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一念

出版時間:2009年7月24日  出版社:亮光文化  作者:林夕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內容簡介 :
《十方一念》是林夕第一部奇書。
奇在於,你可以說這是他個人的新詩詩集;
也可以看成為他遊走於大千世界,人生百態(tài)、光影愛情、時事世道之間,感悟出來的一些哲理嘉言金句;
亦可以視為他第一部親手打造的圖文書。
多種身份定位,原來都繫於一念。
一念去十方,十方又歸一念。
於是,《十方一念》就成為珍藏版的完全林夕心簡,不過,心簡暫印於紙上。
看其序文,可以感受到此書之「奇」。
「十方無界天地給了我無字天書
我想用文字來演譯天地的一念
彈指間發(fā)生的事情給過我剎那的感受
我想用剎那的感觸記下生滅間的感悟
想從一粒沙看見三千世界的浮色實相
想從三千世界攝下一粒沙的詩情畫意
想從雜念生懸念
從懸念生想念概念妄念正念
一念 一念 又一念
聯(lián)念出 可大可小 可增可減的心念
留下還值得念念不忘的一些意念
十方:東南西北四維上下
一念:一彈指有二十瞬間。一瞬有二十念。一念含九十剎那。一剎那含九十生滅
一彈指間何止灰飛煙滅。還閃現(xiàn)三百二十萬個將生即滅欲滅又生的靈光?!?/pre>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十方一念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條)

 
 

  •     本來在友人家中翻的書,原著港版并獲贈簽名,喜歡得不得了,曾經誠懇地借書,后面友人感覺不太靠譜害怕愛書一不留神慘遭被毀、被損、被折的命運,出于本能地坦率地拒絕了我。
        
      由于不知道如何搞到港版,于是本著”我也只是貪圖文字享受而已“的高尚情操入了內地版。然而書甫到手,隨手翻翻,編輯排版果然不能與原版相比,頓時大打折扣。好歹我們讀的是詩,當然也得頁面漂亮才有心思鉆研內容。還真不曾想到我連讀書都成了外貌協(xié)會一員,囧!
        
      書中本來沒有分篇別類,卻是我在心中自行劃分哲理篇、情感篇、佛理篇及社論時評篇。作為修為不夠知識欠缺的本人,對佛理篇及社評篇不敢多言,倒是好幾篇哲理情感類如常擊中心中要害,若有所思,沉迷沉淪沉沒下去不能自拔...
        
      把五日四夜留在東京,把一生一世帶回香港」 這是《環(huán)游世界》的開篇,讓我一見鐘情決定購書的就是它了。心里掂量著夕爺真的很喜歡東京,一樣都是大城市,但東京應是最容易讓人及他自己浮想聯(lián)翩的地方了,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如果感情有力量!證明有感情沒感情有多大分別?!沟@篇不是情感篇,分明是在嘲弄日常無聊交際無趣的社會當下,即便如此,誰又能輕易逃離世俗,于是「五日四夜的東京」「九日四夜的巴黎」才顯得難能可貴,「上海的過期青春」才值得一輩子收藏,「香港的滄海桑田」才忽然有了意義。
        
      后面回頭看序,是他自己寫的序。
        
      「十方:東南西北四維上下
       一念:
       一彈指有二十瞬間。
       一瞬有二十念。
       一剎那含九十生滅。
       一彈指間何止灰飛煙滅。
       還閃現(xiàn)三百二十萬個即生將滅欲滅又生的靈光?!?
        
      一下子被夕爺的數字列舉震住了,如同常識普及,終于明白了「一剎那即永遠」的奧妙,「給我一分鐘靜靜回味,將一生一世翻天覆地」從前知道是什么回事,現(xiàn)在更是了解為什么。喜歡他的敏感(雖然會患焦慮癥),敏感里裝了一屋天地。
        
      喜歡他的情感類詩篇,失落的時候,不想面對世界的時候,最愛躲進他的字行里間,那里有我愿意相信的信念,有我想要守護的天地。
        
      我們沒有富士山。
      「寡言的你活如供我遙望的一尊雕塑
       刻不盡骨而心有無字志銘
       我聽了五十次人來人往
       明白富士山看過就夠
       被逼相信
       愛若難以放進受力何不放進心里」
        
      道理唱遍大街小巷之后他的袒露心聲,正如騙過全世界之后最終要面對自己。我喜歡他對感情的篤信,這種信念來自內心深處自然而然生長,任憑現(xiàn)實可恥佛法強大卻無法將它扼殺毀滅,不相信永恒而它卻保持著永恒的生機勃勃。是要感謝生命中的那個人,沒有他怎能有這天大的奇跡光臨?
        
      他好像很喜歡打電話。
      「有空請回電
       已經客氣到這個地步
       再沒有沒有空的自由
       否則客人就要生氣
       除非這個身體的主人
       有權力一個人生病
       憑一味獨活療養(yǎng)」
        
      縱然是痛,終究是甜蜜的痛。兩顆心扎著一根線,這邊扎緊一下那邊疼一下。假如心疼你,便舍不得折騰自己,假如折騰你,自己更疼得要死,最終相信,心靈感應可以被練習。
        
      他好像很喜歡說「什么」。
      「心里想要說什么
       嘴里要說什么
       要記住什么
       要忘記什么
       沒答案問什么」
      「什么」在林夕口中就像是一個魔法詞,什么都可以是什么,什么都可以不是什么。其實早在《臉》的歌詞中他就已經玩過這個游戲,那種玄妙你理解什么那就是什么。
      -「最好沒有人知道我說什么,只有你明白我說什么」
      -「什么,我沒說什么~」
        
      他還很喜歡說「親愛的」??墒桥cY不同,如果Y胖的「親愛的」更像是八婆式的打招呼,他的「親愛的」則更貼心更接近親愛的,而我只會聯(lián)想到一個人:謝謝您,親愛的。
  •      林夕在接受采訪時指出:《十方一念》里的文字不屬于嚴謹規(guī)定的現(xiàn)代詩,仍是那句:從學院派對現(xiàn)代詩的角度來說,《十方一念》的文字并不符合學院派的詩歌定義,我只能說這是一部擬似詩的詩集。當日可以這樣創(chuàng)作確是因緣際會,有一本綜合雜志《明周》讓我可以寫點甚么,不單純是文字、散文,因為在同本雜志,我已有一個散文的專欄。編輯想以多媒體表達,于是,想到不如用相片或圖象配合文字。既然無規(guī)范,就在純商業(yè)世界,嘗試玩玩文字的擦(邊)球的游戲,不想寫學院派嚴格定義的詩,而是希望以淺白語言寫擬似詩體,希望這些被稱為詩的文字在普羅雜志上,讀者看了沒那么抗拒。當然,出版后有意見表達有些詩未免太直白,顯淺,有些讀者甚至說看不下去。不打緊,我覺得這文字游戲幾有趣,絕對比歌詞更自由。
       應該說這是詩的一次大膽的探索吧。
  •      想寫一篇關于林夕的東西,由來已久??墒钦l都知道老爺不是可以輕易動筆評議的,弄不好就是褻瀆。所以要在此鳴謝濤哥的《十方一念》。雖然還沒有拿到手,卻已然可以臆測紙頁間綿柔的質感。也算是契機。讓我來用夕爺的字,寫一篇他的字傳。
      
       我不知道其他聽歌的人是否會把歌詞看的比曲調或歌手演繹本身更重,反正我是的。從這個角度講,林夕是詩人,而非簡單的詞人。誠然填詞的人,李綽雄姚若龍深白色方文山黃偉文也算大家。但華語詞壇從未有甚至以后也不可能有人超越林夕。以至于我聽一首歌,只為某一兩個句子而愛不釋手之時,查它的詞人必是林夕,屢試不爽。
      
       詞如其人,帶著深重的宿命感和濃的化不開的悲戚壓抑。一種千帆過盡的平淡寥落,一種繁華落盡的隱忍無奈。與身世無關,與感情無關,與經歷無關。天生的悲劇人物。不管他濃墨重彩還是淺斟低唱,都能于不動聲色中置聽者于撕心裂肺。
      
       因為一首《再見二丁目》,老爺最愛楊千嬅。而他與王菲是“無名份的夫妻”,于是把最好的詞給了她兩人;次一點的呢,想必是給了陳奕迅跟張學友,于是造就了香港樂壇的兩大歌神。而那些估計自己都不知所云的下腳料,就給了twins之流。
      
       既然起了這個題,自然要從“東京”和“不快樂”說起。
      
       東京之于老爺,是最深的記憶,最痛的印記吧。
      
      
      
       原諒我不再送花,傷口應要結疤,花瓣鋪滿心里墳場才害怕
      
        如若你非我不嫁 ,彼此終必火化,一生一世等一天需要代價
      
      
      
       前塵硬化像石頭,隨緣地拋下便逃走
      
       我絕不罕有,往街里繞過一周,我便化烏有
      
       ---《富士山下》
      
       你說,有這樣安慰人的么?在被人離棄后聽到這樣安慰的話,想必要么自殺,要么羞憤的把對方弄死。而夕爺是第三種,他把所有的惶惶然不可終日的等待和海一般的深情鑄入了他的詞,而將這憂傷舉世流傳。低到塵埃里,然而又是心甘的,并不因不被愛而怨恨。連為對方開脫,都充滿著深深地無奈蒼涼。仿佛拋下自己于東京冰天雪地中的,不是黃耀明,而是不可說不可測的命運。是宿命。
      
       時間沒有丟下你,只是他,忘了帶你走。你總是裝作不懂。
      
      
      
       原來過的很快樂,只我一人未發(fā)覺。如能忘掉渴望,歲月長衣裳薄
      
         無論于什么角落,不假設你或會在旁。我也可暢游異國放心吃喝
      
       --《再見二丁目》
      
       歌曲背景依然是東京。感謝明哥,僅那一次的東京之行,給了老爺多少靈感。當然,悲哀化成的,你懂的。
      
       我總覺得最后一句,有著不可言喻的荒涼。就如另一首被傳唱的熟爛的歌,“我一個人吃飯旅行到處走走停?!?.....愛而不得的人,是連逃亡,都惶惶然不辨方向的吧。
      
       我一直都在流浪可我不曾看見海洋。我以為的遺忘,原來躺在你手上。
      
      
      
       縱使你壯闊胸膛,不敵天氣,兩鬢斑白都可認得你。
      
       --《約定》
      
       當有人問起老爺最喜歡的詞時,他說了這首《約定》。很多年后在一部LES電影《花吃了那女孩》第三段《夢見相反的夢》中,兩個人十年后重聚,在KTV唱起這首歌時,一部有些莫名其妙的片子,可每次看到這里都會流淚。
      
       時候已經不早了可我一刻不想離開你;我一刻不想離開你可畢竟時候是不早了。更何況世界大生命長,不止與你分享?!凹粲暗哪爿喞每?,忍住眼淚才敢細看”猶如多年前昏黃色路燈下的某次看似不經意的凝視。竟讓人泫然要流下淚來。
      
      
      
       讓我感謝你,贈我空歡喜。記得要忘記。
      
       --《花事了》
      
       有時候他寫詞像在玩一場文字游戲。雖然任何東西我都更愛它樸實的部分,因為樸實往往代表著真實和厚重??墒请S心所欲游弋于文字的的人,是令人歡喜的?!坝浀靡洝?,也只有夕爺想得出如此玄妙的排列組合。
      
       這首歌的國語版是《乘客》。對應歌詞“我是這部車,第一個乘客”。我想這是一種非常低調的有恃無恐。無論此后你們如何翻云覆雨,我是第一個。還有那句“天空血紅色,星星灰銀色”我一直覺得這是從小到大曾在我夢境里反復出現(xiàn)的意象。
      
      
      
       天黑 刷白了頭發(fā) 緊握著我火把
       他來 我對自己說 我不害怕 我很愛他
      
       --《彼岸花》
      
       彼岸花三字。應該是老爺的原創(chuàng)吧。雖然后來被安妮寶貝、滄月和電影《刺青》反復援引。很多人愛后一句,我愛前一句。
      
       想起那場演唱會,《彼岸花》做了最后一首,象征輪回。王家衛(wèi)做的總導演。音樂響起時后面的LED顯示屏開始綻放大朵大朵詭艷的花朵。如此華麗的如同幻覺的視覺沖擊,我無法描述那是心里的撼動。猶如--進入了輪回一般。
      
      
      
       紅 像薔薇任性的結局
       紅 像唇上滴血般怨毒
      
       --《紅》
      
       我至今保留著張國榮那場演唱會的視頻。唱這首《紅》的時候,穿著紅色高跟鞋的哥哥美艷的讓人心悸了。就好像他在《霸王別姬》,依依呀呀唱起那段《看霸王在帳中和衣睡穩(wěn)》時,我深深地震驚于那樣芳華絕代的美并且覺得,虞姬就是這個樣子了,沒有想必。
      
       可惜老爺只趕得上與哥哥合作最后一張專輯。不然哥哥的歌,會擁有更高的音樂水準,而不是盡因歌者的生平和死因而被人唏噓懷念。我甚至很八卦的認為,若不是相同的身份,其實哥哥和夕爺也會是絕配的一對吧。一個風情,一個解風情。一個喧嘩嫵媚而難掩自卑,一個孤絕沉靜而不失高貴。
      
       你是 最絕色的傷口 或許
      
      
  •     經書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卻都歸于一個“空”字。我常認為,以心如止水,貫看周遭歷歷,身于其中,心于其外,便是最好的讀書之境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