用筆描述下來更是 難上加難。
      國慶回家在舔舔的推薦下去吃了家附近的本味軒、他們的招牌菜就是海南雞飯。飯上來的時候還覺得料好少,可是第一口飯下去的時候就被驚艷了,瞬間覺得好值得好滿足好幸福啊O(∩_∩)O~
      雞油飯的香味,真的如同李子玉描述的一樣。
      欣喜不知所以然。
      
      
      
      
      
      總而言之,看這本書會想起很多自己的事情。一味菜,在作者看來是那樣,在我們看來又是另一個模樣。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     柴米油鹽醬醋茶,
      
      
      酸甜苦辣咸澀麻。
      
      
      七物七味應細品,
      
      
      一心一意善當家。
      
      
      醉翁之意豈在酒,
      
      
      巧婦技藝不須夸。
      
      
      若然解得其中味,
      
      
      從此不羨詩酒花。
  •     買這本書是因為看了一位名人的書單,其中有另一本我是看過的,非常喜歡.于是給了這個書單很高的信任度.這個年頭,大家都這么忙,最不開心的事兒,就是好不容易找到休息的,自己的時間,卻讀了一本爛書~~
      
      
      
      結(jié)果呢,這本書就爛~用了三個小時的飛行時間看完的.不喜歡的理由是:一,食物不喜歡.雖然已經(jīng)來香港兩年了,但是還對許多廣東的菜色沒什么感情.吃了后悔,不吃不惦記...這是先天不合,一邊看我會一邊想,這些東西放一起能好吃么......二,我感覺我在花錢看他顯擺平時都和什么文化名流吃飯,都收到名人的什么禮物.每想到此我就想罵街,你自己在家偷著樂就可以了,不用一筆一筆寫下來,拿出來到處換錢花.三,這是本爛散文就算了,還是本爛菜譜.做菜的關(guān)鍵細節(jié)的全沒寫.
      
      
      
      唯一覺得可以看看的是對外婆的回憶,不過篇幅太少.
      
      
      
      這種書都能出街,替她抑郁.
      
  •     《細味》周日上午讀完的李玉華飲食人生,一本從童年的豬油拌飯開始寫起的故事篇章,從香港到美國的成長記憶,前后兩任丈夫的情感波折,少女到女人再到婦人,她邊做飯邊過日子,苦難饑餓抑郁癥的折磨,輕描淡寫成就菜肴。大起大落,顛簸流離后收獲的幸福,這個女人的細味日記,值得每個女人品味
  •     我想不出來什么好標題。
      
      看到這本書是在圖書館的推薦頁面上,當時借來后就很喜歡,每道菜都有典故,滿滿都是愛。作者的文字功夫?qū)嵲诤?,娓娓道來一個個故事,平淡的敘述之中飽含深情。
      
      也許每一個愛做飯的人都是用心生活的人,也是能從平凡日子中活出不同滋味的人。細味,重在一個細字,用一種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對待食物、對待人生,即使童年不幸、婚姻失敗、抑郁纏身也用靈心巧手變幻出一道道佳肴。酸甜苦辣咸,一道菜就是一種心情一頁書簽,一天天做過來寫過來就沉淀為了現(xiàn)在的李子玉,愈發(fā)剔透和沉靜。
      
      狼吞虎咽有害健康。細味,才能發(fā)覺天然的味道,才能吸收到真正的營養(yǎng),才能讓每一個細胞都獲得呼吸舒展的空間。我已經(jīng)走得太快、吃得太多、想的太少。。。
  •     作者的一生的經(jīng)歷,情感的變化都點滴在各色菜肴力,這也勾起我對爺爺奶奶的回憶,回憶也在菜里,因為現(xiàn)在人在深圳,吃的菜的口味卻是四川湖南湖北那一帶的味(因為在深圳的人口比例里這幾個地方的人最多),實在吃不慣那些味,再加之我的腸胃本來就不好,更受不了,特別是麻辣,簡直抓狂,直至無奈。所以開始了自己做菜,卻發(fā)現(xiàn)初下廚房的我也能拿捏那些陌生的器具,也能煮出和味的菜來,又發(fā)現(xiàn)這些做法跟味道上跟奶奶頗為相似。人在外,腸知鄉(xiāng)愁。
      另外這本書的文筆是屬于那個時代所特有的,說話謙讓、恭維,帶點含蓄,有些詞是很正統(tǒng)的書面化用詞。我想這樣的一本書比較適宜那些經(jīng)歷了很多事后的人看才會真正體會各種的所傳達的情愫。
  •      從食物中品味人生,從食物中追憶往事,一切均由食物說起。本書分為4輯:兒時食物、小巧婦伴讀又掌廚、平常日子里的食譜和親友佳肴聚溫情。前三輯大概是按時間順序排列的,在兒時食物中,我們可以讀到作者所吃到的兒時的食物以及對外婆的思念。在小巧婦伴讀又掌廚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在和其先生在外國求學間的經(jīng)歷,以及其的心路變化,對于新菜的研發(fā)體現(xiàn)了作者的賢惠和聰穎。在平常日子里的食譜中,看到的是其與第二任丈夫相知以后所吃所做的菜,在簡單的食物中體現(xiàn)了溫馨與幸福。在親友佳肴聚溫情中,每一道食物都是一份溫情的回憶。
       基本上每一篇中都提到一種食物,她并不是寫明了每一種食物的制作流程,因為這不是菜譜,因為有很多菜是作者隨意發(fā)揮的,因為文章的背后是作者的心理歷程。不按食譜隨著心情和身邊的食物便能做出讓人稱贊的美味,這里便可以看到作者的用心。
       說不清是環(huán)境賦予食物特別的味道,讓人回味還是食物反映了當時的心情,讓人難忘。散文風讓我品味出作者的情緒起伏,很慶幸她在最后能從憂郁中走出,能親手烹調(diào)交友給懂她的愛人吃,這是一種幸福。
       每一種食物都會帶來不同的回憶,可能是因為味道、心情、感覺···看完此書后會想問自己?有什么樣的食物是我記憶中的美味,當時又有怎樣的故事呢?
      
  •     這是一本很溫馨的書。
      能算是回憶錄嗎?里面有她從小到大的點點故事。
      故事中,還穿插著菜譜——做菜的方法。菜譜是零散的,不是固定的菜系,都是家常菜。菜的香氣彌漫全書,作為一條引線貫穿著一個個小故事、一段段回憶。
      作者的筆觸很細膩,很溫柔。
      這是一本值得細細去讀的書。
      推薦~~~~~~~
  •      如果只把它當一本菜譜或食經(jīng),那可能很讓人失望。
       但細細讀下來,食物的味道在過往的歲月中流轉(zhuǎn)。人生或清淡或油膩。一個人經(jīng)歷了一生,而這一生她總是在和食物打交道?;蛟S她更能嘗出自己人生的味道。更能知道如何選擇自己的口味。
       食物、往事
       細細地咀嚼,味,在唇齒間,在腦海中。
  •     從另一本里,知道的這本書,當翻開第一頁,就感覺這是一本對我味口的小品,從食物到人生,感覺就象是我另一個我在書里復活,以作者的方式又活過了一遍。人生又何嘗不是一道美味,不同的人生時段亦如烹調(diào)美味的每個階段,人生的酸甜苦辣亦如食物的味道。呵呵,而我又是一個熱愛烹調(diào)美味的小女子,人生也如食物一樣多滋多味,慢慢煮、細細品、用心嘗遍這一生。
  •     從小就喜歡在廚房里,纏著爸或媽,在他們弄面的時候,要一塊玩來玩去的。那時候就想為什么這個東西可以吃起來這么香。后來長大一些,自己可以做些簡單的吃食,往往做的活色生香的,越來越喜歡烹調(diào)美味。因為里面的佐以“愛”,味道就會讓內(nèi)心有一種幸福的滿足感。
      更觀喜看到他把這些愛,一點點吃到嘴里,臉上慢慢浮現(xiàn)幸福的微笑。那也是我最幸福的時刻。
  •     序言里面,李歐梵對其LP的文字夸了又夸,調(diào)子唱得太高,以至于看到正文部分時,略有點失望,文字平白,敘述也很平淡。不過,食物與記憶都是自身的一部分,讀起來讓我想起了記憶中那些美食的香氣。
      
      那一篇豬油撈飯,也是讓我想起了媽媽每次買豬肉回來熬油,邊油是最上等的,味道也是最濃厚的,媽媽在悶熱的廚房里慢慢地攪動著鍋勺,趴在寫字臺上抄書的我,總是時不時抬起頭,聞一聞空氣中飄來的香味。那時候物質(zhì)不是那么豐富,加上我們在縣城里住,許多東西都是媽媽自己動手做的,包粽子,包湯圓,做釀豆腐,諸多美食,在她的手中誕生。只是,小時候很抗拒種種命令,于是以不吃飯作為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來回應,趁媽媽不注意,把飯菜都從陽臺上倒下去,被發(fā)現(xiàn)后自然是一頓皮肉之苦。后來外出求學旅游工作,每次電話中,媽媽總是嘮叨著,吃得好嗎,吃得飽不,不要熬夜了,不要喝咖啡了,要多吃點東西。
      
      小時候是絕然不進廚房的,外面那么大的世界,那么多好玩的事情都還沒有見過呢。加上飛叉叉的性格,成日里在外面跟人打架,無所事事。叫我吃飯的時候還很不情愿地回去,坐在桌子前,聽媽媽一邊給我夾菜,一邊嘮叨。后來讀大學的時候在外面租房子住,也開始了廚房之路的摸索,脫離了媽媽的指手畫腳,大多時間都是自由發(fā)揮,尤其是賣相欠佳,不過一點不影響大塊哚頤的享受。還記得一道宮爆肉丁,室友來訪時品嘗了一下,贊不絕口,然后補充說,就是太難看了。多夸獎幾次后也就飄飄然,回家后總是想要露一手,卻在資深大廚們的面前出丑,不是鹽放多了,就是連魚都沒有蒸熟透。雖然對我的廚藝持懷疑態(tài)度,媽媽終于不再擔心我會餓死了。某段時間,天天給她熬湯,番茄肉丸湯,白菜豆腐湯,魚湯,酸菜粉絲湯,獲得她的好評,我們的關(guān)系也緩和了一陣子。
      
      雖然每年住在寨子的時間加起來可能還沒有一個月,但是三不五時的回去,dia dia總是開心地去給我做飯。她們那一輩的人,做飯不僅僅是服從傳統(tǒng)文化中對女性的要求,更多的是對親人的關(guān)心。她們做飯的時候也不是一個人的寂寞,妯娌鄰居都來幫忙,燒柴的燒柴,洗菜的洗菜,時不時說上幾句話,做飯仿佛是小事情,而相互之間的閑聊才是重要的。小時候不懂事,回去之后嚷著要吃寨子里根本吃不到的東西,dia dia一籌莫展,不知道怎樣才能滿足這個被慣壞性子的小不點。上一次回去過年,走的時候,大姨她們給我裝了好大堆的食物,綠豆粉,油宵,還有臘肉,一路送到火車站,還不舍地朝我揮手,也不知道下一次我回去是什么時候。
      
      后來讀到過很多關(guān)于吃/食物的文獻,吃,不僅僅是一道道菜,是溫情的融入,端上來的,也不是食物,是關(guān)心和濃濃的愛。或許媽媽嘴拙,不善言辭,氣急了也只是拳腳相向,只是每一餐,她都是用心的做,期望我能好好的,平安的長大。早已與過去的我和解,微笑著回望過去的路,我知道,她是愛我的。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
  •     
       最近的新興趣是美食。當然,吃是一直都喜歡的,但是認真對做菜和食物感興趣是最近的事情。
       我以前對做飯沒有興趣,也沒想到后來會有興趣,所以逐漸覺得廚房不夠用,太小又擺不了太多工作。不過我這個人一旦興趣來了,總是有點黑心,恨不能一口氣吃成個胖子,因此一直告誡自己,慢慢來,飯沒有做幾頓,不要攤出了一個鋪面來了,貪多嚼不爛。
       我做吃的也是憑興趣,比如冬天的時候特別想吃羅宋湯,就研究食譜,燒了好幾次;最近看韓劇PASSTA,于是又對意大利食物興趣斐然,近期的研究可以課題就是PASSTA。亂七八糟嘗試了一通以后發(fā)現(xiàn),做飯(我的水平不好說烹飪呢,感覺烹飪的是比較進階的說法),是件很有深度的事情。
       這期間,看了很多相關(guān)的電影和書,甚至還有漫畫書和真人秀,看別人輕刀熟路地處理各種食材,真是一種享受。但是自己還是挑些簡單的就好。
       碰巧看了一本書,是李歐梵先生的妻子寫的。我仰慕李歐梵先生,因為很喜歡他做學問的態(tài)度,輕松、靈活又不失嚴謹,后來知道他人生性也很浪漫。李玉瑩這本書的序當然是先生做的,做先生的既鼓勵妻子寫書,又尊重她的文風,不以自己的標準去改,足見他們的夫妻相處之道也是這樣,怪不得處處透著恩愛。其實,我看這序有點像“炫耀貼”,就是告訴大家我老婆不僅做飯好寫文章有一套,還很愛我。男人的夢想不都是這樣一個聰明,會做飯又不霸道邀功的妻子嘛!
       原本想著,丈夫當然說妻子寫得好,但是看看,就入迷了。我只能說,這一對璧人,真是令人羨慕。
       玉瑩文風柔弱樸素,語言很簡潔,加上文言味重,簡潔又不干癟,讓我很佩服。她寫的無非是從小到大在不同的情況下做過些不同的食物,食物中有故事,故事中有菜譜,可以看出她作為一個女人,不是那種雞婆羅嗦的人,簡單說,就是不俗氣。
       玉瑩做飯也很隨性,想到就做了,有的是偷學的,有的是自創(chuàng)的。做過飯的人才知道,做飯本來不難,好些菜譜寫得非常精細,簡直讓人沒法出錯,依樣畫葫蘆容易得很。但是做飯和練武似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無法融會貫通,不了解食物、搭配和烹飪的技巧的話,是很難做到這么揮灑自如的。她寫到自己生活窘迫的時候,怎么巧婦要為無米之炊,生活里的種種悲傷經(jīng)歷都藏在菜里,又覺得這女人心思太細密,又是傳統(tǒng)的脾氣,難怪會憂郁。
       我當然也很佩服別人做飯事事精細、到位,用什么材料,用多少量,孰先孰后,都井井有條,不像我總是手忙腳亂。但是,我更佩服有人做飯信手拈來,寫出來的菜譜也是區(qū)區(qū)幾個字,但是很讓人回味。
       世界上主婦那么多,都說油煙氣就等同于俗氣了,其實也有舉重若輕的。相親節(jié)目里的女孩子大多不肯做飯,要找會做飯給她吃的男人,網(wǎng)上罵說俗氣,其實只是笨。自己不聰明,又怎么會找到聰明的男人?像李先生這樣聰明的男人,才會由衷地愛一個聰明女人。
       玉瑩寫:你是我17年前家中的一位食客,仿佛在那時我已開始照顧你了。
       我要是男人,也一定立時投降。
      
      
      
      另:今天看到這本書出了新版,配合了很現(xiàn)代的手繪,字小圖多價高,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韓國人寫的。于是上卓越買了老版,11.1。
  •      不能否定,人也是動物,所以自愈是天生的能力,當然,不同的是人畢竟是人,除了身體受傷,心靈也是會憔悴的,這種暗傷卻很難借助外力縫補,最好的是要完全依靠自己的療傷能力。比如現(xiàn)在的偶,之前由于閱讀多本現(xiàn)代言情小說,被越界的男女驚駭?shù)?,被囂張的小三挑釁過,被莫名其妙的西藏男女行迷惑住,信念中原本堅持的愛的真諦轟然倒塌,心靈驀然空乏、不知所措?!芭阒懵兝稀?,難道只應天上有,人間豈容這般情嗎?讓我們誤以為這樣的事情是超難度,非現(xiàn)代人類所能完成的嗎?
        
        曾經(jīng)真的以為是自己傻,活該被無數(shù)人詬病,“一生一世一雙人”只道是自己的癡纏,然而此時終于有幸偶遇這本《細味》,閱讀下來,可以肯定原來現(xiàn)時的世上還有這樣的人,就算是燕麥片日日早餐,也是可以咽下,只為這是愛人端上的: 哥吃的不是粗糧,吃的是愛!哥見的不是簡陋,見得是情! 這就是偶閱讀李歐梵老師筆下“真心女子”李子玉的新作《細味》后的真實感受,也是治愈偶心病的最好心藥吧!
        
        即使不長的人生,也會感受百般滋味,記憶深處的舊事舊情何止一二?子玉師母從兒時食物開始一一細數(shù),借并非奢華的食物為題發(fā)揮,與我們一起分享了她世界里的美味與情味。這些平淡而富含趣味的字里行間,誰能想到這般溫婉率性的女子曾經(jīng)跟憂郁病糾纏與搏斗多年,十年中多次復發(fā),四度自殺,也許正是有了第一次婚姻的觸礁挫敗,才會有和李歐梵老師今天的平淡生活吧?
        
        古人尚且曰:治大國若烹小鮮,閱讀《細味》,就會發(fā)現(xiàn)這不是一本簡單的介紹美食的烹飪手冊啦!在子玉師母娓娓道來各種應接不暇的小吃美味的過程中,生動有趣的文字不僅讓我們感受到歐梵、子玉伉儷的幸福生活,同時還和那些原本只能在文字圖書中見到名人墨客也近了距離。子玉師母以一道道美味為切入點,對自我人生的真實再現(xiàn),對生命與生活的通透剖析,真的是讓我們“幸福得不愿意離開”吧! 愛,其實不必大搖大擺,清茶淡飯間的情意才會更長久,涓涓如細流,入了骨子,才會讓心靈得到永恒的安寧吧!
  •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9242642/?start=0&post=ok#last
      
      “每天吃我妻煮的早餐—每天都一樣,小黃瓜加小番茄加小紅蘿卜拌意大利醋、一碗現(xiàn)煮麥片、一杯淡咖啡?!边@是歐梵老師的幸福生活??晌乙敲刻旖o我老公吃這些,或者他給我吃這些,我們會打起來。也即是,我覺得歐梵和玉瑩吃得太“清苦”了,尤其中餐晚餐他們就是“菜飯”了事,雖然這個菜飯是獨一無二的李記出品,但熬不過天天吃?。?
      
      我和他們一起吃過不少飯,常常,請客的朋友無論是出于地主之誼或我見猶憐的心意,趁著玉瑩不注意,往歐梵的酒杯加酒,給他的盤子挾肉。人生得意須盡歡,這是我們的意識形態(tài),所以碰到玉瑩毫不妥協(xié)地把甜點取消掉,總是令人心有不甘。但是,這些年,比老師師母年輕一輪的我們呼啦呼啦皮帶緊起來毛病多起來,他們卻十年如一日地苗條、矯健,還面色紅潤,用句上海話,阿拉是麼閒話槓了。
      
      沒話說了,那就來聽聽玉瑩的美食主義。不過,作為一個完整地看過兩遍《細味》的讀者,我想負責任地勸告已婚男女,這本書,如果你看了,那麼,別讓對方看。理由是,《細味》絕不是一冊有關(guān)美食的書。星洲米粉是手足之情,糟溜魚片是癡情故事,而我唯一試過的玉瑩手藝—毛豆炒雞胸—更是讓我深深體悟“患難與共”這個詞。毛豆雞胸我不敢恭維,但愛美食的歐梵老師卻一吃四個月,陪著玉瑩走出黑色憂郁。這事情,我講給我老公聽,結(jié)果我們吵了一架,沒愛到“美女和野獸”的地步,《細味》真是很可能引發(fā)家庭矛盾。
      
      在這本“愛情傳奇”里還包括玉瑩和婆婆的感情,玉瑩和她叫做“阿姨”的媽媽的感情,而所有這些傳奇,她入之飲食,出之飲食,既是日常,又是詩歌,我們跟著她坐在鏞記和金庸聊楊過,跟著她到山王飯店聽夏志清說黑人,嗯,幸福得不愿離開。
      
      而我相信,所有這些幸福,當玉瑩把它們寫下來的時候,歐梵老師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所以,堂堂大教授,在老婆面前,變得很低很低,低到我們最后頓悟,歐,人類學意義上的李歐梵是這麼煉成的!
  •     記敘的菜式都很家常,但文字平和而醇美,就像大病初愈時喝到了一碗文火熬的青菜粥一樣,說不出的熨貼。讀她的文字時,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很多曾有的細微的感受,被她說的歷歷在目。印象最深的是她抑郁癥發(fā)作時,有段時間每天買一條鮮魚蒸來吃,吃魚的時候就木木地念叨,一條魚的逝去印證了她的生命尚在流淌。如果能夠結(jié)識她的話,我們一定會是很好的朋友。而看著她的書,也讓我開始想象經(jīng)歷二十余載后我的模樣,但愿會有她一樣的平淡和從容。
  •   替她抑郁+1,矯情的要死要活真是夠了
  •   幾乎都一窩蜂地認為好呢
    我和lz一樣 覺得真是爛透了
  •   我替李歐梵抑郁。。。
  •   嗯~“趁媽媽不注意,把飯菜都從陽臺上倒下去”很有愛啊
  •   小時候各種惡劣事跡忒多了
  •   是個搞怪的小孩吖
  •   一直都素邪惡的小孩吖
  •   摸摸邪惡的小孩
  •   捏捏魔王
  •   魔王獎勵黑暗星美白套裝
  •   挖,速效的不,偶還有一次蹲點田野吖~
  •   速效速效,咔咔
  •   挖,求美白求獎勵
  •   獎勵一口西瓜~
  •   啊嗚~~大咬一口~~
  •   再獎勵一口
  •   嗯嗯~~西瓜控~~
  •   我來踩踩~~
    的確是赤果果的炫耀貼~~~
    M畢業(yè)論文答辯的時候就要見他,被他評了~~~
  •   終于要答辯了呀~
  •   事實上他也不知道確切日期。要么就是他知道了,沒告訴我。
  •   沒事,隨緣。
  •   
  •   這是歷經(jīng)世間萬物,最后回歸自然、平和心態(tài)的寫真。
    雖然文筆不是爐火純清,但感情的細膩之處,體現(xiàn)了淡淡的、儒雅的,對生活的品味。
  •   “愛美食的歐梵老師卻一吃四個月,陪著玉瑩走出黑色憂郁”
    感動!
  •   我根本不會做菜,但看她寫的卻很有趣,總是在睡前翻兩頁,希望能在夢中吃到廣式美味。
  •   喜歡吃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