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錢,為什麼變薄了?(修訂版)

出版時間:2010-9  出版社:經(jīng)濟新潮社  作者:Rothbard, Murray N.  頁數(shù):240  譯者:陳正芬,高翠霜  

前言

  前言  極少經(jīng)濟主題比「貨幣」更糾纏不清、更令人摸不著頭緒。舉凡「緊縮貨幣政策」相對「寬鬆貨幣政策」、聯(lián)邦準備體系相對於財政部的角色,以及各個不同版本的黃金本位等,辯論之聲不絕於耳。政府究竟該把銀根注入經(jīng)濟體系,還是抽銀根?由政府的哪個機構(gòu)來做?政府該鼓勵貸款,還是加以約制?該回歸黃金本位嗎?如果是,以什麼比率?無數(shù)的問題愈滾愈大、沒完沒了。  貨幣問題的各種歧見,或許是源自人類的「務實」傾向——只想研究跟自己切身相關的政治經(jīng)濟問題。但是,如果讓自己完全沉浸在日?,嵤?,不再探究根本的差別,也不再問些真正基礎的問題,久而久之,基本問題就會被遺忘,而漫無目標地隨波逐流將取代了對原則的堅持。人們往往有必要取得某些觀點,跳脫日常事務,以便獲得更完整的理解,對於經(jīng)濟體制尤為如此,體制中的交互關係是如此錯綜複雜,以致必須將幾個重要因素孤立出來並加以分析,而後追蹤它們在複雜世界中的運作情形。以上是「魯濱遜經(jīng)濟學」的重點,也是最受古典經(jīng)濟理論喜愛的情節(jié),儘管許多評論家認為,分析孤島上的魯濱遜和星期五的經(jīng)濟行為,實在與現(xiàn)實世界脫節(jié),但它其實有個極有用的功能:突顯出人類行為的基本原理?! ≡谒薪?jīng)濟問題中,貨幣可能是最糾纏不清,也是最需要採取某種觀點的。此外,貨幣這個經(jīng)濟領域,覆蓋交織著數(shù)百年來最多的政府干預,許多致力研究自由市場的經(jīng)濟學家,卻刻意略過貨幣,堅稱貨幣不一樣,一定要由政府供給、受政府約束。他們從不認為國家管制貨幣形同干預自由市場,貨幣的自由市場是他們無從想像的,政府必須鑄幣、發(fā)行紙鈔、界定何謂「法定貨幣」(legal tender,譯註:法律賦予在一國境內(nèi)有強制流通能力的貨幣)、創(chuàng)造中央銀行、調(diào)控貨幣供給、「穩(wěn)定物價」等?! ∮蓺v史觀之,貨幣是政府最先控制的事物之一,十八、十九世紀的自由市場「革命」,對於貨幣少有著墨。因此,現(xiàn)在是回歸基本面,來到「貨幣」這個經(jīng)濟體系命脈的時候了?! ∽屛覀兿葐栕约海贺泿拍茉谧杂傻脑瓌t下被組織或安排嗎?我們能夠擁有如財貨、勞務一般的貨幣自由市場嗎?這麼一個市場會是什麼樣子?各式各樣的政府控制會造成哪些效果?如果我們偏好其他方向的自由市場,希望消除政府對個人和財產(chǎn)的侵犯行為,當務之急就是:去探索貨幣的自由市場有哪些做法與手段。 

內(nèi)容概要

貨幣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也最錯綜複雜:不僅各國有各國的貨幣,有時貨幣還會貶值,讓我們覺得「錢變薄了」。為什麼錢會貶值?為什麼會有通貨膨脹?本書1963年首次出版,歷經(jīng)多次改版,如今已是第五版。四十多年來,它發(fā)揮巨大的影響力,啟發(fā)了兩個世代的經(jīng)濟學者,以及許多投資人和企業(yè)人士。讀過這本書之後,你不僅會更懂得世界經(jīng)濟,面對景氣的變化也可以形成自己的看法,不再人云亦云。本書清楚介紹貨幣發(fā)展的歷史,對通貨膨脹做了深入淺出的解說。作者深入剖析中央銀行制度和固定匯率制度、通貨膨脹的關係,揭開通貨膨脹的真相,以及它讓少數(shù)人得利的事實。書中認為,我們的貨幣體系存在著根本缺陷,如果不能從制度面來改善國際貨幣體系,未來的通貨膨脹速度將越來越快,甚至無法收拾。例如一碰到金融危機,政府就灑錢救市,更會造成通貨膨脹。作者也帶領我們思考,如果貨幣跟其他財貨一樣,完全自由化,價格由市場決定,將可減少政府侵犯個人權利及其財產(chǎn)的種種行為。當前,通貨膨脹似乎變成全球性的壓力。如何才能恢復貨幣體系的穩(wěn)定?我們是否需要一個國際性的貨幣體系?那是什麼樣的貨幣體系?從這本書中,您可以得到深刻的啟發(fā)。書中提到一些重要觀念:1. 社會上的錢越多越好嗎?錯。貨幣和其他商品不同的是,貨幣增加對人們沒有好處,貨幣所能買到的商品或勞務,才會帶給人們幸福,過更好的生活。中央銀行如果任意增加貨幣供給量,後果就是:通貨膨脹。2. 「貨幣政策」是除了戰(zhàn)爭之外,國家擴張權力的主要工具。貨幣政策常被用以確保政府財政無虞、融通赤字、圖利特殊利益團體並鞏固選票。貨幣制度不僅容易遭到政客濫用,也會造成通貨膨脹和景氣循環(huán)。3. 在政策方面,作者主張,自由市場有能力、也應該主導貨幣的供給與分配,兩者並無必要由中央銀行所獨佔?!铩锎藭鵀椤稙槭颤N我們的錢變薄了》新增訂版,新增有第五版序,以及本書作者羅斯巴德教授的一篇論文〈一個百分之百黃金本位的案例〉。

作者簡介

  莫瑞.羅斯巴德(Murray N. Rothbard) ?。?926-1995)是奧地利經(jīng)濟學派(Austrian Economics)的代表人物,生前主要擔任內(nèi)華達大學經(jīng)濟學S. J. Hall講座傑出教授。他曾擔任米塞斯研究院(Ludwig von Mises Institute)學術事務副會長,也曾任《奧地利經(jīng)濟學評論》(Review of Austrian Economics)的編輯。羅斯巴德教授在哥倫比亞大學取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師承約瑟夫?朵夫曼(Joseph Dorfman)。他也長期參與紐約大學舉辦的米塞斯研討會達十多年。羅斯巴德教授為文上千,重要著作包括:《1819年大恐慌》(The Panic of 1819)、《人、經(jīng)濟與國家》(Man, Economy, and State)、《美國大蕭條》(America’s Great Depression)、《權力與市場》(Power and Market)、《金融體系的祕密》(The Mystery of Banking)、《自由的道德》(The Ethics of Liberty)、《在自由中孕育》(Conceived in Liberty)共四冊等。

書籍目錄

〔評論〕誰來印鈔票? 黃春興第五版序第1章前言第2章自由社會中的貨幣一、交換的價值二、以物易物三、間接交換四、貨幣的好處五、貨幣單位六、貨幣的形狀七、私人鑄幣八、「適度」的貨幣供給九、「囤積居奇」的問題十、穩(wěn)定價位?十一、並存的各種貨幣十二、貨幣倉庫結(jié)論第3章插手管錢的政府一、政府的收入二、通貨膨脹的經(jīng)濟效應三、強行獨占鑄幣權四、降低貨幣成色五、格雷欣法則與貨幣制度六、摘要:政府與貨幣制度七、允許銀行拒絕付款八、央行制度:取消對通貨膨脹的檢驗九、央行:導演通貨膨脹十、黃金本位的消失十一、強制貨幣與黃金問題十二、強制貨幣與格雷欣法則十三、政府和貨幣第4章西方貨幣制度的崩潰階段一:古典黃金本位,1815 ~ 1914階段二:一次世界大戰(zhàn)及戰(zhàn)後階段三:金匯本位(英國與美國),1926 ~ 1931階段四:波動的強制貨幣,1931 ~ 1945階段五:不列敦森林與新金匯本位(美國),1945 ~ 1968階段六:不列敦森林的崩解,1968 ~ 1971階段七:不列敦森林的結(jié)束:波動的強制貨幣,1971年8月 ~ 12月階段八:史密松寧協(xié)議,1971年12月 ~ 1973年2月階段九:波動的強制貨幣,1973年3月 ~ ?〔附錄〕百分之百黃金本位制的論述前言一、百分之百黃金本位制的論述二、貨幣與自由三、美元:是獨立的名稱或是重量的單位?四、從「重量」到「名稱」:獨占鑄幣權五、從「重量」到「名稱」:鼓勵銀行膨脹六、百分之百黃金本位制七、反對百分之百黃金本位的論點八、伊格教授與百分之百黃金本位制九、百分之百黃金本位的傳統(tǒng)十、未來的路關於米塞斯研究院 索引

章節(jié)摘錄

  第2章 自由社會中的貨幣  一、交換的價值  錢從哪裏來?魯濱遜顯然不需要錢,他可吞不下金幣。魯濱遜用魚換取「星期五」的木材時也無須為錢傷神,可是當社會上不光只有幾戶人家時,錢就派上用場了?! 榱私忉屽X的角色,我們得退一大步,問道:人究竟為何交換?交換是人類經(jīng)濟生活的基石,沒有交換,將沒有真正的經(jīng)濟制度,也不會有社會。自願交換之所以發(fā)生,是因為雙方期望從中獲益,A和B協(xié)議將各自的財貨或勞務轉(zhuǎn)給對方,如此就形成交換。雙方顯然都獲益,因為每個人對換來的財貨或勞務,評價都比所付出的更高。當魯濱遜用幾條魚換取木材時,他認為「買來」的木材,比「賣出」的魚更有價值;星期五的想法則恰好相反。從亞里斯多德乃至馬克思,人類誤以為「交換」代表某種價值均等性,換言之,如果用一籃子魚換十根木材,表示魚和木材之間存在某種均等性(equality)。其實交換之所以成立,只是因為兩種東西在兩造心中的地位不同罷了?! 楹巍附粨Q」在人類之間竟如此普遍?基本上是因為自然界的多樣性(variety),包括人類的多樣性,加上自然資源散處各地的緣故。每個人有不同的技能和性向,每塊土地有各自的特色和特有資源,交換就從這種自然界的外部多樣性而來。堪薩斯用小麥換取明尼蘇達的鐵礦,某人提供醫(yī)藥服務來換取另一人的小提琴演奏,「各司其職」讓人人發(fā)展自己最棒的技能,並促使各地區(qū)開發(fā)其特有資源。如果不能交換,如果每個人被迫要自給自足,多數(shù)人想必只有餓死的份,活下來的也不好過?!附粨Q」是生命的活水,不僅對經(jīng)濟是如此,對文明本身也是?! 《⒁晕镆孜铩 ≡捳f回來,直接交換(direct exchange)有用的財貨和勞務,幾乎不足以使經(jīng)濟制度從原始層次開始提升。這類直接交換(或以物易物〔barter〕)比純粹的自給自足好不到哪裏去,原因何在?首先,想也知道,直接交換幾乎不足以讓生產(chǎn)持續(xù),如果瓊斯雇幾名工人蓋房子,他要付給他們什麼呢?是房子的一部分,還是他們用不上的建材?問題出在「不可分割性」和「碰不上自己想要的東西」。所以說,假如史密斯想用犁換幾樣不同的東西,像是雞蛋、麵包和一套衣服,那麼他該怎麼做呢?他如何把犁大卸八塊,將其中一部分交給農(nóng)夫,剩下的給裁縫?就算東西可以分割,也不太可能讓交換雙方同時找到彼此,假設A想賣一堆雞蛋,而B有一雙鞋,如果A要的是衣服,怎麼可以硬是把兩人湊合起來呢?再想想某位教經(jīng)濟的老師,要找到一位想用雞蛋換取幾堂經(jīng)濟學課程的蛋農(nóng),會是多困難的事!由此可知,直接交換是不可能造就任何經(jīng)濟文明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你的錢,為什麼變薄了?(修訂版)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條)

 
 

  •     我們都知道政府印太多紙幣會造成通貨膨脹,但從未想到這是數(shù)百年前政府控制貨幣的必然結(jié)果。我們都認為法定紙幣的存在理所當然,卻從無意識過這是政府斂財?shù)木钍侄?。在我看來,本書最值稱贊之內(nèi)容,正是告訴讀者這個關于政府控制貨幣的歷史,關于政府干預的陰謀論。從獨占金屬貨幣鑄幣權,到改貨幣名稱,到發(fā)行法定紙幣,到建立中央銀行,再到取消金本位制,各國政府以驚人相似的措施與幾乎一致的步伐,淡化原有貨幣的商品屬性,從而讓自己的印鈔機“創(chuàng)造”貨幣,讓一沓沓毫無價值的紙片成為民眾公認的價值符號與財富象征,從而以政治權力入主人們的經(jīng)濟生活。(這也顛覆了高中給我灌輸?shù)臍v史觀: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政府一直對經(jīng)濟自由放任直至羅斯?!靶抡薄N鞣絿覍?jīng)濟的干預其實從它們插手貨幣時已經(jīng)開始了)羅斯巴德也由此下了悲劇性的論斷:通貨膨脹將無法遏止,世界經(jīng)濟周期也將因此愈趨波動混亂。
      但羅斯巴德給出的藥方看起來卻是那么不切實際且難以實現(xiàn):恢復金本位制與實行全部準備金制度。也許理論上能一勞永逸的解決現(xiàn)今的貨幣問題,但實際上真的可行可操作么?會有多少人愿意回到過去?答案顯而易見。讀完此書不禁迷惘:我們受夠了貨幣主義學派提倡并得以踐行的法定貨幣自由浮動制度所帶來的惡果:通貨膨脹,購買力縮水,匯率與價格混亂,但又能何時以何法改變這一切呢?
      就本書而言,個人認為從中得到最大裨益莫過于更新自己的貨幣歷史觀與經(jīng)濟觀。羅斯巴德在書中闡發(fā)繼承的米塞斯等奧地利學派的商業(yè)周期理論與反政府干預的精神,無疑令我等讀者頓覺醍醐灌頂。本書作為貨幣歷史與貨幣原理的入門書,的確是值得一讀的佳作。
      
      
  •     這本貨幣理論的經(jīng)典以最簡潔的語言向我們展現(xiàn)了“錢變薄”的起因后果。整本書一共才一百多頁,一次性讀完不成任何問題,但最好還是分開幾次閱讀,邊讀邊做筆記,原因很簡單,它充滿了值得推敲的觀點,例如: “人們幾乎一定會說,希望錢多多益善!可是他們真正想要的不是更多的貨幣,而是更有購買力的單位貨幣” “通貨膨脹好比......
  •     “What has government done to our money ”,意思這句英文是美國奧地利派經(jīng)濟學家莫瑞·羅斯巴德本書的書名,不知是因為避開敏感還是咋的,到了中國,被翻譯成了《為什么我們的錢變薄了》。雖然針對“通貨膨脹”的意味還在,但“通貨膨脹”最重要的點“政府”這個點卻沒了,只能說是一大遺憾。
      
      《為什么我們的錢變薄了》這本書寫作于1963年,在中國的出版是2008年10月,正是金融危機在全球蔓延激烈的時候。以莫瑞·羅斯巴德的預判,來關照當今在中國發(fā)生的通貨膨脹,的確有著很重要的借鑒意義。不過,相對來說,這本書在出版以來的幾年里,并沒有發(fā)揮出其應有的價值,在知識界似乎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這也是一個遺憾。
      
      雖然,這本書走的還是通俗化得路線,作者羅斯巴德以盡可能通俗的語言,以少用或者不用專業(yè)術語而是盡可能地用通俗語言來講訴金融的道理。這使得這本書讀起來輕松了很多,但通俗不代表不嚴謹。恰恰相反,在看似通俗平淡的語言下面,如果在閱讀時走了一下神,在接下來的閱讀中,可能會馬上覺得有些知識與邏輯連貫不上。必須回過去再重讀走神的那些話語,才能使整個邏輯接續(xù)下去??此戚p松,實則不輕松。這種寫作的手法實在是需要很高超的技巧才能達到,沖這一點,羅斯巴德實在是一位語言學的大師。
      
      作為奧地利學派最新一代的一位經(jīng)濟學家,只活了不到60歲,實在學術界的重大損失。他的思想也是哈耶克之后,最為重要的一位奧地利學派的大師。他的思想直接傳承于米塞斯,與哈耶克生活在同一時代,而且都是米塞斯的學生,一起為推動奧地利學派在20世紀的發(fā)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奧地利學派自門格爾創(chuàng)立以來,經(jīng)過龐巴維克及熊彼得的發(fā)展,再到20世紀的米塞斯、哈耶克的壯大,尤其是哈耶克獲得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終于使得這一學派走到了經(jīng)濟學的制高點上。
      
      羅斯巴德《為什么我們的錢變薄了》繼承了奧地利學派的一貫主張,在學術觀點上,首先主張個性的自由,并對權力充滿了不信任。在經(jīng)濟上,主張捍衛(wèi)個人經(jīng)濟自由,堅決反對政府干預個人經(jīng)濟活動。即使是在貨幣問題上,奧地利學派也認為貨幣是人類市場交換活動“自發(fā)自在”的產(chǎn)物,是人類自發(fā)自在的經(jīng)濟秩序的核心組成部分,而政府不應該控制貨幣。哈耶克對于通貨膨脹有一句名言,“不論何時何地,通貨貶值都是政府行為的結(jié)果”。米塞斯也說,“政府干預貨幣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將貨幣貶值的歷史。政府試圖避免貨幣貶值的各種惡果的努力,無不以失敗告終?!痹诒緯?,羅斯巴德描述了以上的觀點,并進而指出貨幣應該私人化,個人就可以印制貨幣,其信用價值,完全應該由市場去確定,而不是由政府來確認。政府對于貨幣的管制,只是對于市場的掠奪,只會使得貨幣不斷貶值下去,形成惡性循環(huán),并給未來的經(jīng)濟帶來嚴重的惡果。
      
      貨幣私有化,再不濟,也應該堅持金本位,或者實行100%的貨幣準備率,這是羅斯巴德堅持的幾個關鍵點,也是本書中最主要的觀點,這些觀點,在今天看來,似乎有些是天方夜譚,貨幣的國有化估計沒有任何國家會認同,因為那樣將會讓政府難以維持下去。而金本位,早在幾十年之后再也不可能。而100%貨幣準備率,即便在中,截止到2011年6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最近一次上調(diào)存款類金融機構(gòu)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大中型金融機構(gòu)存款準備金率達到21.5%,這一數(shù)據(jù)也離100%準備率相差遙遠。羅斯巴德的主張看來是難以得以實現(xiàn)了,但他的觀點,對于我們認識貨幣及通貨膨脹的問題,還是給出了鮮明的觀點。
      
      在中國,一到通貨膨脹,政府就約見企業(yè)而不自審,而是讓民眾看起來通貨膨脹是企業(yè)哄抬物價造成的,這實在顛倒黑白。就此而言,中國的經(jīng)濟學家如周其仁、許小年已經(jīng)再三在各種場合進行過拆穿。中國的通貨膨脹,只有一個原因,就是央行開足了馬力印制鈔票,而市場上原本不需要那些鈔票。央行在印制出來之后,第一時間將其用在了政府,及央企,使得這些相關的人在第一時間從市場上進行合法的搶劫,而那些只能有固定收入的人 ,就得在物價上漲之后來承受通脹的壓力。政府通過印制紙幣掠奪市場,然后造成了通貨膨脹的事實。認清這一點,對于我們把握目前以及未來的通脹的知識與理論,都有很讓人清醒的作用。
      
      一切都是政府惹的禍,就是如此。
  •     沒別的類似書籍那么讓人讀得費勁,讀起來輕松易懂。一口氣囫圇讀完,有點豁然的感覺。羅斯巴德的文筆相當適合我這樣的門外漢閑暇時讀讀,了解些常識。對于通貨膨脹在現(xiàn)代社會采取這樣的權力體系下似乎不可避免?;蛟S是因為有些法律和政治常識的背景,從這個角度解釋這一貨幣現(xiàn)象相對讓我容易理解些。不過對于很多深入的貨幣現(xiàn)象和貨幣體制問題,我仍然相當迷惑。
  •     最初讀這本書的前一半關于通貨膨脹的時候,我最大的體會是對羅斯巴德要建立一個“金本位”制度下的貨幣體制和“100%存款準備金”的銀行體系是不以為然的,在這方面我的看法比較接近芝加哥學派的貨幣主義觀念。以自由主義市場觀而論,片面的要求貨幣體系和銀行體系回歸金本位制度是不可能的,讓自由市場去判斷貨幣和銀行的價值更為合理。
      
      羅斯巴德所說的那套關于存款準備金的理論是建立在公司契約理論上的,其解釋我一下子并不能接受,因為我認為,在普遍允許商業(yè)信用和帳期的商業(yè)體制下,卻苛求銀行采取全部準備金制度,不得負債經(jīng)營是不合理的,這也是我無法接受羅斯巴德的貨幣觀的原因。一切因該讓市場判斷,部分準備金的銀行的償付能力和信譽完全可以在市場上戰(zhàn)勝完全準備金的所謂“倉庫”銀行。
      
      健康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下,可允許銀行部分準備金制,政府以黃金儲備全額發(fā)行“金元”并按責任承兌,但要求承兌人必須以現(xiàn)金交換黃金而不能以銀行存款形式,進而回收M0高能貨幣,這樣首先限制了發(fā)鈔銀行的發(fā)鈔能力,在貨幣發(fā)行上需要道德規(guī)范和法律并行,的確是很難的事情。
      
      羅斯巴德的“全額存款保證金保證金”制度其實是要把商業(yè)銀行變?yōu)橥顿Y銀行,通過發(fā)行債券募集資金,而對有無限承兌責任的“銀行存款”部分繳納100%保證金。從無擔保的存款向債券的轉(zhuǎn)換意味著銀行創(chuàng)造貨幣供給的急劇降低。而債券的成本,市場利率會急劇提升。
      
      當然這有積極地一面,但奧地利學派并不反對金融創(chuàng)新,全額的債券投資銀行仍舊能夠依賴證券化手段實現(xiàn)杠桿經(jīng)營和表外記賬,進而想辦法擺脫全額保證金對其的限制。在制度上,這并不是解決銀行部分保證金體系下信用放大惡化通貨膨脹的根源。
      
      究其本質(zhì),政府發(fā)行貨幣回歸“金本位制”已是紙上談兵的理想,收回銀行的部分保證金制度和金融放大效應也只是奢望罷了。現(xiàn)代金融制度,無論在最自由的美國,還是在管制多多的類似中國市場都走到這步,政府和金融業(yè)通過通貨膨脹剝奪人民財富的路總會越走越遠。老先生生前的這一份愿望,奧地利學派在理論和道德上的制高點,要實現(xiàn)的自由市場目標,實現(xiàn)這個夢想的路也越來越長。
  •     根本不存在供給更多貨幣的需求(除了黃金和白銀的貨幣用途)。貨幣供應的增加只能是以一小部分人的損失為代價去為另一小部分人謀福利。
      
      徹底給了以"社會總產(chǎn)品/貨幣流通速度=貨幣發(fā)行量“為借口每年引發(fā)貨幣的集團一個嘴巴!不管流通速度多快,總產(chǎn)品多少,都不需任何人印一點點貨幣出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