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所羅門書

出版時間:2012-6-27  出版社:印刻  作者:木心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以所羅門的名義,而留傳的箴言和詩篇,想來都是假藉的。喬托、但丁、培根、麥爾維爾、馬克.吐溫,相繼追索了所羅門,於是愈加迷離惝恍,難為舉證。最後令人羨慕的是他有一條魔毯,坐著飛來飛去--比之箴言和詩篇,那當(dāng)然是魔毯好,如果將他人的「文」句,醍醐事之,凝結(jié)為「詩」句,從魔毯上揮灑下來,豈非更其樂得什麼似的。
每日向晚遙觀紅日緩緩沉下平線
悲壯無言,生命如浪花,而我還活著
我是兩度海灘的倖存者,深明海的啟示
愛海要在陸地上愛,登高山,瞭望大海
愛人亦然,萬全處,方可率性狂戀--摘自〈與米什萊談海〉
《偽所羅門書--不期然而然的個人成長史》,可說是木心半個世紀(jì)廣闊的成長史,他擷取世界文學(xué)大師的文句、意象,種種瞬間片段,構(gòu)造無以倫比的紙上奇美旅程,成此書。
全書多以地名:黎巴嫩、匈牙利、開羅、瑞士、黑海、在保加利亞;或人名:艾倫、屠格涅夫;或物名,汗斯酒店、兩瓶敏托夫卡、六百萬馬克,此三類為篇名,關(guān)乎人生的篇章較少。這是木心尋著成長的軌跡,一點點回到過去的「點」,又從「點」擴大到具體的「面」,沒有太多關(guān)於自己的筆墨,沒有人與事的評論,卻是一個個具體的事件,流連光景惜朱顏,盡情滿足感官之欲,千迴百轉(zhuǎn),交織出一幅幅旖旎風(fēng)光。風(fēng)雅、幽默、多情的異國風(fēng)情,貪婪地走進他的生命。

作者簡介

木心
本名孫璞,字仰中,1927年2月14日生於浙江烏鎮(zhèn),自幼迷戀繪畫與寫作。十五歲離開烏鎮(zhèn),赴杭州求學(xué),1946年進入劉海粟創(chuàng)辦的「上海美?!箤W(xué)習(xí)油畫,不久師從林風(fēng)眠門下,入「杭州國立藝專」繼續(xù)探討中西繪畫,直到十九歲離開杭州去上海。五○至七○年代,任職上海工藝美術(shù)研究所,參與人民大會堂設(shè)計。畫餘寫作詩、小說、劇作、散文、隨筆、雜記、文論,自訂二十二冊,「文革」初期全部抄沒?!肝母铩怪衅诒槐O(jiān)禁期間,祕密寫作,成獄中手稿六十六頁。1982年遠赴紐約,重續(xù)文學(xué)生涯。1986至1999年,臺灣陸續(xù)出版木心文集共12種。1989至1994年,為旅居紐約的文藝愛好者開講「世界文學(xué)史」,為期六年,陳丹青為其學(xué)生。2003年,木心個人畫展在耶魯大學(xué)美術(shù)館、紐約亞洲協(xié)會、檀香山藝術(shù)博物館巡迴,畫作受大英博物館收藏,這是二十世紀(jì)中國畫家中第一位作品被該館收藏,2006年,木心文學(xué)系列首度在大陸出版,同年,應(yīng)故鄉(xiāng)烏鎮(zhèn)邀請,回國定居,時年七十九歲。年底,紐約獨立電影製片導(dǎo)演赴烏鎮(zhèn)為其錄製紀(jì)錄片。2011年12月21日凌晨三時,在故鄉(xiāng)烏鎮(zhèn)逝世,享年84歲。

書籍目錄

編輯弁言
輯一 汗斯酒店 窺視和劫掠 第六年呀 諸聖瞻禮節(jié) 荷蘭畫派 汗斯.奧特遜 老梨樹
輯二 艾倫 小神殿 黎巴嫩 匈牙利 快樂的傷兵 尼羅河 開羅 那麼玫瑰是一個例外 福迦拉什城堡的夜獵 入埃及記
輯三 錦繡前程 夜糖 預(yù)約 沙薩 莫斯科之北 屠格涅夫 雪橇事件之後 在保加利亞茲城.勒城 我的農(nóng)事詩
輯四 貝殼放逐法 生日 黑?!∑绽锎牡涝骸∩衬隆煞N職業(yè) 歐(魚扁) 巫女 ?!⊥K門答臘海岸 兩瓶敏托夫卡 威爾斯口音 大回憶 吉普賽學(xué)者
輯五 夏□ 與米什萊談海 兩月天堂 哈巴谷書考 北方的濃霧 賣藝的背教者 梅德捷斯村 奧溫先生那邊 六百萬馬克
輯六 戰(zhàn)爭第一夜 《一九一四》 波蘭晚餐 華沙四日 OK Captain 錫耶納 中尉的祈禱 生命 斯維納蒙臺 白闌干 柏林留言
輯七 《田野報》的讀者 立陶宛公使館 瑞士 偌大的花圈 賽拉比吉號 西班牙的藹列斯綠河口 SOFIA 羅馬無假期 倫敦 RENAISSANCE BULGARIA 《廚房史》的讀者 儲蓄俱樂部會員 丹.伯克小館 都靈 山茱萸農(nóng)場
附錄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偽所羅門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4條)

 
 

  •     還是摘記
      被大雨困在圖書館
      翻的很快也跳躍也好多不懂
      缺乏背景的閱讀有些還是吃力
      所觸也就局限于小情小感
      
      《偽所羅門書》不期然而然的個人成長史
      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2008年9月版
      《艾倫》P28 滿街成千上萬種無賴的小事 我只有艾倫,艾倫,一幕幕的艾倫 整個人冰冷,汗水自額頭涔涔而下 像是鑄成大錯后的莫贖的悔恨 孤單,恐慌,背誦著去尋找他的暗號 艾倫呵,沒有現(xiàn)在,我只有將來 一切幸樂都要由你賦予我的 別人給的都只能是平淡或凄苦
      《黎巴嫩》P34 在這世界上,宏大的事物 都起源于或人的飄忽一念 金字塔,特洛伊城,由于 某個人驀然想要這樣做而成 一點靈感產(chǎn)生了伊斯蘭的榮華 一句話燒毀了亞歷山大里亞圖書館 一絲眼波令我深思恍惚三晝夜 我們真的來到黃昏的花園里 真的在樹蔭下并步而相偎 圣潔的神糧越食越饑餓 阿拉伯的蓋斯,意大利的但丁 他們食后五中如焚,軀脂融化 我愛你是因為突然感到你愛我 散居在貝魯特城里的朋友們喲 沒能與我同見月亮從隆尼露山后升起
      《雪橇事件之后》P77 如果愛一個人 就跟他有講不完的話 如果真是這樣 那末沒有這樣的一個人 如果愛一個世界 就會有寫也寫不完的詩 如果真是這樣 那末沒有這樣的一個世界
      《在保加利亞》P81 山巒和我之間大片田野 小河蜿蜒,兩邊楊柳初發(fā)芽 零落的農(nóng)舍,廢棄的磚窯 覺得我已不再適宜旅行 每至一個地方,再壞也是 就這樣終老于斯吧
      那些都是隨俗的借口 無論何方,都可以安頓自己 鄉(xiāng)愁,哪個鄉(xiāng)值得我犯愁呢
      《望著蘇門答臘海岸》P119 什么事也沒有 離開新加坡的清曉 最可凝視的是那幾顆淡淡的晨星 在白晝正式降臨前它們次第消失 海面平凈如鏡,塵世的悲傷已無足輕重。
      《與米什萊談海》 P142 愛海要在陸地上愛,登高山,瞭望大海 愛人亦然,萬全處,方可率性狂戀
      《西班牙的藹列斯》P220 下次可不能再那么溫良,那么仁義 人性雖有幾種好品質(zhì),依我之見 當(dāng)大家都說你幼稚的時候 終究感到荒涼,希望從此老練起來
      《山茱萸農(nóng)場》P255
      純凈和沖虛的境界未必可能而值得向往 頹唐與失敗卻為渺茫的探索提供了途徑
      若使只眷戀家園純美 那是涉歷有限,鑒賞欠精 待到每塊陸地都好像自己的國土 就快要成為強者了。
      
  •     這本書是木心作品集中比較獨特的一本:先是這樣一個中文圖書中比較陌生的書名;然后副標(biāo)題是“不期然而然的個人成長史”,晦澀而意味深長;更兼作者自云這本是偏愛的詩集,旅行時常帶著手稿。細讀下來,因背景知識的荒疏而讀得懵懵懂懂,大體上隱約明白了作者的一點意思。略分享之。
      
      先是書名。所羅門王[1]的典故所知不多,只知《舊約》中的「詩篇(Psalms)」「箴言(Proverbs)」「傳道書(Ecclesiastes)」中多有以所羅門之名表述的文句,而「雅歌(Song of Solomon)」則是直接以所羅門之歌為名;次經(jīng)續(xù)經(jīng)和后世作者借名所羅門的作品更加不記其數(shù)。木心對圣經(jīng)文學(xué)甚為欣賞,此書書名也可表露一斑;書名中的“偽”字(Apocryphal),或許也呼應(yīng)著集中詩篇出自虛構(gòu)和想象。
      這層意思,書的簡短自序中已經(jīng)說明。另外,自序中還提到“將他人的‘文’句,醍醐事之,凝結(jié)為‘詩’句,從魔毯[2]上揮灑下來”,此句中透露的寫作方式和寫作態(tài)度,是木心寫詩一貫所用,在《偽所羅門書》和《巴瓏》中表現(xiàn)至為明顯。
      
      木心少年時通過讀書和想象環(huán)游世界,在《偽所羅門書》中多有化身為鄉(xiāng)村孩童、寄宿生、畫師、士兵、旅行者的文字,“個人成長史”大約切合于此,至于人生的“不期然而然”已經(jīng)不言自明。
      等到后來真的有機會到世界各地旅行,木心說,“我是來Check一下的,驗一驗跟童年少年的閱讀是否吻合”[3]。無怪乎他對這本詩集要偏愛,旅行時要帶著手稿——這就是他要檢驗的童年印象啊。
      
      集中的詩,有些只是簡單的情景意象,如「第六年呀」(寄宿男生)、「老梨樹」(航海畫家)、「艾倫」(愛人的分別)、「夜糖」(戰(zhàn)場上的新兵?!皠e吹泡泡”一句直接笑倒)等,直接心領(lǐng)神會;有些則包含一些背景典故,如「大回憶」(西方的神話傳說和“神秘主義”)、「吉普賽學(xué)者」(約瑟夫·格蘭維爾(Joseph Granville)的遺言)、「《田野報》的讀者」(丘吉爾的二戰(zhàn)英國舊事?)、「都靈」(文藝與工業(yè)的沒有鴻溝)等,需要對相關(guān)背景有所了解才能更深體會(關(guān)鍵是有的搜都搜不到,只好算了,以待來日機緣)。
      
      有的詩中雜有這樣的【箴言】——
      「小神殿」:“你落得這樣的永恒/還不如我這樣不永恒的好”。
      「黎巴嫩」:“在這世界上,宏大的事物/都起源于或人的飄忽一念”。(這首提到了所羅門,這是所羅門的故鄉(xiāng)啊)
      「匈牙利」:“好比人們喜歡更換園中的花/從來不想要更換無邊的草地”。
      「雪橇事件之后」:“如果愛一個人/就跟他有講不完的話/如果真是這樣/那末沒有這樣的一個人……如果愛一個世界/就會有寫也寫不完的詩/如果真是這樣/那末沒有這樣的一個世界”。一首一尾,讓人嘆息,并且嘗試著想要反駁,證明不是這樣的。
      「在保加利亞」:“無論何方,都可以安頓自己/鄉(xiāng)愁,哪個鄉(xiāng)值得我犯愁呢”。
      「兩種職業(yè)」,談到兩種往往只能世承的職業(yè),讓人唏噓不已。
      「北方的濃霧」:“對于靈魂而言,世界實在還不夠遼闊”。(看來這篇書評的標(biāo)題起小了……)
      「賣藝的背教者」:“黃金的價值,我認(rèn)同/更欣賞它的是光彩”。如果有人說,GIORGIO ARMANI,HERMES,LOUIS VUITTON,CHANEL,BVLGARI的品牌,我了解/更欣賞它的是審美,我也開始不覺得奇怪了。
      「中尉的祈禱」:“上帝比傳教士說的要寬宏大量得多/能創(chuàng)造性和愛這樣奧妙的劇情/想象力豐富,決不會迂闊從事”。
      「賽拉比吉號」:“男人家從來沒有因為孤獨而受罪/噢,夫人,我要說您在這點上大錯了/您的鞋子擠得您腳疼,您是知道的/別人的鞋子緊不緊,您就不知道了”。
      「綠河口」:“在他的一生中曾有過許多劫難/大半數(shù)是沒有顯露出來的”。
      「SOFIA」:“我認(rèn)為包括藝術(shù),自然的本質(zhì)是和諧的/如果沒能在某種事物中找到它的和諧處/那,要么它欠完善,要么我尚未理解”。
      「羅馬無假期」:“構(gòu)思宏偉已極,那末更宏偉的是完成”。切到了木心所持久關(guān)注的“完成”的問題,見下文。
      「倫敦」:“你如不睡,就發(fā)現(xiàn)城市也沒睡”。這開頭!另外這首詩的后記,木心自己補綴出了寫作初衷,可比照《即興判斷·狹長雰圍》。
      「《廚房史》的讀者」:“知識陷我于悲觀”。
      
      有的詩句的【意象】生動而印象深刻——
      「尼羅河」:“夏末黃昏落日镕金兩岸蘆葦成陣”??陕?lián)想“后來月光照在河灘的淤泥上 熔銀似的”《瓊美卡隨想錄·俳句》。
      「錦銹前程」:“山背上,愛丁堡籠在自己的霧氣中/港口船只航行,或匯聚停泊在那里”??刹皇?,那些歐洲的風(fēng)景照上常見這樣的畫面,五顏六色的船只聚在岸邊,海面上再零星幾只。
      「莫斯科之北」:“溫柔秋陽,斜照小湖/落葉的森林,一種博物館的感覺”。阿爾漢格爾斯克的背景和出租房間讓我朦朧地聯(lián)想著托爾斯泰(或許別的人,我對俄羅斯文學(xué)完全不了解);而方才所引的最后兩句,分明讓人想到的是梭羅。
      「海」:“于是門把上的手不見了/換了我的手,四周寂靜”,寫教堂引路的牧師離開,只剩要在此工作的自己,筆法神奇。
      「西班牙的藹列斯」:“還沒說完十句話,天就撲地全黑了/頭頂大顆大顆卡斯提里亞的星”。畫面很生動。但是我怎么聯(lián)想到“大顆大顆卡地亞的鉆戒”……
      
      有幾首詩表述出細致的【心境】——
      「艾倫」,通篇細致真切,無法引述個別句子了。
      「沙薩」:“當(dāng)?shù)厝苏f湖畔有木屋/不敢相信運氣,可是/人,已在原木搭成的小屋里”?;囊坝瞿疚荩@場景有多美,如果看看Discovery的《荒野求生》《走出荒野:阿拉斯加求生實驗》或類似節(jié)目就更能設(shè)身體會。“點亮桌上的煤油燈/茶葉,杯,肉罐頭/成堆劈柴,鋸子斧頭漁具/就缺伏特加,心想”,這句,可比照木心那則關(guān)于“佛跳墻”和“夢露”的笑話[4]。
      「丹·伯克小館」:“在自己的心中組合幾個關(guān)于自己的短句/主語必是第三人稱,謂語要用過去式……不均勻的呼吸,接下去要變?yōu)閲@息了/非常寂靜,再一次傾聽,還是非常寂靜”。
      
      有幾首詩大概聯(lián)想出一點【典故】——
      「福迦拉什城堡的夜獵」:“真理為強者所弗取……熱鬧過后才安靜”。這篇一定是有所借典,只是查不到。這里引用的兩句,感覺像是反諷。
      「入埃及記」:“以我一身烈火加諸你柔土/金字塔太重,強盜搬不動/永恒太貴,誰也買不起/我獨攬你粗獷中的秀媚”。標(biāo)題自然是仿了著名的《出埃及記》。
      「我的農(nóng)事詩」,這首無論如何也要聯(lián)想到維吉爾。
      「生日」:“西西里的永恒,自有其特點/它愕然,愕然蔑視天命”。聯(lián)想《教父》。
      「與米什萊談?!?,這是在重寫Jules Michelet的《大自然的詩》[5]。
      「兩月天堂」,應(yīng)該是古羅馬時代的舊事,不清楚寫的是誰。
      「哈巴谷書考」,這是在討論盧梭的《散步者的沉思》[6]。
      「白闌干」:“科隆,紐倫堡,慕尼黑,漢堡/這些彬彬有禮的音樂行家圣手/一下子都成了嗜血的惡魔”。第六輯整個在講戰(zhàn)爭和戰(zhàn)爭相關(guān)的東西。
      「RENAISSANCE」:“文藝復(fù)興是四個單身男人的自我完美”。四個?嗯,繪畫三杰加上金發(fā)詩人但丁?這樣好像說得通,但感覺是不是簡單粗暴了一點……
      
      本集最后一首詩,「山茱萸農(nóng)場」,要單獨拿出來,結(jié)尾24行引述如下——
      “……
      行年四十又六
      在國外虛度二十春秋
      畢竟又想起卡斯?fàn)柭雌?br />   山茱萸農(nóng)場,方圓六英畝
      多說無聊,尚不免稍作解釋
      純凈和沖虛的境界未必可能而值得向往
      頹唐與失敗卻為渺茫的探索提供了途徑
      曾接見一位練達而癡情的記者
      他笑道,如果回去,如果你再回去的話
      各種臉色,膚色,發(fā)色
      會源源不斷涌上你的調(diào)色板
      終于他的話啟始應(yīng)驗,紛至沓來
      年輕人的信,各有一番酕醄的交淺言深
      這位旅行雜志的記者亦悄然投書
      他寫道:若使只眷念家園純美
      那是涉歷有限,鑒賞欠精
      待到每塊陸地都好像自己的國土
      就快要成為強者了
      隨后將整個世界看作淡漠異鄉(xiāng)
      庶幾乎形而上上,爐火終于純青
      我答復(fù)從簡,疏宕之性難改
      至今約略記得末尾兩句,如下
      虐殺沙皇全家,我未與謀
      尼古拉二世的葬禮,我也不送櫬”
      記者的“笑道”和“寫道”,正是木心的世界觀念的寫照;而“我的回復(fù)”,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7](被布爾什維克虐殺)的故實和象征,也非常鮮明地表達了木心對某段歷史的態(tài)度。
      這一大段可堪是木心的世界觀的自白了,作為“不期然而然的個人成長史”的最后壓軸一篇,實在合適。
      
      然后,意猶未盡。詩集的最后還有一則「附錄」,談到了J.S.巴赫:“他只認(rèn)為自己的作曲法適合自己,寫好,寫透,就是他的‘完成’,而與巴赫同代的音樂家終究沒有寫好,更無論寫透,姑且稱作為‘行過’,紛紛行過,紛紛”。“行過”與“完成”,是木心始終關(guān)注的問題,可參看《魚麗之宴》的「遲遲告白」和「戰(zhàn)后嘉年華」兩篇。
      「附錄」的最后:“仿佛他有意告訴我們:讓你們看看,我是怎樣的人,我能走多遠”。雖然說的是巴赫,然而無論怎么看,這都是作者自己“有意告訴我們”的心聲。
      
      ====================世界分隔線====================
      
      讀《偽所羅門書》,不時地聯(lián)想到宮崎駿。不單是詩的意象和動畫的情景的相似,創(chuàng)作者的個人情結(jié)、想象力、創(chuàng)作觀念、作品取材,在世界性這一點上也是驚人地相似的。
      
      單以作品簡單舉例[8]:
      《風(fēng)之谷》:地點是巴爾干半島;娜烏西卡的形象取材自希臘神話的Nausicaa和《堤中納言物語》的「蟲姬」篇;食性植物覆蓋地球的設(shè)想取材自布萊茵·阿爾迪斯《地球的漫長午后》、中尾佐助《栽培植物與農(nóng)耕起源》代表的“照葉樹林文化論”、宮脅明《植物與人類——生態(tài)社會的平衡》、藤森容一《繩文的世界》等作品;戰(zhàn)爭場景取材于保羅·科瑞爾的《巴爾巴洛沙作戰(zhàn)》、《焦土作戰(zhàn)》中描述的二戰(zhàn)末期蘇聯(lián)的戰(zhàn)役。
      《天空之城》:懸浮島拉普達取自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記》。
      《龍貓》:故事是典型的日本故事,框架卻取材于西班牙電影《蜜蜂的耳語》。
      《魔女宅急便》《哈爾的移動城堡》:均改編自小說。畫面是典型的歐洲城市以及森林、田野。
      《紅豬》:地點是意大利和地中海小島;故事取材于英國作家羅爾德·達爾的短篇集《飛行員們的故事》之「他們永遠年輕」和喬治·羅伊·希爾的電影《鷲與鷹》等。
      《懸崖上的金魚姬》:取材于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的《海的女兒》和英國約翰·艾佛雷特·米萊的畫作《歐菲莉亞》。
      
      然后又想到了周杰倫,當(dāng)年《范特西》《八度空間》橫空出世時,其創(chuàng)作取材的開闊讓人眼前一亮。不舉例了,請自行回憶曲目。
      
      《偽所羅門書》以及宮崎駿和周杰倫,話題扯得有點遠,但他們的作品說明了共通的幾點:
      1. 想像力是不分國界不限時空的。
      2. “民族的”和“世界的”兩者相互“就是”的不一不異關(guān)系。
      3. 想象力的開拓自然不是光靠想,還是要依托于知識和視野的豐富開闊。
      
      如果說最重要的自由是心靈的自由,心靈的自由依賴于人生的想象力,那么,想象力要像世界那么大,才好。
      
      
      【相關(guān)參考】
      [1]所羅門:http://en.wikipedia.org/wiki/Solomon
      [2]所羅門的魔毯:http://en.wikipedia.org/wiki/Magic_carpet
      [3]木心:我是紹興希臘人(《南方人物周刊》專訪):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6032503/
      [4]木心講的笑話是昭明書院追思會上陳丹青轉(zhuǎn)述(此帖最后):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1176855/note/195732798/
      [5]米什萊:從格朗維爾岸邊觀海: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7669859/
      [6]盧梭:我愿這時刻永遠延續(xù):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8501177/
      [7]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http://en.wikipedia.org/wiki/Nicholas_II_of_Russia
      [8]此處資料參考了《動畫大師宮崎駿》P72的「宮崎駿作品題材來源一覽表」: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982702/
      
  •     裝楨得太奢華,又想表現(xiàn)得樸素,這一本和<巴瓏>,為什么一反常態(tài),弄得這么寬,這么不常規(guī),以至牽連了我對內(nèi)容的好感,而裝楨設(shè)計是同一個人,坐久成癆,弄點新玩意?不爽!!!      打個比方,木心的文章有色,是絲綢般的華麗,有手感,是土布的醞貼,有智慧,是波瀾不驚的那么啞然一笑,帶點自嘲,帶點兒童的天真的洋洋得意.      木心的文章,早晚會成為新一代扮上流人士的必讀課本,但它更適合不入流的各色人等,若想心靈能過上好日子,木心,絕對是高蛋白營養(yǎng)大餐,自由,隨性,睿智,頑皮的深刻,大事化小的機巧,深藏不露的花招,他游戲文字,大事件,小CASE,因為世事成竹在胸,不過這老人,在這本書里,露出了一點點小感性,"一切幸樂都要由你賦予我的,別人給的都只能是平淡或凄苦"這狡猾的老頭也有想不開的時候,呵呵,愛海,要在陸地上愛,萬全處,放可率性狂戀,他自己說的,難道忘了,既然"滿街只剩下成千上萬種無聊的小事",那么,就該照<預(yù)約>里最后一句所寫,"我混入人群,淡忘了這件事"      實用主義者謂之方法,木心的散文可以做百憂解,換個角度,想了解聰明和智慧的區(qū)別嗎,再看木心.
  •     不如直接寫成散文得了,也免得不停的敲回車再排版居中。所謂的現(xiàn)代詩越來越?jīng)]有了規(guī)矩,變成是任何人都能來幾首的東西,對這樣的創(chuàng)作,我無法寬容。
      隨機抽取所謂的詩作一首,如下:
      
      第六年呀
      
      在幽暗的老教堂內(nèi)漫步后回來
      更覺得牧師夫婦的家宅可親
      屋子誠然舊了,很有些年頭了
      這位我同學(xué)的父親想另造新居
      但司事們的住處也都歲久難修
      以致滯延,概不經(jīng)營——雖如此
      舊屋子的各個開間實在舒適得很
      冬住右?guī)∨P房,夏住左廂小臥房
      墻上掛著宗教改革年鑒里的圖畫
      憑西窗放目,遠處有架風(fēng)磨
      除此長空一覽無垠,時已晼晚
      玫瑰色的霞光映得屋內(nèi)如夢似真
      圓桌上白銅茶炊作聲細微悅耳
      夜睡,心理常會浮起一個念頭
      這些房間那么過去都是誰住的呢
      到白天,就又讀尼波斯、西塞羅了
      拉丁文學(xué)校在城里,往返步行
      沿路村莊相連,野花香氣襲人
      蜜蜂和灰白的土蜂在樹葉中鬧鳴
      金絲的甲蟲疾行于細長的嫩莖下
      這里有別處見不到的蝴蝶,很多
      繞著含脂灌木的石楠款款而飛
      我指的是周末,下午才這樣
      我是男生九級制的第六年呀
      該說到他了,我的同學(xué),帥哥
      他強壯,也曾被我一拳擊倒在地
      
      
      編輯如下:
      在幽暗的老教堂內(nèi)漫步后回來,更覺得牧師夫婦的家宅可親。屋子誠然舊了,很有些年頭了,這位我同學(xué)的父親想另造新居,但司事們的住處也都歲久難修,以致滯延,概不經(jīng)營——雖如此舊屋子的各個開間實在舒適得很。冬住右?guī)∨P房,夏住左廂小臥房,墻上掛著宗教改革年鑒里的圖畫。憑西窗放目,遠處有架風(fēng)磨。除此長空一覽無垠,時已晼晚。玫瑰色的霞光映得屋內(nèi)如夢似真,圓桌上白銅茶炊作聲細微悅耳。夜睡,心理常會浮起一個念頭:這些房間那么過去都是誰住的呢?到白天,就又讀尼波斯、西塞羅了。拉丁文學(xué)校在城里,往返步行,沿路村莊相連,野花香氣襲人,蜜蜂和灰白的土蜂在樹葉中鬧鳴,金絲的甲蟲疾行于細長的嫩莖下。這里有別處見不到的蝴蝶,很多繞著含脂灌木的石楠款款而飛,我指的是周末,下午才這樣。我是男生九級制的第六年呀,該說到他了,我的同學(xué),帥哥。他強壯,也曾被我一拳擊倒在地。
      
      
      讀起來是不是心里舒服多了!只不過是把回車省了,多加了幾個標(biāo)點而已。。
  •     如果愛一個人
      就跟他有講不完的話
      如果真是這樣
      那末沒有這樣的一個人
      
      如果愛一個世界
      就會有寫也寫不完的詩
      如果真是這樣
      那末沒有這樣的一個世界
      
      喜歡《預(yù)約》
      當(dāng)時的美好
  •     ……
      
      好吧,再會吧,艾倫伸出手來
      
      再會,我與他握手,大步走下山去
      
      我們誰也沒有瞥一眼對方的臉
      
      他還在我視線之內(nèi)的時候
      
      沒有回頭揮手,不知他是否望著我
      
      當(dāng)我來到西寇克,格拉斯瑪克特
      
      熙熙攘攘的人群,陌生,麻木
      
      在溝渠邊我突然坐下來,劇烈抽泣
      
      ……
      
     ?。拘摹栋瑐悺?,《偽所羅門書》)看到這段我瘋了,這不活脫脫是《斷背山》某一幕的場景再現(xiàn)?所以某人,你不要問我為什么看出來了,要問你為什么沒看出來。
      
      
      
      這是藏不住的。
      
      
      
      改他的另一句:
      
      滿街成千上萬種無聊的小事
      
      我只有你,你,一幕幕的你
      
      
      
      一切的離別都沒有什么不同。悵然。默然。
      
      
  •     木心是文學(xué)的進行時
      
      李泊巖
      
      
       木心即將有兩本新書上市,一本叫做《偽所羅門書》,一本叫做《巴瓏》,均為詩集。另外還有兩部叫做《詩經(jīng)演》與《云雀叫了一整天》的詩集,也將出版。
      
       從06年開始,他的散文、詩歌陸續(xù)出版很多冊了,我都看了。那一年集中出版了好多冊,集中讀木心,成了那年我的閱讀重頭戲。一本本地上市,一本本地購買。排在書架上,各種顏色的,很出跳。從第一本上市的《哥倫比亞的倒影》開始,注定他的文字將有所爭議,也的確,喜歡的很喜歡,不認(rèn)賬的很不認(rèn)帳,蘿卜白菜嘛。但讀過幾篇,便喜歡,這種喜歡里面帶著陌生感,猶如看到“老古董”。要是我看到一塊老瓦當(dāng),裝在一所老房子上,我一定覺得也沒什么,可偏偏放在文物地攤上,忽突冒在眼前,不禁心想——這是真貨。陌生感,是因為木心的文字與國中“地攤”常年的“貨”截然不同。說他是“古董”,因為他的文調(diào)中的確透著民國時期的意思,有時朗朗上口,有時半文半百。他和魯迅的文章不一樣,魯迅的文章看著有快感,不禁叫絕,有時候逸筆草草,自娛自樂;木心則是字字計較,句句斟酌,就好象要給一個美人穿上很合適的衣服,也果然穿得上,這讓我想起古代品畫常說的一句叫“隨類賦彩”(魯迅是否可以說是“隨意賦彩”?)。他和張中行的散文也不同,張中行的散文有骨無肉,少了重復(fù)讀的味道;木心的文章更為耐讀,可以說是肉多于骨。一本一本讀下去,陌生感加上發(fā)現(xiàn)地欣喜也就接連不斷。
      
       要知道在過去的幾十年間,西方的文學(xué)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一方面,他們保持著現(xiàn)代主義的傳統(tǒng),(這是幾個世紀(jì)的大傳統(tǒng)),另一方面,隨著后現(xiàn)代主義的蔓延,后現(xiàn)代主義文學(xué)逐漸形成另一傳統(tǒng),(這是上個世紀(jì)的小傳統(tǒng))。這樣構(gòu)成西方當(dāng)代文學(xué)的強勢結(jié)構(gòu)。再說,中國,首先我們也有兩個大傳統(tǒng),一個是古典文學(xué)傳統(tǒng),另一個是五四文學(xué)傳統(tǒng),只是由于歷史原因,這兩個傳統(tǒng)到今天都顯得極其柔弱。在當(dāng)今,集兩種傳統(tǒng)于一身者,可謂鳳毛菱角,而木心的文章中透露出看來的,不止這兩個傳統(tǒng)的信息。
      
       木心80年代定居美國,見識到西方后現(xiàn)代文學(xué)的鼎盛,以及這種鼎盛是怎么來的。我們可以以年代相比較,我現(xiàn)在列舉50年代之后,西方部分重要的文學(xué)作品:
      
      
      
       1952年,貝克特寫成《等待戈多》
      
       1953年,格里耶寫成《橡皮》
      
       1954年,博爾赫斯發(fā)表小說集《惡棍列傳》
      
       1955年,納博科夫發(fā)表《洛麗塔》
      
       1956年,金斯堡寫成《嚎叫》
      
       1957年,布托爾寫出《變》
      
       1958年,巴思寫成《路盡頭》
      
       1961年,海勒發(fā)表《第22條軍規(guī)》同年,格里耶完成《去年在馬里安巴》
      
       1962年,納博科夫完成《微弱的火》
      
       1967年,馬爾凱斯發(fā)表《百年孤獨》,巴塞爾母完成《白雪公主》
      
       1969年,馮內(nèi)古特寫成《五號屠場》,福爾斯寫成《法國中尉的女人》
      
       1979年,卡爾維諾完成《寒冬夜行人》
      
       1980年,翁貝托艾柯發(fā)表《玫瑰的名字》
      
      
      
       這一小部分書目只是80年代之前西方文學(xué)的一部分佳作,這是80年代之前大多國人不可能看到的文學(xué)作品。而以同時期做比較,我國也拿不出一部作品與之媲美。這就是木心出國之后的優(yōu)越性,可以目睹西方的“進行時”。而木心的作品也并非是老得一塌糊涂,木心是新的,他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西方現(xiàn)代與后現(xiàn)代的傳統(tǒng),因此,我們讀木心文字所感到的些許陌生感,也與我們長時間無視隔岸西方世界的當(dāng)代文學(xué)有關(guān)。確切地說,木心是中國文學(xué)的“老古董”,也是西方文學(xué)的“進行時”。這兩者在一位先生身上集中體現(xiàn),不是難能可貴,而是精彩得不可救藥。
      
       也許精彩這個詞形容木心先生的文章有些俗氣,但放眼看去,您找得到第二個這樣的人嗎?簡直精彩得不可救藥。若單單以為木心是五四文學(xué)的遺老,說他是一代文學(xué)的終結(jié),那就大錯特錯,如今的木心,應(yīng)當(dāng)視為中國文學(xué)的“進行時”了。
      
       我推薦木心的兩本新書,希望大家一起感受木心不可救藥的精彩,一起感受文學(xué)的進行時。
  •   多謝補充!
    對,典故這東西不必看得很重,無非是寫作時聯(lián)想到的舊事,假如讀者也聯(lián)想到,便成了作者與讀者之間傳達未言之意的橋梁。
    “每首詩都是有典故的”,很可能的。只不過有的詩不了解其典故并不影響欣賞其美感,有的詩不清楚其背景就完全不知所云了。
  •   正文第6段:“集中的詩……”
  •   木心都成你的關(guān)鍵詞了??戳怂脑?,有一種被魔咒般的吸引,在這兒寫著的文字都自慚形穢。
  •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一方面作者沒有注明典故,另一方面這典故并非一時想了解就能了解的。如果完全強求典故,這書就沒辦法讀了。
  •   有深度的書之所以能夠溫故知新,正是因為隨著閱歷增長,文字背后的背景和典故就能越多地看出來。
  •   就這篇評論所涵蓋的內(nèi)容而言,題目是顯小了,文中涉及的何止是<<偽所羅門書>>以及宮崎駿與周杰倫呢,分明是LZ厚重的知識積淀及人生閱歷已化作精靈般的悟性,輕而易舉的補捉到大師們的未盡之言,未傳之意了,這或許就是閱讀與修身的最佳境界了。我將自己的文字寫在這兒,"文字"的小臉兒慚愧的羞紅了~
  •   “木心的文章,早晚會成為新一代扮上流人士的必讀課本”
    流行即曲解,曲解遂流行,事事敗壞于此,奈何不得啊。
  •   木心他不代表現(xiàn)在詩歌的水平.這書我在店里翻過,就沒買.
    不值那錢.
  •   我認(rèn)真琢磨了半天都沒看出來他押的是什么韻。
  •   詩歌不一定就要押韻的.
  •   我是死硬的格律黨。
  •   他這文字通篇就是堆砌辭藻 沒給人任何想象的空間 怎么能好意思自稱是詩
  •   這首本來就是散文……
    這本比另一本好多了……
    反正是舊書……
  •   不是標(biāo)榜整本都是詩集么 全部都回車居中了 真是浪費了這么好的封面和這么好的紙
  •   回車居中是留給你恍神的呀~
  •   說的好..這...這我實在是..
  •   對炒過的東西你一定不要抱過高的期望,即使是木心。
  •   HIAHIA 減一星!
  •   還好我從不讀這種東西....
  •   廢名早就提出:“新詩須用散文的形式表達出詩的內(nèi)容。”
  •   他的詩集很多人叫好啊 不知是跟風(fēng)呢還是炒作
  •   實事求是的說……就像偶一直認(rèn)為的……只看最后兩句就行……
  •   很遺憾,現(xiàn)代詩的發(fā)展雖說已經(jīng)有了將近一個世紀(jì)的發(fā)展,但仍然處在一個低級的階段。這其中有現(xiàn)代詩自身發(fā)展的問題,也有與政治的復(fù)雜糾葛。就我個人而言,上個世紀(jì)40年代所謂的中國新詩派或者九葉詩派代表了新詩發(fā)展的一個高峰,可惜的是面對著急劇變化的政治風(fēng)云,文學(xué)的發(fā)展不可能不被政治所左右與沖擊。及至中國人民共和國建立,文壇已經(jīng)一片喑然,更何況詩歌。只有郭沫若的大躍進詩歌和臧克家附庸領(lǐng)袖的四不象,才有生存的余地。
    而下一個現(xiàn)代詩發(fā)展的黃金時期,不是七八十年代,雖然這期間出現(xiàn)了包括食指、顧城、楊練等詩人,但是這個時期注定是個轉(zhuǎn)折期,而是九十年代。
    在經(jīng)歷了政治的動蕩以及裹挾一切的經(jīng)濟大潮擠壓下,現(xiàn)代詩顯示了頑強的生命力(其實這本身是文學(xué)的生命力所在)。九十年代詩壇的作品,從我的偏好來說,更喜歡所謂知識分子寫作(也許這不是一個嚴(yán)格的學(xué)術(shù)概念)詩群的作品。陳東東、歐陽江河、藏棣、孫文波、王家新,這一批詩人的作品遠承半世紀(jì)前的老前輩,把現(xiàn)實、象征和玄學(xué)很好地結(jié)合起來,形成了一種新的綜合。這樣的詩歌增加了閱讀難度,同時,也增加了更多的詩味。
  •   LS想說什么呢?
  •   你說個更好的我看看
  •   很遺憾,現(xiàn)代詩的發(fā)展
    雖說已經(jīng)有了將近一個世紀(jì)的發(fā)展,
    但仍然處在一個低級的階段。這其中
    有現(xiàn)代詩自身發(fā)展的問題,也有與政治的復(fù)雜糾葛。
    就我個人而言,上個世紀(jì)40年代所謂的中國新詩派
    或者九葉詩派代表了新詩發(fā)展的一個高峰,
    可惜的是 面對著急劇變化的政治風(fēng)云,
    文學(xué)的發(fā)展不可能不被政治所左右與沖擊。
    及至中國人民共和國建立,文壇已經(jīng)一片喑然,
    更何況詩歌。
    只有郭沫若的大躍進詩歌和臧克家附庸領(lǐng)袖的四不象,
    才有生存的余地。 而下一個現(xiàn)代詩發(fā)展的黃金時期,
    不是七八十年代,雖然這期間出現(xiàn)了
    包括食指、顧城、楊練等詩人,
    但是這個時期注定是個轉(zhuǎn)折期,
    而是九十年代。
     在經(jīng)歷了政治的動蕩以及裹挾一切的經(jīng)濟大潮擠壓下,
    現(xiàn)代詩顯示了頑強的生命力
    (其實這本身是文學(xué)的生命力所在)。
    九十年代詩壇的作品,從我的偏好來說,
    更喜歡所謂知識分子寫作(也許這不是一個嚴(yán)格的學(xué)術(shù)概念)詩群的作品。
    陳東東、歐陽江河、藏棣、孫文波、王家新,這一批詩人的作品遠承半世紀(jì)前的老前輩,
    把現(xiàn)實、象征和玄學(xué)很好地結(jié)合起來,
    形成了一種新的綜合。
    這樣的詩歌增加了閱讀難度,
    同時,也增加了更多的詩味。
      
  •   哇歐 這個樓越來越學(xué)術(shù)化了
  •   坦率地說,我把木心的作品也幾本買了,
    但是讀得確實沒有《讀木心》里文章說的那么深(那么神),
    尤其幾本詩集,之所以買是覺得工作太累,
    讀幾頁排版寬松的紙舒服下,也不需要讀其他真的好的現(xiàn)代詩那樣去咀嚼和品味
  •   2009-05-20 19:53:13 看不見我  哇歐 這個樓越來越學(xué)術(shù)化了
    你的意思是偶不夠?qū)W術(shù)……石欠……
  •   小米有詩人素質(zhì),敏感
  •   恩那恩那( ̄0  ̄)y
  •   小米其實是個文學(xué)青年……
  •   我很嚴(yán)肅地往回拉一下……跑題了……
  •   從詩說到詩人,這樓一點都不歪。
  •   好濕……
  •   汗水下流……
    俺覺得古詩有味道
    沒有韻律的東東……咳咳
  •   又端午——
    《端午,詩人節(jié),自壽》2008.6.8.
        
        屈原把自己
        喂了魚
        讓我們
        吃粽子
        
        我們忘不了啊
        
        我們像屈原一樣的《離騷》
        別給后人留下
        吃粽子的機會
  •   無邊梨花蕭蕭下……
  •   這樓咋成這了。。汗顏
  •   這是不懂詩的說詩,莎paiju士比亞的十四行詩,俳句.....等等,都是詩
  •   還記得他那首把愛情比喻成兩把鋸子一起鋸斷的樹的年輪嗎……
    我比你先看出來,嘿嘿
  •   用字是古的,紋路是新的。
  •   喜歡上木心是他的一首詩《我紛紛的情欲》,在圖書館翻閱的時候立刻有一種被電到的感覺,真的是無可救藥的精彩,隨時隨地隨時翻一頁都會讓人深陷進他的世界。
  •   余亦好將魯迅木心并提,譬如木心先生一文《圓光》,便是魯老夫子“運交華蓋欲何求”的詳注而再疏。
  •   還有我可愛的昆德拉你沒講,我最喜歡的是他
  •   我在漢源書店發(fā)現(xiàn)了木心就開始不可救藥的喜歡上了他的詩。連夜把季風(fēng)書店能找到的木心的書(除了兩部小說)搜羅一空。
  •   木心最大的驚喜使他的文人特質(zhì)即帶有中國主流知識分子的時代感,又少了一層束縛(他的言語的自由在這里是無可比擬的),他保持了中國庶士的傳統(tǒng),至少他是朝著這個方向看齊的。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