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1-24 出版社:八旗文化 作者:范疇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不加標籤、跳脫政黨利益的新銳時政評論。
超越在地思考的局限,而以世界的角度關照臺灣社會之未來的野火集。
引領讀者思索和探討未來的第三種美好可能。
作者簡介
范疇
連續(xù)創(chuàng)業(yè)者,企業(yè)及機構顧問
三人行必有我?guī)?、自然萬物皆有可觀的信奉者
工作生活於東南亞、北美、臺灣、中國大陸數十載
當下游走於臺北京一日生活圈之間
書籍目錄
前言
開篇
臺灣:是誰?從哪裡來?在哪裡?
臺灣第一,選票第二
過小日子,還是改變世界?
第一部分 我是誰?臺灣的主體性和切片
辛亥革命後的兩條支流
歷史大脈絡下的臺灣
臺灣的奇幻官民社會
大臺灣還是小臺灣?
集團的中國與直銷的臺灣
臺灣主體性的「母子倒掛」
臺灣的世界品牌應該是什麼?
臺灣究竟窮不窮?
民國九九,亞洲第一村?
臺灣需要調整它的「時間尺」
短線關懷:臺灣的致命傷
從桃園機場看臺灣的公領域
小米酒調,都蘭調
臺灣需要新住民符號
第二部分 我在哪裡?臺灣的現狀和處境
一、 臺灣的政治處境
臺灣必須走出「後蔣經國政治」
臺灣的政府還沒有國家化
沒有了中國,兩黨即失業(yè)!
民進黨必須正視它的「大國意識」
如何解決臺灣的政治「必??汀??
臺灣選民的最後一公里
2012選舉:包公戰(zhàn)媽祖
黃金十年與2012
「一槍翻盤」的可怕思維
二、 臺灣的經濟處境
臺灣經濟需要「權力自宮」
臺灣要賣多少錢?
打破隱形經濟鎖國,臺灣才安全
兩岸經濟交往的矩陣
兩岸經濟:合資不如合織
豹子的飯點
臺灣需要B計劃
論服務業(yè)「登陸山寨化」
再論服務業(yè)「登陸山寨化」
ECFA:蝴蝶效應還是大象效應?
ECFA:臺灣的玻璃天花板?
ECFA:不僅是臺灣的,也是世界的
海西:吸過去還是吸進來?
海西經濟區(qū)如何妙用?
陸資入臺:是經濟的轉機還是命運的轉機?
臺灣為什麼不做「停車場」?
臺灣應該進口大陸的「放養(yǎng)牛」
三、兩岸關係的處境
兩岸缺少民意交流的軌道
兩岸經濟與政治氣球
三個傻子一臺歹戲
為什麼兩岸航線談判觸礁?
臺灣在兩岸關係上的危險誤區(qū)
臺灣,你的大陸概念什麼時候才能清醒?
殘缺的大陸觀:從陳光標事件說起
臺灣應面對大陸的人口問題
臺灣如何解讀中國?
臺灣喪失的「中南海學」能力
金門國共史實博物館
救了大陸的蔣經國模式
馬英九意外為胡錦濤上的一課
連式傳奇的完美收官
四、臺企的處境
十年後,還有臺商嗎?
中小企業(yè)如何避免廉價的走入歷史?
臺商應該啟動「價值競爭策略」
聰明人做鈕扣,傻子做面料
臺企先不忙著打肥皂
臺商注意:前方熊出沒!
富士康如何避免做代罪羔羊?
臺商與中國政府共享的困局
第三部分 我往哪裡去?臺灣的方向和未來
民國百年:兩岸的世界機遇
兩岸關係必須超越西法利亞邏輯
世界化,才是臺灣的遠景
(兩岸關係概念突破系列)
殘破世界觀 危及兩岸和平
兩岸駛離必定撞車的路線
臺灣是中華文明的新器官
如果我是馬英九
臺灣應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和歷史觀?
臺灣真的需要姓「國」?
臺灣島2020:非政治性的主體性
不粘鍋:臺灣核心競爭力
臺灣應該拋棄「中心」觀
臺灣應該廣設賭場
民間活力而非政府,才能救贖臺灣
X動力:不靠遠景過日子的臺灣
給草莓族和八0後的一封信
2030:臺灣核心競爭力是政治嚮導
臺灣可以表述「中華人民憲章」
兩岸系統(tǒng)兼容政策的「賈伯斯」何在?
大陸必須把臺灣視為新傳統(tǒng)
感謝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