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這件事

出版時間:2012-8-15  出版社:親哲文化  作者:J. Krishnamurti  譯者:拉嘉戈帕爾  

內(nèi)容概要

只要一個轉(zhuǎn)身,你就能擁有生命的自在和單純
克氏《活著,這件事》(第3輯),全書共57篇文章,每篇一個主題,每一篇都包括三個部分的內(nèi)容:
(一)自然環(huán)境的描寫,談話氛圍的營造和襯托;
(二)來訪者及其身份、背景和所帶來的疑問、困惑的相關(guān)介紹,引導(dǎo)讀者開始準備進入正題;
(三)交談、對答。針對來訪者的問題進行逐層深入的討論、交談。
本書就是一個大千世界的化身,裡邊包含了各種人物、各種身份;包含了家庭、組織、社會、政治、宗教;包含了習(xí)慣、教育、知識、經(jīng)驗、傳統(tǒng);包含了生死、悲喜、束縛與預(yù)設(shè);包含了人心中的困惑、迷茫、煎熬、衝突以及渴望、野心、“理想”;包含了各色“為什麼”、“怎麼辦”,如此等等。
在書中,克氏從根本上揭示心路活動的本質(zhì),徹底掀開種種慾望的真實面紗,他苦口婆心反復(fù)教誨我們:不要向外、向他人(包括任何大師和權(quán)威)、向知識、向經(jīng)驗、向傳統(tǒng),去尋找答案,尋找真理。你要做的,只是向內(nèi)、向自己,來求得答案與真理。除此之外,別無他途、別無他法。實際上,也根本不需要什麼“途”,什麼“法”,克氏認為,只有全觀內(nèi)在認識自我,讓人心自內(nèi)向外綻放至善之花,人才能真正擺脫一切慾望、迷茫、困惑、痛苦、衝突等等,才能立地沐浴愛與真與美的福佑之光。克氏認為,活著,原本就是一件自在而單純的事情,你只需認識自我,就可以活得完全不一樣。否則的話,你的一生將永遠陷於慾望、迷茫、困惑、痛苦、衝突之中不可脫身,無有止境。
翻開此書,跟隨克氏的娓娓話語,抽絲剝繭,逐步深入,從本質(zhì)上去探討、去發(fā)現(xiàn),好好享受一個體驗內(nèi)心、探究自我的自觀之旅,參證、放空、頓悟??赐瓯緯?,你將會重新審視認識自我的意義和重要性,你眼中將收穫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你將真正地活著。

書籍目錄

思想始於結(jié)論?
自我認識還是自我催眠?
逃離實相
我們知道什麼是益民的嗎?
“我想找到快樂之源”
歡愉、習(xí)慣和簡樸
“你不加入我們的動物福利組織嗎?”
我們的局限和對自由的渴望
內(nèi)在的空性
尋覓之惑
心理革命
不存在思想者,只有受制約的思想
“它為何偏偏發(fā)生在我們身上?”
生死之謎
心智的退化
不滿的火焰
外在調(diào)整與內(nèi)部瓦解
要改變社會就必須脫離社會
有自我就沒有愛
人的分裂致人生病
知識的虛妄
“生為何物?”
缺乏良善和愛,就不是教育
仇恨和暴力
培養(yǎng)敏感度
“我為什麼沒有洞見?”
改革、革命和找尋上帝
喧鬧的孩子和靜心
真相就在全觀中
私欲腐蝕心靈
重在改變
殺戮
簡單就是智慧
困惑與信念
沒有動機的全觀
在未知的大海上航行
超越寂寞的孤獨
你為什麼解散世界明星社?
愛為何物?
追求和尋覓的狀態(tài)
“經(jīng)文緣何譴責欲望?”
有可能淨化政治嗎?
覺知與無夢之境
何謂認真?
“永恆”是否存在?
人為何會有佔有欲?
欲望及衝突之苦
“我的出路何在?”
支離破碎的活動與完整的行動
走出已知
時間、習(xí)慣與理想
通過組織化的宗教能夠找到上帝嗎?
禁欲主義與身心合一
當下的挑戰(zhàn)
自憐的苦果
感覺遲鈍與抗拒噪音
簡單的品質(zhì)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活著,這件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