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戲法: 不可思議的前世今生

出版時間:2009/03/01  出版社:白象文化事業(yè)有限公司  作者:簡瑞銓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生命處境及人生遭遇,都是前意識投射出的「劇本」
一位智者說:「只有內心真正的自由才會寧靜,只有內心完全的圓滿才會快樂?!?br />我們的靈魂,隨時隨地都在紀錄個人累世的言行及所有發(fā)生的事,並轉載至來世;隨著所累積的業(yè),我們輪迴於六道境界,浮沉在各種苦樂中,形成各樣的命運。生命的各種遭遇和處境,都是潛意識的心念所投射出來的「劇本」;透過潛意識的負面能量釋放,讓心靈脫離業(yè)力綑綁,當心念改變,人生的情節(jié)自然隨之改變。
獨創(chuàng)「心靈淨化術」,引導你回溯前世,卸除內心深層的負擔
本書作者集西方催眠術、唯識深層溝通、佛學理論之大成,薈萃佛法原理與實修口訣,透過催眠及唯識深層溝通技巧,以自身多年佛學素養(yǎng)與心靈淨化個案觀察心得歸納,教導我們透過心靈淨化術「回溯前世」進入靈魂深處,清除潛藏內心深處的負面能量,讓那些無由來的恐懼、莫名的執(zhí)著、身心的深層壓力找到真正的源頭,協(xié)助有緣眾生釋放靈魂深處的負面能量,跳脫輪迴,讓身心靈獲得真正的平衡與自由。
豐富個案遍及各個類型,協(xié)助您為生命找到答案
本書順序乃是依生命運行的軌道來寫,從心靈的本質、六道輪迴、命運的形成與改變、潛能的開發(fā)到生、老、病、死的整個過程,最後歸結於生命的理想淨土。並特別收錄數(shù)十個個案親自陳述個人困境與前世回溯後的正面影響,透過經驗實證「心靈淨化術」清除負面能量、開啟人生新頁的奇妙功效,無論造命改運、潛能的開發(fā)、感情與婚姻關係調整、人際關係改善;學業(yè)、事業(yè)、病痛、個性,都能獲得令人驚喜的解答。

作者簡介

簡瑞銓
法名道源居士,臺灣省南投縣人,東吳大學中文博士。為大般若經耳傳派第二代入門弟子。學術專長為四書學、易經與佛學。
曾任臺中市大般若經佛學會理事長,明道大學義務輔導老師?,F(xiàn)任教於亞洲大學、明道大學。
平時專注於內在靈性之提升,堅信心靈的清淨才是幸福之道。座右銘為:放輕鬆!
2008年成立福馬心靈淨化中心,致力於心靈淨化課程之推展,並應邀至各界演講,甚獲好評。著有《四書蕅益解研究》、《張岱四書遇研究》等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心靈戲法: 不可思議的前世今生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條)

 
 

  •      知道“心靈凈化術”,起源于主管微博上的一段話“與其做一個好人,不如做一個完整的人。做一個好人,只是活出一半真實的自己;而做一個完整的人,則是活出全部真實的自己?!蔽野偎疾坏闷浣猓翰皇侨巳硕家鰝€好人,如果這只是一半的自己,難道還要把壞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主管說,她也不是很明白,這是她一位朋友到美國學習靈修課程后感受,也許人家更明白其中的道理。
       因為都相信“因果循環(huán)”,“種善因,得善果”,主管介紹我看簡瑞銓博士的《心靈戲法1》和《心靈戲法2》,從而進一步了解了“心靈凈化術”。心靈凈化術結合了西方催眠術、超心理學、佛學等理論,通過前世回溯,釋放內心深層的負擔,讓身心獲得真正的平衡與自由。
       前世回溯,之前在我看來是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但我抱著不迷不否的態(tài)度,看著一個個案例。身體可以消失,但是靈魂種子會累世存在,通過回溯前世讓沒來由的恐懼、莫名的執(zhí)著、身心深層壓力找到真正的源頭,從而面對、化解、釋懷。
       我是先從《心靈戲法2》看起,看完后我不了解,案例的化解是怎么化解的,都是一言以蔽之。同時,我也有兩個問題困擾,在和主管交流前,我是沒辦法繼續(xù)看《1》。
       1、比方說,書中說,人不能造業(yè),尤其是口業(yè)。否則,被批評人的業(yè)就會轉到你的身上,讓你去承受。還有其他悲傷、嫉妒、貪心、生氣等負面情緒也不能有,這也會給自身帶來不好結果。
       我就想,人之所以為人,必有七情六欲,就會有情感的宣泄。畢竟不是菩薩,還做不到無欲無求,就算有清明的頭腦,時時的理性,那要有多強的自控能力呢?那我會不會太壓抑自己,生氣、悲傷什么的都不能真實地表現(xiàn)出來,那我還會快樂嗎?我就一普通人,我還是該樂的樂,該哭的哭,情緒本性流露就好。不過,也要靜下心來,自省,如果真的做得不對,就要認錯、改正、懺悔。
       2、這么多年,我是覺得自己的心理素質還是可以的,有比較好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和愈合能力,看待問題不偏執(zhí),加上熱心,總是能幫人家解決一些問題。如果我繼續(xù)學習的話,我會不會和別人產生距離感,我能輕松地看透的問題,人家為什么會如此執(zhí)迷不悟。而且,我也希望大家的相處是平等的,我不喜歡總是一副說教的樣子。高處不勝寒,雖然還遠不到那個level。
       主管說,這說明你心里計較的東西少,有一定悟性,所以能很容易提升自己。幫助自己是小乘,能幫助別人才是大乘,你可以更好地幫助需要你幫助的人。仔細想想,也對。原來當有好幾個人跟我說煩心事的時候,事后我都會覺得自己很累,都需要進行一段心靈調解。尤其,是當初海燕生寶寶的時候,我因為擔心她的身體,也怕寶寶不健康,真是從前到后,一直念叨著,以致于我沒了那個心力再去關心其他。
       書中說,安慰、勸解別人就是把人家的業(yè)轉嫁到自己身上,但這是積善的,只要自己紓解開,不會產生不好的影響。那么換一種說法,是不是因為我的內心還沒到一定境界,當負面信息過量,我不但幫不了人家,而且也會讓自己產生很大的負面情緒。
       我不管我的前世是男是女,是人是畜,既然我已經知道種子是累世相傳,只要條件成熟就會回報。那么我就好好做好現(xiàn)世,說好話、存好心、做好事,真到了來世,就希望今世的善因,得來世的善果。我不是虔誠的佛教徒,我不拘泥于形式的學習佛法精髓,我認為對的東西就會去做到做好。
       前段時間,和小弟散步聊天,他講個故事,從前兩個小孩出去買包子,一個一塊錢買三個還要把一分錢拿回來,另一個就直接帶回三個包子。長大后,第一個孩子并沒有什么身外物,第二個孩子擁有最潮的手機、電腦、汽車等等。我就是那第一個孩子,而他就是第二個孩子。我笑了笑,因為我覺得那不是必需品,如果要買,我隨時可以買,但真的沒必要。我不需要那些東西標榜自己,我覺得現(xiàn)在就挺好,吃得舒心、睡得安心。小弟說,姐姐,你淡定過了頭……
       現(xiàn)代人為了生活、物欲勞累奔波,心靈累積了太多的東西、背負了太多的壓力,所以才累了、老了、世故了,忘了生命最本質的意義,更遑論靈性的覺醒與幸福生活的建立。以前只知道修身養(yǎng)性,那么靈修就是個漫長的過程,從容行步,拈花微笑。
      
  •      閱讀了簡瑞銓博士的心靈戲法以后,眼界大開,心胸也隨之寬廣,透過一則則精彩的故事,看到了生命的輪回,看到了前世今生的關聯(lián)。讓我對死亡不再害怕,對生命充滿期待,最為重要的是,了解了生命的真正意義和目的。
      
       書中回溯的經歷涉及古今中外,上天入地,看后使我心潮澎湃,期待著去找尋自己的前世記憶,閱讀靈魂的黑盒子,幫助今生的我過得更幸??鞓?,讓人生更有意義。
  •   心靈幻現(xiàn)的六種不同生命形態(tài)
    人到底有沒有前世?到底有沒有輪迴?以自然界的水來做譬喻,水因為溫度的不同,而有冰、雪、霧、霜、雲(yún)、水等狀態(tài),這即是水的輪迴;心靈也因為所堆積業(yè)(或稱作種子)的不同而有六道等不同生命形態(tài)的呈現(xiàn)。業(yè)有善業(yè)、惡業(yè),心靈隨著業(yè)的堆積,就在這六種生命狀態(tài)中跑來跑去,稱為六道輪迴,輪迴到好的地方,享用快樂;輪迴到不好的地方,受盡痛苦,一切都是自作自受,隨著自己的作為,決定往後的去處。心靈不管輪迴到哪裡都是不會滅亡的,因為不停的在六道裏跑來跑去,所以才有前世、今世、來世等現(xiàn)象。在古代的文獻典籍裡,就有許多關於前世的記載,例如蘇東坡的前世是五戒和尚、黃庭堅的前世是一位少女。在江西省修水縣的縣誌記載:
    黃庭堅,宋朝人,字山谷,分寧(今江西省修水縣)人。英宗治平進士。自幼聰穎異於常人,他的詩書畫三絕,與當時的蘇東坡齊名,世稱蘇黃。山谷不只有文名,秉性也至孝,他每晚必親自為母親洗滌溺器,就是後來做了官,仍堅持為人子之道,後來他的孝行被選入二十四孝之中,在縣誌裡記載著他的故事。當他二十六歲時出任蕪湖知州時,有一天午睡,夢到自己來到一個地方,看到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婆婆在門口設案祭拜,案上擺了一碗芹菜麵,揮手叫他來吃麵。黃山谷聞香不禁端起而食,夢醒時齒頰還殘留有芹菜香。第二天午睡,還是作同樣的夢,醒後夢裏的情形猶歷歷在前。黃山谷很是納悶,於是循著夢境來到一個鄉(xiāng)間,居然看到夢裏的老婆婆,正設案祭拜,宛如夢裏所見。黃山谷訝異不已,趨前問老婆婆為何祭拜。她說:「昨天是我女兒的忌日,她二十六年前病故,因生前喜歡吃芹菜麵,所以每逢她的忌日,我都特別以芹菜麵祭她?!裹S山谷一聽,正和自己的年齡一樣,不禁再問她生前的情形,老婆婆說:「我女兒在世時矢志不嫁,好茹素念佛,研讀佛經與詩書等。我?guī)闳タ纯此臅浚 挂坏綍?,黃山谷只見書架上擺滿自己曾讀過的經書典籍,一切都是那麼熟稔!老婆婆指著一個櫃子說:「這個櫃子是她留下來的,但不知鑰匙放在哪兒,自從她過世後,一直沒打開過。我也不知裏面放些什麼!」可是黃山谷很容易就找到鑰匙。打開一看,愣住了!原來裏面竟放滿自己每次參加科試的文章!黃山谷頓時明白,原來這位孤苦無依的老婆婆就是自己前生的母親。於是將她迎到官邸孝養(yǎng),還特地題詩偈:「似僧有髮,似俗脫塵;作夢中夢,悟身外身?!?br /> 請打開福馬書院網(wǎng)站看更多不可思議的故事www.fumacollege.com
  •   謝謝你的推薦 要不是你 我上哪找這么好的書讀 即長了見識又明了事理 感恩你 阿彌陀佛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