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上師的妻子:我和邱陽創(chuàng)巴的人生

出版時間:2008  出版社:橡樹林文化  作者:黛安娜.J.木克坡、 卡洛琳.蘿絲.吉米安  頁數(shù):464  譯者:吳茵茵  
Tag標簽:無  

前言

  導讀  龍之聲,地之動  ──讀戴安娜夫人和邱陽創(chuàng)巴仁波切的人生  這是一本極為誠實、極為親密的、關(guān)於創(chuàng)巴仁波切不凡人生第一手的側(cè)寫傳記。寫書的人亦是同樣的不平凡──她正是十六歲時即不顧一切嫁給仁波切的英國女子,戴安娜夫人。經(jīng)由戴安娜夫人真誠懇切、毫無隱瞞的心路歷程之講述,我們看到了這位把佛教帶入西方的先驅(qū)大師──邱陽創(chuàng)巴仁波切生命的困頓、轉(zhuǎn)變,和他無畏、無我的犧牲奉獻。我們也看到戴安娜夫人不渝的至情與虔敬,使得人世間紛紛擾擾的愛取爭執(zhí),昇華成大愛的超越和永恆。他們共經(jīng)的旅程交織著風雨雷電,絕非一帆風順;他們也見證了佛教傳入西方的艱難過程與無限可能。書中的文字,平鋪直敘、無有做作,但在這些看似平常的故事底下,我們卻見到了波瀾洶湧的壯闊大海,其中匯聚了無數(shù)勇士菩薩的血淚、辛酸、挫折與尊嚴。  閱讀本書的三把鎖鑰  然而,閱讀如此宏觀、豐饒的一本書,若無先具備有一個開放的心態(tài),以了解創(chuàng)巴仁波切教化西方弟子之時代與文化背景,以及仁波切本人特異不尋常的接引方法,我們極有可能因道德常理的批判而對創(chuàng)巴仁波切當年的行為產(chǎn)生重重誤解,這樣的誤解只將障蔽我們深觀其教法奧祕的機會。我們可以從外、內(nèi)、與祕密三個層面,分析歸結(jié)出三把閱讀、理解本書的鎖鑰;此三點分別是:時空背景、瘋智行徑、與香巴拉覺悟社會之緣起。以下,我們可以試著用這三把鎖鑰來切入這本傳記:  第一,就時空背景而言,六〇、七〇年代的美國,是一個探索、追求、狂野的年代;「嬉皮」世代摧破了中產(chǎn)階級拘謹、保守的屏障,越戰(zhàn)與和平之訴求打開了人們向來狹隘的視野;在尋找靈性解脫的同時,饑渴的大眾常常誤入各式各樣的陷阱──他們或固著於外相,或顛倒於斷常(二邊),以致於種種向上的追求,變成了糖果和蜜奶,雖然暫舔滋味,但毫無究竟可言。為對治此一「精神性之唯物主義」的迷思,創(chuàng)巴仁波切不顧強烈的反對與攻訐,毅然決然地捨棄他的僧人戒律,以徹底融入當時眾生之情境:體會他們的心態(tài),運用他們的語言,幫助他們超脫其迷障?! ∑浯危退@現(xiàn)之離經(jīng)叛道的「瘋智」(crazy wisdom)行徑而言,正如香巴拉出版社負責人山姆?博秋茲於書末所提到的:「(仁波切)的一生呈現(xiàn)多種不同的樣貌:如僧侶、結(jié)婚的喇嘛、父親、瘋智瑜伽士、大學創(chuàng)辦人、藝術(shù)家、君主等等。在梵文中,像創(chuàng)巴仁波切這樣的人被形容為大成就者,mahasiddha──大成就者不只透過修行、研讀和了證而有大成就,他也超越一般社會期望或行為的限制?!箘?chuàng)巴仁波切狂放的、應機施教的手段繼承了其上師堪布剛夏的「瘋智」傳統(tǒng)──但這必得是先有智慧,才有瘋狂,而不是一味的標新立異、自以為狂。瘋智體現(xiàn)者所展示的是無盡的智慧慈悲與方便善巧,其所擁有的是一顆與眾生之痛苦共同脈動、滴血、真實無偽的心。為此,他們渡生的顯化,往往突破世俗的框架──如仁波切為點醒其友阿貢仁波切,不惜在桑耶林撒尿相諫的離譜行為;或是仁波切其他即興、激烈、突破形式的狂誕教化方式。古來,在印度密續(xù)佛教中有所謂的《八十四大成就者傳》(The Lives of the Eighty-Four Mahasiddhas ),記述了瘋智大師各種的癲狂事蹟。然而,這絕對是非凡之人能行的非凡事業(yè),不是我們一般人所能揣度、或模擬的?! 〉谌?,創(chuàng)巴仁波切本身除了是藏傳佛教噶舉派的轉(zhuǎn)世祖古,並兼持寧瑪派之傳承,同時,他更是一位稀有的伏藏師(terton),揭露適合時代迫切需求的尊貴法教,特別是發(fā)掘了香巴拉伏藏(Shambhala terma)。創(chuàng)巴仁波切與香巴拉伏藏的淵源起自於他年少時在藏地所親見的靈視(vision),與他日後在北美七〇年代中期陸續(xù)接收而得的香巴拉心意伏藏。據(jù)仁波切所述,「這一系列的香巴拉伏藏不是由蓮花生大士直接傳授,而是來自蓮師的化身──林國的格薩王,也來自香巴拉王國歷代利格登王的心?!乖趧?chuàng)巴仁波切於北美弘法的十七年之中,後期十年間,即以弘揚香巴拉的覺悟社會為主;他因此創(chuàng)設了許多嶄新的佛教語彙,如本初善(basic goodness)、東方大日、四威嚴,各式的規(guī)制(如香巴拉訓練、金剛護法),和各種象徵之旗幟、標章等。實現(xiàn)一個香巴拉的覺悟社會是創(chuàng)巴仁波切念玆在玆的願景視見;其基礎是眾生咸具本覺性,經(jīng)由無畏與溫柔的勇士智慧,堅定不移的戒律,以及生起風馬之能量、慈悲光燦的信心來達成。香巴拉不見得是一個遙遠虛幻的淨土國度,卻是一種當下存在之完足飽滿、清明覺照的狀態(tài)?! 〔涣私庀惆屠脑碓瓌t,就無能理解到創(chuàng)巴仁波切的心血精髓;而若無法自現(xiàn)象界的感官覺受中深體實相的精微無垠,也就無法進入香巴拉之廣大神奇、不可測度的世界?! ∽x者可能面對的挑戰(zhàn)  對於大部分的讀者來說,也許書中的某些部分會令他們讀來瞠目結(jié)舌、不知所措。這些挑戰(zhàn)包括仁波切與女人的關(guān)係、飲酒過量等行徑;戴安娜夫人於此書裡直言不諱地描述了這些事實。對於她自己與仁波切親密關(guān)係的羅曼史細節(jié),她更作了詳實、生動、坦白的直述,尺度上或者超過一般讀者對所謂「精神上師」的期許。創(chuàng)巴仁波切曾告訴過當時年輕的戴安娜:「我最愛的是上師,我的上師就是佛法;佛法永遠是我的最愛,但妳永遠是我的第二愛。」終其一生,仁波切有多位女性的伴侶,但戴安娜夫人理解其舉遠超越性行為本身的黏膩攀執(zhí),而是一種與另一眾生全然無隔的親近方法。誠然,這樣的行為引人非議,但我們可以確信的是,創(chuàng)巴仁波切畢生謹持菩薩戒律:「絕不傷害任一眾生」。他的所有作為都是公開的,毫無任何的矯飾隱瞞;人前人後,他始終表裡一致?! ∥业膶W佛背景,起始於大乘的漢傳佛教禪淨二宗。一開始,之於創(chuàng)巴仁波切所碰觸的佛教禁忌,我亦頗覺難以置信、難以理解。在我早年親近香巴拉法教的時日裡,我曾與多位仁波切早期的弟子們討論過這些問題,其中,也包括數(shù)位仁波切的「明妃」。然而就我所匯集的印象中,性之本身,似乎從來不是重點;反而,她們的感覺是「與性無關(guān)」,或者甚而經(jīng)驗到「巨大的溫柔與開放」。再者,就飲酒這事來看,從外表上,創(chuàng)巴仁波切似乎是以酗酒將自己推向生命的終點,可是,身為密乘大師的他,多年以前早知自己壽命的年限──一切他早有預見。而今,從創(chuàng)巴仁波切的眾多弟子當中,我們所見的是這些人的全生命,因仁波切智慧與慈悲的光熱,而獲致徹底的轉(zhuǎn)化……他們不但身心皆轉(zhuǎn)向佛法,亦自修、利眾,成為延續(xù)香巴拉法脈的行者和導師。這樣的事實是有目共睹、不容置疑的。我們一般人總愛用自己有限的心思來批判、評斷他人的行徑,但其中有多少是我們自己的臆想、有多少是真相之本身?那是難以確定的?! 〈靼材确蛉嗽诩~約的一場演講中,曾提起她要寫這本書的動機:「與其讓其他人以各自的角度來為這些故事加油添醋,不如由我自己來說吧。」喧囂俱寂聽天籟,塵埃落定則見真:在他入涅二十餘年後,創(chuàng)巴仁波切的教法現(xiàn)是更為光耀、更普照世間──真理的力量,畢竟是超越時空、無遠弗屆的?! 》ǖ缆猛镜钠D危之處  創(chuàng)巴仁波切從不鼓勵弟子模傲他的舉動行止,反之,他深深告誡他們「自欺」之危險。修道之旅的歧途甚多,不論是精神性的唯物、或是自我驕慢的膨脹,內(nèi)心的戒行若不精嚴,只有加速沈淪一途。創(chuàng)巴仁波切本是金剛乘大師,有能力「轉(zhuǎn)煩惱為菩提」,但就我們常人而言,究竟是在轉(zhuǎn)煩惱、還是被煩惱所轉(zhuǎn),這其中有天淵之別,不可不慎!在創(chuàng)巴仁波切圓寂、攝政王陷入愛滋病事件時期的香巴拉,便經(jīng)過了一個無可比擬的、極為嚴苛的考驗;這一直到創(chuàng)巴仁波切的法嗣暨子嗣──薩姜米龐仁波切正式昇座、領導香巴拉團體進入另一新的紀元,這些巨大風浪才漸次平息。創(chuàng)巴仁波切身為第一位當世之「薩姜」(大地怙主),稱為龍薩姜(Druk Sakyong):天龍雷鳴,大地震動,他這一生所傳揚的、結(jié)合出世和入世、絕對與相對真理的不二法門,已隨著時日遷移而功用彰顯;他的勇士大愛綿延久長,智慧法身常溫暖人間?! ∫苍S,最重要的,不管你是不是一個佛教徒,只要你會被人性的真、善、美所觸動,都能在閱讀這本引人入勝的書裡得到啟示。因為這是一位真情至性、坦率勇敢的女子與一個偉大生命的交會記錄;它無有終點,只有不盡的愛與懷思。戴安娜夫人書中後部引用那首羅伯特.本斯(Robert Burns)之歌詞所顯示的、對創(chuàng)巴仁波切的永恆感念,非常令人動容:  對於你們所有身陷愛戀又無法自拔的人  我同情你們承受的苦楚  因為我已親身體驗,知道你們的心中充滿悲痛──  那沒有人可以療癒的哀傷。  三寶弟子,香巴拉人,  蔡雅琴  謹誌  二〇〇九年三月,臺北

內(nèi)容概要

  戴安娜十五歲時,與二十八歲的邱陽創(chuàng)巴仁波切相遇,為了嫁給仁波切,她毅然決然中斷學業(yè),並不惜與英國中上階層的家庭和母親決裂,而她的丈夫,未來將成為把佛法傳入西方並紮穩(wěn)基礎的重要人物?! ∵@本不同凡響的回憶錄,描述一個年輕的異國女子,與當代最具影響力的佛法老師,共同生活與經(jīng)營婚姻的經(jīng)驗,書中充滿令人驚奇的事件和各有特色的人物,故事真實而曲折,有時令人驚嘆擔憂,有時又令人發(fā)笑,可說毫不造作的呈現(xiàn)上

作者簡介

  黛安娜·J.木克坡(Diana J. Mukpo)  一九五三年生於英格蘭,就讀享譽盛名的博耐頓女校,十六歲時離開該校,與西藏佛法老師邱陽創(chuàng)巴締結(jié)婚姻;一九七〇年兩人移居美國,直到一九八七年創(chuàng)巴仁波切圓寂為止。在此期間,她精進學習盛裝舞步的馬術(shù),目前是「風馬盛裝舞步學院」的擁有者和主任,足跡遍及美國和加拿大各地,教授盛裝舞步的專門訓練課程。  卡洛琳·蘿絲·吉米安(Carolyn Rose Gimian)  編輯了許多邱陽創(chuàng)巴的書籍,尤其是《覺悟勇士--香巴拉的智慧傳承》、《邱陽創(chuàng)巴作品集》和《我們的清明本性:從佛法看心理學》。她是自由作家和編輯,作品收錄於《二〇〇六年最佳佛教作品》,目前住在加拿大新斯科細亞省的哈里法克斯市?! ∽g者簡介  吳茵茵  **臺灣大學外文系學士,現(xiàn)就讀**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碩士班,受教於維鬘學會鄭振煌教授,曾擔任丹津跋摩(Tenzin Palmo)比丘尼、蘇嘉多(Sujato)和尚及不丹博物館館長Khenpo Phuntsok Tashi 之即席口譯,目前為專職譯者。

章節(jié)摘錄

  導讀:龍之聲,地之動/蔡雅琴——讀戴安娜夫人和邱陽創(chuàng)巴仁波切的人生  這是一本極為誠實、極為親密的、關(guān)於創(chuàng)巴仁波切不凡人生第一手的側(cè)寫傳記。寫書的人亦是同樣的不平凡--她正是十六歲時即不顧一切嫁給仁波切的英國女子,戴安娜夫人。經(jīng)由戴安娜夫人真誠懇切、毫無隱瞞的心路歷程之講述,我們看到了這位把佛教帶入西方的先驅(qū)大師——邱陽創(chuàng)巴仁波切生命的困頓、轉(zhuǎn)變,和他無畏、無我的犧牲奉獻。我們也看到戴安娜夫人不渝的至情與虔敬,使得人世間紛紛擾擾的愛取爭執(zhí),昇華成大愛的超越和永恆。他們共經(jīng)的旅程交織著風雨雷電,  ……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與眾不同且令人愛不釋手的書。邱陽創(chuàng)巴仁波切非凡傑出,是無可取代的老師,而黛安娜?木克坡讓讀者對仁波切的生命和教法有嶄新的瞭解。」  ——《當生命陷落時》作者/佩瑪丘卓  「深入而坦白地描述二十世紀一位精神大師的一生。黛安娜·木克坡身為邱陽創(chuàng)巴的妻子、愛人和朋友,其人生故事精彩絕倫,顯示她是勇敢獨立的女性,又深入瞭解她丈夫的生命和教法。這本書不只記錄了過去,更闡明了真實的佛道而永垂不朽?!埂 ?mdash;—「最佳佛教作品」系列編輯梅爾文·麥克李歐  黛安娜·木克坡寫下她與先夫的當上師的妻子並非易事,但我得承認,無聊的時候並不多  ──戴安娜·木克坡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作為上師的妻子:我和邱陽創(chuàng)巴的人生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1條)

 
 

  •     如大家需要請購就來 夢寒書屋:http://menghanbook.taobao.com/
              
          
      般若文化網(wǎng): www.borewenhua.com
          
          
      或移步: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3.w4002-870232033.10.84dpmV&id=20253622457
        
          
      電話:0592-6271593
          
  •     從杭州到南京工作兩年多,自己找工作、房子、做飯、生病,已能體會身處他鄉(xiāng)的感受;
      公司里的老外呆滿五年回去了,盡管他脾氣很好很友善,跟大家交流總有隔閡,印象特別深的是一次萬圣節(jié)他扮撒旦跟大家玩,在臺上自我介紹成“我是傻sa蛋dan”引得眾人轟笑,他直莫名其妙,郁悶到內(nèi)傷;回去前娶了個姑娘剛巧叫huang rong,另外婚姻登記處因為他是老外,多訛了幾千塊。人在異國總歸是弱勢的,能適應已經(jīng)很不容易,反超那簡直是天方夜譚。
      看過自己再看創(chuàng)巴仁波切,從西藏出逃、在牛津?qū)W習、車禍受傷、還俗結(jié)婚以及抵達北美后的事業(yè),不帶一點停頓,著實有通天的手眼。金庸在《鹿鼎記》里把一個從小出家的少林寺和尚塑造成經(jīng)綸滿腹,不諳世事的天真形象。仁波切卻不是那樣,他洞悉人心,善于溝通,使?jié)撛诘拿芟粲跓o形。這種反差能讓我體會到仁波切絕不是個尋常的人物。我們沒有坐標,沒有方向,我們沒有出離心,處處都有把我們絆倒、讓我們爬不出來的坑。我們也都是“過來人”,經(jīng)歷過無數(shù)煩惱的考驗,但是往往是臣服了。仁波切卻不,他面前沒有坑,或者他直接就跨了過去,語言的障礙、文化的鴻溝、身體的病痛、背井離鄉(xiāng)的孤獨,一個個都沒有了威脅。出離心的成就我想是一方面原因,當然還有其它的,比如定力和智慧。在我覺得四顧茫然時,想起仁波切的示范就好像看到了修行所能抵達的成果,重新有了前進的動力。
      哪怕仁波切的行為偶然觸犯到法律、戒律,我仍對他有信心。
      
      書寫得平鋪直敘,乏味不說更不太適合沒有基礎的人看,當資料看也并沒什么意思,會錯意不如不看。中文版對比英文版果然有少許出入。
  •      不知里面刪除了多少內(nèi)容,這個邱陽仁波切的證悟也沒有多少說明,他的實修經(jīng)歷似乎不多,這樣的人到底開悟了沒有呢?,現(xiàn)在看來肯.威爾伯的觀點是對的,一個開悟的人一樣可能有嚴重的問題,需心理醫(yī)生的幫助,邱陽從一開始就處于失控的邊緣,只是他的氣場與法力維系了他過早的毀滅,最后隨著宏法事業(yè)的越發(fā)成功,變更更加乖張了。
       戴安娜估計有許多負面的事情與細節(jié)沒有寫出來,佛法對邱陽而言是否只是當成一種事業(yè)或商品呢,就如一個公司一樣,最終他的西方弟子們到底得到多少佛法受益,還是把他們投入了一個更大的幻夢與團體自我期騙之中。
       戴安娜最后的幾個孩子都變成了活佛轉(zhuǎn)世,尤其是她后面兩個跟別人偷情生的孩子也被認證了,這實在有一些怪異,轉(zhuǎn)世這事完全是假的看來也不太可能,但都是真的可能性也太小了,只是不知頂果他們對這些是心有默契的還是怎樣。
       如是看到書中的情形,你會無比認同克里希那穆提對上師及古魯?shù)呐?,除非一個靈性與人格高度發(fā)展及穩(wěn)定的人,才有可能在這樣的身份之上或之下能保持空性自如,不然要么你會像邱陽那樣對毛澤東表示認可,甚至做起了小國王,要如邱陽的弟子們一樣,把自己當成上師的責任,依附于他的身上讓自我沉睡一小會。
  •     看完《dragon thunder》很久了,一直想寫些什么,但下筆又不知道從何開始。
      
      很多人震驚書中所披露的內(nèi)容,很多人認為自己還不夠智慧理解上師的行為,而我,看到的卻是一個人在環(huán)境的驟變下的無所適從,一個妻子面對文化沖突的矛盾和最后的決絕。
      
      關(guān)于創(chuàng)巴仁波切所有讓人無法理解的行為,其實都反應了人在面對不同的環(huán)境下所表現(xiàn)出來的人性最脆弱的一部分。創(chuàng)巴仁波切從小成長在獨特的寺廟教育中,等級區(qū)分極其嚴格,作為轉(zhuǎn)世活佛,他受到供養(yǎng),生活無憂,可以說在離開家鄉(xiāng)之前,他成長在象牙塔中。而到了國外,生活突然真實了起來,他必須自己找弟子、通過講課來維持生活,他沒有了特權(quán),沒有了供養(yǎng),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語言,所有的一切在一霎那突然向他襲來,而他還沒有做好準備,于是他失控了。他靠酒和女人來讓自己落地,來讓自己真實一些,可惜,他自己的文化和戒規(guī)又不允許。與AKONG仁波切的決裂幾乎表明他被自己人徹底的拋棄了,他是逃跑一般的離開了英國,甚至不能帶走象征自己身份的印章。
      
      很多評論都指責他在英國的所作所為,但我真的能理解,我親眼看到當一個喇嘛還俗后所受到的各種背后的議論紛紛,被自己人瞧不起所遭受的心理折磨。另外,就是還俗后所必需面對的、陌生的塵世生活。當被供養(yǎng)了很多年之后,必須自己面對柴米油鹽的時候,你才知道自己原來除了念經(jīng),什么都不會。你不知道如何開始,又從何開始。而創(chuàng)巴仁波切娶Diana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她是當?shù)氐呐?,可以幫助他從頭開始立腳。而之后他在北美所做的一切,其實都是為了向他的族人證明,他還是他們的一員,你們都錯了。而在英國經(jīng)歷的種種責難和侮辱,他心里從未真正過去,甚至讓他糾纏到死。
      
      而Diana在這部書里將自己分裂成了兩個角色,一個是弟子,一個是妻子。作為弟子,她虔誠,她崇拜;而作為妻子,她充滿了怨和無奈。他什么都沒做錯,可是他做的一切卻可以將你逼瘋,而你什么也不能說,也無法說。Diana選擇了馬術(shù)做為她的逃避。她有一個好上師,但是她幾乎輸光了她全部的婚姻生活。
      
      很多人對這本書做了太多評論,其實只是兩個人在那樣的一個社會背景下選擇了一種這樣的生活方式。太多人將上師當作神,卻忽略了他們做為人的權(quán)利。我們要求上師是完美的,我們不想看到上師人性化的一面。我們是軟弱的,所以我們希望上師是堅強無畏的;我們是自閉的,我們卻希望上師無時無刻為我們敞開著,讓我們肆無忌憚地隨意出入,我們實在是太殘忍了。
      
      如果說這本書讓我們看到什么,我只能說我看到的是一個完完整整的、血肉模糊的人和他們普通卻又獨特的一生。
      
  •     從一個和尚到一個國王,還沒有看懂其中的必然性。做了國王,又搞了攝政王,大臣,明妃,佛母一大堆。當然都有意圖,書里講創(chuàng)巴舉了毛澤東作為例子,說了建立一個架構(gòu)可以讓組織超越個人存在,在個體消亡后繼續(xù)作用。這,政教合一好象也一直是藏傳佛教的特點吧。
      
      本來我還是挺喜歡創(chuàng)巴人波切的,看過他寫的一些東西,覺得言辭流暢說理透徹,不過這本書里面所說的我還需要消化消化。
      
      不知道是翻譯的原因還是原來作者的原因。這本書的文詞看來來,比較枯燥,有點象說明文。
      
      不過說明文看來來還是比較老實的,我到現(xiàn)在還沒看完。
      
      戴安娜學習盛裝舞步,歐洲的貴族運動,當然作為國王的妻子他可以這么干,和傳統(tǒng)的出世喇嘛比起來,生活實在有點奢侈,因為一匹馬要10萬美元。她一買就是兩匹,用的是金剛屆的錢。
      
      他們的生活,我一點都不能生出敬意。難道我心里還是有苦行的情節(jié)?我比較欣賞那些持戒苦修的人,比如天津巴莫。相比之下,創(chuàng)巴,有7個明妃,1個老婆,自己封自己為國王。。給老婆買馬,買賓利。高深的行為還需要我努力去理解。
      
      創(chuàng)巴去世后,攝政王和他們家族爭權(quán),攝政王有艾滋病。有組織機構(gòu)就會有權(quán)力斗爭吧。
      
      她還動不動就空運一匹馬到夏威夷。讓他安享天年。。。我這個小肚雞腸的腦袋理想的,就是都是錢啊。
      
      不過為了研究這些時候后面的邏輯,我還是會乘著頭腦清明的時候,努力再把沒有看下去的部分再看一遍的。
      
      唉,為了滿足好奇心在淘寶上買的這本書,好貴啊。
      
      
  •   哪里買呢
  •   我在amazon買的kindle版。
  •   觀察到一個有趣的,可能不具普遍性的,和本書主人公不一定相關(guān)的現(xiàn)象, 很多金發(fā)女郎嫁給有色人種中的佼佼者(不是現(xiàn)在,大概15到30年前的區(qū)間)。 舉幾個例子,多的因為缺乏調(diào)查研究,舉不出。
    OJ 辛普森;
    老虎伍茲;
    李小龍;
    再加這個上師。
  •   你想說明什么呢?
  •   信仰,權(quán)力,物質(zhì),虛榮,大家各取所需,各自表述,各得其所,基本都能達成至少在一個時點上滿足各自效用(utility)的交易。
  •   買貴了不妨轉(zhuǎn)賣給我,我對這些奇人異事的八卦有興趣得很
  •   天知道
    我們的人生詭異就在:在每一個點位上存在都有它存在的道理,而這個點位里面可以折射世間百態(tài),我們以為閱盡便能心如止水。
    有時候好像有了靈感,更好像有了宿命通的感覺,以為望穿了時光的盡頭,卻不知道時光本身就是最大的騙局。飛的更高卻仍然是在輪回的路上
  •   哈哈,想到那句: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但結(jié)果是看的越多,發(fā)現(xiàn)沒看的更多,然后在書里轉(zhuǎn)啊轉(zhuǎn),出不來
    到頭來,發(fā)現(xiàn)還不如目不識丁的人,至少他們活得很真誠,活得很坦蕩
  •   還沒看過,想看,因為創(chuàng)巴的言教非常有穿透力!“世俗的”一面?
  •   哈哈,“世俗”的材料,還沒看
  •   看了讀后感,不知道該說啥好。本來覺得暫時不說了,后來稍微慢慢靜下心來也就能說出自己的感受了:反正也沒讀過書。就暫時不準備找來看了。生活是有更“奢侈”的。那么多錢,該可以做很多事的了。享受生活過了頭沒? 還什么攝政王和家族折騰“爭權(quán)”。感覺這個方面,這位前輩的身教有些不很成功,甚至說白了,就是比較失敗。
    花時間讀這本書?我的選擇是不。還是看看其它前輩的書比較好吧。
  •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修行的目的就是使自己面對任何情況時都能轉(zhuǎn)兇為吉。這里不是凈土。即使身為仁波切也不能高高在上,必須與其他人打成一片,承擔與分享生命中的喜悅和痛苦。普通人可能按部就班,隨波逐流過一輩子,在選擇的關(guān)頭,大多只考慮自己和家人,但是仁波切不一樣,為了交付轉(zhuǎn)變心的方法,不虛度一生,他以極大的勇氣去面對生命中的巨變,我覺得書中的披露都是可以理解的。
  •   很有意思,可以作為一個人類學文本的研究來閱讀。
    對禪修究竟可以讓人到達一個什么心理程度,以及禪修如何才是確定有心理轉(zhuǎn)變的,而這些心理轉(zhuǎn)變是否帶來人際關(guān)系,宗教慈善腐敗可以以什么方式來轉(zhuǎn)變?yōu)橐环N成功被接受的表達,宗教內(nèi)的性侵犯如何被解釋,關(guān)于性與禪修的相互關(guān)系。。。。。。好多問題都可以研究。雖然這只是一個個案。但還是會很有意思。
  •   創(chuàng)巴對女弟子的性侵犯幾乎已經(jīng)可以定案,如果要做刑事案也是完全可以構(gòu)成強奸和性騷擾。其實沒有必要對一些宗教人士的行為遮遮掩掩,或者用一種神學解釋來圓謊。直接光明正大的面對比較好。這就是人性所有的,即使有不錯的禪修教育也會有如此類型的人。
    成為一個宗教法師很容易也是成為一個騙子的。這是需要面對的內(nèi)心,以及一個人的掙扎和防御的過程。
  •   騙子的說法不成立,仁波切是很坦誠的,而且身邊的人也一直在質(zhì)疑和施壓。但是我懷疑他剛進入西方社會時還不懂現(xiàn)代法律對女性的保護,在西藏和印度,女性的社會地位都不高,任人擺布。
  •   其實坦誠有時候是蠻可怕的,如果坦誠沒有同情心的話。呵呵!
    不過存在不了解現(xiàn)代法律的味道也是有道理的。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