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鑰匙

出版時間:2012-1  出版社:凱特文化  作者:[美]強納森·薩弗蘭·佛爾  頁數(shù):320  譯者:張翠芬  
Tag標簽:無  

前言

  我的第一堂柔道課是三個半月前的事。我對防身術真的很有興趣,很明顯地,媽媽認為我在最喜愛的鈴鼓之外,要是能來點體能活動應該也不賴,因此就在三個半月前,上了我生平的第一堂柔道課?! “嗌峡偣灿惺拿麑W生,大家都穿著乾淨的白色柔道衣,首先練習互相鞠躬,接著便以美國人天生的方式坐在地板上。馬克老師要我站起來,並說:「來踢我的要害?!惯@讓我覺得超彆扭的,於是我問他:「您說什麼?」他伸出他的腳,再次說道:「我要你用全力踢我的褲襠這邊?!顾p手插腰,深呼吸後閉上了雙眼,這時我才確定他是認真的。我一邊叫他「荷西」,一邊想著:「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他又說了:「儘管放馬過來,把我的重要部位毀了也沒關係?!埂笟У裟愕闹匾课??」他眼睛仍然閉著,卻忍不住一邊笑一邊說:「你試試看就知道,就憑你,是傷不了我的。這就是我想示範給大家看的,只要經過訓練,身體就能承受猛力攻擊?,F(xiàn)在快點來試試看吧!」我再度回答:「我是和平主義者?!沟蚁?,跟我同年紀的小孩多半不懂什麼叫和平主義者,於是便回頭向同學們說:「我不認為攻擊別人的重要部位是對的事?!柜R克先生聽到後便說:「我能問你個問題嗎?」我回頭向他說:「『我能問你個問題嗎?』就是在發(fā)問了呀!」他又說:「你想成為柔道大師嗎?」我回答道:「不,我不想?!?,雖然我也不想繼承家業(yè),經營珠寶生意。他說:「你想知道柔道學生要怎麼變身成柔道大師嗎?」「我每件事都想知道。」,我雖然嘴裡這麼回答,但這也不再是實話。他接著說:「柔道學生得先攻擊老師的私處以後,才能變成柔道大師?!埂高@真有趣!」這堂課隨即也變成我的最後一堂柔道課?! ∥艺嫦M砩蠋е倚膼鄣拟徆?,因為在發(fā)生這一連串的事以後,我的心情依然十分沉重,這時,鈴鼓能幫助我振作起來。我能用鈴鼓演奏最好的一首歌是尼可萊?林斯基?科薩哥夫所作的〈大黃蜂的飛行〉,爸過世之後我得到一隻手機,這首歌就是我特地下載的手機鈴聲。我能用鈴鼓演奏〈大黃蜂的飛行〉還蠻令人驚訝,因為它的節(jié)拍又快又多,對我來說是件不容易的事,因為我的手腕其實還沒發(fā)育成熟。朗主動提議要買給我一組含有五個鼓的套鼓,雖然我覺得有錢並不代表能收買我的愛,不過我卻問他,套鼓裡是否有「知音牌」的銅鈸。他說:「你想要什麼都可以。」,並從我桌上拿了我的溜溜球,開始拿它玩蹓狗把戲。我知道他是想對我表示善意,但這個動作卻讓我更加火冒三丈?!高@是我的溜溜球!」,我邊說邊把它一把搶了過來。其實我想說的是:「你不是我爸,你永遠都沒辦法取代他!」  奇怪的是,地球雖然大小沒變,死亡的人數(shù)卻一直在增加,這樣是否代表著以後總有一天,會沒有空間埋葬人?去年我過9歲生日時,奶奶訂了一套《國家地理雜誌》送我,又因為我只穿白色衣服,所以加送了一件白色運動衣,但它的大小對我來說還是太大,所以那件運動衣我應該能穿很久。除此之外,她還把爺爺?shù)南鄼C送給我,我喜歡它的理由有兩個,也曾經問過她,為什麼爺爺離開時沒把相機帶走,她說:「或許他想把相機留給你。」我卻回她:「那時距離我出生還有三十年耶!」她說:「沒差啦!」無論如何,有趣的是我在《國家地理雜誌》裡讀到,現(xiàn)在人類的存活率已是有史以來最高的。換句話說,如果有人想演出哈姆雷特,他們是做不到的,因為現(xiàn)在的骷髏頭數(shù)量不夠用!  為了在未來找空間埋葬死人,我們是不是可以把摩天大樓往地底下蓋?把這些地底摩天大樓蓋在為活人建造的摩天大樓底下,就可以把死人埋在地底一百層樓深,死人就可以繼續(xù)保存在活人的腳底下。有時候我會想像,是否能建個固定在某處的電梯、讓建築物可以上下移動的摩天大樓?如果你想到第95層樓,只需要按下寫著95的按鈕,第95樓就會跑到你面前來。這應該會是很棒的設計,因為如果你在95樓時碰巧有飛機撞到較低樓層,這棟大樓就會把你平安地帶到地面上,大樓裡的所有人都可以平安獲救,即使你那天不巧把裝有翅膀的衣服遺忘在家裡,也沒關係?! ∥抑淮钸^兩次加長型禮車。雖然那輛禮車實在很棒,但是我第一次搭乘時還是覺得非常恐怖。我在家時被禁止看電視,搭禮車時也被禁止看電視,但禮車裡有電視這件事還是讓我覺得很讚。我問媽,能不能開到學校旁邊繞繞,這樣徒思佩斯特和敏奇就可以看到我坐豪華禮車。但媽媽說學校不順路,而且到墓園去可不能遲到。我問她:「為什麼不可以?」事實上,我認為我的問題問得真好,因為你認真想想就會發(fā)現(xiàn):為什麼不可以?以前我是個無神論者,以前我不相信那些我看不到的東西,但現(xiàn)在我已經改變看法了。我相信人一旦死去,就代表他永遠地死了,不再感受得到任何事情,也不能再作夢了。並不是說我現(xiàn)在會相信那些看不見的東西,因為到現(xiàn)在我還是不相信有神鬼的存在。我的意思是,現(xiàn)在我才覺得一切的一切都是非常複雜的。無論如何,事情並不像是我們把他埋葬掉的這麼簡單,真的。  儘管當時我努力試著不這麼做,但是奶奶一直撫摸我,實在讓我受不了,於是我爬到前排座位,用手戳司機的肩膀,直到他轉過頭看我?!改悖ィ模e?」我學史蒂芬?霍金的聲音說?!改阏f什麼?」「他想知道你的名字?!刮野盐业目ㄆo他,並說:「傑瑞德,你-好。我-叫-奧斯卡?!顾麊栁覟槭颤N要這樣怪怪地講話,我告訴他:「奧斯卡的中央處理器是個類神經網路處理器,它是一臺學習型的電腦。他跟人類的接觸越多,就學得越多?!箓苋鸬抡f:「了-解?!刮腋悴欢降紫膊幌矚g我,於是藉機跟他說:「你的太陽眼鏡價值應該有上百元喔。」他說:「一百七十五元?!埂改阒篮芏嗔R人的髒話嗎?」「我知道幾個?!埂肝冶唤怪v髒話?!埂笩o賴?!埂甘颤N是無賴?」「不好的事?!埂改懵犨^『狗屎』嗎?」「那算是髒話吧?」「如果你把它說成『雪特』就不算是髒話?!埂覆皇沁@樣吧?」「我的巴爾扎克是蘇格蘭人,大雪特?!箓苋鸬?lián)u了搖頭,聽起來沒有惡意地笑了幾聲,應該是在笑我。我接著跟他說:「我甚至被禁止說『毛髮派』,除非我真的是在講兔毛做的派--你的手套滿酷的喔!」「謝謝!」我靈機一動,脫口說:「事實上,如果禮車非常長,它應該就不需要司機來開了吧!你可以從後座上車,從裡面走到前座下車,就抵達終點。像今天,前座應該就會在墓園裡?!埂溉绻@樣,那我現(xiàn)在就能安穩(wěn)地在家觀賞我的球賽了?!刮遗呐乃募绨蛘f:「如果你在字典裡查『好笑』這個單字,上面會有你的照片喔!」  媽媽坐在後座,手裡捏著她皮包裡藏著的某一樣東西。我能看得出她捏得還蠻用力的,因為她手臂上的肌肉線條有點明顯。我想問媽媽到底在捏什麼東西,為什麼她要把它藏在皮包裡?儘管天氣還沒變冷,奶奶正織著白手套,我曉得那是為我織的。我還記得那時我頭腦裡想的是,就算我真的冷到失溫,也絕不戴那些手套?! ∥矣指緳C傑瑞德說:「我在想,應該可以發(fā)明個超長的禮車,後座對著你媽媽的陰道口,前座通到你的墓園,那禮車的長度就代表你一生的長度?!箓苋鸬禄卮穑骸笡]錯,但是如果每個人都像這樣過了一生,就沒機會跟別人相遇了,對嗎?」我卻回敬他一句:「那又怎麼樣?」  媽媽手裡還是捏著東西,奶奶則依舊織著她的手套,於是我跟傑瑞德說:「我曾經踢過一隻法國雞的胃?!刮疫€蠻想逗他笑的,這樣我的心情或許會好一點。但他什麼都沒說,可能因為沒聽到我說的話吧!我又接著說:「對了,之前我踢過一隻法國雞的胃呢!」「嗯?」「那隻雞說『蛋!』」「什麼意思?」「那是個笑話。你想再聽一個笑話,還是你已經下蛋了呢?」他看著照後鏡問奶奶:「他現(xiàn)在又是在說些什麼?」「他的爺爺對動物的愛,勝過愛人的程度?!刮艺f:「懂嗎?蛋?」  我爬回後座去,因為邊開車邊聊天實在有點危險,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更是恐怖。奶奶又再次撫摸我時,車子正開在高速公路上,但我實在不想讓她的動作干擾我。媽媽突然叫我,於是我問她:「什麼事?」「你有把家裡的備份鑰匙交給郵差嗎?」雖然她突然這樣問有點奇怪,但我猜想,她只是想找個不重要的話題聊,於是我回答:「那個郵差是個女生喔!」她點頭表示她知道,又問我到底有沒有把鑰匙交給她,這時我只好乖乖承認了,因為在那個意外發(fā)生之前,我並沒有習慣對她說謊,也沒有理由說謊?! ∷龁栁遥骸改銥槭颤N要把鑰匙給她?」「史丹……」「誰?」「史丹是樓下的門房,他有時候會跑到馬路對面去買咖啡,我想確定我的包裹不會被搞丟,所以我想,如果艾莉西亞……」「誰?」「那個女郵差啦,如果她有鑰匙,就可以幫我們把郵件放進家裡?!埂傅悄悴粦摪谚€匙交給陌生人?!埂杆植皇悄吧??!埂肝覀兗已e有很多貴重東西。」「我知道,我們有很多很棒的東西?!埂赣袝r候別人並不像你想的那麼好,懂嗎?萬一她偷了你的東西,那該怎麼辦?」「她不會的?!埂溉绻娴陌l(fā)生了呢?」「她不會的啦!」「那她有像你一樣,給你她公寓的鑰匙嗎?」很明顯的,她在生我的氣,但我不懂她為什麼要生氣,因為我又沒做錯事。就算真的有,我也不懂我到底做錯了什麼,更不是故意要做錯事惹她生氣的。  我一邊往奶奶那邊移動,一邊跟媽說:「我又不需要她家的鑰匙?!顾牢矣珠_始武裝自己,我也知道她並不愛我。事實上我很清楚,如果能夠讓她選擇,她一定希望現(xiàn)在參加的是我的葬禮。  我抬頭看了看禮車的天窗,開始想像世界在有天頂之前是什麼樣子,也不禁懷疑:有沒有洞穴是沒天花板的呢?還是有種洞穴全部都是由天花板組成的呢?「以後碰到這種事,請你先問問我的意見,好嗎?」「別生我的氣?!刮疫呎f,邊靠到奶奶旁邊,把門鎖開開關關地玩了好幾次。「我不是在生你的氣?!顾f。「真的沒生我的氣?」「沒有?!埂改悄氵€愛我嗎?」現(xiàn)在似乎不是供出實情的好時機,其實我已經打了好幾把鑰匙,分別給了必勝客外送披薩的人、送快遞的人、還有綠色和平組織的那幾個好人,這樣他們就可以在史丹去買咖啡時把有關瀕臨絕種的海牛或其他動物的文章留給我?!改闶俏易類鄣娜?。」她說?!  笅??」「什麼事?」「我有個問題。」「問吧?!埂改闶盅e捏著的,到底是皮包裡的什麼東西?」她把手從皮包裡伸出來,並打開皮包給我看,裡面居然是空的?!肝抑皇请S手捏捏。」她說。

內容概要

  奧斯卡的父親在911事件中喪生,與母親感情不睦的他意外發(fā)現(xiàn)父親遺留下的神祕鑰匙。為了找尋能開啟鑰匙的鎖,九歲的他走遍了紐約五大區(qū),在城市漫遊中邂逅四百多人,展開了一趟愛與勇氣又讓人心碎的探索之旅。  他是否能解開鑰匙的秘密,失去至親冰封的內心是否能得到救贖……  ◎年度最佳著作  ◎《洛杉磯時報》、《華盛頓郵報圖書世界》、《芝加哥論壇報》、《聖路易郵電報》、《洛磯山新聞報》五顆星★★★★★感動推薦  ◎美國亞馬遜網站(Amozon)、好讀專業(yè)書評網站(Good reads)讀者評價四顆星!★★★★  ◎同名電影由《舞動人生》(Billy Elliot)、《時時刻刻》(The Hours)、《為愛朗讀》(The Reader)奧斯卡金獎導演史蒂芬.戴爾卓(Stephen Daldry)執(zhí)導,金獎影帝湯姆.漢克斯(Tom Hanks)與金獎影后珊卓.布拉克(Sandra Bullock)聯(lián)袂演出。  關於本書:  奧斯卡?史埃爾是個年僅九歲的早熟男孩,他喜歡用爺爺留下的相機隨手拍照,也喜歡寫信給崇拜的科學家與作家,更喜歡針對所有新奇的事物發(fā)問,父親是他最信賴的智慧導師,他們擁有最甜蜜的時光與最真摯的情誼。  但是就在911恐怖攻擊事件中,他的父親意外過世,他與母親的感情變得疏離,對奶奶的關愛也不懂珍惜,他成了沮喪又飽受創(chuàng)傷的孩子,寡言沈默的他在父親的遺物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寫著「布萊克」的信封,裡面放著一把神秘的鑰匙,但是這把鑰匙無法開啟公寓裡任何一把鎖。奧斯卡認為這一定是父親生前留給他的尋寶遊戲,只要能找到能開啟這把鑰匙的鎖,所有的疑惑必定能解開,於是他決定帶著父親傳承的冒險精神,出發(fā)前往紐約市五大區(qū),尋找兩百多位姓「布萊克」的人,因為鑰匙的秘密必定與他們其中一人有關……  當奧斯卡在紐約市區(qū)探險時,作者也透過歷史把故事延伸到其他震撼人心的恐怖攻擊事件中,包括了奧斯卡那對心理受創(chuàng)的爺爺奶奶,並用書信對話的方式雙線並進,讓二次大戰(zhàn)德勒斯登轟炸事件中的經歷成為本書的支線故事,爺爺與奶奶刻骨銘心卻又若即若離的愛情故事與奧斯卡的尋寶故事緊密結合。這兩個故事最後終於以強有力的結束交會在一起,蹦發(fā)出令人傷感而又記憶深刻的三代情感回憶……  ◎聯(lián)合推薦  知名電影評論家/火行者  知名親子教育專家/吳娟瑜  Hit FM聯(lián)播網活力DJ/阿娟  知名歌手/陳勢安  知名藝人/傅娟  知名電影評論家/楊達敬

作者簡介

  強納森.薩佛蘭.佛爾(Jonathan Safran Foer)  強納森.薩弗蘭.佛爾曾任《鳥集文選》(A convergence of Birds)編輯,著有《真相大白》(Everything Is Illuminated)、《心靈鑰匙》(Extremely Loud & Incredibly Close),並與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理查?塞拉(Richard Serra)合著《喬》(Joe)?! ∷氖妆局鳌墩嫦啻蟀住繁辉u為最佳暢銷懸疑小說,成為當代最具原創(chuàng)性的作家之一,並榮獲多項獎項,包括美國國家猶太人書籍獎及紐約公共圖書館幼獅獎。  《心靈鑰匙》透過幽默、溫柔及令人敬畏的筆觸,勇敢地率領讀者迎向近年來最慘痛的歷史傷痕,《書籤雜誌》(Bookmarks Magazine)讚譽「這個年輕作家的確是個偉大且有才華的青年才俊」;《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也說:「佛爾在對探求純淨情感的堅持中,仍無畏於展現(xiàn)創(chuàng)傷性的文字,這再度展現(xiàn)了他是少數(shù)願意冒著感情用事的風險,而仍堅持在故事中強調關於真理、愛和美這些重要問題的當代作家」?! 娂{森.薩弗蘭.佛爾曾經獲得美國廣場戲院頒發(fā)的「熱愛生命文學獎」。著作被翻譯成三十種語言,現(xiàn)居住於紐約市布魯克林區(qū)?! ≡讷@得文壇多項肯定之後,2012年初,根據(jù)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由《舞動人生》(Billy Elliot)、《時時刻刻》(The Hours)、《為愛朗讀》(The Reader)奧斯卡金獎導演史蒂芬?戴爾卓(Stephen Daldry)執(zhí)導,金獎影帝湯姆?漢克斯(Tom Hanks)與金獎影后珊卓?布拉克(Sandra Bullock)聯(lián)袂演出。  張翠芬  憑著從小到大對英語學習的熱忱,在嘗試電影、影集的翻譯工作後,以民航??票尘凹皻庀笕松矸?,順利完成這部與911歷史傷痕相關的小說翻譯工作。透過神遊在小說情節(jié)裡,試圖為繁忙又緊張的公務生涯找尋情緒出口,更期望能透過翻譯實現(xiàn)自我?! W歷: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  經歷:曾任交通部民用航空局飛航服務總臺觀測員、預報員、交通部民用航空局科員、專員  現(xiàn)職:交通部民用航空局飛航服務總臺課長

書籍目錄

Contents 目錄
Chapter 1 怎麼回事 007
Chapter 2 我不在的原因 壹九六三年五月二十壹日 025
Chapter 3 巨變 033
Chapter 4 我的感情 057
Chapter 5 愛是唯壹 071
Chapter 6 我不在的原因 壹九六三年五月二十壹日 091
Chapter 7 心情更沈重了 111
Chapter 8 我的感受 145
Chapter 9 快樂/不快樂 161
Chapter 10 我不在的原因 壹九七八年四月十二日 185
Chapter 11 第六個行政區(qū) 195
Chapter 12 我的情感 203
Chapter 13 孤單活著 215
Chapter 14 我不在的原因 二OO三年九月十壹日 243
Chapter 15 無解問題,簡單答案 269
Chapter 16 我的情意 293
Chapter 17 美麗且真實 301

章節(jié)摘錄

  雖然那天對我們來說是個特別憂傷的日子,媽看起來還是那麼、那麼的美。我一直試著想告訴她她有多美,但我能想到的表達方式都很怪,也都不太好。她戴著我?guī)退龅氖汁h(huán),讓我覺得它價值有一百元這麼多。我很愛為她做些首飾,因為這些首飾能讓她快樂一點,而讓她快樂是我另一個「存在的理由」?!   ∵^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曾經夢想要繼承家族經營的珠寶事業(yè),但現(xiàn)在我已經不再這樣想了。爸以前也常告訴我,我太聰明了,如果就這樣經商實在有點可惜。他的說法也沒什麼道理,因為他比我更聰明,如果我真的因為太聰明而不適合從商,那他一定更是太聰明不適合作生意。我把我的想法告訴爸,但他說:「首先,我並沒有比你聰明,我只是比你懂得更多,而那只是因為我比你年長,才比你懂得多。父母一般來說都比小孩懂得更多,而小孩往往都比他們的父母更聰明?!埂赋悄莻€小孩是智障。」我說。他聽了我的說法之後,倒沒再說什麼?!改銊倓傉f『首先』,那接下來是什麼?」「接下來,如果我夠聰明的話,怎麼會從商?」我說:「那倒是?!菇又矣窒氲揭患拢骸傅纫幌拢绻已e都沒人繼承、經營珠寶業(yè),就不能說它是家族企業(yè)了呀!」他告訴我:「當然還是家族企業(yè)啊,只是會變成是別人的家族企業(yè)。」我接著問:「那我們家怎麼辦?會再創(chuàng)一個新的家族企業(yè)嗎?」他說:「我們會經營別的事業(yè)。」我第二次搭乘豪華禮車時,又想起之前爸跟我聊過的這段話,而這一次,我正在要去挖出爸爸空棺材的路上。    爸和我常在星期日一起玩?zhèn)€很棒的遊戲--尋寶冒險。有時候這個遊戲方式很簡單,比方有一次爸要我找回二十世紀每十年的代表物品,我很聰明地找來一顆石子;有時這些遊戲規(guī)則非常複雜,得花上好幾個星期才能完成。在最近一次未能完成的尋寶遊戲中,他拿出一張中央公園的地圖,我問:「接下來呢?」他卻回我:「接下來怎麼樣?」我又問:「可以給我一點線索嗎?」他答道:「誰說有線索來著?」「玩尋寶遊戲當然有線索呀!」「誰說的?」「真的一點線索都沒有?」他說:「搞不好沒線索也是線索?!埂笡]線索就是我的線索嗎?」他聳了聳肩,好像他聽不懂我在說些什麼。我最喜歡他這樣了。    我整天在公園裡走來晃去,試圖找尋一點蛛絲馬跡,問題是,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找什麼。我走向人們,並問他們是否知道我該知道的事,因為有時候爸會故意這樣設計尋寶遊戲,目的在讓我跟人們攀談。但每個被我問到的人總是作出「你要幹嘛?」的反應。除了詢問路人,我還到水庫旁去尋找線索,也讀了每根燈柱和樹上貼的海報,又檢查動物園裡每種動物的說明指示牌;甚至我明明知道不可能,還做了風箏的捲線軸,以便對風箏仔細檢查。但那都是因為老爸很刁鑽。這也沒什麼,一定是因為我運氣不好才找不到,除非沒線索就是個線索。真的是這樣嗎?    那天晚上我們訂了左宗棠雞當晚餐,我注意到爸用的是叉子,但他明明很會用筷子的?!傅纫幌?!」我邊說邊站了起來,又指著他的叉子問:「叉子就是線索嗎?」他又聳了聳肩膀,這個動作對我來說,反而像是個主要線索。我想:叉子呀,叉子!我跑到實驗室去,把金屬探測器從櫃子裡的盒子取出來,因為家裡規(guī)定我不能在晚上到公園去,所以奶奶就自告奮勇要陪我一塊去。我從86街上的入口進到公園去,並沿著那些超級精準的標線前進,好比是公園裡那些負責除草的墨西哥人,因為這樣就不會再漏掉任何線索了。我知道夏天的昆蟲很吵,但是因為耳機蓋住了耳朵,我根本聽不到昆蟲的吵鬧聲,周遭彷彿只有我和那埋在地底下的金屬?!   ∶看谓饘偬綔y器的嗶嗶聲密集地響著時,我就會要奶奶把手電筒往那個地方照,再戴上我的白手套,拿出工具箱裡的鏟子,小心翼翼地開始挖寶。當我發(fā)現(xiàn)土裡的東西,就會像考古學家那樣,用油漆刷把上面的土刷掉。雖然那天晚上我只找了公園裡的一小塊區(qū)域,但我挖到了一個25分的硬幣、滿手的迴紋針,還有一條我認為是連在燈上用來點亮燈的鍊子,以及一個我知道卻又希望我不知道的吃壽司附贈的、冰箱吸鐵。我把所有挖到的證物放在袋子裡,也在地圖上作了標記?!   』丶裔嵛荫R上衝進實驗室,用顯微鏡一一檢查這些證物。包括一支彎曲的湯匙、一些螺絲釘、一把生銹的剪刀、一臺玩具車、一枝筆、一個鑰匙圈、一副度數(shù)頗深卻破掉的眼鏡……    我把這些東西拿給爸看,他正在廚房的桌子旁看《紐約時報》,用他的紅筆在報紙上圈出寫錯的地方。我一邊說:「這是我在公園裡找到的東西?!挂贿呌醚b這些東西的盒子把小貓推下桌去。爸看了一下並點了點頭。於是我問:「怎麼樣?」他又聳聳肩,好像他不懂我在說些什麼,並再度看起他的報紙?!改憧刹豢梢灾辽俑嬖V我,我的方向到底對不對?」他在一篇文章上畫了個圈,說:「換個角度想想,你曾經找錯方向過嗎?」    他起身拿了杯水,我便湊過去看他到底圈了什麼,因為他就是這麼狡猾。那是一篇有關一個失蹤的女孩的報導,每個人都以為是國會議員撞到她後殺了她。幾個月後有人在華盛頓特區(qū)的石溪公園發(fā)現(xiàn)她的屍體,之後這件事變成大家不再關心的事件,除了她的父母?!   ∥以诮又娜齻€晚上都到公園裡繼續(xù)尋寶,挖出了一個髮夾、一堆1分的硬幣、圖釘、外套掛勾、一個9伏特電池、一把瑞士軍用小刀、一個小相框、一個刻著「托布」的狗牌、一塊正方形的鋁箔紙、一個戒指、一把剃刀、一個時間停在5點37分的老錶(雖然我不知道它的時間是凌晨還是傍晚)。但我找到這些東西之後,還是不懂它們代表的意義,我找到的東西越多,就越覺得困惑?!   ∥野训貓D攤開在餐桌上,並把地圖角落用V8壓住。我發(fā)現(xiàn)地點的標誌看起來像是宇宙中的繁星,於是我模仿占星學家把它們連起來,如果學中國人那樣把眼睛瞇起來看,它看起來像是寫著「脆弱」。脆弱。什麼東西很脆弱?中央公園脆弱嗎?大自然脆弱嗎?我找到的東西脆弱嗎?圖釘並不脆弱。彎曲的湯匙脆弱嗎?我把這些連起來的線擦掉,換個方式再度連連看,這下它變成「門」了。脆弱?門?於是我又聯(lián)想到法文的「門」porte,便再把線條擦掉,再把所有的點連成porte這個字。我又靈機一動把這些點連成半機械人、鴨嘴獸、笨蛋,甚至連成了奧斯卡(如果是中文的話)。幾乎是想連成什麼字就能連成什麼字,當然,這意思就是--我半點線索都沒找到!    現(xiàn)在我不可能知道到底要找些什麼了,這也是讓我失眠的另外一個原因。" />

媒體關注與評論

  「活力、創(chuàng)意、野心十足……由911事件的哀傷中誕生的一篇振奮人心的巨作?!埂 。恫ㄊ款D週日環(huán)球報》(Boston Sunday Globe)  「本書好像是破曉的陽光,也可說它像是踏上月球的人類創(chuàng)舉。它有著完美的想像、勇敢的執(zhí)行力,又不停地帶給讀者感動及純淨的感受?!埂 。栋蜖柕哪μ枅蟆罚═he Baltimore Sun)  「這是一本有趣、睿智又帶著深深憐憫之情的小說,它能讓讀者體會到,在對的時候讀對的書,能賦予我們改變世界的能力!」 ?。稓W普

編輯推薦

  年度最佳著作  《洛杉磯時報》、《華盛頓郵報圖書世界》、《芝加哥論壇報》、《聖路易郵電報》、《洛磯山新聞報》五顆星★★★★★感動推薦  美國亞馬遜網站(Amozon)、好讀專業(yè)書評網站(Good reads)讀者評價四顆星!★★★★  同名電影由《舞動人生》(Billy Elliot)、《時時刻刻》(The Hours)、《為愛朗讀》(The Reader)奧斯卡金獎導演史蒂芬.戴爾卓(Stephen Daldry)執(zhí)導,金獎影帝湯姆.漢克斯(Tom Hanks)與金獎影后珊卓.布拉克(Sandra Bullock)聯(lián)袂演出?! W斯卡的父親在911事件中喪生,與母親感情不睦的他意外發(fā)現(xiàn)父親遺留下的神祕鑰匙。為了找尋能開啟鑰匙的鎖,九歲的他走遍了紐約五大區(qū),在城市漫遊中邂逅四百多人,展開了一趟愛與勇氣又讓人心碎的探索之旅?! ∷欠衲芙忾_鑰匙的秘密,失去至親冰封的內心是否能得到救贖……  作者簡介  強納森.薩弗蘭.佛爾Jonathan Safran Foer  強納森.薩弗蘭.佛爾曾任《鳥集文選》(A convergence of Birds)編輯,著有《真相大白》(Everything Is Illuminated)、《心靈鑰匙》(Extremely Loud & Incredibly Close),並與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理查.塞拉(Richard Serra)合著《喬》(Joe)?! ∷氖妆局鳌墩嫦啻蟀住繁辉u為最佳暢銷懸疑小說,成為當代最具原創(chuàng)性的作家之一,並榮獲多項獎項,包括美國國家猶太人書籍獎及紐約公共圖書館幼獅獎?!  缎撵`鑰匙》透過幽默、溫柔及令人敬畏的筆觸,勇敢地率領讀者迎向近年來最慘痛的歷史傷痕,《書籤雜誌》(Bookmarks Magazine)讚譽「這個年輕作家的確是個偉大且有才華的青年才俊」;《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也說:「佛爾在對探求純淨情感的堅持中,仍無畏於展現(xiàn)創(chuàng)傷性的文字,這再度展現(xiàn)了他是少數(shù)願意冒著感情用事的風險,而仍堅持在故事中強調關於真理、愛和美這些重要問題的當代作家」?! 娂{森.薩弗蘭.佛爾曾經獲得美國廣場戲院頒發(fā)的「熱愛生命文學獎」。著作被翻譯成三十種語言,現(xiàn)居住於紐約市布魯克林區(qū)?! ≡讷@得文壇多項肯定之後,2012年初,根據(jù)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由《舞動人生》(Billy Elliot)、《時時刻刻》(The Hours)、《為愛朗讀》(The Reader)奧斯卡金獎導演史蒂芬.戴爾卓(Stephen Daldry)執(zhí)導,金獎影帝湯姆.漢克斯(Tom Hanks)與金獎影后珊卓.布拉克(Sandra Bullock)聯(lián)袂演出?! ∽g者簡介  張翠芬  憑著從小到大對英語學習的熱忱,在嘗試電影、影集的翻譯工作後,以民航專科背景及氣象人身份,順利完成這部與911歷史傷痕相關的小說翻譯工作。透過神遊在小說情節(jié)裡,試圖為繁忙又緊張的公務生涯找尋情緒出口,更期望能透過翻譯實現(xiàn)自我?! W歷: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  經歷:曾任交通部民用航空局飛航服務總臺觀測員、預報員、交通部民用航空局科員、專員  現(xiàn)職:交通部民用航空局飛航服務總臺課長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心靈鑰匙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8條)

 
 

  •     講的是一個在911中失去父親的九歲男孩豐富的內心世界.除了被父子親情觸動,這本書讓我驚訝于一個九歲男孩不會說出的豐富的內心世界沒夜深刻的意識到父親和男孩之間隱秘而強大的精神聯(lián)系, 以一種我們不曾察覺的方式,倔強而動人地存在著.....
  •     先看的電影,再看的書。電影中讓我流淚的地方在于母親對兒子的那份沉默的卻又沉甸甸的愛。失去了丈夫的媽媽不痛苦嗎?無論是電影還是書都沒有表現(xiàn)更多,可是當我看到她對兒子的努力還有付出后還是淚流滿面。
      書中讓我感動的點有很多,也許是先看了電影的緣故,總是在父親出現(xiàn)的時候眼前浮現(xiàn)出湯姆漢克斯的形象。爺爺奶奶之間無奈的愛情,住在七樓的怪老頭,他有自己的標簽紙,給好多人貼了標簽,大多數(shù)都是戰(zhàn)爭和錢,關鍵是好好想想覺得他貼的還挺對。書中大多數(shù)人都對這個孩子的舉動表達出一種善意的理解和支持,這是陌生人之間的溫暖,災難之后的心的貼近。
      書里很多文字是混亂無序的,但是讀起來的時候卻又覺得那么真實。畢竟,有時候我們的思維還是想法也都是混亂無序的。
      還有霍金的回信,“今天是我一直等待的日子”
  •     也不知道翻譯的太差還是思維方式的問題?看不懂,什么啊,不知所云!總之最后就看了三分之一吧 扔下了。里面的插圖挺抑郁的,我不太喜歡。都沒什么興趣去找找英文原版看看,真是不明白怎么上的榜。難道美國人都有911情結么?就像我們有唐山、汶川、……情結一樣?只要寫就能上榜???
  •     作者筆下的奧斯卡,感覺的的確確是一個9歲的孩子。在面對父親電話那一頭留下的最后的留言不知所措,對于突然失去父親的不知所措...面對自己內心深深的內疚,恐懼及悲痛,奧斯卡似乎很清楚自己要怎么去克服去幫助自己渡過,又似乎被攪在一起的外面世界所發(fā)生的種種的不幸事件,卷入黑洞中。 期盼每個周末,走偏紐約去尋找與父親留下的一把鑰匙相應的鎖。 整個紐約市該有多少把鎖?依著一點一絲的線索去接近現(xiàn)實,那目標有多縹緲,要付出多少的努力?9歲的奧斯卡心里很清楚。他明白這樣不顧一切掙扎著奮力地去搜尋其實是讓自己一點點修復傷痛的過程,屬于他自己的一種自我療傷的方式。用盡全力,最終只想表達對父親的想念和愛到極致,想要對自己說我已經用盡全力沒有遺憾地去接近父親,接近他曾經擁有過的生活。而對于母親的愛,很在乎,卻又不能自己地把失去父親的傷痛發(fā)泄在母親身上的表現(xiàn)其實也不僅僅發(fā)生在孩子的身上。 在找到鑰匙的主人時,奧斯卡不舍地和尋找鑰匙的過程告別,事實是他明白依賴這個理由想要接近父親的生活的過程來到了結尾。
      
      奧斯卡身邊所有曾經遇到過不幸的人們,讓讀者了解到對于災難性事件過后,經歷殘酷事實幸存的grandpa & grandma 內心的創(chuàng)傷窮盡一生卻始終難以撫平。書中提到奧斯卡用盡翻譯軟件在全球網路上尋找有關事件的信息和照片,相關的信息在美國卻是空白,對于整個美國社會來說是一個不能提及的傷。
  •     看到四分之一的時候都沒什么感覺啊 有種抽離感 但是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 理解和共鳴越來越深 直到莫名奇妙地哭了 最后發(fā)現(xiàn)這不止是一部從孩子的眼光看9?11的書 它包含太多太多 不過這是一本需要細細品味的書 需要耐心喔
  •     奧斯卡聽到了身在世貿中心的父親的留言,一通接一通,卻都沒能伸手去接電話,是“9?11”正當時的生死相隔;父親也從不知道自己失語的父親托馬斯由他出生起便給他寫信,那些信穿越了他的生命旅途,卻一封都不曾到達他的手上。現(xiàn)世的危機與烽火的焦灼,詭異地巡行在這個由德累斯頓出發(fā),在紐約延續(xù)生機的普通家族?!短貏e響,非常近》,借助的非止泛自閉癥的兒童目光,更自兒童的祖父母的度量開始審視人與人的關系,這層關系初時平凡無常,卻失于轉瞬,得來不易。這也是艾瑞克?羅斯改編、斯蒂芬?戴德利導演的電影版中,無法彌補的缺憾,影片完全去掉了來自奧斯卡祖父母的故事,專注講述奧斯卡視角的追尋之旅,最終止步于就事論事的”9?11”論述。
      自然,作為喬納森?薩福蘭?弗爾繼《了了》之后的第二部小說,《特別響,非常近》野心依舊不小,視角不斷轉換之余,每一層觀照都體貼入微。奧斯卡拿著鑰匙穿行紐約,尋找姓布萊克的那個人,希冀完成父親心愿,間中探尋各人心史,雖則是慣例的傷痕寫法,卻已相當細致。通過祖父信件及祖母的口氣敘述的二戰(zhàn)延續(xù)出的德國移民痛史,則將整個敘事的核心結構推向反羅生門的真心冒險。出版此書的2005年,弗爾年方二八,筆觸卻顯得堅硬老辣,自閉傾向的小孩,失語只能在筆記本上寫字與人對話的老人,滿腹童心與愛心的父親與祖母,以及紐約城市里形形色色的各路人馬,一人有一個故事,恰好構成奧斯卡父親遇難前夜跟兒子講的關于紐約那個虛無縹緲的“第六區(qū)”的虛擬空間圖譜。那是一個人與人隨時間無限隔開的場域,卻又比從前無比渴望交流,恰似一個人人陌生的信息時代,需要通過一場場災難來確認人類紐因的存在。
      其實書名已然明晰昭示題旨,“特別響”由電話留言擴展到生命中經歷的突發(fā)事件或人類史上天災人禍,“非常近”則推出一幅“相顧無言”的畫面。事實上,奧斯卡的聰明(不斷奇思妙想,給霍金寫信)與祖父的原罪意識(不斷走避,逃避自己對安娜姐妹的愛)恰成對立,中間由奧斯卡的父親托馬斯隔開,以“9?11”作為邊界,才能串起祖孫之間血緣重喚,尾聲兩人一起掘出了托馬斯的空棺材,非止向災后喪生的公民致敬,更盼以此打通人情中的任督二脈,達成美國式的“和諧社會”,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特別響,非常近》十分主旋律,盡管弗爾用了一種近乎散亂的敘事回環(huán),本質上是要接通一種所謂的普世情懷,這種情懷穿越二戰(zhàn)烽火,跨國戰(zhàn)后數(shù)十年的浪潮洶涌,在2001年的國殤止步并試圖彌合起美國的傷痛。所以此書很難被框在“9?11”小說(盡管宣傳語都是如此)范疇內,與其是否立足再現(xiàn)災難現(xiàn)場無關,是其以這種形式帶出一段并不恢宏甚至隱秘的家族史、在中央公園的地下,在送不到的信件,在“我們都有同樣一種在對方身上認出了自己的那種微笑”這種跨時效的愛情絮語中,呈現(xiàn)的一旦重創(chuàng)勢難復原的無可奈何。由此再觀改編電影,便可發(fā)現(xiàn)原來這種樣式的改編亦十分契合好萊塢工業(yè)生產的特點,只關注當下的傷,卻忘記了,更深的疤痕,才是鮮血的底色。
      
  •     “9·11”襲擊是美國本土遭到外來入侵的少有事件之一,它深刻影響了美國人的社會生活和美國歷史的進程,也一度成了美國文學和電影的熱門題材。喬納森·薩福蘭·弗爾2005年出版的《特別響·非常近》就是這類作品中頗受好評的一部。
          作為弗爾的第二部小說,《特別響·非常近》沒有像熱衷于制造英雄的好萊塢電影那樣,表現(xiàn)美國人面對災難時的堅強、勇敢、奉獻和挺身而出的英雄氣概,它更關注大劫難給普通人帶來的創(chuàng)痛、無助和緩慢的災后心理重建。弗爾在接受采訪時曾說,《特別響·非常近》主要還是想談談什么是家庭,父與子、母與子等關系以及人與人溝通的困難。9歲男孩奧斯卡的父親在“9·11”事件中死于世貿大廈,這讓這個普通的幸福家庭陷入了長久的悲痛之中,奧斯卡變得敏感、早熟、自閉。與之相呼應,小說還寫了奧斯卡的爺爺在二戰(zhàn)末期的德累斯頓大轟炸中失去親人和剛剛懷孕的戀人,這不僅讓他從此無法正常發(fā)聲,更無法融入家庭生活。當奧斯卡發(fā)現(xiàn)父親遺物中的一個寫著“布萊克”的信封和一枚鑰匙后,他開始尋找與鑰匙走遍城市去尋找布萊克和與這枚鑰匙相配的鎖。奧斯卡的執(zhí)意追尋,其實是想更接近父親,也是對自己當初沒能接起父親臨終前來電的自我救贖。在八個月的尋找中,他遇到的人多對他善意相待,他也看到了很多人內心中其實都有著自己的痛苦和脆弱。最后他找到了要找的人,而那枚鑰匙則是另一對父子關系的重要紐帶。奧斯卡還發(fā)現(xiàn),他以為對自己不夠關心的母親,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著自己,這多少讓他有所釋懷。
          除了描寫親情的溫暖,弗爾對奧斯卡成功的心理把握和其中的一些小故事,也展現(xiàn)了小說敘事的溫柔和溫暖。奧斯卡的思維方式和說話方式似乎都超出了其年齡段應有的水平,不過那些獨特的心理活動和想象中的各種奇異發(fā)明,還是展示了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和對孩童精神世界的精準把握。而奧斯卡在尋找過程中與各色人等的交流,也展現(xiàn)了作者的敘述才能,特別是樓上的老記者布萊克和帝國大廈八十六層露絲·布萊克的故事,雖然只是通過當事人的簡單敘述一帶而過,卻讓人覺得特別、溫暖而悲傷。
          作為一名年輕的作家,弗爾的這部小說在故事的連接上似乎還不夠精致,有些散亂。故事由奧斯卡、爺爺、奶奶三個敘事人分別展開,但是三條線索最終沒能將故事主題和情節(jié)嚴絲合縫地融合在一起。這既不是一部兒童文學,也不是愛情小說,也不是時政小說,在題材和文體上都有些雜糅。作者大膽試驗了各種表現(xiàn)手法,忙于炫耀自己的才華和各種技法,就像一名初遇美景的游客,拿起相機就拍,試圖將每個美麗的景點都記錄下來,最終卻難免缺少主題上的一致性和內容上的精煉,其實精簡些可能會更好。如加入了很多照片、各種形式的文字,其中有5頁多的數(shù)字、3頁多的黑乎乎的字母,這雖然有些新意,但是對整體似乎沒有太多幫助,有些更顯得多余。
  •      我無數(shù)次跟不同朋友描述過小時候看的一則短篇小說,故事從一粒粒灰塵開始,它們慢慢聚攏,變成小塊,骨骼,血肉,尸體,一具美麗的尸體,一具美麗的身體,睜開雙眼的身體,飛上天空的身體,在懸崖邊上的美麗姑娘的身體,在陽光下大叫一聲如初生嬰兒的姑娘……這是我終生難忘的故事,一位失足跌下山崖的姑娘從活著到死去再到化為灰燼的過程,反過來寫,居然有種震撼人心的詩意美,而小說作者也提到這樣書寫的治愈意義?!短貏e響,非常近》里的奧斯卡,一個在大腦中空想出無數(shù)發(fā)明的九歲男孩,也最終以這項“發(fā)明”稍稍緩解了他對喪生于911事件的父親無盡的思念,以及他滿腹的傷痛。
       如何面對摯愛親人的死亡?如何在失去一切之后繼續(xù)活下去?如何找到存在的理由?什么是愛?如何表達情感?詩意有什么魅力?這些被人類談論多年的永恒話題,在這本書中層層顯現(xiàn),然而它的形式卻十分“當代”:作者采用加入照片、圖畫、數(shù)字等真實還原小說情境的寫作手法——如果是電子版,我懷疑作者會用上多媒體動畫或者點擊鏈接;故事發(fā)生在后911時代的新紐約,時間離我們如此近,背景充滿地標性現(xiàn)代建筑,比如帝國大廈;奧斯卡一家的世界觀也耐人尋味,他們是無神論者,生活在“上帝死了”的今日美國,宗教不能安撫其中任何人的傷痛,他們無法幻想心愛的已故親人在天堂享福,在這本書里,宗教幾乎是缺席的,這正是現(xiàn)世特征。
       取而代之的,是科學和理性。奧斯卡年紀尚小,言語童稚,卻是典型的死理性派,然而生命中有許多靠理性無法了解的困惑,只有父親能當他最信賴的解惑者,比如,奧斯卡感到渺小時,父親能以通達的哲思開導他:一粒沙子的移動,也能令世界變得不同。對他而言,喪父之痛,不僅是情感刺激,還有失去唯一可以討論深沉問題的朋友這種孤寂感,于是奧斯卡的世界完全失去平衡,他變得成一個哈姆雷特:自閉——部分因為他守護著父親死前五條電話留言錄音這一秘密帶來的壓力;淡漠——對母親猜忌、指責、吼叫,躲起來讓奶奶四處找他;甚至理性到冷酷的地步——腦中有不少暴力幻想,給同學們聽關于廣島原子彈爆炸的訪談錄音,刺激他們,自己卻冷靜超然地講述原子彈威力而非同情人類受到的傷害;急于尋找自我存在的意義——不停思考,給無數(shù)名人寫信,盼望回音;失眠且忙于頭腦里的發(fā)明——小說虛擬的斯蒂芬霍金給奧斯卡的回信,肯定了他這種空想發(fā)明的美好詩意,如前文所說,這對治愈他的心靈創(chuàng)傷是有積極作用的。他的一切內心焦慮,集中發(fā)泄于他的尋找行為:依循父親留下的鑰匙和“布萊克”這個名字,尋訪紐約城每個姓布萊克的陌生人,找到鑰匙對應的那把鎖。這也是他緩解對父親思念的一種方式,盡管八個月的搜尋,獲得的僅僅是“一個無解問題的簡單答案”,他很失望,也失去了這項“存在的理由”,但小奧斯卡已然不再是被移動之前的那粒沙子了。
       大事件雖新,小說卻有種古樸的年代感,一是由于奧斯卡演《哈姆雷特》的情節(jié),二是由于穿插了奧斯卡的爺爺和奶奶歷時半個世紀的情感故事,它們都與小說主線形成互文關系:迷茫無助而思慕父親略顯反常的奧斯卡,正是當代哈姆雷特;爺爺出走,留下奶奶獨自生育兒子的始末,暗示了導致奧斯卡父親的性格特征的源頭,更重要的是,他們的故事,是前文所提主題的重要載體。爺爺和奶奶的自述,皆為第一人稱書信體,爺爺筆下是綿長的意識流,奶奶則是分段的意識流,讀來十分動人。如果不是突如其來的德累斯頓轟炸奪走一切,他們倆本該是姐夫和小姨子的關系,在重逢后結婚,也是必然的,因為世上只有他們倆擁有共同的回憶,愛著共同的人,珍藏著共同的秘密——就在他剛剛得知戀人懷孕,欣喜若狂的時候,轟炸奪走了她的生命,她也只跟妹妹,也就是奧斯卡的奶奶分享過懷孕的秘密。多年后,當失去說話能力的他再次聽說身邊愛侶懷孕時,他選擇出走,因為害怕再次失去,因為不知道如何活下去。和爺爺相比,奶奶承受的痛苦其實更多:失去一切,尤其是親人,獨自撫養(yǎng)兒子成人繼而在如同那次轟炸一樣突然的911事件中失去他,特別的是,她還要面對思戀她姐姐卻不愛她的丈夫,她是個淡定堅強的女人——“我不需要知道他是否能愛我,我需要知道他是否需要我。”在以“有事區(qū)”和“無事區(qū)”規(guī)矩好的家中,他們唯一的有效交流似乎只有做愛,即使丈夫在兒子去世后歸來,依然如此。當年邁的丈夫再次出走時,老太太追到機場,他們僵持坐著,誰會讓步呢?他們的故事是開放式結局,正如奧斯卡怎樣健康快樂地活下去,他媽媽如何寡居,故事里諸多過客各自的結局,都懸而未決。奶奶幻想中的世界,和奧斯卡的一樣,一切倒流,直到上帝“他說,要有光。然后就有了黑暗。”
       幻想和詩意拯救了這些傷痛的靈魂嗎?上帝和宗教是不是最詩意的存在呢?疑問還是疑問,但至少有一點是肯定的——“說我愛你永遠都是必要的。”
       只討論這些永恒主題卻沒有現(xiàn)世生活依托的小說是空泛、沒有說服力、無法感染人心的;而只有現(xiàn)世生活卻沒有永恒主題的小說是單薄、沒有雋永魅力、無法啟發(fā)思考的。在這本書中,永恒主題通過當代事件折射出來,作者既完成了藝術美感之創(chuàng)新,又提升了作品的內涵深度和經典程度。
      
  •     天馬行空是來形容作者的文字的,至少前幾章是這樣的,它讓我一度開始覺得是在挑戰(zhàn)自己的智商,因為實在不知道它在說什么,但是卻有種酣暢淋漓的感覺,繼續(xù)往后讀,相信你會體會到那種瘋狂,那種內心壓抑著急需用某種方式來釋放的情感。
      所謂物極必反,無論是痛苦還是快樂亦或任何一種感情,如果太過極致最終都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你嘗試用任何一種方式去壓抑它,卻不經意間已經失了控,在你發(fā)現(xiàn)這一切的時候,內心其實已經到達了崩潰的邊緣。不想被人發(fā)現(xiàn),一味的偽裝,最后還是只能面對一直努力避免的結果。一切都是徒勞……
  •     
      
      將《特別響,非常近》視做9?11小說,未免小瞧了它。沒錯,其故事源頭與背景是那場慘絕人寰的悲劇,人物的痛楚與悲傷亦環(huán)繞之,但作家喬納森?薩福蘭?弗爾顯然未將自己的創(chuàng)作拘囿于一個固定事件的限定中,他借一名孩童的尋覓之途,延展開去,探究著更具普泛性的肉身與精神困境,記憶與想象在虛實之間徘徊,思念的裂痕或許可找到彌合途徑,而事關存在與死亡,顯然須更深層次的思考切入之。
      
      男孩奧斯卡九歲,他的小腦袋瓜兒里總是蹦出許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如想發(fā)明一種茶壺,壺嘴能吹出好聽的調調,或演出莎士比亞,或和我一起哈哈大笑),并堅持不懈地和大科學家斯蒂芬?霍金通信,而他最快樂的時光都是和父親一起度過的。不幸的是,父親在“9?11”事件中喪生,奧斯卡陷入巨大的悲傷之中。在清理遺物時,他發(fā)現(xiàn)了一只封面寫著“布萊克” 的信封和一枚鑰匙,不知所由何來。奧斯卡踏上了尋找紐約城所有叫布萊克的居民的路程,這是對父親所留物事的交代,也是自己療治創(chuàng)傷與排解思念的方法……
      
      應該說,以“9?11”事件這樣的大悲劇為題材創(chuàng)作,在尺度的把握上是要冒風險的。近則觸動創(chuàng)痛,遠則難解其意,在敏感的美國讀者這里是很難過關的。而喬納森?薩福蘭?弗爾選取了淡化慘劇背景的視角,也即“去9?11化”,他在多次訪談中也說,自己寫的不是9?11小說,只是一個孩童的心理療傷與漫游故事。這是一種高明的做法,既避免了距離大事件太近難免淺白直露,也使作品具有更為普泛的意義,即上升到人性的層面,當人類面對無理性的大屠殺時,該如何處理存在與死亡、記憶與遺忘的交織事端。
      
      弗爾在講述小奧斯卡的故事時,同時牽出了另一條敘事的線索,那就是奧斯卡祖父母的往事回憶。兩位老人是二戰(zhàn)時期德累斯頓大轟炸的幸存者,親人們全部在這次災難中遇難,在此后的半個多世紀里,他們始終未完全走出創(chuàng)傷的陰影。我們可以看到,小奧斯卡的故事與爺爺奶奶的故事構成一種對稱與比照:至親逝去,徒留自己在世間徘徊,思念與莫名的內疚撕扯著脆弱的心靈。小奧斯卡走上了尋覓之途,而爺爺是不告而別離家數(shù)十年,均源于忍受不了心理所受的重壓,死者長已矣,我為什么還獨活世上?我的存在是不是對不住已不在人世的親人?另外還有記憶與遺忘,小奧斯卡對媽媽不滿,是因為她有了一個新男友,這意味著對爸爸的遺忘;而他不僅保留著所有關于爸爸的往事回憶,還有珍貴的最后時段電話錄音,以及那枚鑰匙和“布萊克”信封,且通過尋找來加強記憶,消弭思念的裂痕。
      
      至于尋找的結果,事實上并不重要,小奧斯卡要的是過程,且在尋覓之途臨近終結時,他兀自憂心其結束。其實,他期盼的是一切均未發(fā)生,或時空可以倒轉,如他幻想的倒置過來放的照片,“他便可以飛過一扇窗戶,回到大樓里,煙霧會回到飛機將要撞出來的那個大洞里”,以至回到街上,回到地鐵,直到回到家里,一切又和從前一樣,“我們會平安無事”。小奧斯卡的幻想如此憂傷,如此動人,我們都希望他的冀望成真,卻又徒喚奈何。裂痕的彌補,其難一至如斯。
      
      耐人尋思的是,弗爾在故事的敘述中還加進來一段廣島核爆幸存者的訪談記錄,那是一個母親在回憶災難中死去的女兒,慘狀令人不忍復聽。這是一種有意識的互文,德累斯頓大轟炸、廣島核爆、“9?11”事件,起因不同,發(fā)生時間不同,施加者與受害者不同,但對同類慘絕人寰的屠殺卻毫無二致,人類面臨的精神困境完全相通。弗爾在想什么,他想說什么?他未必愿意明言,但將“9?11”事件與德累斯頓大轟炸、廣島核爆放在一個層面上比較,已是極大膽的行為,昔日的施加者如今成為了受害者,小奧斯卡的困境在其他地域何嘗不比比皆是?將同類推向極端境遇的只能是人類自己,而需要反思的并不是特定的有“原罪”的群體,而是不分國別、不分種族的所有生命。
      
      值得一提的是,弗爾創(chuàng)作《特別響,非常近》并不僅僅用文字,還采取了許多照片、符號、圖形,乃至留白。這和一個孩童的敘事視角是貼合的,增加了故事的趣味和張力,也是小說在讀圖時代的一種嘗試。尤其當我們看到書末的幾十張照片,快速翻動起來,那個墜下世貿中心大廈的人體如電影的倒轉鏡頭,奇跡般地回到了大廈上,如同一次復活。這圖片與小奧斯卡的幻想達成了奇妙的共識,于是我們知道,參與敘事的,并不只是文字。
      
      
      
  •     說實話這個中文版,是期待了很久了的,兩年前看到Houghton Mifflin版的那個封面,寫滿的白色字體紅色大手,有不小的震撼。但是讀完了這本書,卻喜歡不起來,讀到最后的時候甚至有點抓狂的感覺。這個叫奧斯卡的小男孩怎么這么讓人討厭呢?還有這位作者,年輕,有天賦,有想法,但是如果這些資本運用過度不免讓人覺得矯情,甚至有賣弄之嫌。
      
      九歲的小男孩奧斯卡,他聰明,早熟,還經常有一些稀奇古怪的奇思妙想,喜歡給斯蒂芬?霍金寫信,本該是多惹人喜愛的一個孩子呢?可是我讀到的更多的卻是他的自私,他的自以為是,他的各種謊言,越讀到后面越生厭惡,或許可以解釋為他的不懂事,可是不管什么理由這樣的孩子都讓我無從喜歡。
      
      失去父親是奧斯卡心靈上一道嚴重的創(chuàng)傷,從之前親密的父子關系到突然再也見不到父親,這劇烈的變故對一個九歲的孩子來說無疑是沉重的打擊。所以當他偶然從父親書房中一只不小心被打碎了個花瓶中發(fā)現(xiàn)一把鑰匙和一個信封時,就如同他擁有了與父親之間最大的秘密,是一種精神上的安慰。這把奇怪的鑰匙和那個寫著“布萊克”的信封,仿佛開啟了他與父親之間的“秘密通道”,所以他一定要去找到這個結果。
      
      就在奧斯卡帶著那把鑰匙去尋找“布萊克”的過程中,另一扇門也打開了,如同一個古老的故事在塵封已久之后被突然打開,彌漫著歲月的味道。那是奧斯卡的奶奶和她出走的丈夫的故事,在相距甚遠的兩個時代中,兩個故事像兩條平行線一樣同時發(fā)生著,直到最后到達同一個終點,安靜落幕。
      
      這個九歲的男孩,他在不斷努力靠著唯一的線索尋找與父親之間的最后一線聯(lián)系,卻同時在不斷疏遠著母親,這樣的傷害或許是他自己沒有意識到的。所以奧斯卡的這一場尋找,其實更是他個人的一次成長,讓他明白該放手已經失去了的,去擁抱和珍惜每天守護在身邊的那份愛。
      
      其實,我只是希望奧斯卡可以像普通的孩子一樣去生活,該笑的時候笑,該哭的時候哭。成長和成熟,都不用著急,即使你不去找它們,是時間了它們也會來找上你的。你用力地去成熟去懂事,放棄了你的童年,長大后一定會后悔的。人生的軌跡,每一段都有每一段存在的意義,這樣的生命才完整吧。
      
      這是一本讀起來并不輕松的小說,而作者創(chuàng)新的寫作方式更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大片大片的留白,不斷重復的語句,并不美觀的圖片,密密麻麻的數(shù)字,什么都沒有的空白頁等等,最開始看到最后十多頁不止所以然的圖片,我還以為自己拿到的書印刷有問題呢?;蛟S是我個人的理解問題,讀完整本書,我還是想說真的不喜歡這所謂的創(chuàng)新。
      
      
  •     撕開《特別響,非常近》的塑料外套,隨便翻翻,立刻就能發(fā)現(xiàn)這本書的“另類”——書中除了配有若干不怎么美觀的插圖,有幾頁只印了一句話,甚至還有一些空白頁。很明顯,這是一本在形式上有創(chuàng)新的小說。
      
      作者喬納森·弗爾是美國文學大師喬伊斯?卡羅爾?歐茨的高足,他的妻子妮可·克勞斯也是一名作家,人民文學曾出版她的小說《愛的歷史》。弗爾寫作本書的年齡,大致只有27歲,他筆下的小主人公奧斯卡只有九歲,腦袋里充滿了各種奇思妙想。作家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奧斯卡在父親因911事件喪生后的想法和行為,塑造了一個非常有個性的小孩。他好讀書,夢想成為科學家,給名人寫信,經常在腦海里發(fā)明一些怪東西,既充滿了童趣,也讓讀者感受到孩子喪父后內心的悲痛。
      
      《特別響,非常近》的小說和電影不同,它并不是一本完全圍繞小奧斯卡展開的兒童小說。作家通過爺爺和奶奶的“告白”,展現(xiàn)了一段時間跨度長達六十年的坎坷愛情。老一輩的情感糾葛和奧斯卡的“尋鑰匙之旅”交叉敘述,共同構織成一個關于愛、失去、尋找和相助的故事。
      
      奧斯卡在父親去世以后,偶然在打碎一只父親的花瓶,發(fā)現(xiàn)了一把鑰匙和一張寫著“布萊克”的紙條,好奇心重的孩子因此踏上了尋找那只鑰匙孔的旅途。他尋找的方式,是把紐約叫“布萊克”的人都訪問一遍。熟悉美國現(xiàn)當代文學的讀者,對這個橋段不會陌生。在索爾·貝婁的經典短篇《尋找格林先生》里,送救濟金支票的主人公一天到晚都在尋找格林先生,可就是找不到。這個模式不具有奇巧的大情節(jié),主要通過尋找過程中細節(jié)來推進敘述。和《尋找格林先生》里的主人公一樣,小奧斯卡在尋訪過程中遇到了許多怪人。歐茨說過,任何短篇都可以寫成長篇。但在這個模式里,貝婁可以把很多事情一筆帶過,留白讓小說具有了一定的哲學色彩。弗爾則要詳細敘述,寫得太充實,給人的感覺反而像是在瞎編故事,不可思議。
      
      讀貝婁、歐茨,很容易感受到作家的思想貫穿小說始終。弗爾的這本書,卻很難發(fā)現(xiàn)作家對于人生、世界的思考,雖然他花了很大的力氣寫老年人的情感,寫幾十年的感情,但都還停留在講故事的層面,感情雖然飽滿,卻用力過猛,有點矯情。
      
      當然,在我們這個時代,言情和輕松的作品肯定比高頭講章更有市場。但這種以911為背景,弘揚美利堅主旋律思想為主體的作品,恐怕很難引起中國讀者的共鳴。本書最后附有15頁照片,快速翻動,如同一個墜地的人重新飛回了世貿大廈。對于中國讀者,這只是一些奇怪的圖片。而對于美國人,這不僅是美好的幻想,更有切膚之痛。
  •     
      刊于《經濟觀察報》書評 (2012/7/3)
      
      “他把一張空白的紙放在面前的桌上,用他的筆寫下這些詞。”這是保羅·奧斯特在《記憶之書》中寫下的開頭。十幾年后的一天,他收到一封來自另一位美國青年作家的信,不是索要簽名,僅僅希望得到一張他用以書寫下一部作品的白紙。奧斯特給了他。年輕的美國作家就是喬納森·薩福蘭·弗爾。他還向多位知名作家索要白紙,海倫·德維特給了他一張會計紙,蘇珊·桑塔格寄了張信紙給他,而喬伊斯·卡羅爾·歐茲給了他一張對折的廢紙……弗爾把收集來的白紙小心裝裱好,掛在客廳。
      
      假如你讀過《特別響,非常近》,你會明白這一切并非喬納森先生嘩眾取寵的行為藝術,而是這位生性內省、怪異、天馬行空、11歲時不把一張1984年美國奧運體操隊照片放在枕頭下就睡不著的作家本性。這些空無一字的白紙,正是每一部小說開始之前無法窮盡的可能性。它們是空白,它們可以是一切。
      
      《特別響,非常近》的敘事者是9歲男孩奧斯卡,他的父親在“9·11”事件中喪生。在偶然打碎的花瓶里,他找到一個信封。信封里有一枚鑰匙——但不知它可以開啟什么;信封上有一個名字“布萊克”——但不知道他的姓,也不知道他究竟是誰。像一部公路片,《特別響,非常近》追隨奧斯卡探訪形形色色的“布萊克”,他將文學史上常見的尋父主題置于21世紀的當下語境。他的尋找既是向外的、根據(jù)父親留下的唯一線索找尋鑰匙之謎;也是向內的,在尋找過程中延續(xù)自身對于父親的記憶,延長那始終溫暖的八分鐘時差。唯有如此,一個關于失落的故事才有所得。
      
      在眾多“9·11”小說中,《特別響,非常近》是異質的。從敘事的視角而言,它不同于約翰·厄普代克的《恐怖分子》——《恐怖分子》是來自外部的、穆斯林視角,從恐怖分子的角度書寫“9·11”,以宗教、歷史、文化的差異性切入,探討悲劇發(fā)生的源頭及不同文化和解的可能,整個小說的基調是質疑的;不同于巴基斯坦作家莫欣·哈米德的《拉合爾茶館的陌生人》(The Re-luctant Fundamentalist)——主人公昌蓋茲是畢業(yè)于普林斯頓大學的巴基斯坦裔人,他的身份分裂,視角雙重、矛盾;也不同于科倫·麥凱恩的《轉吧,這偉大的世界》——科倫·麥凱恩以1974年雙子塔剛建成時的走鋼絲表演開篇,以地標建筑的“生”探尋“死”。
      
      就敘事風格來說,沒有誰比喬納森·薩福蘭·弗爾更大膽、徹底、激進——不僅在語言層面追求獨特風格,他也不斷探尋小說的邊界(照片成為小說的一部分,文字進行了各種排版,甚至出現(xiàn)連續(xù)空白頁<P123~125>),尋找白紙上的所有可能性。
      
      不久前的電話采訪中,喬納森以博爾赫斯的短篇小說《博聞強記的富內斯》為例,說明“語言只是一個近似值”。他說, “博爾赫斯短篇中的主人公能夠記得生命中的各種細節(jié),每一件具體事物、每一塊石頭、每根樹枝都有其專名的語言是不可能的。這有點像‘草’這個詞能夠指稱數(shù)百萬種不同的草。這不僅發(fā)生在詞的層面,有時也發(fā)生在隱喻的層面,或者創(chuàng)造一幅圖像代替文字,或者講述一個漸漸變成符號的故事?!薄短貏e響,非常近》最大的特點是以各種圖片或圖片序列“校正”、補輟、(有時)挑戰(zhàn)語言的近似值。這些視覺元素有時提出問題——如第52頁上那個以綠色書寫的“紫色”,既包含了對于符號學的思考,又是推進情節(jié)的細微線索;有時它也表達某種情緒——通過排版的變化,文字愈來愈密集,字距逐漸縮小直到無法辨認,為的是表現(xiàn)主人公的內心狀態(tài)。全書最直接、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視覺元素要數(shù)結尾處的圖片序列——只要你快速翻動那些書頁,就可以看到走投無路的人們從雙子塔上躍下的場景(逆序),紙上動畫片在小說中的運用史無前例。
      
      喬納森的語言實驗可以追溯到2002年6月他發(fā)表于《紐約客》雜志的文章《心臟病標點初級教程》(A Primer for the Punctuation of Heart Disease)中。在這部短篇里,喬納森生造出各種各樣的古怪標點——“沉默號”、“執(zhí)意沉默號”、“不懈問號”、“非感嘆號”、“低落號”——來描繪文字罅隙間無以名狀的細微感覺。這被視作喬納森文學創(chuàng)作的原點:探尋語言本身、語言邊界,探尋各種可能性補輟語言之“不能”。
      
      在他的長篇處女作《了了》中,他利用語言游戲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敘事聲音——他藉由烏克蘭翻譯的蹩腳英文制造了大量有意的詞語誤用:把做愛稱為“一起充滿肉欲”,把睡覺稱為“制造很多Z”,把退休稱為“退化”,把黑人稱作“老黑”——以錯位的語言的幽默講述苦澀的尋根故事。
      
      當小說的敘事風格如此直接強烈,小說的“9·11”背景又如此奪目時,我們無法避開風格與主題的契合問題。喬納森曾在多個場合表示:與其說這是一部“9·11”小說,不如說它只是一個關于家庭、失落的故事?!短貏e響,非常近》由男孩奧斯卡敘事——這或許可以用來討巧地解釋這些與主題相比稍嫌花哨的寫法;但它對于“9·11”事件本身的思考僅僅停留在家庭的層面,是流于表面的。對于眾多“布萊克”的尋訪,誠然部分描摹了后“9·11”時代紐約城市的面貌,但它的廣度遠勝深度,小說缺乏更深入、更有說服力的探討,或許這也是利用孩童敘事者所固有的限制。
      
      《特別響,非常近》的英文原版發(fā)表于2005年。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后的七年里,喬納森·薩福蘭·弗爾僅僅出版了一本非虛構類作品和一本小說。非虛構作品《吃動物》雖然探討的是對于工廠化農場的質疑及雜食者的兩難,但使用的手法與他的幾本小說無異:仍有詞條式的列表、采訪及混雜的文本。小說《符號之樹》(Tree of Codes)則走得更遠——他將一個個詞語從布魯諾·舒爾茨的《鱷魚街》英譯本中挖走,從而將《鱷魚街》變成了另一個故事——整本書更像一個藝術作品,其“玩弄文本”的姿態(tài)也始終未變。
      
      延續(xù)自身的風格是一回事,重復太過顯而易見的手法則是另一回事。喬納森·薩福蘭·弗爾的困境正在于此:他的風格化敘事往往過于豐盛而炫目,以至于遮蔽了小說本身?;蛟S正如約翰·厄普代克在《紐約客》上撰寫的書評所言:如果能“多一點點沉默,少一點點訊息,少一點點圖像化的工具會令福爾出色的同理心、想象力及善意更響亮地共鳴?!被蛟S懂得適當?shù)牧舭祝彩且粡埌准埖目赡苄灾弧?
      
      在電話采訪中,喬納森也談及了寫作的困難之處。在他看來,“許多小說寫作都是尋找直覺,或追尋自身的好奇心,我的寫作并非出于一種‘選擇’或出于有意識的大腦。寫作真的關乎自由,對我而言,這種自由意味著去探尋的自由,而并非那種你需要去完成的工作。寫作根本不是‘要去完成’的那種事情。這也是為什么我的《特別響,非常近》是表現(xiàn)性的、是探尋式的,它追尋著我的本能?!毕噍^于怎樣去寫,喬納森認為“寫作最困難的地方很可能在于選擇去寫什么。這要比寫作本身困難許多。它必須足夠有份量,足夠好。語言、結構等等也都很重要,但是對我而言,最最難的還是搞清楚故事究竟要說什么?!睂τ诿绹姸嗟膭?chuàng)意寫作課程,他表示:“這些寫作課也無法把那些成不了作家的人變成作家。它不會賦予沒有天賦的人以天賦,但它會提煉你的天賦,給予你寫作的時間和空間,幫助你養(yǎng)成一種好的寫作習慣?!?
      
      或許,這段時間的沉寂只是喬納森的一段蟄伏期,他并不急于發(fā)表下一部作品,因為他明白,惟有時間可以證明一部小說成功與否:“歷史會給出評斷。等到10年或20年之后,我們就會知道誰是最佳。很多我們如此認為重要的作品,以后會變得根本不重要。而那些真正重要的作品,在現(xiàn)在這個時刻可能被忽略了。”
      
      http://www.eeo.com.cn/2012/0703/229292.shtml
      
      
  •     奧登在《葬禮藍調》中這樣書寫:“他曾經是我的東,我的西,我的南,我的北/我的工作天,我的休息日/我的正午,我的夜半,我的話語,我的歌吟……”這段話其實也是《特別響,非常近》中的小奧斯卡所想要述說的悲傷吧。父親在“9?11”事件中喪身,只留下六通電話留言,還有鑰匙和“布萊克”這個名字。
      電話留言在小說中反復出現(xiàn),如同悠長的和聲,逐漸交疊,直至最高峰。比方說,小奧斯卡曾在一次晚飯后反復聽父親的第四條留言,惡狠狠地想:“他為什么不說再見?我給自己又掐了一道傷痕。他為什么不說‘我愛你’?”到了后來,“每次電話一響,我就會大叫:‘電話!’因為我不想碰它。我甚至不想和它在同一個房間里。”“我按了一下‘播放錄音’按鈕,我從最壞的那一天以后就從來沒有按過這個按鈕了,我說的是以前那臺電話?!毙W斯卡的內心被困在角落,身體卻游走在紐約的都市叢林中,尋找四百多個姓布萊克的人。在尋找的過程中,祖父一輩的愛情故事也得以揭示。橫跨三代人的故事,在多聲部的復雜敘述中緩緩展開。我們可以聽到奧斯卡的聲音——充滿奇思,翻開書頁我們就能讀到“要不要發(fā)明一種茶壺?茶壺嘴在冒熱氣的時候能夠張開,合上,所以它能變成一張嘴,然后它能吹出好聽的調調,或者演出莎士比亞,或者只是和我一起哈哈大笑?!彼苑Q“發(fā)明家、珠寶設計家、珠寶制作者、業(yè)余昆蟲學家、親法派、素食主義者、折紙愛好者、和平主義者、打擊樂愛好者、業(yè)余天文學家、計算機咨詢專家、業(yè)余考古學家,搜集:罕見硬幣、自然死亡的蝴蝶、微型仙人掌、甲殼蟲越堆紀念品、次等寶石和其他物件?!彼孟胍环N神奇的救護車,也幻想在演出時顛覆莎士比亞的名劇《哈姆萊特》。簡直就是典型的雙魚座。當然,他更為宏大的幻想全都關乎亡父,在城市中尋找失去的記憶與愛。而祖父的聲音則綿長悲愴,如同急湍飛流,又不時在巨石上濺起水花。他在生活中沉默不言,如同一個隱士。他是一個缺席的房客,在至親身邊講述著沉默的別離,這與福爾的妻子妮可?克勞斯在《愛的歷史》中講述的故事其實有相似之處。夫妻倆都擅長在跨域國境與歲月、跨越血緣與沉默的情形中講述愛的故事。而祖母的聲音,則短促、哀傷。比方說,她講述數(shù)十年前祖父雕塑自己的情形——“他會雕塑我……他摸了我更多的地方……他彎曲我的一個胳膊……他在雕塑我。他在制造我,為的是愛上我。”但最后她看到的卻是自己姐姐的形象——“我看著未完成的我姐姐的雕塑,未完成的女孩也回望著我?!?br />   復雜的聲音交匯在一起,呈現(xiàn)出來的就不只是“9.11”后的亂世景象了。紐約市中的大街小巷,依舊如此運轉,只是原來是萬丈高樓的地方,現(xiàn)在成了“零號地帶”。小奧斯卡穿行其中,與神奇的“布萊克”們結成朋友。最后,他逐漸也走出陰霾,這一療傷的儀式在小說的結尾達到的頂峰——借由祖父的舊照相機,他得以將一個人從高樓墜落的照片反向排列,最后實現(xiàn)時間的逆轉——將墜落者恢復到跌落的地方,而“爸爸會到這留言,直到留言機都空了,然后飛機會倒著飛離他身旁,一直回到波士頓。他會坐電梯到街上去,按那個上到頂樓的按鈕。他會倒著回到地鐵站,列車會倒著開過地道,回到我們這一站。”書中的圖片和文字,在這里達到了完美的結合。文字與圖片的結合在小說中并不罕見,早在上世紀初就有布勒東的超現(xiàn)實主義作品《娜嘉》,近的還有塞巴爾德的《奧斯特利茨》,乃至普利策獎作品《惡棍來訪》中第12章的70多張PPT。但是在福爾這里,圖片不只形成與文本間的張力,不只敘述自身,它更具有了一種超越時間的可能性——飛速翻動最后幾頁的照片,仿佛時間逆流。
      在多重聲部的敘述之中,一種關于時間的元敘述被隱隱勾勒。時間這個惡棍奪走了青春——祖父母也早已老去,小奧斯卡也在長大,或許有一天也會不再抱有幻想。他還玩弄命運,或許父親早不應死去,或許祖父根本不會和祖母在一起……但最后這一切都發(fā)生了,并且在時間的長河里獨自回響。奧斯卡如此執(zhí)著于霍金與《時間簡史》大抵也與之有關。福爾在《雪景球》中寫到自己與阿米亥的交往,最后總結道:“對于生活的變化,我從沒見過比這更有力的表達了,一代又一代的給予和索取,互相閱讀作品,互相寫各自有關的事情,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而卻自始至終既是開始又是結束。這本書的題目就是《時間》?!睙o論是處女作《了了》還是這本《特別響,非常近》,福爾都在與時間這個主題搏斗,讓跨越年代的人物來講述來書寫自身,在時間洪流來襲時保留一絲真切的記錄。這本書所吟唱的那首死亡藍調多少也可以獻給時間吧,這小說家永恒的主題。
      或許我們都相信,如果存在一首能驅逐時間惡棍的藍調,那它必然也關乎愛。正是因為愛得深切,奧登也才會寫到“不再需要星星,把每一顆都摘掉,/把月亮包起,拆除太陽,/傾瀉大海,掃除森林”。而小奧斯卡也才會如此執(zhí)著地懷念:“我走進了爸爸的壁櫥……即使是一年以后,這里聞起來好像還是有他剛剛刮過胡子的氣味?!钡且磺卸紩兊煤闷饋恚驗闀r間沒那么可怕。我們還能去像小奧斯卡那樣去尋找,像他們三代人一樣去敘述,以及像奧斯卡的奶奶總結的那樣:“這是我一直想告訴你的一切的關鍵一點,奧斯卡。說我愛你永遠是必要的。”
      
  •     最近為《紐約時報》中文網寫的一篇稿子。
      --------------
      
      在9?11襲擊之后三個月,美國文壇名宿唐?德里羅(Don DeLillo)在《哈珀斯》雜志撰文,指出報紙和屏幕上充斥著愛國主義的9?11敘述,它們其實并不真實;小說家的職責應該是書寫一種“反敘述”(counter-narrative),去講訴主流敘事背后不為人知的小人物的9?11,去賦予那曾有肉身嚎叫和墜落的天空以溫情和記憶。
      
      德里羅要等到2007年才能寫出自己的第一部9?11小說《下墜之人》(Falling Man),而年紀輕輕的喬納森?薩福蘭?福爾(Jonathan Safran Foer)可能更早地找到了這種“反敘述”。2005年出版的這本《特別響,非常近》(Extremely Loud & Incredibly Close)在小的文學圈子里算是頗受器重,人們認為這個從普林斯頓創(chuàng)意寫作班走出來的新生代小說家可能寫出了迄今最好的9?11故事,并將他認定為喬納森?弗蘭岑(Jonathan Frazen)這一級別的國民作家。
      
      但在各種場合,福爾都強調說他寫的并非9?11小說,而是一部關于少年心事的作品??上Т蠖鄶?shù)人都沒有把作家的話聽進去,也許還包括將之搬上大屏幕的著名導演史蒂芬?戴德利(Stephen Daldry)。其實,電影版《特別響,非常近》上映以來備受苛評,它的失敗或許是注定的,迄今為止也沒有任何一部9?11題材的電影賺到好口碑。對恐怖襲擊有切膚之痛的紐約人來說,似乎任何文學的虛構或圖像的還原都是輕佻的,不足以面對曼哈頓“歸零地”(Ground Zero)上死亡的純粹;而在那些對美國的強權外交和反恐戰(zhàn)爭心懷芥蒂的觀眾看來,戴德利圍繞九歲男孩奧斯卡(Oskar)展開的純真視角或許顯得不真實,過度渲染了美國人的悲情。
      
      這是連斯皮爾伯格的《辛德勒名單》都繞不過去的“毒氣室”悖論:文學應該為奧斯維辛/世貿中心提供證詞,但罹難者所經歷的恐怖又是拒絕再現(xiàn)、拒絕言說的,因為他們已經死去,嚴格意義上他人也無權代為講述。二戰(zhàn)之后的德國哲學家阿多諾(Theodore Adorno)曾經一語驚人地說,“奧斯維辛之后寫詩是野蠻的?!比欢膶W家若保持沉默,卻讓大屠殺受難者面臨著被遺忘的危險,在記憶政治中遺忘是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
      
      福爾顯然深諳戰(zhàn)后猶太見證文學的這種“無法言說”和“不得不說”的糾結。佐證之一,他在大名鼎鼎的喬伊斯?卡羅爾?奧茨(Joyce Carol Oates)指導下完成的本科論文,說的正是自己祖父,一位大屠殺幸存者。因此,福爾在某種意義上承認那場恐怖襲擊的不可再現(xiàn)性,他故意將這部小說“去9?11”化,讓雙子塔的燃燒和倒塌成為奧斯卡眼中的遠景,六次響起的電話鈴變成那個“最可怕的一天”的終極提喻。
      
      但如果僅僅認為福爾是逃遁到一個成長小說里來調諧9?11題材的美學困境,卻又實在低估了這個作家的天才。《特別響,非常近》在小說結構上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它是兩條敘事線索齊頭并進的:奧斯卡尋找父親留下的鑰匙背后的秘密,神秘“房客”艱難地回歸家庭并面對兒孫。在小說里,這兩條線索交替出現(xiàn),讀者不僅面對奧斯卡的天真講述,同樣還需接受兩個老者(奧斯卡的祖母和“房客”)暮年視角的沖擊。戴德利最大的失敗之處,在于他舍棄了原著的雙重敘述模式,單獨聚焦于奧斯卡的城市探險。原本只是和另一線索平分秋色的追尋童話,在影片中耗掉了絕大部分的鏡頭語言?!胺靠汀焙妥婺傅臍v史講述基本被省略了,取而代之的是快節(jié)奏的運動鏡頭和蒙太奇拼貼,難怪有人抱怨戴德利拍出了一部兒童“公路片”(可如果告訴你,改編這個電影的就是《阿甘正傳》的編劇,你還會奇怪嗎?)。
      
      被戴德利省略的線索,卻是至關重要一把鑰匙,憑借它才能打開這個故事的硬殼(無獨有偶,這家人的姓氏Schell正是shell的諧音),抵達福爾對9?11事件的歷史化解讀。寄居在奧斯卡祖母家的德國房客原來是他離家出走的親生祖父,也正是他傳下來了那臺老式相機,讓奧斯卡用來記錄“后9?11”的紐約。這個拒絕說話的老人原來經歷過慘絕人寰的德累斯頓大轟炸,失去了所有的親人,還有剛剛懷上他骨肉的戀人安娜。他與奧斯卡一樣,無法從這樣巨大的創(chuàng)傷中走出來,無法理解為什么“他們”要死,而“我們”卻活了下來。
      
      將9?11和德累斯頓并列,是一種需要勇氣的“反敘述”。如果讀過《五號屠宰場》(Slaughterhouse-Five),就會知道那次轟炸背后的歷史拷問:盟軍用燃燒彈屠殺一個沒有軍事目標的未設防城市,造成十幾萬德國平民的死亡,這種做法在二戰(zhàn)結束的前夜是否道德?“德累斯頓”和“廣島”一樣,變成了民主自由國家宏大敘事背后從未加以真正反思的“不方便的真相”。福爾試圖以更大的歷史景深來探索西方文明社會的這種結構性野蠻,它構成了9?11前歷史的一環(huán),也賦予了9?11更為普適的能指。在這個意義上,《特別響,非常近》確實不是9?11小說,它是關于所有非理性殺戮之后人類思考存在與死亡意義的想象性文本。
      
      福爾的創(chuàng)新并未止步于此,他還試圖用文學語言去言說和再現(xiàn)“不可再現(xiàn)的”災難本身。對于被過度影像化的9?11現(xiàn)場,福爾聰明地加以避開,轉而將小說家的想象投諸于德累斯頓和廣島。那如人間煉獄的轟炸場景迄今尚未被加載于大眾傳媒的視覺記憶中,這種匱乏恰恰給予了小說一種充分的自由。在某種程度上,福爾極度猙獰的德累斯頓書寫甚至超過了馮內古特(Kurt Vonnegut)。讀讀這樣的句子吧,“我看見一個女人的金發(fā)和綠衣著火了,她手里抱著一個毫無聲息的嬰兒奔跑著,我看見人融化成一池濃稠的液體,有的有三四英尺深,我看見人體像灰燼一樣脆裂,狂笑…”攝影機和電腦特技恐怕都難以企及這些句子所喚起的巨大驚悚,這些連綴的文字意象足以證明,小說在表現(xiàn)人類極限境遇時,可以比圖像走得更深,更遠。
      
      同時,小說也不一定必須與圖像雙峰對峙。福爾在這里開創(chuàng)了一種非常有趣的“視覺寫作”(visual writing)模式。他不僅將與故事緊密相聯(lián)的照片大量插入書頁,還在文字印刷中想出了各種怪招:大面積的留白、字間距的變化和標點符號的創(chuàng)新等。這些實驗性的做法其實不過復興了一種現(xiàn)代主義詩歌的信念:印刷在紙上的文字,不僅僅只是表義的符號,它們的排列本身也具有一種建筑美,具有被雕塑的潛能。
      
      在后現(xiàn)代的讀圖時代,9?11小說家用這種兼收并蓄的越界方法,將文字和圖像結合起來,將歷史和當下連接起來,或許方能尋找到新的敘述可能。福爾帶給我們的歷史和文學啟迪,如果有助于中國作家和電影人去超越《金陵十三釵》、《楓》或《夾邊溝紀事》,那更是善莫大焉。
      
      
  •     爸爸,其實我不想向你承認,我每天晚上胡思亂想,發(fā)明各種奇怪的東西,是因為我害怕自己一個人睡覺。比如我想發(fā)明一種能夠吹出好聽的調調,或者能演出莎劇,或者只是和我一起哈哈大笑的茶壺,或者它能夠合唱《黃色潛水艇》,爸爸你也知道我最愛披頭士了,那樣,周圍就不會那么安靜地讓人想尖叫了。但是爸爸,其實我最想的是可以發(fā)明一只能夠用你的聲音來朗讀故事的茶壺,因為這樣的話,我就能睡著了。爸爸,其實我不是害怕,我只是太想你了。
      
      爸爸,每天放學回來,我都會再聽一遍你在那天的電話留言,不過,我就聽第一通留言:“有人嗎?喂?我是爸爸。如果你在家,請接電話。我剛給辦公室打過電話,但沒有人接。聽著,出事了。我沒事兒。他們叫我們在這里待著,等救火隊來。我敢肯定沒事兒。等我搞清楚怎么回事以后會再給你打電話。只是想告訴你我沒事兒,不要擔心。我馬上會再打電話。 ”然后我會想象著,這就是一次誤報火警,肯定是哪個不靠譜的家伙又悄悄地在辦公室里抽煙以至于激怒了脆弱的煙霧警報器。然后,就根本也不會有接下來的五通電話留言,你會很快回家,然后告訴我大家在跑火警時的各種窘狀。然后我們就會一起哈哈大笑。
      
      爸爸,我忘了告訴你,我一直在和斯蒂芬·霍金博士通信!你也覺得這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吧。當然我不得不承認前兩年我一直收到的只是套用信函,就是所有給他寄信的人都能收到的那種,上面寫著:“謝謝你的來信。因為我收到的信很多,我不能親自回信,不過,請記住,我讀了并存下了每一封來信,希望哪一天能夠給每一封信它所應得的認真回復?!卑职郑阒绬??他真的說到做到了,他在兩年之后果然給我回了一封很長很長的只屬于我的信,他邀請我去劍橋待上幾天。而且說可以把我介紹給他的同事,請我吃印度之外最好的咖喱,然后給我看看一個天文物理學家的生活有多么乏味。 噢,爸爸,如果我們能一起去該有多好!
      
      爸爸,其實我一直也想給你寫信,我還想在我和媽媽吃飯的時候,也給你的位置上擺好桌布和餐具。每天我都會把刀叉擦得又光又亮,我想,你會喜歡的。但是媽媽不許我這么做。他們一直想努力告訴我,你已經不在這個世界上了,他們認為我這么做,比如,給你擺餐具,給你寫信,或者是睡前對你傾訴都是不接受事實的表現(xiàn),我甚至聽到他們在竊竊私語,想讓我去見某位德高望重的心理醫(yī)生(據(jù)說在這方面很有經驗)??墒撬麄儾恢溃职?,我知道你不在這個世界上了,但是,這只是我和媽媽的時空而已,我相信,在另一個平行時空,或另一個宇宙,你正活的好好的呢。因為,我能感覺得到。
      
      爸爸,你以前告訴過我,對所有人的人都要一視同仁,無論他們是何種族,有什么不同的信仰。我想,我不會成為一個種族主義者,可是,爸爸,從那天之后,我就開始怕很多東西。我怕密閉的空間,怕地鐵,怕飛機,怕密密麻麻熙熙攘攘的人群,更怕阿拉伯人,看到阿拉伯頭巾,我就會緊張的冷汗直冒,牙齒打顫,忍不住攥緊了拳頭,直到關節(jié)的骨頭發(fā)白。爸爸,希望你不要笑話我,我不是真的怕,我也不想去實施任何暴力行為,我只是想問,為什么?為什么他們要把你從這個世界上帶走?
      
      爸爸,自從你離開我們之后,我和媽媽的生活都大不一樣了。媽媽告訴我,因為我們的生活是要繼續(xù)的。她似乎越來越少提到你了,不過我按照某種密碼的排列,給她做了漂亮的項鏈和手鏈,至于我想說什么,爸爸,那就得考考你了。媽媽說,你留在了一個永恒靜止的時空,在那里,你永遠都不會衰老。那么爸爸,終有一天,我會長的跟你一樣高,然后慢慢地衰老,甚至會長出白頭發(fā)和白胡子。爸爸,到那個時候,我就可以倚老賣老的拍拍你的肩膀,說:“嗨,哥們兒!”爸爸,你知道嗎?我想到這個場景我就忍不住笑出聲來了,哥們兒!
      
      爸爸,我想我會一直堅持去發(fā)明東西,那天,我看到一個人從那座樓跳下的連續(xù)的圖片,我不知道,那是不是你。但是我發(fā)現(xiàn),我把圖片倒著翻,人就會慢慢地回到樓里去。我想,我有一天一定會發(fā)明這么一個東西。讓你可以倒回去,那么你會倒著留言,直到答錄機都空了,你乘坐的地鐵和飛機都會倒著回去,你會倒著走進我的房間,倒著吹《我是一頭海象》的口哨。你會倒著和我一起上床,我會倒著說“爸爸”,這和正著說“爸爸”是一樣的,你會倒著給我講故事,從“我愛你”到“從前……”
      
      我會問:“爸爸,我們去哪兒?”你會告訴我:“無論去哪兒,我們都在一起?!?br />   
      我們會平安無事。
      
      
      PS 這個標題來源于一本同樣感人的小說: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732123/
      
      
      
      
  •     父?子
      ——父親節(jié),讀《特別響,特別近》
      拖了很久,到今天,才看完這本書,再過幾分鐘,父親節(jié)就要過去了,你是否,已經對爸爸說過一聲“我愛你”了呢?如果你已經讀完了這個故事,那么,我想你應該會有所觸動,不再吝嗇你那略顯羞澀的愛意吧。因為,說愛的機會很多,但給你表達的時間很有限,不要等到有一天想要說出你心底的深情的時候,那個人,已經不在了。
      所以,我想你已經猜到了,這本書想要講述的那種東西吧,沒錯,是愛,不僅僅是“9?11”。
      你還記得那年難得讀過的國際新聞么,老師告訴給我們的事情,以及那些還來不及了解的過程,模糊的記憶里,比9歲的奧斯卡知道得更少,已經十年過去了,生活早已沖淡大事件帶給我們的震撼,傷痕也漸漸復原,一如現(xiàn)在,新的雙子塔也已經動工得頗為壯觀,宏大的規(guī)模,甚至超過了原有的樣子。人都是無情而又自私的,我們總是在試圖遺忘和掩蓋我們錯過的事情、痛苦的記憶、長久的折磨,我們用自己制造的幻想去填補這一空缺,或者把它們變成日記、信件,貯藏在某個秘密的角落。
      但是這個早熟而聰明的奧斯卡,他不想要這樣,他錯過了那個早晨從世貿大廈打來的電話,他沒有勇氣而造成的遺憾,他想要去彌補這一切。他從父親的遺物中找到了一枚鑰匙和一個帶著BLACK密碼的信封,踏上了在紐約這座充滿了繁華塵囂的城市尋找400多個布萊克的旅程……拒絕,接受,抱怨,失落,他走訪過的每一個人,都有他們的故事,有來由,也終將有歸處。這也恰如奧斯卡有父親,而他親愛的爸爸,也有一個被稱為DAD的人的存在吧。也許我們不知道從什么地方開始的,但是,在我們已知的世界中,總是有原因,又總是有去處的吧。
      所以,那個沒有遺體的空空蕩蕩的棺材里面,就會被填滿有關這個男孩的想要表達給父親的話,而這些東西,或許又會被這個棺材主人從未謀面的父親的信件取代。當肉體的存在消失的時候,我們能夠證明自己存在在世界上的東西,似乎只有那些精神上的印記了吧。所以,911不過是個倉促的契機而已,它在給我們巨大的痛苦的同時,卻又讓我們似乎讀到了這樣的一個聲音:如果不想要后悔,那么,就開始行動吧。開始愛,開始勇于面對,開始……
      就像最后的最后,男孩對媽媽說出了電話的秘密,父親正視自己的兒子,陌生的BLACK先生,找回了屬于他的回憶,當奧斯卡再躺在那張屬于他和爸爸的床上的時候,時光在回憶當中倒流,很想要流淚,為了那些我們挽回不了的平凡的小幸福。一切都不在了,一如我們欺騙自己世貿大廈的燈光,就是過去的輝煌一樣,飛梭一般的日子,沒有辦法倒帶,所以放下悲傷吧,留下記憶中的幸福,從原本給予你的父本滋養(yǎng)中,長出更為堅強和勇敢的自己。
      在這個屬于父親的節(jié)日,讀這樣一本書;在不屬于父親的日子里,成長成為父親。不是復制,是留給那個背影,更好的目送;不是為了去找尋過去,是為了創(chuàng)造未來。也許,都不是,只是,從今以后,我們開始一個人,孤獨地活在當下,不寂寞,因為我們有愛。
      By 林懌
      2012年6月18日星期一
      a.m.0:22
      寫于履坦巷18#1-601
      
  •      《特別響,非常近》這本書其實講述了兩個故事,一邊是九歲男孩奧斯卡·謝爾如何由父親遺物中的一枚鑰匙展開尋寶游戲,一邊是奧斯卡的爺爺奶奶在信件中講述彼此的愛情故事,由這兩個故事交織展開的這本小說,起初一直在提醒我們一種生活中不可彌補的裂痕——親人的離開、死去,但隨著真相逐漸浮出水面,故事在結尾豁然開朗,男孩和爺爺最終解放了自己。
       “找鑰匙會讓我有更多的時間離他很近”。以這樣的理由支撐著尋找與父親遺物中的鑰匙相配的鎖的冒險,男孩奧斯卡在故事中表現(xiàn)得堅強、早熟、充滿奇思妙想但同時也擁有與年齡不相符的悲傷。他為在9.11事件中喪生的父親最后的留言而自責,因為他就在旁邊,卻無法鼓起勇氣去接父親最后的電話。相似的,他的爺爺因為不敢面對生命的誕生而離家出走,一老一少為生命的重壓不堪重負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逃避。而在逃避中,他們嘗試著尋找幸福。這就使得故事的發(fā)展在某種程度上與梅特林克的《青鳥》有幾分相似,當奧斯卡從八個月的追尋中回到未曾發(fā)生任何改變的家中,才發(fā)現(xiàn)他需要的不過是與母親的互相理解和彼此間深深的愛。而奧斯卡的奶奶在最后的信中這樣說道:“說我愛你永遠是必要的”。
       這是我第一次閱讀喬納森·弗爾的小說,不得不說,作者在人物情感的表達上所帶有的強烈迫切感頗不合我的胃口。情感作為這個故事的重點,一直顯得過于陰沉。因此小說在結尾處通過小男孩表達出來的希望,以及男孩與父親、母親一起的時光,便顯得尤為珍貴,或許我可以將之形容為眼花繚亂中的一片溫暖吧。另一方面,以第一人稱講述的這個故事,其視角的切換也未免有些頻繁,盡管三個敘述者風格各不相同,但是以這種節(jié)奏來閱讀這個故事,很容易在一開始使人費解。兒童的絮叨,老人的呢喃,迥然不同的口吻卻帶有同樣沉重的悲傷,我的確無法完全理解9.11事件后人們的心情,因此我也沒有理由去譴責這個故事在許多地方顯露出來的造作??偟膩碚f,讀完這本書實在是非常辛苦。
       奧斯卡在整個故事中不斷地寫信給斯蒂芬·霍金,最后他終于收到了一封真正的回信。男孩無法停止的奇思妙想和對父親的追尋,也許只是需要一點小小的視角轉換而已。像信中所說,抬頭,仰望。
       “這個時刻是這么美麗?!?/li>
  •     小說·電影 《特別響,非常近》
      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出一部譯著,翻譯本身是最簡單的一環(huán)。:)
      
      昨天終于看電影了。果然不出所料,電影是不如書的。小朋友們也一樣,真心喜愛的小說,甚至都不愿意去看電影,擔心電影butcher了他們的小說。Percy Jackson and the Lightening Thief 就是一例,這本書我還算讀過,電影也看了,倒也沒覺得電影有多糟糕,但他們護書,就覺得電影特別不好。另一個例子就是Eragon系列,還振振有辭地說,沒看他們拍了一部不成功,都不接著拍下去了嗎。
      
      預先知道電影一定是要選擇性地使用書中的信息的??赐臧l(fā)現(xiàn),電影最大的問題是把多層次地探討人性和人際關系的小說,變成了單層次地講述奧斯卡的經歷的故事。小說雖然講的是奧斯卡的故事,但背后襯托的爺爺奶奶在德累斯頓爆炸中的經歷占了很大份量 ——30%沒有,20%總有吧,另外還有5%的日本核爆之后的故事。我覺得Foer選擇這兩個二戰(zhàn)“戰(zhàn)犯國”的平民遭遇是有機心的:他反對的是一切殘害人類的戰(zhàn)爭和暴力行為,對暴力的反對超出了宗教、種族、“正義”和“非正義”等將人類分隔成不同團體的抽象概念的范疇。
      
      電影一單純跟隨奧斯卡的行蹤,就變成了純粹是一個孩子在9-11失去父親之后心靈康復的故事,類似于平鋪直敘的紀錄片,失去了其中的內核,也容易加固觀眾可能本來就有的對9-11肇事者的宗教和種族背景的偏見。
      
      哦,光是平鋪直敘還好,怕就怕煽情。什么叫煽情?就是讓觀眾覺得不能不感動的細節(jié)。Tom Hanks和Sandra Bullock還好,樸實真實,尤其是Tom Hanks,他演的都是悲劇發(fā)生之前的日常細節(jié),因而還算氣定神閑。Sandra Bullock也還算差強人意——失去了丈夫的女人應該是什么樣子,大約也就是那個樣子吧,雖然最后她看兒子的筆記本時多次會心微笑,讓我多少有些尷尬。
      
      關鍵是奧斯卡了……電影是小說來的,奧斯卡于是只好用旁白說出自己的內心活動,有些地方太長,他又是個小天才,我不知道除了我以外,還有多少人能夠真正懂得他自己和自己開的“圈內玩笑”。書中許多文字游戲,本來是這本書的特色,并沒有在電影中表現(xiàn)出來,真要是都表現(xiàn)出來,電影更不容易看了。
      
      另外,書中的奧斯卡是“我”,所以作為讀者的我從來沒有想過我喜歡不喜歡他的問題。一到電影里,奧斯卡成了一個“他”,一個九歲的男孩,于是作為觀眾的我就想我是不是喜歡他。——這么想,就覺得對不起可憐的孩子。因為他的當務之急是為了努力活下去,而不是為了讓我們愛他。在許多情節(jié)上,當導演強迫我感動的時候,我反而覺得和奧斯卡之間有了距離。
      
      爺爺還好,奧斯卡話太多,爺爺一言不發(fā),僅靠表情(和手掌)表達,多少是一種彌補。但爺爺在小說中是立體的,德累斯頓爆炸濃墨重彩,在電影里卻成了單面,總是一種遺憾。
      
      音樂也有些過猶不及。我的音樂耳朵并不靈,但好幾個地方卻覺得受到了干擾,感覺喧賓奪主,至少是覺得作品過于吃力, tried too hard.
      
      結尾也有些好萊塢……連這樣沉郁subdued的電影,也要拍出個大團圓:奧斯卡有了繼續(xù)生活的勇氣,爺爺奶奶大團圓,爸爸生前藏下的線索也找到了,爸爸的鑰匙居然也有使人破鏡重圓的魔力,陌生人夫婦大團圓,你好我好大家好……我自然不希望奧斯卡永遠痛苦下去,不過覺得這樣太cheap,太好萊塢罷了。
      
      還是看電影之前的直覺:電影提名是人們對9-11這個事件的尊重,而電影沒有獲獎,還算是藝術的勝利。
      
      http://www.douban.com/note/208887112/
  •     這本精彩的小說從第一頁就吸引了我:“要不發(fā)明一種茶壺?茶壺嘴在冒熱氣的時候能夠張開,合上,所以它能變成一張嘴,然后它能吹出好聽的調調,或者演出莎士比亞,或者只是和我一起哈哈大笑。我可以發(fā)明一個能夠用爸爸的聲音閱讀的茶壺,這樣我就能睡著了?!边@本書的結尾,比我最近幾年讀過的任何一本書的結尾都更令人悲傷。
  •     如果恰克?帕拉尼克能有邁克爾?夏邦的寫作才能,并且運用那種獨特的人物發(fā)展技巧,再作一些變形,加入一些悲傷事件,重寫塞林格《麥田里的守望者》,也許他會寫出《特別響,非常近》這樣的杰作。只有這樣夸,才能定義這本獨特的書。時間進入21世紀第2個十年,現(xiàn)在說一本2005年出版的書為“經典”也許為時過早。但我僅代表我個人宣布,就像《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這本書必將成為美國的文學經典,成為表現(xiàn)美國、美國人的范本。
      判斷一本書,不是看它寫于什么年代,而是看它寫得怎么樣,而這本書,可以說幾乎完美無缺。
      9歲男孩奧斯卡的父親死于“9?11”恐怖襲擊,小男孩的生活一下子天翻地覆,他的精神在慢慢崩潰。關于9?11當天,他還有個秘密,他沒和任何人說過這個秘密,盡管他自己時常想起來。這個秘密正在吞噬他(如果你知道了,它也會永遠存在于你的心里)。奧斯卡聰明早熟,很有想象力,這樣的設置可以讓作者發(fā)揮他很有奇妙的長處。奧斯卡探尋父親的遺物時發(fā)現(xiàn)了一只信封,信封里裝置一枚鑰匙,信封上是紅字寫著的“布萊克”。他深深地陷入了這個謎中。他想起自己過去和爸爸玩的游戲,決定尋找這把鑰匙開的那把鎖,希望以此讓自己離父親近一些。
      作者使用了很引人入勝的寫法,使用圖片、信件、閃回、閃回,不但寫出了現(xiàn)在的奧斯卡,也寫出了他的過去和未來?!短貏e響,非常近》是寫作形式的原始寶庫。我從沒讀過如此包羅如此多體裁、如果豐富內容的小說。
      但好看的小把戲成就不了一部經典。弗爾塑造的奧斯卡會成為美國又一經典角色。把他寫得太像個成人,讀者會覺得假,把他寫得太像個孩子,那承接整個故事的戲劇性情節(jié)就沒法存在。弗爾找到了很好的平衡,他給了奧斯卡一些超出年齡的成人性格,但對塑造了這種性格的起源做了很好的說明(他遭受了這么大的打擊,必須盡快成熟起來)。同時,通過描述他孩子氣的行動,弗爾又很小心地塑造出了小角色孩子氣可愛的一面。
      使用“9?11”作為背景很危險,但弗爾毫發(fā)無傷地過了關,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他并沒有局限于“9?11”事件,他并沒有僅僅寫,奧斯卡的困境是這次大災難造成的。他通過描寫祖父一代,讓我們從側面了解這個人物。這本書不是要控訴恐怖主義,它要表現(xiàn)的是一對父子間斬不斷的血脈聯(lián)系,為了讓聯(lián)系永遠存在下去,一個人可以付出多么大的努力。
      
  •     九歲的奧斯卡是個不同尋常、早熟的孩子?!??11”事件和父親的去世對他造成了巨大的創(chuàng)傷。這本書有三個敘述視角,一個奧斯卡?謝爾根據(jù)父親留下的一把神秘的鑰匙,苦苦追尋父親往事的故事。他的敘述顯得躁狂,但充滿了想象力。弗爾很好地刻畫了一個不同尋常的天才兒童。
      他的故事里穿插著他的祖父寫給兒子(也就是奧斯卡的爸爸)奇怪的信件。他因為失去至愛,竟然漸漸失去了講話的能力,只能在雙手手掌上文上“是”和“否”,或者通過筆記本寫字與人交流。比如他要覺得開心,他會在本子上寫“哈哈哈”。在飯店吃晚飯,如果服務員問他還要不要再吃點什么,他會說:“謝謝,但我覺得肚子快撐爆了。”在這一部分,小說的排版模仿的是筆記本,一句話就占去一頁。這樣頗有臨場感,頗為新穎。
      第三個敘述視角是奧斯卡的奶奶。她寫了許多信給孫子,通過這些信,我們可以看到二次世界大戰(zhàn)當年對這對老夫婦的傷害。原來爺爺最開始喜歡的奶奶的姐姐安娜,可德累斯頓大爆炸讓兩個家庭只剩下爺爺和奶奶,他們先后來到美國,并在一家面包店重逢。為了慰藉爺爺,也為了少女時代的情愫,奶奶請爺爺娶她。他們生活在了一起,但做過雕塑家的爺爺,每次給奶奶做雕塑,做出來的全是安娜的樣子。
      如果說奧斯卡的敘述既能讓人笑,又能讓人哭的話,爺爺、奶奶、安娜之間的愛情,是這本書中最感人的段落,電影對此幾乎未作任何表現(xiàn),實在是遺憾。
      通過一家三代的悲慘境遇,將“9?11”、德累斯頓大爆炸融合在一起,作者審視了戰(zhàn)爭、暴力和權力。所以這本書有時會讓我聯(lián)想起馮內古特的《五號屠場》。
      我想說說奧斯卡母親這個角色。這本書中的每個角色都很立體,包括門房、各個姓“布萊克”的人,和斯蒂芬?金!只有母親沒有正面給予多少描述。但她其實承受的壓力最大,她的丈夫死了,她得一邊撫平自己的悲傷,一邊應付一個不同尋常的孩子,她還得上班。小奧斯卡雖然聰明異常,但并不了解這些,他只覺得母親好像并不關心他,這在他自己的敘述中可以看出來。但小說寫了很多伏筆,表明一個母親是如何保護自己孩子的。她在奧斯卡拜訪那些姓“布萊克”的人之前,會打電話給對方關照一下。其實,這算是她給予兒子的一種戰(zhàn)勝悲痛的辦法。我想作者是故意這么寫的,因為寫這本書其他三個受傷的人都是通過正面描寫,如果再來一個,整本書就會有煽情之嫌。
      
  •     我喜歡奧斯卡?謝爾可。他就比我的寶貝大一點。如果可以,我希望我的孩子像他那么聰明。那么,有能力來想象無限。
      奧斯卡常常在腦子里發(fā)明各種奇妙的事物。
      比如,他發(fā)明了一種鳥食襯衫,這樣人類在需要逃生時就可以飛了。這其實是為了他爸爸發(fā)明的。他還發(fā)明了一種像魔方一樣,各個部分可以移動的大樓,這樣當中間部分著火時,高樓層可以整體下降到地面,這樣里面的人就不會有危險了,這也是為了他父親發(fā)明的。這些發(fā)明非常好玩有趣,我在閱讀時經常被奧斯卡的鬼點子逗得哈哈大笑。
      這樣的話,他爸爸就能從“9?11”里活著了。
      但他的父親還是在“9?11”事件中喪生了。在葬禮之后,奧斯卡在父親的遺物中找到了一只花瓶,他不小心把花瓶打破,然后他在碎片中發(fā)現(xiàn)了一只信封,信封上用紅字寫著“布萊克”,信封里有一枚鑰匙。奧斯卡覺得這是父親留給他的尋寶游戲,因為他們以前常常玩這個游戲。奧斯卡決定找到這把鑰匙開的鎖,這樣他也許會發(fā)現(xiàn)一些與父親有關的事情。
      在尋找的過程中,奧斯卡和103歲的記者以及一個在帝國大廈86層住了很多年的老太太成了朋友。為了見后一個“布萊克”,奧斯卡克服了不敢做電梯的心理障礙,而這個障礙源于他父親的災難。前一個人是個很有趣的老頭,他給世界上很多人寫了傳紀,而每個自傳只有一個單詞。比如“湯姆?克魯斯:錢!”“蘇珊娜?桑塔格:思想!”“米克?賈格爾:錢!”
      他還認識了他奶奶家的租客,他告訴了那個人很重要的事情。這里就不劇透了。
      奧斯卡奇怪的發(fā)明,奇怪的言行,他遇到的那些奇怪的人,這些是這本書逗趣的部分。
      而在書的后半段以及爺爺奶奶部分的敘述,就充滿了淚點。爺爺一開始喜歡的是奶奶的姐姐安娜。爺爺每天都去安娜家找安娜,但每次都沒遇到,直到有一天,他在路上和另外一個人撞在了一起。原來安娜也每天到他家找他。而他們兩個人都害羞,走在路上都低著頭,所以他們一次兩次三次錯過了。
      而安娜一家除了奶奶,全都在德累斯頓大轟炸中死去了,爺爺一家,除了爺爺,也都死了。處于熱戀中的人被迫分開后,一方對另一方大概永遠都難以忘懷的吧,因為那種最幸福的感覺一直在心頭,總以為如果假如能繼續(xù)在一起,就會永遠那樣幸福下去。
      所以在遠走美國,失去說話能力,遇到奶奶并結婚之后,爺爺始終忘不了奶奶,他給奶奶做雕塑,但做出來的全是安娜的樣子。
      有一天,我想穿著奧斯卡設計的鳥食襯衫飛。那樣很多事情也許可以彌補一下了。人生不用那么傷心。
      我喜歡這本書。它也有點兒像視覺藝術作品?!安既R克”(black)在英文中是“黑色”的意思,但這個單詞卻是用紅筆寫的。奧斯卡在文具店尋找線索時,書中插入了一些彩色的書頁,那幾張彩色圖案是模仿文具店的試筆本,由于是各種顏色拼在一起,所以非常好看。請注意,這幾頁視覺敘述,仍然是虛構的!是整部小說的一部分,如果是真的試筆本,不會那么漂亮。仔細想一想,作者在這方面所作的努力是很有匠心的。
      
      這本書不但形式復雜多樣,它達到的效果也是如此。有笑有淚。
      
  •     這本精彩的小說從第一頁就吸引了我:“要不發(fā)明一種茶壺?茶壺嘴在冒熱氣的時候能夠張開,合上,所以它能變成一張嘴,然后它能吹出好聽的調調,或者演出莎士比亞,或者只是和我一起哈哈大笑。我可以發(fā)明一個能夠用爸爸的聲音閱讀的茶壺,這樣我就能睡著了?!边@本書的結尾,比我最近幾年讀過的任何一本書的結尾都更令人悲傷。
      這本書還講述了家庭的重要,人類毫無意義的悲劇一再重復,令人心碎。它還講述了我們周圍的人和事與我們生疏的聯(lián)系最終會對我們產生重大的影響,做人,好好地與陌生人交流,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短貏e響,非常近》講到了父與子,失落的機會,最好的機會,悔恨,永遠說不出的感覺,永遠聽不到的消息,永遠寄不出去的信。弗爾的小說,這一分鐘會讓你歡聲大笑,下一分鐘卻又叫淚水在你眼眶里打轉,鼻子酸酸。情節(jié)百轉千回,你猜不到故事會如何發(fā)展,結構繁復而不凌亂,讓你可以一直讀下去。不管是結構、內容、插圖、敘述風格,這都是一本非常豐富的書,短短千把字無法說盡它的妙處。
      簡單概括主線故事:奧斯卡?謝爾,9歲,托馬斯?謝爾早熟的兒子。托馬斯?謝爾原是個律師,后來繼承家族事業(yè),成了珠寶商,他在9?11災難中去世。發(fā)現(xiàn)一枚神秘的鑰匙和一只上面寫著“布萊克”的信封時,奧斯卡開始了漫長的旅途,不可能的尋找,他要找到鑰匙開的那把鎖,他篤定,這把鑰匙會揭開關于他父親的一些事,一些他不知道的事。這樣他就可以更了解父親,更貼近他父親,雖然兩人已經不在同一個世界。他在紐約步行尋找了8個多月,認識了很多姓“布萊克”的人,但他只找到了一個他幾乎從一開始就知道的答案。
      穿插在奧斯卡故事中的人物有:似乎并不關心他的母親和她的男朋友羅恩,和他相處得最好的奶奶,還有他從來沒見過的爺爺。這對夫妻是德累斯頓大轟炸的幸存者,對于他們兩人的故事,弗爾是分開敘述的,并且讓它們在奧斯卡尋找鎖的時候合到一起。
      《特別響,非常近》里面有二十來張?zhí)貏e奇妙的圖片。不同的門把手和鎖眼代表不同的含義。一字傳記其實就是一字訃告。書被當成了墻壁、日記本和交流的手段。電話成了啞巴的打字機。關于紐約第六區(qū)的童話般的描述大概會成為所有紐約孩童的美夢。
      然后是奧斯卡奇妙和永不間斷的發(fā)明,其中最奇特的是一種救護車,這種救護車能夠在行走時探測到病人認識的人,并且在車頂上打出字幕,要么是“不要著急”,要么是“永別了,我愛你”。讓人笑中帶淚的一段描述。
      這是虛構小說中的虛構,但在這本虛構小說里,奧斯卡做成了很多奇妙的手鏈,其中一種是:“媽媽戴到葬禮上的那個手鏈,我是這么做的:我把爸爸最后一條留言轉換成了摩爾斯密碼,我用天藍色的珠子代表沉默,栗色珠子代表字母間的間隔,紫羅蘭色的珠子代表詞之間的間隔,珠子之間長和短的線代表長和短的嘟嘟聲……”
      除了神奇的敘述,弗爾運用視覺藝術,革新了傳統(tǒng)小說的形式。圖片,只有一行字的一頁(很有必要,很有效果),不能說話的爺爺打電話給奶奶只能用號碼盤按出來的數(shù)字,爺爺因為筆記本不夠寫,而把字疊加在了字上。還有末尾那快速翻動就像動畫一樣的15頁圖片。那15頁圖片,大概代表了紐約無數(shù)人的愿望。
      《特別響,非常近》代表的是最高級的敘述,悲慘但有趣;讓人傷心欲絕,又讓人心中溫暖;戲謔但又極端嚴肅;隨意但其實老謀深算。它告訴我們,所謂小說的界限,全都是我們臆想出來的。
      
  •   此文感謝波德萊爾,他的文藝評論觀對我影響很大。
  •   拍成了電影
  •   電影將原著簡單化了。
  •   這樣看來,電影缺少了原著很多東西,不過,還是挺好看的。主要是演員選得好,特別是那個演奧斯卡的小男孩,簡直為鏡頭而生。
  •   我倒不是因為內容和人物,而是寫作手法,有點過猶不及了,越讀越生厭。
  •   嗯,我也不喜歡,所以說看得抓狂,不只是因為這個人物,也因為寫作形式。
  •   第二段最后一行丟字了,“無”從喜歡~
  •   @猴猴 哦哦,加上去了。還是你細心呀,我經常寫錯字,白字,漏字啥的,呵呵。。
  •   還在書單里,要不要看
  •   @jerry 不推薦,哈哈,如果不想抓狂的話
  •   少爺已經寫完了呀,很中肯,支持!
  •   恭喜 請吃飯
  •   這文章感覺是從英文翻譯過來的一樣
  •   很洋氣。
  •   我覺得一樓的評價不算是褒義哦……
  •   這篇書評缺乏個性
  •   看來我應該打破電影給我?guī)淼牟涣加∠?,去看看書?/li>
  •   創(chuàng)傷的反敘述,似乎并不僅僅是說將關注點轉入到小人物,也是創(chuàng)傷本身導致。具有延緩性,只能在事后被register啦之類。這樣來看,創(chuàng)傷變成了敘述中的”阻礙“。記得Lyotard有個觀點是說:Art or literature does not say the unsayable, but says that it cannot say it.這樣來看的話,“反敘述”就可以從美學的角度,變成敘述手法里的線性結構的打破、因果關系的打破等。Falling Man也被批評過對創(chuàng)傷的描寫不夠有想象力。不過我個人是覺得那部作品可以和當時的Falling Man的紀錄片一起來看。很多視覺上的空缺會得到比較完整的補充。連接附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XnA9FjvLSUji
    道德的悖論似乎是雙重的。一層是事件本身。一層來自于敘述。記得那部紀錄片里也講到,當時Falling Man那張圖片一出之后就被封鎖,也被禁止去查受害者身份。所以Delillo的書在幾年后出版,也許也從另外一個角度再次驗證了對創(chuàng)傷的敘述,場景的重新是需要在一定的時機之后的。
    老師評的這本我還沒讀過??瓷先ニ坪跣问缴细哂邢胂罅Γ?/li>
  •   這篇書評其實比較縮略,一般讀者較難進入我的語境。amber講的這些是我的point of departure,我完全清楚主流的創(chuàng)傷批評是做什么,我要做的課題是突出對傳統(tǒng)創(chuàng)傷研究的超越。另建議你讀讀德里羅那篇文章,我其實只是轉述他所謂的“反敘述”。我將來會就9/11文學寫一本專著的。
  •   我的想法主要還是來自于比較主流的創(chuàng)傷批評,基于Cathy Caruth 和Roger Luckhurst等人的研究。因為剛巧有一學期寫過Falling Man的論文,所以就和老師分享了一些當時的想法。
    DeLillo那篇文章當時好像有看過……但他講的這個點似乎被miss掉了。也有可能是看到反敘述還是很下意識的就想到創(chuàng)傷本身那套東西了。有點被框住啊。
    Falling Man里我一直很有興趣的一個場景是,他們的鄰居愛聽音樂,而且沒記錯的話是阿拉伯音樂。似乎可以從這點里找到很多個DeLillo自己理解的反敘述——將視角投入到小眾人物,甚至是少數(shù)族裔。說到這點又順便接上McEwan的Saturday啦。
    期待老師寫出一個新的視角來??纯?11到底多大程度上改變了西方社會。
  •   擁有一個爸爸是有多幸福。嗯不止一次的想說這句話,也不止一次的說了這句話。
  •   我來看過兔子肝,吃過兔子肝,回味過兔子肝
  •   真感人,多細膩的小心思啊。。女子
  •   你變成純純的陜北人了,大喵
  •   @ 清新傾心
    握手!同感
  •   看的我眼淚直流
  •   無論去哪兒,我們都在一起。
  •   我看的是英文版 想問下 中文版里面 那些出現(xiàn)很多敏感詞匯 和 畫面 尤其是 奶奶給 oskar的信 翻譯 了么 沒有避開吧 像這種 赤裸裸而又坦誠的描寫在中國人 寫書中是不會出現(xiàn)的 尤其是給9歲的孩子看 不過這就是現(xiàn)實
  •   赤裸裸的炫富有什么好看的!
  •   喜歡你這樣的隨性的文~
  •   請問你看的是中文版還是英文版?
  •   中文英文都看過!
  •   那你覺得中文版翻譯的好不好..我看的是中文版...感覺挺不習慣的..
    覺得這類書 是不是看原版要好一些啊?
  •   所有翻譯都沒有原文好!這因為一個翻譯會減損原文魅力,一個是我們對一種外文不夠熟悉,看得仔細,揣摩較久,對成詞濫調也不會覺得是成詞濫調。我覺得這本書的譯文算不錯了,但你既然覺得不夠好,那買本英文看看吧。這本書十分火,所以國內的網站應該也買得到。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