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麥可.溫特霍夫(Michael Winterhoff) 著 頁數(shù):224
前言
為子女著想的現(xiàn)代父母 我從事青少年心理諮商工作二十多年了,每天在診所面對很多青少年患者,他們的父母顯然經過了深思熟慮才把子女送來,並且認定子女確實有令人擔憂和需要治療的行為缺陷。他們多半來自社會中高階層的家庭,這些家長並沒有忽視子女的成長,反而時刻在操心、盡心,努力按照他們的理念,為子女的幸福貢獻一切。 一個典型的家長接受記者訪問,讓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十歲男孩塞巴斯蒂安的表現(xiàn)恰恰反映了我前面提到的狀況。當記者採訪時,他的母親陳述去參加家長會時,多位老師指出,她的兒子有令人擔心、需要改正的學習困難。 記者:舒爾茨太太,您上周參加了塞巴斯蒂安學校的家長會。老師們都跟您說了些什麼? 母親:幾位老師向我說明我兒子在學習上明顯有某些困難,例如注意力不集中、不聽從老師的指令、聽不進老師的教導。但這都不是什麼新的或異常的問題。 記者:您早就知道這些問題了嗎? 母親:是的。塞巴斯蒂安在學校裡跟不上學習進度有一段時日了,老師們的抱怨我已經聽了很多?! ∮浾撸耗械讲话矄?? 母親:怎麼說呢?他如果能跟上學習進度當然很好。但我是他的母親,我知道塞巴斯蒂安有自己的學習方式,他在學校會出現(xiàn)問題,事實上是老師們沒有照顧到這一點?! ∮浾撸耗囊馑际??可以說清楚一點嗎? 母親:我們在任何情況下絕不會強制他或對他施加壓力,而會讓他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從他的性格看來,他很難聽從別人的安排,例如完成老師強行交代的作業(yè)?! ∮浾撸涸趯W校裡,他必須學會在團體中生活和學習。您不覺得這很重要嗎? 母親:我覺得重要的是盡可能讓他快樂。因為只有快樂,他才會產生學習興趣。學校老師的強制做法和固定教材,他都不喜歡,所以他無法理性地配合老師,也就不足為奇了。 記者:您如何看待老師對他學習困難的看法? 母親:我知道塞巴斯蒂安懂得很多,只是不願表現(xiàn)出來而已,因為他無法適應學校的正規(guī)制度。我想老師沒有用他可以理解的方式講解,他也可能受到了同學的干擾。 記者:但問題顯然是存在的。您準備採取什麼辦法解決呢? 母親:我當然願意幫助塞巴斯蒂安,讓他得到好成績。我已經為他報名參加課後的補習班,那兒會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這對他是最正確的,因為在那裡,讓孩子快樂是首要原則?! ∈鏍柎奶幕卮鹚坪跏菫樗齼鹤又?,她在認真思考如何解決孩子學習困難的問題。學校裡發(fā)生的事情對她而言,也不是無所謂,她甚至不惜花費金錢和時間,讓塞巴斯蒂安參加補習班,改善他的學習狀況。 但從很多方面來看,她的回答都具有這類談話的典型性: ● 孩子出現(xiàn)了學習困難,應該負責的是老師。 ● 其實孩子並不是這樣,他只是沒有展現(xiàn)出他的才能。 ● 孩子學習不快樂,所以沒有表現(xiàn)出他的真實面貌。 ● 嘗試透過課後補習班的「專業(yè)」協(xié)助,來解決孩子的問題?! ∈鏍柎奶秃芏嘤蓄愃魄闆r的家長一樣,急著找出孩子行為缺陷的原因,盡一切努力承擔做家長的責任。但就是這樣的家庭,終有一天會到我這裡求診:各式各樣的嘗試統(tǒng)統(tǒng)徒勞無功,心理治療成了最後的出路?! ∪欢瑢⒆拥男睦磉M行疏導絕非最後出路,應該把它當作進行其他治療方式的開始。根據(jù)我多年的工作經驗:解決大多數(shù)社會問題的關鍵,在於發(fā)現(xiàn)當事人的心理缺失。 迷思2. 大人讓孩子掌權,但孩子準備好了嗎? 一九八六年,德國音樂家赫伯.葛隆梅爾(Herbert Gronemeyer)用音樂提出,把權力交給孩子,因為他們不像成人那樣利欲薰心和肆無忌憚。這在當時車諾比(Chernobyl)核電廠核災事故的背景下,可以視為對上一輩的失誤提出抗議,而如今卻廣泛成為社會共識?! 谋砻嫔蟻砜?,如今西方文明社會的兒童世界似乎比任何時候都更加純淨無瑕。在這裡,十歲孩童毋需為了溫飽而去礦山工作受苦。如果,上世紀初的文學作品中,還把教師描寫成獨裁者,比如魏德金(Frank Wedekind)的《青春的覺醒》(Spring Awakening),穆齊爾(Robert Musil)的《寄宿生特雷斯的疑惑》或者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的一些短篇小說。那麼今天的書刊中充斥著各種教育方案和學術文章,只有一個目的:盡可能讓學生攀升更高的文化層次,過著成功、自主和充實的生活?! ≠x予孩子權力是一個重大課題,看看不少地方行政機構歸納各鄉(xiāng)鎮(zhèn)舉辦「兒童議會」的經驗。在這種「議會」裡,孩子可以像成人一樣發(fā)表意見,並對鄉(xiāng)鎮(zhèn)事業(yè)的發(fā)展陳述觀點,最終達到影響行政部門決策的目的?! 『⒆右幌蚴俏覀兊恼粕厦髦?。由於現(xiàn)代社會少子化的緣故,這種效應更是強烈。過去幾十年裡,出生率愈來愈低。正如市場經濟規(guī)則,孩子成了「稀有物品」而彌足珍貴,必須受到各方面的優(yōu)待。 在這種環(huán)境下,兒童不得不充當成人的夥伴,被迫成為原本不屬於他們的角色。但事實上,他們的心理素質還不成熟,無法扮演好這樣的角色?! 赣袀€性」和「自我」是兩回事 成人在談論幼稚園或低年級的孩子時,常常會說:「我的孩子意志獨立,做事有始有終,他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事實上,這是強行替孩子安上所謂的「個性」。這在兒童發(fā)展早期是做不到的,因為個性形成一般是在八、九歲的階段,取決於父母的遺傳基因,以及父母對孩子性格的塑型?! ∩厦娴睦又?,家長將孩子的個性以及在這年齡層所表現(xiàn)的行為,混為一談。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幼兒看起來總是「意志獨立」,是因為他們還生活在幻想的世界中。他們以為這個世界上只有自己,所以可以按照自己的好惡生活。這些孩子還沒有學會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及其他人區(qū)分開來?! 〉珕栴}是,很多家長、教師和幼教人員都失去了對應的認知能力,他們沒有將個人與世界的界限告訴孩子。他們接受孩子生活在幻想世界中的個性,並用幻想的特徵來予以佐證。這樣一來,與孩子適齡的心理發(fā)展受到阻礙,只停留在早期兒童心理階段,在隨時要求劃分界限的現(xiàn)實生活中,就會舉步維艱。 這類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現(xiàn)如何,我們可以從七歲女孩薩拉的身上看到?! ?警訊2 ?讓孩子自己決定≠獨立自主 薩拉是法肯貝格太太的女兒,也是這位母親的驕傲。從幼兒時期起,法肯貝格太太就對女兒的成長有一定的規(guī)範:薩拉必須是獨立的個體、必須發(fā)展自己的個性、她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絕不聽任別人擺布?! 男。_拉的自主性就受到維護。從上幼稚園起,她就自己決定穿什麼衣服,什麼時間吃飯和吃什麼。同樣地,她的遊戲夥伴也總是由她自己選擇,只要看不順眼的人,薩拉就不會邀他一起玩?! ≡诩已e,薩拉應該遵守的生活規(guī)則都要仔細地制定出來,再與她一起討論。 薩拉在學校的表現(xiàn)同樣十分自立,但後來發(fā)生的情況卻讓法肯貝格太太很難為女兒感到驕傲。因為她常常拒絕完成家庭作業(yè),甚至連她自己選擇的小提琴課程也拒絕去上?! 》县惛裉幻靼姿_拉為什麼會拒絕,因而對女兒的表現(xiàn)感到絕望。只要一要求女兒做家庭作業(yè)或練習小提琴,她就會憤怒反抗,對母親大吼大叫,甚至以拳打腳踢、亂扔東西來發(fā)洩情緒。薩拉最常反抗的方式,就是破壞母親特別喜歡的東西。 這個案例清楚表明,如果父母不從小規(guī)範孩子的言行,孩子很難如父母所期望的自主獨立。 薩拉從小就不喜歡被人指導規(guī)範,什麼事情都自己作主。她的父母奉行反權威式教育,他們以為這是讓女兒儘早培養(yǎng)自主性最好的方法,但他們沒有想過,薩拉能不能了解,自主不僅是對自己負責,還要對其他人負責;在人際交往中要尊重他人,因為是他人的存在才使自己的存在有意義?! 》县惛穹驄D試圖在女兒形成自主性的過程中,給予必要幫助,卻沒有發(fā)現(xiàn)她並不知道自主性不是「用頭撞牆」的偏激性格。 事實上,他們告訴薩拉,她可以自己決定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時,就剝奪了女兒去感受和學習他人如何決定事務的機會,而這正是在群體行動中的必要特質?! ?/pre>內容概要
轟動德國,風靡全球,廣大讀者強烈迴響 譯為25種語言,出版數(shù)月再刷達63次,榮登德國Amazon教養(yǎng)類第2名! 一場教育革命的大論辯! 愛的教育真的有效嗎?民主教育真的好嗎? 孩子的心理成熟度普遍下降, 停留在3-5歲自我中心期, 家長、教育界及社會環(huán)境可以怎麼做? 孩子不是小大人,別跟孩子當朋友! 你知道嗎?孩子的偏差行為=教養(yǎng)警訊 本書教你:直擊親子溝通3大障礙+破除13個教育迷思+解讀20個孩子的行為警訊! 我們總認為孩子應該得到愛,也確實呵護備至。但孩子依然挫折耐受力低落、缺乏自省能力,甚至校園霸凌事件頻傳,我們不禁要問:到底哪裡出了錯? 作者以二十年兒童及青少年問題的個案觀察,結合社會心理學的角度,發(fā)現(xiàn)心理發(fā)展不成熟才是孩子發(fā)生問題的根源! 重新省思開放式教育的內涵,回歸「恩威並施」的權威民主式教育,提醒家長破除「隸屬」、「寵溺」和「共生」的迷思,針對孩子的特質與能力,給予必要的教育、訓練和陪伴,引導孩子發(fā)展健全的心理,才是正道?! ∮H子溝通3大障礙: ◎你把孩子當夥伴,總耐心向他解釋,期望他像小大人一樣「懂事」? →孩子就是孩子,被迫理解大人的問題,對孩子的心理發(fā)展無益?! 蚝⒆訉W習低落,你認為是教育體制出錯,導致孩子不適應? →你將成人的情感需求投射在孩子身上,正視孩子的問題才是關鍵! ◎大人講話,孩子插嘴,你認為無所謂,反而停下來聽聽他需要什麼? →把孩子當成自己的一部分,沒有界限,只會讓孩子予取予求?! ?3大教育迷思: X迷思1:孩子的心靈應該順其自然發(fā)展 ?。孛运?:大人讓孩子掌權 X迷思3:我得在外人面前當好父母 ?。孛运?:孩子絕不是故意的 ?。孛运?:小孩是成年人的一部分 孩子的行為=教養(yǎng)警訊 ◎孩子我行我素、沒大沒??? ◎孩子面臨學習障礙 ◎孩子太有個性?過於自我! ◎孩子拒絕完成家庭作業(yè) ◎孩子不斷插話,不耐等待! ◎孩子沒有道德感、罪惡感! 1.顛覆時下盛行「把孩子當朋友」的教養(yǎng)觀念。 2.重新回歸教育與教養(yǎng)本質,培養(yǎng)孩子的心理成熟度。 3.援引時下媒體與學者相關研究,論點犀利。 4.幫助家長、教育工作者、社會環(huán)境三方重新省思並定位教育的意義?! ?.作者具專業(yè)背景,說服力十足。作者簡介
麥可˙溫特霍夫 作者 麥可˙溫特霍夫(Michael Winterhoff) 德國兒童與青少年問題研究權威,一九八八年創(chuàng)辦心理診所,有二十年兒童心理醫(yī)師實務經驗,擅長以社會變遷的角度分析家庭教養(yǎng)問題、兒童與青少年心理障礙。他觀察門診無數(shù)案例及當今學校與社會現(xiàn)象提出建言,許多教養(yǎng)著作均再版不斷,其中以「小皇帝」系列備受家長推崇,在重視教育的德國造成轟動,引發(fā)一股激烈的討論熱潮,並風靡全世界。Michael Winterhoff 王泰智 譯者 王泰智、沈惠珠 夫妻檔。早年在北京和德國大學攻讀德國語言文學,畢業(yè)後長年從事外事工作,先後於德語國家任職近三十年。九○年代退休後,開始翻譯工作。至今已為三十餘家出版社(包含臺灣和香港出版社)翻譯出版各類德語書籍八十餘種,著有國外回憶散文集《沿著易北河》(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一九九五年)。沈惠珠書籍目錄
第1章 一場教育革命的大論辯!小乖乖搖身變成了小皇帝?.迷思1 孩子的心靈應該順其自然發(fā)展該轉變了!教育思維教育關鍵在心理成熟度!孩子的偏差行為透露出教養(yǎng)警訊.警訊1 孩子我行我素、不受控制第2章 我們的孩子怎麼變成小皇帝?為子女著想的現(xiàn)代父母.迷思2 大人讓孩子掌權,但孩子準備好了嗎?「有個性」和「自我」是兩回事.警訊11 讓孩子自己決定≠獨立自主這不是危言聳聽!請與孩子保持適當距離孩子歷經的三個心理發(fā)展階段. 口腔期. 肛門期. 性器期引導孩子體驗真實的世界正視孩子的發(fā)展停滯問題.警訊3 開明≠放棄父母的權威性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道德觀凡事順著孩子,孩子永遠學不會面對挫折.迷思3 這只是個案溝通困難、欠缺就業(yè)能力的年輕世代孩子行為異常,不是常態(tài)不斷下修的行為標準制定規(guī)範,孩子才能學會聽從與表達.迷思4 對孩子的偏差行為習以為常現(xiàn)代人師難為?--一位女教師的訪談建立恩威並施的父母形象.警訊4 孩子聽話≠沒有想法.警訊5 是孩子有問題,還是教育出了錯?.警訊6孩子生性怯懦.警訊7 孩子需要關注第3章 心理發(fā)展是教育孩子的關鍵?。运? 心靈可以自然發(fā)展親子相處模式決定孩子的溝通能力天才也要訓練!強化心理基礎,才能教出好孩子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逐步發(fā)展孩子的生活能力.警訊8 孩子不能適應學校生活第4章 向下沉淪的教育.迷思6 父母也要培訓?品格教育停滯,導致孩子喪失人際溝通能力小孩有耳無嘴?--有些話題屬於大人,有些話題屬於孩子 傳統(tǒng)教育的價值在於維護孩子的童年教育孩子就像硬幣一樣,有正反兩面警訊9 孩子老愛打斷他人談話第5章 夥伴關係:孩子掙脫父母的隸屬關係警訊10 孩子與你相處沒有界限你把孩子當夥伴,期望他像個小大人?層級扭曲會導致父母失能被迫理解成人世界,對孩子的發(fā)展無益是大人的需求還是孩子的需求?打造快樂幼稚園?自由發(fā)展與缺乏紀律僅一線之隔關注孩子的成長才是重點!.警訊12 孩子孤僻、不善與人相處當孩子的引導者,而不是診斷者.警訊13 孩子的學習成績低落別讓教室布置影響孩子的學習你在培養(yǎng)孩子的自學力還是自救力?.警訊14 孩子目睹父母發(fā)生激烈衝突.警訊15 叫不動孩子?孩子老是沒反應第6章 投射關係:你在孩子身上看見自己?尊敬=愛?別利用孩子平衡你的心理缺失.迷思7 孩子是我的測量標準.迷思8 孩子的存在,是為了讓我得到愛處於投射關係的父母,傾向迴避衝突當教育者與孩子的權力倒置,誰該爭取認同?.迷思9 我得在外人面前當個好父母應該降低學業(yè)成績標準嗎?.迷思10 爺爺奶奶寵孩子是理所當然的?兩代之間的育兒戰(zhàn)爭.警訊16 孩子自以為是、目中無人第7章 共生關係:你和孩子融為一體?.警訊17 孩子行為異常、具攻擊性人性神經細胞是孩子發(fā)展建全心理的關鍵.警訊18 孩子老愛怪罪他人、不負責任.迷思11 小孩是成人身體的一部分.迷思12 把孩子的衝動當成自身刺激共生關係是親子關係中最糟的模式.迷思13 孩子絕不是故意的面對外在刺激的反應模式親子之間沒有距離,會導致孩子人性神經細胞缺失創(chuàng)造空間距離,削減孩子的攻擊性共生關係的惡性循環(huán)--對孩子施暴學生給的震撼教育--老師也遭霸凌?你知道嗎?宅男宅女現(xiàn)象攸關教育網(wǎng)路成癮也跟兒童心理發(fā)展有關.警訊19 信任孩子不代表對孩子犯錯視而不見.警訊20 不善與人接觸、行為異常第8章 我們的社會出了什麼問題?讓孩子體驗「探險」,但也要理性規(guī)範行為教會孩子棉花糖哲學--延遲滿足,學會等待第9章 教育觀念的新出路--孩子不是小大人!教育體制與教養(yǎng)觀念亟需改變祖父母的新任務孩子不是小大人,找回孩子失落的童年!章節(jié)摘錄
﹝摘文﹞ 為子女著想的現(xiàn)代父母 我從事青少年心理諮商工作二十多年了,每天在診所面對很多青少年患者,他們的父母顯然經過了深思熟慮才把子女送來,並且認定子女確實有令人擔憂和需要治療的行為缺陷。他們多半來自社會中高階層的家庭,這些家長並沒有忽視子女的成長,反而時刻在操心、盡心,努力按照他們的理念,為子女的幸福貢獻一切?! ∫粋€典型的家長接受記者訪問,讓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十歲男孩塞巴斯蒂安的表現(xiàn)恰恰反映了我前面提到的狀況。當記者採訪時,他的母親陳述去參加家長會時,多位老師指出,她的兒子有令人擔心、需要改正的學習困難?! ∮浾撸菏鏍柎奶现軈⒓恿巳退沟侔矊W校的家長會。老師們都跟您說了些什麼? 母親:幾位老師向我說明我兒子在學習上明顯有某些困難,例如注意力不集中、不聽從老師的指令、聽不進老師的教導。但這都不是什麼新的或異常的問題?! ∮浾撸耗缇椭肋@些問題了嗎? 母親:是的。塞巴斯蒂安在學校裡跟不上學習進度有一段時日了,老師們的抱怨我已經聽了很多?! ∮浾撸耗械讲话矄?? 母親:怎麼說呢?他如果能跟上學習進度當然很好。但我是他的母親,我知道塞巴斯蒂安有自己的學習方式,他在學校會出現(xiàn)問題,事實上是老師們沒有照顧到這一點。 記者:您的意思是?可以說清楚一點嗎? 母親:我們在任何情況下絕不會強制他或對他施加壓力,而會讓他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從他的性格看來,他很難聽從別人的安排,例如完成老師強行交代的作業(yè)?! ∮浾撸涸趯W校裡,他必須學會在團體中生活和學習。您不覺得這很重要嗎? 母親:我覺得重要的是盡可能讓他快樂。因為只有快樂,他才會產生學習興趣。學校老師的強制做法和固定教材,他都不喜歡,所以他無法理性地配合老師,也就不足為奇了?! ∮浾撸耗绾慰创蠋煂λ麑W習困難的看法? 母親:我知道塞巴斯蒂安懂得很多,只是不願表現(xiàn)出來而已,因為他無法適應學校的正規(guī)制度。我想老師沒有用他可以理解的方式講解,他也可能受到了同學的干擾?! ∮浾撸旱珕栴}顯然是存在的。您準備採取什麼辦法解決呢? 母親:我當然願意幫助塞巴斯蒂安,讓他得到好成績。我已經為他報名參加課後的補習班,那兒會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這對他是最正確的,因為在那裡,讓孩子快樂是首要原則。 舒爾茨太太的回答似乎是為她兒子著想,她在認真思考如何解決孩子學習困難的問題。學校裡發(fā)生的事情對她而言,也不是無所謂,她甚至不惜花費金錢和時間,讓塞巴斯蒂安參加補習班,改善他的學習狀況。 但從很多方面來看,她的回答都具有這類談話的典型性: ● 孩子出現(xiàn)了學習困難,應該負責的是老師。 ● 其實孩子並不是這樣,他只是沒有展現(xiàn)出他的才能?! ?孩子學習不快樂,所以沒有表現(xiàn)出他的真實面貌?! ?嘗試透過課後補習班的「專業(yè)」協(xié)助,來解決孩子的問題?! ∈鏍柎奶秃芏嘤蓄愃魄闆r的家長一樣,急著找出孩子行為缺陷的原因,盡一切努力承擔做家長的責任。但就是這樣的家庭,終有一天會到我這裡求診:各式各樣的嘗試統(tǒng)統(tǒng)徒勞無功,心理治療成了最後的出路?! ∪欢?,對孩子的心理進行疏導絕非最後出路,應該把它當作進行其他治療方式的開始。根據(jù)我多年的工作經驗:解決大多數(shù)社會問題的關鍵,在於發(fā)現(xiàn)當事人的心理缺失?! ∶运?. 大人讓孩子掌權,但孩子準備好了嗎? 一九八六年,德國音樂家赫伯.葛隆梅爾(Herbert Gr?nemeyer)用音樂提出,把權力交給孩子,因為他們不像成人那樣利欲薰心和肆無忌憚。這在當時車諾比(Chernobyl)核電廠核災事故的背景下,可以視為對上一輩的失誤提出抗議,而如今卻廣泛成為社會共識。 從表面上來看,如今西方文明社會的兒童世界似乎比任何時候都更加純淨無瑕。在這裡,十歲孩童毋需為了溫飽而去礦山工作受苦。如果,上世紀初的文學作品中,還把教師描寫成獨裁者,比如魏德金(Frank Wedekind)的《青春的覺醒》(Spring Awakening),穆齊爾(Robert Musil)的《寄宿生特雷斯的疑惑》或者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的一些短篇小說。那麼今天的書刊中充斥著各種教育方案和學術文章,只有一個目的:盡可能讓學生攀升更高的文化層次,過著成功、自主和充實的生活?! ≠x予孩子權力是一個重大課題,看看不少地方行政機構歸納各鄉(xiāng)鎮(zhèn)舉辦「兒童議會」的經驗。在這種「議會」裡,孩子可以像成人一樣發(fā)表意見,並對鄉(xiāng)鎮(zhèn)事業(yè)的發(fā)展陳述觀點,最終達到影響行政部門決策的目的。 孩子一向是我們的掌上明珠。由於現(xiàn)代社會少子化的緣故,這種效應更是強烈。過去幾十年裡,出生率愈來愈低。正如市場經濟規(guī)則,孩子成了「稀有物品」而彌足珍貴,必須受到各方面的優(yōu)待?! ≡谶@種環(huán)境下,兒童不得不充當成人的夥伴,被迫成為原本不屬於他們的角色。但事實上,他們的心理素質還不成熟,無法扮演好這樣的角色?! 赣袀€性」和「自我」是兩回事 成人在談論幼稚園或低年級的孩子時,常常會說:「我的孩子意志獨立,做事有始有終,他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故聦嵣?,這是強行替孩子安上所謂的「個性」。這在兒童發(fā)展早期是做不到的,因為個性形成一般是在八、九歲的階段,取決於父母的遺傳基因,以及父母對孩子性格的塑型?! ∩厦娴睦又校议L將孩子的個性以及在這年齡層所表現(xiàn)的行為,混為一談。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幼兒看起來總是「意志獨立」,是因為他們還生活在幻想的世界中。他們以為這個世界上只有自己,所以可以按照自己的好惡生活。這些孩子還沒有學會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及其他人區(qū)分開來?! 〉珕栴}是,很多家長、教師和幼教人員都失去了對應的認知能力,他們沒有將個人與世界的界限告訴孩子。他們接受孩子生活在幻想世界中的個性,並用幻想的特徵來予以佐證。這樣一來,與孩子適齡的心理發(fā)展受到阻礙,只停留在早期兒童心理階段,在隨時要求劃分界限的現(xiàn)實生活中,就會舉步維艱。 這類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現(xiàn)如何,我們可以從七歲女孩薩拉的身上看到。 ?警訊2 ?讓孩子自己決定≠獨立自主 薩拉是法肯貝格太太的女兒,也是這位母親的驕傲。從幼兒時期起,法肯貝格太太就對女兒的成長有一定的規(guī)範:薩拉必須是獨立的個體、必須發(fā)展自己的個性、她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絕不聽任別人擺布?! 男。_拉的自主性就受到維護。從上幼稚園起,她就自己決定穿什麼衣服,什麼時間吃飯和吃什麼。同樣地,她的遊戲夥伴也總是由她自己選擇,只要看不順眼的人,薩拉就不會邀他一起玩?! ≡诩已e,薩拉應該遵守的生活規(guī)則都要仔細地制定出來,再與她一起討論?! ∷_拉在學校的表現(xiàn)同樣十分自立,但後來發(fā)生的情況卻讓法肯貝格太太很難為女兒感到驕傲。因為她常常拒絕完成家庭作業(yè),甚至連她自己選擇的小提琴課程也拒絕去上?! 》县惛裉幻靼姿_拉為什麼會拒絕,因而對女兒的表現(xiàn)感到絕望。只要一要求女兒做家庭作業(yè)或練習小提琴,她就會憤怒反抗,對母親大吼大叫,甚至以拳打腳踢、亂扔東西來發(fā)洩情緒。薩拉最常反抗的方式,就是破壞母親特別喜歡的東西?! ∵@個案例清楚表明,如果父母不從小規(guī)範孩子的言行,孩子很難如父母所期望的自主獨立?! ∷_拉從小就不喜歡被人指導規(guī)範,什麼事情都自己作主。她的父母奉行反權威式教育,他們以為這是讓女兒儘早培養(yǎng)自主性最好的方法,但他們沒有想過,薩拉能不能了解,自主不僅是對自己負責,還要對其他人負責;在人際交往中要尊重他人,因為是他人的存在才使自己的存在有意義?! 》县惛穹驄D試圖在女兒形成自主性的過程中,給予必要幫助,卻沒有發(fā)現(xiàn)她並不知道自主性不是「用頭撞牆」的偏激性格?! ∈聦嵣希麄兏嬖V薩拉,她可以自己決定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時,就剝奪了女兒去感受和學習他人如何決定事務的機會,而這正是在群體行動中的必要特質。媒體關注與評論
「許多親職教育書本教人們如何貼近孩子的心,尊重孩子的想法,卻顯少清楚地教導父母如何「管教」子女。也許人們在努力扮演「好父母」之餘,也應保留片刻,仔細想想,「什麼才是教養(yǎng)孩子的核心價值?」 ?。Y深諮商心理師/黃心怡 「民主的教育、同理心的對待,到底給了我們的孩子什麼?」而上一代傳統(tǒng)式的教育,既打又罵,大家都說是錯誤的,但是,卻也教出了很多優(yōu)秀的孩子。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本書終於給了我思索以久的答案?!埂 。Y深媒體人、親子作家/陳安儀 「本書提出「孩子必須被允許當編輯推薦
1.顛覆時下盛行「把孩子當朋友」的教養(yǎng)觀念?! ?.重新回歸教育與教養(yǎng)本質,培養(yǎng)孩子的心理成熟度?! ?.援引時下媒體與學者相關研究,論點犀利?! ?.幫助家長、教育工作者、社會環(huán)境三方重新省思並定位教育的意義。 5.作者具專業(yè)背景,說服力十足。 作者簡介 麥可.溫特霍夫 Michael Winterhoff 德國兒童與青少年問題研究權威,一九八八年創(chuàng)辦心理診所,有二十年兒童心理醫(yī)師實務經驗,擅長以社會變遷的角度分析家庭教養(yǎng)問題、兒童與青少年心理障礙。他觀察門診無數(shù)案例及當今學校與社會現(xiàn)象提出建言,許多教養(yǎng)著作均再版不斷,其中以「小皇帝」系列備受家長推崇,在重視教育的德國造成轟動,引發(fā)一股激烈的討論熱潮,並風靡全世界?! ∽g者簡介 王泰智、沈惠珠 夫妻檔。早年在北京和德國大學攻讀德國語言文學,畢業(yè)後長年從事外事工作,先後於德語國家任職近三十年。九○年代退休後,開始翻譯工作。至今已為三十餘家出版社(包含臺灣和香港出版社)翻譯出版各類德語書籍八十餘種,著有國外回憶散文集《沿著易北河》(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一九九五年)。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