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臺灣電影史

出版時間:2011-12-18  出版社:揚智文化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徐樂眉  頁數(shù):320  
Tag標簽:無  

前言

  序  千里歸雁  四百年前的臺灣,從政經(jīng)中心的臺南輾轉開墾到臺北,其餘仍是瘴癘之地。這期間的艱難,雖有點滴紀錄,但長期被忽視。1860年左右,臺灣被迫通商開埠,揭開近代歷史,可憾;中原文化在每個殖民期,形成斷裂及異文化移植。臺灣自國民政府專權到現(xiàn)代民主,教育重點已非承繼正統(tǒng)根源,選舉時刻,族群議題常成為操縱分化的手段。事實上,臺灣民眾早已麻痺惡性循環(huán)的生態(tài),形成像香港回歸前「馬照跑、舞照跳、飯照吃」的社會現(xiàn)象,只見臺灣人在政治紛亂與自由民主的夾縫裡,展現(xiàn)強韌生命力。  父輩血源來自中原,臺灣人稱外省人,些許的戲謔和敵意,小小心靈怎能理解大時代謬劇……解嚴後,兩岸熱絡又超越吾輩想像,或許大環(huán)境下的子民,永遠如棋子般被左右,無法反彈。幸而黃金期的臺灣電影,充實童年╱青少年時期彩色的夢……有日本片、喜劇片、武俠片、愛情文藝片、黃梅調(diào)電影、歌舞片、動作片、鄉(xiāng)土片、勵志軍教片等,渲染出童年╱青少年時期彩色的夢。早期臺灣社會民風純樸、娛樂類別單純,不是電影院就是電視,在全民總動員下,造就臺灣電影的輝煌成績。流傳至今的歌曲、明星、歌星,更讓全球華人念念不忘,電影所蘊含的底蘊,更得見中華文化的根與魂?! ∪欢L水輪流轉動,曾創(chuàng)造經(jīng)濟奇蹟?shù)摹竵喼匏男↓垺梗_灣,其光環(huán)隨潮流動盪逐漸暗淡,加上西元2000年的政權輪替,令標榜炎黃文化的國民黨失勢,政局瞬息變天,民間蔓延著焦慮意識,開始變賣家產(chǎn)遠走四方。兩岸雖處對峙,中國大陸逢時發(fā)揮鏈接作用,回歸榮民一波波湧向對岸,接下來是求存的各行各業(yè)??邕^淺淺的海峽,遼闊無邊的大地是最佳選擇,同文同種的情懷,彷彿是葉落歸根的依歸,激發(fā)出尋找生機的鬥志。然初來乍到,融入與消解是必然過程,中國銳不可當?shù)陌l(fā)展勢頭,不光臺灣人前仆後繼的湧入,全世界的托拉斯企業(yè),莫不趨之若鶩。  臺灣本土電影《不能沒有你》在2009年第四十六屆金馬獎脫穎而出,贏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最佳年度臺灣電影、最佳觀眾票選電影等五大獎項,也獲得角逐2010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機會。臺灣電影沒落二十年,此片大獲全勝後,贏回沉默許久的尊嚴和自信,可謂風光一時。1989年《悲情城市》獲得威尼斯金獅獎已屆滿二十年,侯孝賢導演曾說:「十年風水輪流轉,但國片已轉了二十年,怎麼還沒起色,真令人憂心!」話畢,戴立忍即從四位殿堂級導演大師李安、侯孝賢、關錦鵬、杜琪峰之手接獲大獎,傳承意味甚濃,給青黃不接的臺灣電影打了劑強心針。  百年臺灣電影因時沒落,很難歸咎某些因素,總之就是產(chǎn)業(yè)衰退??杉毣癁椋簥蕵分匦霓D移、影片粗製濫造、製作經(jīng)費短缺、人才流失、政府輔導不利、好萊塢大片侵入等原因。當一項產(chǎn)業(yè)從巔峰墜落時,所有隱憂及缺點,都攤在陽光下,無所遁形。當代電影人面對亂象,不是堅持便是棄守,但空窗期出現(xiàn)濫竽充數(shù)與惡性循環(huán)的電影生態(tài),宛若洪水肆虐,令人措手不及??上胍娕_灣影業(yè)在九○年代遇到的撞擊,至今元氣仍在恢復中?! ∨_灣經(jīng)過政局洗禮,仍匍匐向前,只因歷來悲情,早已化成頑強力量。衰退的經(jīng)濟,人民緊衣縮食,草根本性依然樂活著。而臺灣影業(yè)的前途,仍在茍延殘喘。每年金馬獎盛會照樣舉行,場地從北臺灣,移向中、南臺灣,在南北平衡聲浪中,達到全民參與的嘉年會。參展影片擴大成兩岸三地的範圍,但臺灣片數(shù)量越來越少,得獎也越來越少。在惡劣環(huán)境中,仍披荊斬棘拍攝量少質精的電影,讓全球影人不時關注臺灣佳片?! ×φ页雎肥悄壳半娪敖绠攧罩?,看似停滯的狀態(tài),實則奮力搏鬥前程。片商、導演及從業(yè)人員在缺糧斷炊之際,都咬牙堅持下來了,如今更不能棄守。這批菁英份子,本於理想與執(zhí)著,不僅守護著臺灣電影,也成為兩岸三地不可或缺的電影推手?! ≌?jīng)的穩(wěn)定與否,在在影響國家文化的興盛,尤其當政者往往決定意識形態(tài)面向。如唐太宗興禮樂、宋徽宗重詩詞。今之執(zhí)政者,如以己私,興政舉策,莫不為鞏固私權、攏絡民心。如李登輝親日,處臺灣文化與日本文化的隙縫,力行去中政策。陳水扁重客家與原住民族群,設立客家電視臺、原住民族電視臺等措施。表面上順應民意,實則推動政治效應。不論背後動機為何,少數(shù)族群已然擁有發(fā)聲管道,占有一席之地,否則恐是永遠無言的弱勢群眾?! ≈腥A文化的悠久浩瀚,寸寸黃土地,蘊含數(shù)千年沉澱,思古幽情是面對千山萬水的喟嘆聲。對於島嶼子民,崇山峻嶺的壯闊,大江大海的無畏,是難以體會之情。然而,十三億人民的大國,對比二千三百萬的人口,儘管無法抗衡,但彈丸之地幅射出的驚人能量,曾創(chuàng)造炫目的經(jīng)濟奇蹟,在兩岸通商、通郵、通航前,臺商已在大陸創(chuàng)造可觀的市場經(jīng)濟,臺灣已然西下的影視產(chǎn)業(yè),在交流刺激下,已然吸引前鋒電影人前往彼岸,再掀璀璨風雲(yún),使兩岸電影益加聯(lián)繫緊密。而臺灣電影經(jīng)驗輸入中國的案例不勝枚舉,例如2009年《刺陵》、《雲(yún)水謠》、《風聲》,2010年《大笑江湖》等片?! ⌒率来呐_灣電影,擁有豐富的人文資源,正面臨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的局面。經(jīng)歷明、荷西、清、日本、國民黨、民進黨的統(tǒng)治,數(shù)百年的歲月,臺灣人民樂觀知足的天性,融入各期異文化,雜揉出精粹的文化底蘊。二十世紀的先輩奠定基礎,臺灣電影綻放蓬勃創(chuàng)作,讓歐、美凝視臺灣電影人的非凡思維。走過滄海桑田,走出低谷深淵,政府投入資金帶動文創(chuàng)產(chǎn)業(yè)。2008年的《海角七號》及後續(xù)的電影,乘風破浪的聲勢被稱為「後新電影」,甚或謳歌為「臺灣電影文藝復興時期」。這些輔導金電影,發(fā)揮新生代巧思,電影風格和鏡頭語言已非傳統(tǒng)樣貌,而是反應當代臺灣人民的呼吸。世代更迭的足跡,賦予各時期電影情感,自「新電影」、「新新電影」後,以零距離貼近真實處境,每寸膠片裡,領略本土文化共鳴,而非隔空對話或歌功頌德?! ⌒律娪叭嗽诿裰髋c混亂政治中成長,力求在多國文化滲透後,保留傳統(tǒng)又創(chuàng)造新貌。電影如果是歷史、文化、思維的傳遞,那麼新世紀的臺灣電影呈現(xiàn)何種文化語境?藉此研究機會,重新探索中原母文化及異文化對臺灣電影的影響,及如何在兩岸三地處境裡,尋找適當位置,以特有的文化創(chuàng)意挑戰(zhàn)華語電影市場。並藉由當代的熱門議題--「兩岸經(jīng)濟合作架構協(xié)議」(ECFA),看如何能為臺灣電影架起兩岸橋樑!  十年前,吾輩離開臺灣到大陸學習,十年後,以審視情懷重新探究臺灣人文與影視產(chǎn)業(yè),生發(fā)新解與感悟。只是離開越久,感受越深刻;蕞爾臺灣,吶喊出猶如巨人吼聲,不能小覷!  徐樂眉                

內(nèi)容概要

  電影隨著殖民文化進入臺灣,在百年電影史的背後,即投射臺灣百年來的興衰與榮辱。本書以散文形式,深入淺出帶領讀者進入臺灣電影的精神核心,進而領略臺灣電影從早先的政治附屬品,逐漸轉為商業(yè)/藝術作品的過程?! ∑婷畹氖?,臺灣電影的體質脆弱,又韌性十足。在國民黨專政時期曾創(chuàng)下輝煌成績,動人畫面與歌曲,是一代人的心靈印記。卻在解嚴後,社會走向民主道路的歷程中,面臨幾乎解體的危機。如此乖謬的現(xiàn)象,更印證臺灣電影的生命力,在充滿變數(shù)與挑戰(zhàn)的困境中逆風前行。在新世紀時代,富含草根文化養(yǎng)分的臺灣電影,是否能夠風生水起再造光華,令萬眾期待?! ∽髡咭陨羁堂翡J的視野,摒除官方語言與晦澀理論。以縱橫的時空座標,深入臺灣歷史的背後,記錄臺灣電影嬌豔容顏下無奈的掙扎。亦以臺灣兒女的情感,書寫一群為大眾忽略的藝術工作者和演藝前輩之列。因為他們默默地貢獻心力,才有今日的臺灣電影?!  栋倌昱_灣電影史》不僅是本臺灣電影史,更是一本臺灣史書。它呈現(xiàn)人文懷舊與瞻前勇氣,透過銀幕交錯的光影人生,找尋到反省與思想。

作者簡介

  徐樂眉  作者曾參與臺灣影視工作多年,具有幕前幕後的實踐經(jīng)驗與理論基礎。  2000年獲**臺灣藝術大學學士學位?! ?005年獲北京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碩士學位?! ?011年獲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學博士?! 】妥本┐髮W藝術學院影視系教師?! ∽髡咭钥陀^角度探討臺灣電影的成長過程與歷史沿革,透過梳理,一覽政治與文化不可切割的百年臺灣電影史?! ?009年著作《遠足──到有錢也用不到的地方》

書籍目錄

序.千里歸雁 i1  臺灣電影之譔――臺灣歷史及電影娛樂產(chǎn)業(yè)之溯源 1第一節(jié) 關於臺灣歷史╱跨越黑水溝的傳奇 2第二節(jié) 關於臺灣民眾的娛樂和電影初啼 6第三節(jié) 初期電影在臺灣的時代容顏 22小 結 382  臺灣電影之母――臺語片時代 41第一節(jié) 日本殖民的陰影──混血的臺灣電影 42第二節(jié) 臺灣人民草根意識的覺醒 64第三節(jié) 臺語片時代的象徵意義 69小 結 773 臺灣電影之緯――戒嚴時期的肅殺與溫柔 81第一節(jié) 中原文化是臺灣電影的文化根源 82第二節(jié) 國語電影──族群融合與文化衝突的驚歎號 90第三節(jié) 繁華落盡──電影黃金期過後的明天 119小 結 1244 臺灣電影之碑――歐美電影文化衝擊下的臺灣「新電影」 127第一節(jié) 電影的出走與突破性革新 128第二節(jié) 新生代電影人的喃喃自語與創(chuàng)作 134第三節(jié)  「新電影」使命──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銜接 152小 結 1565 臺灣電影之渡――臺灣電影在二十世紀末的浮光掠影 159第一節(jié) 光環(huán)背後的宿命與困境 160第二節(jié) 斷層的臺灣電影與大陸電影的崛起 165第三節(jié) 臺灣電影人力挽狂瀾──力保華語電影的核心位置 174第四節(jié) 世紀末信心喊話──臨界點上的優(yōu)雅轉身 189小 結 1976 臺灣電影之器――新世紀臺灣電影的精神面貌與文化語境 199第一節(jié) 臺灣電影在新舊世代的象徵意義 200第二節(jié) 臺片文藝復興──臺灣電影話語權的復甦  205第三節(jié) 臺灣當代人文特質──電影文化新語境 209第四節(jié) 臺灣電影的出路與未來展望 243小 結 257結 語 261參考文獻 263附錄一 2010年訪談臺灣製片商╱導演╱演員 269附錄二 臺灣導演電影作品一覽表 271附錄三 2009-2011年臺灣電影進行式 290致 謝 299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百年臺灣電影史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