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

出版時間:2011-10-3  出版社:有鹿文化  作者:蔣勳  頁數(shù):232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面對生死、探討肉身,讚嘆人在脆弱中的美好
  美學(xué)大師蔣勳首次呈現(xiàn)給您:「此生」與自己最美麗的相遇
  林青霞:「平常不聽音樂怕吵的我,聽蔣勳說書卻很入迷。他是我唯一的偶像?!?br />  在急診室,上了麻藥,做心導(dǎo)管手術(shù),導(dǎo)管插入動脈,我痛到驚叫一聲,我聽到醫(yī)生說:「好了,最痛就這麼痛?!?br />  那年輕的醫(yī)生,我病癒去看他,連感謝的話也沒有說,肉身的緣分,或許心中默默記著吧。
  我卻一直記得他安慰我的話──最痛,就這麼痛了。
  這麼平實的一句話,卻或許使在受苦中驚慌恐懼的肉身有了安定的力量。
  此時此刻,肉身還在,總是要還報肉身的緣分?!  Y勳
  林青霞說,「肯定是我在跟你對話,這麼晚,祕書早下班了。我是夜貓子,一會兒我會聽蔣勳的碟片,他從詩經(jīng)、唐詩、宋詞、元曲、文言一路講到白話,平常不聽音樂怕吵的我,聽蔣勳說書卻很入迷。他是我唯一的偶像?!埂     ~林青霞首開微博所發(fā)的第一篇短文,2011年9月2日02:41淩晨。
  ★想了解世界文明關(guān)於肉身、美學(xué)、生命的歷程與浩瀚?
  唯有透過《此生》。美學(xué)大師蔣勳,第一次用最直接的筆觸在書中談生活經(jīng)歷與生命議題,而發(fā)想古今文明關(guān)於,肉身、人像與生死的美學(xué)藝術(shù),第一本談人類肉身與文明的書!
  ★
蔣勳用生命的感受、巨大的能量,書寫生命與美的深邃。透過文字與照片解說敦煌壁畫、秦俑、基督教與羅馬時代人體美學(xué)、印度人體美學(xué)……等等。一場橫跨世界各大文明,對「肉身」之美的追尋,最動人最浩瀚的生命之書、美的寶典!
  ★4年內(nèi)全球巡演200場,締造崑曲奇蹟?shù)摹赌档ねぁ穼賴H攝影名家許培鴻、海洋作家廖鴻基、雲(yún)門「流浪者計畫」(《轉(zhuǎn)山》作者)謝旺霖等,用精采攝影貫穿全書。
  ★本書中之畫作、書法俱為蔣勳作品。全書大25開全彩呈現(xiàn),內(nèi)頁編排比照中國書畫卷軸行雲(yún)遊走,多位藝術(shù)家、知名建築師、設(shè)計師參與規(guī)劃設(shè)計。
  2010年底,因為心肌梗塞緊急入院,蔣勳在加護病房住院數(shù)天後才逐漸康復(fù),回歸正常生活。這場大變,讓他對「生死」以及「肉身」的意義有了更深層的的體悟。
  《此生──肉身覺醒》輯一中,蔣勳從埃及、兩河、希臘、羅馬、印度、基督教,以及中國藝術(shù)中出發(fā),探討人類古文明的「肉身」美學(xué)。
  《此生──肉身覺醒》輯二則以北涼曇無讖譯之《金光明經(jīng)》中〈捨身品〉所記載的佛陀本生故事以及敦煌莫高窟壁畫為本,談肉身「覺醒」,以及何謂「布施」與「捨身」,並深入剖析生死一瞬時的深刻感受。
  全書搭配豐富的古文明藝術(shù)作品、石窟壁畫,以及實景照片,閱讀時文圖互為主體,讓讀者有如跨越時空,重回古文明孕育之初,除了詠歎藝術(shù)之美,進而反思生命無比珍重的意義。

作者簡介

  蔣勳
  福建長樂人,1947年生於西安,成長於臺灣。中國文化大學(xué)史學(xué)系、藝術(shù)研究所畢業(yè),並於1972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xué)藝術(shù)研究所。曾任《雄獅》美術(shù)月刊主編、東海大學(xué)美術(shù)系主任,現(xiàn)任《聯(lián)合文學(xué)》社長。多年來以文、以畫闡釋生活之美與生命之好,為臺灣美學(xué)大師。寫作小說、散文、詩、藝術(shù)史,以及美學(xué)論述作品等,深入淺出引領(lǐng)人們進入美的殿堂。並多次舉辦畫展,深獲各界好評。近年專事兩岸美學(xué)教育的推廣。
  著有藝術(shù)論述《美的曙光》、《美的沉思》、《徐悲鴻》、《齊白石》、《破解米開朗基羅》、《天地有大美》、《美的覺醒》、《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卷》等;散文《島嶼獨白》、《歡喜讚嘆》、《大度.山》等;詩作《少年中國》、《母親》、《多情應(yīng)笑我》、《祝?!贰ⅰ堆矍凹词侨绠嫷慕健?、《來日方長》等;小說《新傳說》、《情不自禁》、《寫給Ly’s
M》、《因為孤獨的緣故》、《秘密假期》等;有聲作品《孤獨六講有聲書》等。

書籍目錄

自序
輯一:肉身覺醒
肉身覺醒:關(guān)於人體美學(xué)的思維(附錄一:身體典範;附錄二:鏡子前的生命停格)
肉身凋零:關(guān)於死亡美學(xué)種種
俗世肉身:羅馬時代的人體美學(xué)
肉身救贖Ⅰ:基督教的人體美學(xué)Ⅰ
肉身救贖Ⅱ:基督教的人體美學(xué)Ⅱ
新月肉身:美索不達米亞的人體美學(xué)
慾念肉身:印度人體美學(xué)
苦役肉身:印度佛教的肉身修行
寵辱肉身Ⅰ:中國人像藝術(shù)種種Ⅰ
寵辱肉身Ⅱ:中國人像藝術(shù)種種Ⅱ
寵辱肉身Ⅲ:秦俑與漢陽陵俑比較
寵辱肉身Ⅳ:〈世說新語?容止篇〉的肉身驚寤
輯二:絲路肉身
肉身絲路
尸毗王割肉餵鷹
薩埵那太子捨身飼虎

章節(jié)摘錄

  【內(nèi)文節(jié)選一】  自序  肉身覺醒  在加護病房幾天,看到許多肉身送進來、又送出去。肉身來來去去,有時時間很短?! ∪馍砼赃吺睾蛑H人,焦慮、哭泣、驚慌?! ∪馍硭统鋈サ臅r候,蓋上被單,床被推走,會聽到床邊親人無法抑止地大聲嚎咷的聲音?! 「糁鴩?,或隔著牆,隔著長長的走廊,哀號的聲音傳來,還是非常清晰?! ∪馍淼膩韥砣トズ芸?,有時候一天會聽到好幾次哭嚎的聲音?! ∪绻谏钜?,那聲音聽起來,特別悽愴荒涼,在空洞的長廊裡,留著久久散不去的縈繞糾纏的回聲?! ∥业吐曊b經(jīng),在無眠的暗夜,好像試圖藉著朗讀經(jīng)文的聲音,與那久久不肯散去的回聲對話?!  干韷拿K,又復(fù)受身──」  《阿含經(jīng)》說到肉身敗壞,生命終了的時刻,卻又恐懼悲憫著還會有另外一個肉身在等待著。  「身敗命終」的時刻,我會希望還有另外一個新的肉身來接續(xù)這敗壞已經(jīng)不堪使用的肉身嗎?  好像古代的埃及人,非常固執(zhí)堅持要保存「肉身」。他們用各種嚴密的方法,把肉身製作成木乃伊,存放在牢固的巨石的棺槨中,封存在巨大的金字塔裡?! ∥易哌M過三千四百年前的吉薩金字塔,木乃伊被移走了,冰冷、狹長、幽暗的陵墓甬道,也只有自己孤獨單調(diào)的腳步的回聲,走過數(shù)千年的甬道,好像回答仍然是肉身何去何從的困擾迷惑。  埃及人相信死亡是「靈」(Ka)離去了,所以要好好守護肉身?! ∪馍聿恍?,肉身不腐爛,肉身不消失,等待「靈」回來,就可以重新復(fù)活。  木乃伊的製作非常嚴密,取出容易腐爛的內(nèi)臟,心、肺、肝、腸胃、腦,分別用不同的罐子封存。空空的肉身,用鹽擦拭,去除水分,塞進香料防腐藥草,縫製起來,再用亞麻布一層一層包裹?! ∽钺岽魃宵S金面具,配帶胸飾珠寶,像圖坦卡門的木乃伊,套著一具又一具棺槨,棺和槨的形狀,都是圖坦卡門的像,儼然還是原來肉身的模樣 ?! 〔恍?,就是肉身存在。古代埃及人堅持肉身必須完整存在,才有生命。  木乃伊如果製作失敗,肉身還是會腐朽,埃及人就雕刻了巨大堅硬的雕像。石像笨重不好用,但還是可以勉強代替肉身?! “<暗牡裣褚虼藝烂C、端正、沉重,肉身直直地凝視著死亡,不敢有一點閃失輕率?! ∪馍砉φn  我在印度恆河岸邊看到處理肉身的方式卻與古代埃及完全不同?! 」庞《鹊娜馍沓錆M動態(tài),打破埃及的中軸線規(guī)則,肉身豐腴,飽漲著性的原始慾望。肉身像熱帶的果實,流溢著甜蜜熟爛的汁液,好像知道生命短暫虛幻,要在消逝以前盡情讓肉身享樂?! 」糯g成鹿野苑的瓦拉納希(varanassi),是佛陀悟道以後第一次為大眾說法的地方?! ∥覍Ψ饑鴾Q土有不實際的幻想,第一次到了現(xiàn)場,才發(fā)現(xiàn)沿河原來都是火葬場?! ∥虻赖拈_示,畢竟是要從這麼具體的肉身的存在與幻滅開始說起的吧。  河邊一座一座冓木架成的床,有些簡陋草率,有些繁複講究,上面都躺著一具等待處理的肉身?! ∪馍硭闹芏逊捧r花。親人朋友環(huán)繞,誦唸祝禱,僧侶作法,燃起冓火?;鸸庑苄?,濃煙一卷一卷升騰,肉身焦苦煎熬,彷彿在火光中嘶叫,空氣中都是肉身的腐爛濁臭混合著鮮花甜熟糜爛的氣味。  「身壞命終,又復(fù)受身──」  《阿含經(jīng)》的句子變成了具象的畫面。肉身敗壞,燒焦、斷裂,頭、手、足、軀幹,隨灰燼一起推入大河。大河浩浩盪盪,飄流許許多多的「身敗命終」的肉身。  同時,黎明日光初起,有婦人懷抱新生的嬰兒,走進大河沐浴。親友環(huán)繞,誦念祝福。同一條河流的水,安息肉身的結(jié)束,也淋灑在嬰兒頭上,迎接肉身的開始?! ≡谶@河邊說法,「身壞命終」,就有了現(xiàn)成的教材吧。  原來,「肉身」是要做「肉身」的功課的。  從原始佛教來看,「身壞命終」之後,期盼修行到「不復(fù)受身」?! 〔辉儆腥馍恚辉俳邮苄碌娜馍?,不在重回人間,所以用「解脫」來說死亡。  「解脫」是說──像解開鈕扣、脫去衣服一樣,不再受肉身牽累?! ∪绻?,還有「肉身」,是因為「無明所繫,愛緣不斷」?! ∵€有「愛」,還有「緣分」,牽連不斷,這個肉身就還會再回來,尋找新的肉身,再一次受肉身的生老病死之苦。  我聽到病房走廊的聲音來來去去,是那些「愛緣不斷」的肉身在踟躕徘迴不去嗎?  朋友嘲笑我,修行到「不復(fù)受身」,談何容易?! ∫稽c點牽掛,一點點放不下的愛戀,一點點捨不掉的貪癡,一點點緣分捨不掉,就又要回來了?! ∥铱傆X得長廊盡頭,有許多賴在門口不走的肉身,因為還有什麼東西沒有帶,還有什麼事情沒有辦好,或著,因為親人的哭聲哀嚎,愛、恨,都捨不得,使那已經(jīng)走到門口的肉身又要回頭了?!  干韷拿K,又復(fù)受身──」  我愴然一笑,知道自己也是不容易俐落走掉的肉身之一?! ≡?jīng)跟父親的肉身告別,覺得是艱難的功課。幾年後,跟母親的肉身告別,更是艱難的功課。  然而,我知道,還有更艱難的功課要做,有一天,必然要和自己的肉身告別吧。  跟自己的肉身告別,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場景?  肉身缺席  我曾經(jīng)訝異中國美術(shù)漫長歷史裡「肉身」的缺席?! ∽哌M西方的羅浮宮、大英博物館,無論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希臘、羅馬、基督教文明、印度,都是以「肉身」作為美術(shù)的主體?! ∥餮蠛褪澜缑佬g(shù),多是一個一個「肉身」的故事,維納斯從海洋中升起的美麗的肉身,基督釘死在十字架上受苦的肉身,悉達多坐在樹下冥想的肉身,愛染明王貪嗔癡愛的肉身──那麼多「肉身」的故事,使人讚歎歌哭,驚心動魄?! ∪欢呓蕦m,幾乎看不到肉身的存在?! ∪馍碜兊梅浅C煨。⌒∫稽c,隱藏在巨大的山水之中,山巔水湄,一個渺小的黑點,略略暗示著宇宙間還有肉身存在?! ∪欢馍硖×?,小到看不出姿態(tài)表情,不知道這肉身是哭還是笑,是歡樂還是憂傷?! ∪绻臄z電影,把鏡頭拉遠,人變得很小,就看不見肉身的喜怒哀樂了。  東方的長鏡頭美學(xué),仍然在山水裡說著肉身在宇宙間尋找定位的寧靜哲學(xué)?! ∥鞣降溺R頭,卻常常是逼近的特寫,逼近到可以清楚看到臉上每一絲皺紋,看到暴怒時眼角的紅絲,看到肉身顫慄、怖懼、痙攣,看到肉身貪婪、狂喜、癡騃?! ∪馍頉]有迴避肉身的功課,肉身煎熬、受苦,或許是肉身覺醒的起點吧?! ∵@個肉身,或許不只是在做這一世的功課?! ≡陂L廊甬道的盡頭,我總覺得自己的肉身裡有古代埃及的基因,恐懼肉身消失的緊張沉重,那是數(shù)千年前肉身遺留的記憶嗎?  封存在石棺裡,等待「靈」的歸來,等待「魂魄」歸來。然而,好幾個世紀過去,沒有等到Ka,等到的是盜墓者,他們挖墓掘墳,盜走珠玉金飾,肉身被遺棄,在幽黑的墓穴一角,聽著匆促的腳步聲漸行漸遠。  如果我的肉身生死流轉(zhuǎn),從古代埃及到了兩三千年前的希臘,我會是運動場上帶著桂葉頭冠的選手嗎?  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裡有許多墓碑,全身赤裸的男子,輕輕把桂葉冠放在頭上,不知道他肉身結(jié)束在幾歲,然而雅典人堅持在墓碑上鐫刻自己在青春完美時刻的肉身?! ∷麄兊娜馍砭驮诖藭r此刻,他們不等待,沒有時間等待,肉身在青春數(shù)年間達到極限的完美,這就是不朽了?! ∥乙恢庇X得身體裡有一個少年伊卡魯斯(Icarus),背上裝了蠟做的翅膀,不知死活,高高飛起,試圖親近太陽的高度?! ∥殷@叫著墜落,看到蠟的融化,翅翼散落,伊卡也做完了他悲壯的肉身功課嗎?  肉身覺醒  如果我是伊卡,從希臘高高的空中墜落,肉身重重摔在土地上。夢醒了,摔在中國的黃土高原上,忘記了曾經(jīng)有過的高高飛起的渴望,肉身踏踏實實貼近依靠泥土。像泥土一樣髒,一樣卑微,這肉身來自塵土、又歸於塵土?! ∽钕衲嗤恋娜馍硎侵袊瞎胚z址裡出土的俑。在陜西半坡、甘肅馬家窯,許多土俑只是初具人形。五官眉眼都很模糊,甚至只有一個頭,肉身只是一個瓶罐?! ]有埃及的威嚴壯大,沒有對抗死亡、凝視死亡的莊嚴專注。一個泥土隨意捏出的人形,對自己肉身存在的價值好像毫無自信,無法展現(xiàn)希臘肉身在運動裡鍛鍊出來的骨骼肌肉的完美,也無法像印度,在極致放縱官能享樂裡,發(fā)散出肉體飽滿豐腴的誘惑?! ∽哌^埃及、走過希臘、走過印度,在漫漫黃土的大地上,我的肉身茫然迷惑,不知道自己存在究竟有什麼意義。  那些來來去去的肉身魂魄,各自用不同的方式說著他們?nèi)馍淼墓适隆! ∪欢以诿H幻曰笱e,好像長長的甬道盡頭,沒有光,沒有出口,彷彿一場長長困頓的睡眠,等待覺醒,卻總是醒不過來?! 】吹阶约旱娜馍?,吊掛著許多點滴,貼著膠布,各種儀表記錄器嗶嗶的聲音響著?! ∥铱吹近S土窯洞裡鑽出一個人,灰撲撲的,初具人形,眉眼模糊,不知喜怒哀樂,跟遺址出土的土俑一模一樣?!  高@是一個人嗎?」  我固執(zhí)驕傲、自大、貪於愛美、尊嚴的肉身,卻在這麼卑微的肉身前面,起了巨大震動。  我知道,肉身的功課,或許沒有做完,也沒有做好?! ≡S多賴在甬道門口,扒著門框,不肯離去的肉身,一點也不悲壯尊嚴,一點也不驕傲自信?! ∈刮疑钌罹捉乐负盟啦蝗缳嚮睢惯@麼粗鄙的民間諺語?! ∵@麼粗鄙,卻這麼真實?! ∪馍砟軌蛳袷?,為了救下一隻鴿子,把身上的肉,一片一片切割下來,餵給老鷹吃嗎?  肉身可以像薩埵那太子,投身躍下懸崖,粉身碎骨,把這身體餵給飢餓的老虎吃嗎?  敦煌壁畫裡一幕一幕捨去肉身的圖像,與甬道裡匆匆忙忙、來來去去的許多肉身交錯而過?! ∥以趯ふ易约旱娜馍?,想要跟自己好幾世、好幾劫來的肉身相見相認?! ?011年9月12中秋  【內(nèi)文節(jié)選二】  肉身絲路  1996年的八月,椎間盤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經(jīng)疼痛還沒好,當時受鼻咽癌折磨,飽受肉身痛苦,卻仍然開心樂觀的楚戈,邀我一同去走一趟絲路。漫長的路途,無論火車或 巴士,一走往往就是十幾、二十小時以上。大山連綿不斷,夜行的火車轟隆轟隆,好像行駛在漫無止境的時間之河上。睡不穩(wěn)妥,常常被窗外亮晃晃的月光驚醒。拉開窗簾望去,一片無邊無際白荒荒的莽原。盛夏暑熱,高處卻仍然白雪皚皚,覆蓋著千山萬峰。夜晚時,中天滿月,宇宙浩瀚,流動著無所不在的月亮的光華。沒有 渣滓,沒有纖塵,如同忽然間面對面碰到了時間與空間的本質(zhì),如此單純、乾淨,冷肅、莊嚴,是唐詩裡的壯大風(fēng)景了?!葛┰吕淝健梗娋湮淖忠部梢员伙L(fēng)景逼出一種內(nèi)斂凝重的準確?! ∧切o眠的夜晚,總覺得路途上有人陪伴,有許許多多肉身陪伴。過去與現(xiàn)在,無數(shù)劫來的肉身,在漫漫黃沙塵土飛揚的長途,時而並肩前行,時而擦肩而過,時而 在顛仆流離時相互依靠扶持,時而一人踟躕獨行,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因為神經(jīng)的壓迫,腰椎坐骨常有撕裂的痛。也彷彿恰恰是因為肉身上如此清晰的痛,如此具體的痛,使頭腦一無旁騖,可以專注於前途,感知到一路前行時有如此多的肉身作伴。  《晉書》〈法顯傳〉裡描述了古來西行求法者看到的景象──「沙河中多有惡鬼,熱風(fēng),遇難皆死,無一全者。上無飛鳥,下無走獸。遍望極目,欲求度處,則莫知所擬,唯以死人枯骨為標幟耳?!埂 ∥覀冊诼L路的行旅途中,竟是以曾經(jīng)是肉身的「死人枯骨」為前行的標幟嗎?眾生行走,都如魂魄了?! ∏巴局皇俏⑽④嚐粢稽c亮光,照著前方的路,蜿蜒的路,崎嶇的路,顛簸的路,坎坷的路,在大片闃寂闇黑裡,那是唯一可以看見的路。在絕壁懸崖間,在漫漫沙塵間,在酷熱乾旱的渴死與嚴寒僵凍的斃命間,生命要走出一條可以安心可以信仰的道路?! ”P桓於崎嶇山路,顛簸難行,脊椎與內(nèi)臟都像要錯位翻騰,我跟楚戈大半時間匍匐在前座椅背上,常常十數(shù)小時不敢坐在椅墊,很真實地知道什麼是「肉身艱難」?! ÷愤^交城,正是落日晚照,夕陽霞彩絢麗,城市卻已是一片黃沙廢墟,仍然看得出昔日城垛高大威嚴,街道寬宏齊整,曾經(jīng)是繁榮的沙漠綠洲,客商行旅絡(luò)繹不絕於途,將帥匪寇廝殺爭霸,嫵媚女子明眸皓齒,歌舞爭寵。曾幾何時,沙塵飛撲,金碧輝煌的宮殿臺閣,璀璨錦繡霎時間灰飛煙滅。肉身曾經(jīng)來過,筋骨毛髮齒爪膚肉,卻已一無蹤跡,徒留下供人憑弔唏噓的城市廢墟。沙塵間,我看到的也只是新來過的遊客的步履足痕,蹣跚徘徊,彷彿重來一次,在無有人煙的巷弄間還是又迷失了路途,肉身仍然不知何去何從。  石窟修行  這一趟絲路之行,主要是看洞窟,從庫車西南塔里木河北岸的克孜爾石窟看起,一路東行,下到敦煌千佛洞,再沿祁連山脈往東南行經(jīng)張掖、武威,到蘭州。蘭州西南渡大夏河,有炳靈寺石窟,再從蘭州往東南過武山到天水,看麥積山石窟。麥積山石窟在渭河南岸,已經(jīng)近絲路起點西安了。  東亞美術(shù)史最重要的一段,從漢至五代,綿延近一千年,其核心是佛教藝術(shù),所有的精采作品都保存在一座一座的石窟中,也恰好是兩岸以故宮、博物館為主的美術(shù)史最缺乏的收藏。  石窟的形式來自印度,原來是僧侶信眾修行之所。在僻靜的山壁上鑿石開窟,遠離塵寰,面壁禪定,肉身修行,原不是以美為目的,也無關(guān)乎藝術(shù)。一座一座石窟,開鑿在僻靜山壁上,只是修行者的靜坐思維之處,只是肉身受苦者許願行道之處,只是弘法者傳道說法開示眾生之處?! ⌒蘖?xí)生命的道場,與藝術(shù)無關(guān),用一生心力彩塑佛像,圖繪壁畫,也只是用更容易的方法親近方便大眾,使文盲者、不識字的販夫走卒、兵丁、老嫗、伶優(yōu)娼妓,都能來到幽暗洞窟,看見彩色斑斕寶相莊嚴的佛、菩薩,天龍八部,諸天伎樂,七寶樓臺,金沙鋪地,使洞窟幽暗中現(xiàn)大光明,使善男子善女人,來到佛前,都能暫時 遺忘現(xiàn)世肉身之苦,嚮往生命還有更妙好的前途?! ∮行┒纯叩桶瑥澤淼皖^,像匍匐於車中座椅上的姿態(tài),肉身艱難,使我彷彿更懂了壁畫中捨身的許多故事?! ∥乙恢碧貏e喜歡親近早期石窟的造像,北涼、北魏,尚未到大唐的繁華燦爛,造型特別素樸,線條粗獷有力,所闡述的故事多來自《本生經(jīng)》,以佛陀前世捨身經(jīng)變?yōu)橹?,情?jié)悽愴悲壯,圍繞著肉身艱難的主題,千迴百轉(zhuǎn),不斷領(lǐng)悟此身此生的存在與幻滅。  編號275的北涼石窟,北壁上一連四個捨身經(jīng)變,就是其中最令我震撼的一個洞窟。  唐代重修莫高窟的碑記上提到,最早到敦煌開窟的是樂僔(366年),但是他開的石窟已經(jīng)無存。275窟是北涼的洞窟,北涼由沮渠蒙遜建國,時代不長,從397年到439年,距離樂僔的創(chuàng)建敦煌石窟時代不遠,因此也常常被拿來做早期石窟的形式典範。  275窟是一長方形的洞窟,屋頂是人字型向兩邊斜披。室內(nèi)西端是一彩塑主尊,高3.34公尺。主尊是交腳彌勒菩薩,頭戴佛冠,高鼻寬頤,面容圓滿。彌勒菩薩左右各一護法獅,造型稚拙可愛,完全是民間工匠的質(zhì)樸風(fēng)格。  初進石窟,最先注意到的是立體彩塑,275窟除了西端的彩塑主尊和護法獅之外,南壁、北壁也有高一公尺左右的神龕,神龕內(nèi)供養(yǎng)思維菩薩或交腳菩薩。神龕製作成立體的屋簷梁柱,上鋪筒瓦,屋脊上有鴟尾,都是立體造型,卻用平面畫出屋簷下的斗拱?! ∵@種混合立體彩塑與平面繪畫的技巧形式是洞窟藝術(shù)的特色,立體彩塑常常用來表現(xiàn)修行成正果的佛菩薩,平面繪畫則是肉身修行中的故事。如同今日繪本插圖,文字部分是「變文」,繪畫部分則是「變相圖」。「變」就是經(jīng)變,解說佛傳或本生故事,情節(jié)複雜多變,如同後世的演義小說話本。當時宣講經(jīng)變故事,是為了弘揚佛法,卻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大眾看畫聽故事的樂趣。壁畫經(jīng)變加上宣講梵唱,使民間百姓不知不覺間從娛樂中領(lǐng)悟肉身的存在幻滅。如同一直到今天仍然盛行於民間的《目蓮救母》戲曲傳唱,就來自源遠流長的〈目蓮變〉?! ?75窟最引人注意的經(jīng)變故事壁畫在交腳彌勒菩薩的左手邊牆壁上,菩薩左手向外平伸,是常見的「施與印」,也叫「與願印」,意思很簡單,只是不斷問自己──有什麼東西可以施與出去?  「施與」、「布施」、「施捨」,一般人的理解常常是財物的給予。然而原始佛教經(jīng)變故事的「施」與「捨」,卻常常不是物質(zhì),而是自己肉身的布施?! №樦鴱浝掌兴_左手「施與印」看去,石窟北邊牆壁上有一排約三公尺長的經(jīng)變壁畫,自左至右,第一幅是〈毗楞竭梨王本生〉?!侗旧?jīng)》都是佛陀前世修行故事, 毗楞竭梨王渴求佛法,一名婆羅門說:「你願意在肉身上釘上千釘,我就為你說法?!贡诋嬌掀帕_門持錘,正在毗楞竭梨王身上釘上千釘?! ”诋嬜顤|端是「月光王本生」經(jīng)變故事。月光王是樂善好施的國王,有人祈願,他就施捨。另一小國國王毗摩斯那忌妒月光王的名聲,就買通一勞度叉,前去要月光王施捨自己的頭。月光王答應(yīng)了,在樹下讓勞度叉持刀砍頭,卻被樹神阻擋,月光王只好乞求樹神,他說:在此樹下,我已捨頭九百九十九次,再施此一次,就滿千數(shù)了?! ”诋嬌弦蝗顺值犊愁^,一人跪在地上,手中捧著盤子,盤子上盛著三個人頭,月光王靜坐一旁,看著自己累世施捨出去的頭。  北涼工匠在幽暗洞窟圖繪經(jīng)變故事,這些故事由傳法者千里迢迢從天竺傳入,在暗赭色的牆壁上,用粗拙毫不修飾的線條勾勒出經(jīng)變?nèi)宋锏娜馍?,毗楞竭梨王上身裸露,下身圍布裙,雙腳盤膝趺坐,身披石綠色巾帶,持錘的婆羅門左手以釘刺入毗楞竭梨王胸前,右手高舉持錘,正要一錘一錘將一千鋼釘釘入肉身?! ∥夷曋憬呃嫱醯拿嫒荩麤]有呼痛,沒有驚叫,沒有蹙眉哀傷,沒有怨懟憎恨,他靜靜微笑著,彷彿要認真體會承當一支一支釘子釘入肉身的願望,痛的願望,受苦的願望,肉身累世累劫修行的願望,肉身終歸夢幻泡影,要還諸天地的願望?! ∥艺驹诒诋嬊?,知道自己肉身的痛只是小痛,捨一千次頭的痛、鋼釘一千次釘入肉身的痛,原始佛教東來,要肉身領(lǐng)悟如此捨去。肉身的痛,畫成洞窟裡一尊一尊的菩薩。痛,是肉身修行的開始嗎?275窟壁畫最大的痛是──尸毗王「割肉餵鷹」。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此生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條)

 
 

  •     肉身覺醒——關(guān)于人體美學(xué)的思維
      
      P8
      “身壞命終,又復(fù)受身——”
      《阿含經(jīng)》說到肉身敗壞、生命終了的時刻,卻又恐懼悲憫著還會有另一個肉身在等待著。
      
      P13
      如果,還有“肉身”,是因為“無明所系,愛緣不斷”。
      還有“愛”,還有“緣分”,牽連不斷,這個肉身就還會再回來,尋找新的肉身,再一次受肉身的生老病死之苦。
      
      P16
      東方的長鏡頭美學(xué),仍然在山水里說著肉身在宇宙間尋找定位的寧靜哲學(xué)。
      西方的鏡頭,卻常常是逼近的特寫,逼近到可以清楚地看到臉上每一絲皺紋,看到暴怒時眼角的紅絲,看到肉身戰(zhàn)栗、怖懼、痙攣,看到肉身貪婪、狂喜、癡騃
      
      P26
      女性的乳房與肚腹成為肉身價值的首要標志。
      “肉身”最早的“覺醒”,只是對生命繁衍意義的認同吧。
      從女性肉身生殖的形象崇拜,轉(zhuǎn)換到男性肉身的生殖崇拜,大約開啟了美術(shù)史上人體雕塑或繪畫的最早范例。
      
      P27
      凝視死亡是肉身覺醒的反向思考。
      
      古老的埃及是專注于凝視死亡的民族。
      尼羅河自南向北入海,古埃及在河流東西兩岸建立了王國?;畹娜硕甲≡跂|岸,死亡的儀式便是把“肉身”從東岸運到西岸去埋葬。
      東岸是肉身的方向,西岸是日落的方向。
      肉身如同大地上的日出日落,從黎明初始,如日中天,到夕陽余暉,入于暗夜。死亡便如同黑夜,是光的消失。
      
      P31
      仿佛在漫長的靜止之后,冰凍的“肉身”開始溶解軟化,從僵直到柔和,從冰冷到溫暖,從呆板到富于表情,臉頰、嘴角泛起了淡淡的微笑。
      
      P32
      埃及在努力追求一統(tǒng)性的最高準則,如同金字塔,也如同人體雕像中呈現(xiàn)的幾何性傾向,端正、絕對、嚴肅,永恒靜止,不可動搖。
      古希臘的城邦在沖突對立中懂得了和諧,開始追求不同和變化中的秩序。
      金字塔中隱含著一種“帝國”的莊嚴。龐大的體量,由下而上,法老王是金字塔的頂尖,崇高如神,下面層層負責(zé),絕不紊亂,如同統(tǒng)領(lǐng)尼羅河上游與下游的帝國,在廣袤遼闊的疆域,人口眾多,必須有絕對的、近于神諭的王權(quán)指令。
      希臘的“城邦”則追求著列柱式建筑的和諧?!昂椭C”來自于不同意見的相互牽制與平衡。
      
      P36
      希臘人在運動中發(fā)現(xiàn)了肉身的尊貴華美。
      
      他的“肉身”之美,在于“肉身”挑戰(zhàn)了自己極限的難度。
      
      希臘人體的獨立性(individual)
      獨立自足的個體,面對并且承擔自己的命運。
      
      希臘人體的美,美在純粹只是“肉身”的綻放,與道德無關(guān),與倫理無關(guān);“肉身”第一次有了“肉身”自己的價值。
      
      P38
      希臘人和許多其他民族最大的不同,在于他們崇敬“肉身”,似乎衣服、鞋子都是屬于“物質(zhì)”,只有純粹的“肉身”更接近“神”。
      
      P40
      他們毋寧更相信“熱烈活過”的意義。
      
      P43
      伊卡魯斯的“肉身”是希臘“肉身”的典范。
      “肉身”的存在僅認證著“肉身”極限的背叛。
      
      他們的“肉身”都以悲壯之姿,撞碎在死亡面前。
      
      P45
      人活在種種限制之中。
      希臘人賦予身體的意義在于突破這些限制。
      
      P47
      運動不只是為了體能,更是借著肉身的訓(xùn)練,達到對和諧、平衡、秩序、節(jié)奏的認識。
      
      P54
      古代希臘的墓碑畫面像是亡者生活的一個停格,選生前最眷戀的一個畫面制作成墓碑,死亡的紀念也同時撼動了生著自己的生命覺醒。
      
      肉身凋零——關(guān)于死亡美學(xué)種種
      P58
      死,的確是生的一體兩面??鬃踊蛟S沒有說錯,不充分了解“生”,無從徹底了解“死”。
      但是,當然也可以反過來思考,未曾認真深刻地凝視死亡,會真正懂生命存活的意義嗎?
      
      P59
      印度或許是最能透徹肉體“無?!钡拿褡濉!盁o常”可能是“色即是空”,我總是在印度人的眼瞳深處看到不可解的憂傷。
      
      俗世肉身——羅馬時代的人體美學(xué)
      P70
      羅馬特有的務(wù)實精神,又使人體藝術(shù)發(fā)展出自然主義和寫實主義的風(fēng)格,有事刻意去記錄人體肉身的衰老、臃腫、暴發(fā)……等等真實的俗世性格,與希臘人追求的崇高理想性,形成強烈的對比、不同與反差。
      
      P73
      希臘的人體一向被認為有高度理想化的傾向。
      所謂的“理想”,并不是不面對真實的人體,而是真實的人體做審美的選擇。
      
      人體已經(jīng)經(jīng)過挑選,不具備俗世的普遍性。
      比較起來,羅馬的“務(wù)實”精神,更切近人體的“肖像性”,更“真實”,也更具備俗世的廣度與包容力。
      
      P74
      看慣了希臘人體中崇高理想的美,轉(zhuǎn)身面對羅馬,一時也許會覺得不習(xí)慣看人性的難堪罷。
      
      P75
      羅馬則更接近寫實小說,可以巨細靡遺地書寫人性最真實的鄙俗、貪婪與墮落。
      
      P76
      使肉身可以負擔更大的人性空間。
      
      羅馬的墓葬人像栩栩如生,他們“活過了”,留著“活過”的痕跡,使人感覺到生活的現(xiàn)實。
      
      肉身救贖——基督教的人體美學(xué)
      P87
      人類的肉身,只有在背叛和救贖兩種選擇之間。
      
      P94
      基督教顯現(xiàn)在《新約圣經(jīng)》中的肉身思維,不再只執(zhí)著于希臘式的青春活埃及的死亡,而是在延續(xù)的意義上使肉身可以從俗世到圣潔,從罪苦到拯救,從卑微到獲致崇高榮耀的升華。
      
      P98
      原來充滿肉身真實性和表現(xiàn)性的希臘人像,逐漸被寬大呆板的宗教外袍所遮蓋。肉身被遮蓋隱藏,包裹在衣服中,當然意味著不能面對的肉身的羞恥與罪惡。
      
      P100
      沒有人敢從反向思考:如果瑪利亞當時拒絕受孕呢?
      
      P102
      也許,宗教的隱喻里隱藏著更多“肉身”有趣而又奇幻的元素
      
      在人類的文明中可以一再被解讀,被重新解讀,甚至從負面與反向解讀的“圖像”,從具備“圖像”真正內(nèi)蘊的力量。
      
      新月肉身——美索不達米亞的人體藝術(shù)
      
      P107
      土,是肥腴可以繁殖生命的肉身。
      
      P109
      以造型來說,二十世紀初以后,所有現(xiàn)代藝術(shù)的各種主義流派都重新回了這個原點。這是畢加索的原點,是馬蒂斯的原點,是亨利?摩爾(Henry Moore),也是布朗庫希(Brancusi)的原點。
      
      P113
      在人類建立男性肉身陽剛霸氣的形象之前,肥腴月彎的初民,在河流兩岸的村落文明,提供了令人難忘的女性肉身永恒的你干凈與包容。
      
      欲念肉身——印度人體美學(xué)
      P117
      埃及的人體始終強調(diào)中軸線,強調(diào)對稱與平衡,僵硬而且平板。
      
      印度上古時代這件石雕,完全打破中軸線的觀念。無論從任何一個角度看,舞者的身體都產(chǎn)生不對稱的關(guān)系,重心的極度偏離,也使身體扭曲律動,線條在不平衡中卻極富變化。
      
      在中軸線、對稱、平衡、幾何、簡化……等等元素的規(guī)范下,埃及的人體提供了絕對靜止的莊嚴。
      
      P122
      一般來說,埃及的人體是雙腳平均分擔身體的重量,靜止在絕對的平衡之中;希臘借助于運動,使身體重心偏移到一只腳,但另一只腳仍維持著牽制平衡的作用。唯有印度的人體,往往刻意打破平衡,使身體在律動、旋轉(zhuǎn)、扭曲的變化之中,形成與埃及人體完全不同的另一種極端。
      
      然而,這樣放縱欲念感官的肉身,也恰恰是廟宇外千萬苦行苦修肉身的開始。
      
      苦役肉身——印度佛教的肉身修行
      
      P126
      印度對肉身的思考,似乎正是從死亡開始。
      肉身是許多剎那間的欲念構(gòu)成——“無明所覆,愛緣所系,得此識身。”
      
      P128
      “還受身故,不得解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br />   只要有肉身存在,就無法解脫生老病死。
      所以在“身壞命終”的時刻,最大的期盼,是不在接受“肉身”了。
      “光明斷,愛緣盡,身壞命終,更不復(fù)受?!?br />   
      P132
      “一足而立,身隨日轉(zhuǎn)”是恒河邊常見的苦修景象,也是與瑜伽的“拜日式”。
      《長阿含經(jīng)》中說得極為動人:
      “以無數(shù)苦,苦役此身?!?br />   以肉身作為如仇敵一般憎惡的對象,以肉身作為亟待舍棄的對象,才能如此自苦吧!
      
      P133
      基督教的肉身殉道,突顯的是肉身受苦的莊嚴性與高貴型。
      印度對肉身苦役的思考卻是把肉身置放在最低卑的層次。
      “是身不堅,可惡如賊。”
      
      寵辱肉身——中國人像藝術(shù)種種
      P139
      重視倫理,也就是重視群體,而輕視個人。
      群體通常會以族群的符號來代表,個人的形貌及身體特征的獨立性也就無從發(fā)展了。
      
      P142
      莊子的《人世間》中有這樣的描述:“彼以生為附贅縣疣,以死為決病潰癰?!?br />   把“生”當作是身體上的累贅,是皮膚上可厭的肉疣贅瘤,而死,倒是解脫了“疣”、“癰”的贅掛折磨。
      
      P143
      “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br />   
      死亡沒有那么悲壯,生活也沒有那么熱烈。
      
      仿佛最屈辱,最卑微、最沒有意義的“活著”,便是“生”的最本質(zhì)意義了。
      
      P146
      春秋時代,“人”的覺醒,仍然是以社會群體的方式出現(xiàn)的。
      
      希臘人相信,“人”的意義,在于“個人”的完成。
      
      P148
      “人”不是“個人”,“人”只是巨大的社會結(jié)構(gòu)中一個小小的組合元素。他們勞動、戰(zhàn)爭、耕作或宴樂,并沒有“個人”的面目,沒有自己的特征,只是一個保有“人”的基本元素的單位。
      
      《詩經(jīng)》中很少英雄,也很少使人錐心刺骨的悲劇。《詩經(jīng)》中多是田陌水邊的男女,他們在歷史中沒有名姓,他們平凡安分,在農(nóng)業(yè)的土地上世世代代生活著,又對愛情的戀慕,有失去愛情的憂傷,有戰(zhàn)爭,有流亡,但似乎都不曾嚴重到要寫巨大的史詩來贊頌與哀悼。
      
      P149
      《詩經(jīng)》的哀傷,像是季節(jié)自然轉(zhuǎn)換,仍然一貫穩(wěn)定土地上“人”的優(yōu)美與節(jié)制,不會有極端的悲劇。
      
      P150
      《詩經(jīng)》連故事都不多,也甚少曲折情節(jié)?!对娊?jīng)》更多的是一種獨白式的心事,“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逼椒€(wěn)均勻的節(jié)奏、對稱和諧的形式押韻,也許都透露著一種四平八穩(wěn)的生活吧。
      
      P158
      這種“巨”、“細”靡遺的制作方法,反映了秦文化在法家政治下極度求“真”的表現(xiàn)。
      
      法律的嚴格訓(xùn)練,使秦文化中展現(xiàn)了遵守客觀規(guī)則的精神。
      秦俑的“寫實”本質(zhì)上是一種客觀規(guī)律的“求真”。
      
      P159
      秦的法律治國精神,充分顯現(xiàn)在秦俑身上,也因此使秦俑透露著中國藝術(shù)少見的陽剛、嚴肅、準確而且凌厲的風(fēng)格。
      秦俑有一種機警、如臨大敵的肅穆,絲毫不敢掉以輕心。
      相對于楚文化同一時期的柔軟優(yōu)雅從容,形成強烈對比。
      秦俑身上的線條多是緊張的直線,特別是鬢角的部位,幾乎全是九十度直角的切割,銳利而無轉(zhuǎn)圜余地,使秦俑的肅穆中仿佛暗藏著殺機,使人不寒而栗。
      
      秦俑在現(xiàn)場數(shù)千件一字排開的龐大陣勢,應(yīng)視為一件完整作品來看,單件并沒有意義。
      希臘雕像的美總在突顯個體的特殊性、單一性、獨立性。
      
      P164
      陽陵俑的鬢角轉(zhuǎn)成了圓形。陽陵俑臉部的肌肉不再如秦俑那樣緊繃。在圓潤緩和的面容里出現(xiàn)了極華美喜悅而又內(nèi)斂的微笑。
      
      P168
      “善”如果強大到壓抑了“美”,個體生命的自在圓滿是否也因此被群體的道德意識所淹沒?
      肉身的美,將如何尋找它在群體中的立足之處?
      肉身的美,將如何無所羞愧地站立在精神與道德的典范之中?
      
      P174
      肉身修行,肉身證道,肉身并不附屬于道德,如同肉身之美,可以從儒家善的匡囿中解放了自己,可以放恁縱肆,仿佛一時從修行逸入凡塵的肉身,要去人間經(jīng)歷愛恨生死了。
      
      肉身絲路
      P194
      痛的愿望,受苦的愿望,肉身累世累劫修行的愿望,肉身終歸夢幻泡影、要還諸天地的愿望。
      
      尸毗王割肉喂鷹
      P208
      曠大劫來,我為身累。循環(huán)六趣,備縈萬苦。為念為福,利及有情。今正是時,何懈怠耶!
      
      P211
      隋唐以后,原是印度舍身經(jīng)變故事逐漸被傾向理性的思維取代,激情與悲愿的壁畫內(nèi)容也逐漸沾染人世氣息,以歌頌美好生活為主,肉身死亡的悲愿與激情主題也漸漸退淡消失了。
      
      薩埵那太子舍身飼虎
      P217
      “沙不涸泉,泉不掩沙”
      
      P218
      這些北涼北魏時期的壁畫,使人感覺到悲愿激情交纏的宗教舍身情緒,色彩濃烈奔放,筆觸粗獷,造型莊嚴渾樸。
      
      P219
      只是敦煌北魏壁畫的工匠沒有留下姓名,早米開朗基羅一千年,在幽暗洞窟深處,一樣是度化開示眾生的偉大圖像。
      
      P225
      “若舍此身,即舍無量癰疽、瘭疾,百千怖畏——”
      
      “是身不堅,如水上沫,是身不凈,多諸蟲尸。是身可惡,筋纏血涂,皮骨髓腦,共相牽連——”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c1Mzg2MTg4/v.swf
      唯有透過《此生》。美學(xué)大師蔣勳,第一次用最直接的筆觸在書中談生活經(jīng)歷與生命議題,而發(fā)想古今文明關(guān)於,肉身、人像與生死的美學(xué)藝術(shù),第一本談人類肉身與文明的書!蔣勳用生命的感受、巨大的能量,書寫生命與美的深邃。透過文字與照片解說敦煌壁畫、秦俑、基督教與羅馬時代人體美學(xué)、印度人體美學(xué)……等等。一場橫跨世界各大文明,對「肉身」之美的追尋,最動人最浩瀚的生命之書、美的寶典!
  •     - 由自己因病臥床到將思考肉身的文章結(jié)集, 作者也許是到了人生的某個階段吧。
      
      - 蔣的文字麼, 可以說優(yōu)美, 不過要認真的讀, 非用點心機不可, 不然那些一連串的修辭就只會在眼前流過, 而豪無辦法在腦海裏產(chǎn)生任何作用。也許是我中文不好吧。
      
      - 對肉身的討論, 不管是談希臘、印度, 感覺都是為了突出中國的'肉身'的缺乏而來的。作者作為美術(shù)教授, 從古老文明的藝術(shù)作品出發(fā), 分享了他對幾個古老文化就肉身思考的看法。
      
      - 到了談中國的那幾個章節(jié), 有趣的東西就出來了。不管是從詩經(jīng)談中原文化肉身的缺位, 從秦俑談秦國的以法治國反映在兵馬俑的造型、還是籨楚辭談南方文化的相對開放, 讀來都挺有感覺的。也許之前就基督教、希腦的討論, 真做了點舖設(shè)。
      
      - 作者分享敦煌的幾個故事, 最後動人, 特別是尸毗王割肉餵鷹一段。本來那故事就很精彩, 加上作者的敍述就更有意思了。尸毗王起初為了救一隻鴿而割下肉來餵鷹, 鷹說要和鴿子同等份量的肉才公平, 及尸毗王把身上的肉大部份都割下來都比天秤上的鴿子要輕, 為的就是要解釋生命同價..... 超越肉身的意義, 再佛教東來時是最能衝擊中土文化, 甚至今天人的思想了。
      
      - 書本插圖、照片等都很好, 就是封面有點怪怪的...... 嘻嘻, 可能是對作者的偏見吧。
  •     
       其實,對已讀過蔣勳其它書的人而言,這書中的許多觀點都已見諸他發(fā)表的各種文章著述,并不算新鮮,但好的是,這書的論點與闡述極有系統(tǒng)性、邏輯性,讀下來,的確如我最初感受“藝術(shù)人類學(xué)”,可稱之為這一領(lǐng)域的代表性著作。
       從埃及、希臘到印度、中國,“每一個文明豎立起來的人體雕像,其實是他們思考自己肉身存在價值的思考”,從某一社會群體遺留下來的人體塑像,來看他們的世界觀,他們?nèi)绾嗡伎甲陨砼c天地宇宙、自身與社會的關(guān)係,以及自身的存在價值,這,不是人類學(xué)的學(xué)問是什麼?
       因此,讀完此書最想推薦給看的人竟是做人類學(xué)研究的星塵小師弟,相信這本書的思辨會對他做考古學(xué)問研究、歷史人類學(xué)研究有利。
       細看了書扉頁對作者的介紹,才發(fā)現(xiàn)他確是史學(xué)出身,所以做學(xué)問的功底深,自有歷史學(xué)的嚴謹在其中。再加上他的藝術(shù)才華、對生命意義的哲學(xué)叩問與思考,於是,這本書遂成為一本完整的對人類誕生以來各地肉身存在意象及其象徵意義的考察。
       讓人最震動的,是第二輯“肉身絲路”里他對中國西北茫茫沙漠里石窟壁畫的描述。那些壁畫,是對《本生經(jīng)》里佛陀捨生故事的重重刻畫,而通過他畫面及經(jīng)文引用的解讀,讓我這個也看了不少佛教繪畫的人不寒而慄,原來,以大悲愿來捨此新鮮血肉身,才能將肉身還諸於天地,心生喜樂。
       只要人有生,就總會有不盡的對生的疑問。因此,最終還是只能如他後記所言,肉身在,就一一還報肉身的緣分。在肉身的疼痛驚怖、愛戀糾纏里一一體悟肉身存在的意義。
  •   今天讀到一句詩——我們赤身坐禪,一直坐到光明生起。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