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寒冷的冬天

出版時間:2012-3-1  出版社:八旗文化  作者:大衛(wèi).哈伯斯坦  譯者:王祖寧,劉寅龍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解密再現(xiàn)!
一部融合了軍事、傳記、歷史、政治和外交的鉅作,氣勢磅□,恢弘跌宕。
這是一場改寫美中和臺灣命運的戰(zhàn)爭。然而,無論美國還是臺灣都將之遺忘。
從某種程度上說,韓戰(zhàn)似乎已經(jīng)成了歷史的棄兒。
1950-1953年,最寒冷的冬天,最冷酷的戰(zhàn)爭,最恢弘的筆觸,最溫情的故事。
韓戰(zhàn)已經(jīng)過去一個甲子,那場奠定了冷戰(zhàn)格局、並改寫臺灣命運的戰(zhàn)爭,隨著當事人的凋零,已經(jīng)退居歷史幕後,成為一個空洞的名詞或媒體津津樂道的野史傳奇。
然而我們並不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更無知於幕後機關重疊。美國人一直以為韓戰(zhàn)源自史達林邪惡的驅(qū)動,多年後隨著蘇聯(lián)的檔案解密,赫然發(fā)現(xiàn)戰(zhàn)爭竟來自金日成的不自量力!當中國屯兵三十萬於鴨綠江畔,桀驁不馴的麥克阿瑟一再認定中共不會出兵,一而再、再而三地誤判局勢並導致中美戰(zhàn)車轟然相撞。而撤退到孤島的蔣介石聽聞韓戰(zhàn)爆發(fā),驚喜若狂,計劃出兵南韓,並反攻大陸,麥克阿瑟和杜魯門又持何種態(tài)度?才使得今日臺灣地位之確定(或不確定)?凡此種種,本書均精彩真實地呈現(xiàn)!
然而,這本鉅作不單純是一部戰(zhàn)爭史,它更融合了軍事、傳記、歷史、政治和外交,因此氣勢磅□、恢弘跌宕。軍事從來不只是軍事本身,本書處理和承載了更為豐厚複雜的議題和意涵。從歷史和地緣政治的角力(南北韓夾在中美俄等大國之間)到意識形態(tài)的抗爭(麥克阿瑟自詡為剷除共產(chǎn)主義巨龍的劍客);從外部的大國博弈(毛澤東和史達林在韓戰(zhàn)上的各自利益;以及美國人一直想知道誰弄丟了中國)到內(nèi)部的政治較量(杜魯門和麥克阿瑟都把彼此看作異類,水火不容;蔣介石院外援華集團的外交攻防);從軍事戰(zhàn)略及其各種後果(仁川登陸後,美軍是否穿越三八線北上?中國何時決定渡過鴨綠江?),到戰(zhàn)術的騰挪變化(共軍採夜間側翼攻擊,或待君入甕之法,而美軍則在分散還是集中兵力上扣分),作者不斷轉(zhuǎn)換角度、多條線索交織並重,剪裁巧妙,穿插自如,把這些資訊、場景、心理整合在巨著裡,夾敘夾議,顯示了他高超的寫作技巧和對錯綜複雜的政經(jīng)歷史的處理能力。
這本書對人物的刻畫、對戰(zhàn)爭中人性的冷酷和溫暖也著墨甚多,以致於本書堪比文學巨著。作者繪聲繪色地描寫了麥克阿瑟將軍的驕傲狂妄,也借助於不同的美軍士兵的戰(zhàn)爭記憶和追述,以及大量文獻史料,再現(xiàn)了殘酷的戰(zhàn)爭場景。本書敘述豐滿、不斷把讀者引入歷史、現(xiàn)場以及心理的縱深。作者似乎一會兒從空中俯瞰,一會兒身臨槍林彈雨,又鑽入當事人內(nèi)心,一會兒又在時隔多年後超然訪談當事人,不斷切換、多重角度交織,彰顯出其特有的恣肆汪洋的寫作風格。
和越戰(zhàn)相比,美國人一直對韓戰(zhàn)很少言說。一個甲子過去了,這場戰(zhàn)爭仍停留在美國的政治和文化視野之外,從某種程度來說,韓戰(zhàn)似乎已經(jīng)成了歷史的棄兒。因此本書是六十年來美國知識界對韓戰(zhàn)最有力的思考,也幾乎是最終的思考。因此本書幾乎是韓戰(zhàn)的經(jīng)典代表作,難有其他作者可以超越。
臺灣顯然是韓戰(zhàn)的受益者,一種說法是韓戰(zhàn)救臺灣。自然,也是因為韓戰(zhàn)以及後來的越戰(zhàn),臺灣的政治和社會逐漸朝著和中國大陸不同的方向發(fā)展。然而,臺灣讀者對這場戰(zhàn)爭的了解相當有限,更缺乏研究和反思。歷史總是以弔詭的方式重現(xiàn)、以另外的形態(tài)複製出自身。在當下北韓第三代交班(和金日成在蘇聯(lián)扶植下上臺如出一轍)、中國經(jīng)濟崛起、美國重返亞洲等局勢不斷演變的背景下,中日美俄、南北韓、臺灣在政治經(jīng)濟上的紛爭合作、合縱連橫,究竟又有多少和六十年前的韓戰(zhàn)有著內(nèi)在的邏輯聯(lián)繫呢?史可鑑今,本書定會幫助讀者諸君對今天臺灣的格局有更深入的思考。

作者簡介

哈伯斯坦(1934-2007)
猶太裔美國人。哈伯斯坦是美國新聞界的傳奇,也是最受美國人尊敬的老牌資深記者,「水門事件」揭發(fā)人伍德沃德尊稱其為「記者之父」。哈伯斯坦於1934年出生在紐約市,1955年畢業(yè)於哈佛大學,1960年加入《紐約時報》,後來轉(zhuǎn)投《哈潑斯》雜誌(Harper’s),從此開始極為成功的、影響深遠的撰述生涯,為他的時代留下豐厚記錄,其作品無一不是長篇巨制,極具閱讀和收藏價值。
作為第一批採訪越戰(zhàn)的記者,哈伯斯坦是最早質(zhì)疑美國越戰(zhàn)政策的媒體人。1964年,30歲的哈伯斯坦因從西貢發(fā)回的新聞報導而榮膺當年的普立茲獎,美國總統(tǒng)林登?詹森因此稱其為「國家的叛徒」。他的報導也同樣引起若干外國政府的不滿,最典型的故事是,哈伯斯坦在華沙的報導遭到波蘭當局抗議,宣稱他為「不受歡迎人物」,並將之驅(qū)逐出境。但在他離境時,波蘭最紅的影視紅星伊莎貝塔.塞茲斯卡卻隨他赴美。這是何氏在華沙的最大收穫之一。
哈伯斯坦也是享譽國際的傳播學者及歷史學家,他於七十年代初出版揭示美國如何捲入越戰(zhàn)的巨著《出類拔萃之輩》,被認為是二十世紀非小說類出版物的經(jīng)典鉅作。這部融合政治、傳記、軍事、歷史與外交的傳奇著作,影響深遠而廣泛,近40年來沒有一部越戰(zhàn)史的著作可超越它。
哈伯斯坦先後創(chuàng)作了二十多本暢銷書,內(nèi)容包括了戰(zhàn)爭史、媒體史、美國汽車工業(yè)衰落史、民權運動史、棒球史、五十年代史等等,他有志於創(chuàng)作出美國戰(zhàn)後影響巨大的三次最重要的局部戰(zhàn)爭,即韓戰(zhàn)、越戰(zhàn)和伊拉克戰(zhàn)爭。前兩本分別為《最寒冷的冬天》和《出類拔萃之輩》。2007年4月23日,哈伯斯塔姆在為其下一本書進行採訪的途中因車禍罹難,非常遺憾地,伊戰(zhàn)成為其未竟之作。

書籍目錄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軍事術語表
自序
第一章 雲(yún)山警兆:美軍遭遇伏擊
這是美國全身而退的最後一次機會,麥克阿瑟卻錯失良機……一九五○年十月二十日,美軍攻克平壤。一直以精通所謂「東方心理學」自詡的麥克阿瑟斷言中國不會參戰(zhàn)。因此,他不顧天氣、地形等不利因素,要求美軍迅速北上。然後對著鴨綠江水撒尿以慶祝勝利。孰料,在雲(yún)山一帶,中共軍隊彷彿從天而降,伏擊於此,把美騎一師打得潰不成軍後,又迅即消失地無影無蹤。
1雲(yún)山伏擊戰(zhàn)
第二章 愁雲(yún)慘霧:北韓軍南侵
當北韓軍突然越過三十八度線時,沒有人比麥克阿瑟上將更吃驚了……二戰(zhàn)後,近代朝鮮以北緯三十八度線被分割為南北韓而告終。前者依賴蘇聯(lián),後者仰仗美軍保護。一九五○年六月二十五日,史達林默許金日成發(fā)動近十萬大軍越過界線,大舉南侵,並佔領了漢城。美國人反應遲鈍,如夢初醒,一場始料未及的戰(zhàn)爭在朝鮮半島揭開序幕。
2史達林的默許
3李承晚與近代朝鮮
4金日成的成長歷程
5南弱北強
第三章 戰(zhàn)爭升級:華盛頓介入
華盛頓的第一反應就是,史達林才是幕後主使,金日成不過是他在北韓的代理人而已……所以這次入侵只是一個序幕,繼之中共就會奪取臺灣。杜魯門因此決定出兵,六月二十七日,美軍在聯(lián)合國的旗號下開赴戰(zhàn)場。然而,出於政治考量,他只能依靠一個自己既不喜歡也不信任的麥克阿瑟將軍指揮這場遠在千里之外的戰(zhàn)爭,後者剛愎自用、自我膨脹,嚴重輕敵,用人唯己,與華盛頓分庭抗禮,因此初戰(zhàn)失利,史密斯特遣隊全軍覆沒。
6杜魯門決定出兵
7心比天高
8誓作偉人
9 麥克阿瑟的政治渴望
10初戰(zhàn)失利
11兩將鬥法
第四章 洲際政治:複雜的多邊關係
韓戰(zhàn)並非單一事件,它關係著戰(zhàn)後美國一個最根本的選擇:是繼續(xù)以往的孤立主義,還是變得更國際化,以及願意為自己的國際化付出多少代價……共和黨與民主黨藉此展開了激烈的政治辯論和角力。在毛澤東成立新中國後,角力達到了高潮:「是誰丟了中國?」其中,臺灣正是中國問題辯論的焦點。韓戰(zhàn)爆發(fā)五週後,即七月二十九日,麥克阿瑟不顧反對抵達臺灣。潰敗此島的蔣介石就像迎接美國總統(tǒng)一樣歡迎他的大駕親臨。這加劇了中共出兵北韓,中美兵戎相見正變得不可避免。
12兩黨政治
13肯楠與尼采
14杜魯門的總統(tǒng)之路
15臺灣問題的政治學
16國共兩黨之爭
17是誰丟了中國
第五章 孤注一擲:北韓軍進逼釜山
金日成三週之內(nèi)直搗釜山的神話,與此前所謂南韓會有二十萬人揭竿而起加入戰(zhàn)爭的狂言最終化為泡影……一九五零年七月末到九月中旬,北韓軍在洛東江發(fā)起猛烈攻擊,雙方展開膠著而殘酷的一系列拉鋸戰(zhàn),此時美軍精兵皆調(diào)往即將進行的仁川登陸,沃克將軍僅憑藉少數(shù)工兵力量護佑洛東江防線,死守釜山。這時,一隻隊伍命中注定進入歷史的軌道——它死守防線、幾乎全軍覆沒,被稱為「最後的C連」。但美軍最終挺了過來,迎接轉(zhuǎn)捩點的到來。
18決戰(zhàn)洛東江
第六章 扭轉(zhuǎn)乾坤:麥克阿瑟仁川登陸
仁川簡直就是魔鬼製造的夢魘。這裡沒有海灘,只有海堤和碼頭。在未來一段時間裡,只有兩天的潮汐處於合適的高度,使登陸舟得以靠近仁川的海堤和碼頭……一九五零年九月十五日,儘管遭到多方反對,麥克阿瑟仍然一意孤行,堅持仁川登陸。中國情報人員獲知此事,及時通知金日成,對方卻未予採信,仁川登陸因而得以順利進行。美軍隨後快速推進,一舉攻下漢城,北韓軍隊全線潰退。
19登陸前奏
20登陸仁川,攻克漢城
21保護臺灣
第七章 向北挺進:跨越三八線
這時,美國國內(nèi)任何想阻止揮師北上的人都會被貼上「姑息者」的標籤,雖然繼續(xù)北進是一個悲劇性的失誤,但還有什麼值得猶豫的呢?鮮肉就擺在眼前……仁川大捷後,麥克阿瑟罔顧中國警告,終究跨越了北緯三八線,將戰(zhàn)火延燒至北韓境內(nèi)。在國內(nèi)的紛擾聲中,在史達林失信的情況下,毛澤東仍決定出兵,並啟用彭德懷擔任總司令;此時美國國內(nèi)麥卡錫主義興起,而麥克阿瑟則把自己想像成剷除共產(chǎn)主義巨龍的劍客,決意殺到鴨綠江畔,渾然無視於那裡已經(jīng)插滿了中國的紅色旗幟。
22止步還是跨越
23中國發(fā)出警告
24史達林、毛澤東與彭德懷
25威克島會晤與威洛比的誤判
26麥卡錫主義與衝向鴨綠江
第八章 中國猛攻:長津湖與軍隅里美軍潰退
梅斯一直以為,德國的冬天是最寒冷的冬天,但事實證明北韓的冬天更可怕;在德國,你經(jīng)常會覺得,只要挺過這一天,寒冷就會過去,但在北韓,寒冷似乎永遠如影隨形,你能感到的只有絕望……此外,北上途中的寧靜,是一種完全不屬於這個世界的寧靜,讓人毛骨悚然,似乎走入敵人編寫的劇本中。不顧一切地分兵冒進使美軍陷入共軍在長津湖和軍隅里設下的埋伏,浴血苦戰(zhàn)後,只能倉皇突圍撤退。而後,李奇微接替因車禍身亡的沃克,出任第八集團軍司令,力圖重整旗鼓。
28謹慎的弗里曼
29兵潰清川江
30拙劣的指揮
31軍隅里與「長手套」
32向西突圍
33脫險南下
34逃離長津湖
35誰之罪
36李奇微出場
37重整旗鼓
第九章 反制中國:雙聯(lián)隧道、原州和砥平里兩軍激戰(zhàn)
中國即將面對一支截然不同的美國軍隊與指揮體系,然而,就在兩軍即將開戰(zhàn)的時刻,毛澤東與彭德懷卻產(chǎn)生了極大的分歧……李奇微迅速調(diào)整戰(zhàn)術,雙方在原州和砥平里展開激戰(zhàn)。美軍擊退了中國軍隊的進攻,而後者損失慘烈。這是韓戰(zhàn)的轉(zhuǎn)捩點,李奇微證明了中國人並非不可戰(zhàn)勝,如果說以前是麥克阿瑟囿於偏見,現(xiàn)在則是毛澤東受制於思維定勢。這場失敗對彭德懷來說是破壞性的,他一向不喜歡坐飛機,但這次破了例:他直飛北京,在清晨闖進了正在熟睡的毛澤東的臥室。
38彭德懷的憂慮
39從原州到砥平里
40雙聯(lián)隧道驚魂記(1)
41雙聯(lián)隧道驚魂記(2)
42固守砥平里
43原州之戰(zhàn)
44麥吉與弗里曼
45柯羅姆貝茨救援隊
46堅守到底
47轉(zhuǎn)捩點
第十章  將帥失和:麥克阿瑟的去職風波
華盛頓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但戰(zhàn)局的好轉(zhuǎn)也未能緩和東京與華盛頓之間的緊張關係:李奇微的勝利就代表麥克阿瑟的失敗,令他顏面無光……驕縱的麥克阿瑟越來越無視總統(tǒng),不但違抗政府的政令,還與共和黨人勾結,大有從政之勢。杜魯門忍無可忍,於一九五一年四月十一日將其解職。解職後的麥克阿瑟一度風光無限,而杜魯門卻四面楚歌——儘管歷史總會給他公正的評價。不過,待國會聽證會召開後,麥克阿瑟身上的光環(huán)逐漸消褪,他人生最輝煌的樂章已經(jīng)結束。
48麥克阿瑟「逼宮」
49杜魯門痛下決心
50麥克阿瑟聽證會
第十一章  戰(zhàn)爭後果:結局與未來
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看似永無希望的戰(zhàn)爭,這是一場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方進行的一場錯誤的戰(zhàn)爭……雙方陷入了僵局,一邊和談一邊打,最後在一九五三年七月二十七日草草收場。歷史彷彿回到了原點,但中國、美國、南北韓都深受這場戰(zhàn)爭的影響。對於美國人而言,韓戰(zhàn)始終是歷史的黑洞,而正因為此,那個時代的教訓再次於越南重演。而在中國,它成了這個國家在新歷史中寫下的最燦爛樂章,但隨之帶來了毛自我崇拜的膨脹並釀成了整個國家的惡果。戰(zhàn)爭結束了,人類希望可穿越意識形態(tài)的隔閡;老兵們向世人祈禱,但願永遠不再有戰(zhàn)爭。
51黯淡與輝煌
52可知的結局與不可知的後果
53反思
54尾聲
後記
致謝
中英對照表
參考書目
註釋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最寒冷的冬天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2條)

 
 

  •     去年是朝鮮戰(zhàn)爭結束六十周年紀念
      
      看了各路專家學者對中國志愿軍參戰(zhàn)朝鮮意義的論述 都沒說到點子上
      
      中國參加朝鮮戰(zhàn)爭的最大意義就在于 中國終于避免了成為朝鮮
      
      幾十萬上百萬人的死 都比不上其中一個人的死對歷史進程的影響大
      
      人民 只有人民才是推動歷史前進的真正動力
      
      這句話也不知道是誰說的 你丫是在糊弄誰呢?
  •     這本《最寒冷的冬天》已經(jīng)入手頗長一段時間了,卻遲遲未開始閱讀。原因無他,只因這書看上去實在太厚了點,讓人一眼就覺得要讀完是多么遙遙無期。不過這似乎是西方紀實類作品的常態(tài),似乎不寫成一部磚頭一樣的著作,就不夠格稱“紀實作品”。不過真正開始閱讀后,才發(fā)覺其實本書還是相當易讀的。當然,要讀完全書,花的時間還是不會少的。
      
      本書作者哈伯斯塔姆是名記者兼歷史學家,因此他筆下的朝鮮戰(zhàn)爭,與正統(tǒng)歷史學家筆下的略有不同。沒有太多晦澀難解的學術腔調(diào),而是頗為生動活潑。全書先以美軍在云山遭遇志愿軍伏擊這一標志性事件為開端,然后再倒敘回去講述朝鮮戰(zhàn)爭的發(fā)端。這種寫法本身已經(jīng)頗能體現(xiàn)作者的敘述風格。除了這個整體結構的倒敘,書中介紹人物事件時,時不時進行插敘手法,但又能保持主線的清晰,體現(xiàn)了作者老道的寫作功底和高度的統(tǒng)籌能力。書的主題是朝鮮戰(zhàn)爭,但也并不只限于戰(zhàn)場描寫或戰(zhàn)役敘述,戰(zhàn)前亞洲錯綜復雜的地緣形勢,蔣介石政權的倒臺和新中國的成立,美國國內(nèi)政治圍繞朝鮮展開的角力等等,與朝鮮戰(zhàn)爭的前因后果相關的事件都有羅列,可謂面面俱到。對戰(zhàn)爭本身的描寫方面,不僅有基于翔實資料的對各場戰(zhàn)役的整體構建,作者還充分發(fā)揮了自己身為記者的特長,采訪了許多親歷朝鮮戰(zhàn)爭的老兵,并將他們的經(jīng)歷有機融入了各場戰(zhàn)斗的描寫之中。使得本書中不僅有宏觀鏡頭,還有微觀鏡頭。除了事件,人物也是本書中頗費筆墨的部分。無論是毛澤東、金正日、還是麥克阿瑟、杜魯門、李奇微,作者都做了生動刻畫,對他們行為之后的心理動機也揣摩不少。可以說,本書是一本十分全面的朝鮮戰(zhàn)爭紀實作品。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作者雖然身為美國人,但在敘述時卻保持了客觀中立的態(tài)度,更時不時對美國國內(nèi)當時流行的孤立主義或是自我優(yōu)越主義思潮進行了辛辣犀利的嘲諷。書名《最寒冷的冬天》,其實已經(jīng)很能表面作者的立場:絕不是為這場戰(zhàn)爭辯護,而是質(zhì)疑這場戰(zhàn)爭的意義所在。這也決定了本書是一本“揭美國短”的著作。在作者看來,無論戰(zhàn)略上還是戰(zhàn)術上,美國在這場戰(zhàn)爭中的表現(xiàn)都是不折不扣的失敗。只為了一個虛無縹緲的意識形態(tài)目標就把十幾萬美國大兵扔到朝鮮半島,去進行一場與自己毫無干系的戰(zhàn)爭本身就很不可思議了,而戰(zhàn)場上的表現(xiàn)更加令人無法恭維。初期重視程度不足,結果被朝鮮打得節(jié)節(jié)敗退;之后又過于冒進,不顧中國警告,大意輕敵,以至于連吃敗仗。對諸多戰(zhàn)時人物,作者對當時的美軍指揮麥克阿瑟著墨最多,也是顛覆最多的。在他筆下,這位五星上將一改以往二戰(zhàn)名將,美國民族英雄般的形象,而成了一個傲慢自大,剛愎自用,愛慕虛榮,自我中心的角色。在哈伯斯塔姆看來,美軍初期的敗退,反攻時錯判中國意圖,貿(mào)然越過三八線,大意輕敵,情報工作漏洞百出等等,很大程度上都應該由麥克阿瑟這個遠東司令來承擔責任。他和總統(tǒng)杜魯門的矛盾,以及對華盛頓的輕蔑和自把自為,更是已經(jīng)接近了危及美國民主基石的程度。當然,戰(zhàn)爭的黑鍋讓麥克阿瑟一個人背,也是作者的感情偏頗。畢竟任命他的還是美國政府,這一點作者也并非沒有體認,但是一口惡氣還是要找人出。通過鞭笞麥克阿瑟這個表里不一又鼓吹對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爭的人物,作者其實是在進一步表明自己對朝鮮戰(zhàn)爭的態(tài)度,那就是“不值”。
      
      雖然不能說作者的意見代表全體美國人,但卻還是相當主流的。這也代表了美國社會對于朝鮮戰(zhàn)爭以及之后越戰(zhàn)的反思。那么,戰(zhàn)爭的一方已經(jīng)明明白白說自己做得不值,作為另一方的我們又該如何?是繼續(xù)頌揚人民志愿軍的“英勇奮斗”,“保家衛(wèi)國”,“痛打美帝野心狼”嗎?可惜70年過去了,如今還有不少人依舊相信,如果中國不出兵,美國就要打過鴨綠江。我們對于這場戰(zhàn)爭的認識,還停留在相當初步的階段。有人說,參戰(zhàn)是應該的,新中國需要一場戰(zhàn)爭來樹立威信,立足國際。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對的,在經(jīng)歷了近代的屈辱后,中國人太需要樹立自信。然而這一場戰(zhàn)爭讓新中國從此和美國為首的西方全面決裂,陷入政治和經(jīng)濟上的孤立也是事實。為了自立而自絕,期間得失,恐怕不是一兩句話說得清的。何況,我們?yōu)榱藚?zhàn)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本書作者提到的美軍傷亡人數(shù)約為4萬左右,已經(jīng)將其稱之為“煉獄”一般,那么中方的陣亡者該有多少?本書估計為150萬,當然這個數(shù)字國內(nèi)主流史界并不承認,但無論如何,40萬是跑不了的。雙方傷亡比之大令人觸目驚心,可以說中國完全是用血肉之軀的數(shù)量來抵消美國先進武器的殺傷力。每讀到此處,心情絕不是一般的沉重。對此有人還說,中國人多,就算用人頭換也是值得的。對這種人,我只能無語?;仡櫄v史對他們來說也許就是一個幻想自己已經(jīng)坐在最高領導位置上,可以視人命為草芥,可以萬人之上唯我獨尊的自慰機會吧。對這種人,你又能說什么呢。
      
      作者在書中最后提到,雖然美國老兵對于自己參加這場戰(zhàn)爭的意義感到迷茫,但他們?nèi)蘸髞淼巾n國,至少還能為這個國家的“民主與自由”景象而聊以自況(雖然其實這并不是他們給予的)。那么當那些浴血沙場,九死一生的志愿軍老兵們看到如今的朝鮮,會是做何感想?當他們看到這個至今依舊權力世襲,人民貧困窘迫,朝不保夕的國家時,該如何說服自己,當初的舍生忘死是值得的呢?是否他們每個人也都要上升到地緣政治的戰(zhàn)略高度,去為這樣一個“地緣緩沖國家”的建立而拍手稱快呢?也許,朝鮮戰(zhàn)爭唯一值得欣慰國人的后果,就是中國不必成為第二個朝鮮吧。
      
      期待看到中國老兵關于這場戰(zhàn)爭的回憶。
      
  •     從另一個角度相對客觀地認識了這場戰(zhàn)爭。想到獻出生命地先烈們,心痛啊。。。唯一能讓人覺得犧牲有價值之處在于中國免于淪為朝鮮的世襲獨裁。
      
      這場戰(zhàn)爭除了組特二代之外,還保住了孤島,留了中華文化與民主制度一絲香火,也許未來就靠這個了。。。
  •     一位得過普里策獎的戰(zhàn)地記者生前最后一本書,就憑這一點,《最寒冷的冬天–美國人眼中的朝鮮戰(zhàn)爭》就十分值得一讀,特別是在這段歷史幾乎無人觸及的前提下。
      
      去年是朝鮮戰(zhàn)爭60周年,沒發(fā)現(xiàn)周圍有什么特別的紀念,倒是記得鏘鏘三人行中說過幾嗓子,自己對這段歷史了解的確太少,耳邊聽到的基本都是抗美援朝以及中國打勝了號稱不可戰(zhàn)勝的美軍之類的話,還有就是開國太子爺在朝鮮戰(zhàn)爭上的命喪九泉,請允許我再說一句"感謝美軍飛行員"。
      
      這樣一本書讀下來絕非易事,60萬字,加上對音譯之后的地點、人名均不敏感,使得閱讀變成了不折不扣的體力活,但是相比作者大衛(wèi).哈伯斯塔姆44年的醞釀比起來,這又算的了什么呢?
      
      縱觀全書,一大特點就是細節(jié)清晰、旁證繁多,分析角度多元化,畢竟,這是一場在美國本土都不怎么受重視的戰(zhàn)爭,甚至沒有人知道為什么要打這樣一場仗,地緣政治也好,抵擋共產(chǎn)主義也好,種種說法都不那么經(jīng)得起推敲。而作者大量的采訪、查閱史料,給讀者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去介紹戰(zhàn)爭、戰(zhàn)役或者戰(zhàn)斗:例如,麥克阿瑟對中國會不會派兵參戰(zhàn)的論調(diào),"長手套"的殘酷、國內(nèi)圍繞朝鮮戰(zhàn)爭展開的政治斗爭,院外援華集團是怎么一會事兒、對麥克阿瑟撤職的前后等等,無論骨架還是血肉,都異常飽滿,甚至有的時候你會對一場戰(zhàn)斗從軍長一直談到中士這樣的做法略感啰嗦,但是要知道,這段歷史畢竟過去60年了,這些看起來"啰嗦"的人可能也是再用生命發(fā)言。另外對于中國讀者的一大特點就是作者對對手的尊敬,無論是朝鮮軍人還是中國軍人,尤其是中國軍人,無論是作者,還是作者采訪到的戰(zhàn)爭親歷者,都給于了中國軍人極高的評價"吃苦耐勞,整齊劃一,執(zhí)行堅決,英勇善戰(zhàn)"等等,而在國人的作品中,鮮見這樣的客觀和尊敬,看到的只有"舉起手來"那樣侮辱自己的鬧劇。
      
      雖然大衛(wèi)在行文之時已經(jīng)足夠克制,但是還是不難發(fā)現(xiàn)他對戰(zhàn)爭本身的質(zhì)疑,美國人究竟為何要打這樣一場仗?是防止共產(chǎn)主義大潮還是國內(nèi)政治斗爭的結果?就如作者談到之后的越戰(zhàn)時所說:“當約翰遜上臺的時候,美國人跑到越南打仗的一個重要理由就是他們已經(jīng)在那里打仗了?!贝送饩褪菍斨鞣N光環(huán)的麥克阿瑟將軍的毫不留情,如果拋開國內(nèi)圍繞戰(zhàn)爭的政治斗爭之外,從軍事角度來說,軍隅里之戰(zhàn)之前美軍的失利失敗幾乎都來源于這位東京辦公室甚至連一部作戰(zhàn)電話都沒有的司令官,還有比這更荒謬的么?而這其中夾雜的則是對文官政府政令的蔑視、剛愎自用且夸夸其談的推測(例如中國是否參戰(zhàn)?中國軍隊的數(shù)量等等)、從不踏上朝鮮戰(zhàn)場一步、自立圈子獨立排擠他人等等等等,而這些都比不上"過濾情報"來的嚴重,說真的,在看到威洛比在情報上的行為之時,我震驚到幾乎去懷疑這些描述是事實還是惡意中傷。
      
      說起來也是荒謬,雖然歷史沒有如果,但是還是忍不住去想,如果麥克阿瑟不那么自大,如果他的參謀能夠如實稟告情報,如果能判斷出中國出兵的概率極大,甚至如果了解一些毛澤東和當時的共產(chǎn)黨,這段歷史將怎么走?中美朝韓四國現(xiàn)在又是什么局面,畢竟,朝鮮戰(zhàn)爭讓已經(jīng)在神壇上的毛澤東更加光彩奪目,可是,誰會記得那些在戰(zhàn)場上被凝固汽油彈燒死的年輕人呢?
      
      可見,歷史的走向真的是富有蝴蝶效應的混亂,而這一場到最后誰都無法取勝的戰(zhàn)爭之意義誰有能總結呢?中國、美國,包括朝鮮和韓國,甚至蘇聯(lián),都有不同的解讀,美國可能認為雖然沒有取得最終的全面勝利,但是畢竟這是"丟失了中國"之后,抵擋住了共產(chǎn)主義的侵襲,何況還有一個如此親美的韓國政權的建立;中國則認為贏得了國際的尊重,再一次"站了起來",毛個人也收獲了巨大的政治資本;蘇聯(lián)則覺得讓中美兩個可能的對手廝殺3年著實不錯,哪怕自己已經(jīng)食言在先;至于朝鮮和韓國,這場戰(zhàn)斗中最不重要的就是他倆,隨便啦~
      
      可是,那些為了這樣的平局而死的將士,會怎么評說呢?戰(zhàn)爭的反思最后有什么體現(xiàn)么?是大躍進還是換塊場子接著干?你想到這些的時候,除了苦笑還有什么?
      大衛(wèi)在最后的反思和分析尤其有價值,其中有對美國國內(nèi)政治諸如"是否需要把真正嚴肅的國家安全問題與民主政治運動中日趨激烈的反共潮流區(qū)分開來"這樣基礎重大命題的思考,也有對戰(zhàn)爭決策的反思,可能是美國遠東防衛(wèi)圈丟棄了韓國引來共產(chǎn)主義的覬覦,也可能是蘇聯(lián)對金日成的綠燈,還有認為中國人不會參戰(zhàn)而貿(mào)然越過三八線的舉動,當然,還有更加具體的NSC68號文件等等,最終的重心落在朝鮮戰(zhàn)爭對越戰(zhàn)的影響以及兩場戰(zhàn)爭的聯(lián)系比較,角度從政治到經(jīng)濟到軍事甚至到敵人, 信息量極大,無論如何去概括都難免掛一漏萬,還是推薦您自己看吧。
      
      您問我為何不從中國角度來分析,抱歉,我沒有材料,市面上的書籍我也信不過,就是這樣,這樣本能的不信任和拒絕。
  •     上個月的25號,是這場連名稱都不是很確定的戰(zhàn)爭的開始,“朝鮮戰(zhàn)爭”、“6.25戰(zhàn)爭”等,臺灣則慣稱“韓戰(zhàn)”。
      基本上這場發(fā)生在遙遠的大仗,對大部分的臺灣人都是陌生的,但很少人知道,如果不是爆發(fā)了韓戰(zhàn),流浪到這個小島的政府可能要繼續(xù)逃亡。
      但,這不是重點。
      筆者原本對於韓戰(zhàn)也是很陌生的,最初的印象建立在幾年前那部電影〈太極旗〉上,後來又輾轉(zhuǎn)買了一本《美國人眼中的朝鮮戰(zhàn)爭》這本小書,補充了基礎性的戰(zhàn)史。聽聞明年有一部以美國海陸第一師在長津湖的血戰(zhàn)為背景的電影要上映,筆者在書店看到這本《最寒冷的冬天》,略略一翻,想起曾有版友提過,於是就打包回家了。
      這本書的厚度相當?shù)捏@人,字數(shù)也是很恐怖的量,筆者趁著上周連假才拚掉了2/3的進度,不然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看完。
      《最寒冷的冬天》與其說是本戰(zhàn)史,不如說是報導文學。作者David Halberstam是位記者,他寫下了關於越戰(zhàn)的書《The Best and the Brightest》(中譯:出類拔萃之輩),獲得好評後,又繼續(xù)撰寫韓戰(zhàn)著作。本書的寫作方式,在討論到政策跟國際局勢及史實時,作者採納了其他研究著作的看法,也引述了部分當事人的觀點。關於戰(zhàn)場上發(fā)生的事情,則採集了老兵們的回憶錄。
      本書最大的特色,在於完整呈現(xiàn)了這場戰(zhàn)爭的殘酷。
      當然,近年來關於這類主題的作品無不是反戰(zhàn)的,人類總是會進步的嘛,尤其是美國人,是該厭倦了吧。作者的主要觀點來自於他對於美軍在仁川登陸後的勝利,然後聽從麥克阿瑟的指揮反打回38度線,最終引起了中國的干預,遭到極大的損失後再次退回原點。他對於當時的華盛頓在韓國政策上的失誤固然有所微詞,但其砲火更集中的,是在於麥克阿瑟這位極具盛名的名將身上。在作者的筆下,這位以“老兵不死”著稱指揮官,充其量是個雖然有才華,但自負驕傲,過分重視個人名聲,把士兵生死當作自己進身之階的矯
      揉做作之徒。因為麥帥對於局勢的嚴重誤判,完全無視於北京一再表示的警告,最終在鴨綠江邊遭到迎頭痛擊,也讓美軍平白損失了許多優(yōu)秀的戰(zhàn)士。此外,他還不斷的引述之後的美國政府在越戰(zhàn)陷入泥沼的故事,不斷的警告當代人對於這些前車之鑑,莫再掉以輕心。
      作者的觀點筆者個人是不予置評,畢竟我對於這個主題是陌生的,不過他在關於戰(zhàn)爭經(jīng)過的描述,由於都是引述老兵們的回憶,在他的筆下顯得格外的真實,讓筆者輾轉(zhuǎn)聯(lián)想起了當兵時的一些回憶,感觸格外不同。我想這要是在我服役前看的話,很多想法應該也不同吧。
      不論如何,《最寒冷的冬天》是本相當不錯的好書,雖然他單純的從美國的眼中去看這場戰(zhàn)爭,但其他的視角可以由讀者自己去補強。
      恰好筆者跟對岸的同好閒聊起這場戰(zhàn)爭,他推薦我去看沈志華的《毛澤東、史達林與朝鮮戰(zhàn)爭》,還有一本是日本軍部編的《日本人眼中的朝鮮戰(zhàn)爭》(112總圖好像有),我自己則注意到了王樹增寫的《朝鮮戰(zhàn)爭》,改天再去找找看吧。
      至於最近臺灣市場出現(xiàn)了一本李峯的《決戰(zhàn)朝鮮》,似乎就太熱血了,不合咱們?nèi)丝谖栋伞?P
  •     John Moses wasn’t able to attend our activity but he kindly sent me some of his musings on the cold war's beginning based on the Coldest Winter, which largely covers the Korean War.
      
      After WW2, the USA and USSR quickly moved to lockdown their spheres of influence while at the same time try to prevent provoking the other into starting another war. Even though these two countries emerged as the strongest world powers after the war, neither had the desire to enter what would certainly be another long-fought war. While there certainly wasn't the desire for another war, the US made it clear that they were willing to support any country at risk of falling into the Soviet sphere, which would come to be known as the Truman Doctrine.
      
      For the US, Korea had largely been an afterthought. It wasn't deemed a central point in US foreign policy. After WW2, because the USSR had entered the Pacific war against Japan at the last moment, it was decided to divide Korea along the 38th parallel; giving the USSR control of the North and the US control of the South. The US, focused on what they deemed more important issues and not wanting to provoke a war with the USSR, gave little in the way of military aid to the South Koreans. However, the Soviets were arming the North. Before long, the balance of power greatly favored the North. While the USSR was willing to build up the military of the North, they were hesitant to give permission to the North to invade the South. That was until the Communist victory in China.
      
      After the Communists won in China, the Soviets refused to stop the North Koreans from invading the South, but urged them to allow the Chinese Communists under Mao to assist them. With the Juche spirit, the North Koreans refused Chinese offers of assistance, and proceeded to invade. I'm not sure if this action was unexpected by the US, but there was confusion on how to respond to this. As the Truman Doctrine was becoming establishe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there was still a concern that interfering in Korea may lead to a larger war, and it was still Korea! It wasn't considered a very big prize in the battles to increase spheres of influence. In Asia, China and Japan were considered the main prizes, but now that China was firmly under Communist control, most of the focus was going to protect Japan and keeping alive a fast-fading dream the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may one day be able to retake the mainland. What role did Korea play in all of this?
      
      First of all, Korea was determined to be like a "knife ready to be plunged into the heart of Japan." In other words, it was thought that if the Communists take the whole Korean peninsula, it would act as a great base to invade Japan. Secondly, there was also the issue back in the US that Truman was perceived as being weak on communism. There was a large faction of politicians and special interests who felt that Truman didn't do enough to support Chen Kai-shek against the Communists. They wanted Truman to see that if one country falls to communism, the neighboring countries would fall, and then their neighbors would fall also, and so on. This would later become known as the Domino Theory. Communism must be fought against wherever it appears was their belief. Therefore, the US decided to enter the Korean and also send its navy to protect Taiwan.
      
      This is all I can write for now. This is just the picture I got of things based on my reading of the Coldest Winter.
      
      Many thanks to John for his contributions. Did you enjoy the crabs, by the way?
      Erik commented that if America succeeded in pushing Chen Kai-shek to settle with the Communist party so that China were on course to be a two-party political system. How history could be so different for China! But it is of no use to speculate what could have happened.
      
  •     所有的事情都圍繞著朝鮮-----這個彈丸之地,美中蘇的角逐于此,無力顧其它,臺灣得以茍安,日本得以發(fā)展,東亞由此完成布局,即使冷戰(zhàn)結束以后,這個格局依然沒有改變,蘇聯(lián)早亡,日本南韓臺灣雄起,美國漁利。    歷史的可笑之處在于所有的當局者都認為自己是唯一正確的,而別人都是極其錯誤的,由此先入為主的思維定勢,已經(jīng)無法準確地判斷形勢,以清醒的頭腦保持理智,在這一點上,政治家和軍事家都無一例外,誰都想改變歷史的洪流但是無一例外地被自己無法看得明白的歷史洪流裹脅,不知所終?!   ≈形陌娴慕榻B有點言過其實,在這一點上出版商與那場戰(zhàn)爭中無法準確判斷形勢的的政治家、軍事家是一樣的,歷史的真相只有歷史知道,當一切已經(jīng)過去以后,誰也不知道在那一天究竟發(fā)生了什么?真相絕不是幾張解密文件就能說透的,也不是依靠老兵的回憶就能說清的,每個人眼中的戰(zhàn)爭也是不一樣的,正如盲人摸象一般。    書中對中國軍隊從戰(zhàn)斗作風和意志方面評價較為中肯,然而對美軍指揮層面,尤其是戰(zhàn)爭前期遠東司令部麥克阿瑟一伙批判有些過頭,且不論麥氏與白宮和軍方本部之間的矛盾有多劇烈,但是這并不是重點。畢竟是美國人對美國人的批判,批判過后,美軍不斷地作調(diào)整,不斷地適應形勢,這一點才是真正的厲害之處?!   《袊苑e貧積弱之國力,犧牲萬千戰(zhàn)士換來短暫的和平,一方面是出于戰(zhàn)略意義上的保家衛(wèi)國,另一方面則是對美國干預臺灣局勢致使中國處于分裂的憤怒反抗,而蘇聯(lián)則在其中扮演了極不光彩的角色,簡言之,一切為了國家利益?!   ∽猿r戰(zhàn)爭到越戰(zhàn),美軍在亞洲遭遇了兩次重挫,朝鮮戰(zhàn)爭對于美國而言,嚴格意義上并不是失敗,準確地說只是失利而已,而對中國而言,能抵抗住美國的進攻,粉碎美國的意圖就是勝利?!   ∵@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尊重對手,并贏得對手的尊重;認真地研究對手,仔細地分析形勢,冷靜地做出判斷,而不是被一些次要信息左右;從這兩個地方看來,到了二十一世紀,列強研究我們比我們研究他們還要透徹,這絕對不是一個好事,而是壞事!
  •     所有的事情都圍繞著朝鮮-----這個彈丸之地,美中蘇的角逐于此,無力顧其它,臺灣得以茍安,日本得以發(fā)展,東亞由此完成布局,即使冷戰(zhàn)結束以后,這個格局依然沒有改變,蘇聯(lián)早亡,日本南韓臺灣雄起,美國漁利?!   v史的可笑之處在于所有的當局者都認為自己是唯一正確的,而別人都是極其錯誤的,由此先入為主的思維定勢,已經(jīng)無法準確地判斷形勢,以清醒的頭腦保持理智,在這一點上,政治家和軍事家都無一例外,誰都想改變歷史的洪流但是無一例外地被自己無法看得明白的歷史洪流裹脅,不知所終?!   ≈形陌娴慕榻B有點言過其實,在這一點上出版商與那場戰(zhàn)爭中無法準確判斷形勢的的政治家、軍事家是一樣的,歷史的真相只有歷史知道,當一切已經(jīng)過去以后,誰也不知道在那一天究竟發(fā)生了什么?真相絕不是幾張解密文件就能說透的,也不是依靠老兵的回憶就能說清的,每個人眼中的戰(zhàn)爭也是不一樣的,正如盲人摸象一般。    書中對中國軍隊從戰(zhàn)斗作風和意志方面評價較為中肯,然而對美軍指揮層面,尤其是戰(zhàn)爭前期遠東司令部麥克阿瑟一伙批判有些過頭,且不論麥氏與白宮和軍方本部之間的矛盾有多劇烈,但是這并不是重點。畢竟是美國人對美國人的批判,批判過后,美軍不斷地作調(diào)整,不斷地適應形勢,這一點才是真正的厲害之處。    而中國以積貧積弱之國力,犧牲萬千戰(zhàn)士換來短暫的和平,一方面是出于戰(zhàn)略意義上的保家衛(wèi)國,另一方面則是對美國干預臺灣局勢致使中國處于分裂的憤怒反抗,而蘇聯(lián)則在其中扮演了極不光彩的角色,簡言之,一切為了國家利益?!   ∽猿r戰(zhàn)爭到越戰(zhàn),美軍在亞洲遭遇了兩次重挫,朝鮮戰(zhàn)爭對于美國而言,嚴格意義上并不是失敗,準確地說只是失利而已,而對中國而言,能抵抗住美國的進攻,粉碎美國的意圖就是勝利?!   ∵@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尊重對手,并記得對手的尊重;認真地研究對手,仔細地分析形勢,冷靜地做出判斷,而不是被一些次要信息左右;從這兩個地方看來,到了二十一世紀,列強研究我們比我們研究他們還要透徹,這絕對不是一個好事,而是壞事!
  •     
       這本書的中譯本應該被刪減了。。
      
       比如長津湖突圍就只剩下幾句話, 過程等全都沒了。相比 美軍2師被伏擊的過程就很詳細。 完全不符合前后文。
      
       這樣的刪減版只能說既對不起原著,有傷害大家的閱讀趣味。
  •     但是我覺得作者的心太大了,其實如果這六百多頁完全從美國國內(nèi)政治決策的角度來切入可能會更加精彩,作者本身對軍事問題,尤其是戰(zhàn)役戰(zhàn)術上的問題并不精通,而對收集到的關于戰(zhàn)場的材料又按照其政治立場進行了取舍,這樣就使得他對戰(zhàn)爭態(tài)勢的敘述顯得有比較多的偏差。
      
      順便說一下,翻譯還是有比較大的問題啊,什么50mm重機槍,75毫米無后座力步兵槍之類比比皆是啊
  •     和王樹贈的結合起來看,才能比較客觀
      
      美國人的偏見,再牛鼻的記者也還是不能避免.
      真搞不懂他們那種莫名其妙的優(yōu)越感. 麥克阿瑟,麥克阿瑟,
      
      美國人的偏見,再牛鼻的記者也還是不能避免.真搞不懂他們那種莫名其妙的優(yōu)越感. 麥克阿瑟,麥克阿瑟,
  •   可惜60年過去了
  •   也許,朝鮮戰(zhàn)爭唯一值得欣慰國人的后果,就是中國不必成為第二個朝鮮吧。
    說得好。
  •   去看看美國華盛頓的朝鮮戰(zhàn)爭紀念碑,上面記錄了美軍和聯(lián)合國軍的傷亡數(shù)字。
  •   懶得解釋,自己看分析:http://bbs.tianya.cn/post-no05-133374-1.shtml
  •   那么中方的陣亡者該有多少?本書估計為150萬,當然這個數(shù)字國內(nèi)主流史界并不承認
    -----------------------------------------------
    Both the Chinese and North Koreans were exceptionally secretive
    about their casualties, but American officials put their losses at roughly 1.5
    million men killed.
    本書認為“中朝兩軍”陣亡人數(shù)為150萬,不是僅中國
  •   挺好挺中肯的評論。這么大部頭的書,簡體字版要60多萬字,還真是要用假期才能拼掉一點。 PS:樓主在臺灣?臺灣與韓戰(zhàn)的淵源也是不淺啊,當然,大陸更是如此。
  •   我是臺灣人啊。:P
  •   除了王的《朝鮮戰(zhàn)爭》,樓主還可以看看 約翰·托蘭的《漫長的戰(zhàn)斗》和楊迪的《在志愿軍司令部的歲月里》。后者雖然文筆一般,可貴之處在于完整的描述了戰(zhàn)爭全程。
  •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89964
    臺灣最近出的,號稱跟這本反觀點的著作。
    朝鮮戰(zhàn)爭:你以為已經(jīng)遺忘,其實從不曾了解的一段歷史
    9789866723810
  •   本書原文寫得很散,譯本應該沒有結構性的刪減
  •   砥平里戰(zhàn)役 明顯是有缺失,不符合前后文。(美國人的書怎么會少了砥平里??)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