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盜戰(zhàn)記 1

出版時間:2006-7-15  出版社:臺灣東立出版社  作者:幸村誠  譯者:張益豐  
Tag標(biāo)簽:無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海盜戰(zhàn)記 1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0條)

 
 

  •     看到祥瑞御兔,看過這套漫畫,而且還很認(rèn)真的寫了書評。雖然是2009年,3年前的事情。
      
      畫風(fēng)硬朗,故事情節(jié)稍顯老套。但是還是有不少亮點的...
      
      其中神父思索,愛的定義時的那一段很出彩。
      
      看上去真得與基督教沒有多大的關(guān)系,人類終極的愛就是死亡者中勞什子,還有兼愛、大愛,以及親子之愛、伴侶之愛都被劃歸為偏愛。
      
      ----------這不是佛教嘛?
      
      好吧。。。
      
      還有就是關(guān)于威爾士/丹麥人混血海盜,的末世主義價值觀,也算是亮點。
      
      對盎格魯-撒克遜那邊的歷史沒有那么清楚,現(xiàn)在看來,所謂保家衛(wèi)國的很多弱者的正義,從某種角度而言,也不是那么靠譜。
      
      羅馬人滅掉原住民、盎格魯人滅掉羅馬人、然后再由海盜滅掉盎格魯人,看上去這種海盜邏輯,似乎也沒有什么不妥。
      
      當(dāng)然,日本人慣有的軍國主義想法仍舊有余跡
      
      剛看到第6卷....
      
      值得一看....有些許亮點...
  •     稍微把考據(jù)重新整理了下加一些今后劇情發(fā)展可能會出現(xiàn)的擴(kuò)展閱讀,順便統(tǒng)一下人名地名的翻譯,方便以后漢化時查閱。
      
      主要人物
      托爾芬(Thorfinn Karlsefni,980-?)
      故事的主人公,冰島探險家,托爾芬名字中Karlsefni在當(dāng)時的意思是Promising boy,可以翻做有為的孩子。托爾芬的祖父曾率領(lǐng)一批挪威人大概公元900年左右占領(lǐng)了冰島,之后在公元986年,因為冰島當(dāng)時的環(huán)境并不適合耕種農(nóng)作物,一部分人在探險家紅胡子埃里克[1](Eiríkr rauei,950年-1003年)的領(lǐng)導(dǎo)下向西探索適合居住的殖民地,紅胡子埃里克是格林蘭島的開發(fā)者,實際上托爾芬是沿著紅胡子埃里克和他的兒子萊弗.埃瑞克森[2]的路到達(dá)文蘭的。關(guān)于托爾芬的到達(dá)文蘭的時間點,網(wǎng)上資料比較混亂,暫且按照漫畫提供的時間1010年之后為參考,托爾芬率領(lǐng)了3艘船大約160人由冰島出發(fā)沿著格陵蘭島(Greenland)南部海岸線向西到達(dá)赫魯蘭或譯為平石之地(Helluland)后折向南經(jīng)過Markland,也就是第一卷中雷夫大叔給童年托爾芬講故事時提到的樹木之國,最終到達(dá)文蘭(Vinland,臺版翻譯為草原之國,出處為Vin在古挪威話指的是自然的草原),有興趣可以參閱托爾芬等人的航線地圖(http://img2.douban.com/view/photo/photo/public/p421468895.jpg)所謂的文蘭大多認(rèn)為是現(xiàn)加拿大大紐芬蘭北半島的蘭塞奧茲草原(L'Anse aux Meadows)或更南處,可參考文蘭地圖[2](http://t.douban.com/view/photo/photo/public/p421471374.jpg),據(jù)說哥倫布是拿著文蘭地圖才發(fā)現(xiàn)新大陸的,笑。繼續(xù)敘述關(guān)于托爾芬的探險,也就是接下來的故事發(fā)展,托爾芬率領(lǐng)船隊在經(jīng)過格陵蘭島時候會遇到未亡人格瑞德(Gudrid,或者叫Gueríer Torbjarnardótir, 980-?)居然和托爾芬同歲,驚。。。并取其為妻。關(guān)于與托爾芬相遇之前格瑞德的經(jīng)歷,wiki上的敘述是格瑞德生于冰島的laugarbrekka(怪不得,老鄉(xiāng)見老鄉(xiāng)兩眼淚汪汪,囧)個性相當(dāng)叛逆,原本想嫁給一個奴隸的兒子,她老爸當(dāng)然不干,之后她老爸帶著她追隨紅胡子埃里克出去闖蕩,并且之后不久她就粘上了紅胡子埃里克的最小一個兒子,也就是萊弗.埃瑞克森的弟弟Thorsteinn Eríksson(暫且翻譯為托爾斯泰恩.埃里克森),實際上之前她已經(jīng)嫁給過一個叫做 Tórir的人(無資料,死在海上),隨后托爾斯泰恩.埃里克森沿著他父親與哥哥的足跡帶著人妻格瑞德也想前往文蘭光宗耀祖一把,顯然這次探險并沒有成功,并且在回程途中,托爾斯泰恩.埃里克森因感染流行病領(lǐng)了便當(dāng),格瑞德再次成了未亡人,不過不久后路過格陵蘭打醬油的光棍托爾芬倒是主動貼了上來,破鞋人妻當(dāng)然不會放過這個機(jī)會義無反顧的再次加入到北美探險小分隊中。另外一個值得一提的托爾芬北美探險小分隊中的人物可能就是紅胡子埃里克唯一的女兒弗雷蒂絲(Freydís Eiríksdóttir)。在閱讀了Gr?nlendinga saga和Saga of Erik the Red后發(fā)現(xiàn)此妹子明顯就是個傲嬌屬性 囧...估計一路上有托爾芬受的了。之后托爾芬順利完成了北美探險小分隊的集結(jié)后終于到達(dá)了文蘭,不久破鞋人妻格瑞德也順利的生下了他們第一個孩子,也就是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個在新大陸誕生歐洲小p孩史諾里(Snorri Thorfinnsson)。這里有張族譜可考察http://img2.douban.com/view/photo/photo/public/p421496578.jpg
      但是據(jù)托爾·海爾達(dá)爾 在太陽號草船遠(yuǎn)征記一書中敘述他們在文蘭的生活并不順利,期間不斷遇到大批印第安土著居民的襲擊,在新大陸的生活變得難以忍受。在經(jīng)歷了血淋淋的失敗之后,托爾芬的北美探險小分隊放棄了他們的農(nóng)田,又回格陵蘭老家種地去了。之后不久托爾芬便領(lǐng)了便當(dāng)。破鞋人妻之后也終于收起了狂野的心,皈依基督教,并安心帶兒子,直到兒子史諾里結(jié)婚,她前往梵蒂岡朝圣并受到了教皇的接見,并向教皇講述她在文蘭的所見,之后她一直以修女的身份隱居起來。
      
      阿謝拉特(Askeladd)與表倫(Bjorn)
      2人均為虛構(gòu)人物,阿謝拉特的名字出處是Askeladden (the Ash Lad)是挪威民間傳說中的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角色,如插畫http://img2.douban.com/view/photo/photo/public/p421518775.jpg,
      Askeladden被描述為機(jī)智,利己主義,能開放性思考的人,比如說Askeladden把背包藏在自己胃前裝作可以打開自己的胃,騙巨魔(Troll)去割開自己的胃為了能吃下更多東西。這一點非常符合漫畫中阿謝拉特的形象,可見幸村誠老師在考據(jù)方面非常用心。而表倫的名字 Bj?rn在丹麥語中意為Bear,另外表倫吃的狂戰(zhàn)士蘑菇(berserker mushroom)其實是一種叫做Amanita muscaria mushrooms的毒蘑菇,食用后會造成食用者產(chǎn)生幻覺。。。會不會狂暴。。。沒有嘗試過。。。。蘑菇圖http://t.douban.com/view/photo/photo/public/p421561552.jpg
      
      
      托爾茲(Thors)
      托爾芬的老爸的真實的名字在上面的家譜中可以看到應(yīng)該是Thordar Snorrisson,托爾茲這個名字可能是作者把全名縮寫而成。
      
      
      托魯克爾(Thorkell the Tall)
      這段直接轉(zhuǎn)疾飛上的,稍微改了下,wiki上翻譯差不多都在這
      http://www.flyjing.com/viewthread.php?tid=59770
      
      歷史上的真實人物,或被稱作高個子的托魯克爾。是約姆斯維京人(Jomsvikings),維京人入侵者的友軍、雇傭兵。他曾參加公元986年的 Battle of Hj?rungavágr海戰(zhàn)(Battle of Hj?rungavágr)和公元1000年的Swold海戰(zhàn)(Battle of Swold)。公元1009年,他率領(lǐng)大軍進(jìn)攻英格蘭,直到在公元1011年獲得異常多的丹麥金(Danegeld,Dane gold)為止。
      
      公元1012年,他和他的人被英格蘭王埃塞爾雷德二世(Ethelred the Unready)雇傭,抵抗丹麥王八字胡斯韋恩(Sweyn Forkbeard)及其兒子庫奴特(Cnut)的入侵。在斯韋恩死后,其兒子由于英軍的抵抗而放棄征服英格蘭,埃塞爾雷德轉(zhuǎn)而攻擊克魯托爾??唆斖袪柕男值蹾enning被殺后,托魯克爾帶著對英格蘭的仇恨回到丹麥。公元1015年,他和未來的君王回到英格蘭。公元1017年,在英格蘭的維京王加冕之后,他因入侵的功績被封為東盎格魯公(Jarl of East Anglia)。有一種對庫奴特大帝(Cnut the Great)為何接受托魯克爾效忠的解釋是,且不必說他軍事力量,更可能是因為他實際上是庫奴特童年的導(dǎo)師,以及維京戰(zhàn)士團(tuán)對庫奴特的特殊意義。庫奴特自己也怨恨那些被其父斯韋恩征服、卻又背叛效忠誓言的英格蘭貴族。如果是托魯克爾的人教會了庫奴特戰(zhàn)斗,那么這種羈絆自然是難以破壞的,縱使是處于戰(zhàn)場的敵對雙方。
      
      在公元1021年,雖然托魯克爾公(Jarl Thorkell)和庫奴特大帝(king Canute)發(fā)生爭吵,之后又不得不溜回丹麥。他不久再次與庫奴特和解,并再次被封為丹麥公(Jarl of Denmark)。自公元1023年后他似乎消失了,因為此后再也沒有他的傳聞??赡苤皇且驗樗呀?jīng)老得不能戰(zhàn)斗了,他失去軍隊的指揮,最后的歲月被耗費在宮廷之中。也可能是被逐出王國,回到了約姆斯堡或是斯堪恩(Scane),度過一個命運多桀老戰(zhàn)士的余生。同樣也可能,他在被封為丹麥公后不久就死了,或是自然死亡,或是被謀殺。
      
      我們確信,托魯克爾毫無疑問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他的一生,尤其是其早期生涯與神秘的維京戰(zhàn)士團(tuán)有著傳奇的聯(lián)系。雖然那些聯(lián)系常常扭曲了他的真實生活
      
      庫奴特大帝(Canute the Great,995年-1035年11月12日)
      
      統(tǒng)治英格蘭、丹麥、挪威及部份瑞典的一名維京國王[1],丹麥國王斯溫的兒子 。1012年,斯溫率軍擊敗英王愛塞烈德二世後,英格蘭被一分為二,卡紐特控制著南部,愛塞烈德二世的兒子愛德蒙特伊倫塞德控制著北部。不久,愛德蒙特伊倫塞德病死,卡紐特完全控制了英格蘭,並繼承了英格蘭王位。1017年,他與前英格蘭王愛塞烈德的遺孀諾曼第的愛瑪結(jié)婚。1019年,丹麥國王去世,他又繼承了丹麥王位。這樣,他就同時成為兩個王國的國王。
      
      愛塞烈德二世(Ethelred II,約968年-1016年4月23日)
      也被稱為?thelred II、Aethelred II、Ethelred the Unready、?thelred the Unready及Aethelred the Unready (來自古英語 ?telr?d),是一名英格蘭國王(978–1013年,及1014–1016年)。他是英格蘭全境之王Edgar(959–975)的兒子,他的管治主要是對丹麥人入侵的抵抗。
      
      愛德蒙.伊倫塞德(Edmund Ironside,約988年或993年—1016年11月30日)
      是一名從1016年4月23日到11月30日在位的英格蘭國王,愛塞烈德二世的兒子,姓氏Ironside來自他抵抗丹麥卡紐特大帝入侵的努力
      
      正史上庫奴特是先取得了英格蘭王位再取得丹麥王位的,與漫畫略有出入。另外關(guān)于愛德蒙.伊倫塞德的死記錄確實有些含糊不清,據(jù)說他曾與庫奴特大帝立下誓言,2人無論哪個先死,另一個將繼承死去一人的領(lǐng)土成為英格蘭之王。。。所以說庫奴特大帝派人刺死愛德萌也并非空穴來風(fēng)。。。另外托爾芬與庫奴特2人對于未亡人的愛好倒是臭味相投。。。。。。。。。。。。。。。。
      
      
      
      
      
      
      
      
      
      
      
      
      [1]紅鬍子埃里克(Eiríkr rauei,950年-1003年),也稱「紅魔埃里克」或「紅髮埃里克」及「紅衣埃里克」,維京探險家,格陵蘭的開發(fā)者。埃里克出生於挪威羅加蘭(Rogaland),其父名為Torvaldr ásvaldsson,「紅鬍子」是其綽號,傳說中曾到達(dá)北美洲的萊弗·艾瑞克森是其子。3個兒子分別是 Leif Eiríksson, Torvald (Thorvald) and Torsteinn (Thorstein)和唯一一個女兒Freydís Eiríksdóttir
      
      
      [2]萊夫·埃里克松(古冰島語:Leifr Eiríksson;挪威語:Leiv Eiriksson)著名的北歐維京人,可能是在西元1000年時,第一個發(fā)現(xiàn)北美洲的歐洲探險家。
      
      早年生平
      他的父親是挪威流亡海盜-紅髮艾瑞克(Eric the Red;古冰島語:Eiríkr rauei),母親為Thjodhildr。他的父親開展了兩個古代挪威人拓荒的路線,分東西線,位置都在他父親所命名的格陵蘭(Greenland)海域上。
      萊夫是在挪威長大的,信奉基督教(當(dāng)時古挪威人大多信仰基督教),後來他回到格陵蘭時,他決心追隨他父親的精神,探索格陵蘭的蠻荒,於是他買了船並航向一名船主比雅尼·何爾約夫森(Bjarni Herjólfsson)曾探險過的區(qū)域。
      
      文蘭歷險
      萊夫選擇了與比雅尼相反的方向探險,他第一個到達(dá)的島嶼充滿了平板石,於是他將其命名為Helluland(意指平石之地),此地可能是今日加拿大的巴芬島(Baffin Island)。接著他抵達(dá)了另一個較平緩而且有樹林和白沙灘的島嶼,他將之命名為Markland(意指樹島);也就是今日在北美哈德遜灣與大西洋間的拉布拉多半島。接著萊夫和他的隨從到了下一個島定居,他們發(fā)現(xiàn)該島的河中有相當(dāng)多鮭魚,氣候溫和,冬日只結(jié)一點霜,還不致於冰天雪地。而且草到冬日也還是綠色的。於是萊夫在這個島上一直居住直到冬日過去。這一段探險中也記載著萊夫的跟隨者Tyrkir(有可能來自德國),在這個島上發(fā)現(xiàn)了葡萄。最後萊夫?qū)⑦@個豐腴的島嶼命名為文蘭(Vinland)(位於美國東北角新英格蘭地區(qū)和加拿大拉布拉多半島之間)
      有一說法Vin在古挪威話指的是自然的草原,所以取名叫Vinland。
      在這次探險的回程,萊夫在海上救了一個船難漂流的挪威人,這使得萊夫多了一個新綽號「好運萊夫」(Leif the Lucky;古挪威語:Leifr hinn heppni;冰島語:Leifur heppni)今日對萊夫發(fā)現(xiàn)的文蘭確實所在地有一些討論,大部份學(xué)者相信此地是今日的位於加拿大大紐芬蘭北半島的蘭塞奧茲草原(L'Anse aux Meadows);但也有一說應(yīng)是較南邊的一點,因為在北美葡萄最遠(yuǎn)也只生長到紐芬蘭而已。
      另一個在紅魔艾瑞克探險傳奇中的說法是,萊夫在從挪威返回格陵蘭的航線上,第一個發(fā)現(xiàn)了今日的北美洲。但並沒有詳細(xì)提到他是否登陸過美洲,無論如何,維京人的探險傳奇是今日美洲發(fā)現(xiàn)史上經(jīng)常被提起的。
      
      家庭成員
      萊夫有兩位兄弟,分別是Thorvald Eriksson和Thorstein Eriksson;他還有一位姐妹名叫Freydís Eiríksdóttir;他的妻子為Thórgunna;兒子是Thorkell Leifsson。
      
      [3]文蘭島地圖(Vinland Map),1957年出現(xiàn)的一張地圖,繪有美洲大陸。目前存放於美國耶魯大學(xué)。
      文蘭島地圖據(jù)稱是一幅15世紀(jì)的古地圖,它是根據(jù)一幅13世紀(jì)的地圖而重新繪製的。地圖除了顯示非洲、亞洲及歐洲外,更顯示一個在大西洋格陵蘭以西、名為「文蘭島」的大島。地圖指該地區(qū)於11世紀(jì)時已經(jīng)有人踏足,假如屬實,此將成為位於紐芬蘭島的古代北歐遺跡蘭塞奧茲牧草地以外的考古證據(jù),證明於前哥倫布時期,古代挪威人曾到達(dá)美洲,然而,此地圖自1965年公開以來一直具有爭議性,無論是最近期的化學(xué)分析及學(xué)術(shù)論文均認(rèn)為它不過是偽造品。
  •   日本人慣有的軍國主義想法仍舊有余跡?我實在沒看出來在哪表現(xiàn)出來了,仔細(xì)看幸村的卷后語會發(fā)現(xiàn)他其實很排斥那種殺殺殺之后勝者生存的生存觀的,現(xiàn)在還沒看完,但是感覺這種觀點正是幸村正好要去反駁的。
    PS:羅馬人沒有滅掉原住民(凱爾特人),雙方算是和平混居然后融合了。
  •   57話漢化完了,看樣子托爾芬并不會在凱特的農(nóng)場里呆太久,接下來應(yīng)該可以引出女主角了
  •   mjay?
  •   你是?= o=
  •   偶然發(fā)現(xiàn),到此一游。^_^
  •   兩部確實都是很不錯,一直在追。也更喜歡這部,情節(jié)跟緊湊,適合改編動畫。
  •   阿謝拉特實在是一世梟雄啊……只可惜壯志未酬……
  •   59話來看,托兒分的引路人可能不是他老婆...
    托爾芬下次再見到卡努特時候估計卡努特已經(jīng)是英格蘭和丹麥國王了
  •   阿謝拉特這么早就死讓我有些意外,所以我在想,男主角托爾芬可以表演的空間也越來越小……
  •   不幸給我言中,只用2話1黑頁3便當(dāng)卡努特已經(jīng)統(tǒng)一英格蘭,幸村城明顯再加快進(jìn)度,卡努特線基本結(jié)了,1017年統(tǒng)一,托魯克爾1021年下野估計也是一筆帶過,現(xiàn)在幸村誠只需要把托爾芬的老婆引出來差不多可以fin了
  •   不會是被催著快結(jié)束連載吧?
  •   = o= 再怎么腰斬。。。09年文化廳得漫畫大賞,哪個編敢砍估計等著讀者寄刀子了>>>> 應(yīng)該還是幸村城無意做長篇連載,正值壯年的漫畫家就該多畫幾部不同風(fēng)格的作品,死耗一部很難再進(jìn)行自我突破,最后難免會淪為三浦富堅之流,所以我雖然也糾集,還是支持10卷內(nèi)干凈利落的完結(jié)...另外他出道科幻題材的惑星迷航,第二部畫風(fēng)成熟的作品為歷史題材漫畫,相當(dāng)好奇下部會畫什么題材呢?期待啊~~~
  •   呀呀呀……這個進(jìn)度也太快了,明顯是想草草收尾么……
  •   看63話了,這兩天應(yīng)該就有raw了,北美探險小分隊集結(jié)中
  •   哎,這樣才對題嘛。扯來扯去都是北歐+英格蘭的事兒,早就該換換口味了。
  •   63有漢化了嗎?求地址~
  •   別急,一般20號左右出raw,隔天我就能翻好
  •   坐等……
  •   就等新的volume了
  •   又更新了~
  •   本來在amazon上看到Penguin Classics有本叫Vinland Saga的書,包括The Saga of the Greenlanders 和 Eirik the Red’s Saga
    Eirik the Red’s Saga里第七章之后基本上都是敘述托爾芬(Thorfinn Karlsefni)的事,網(wǎng)上有資源,有興趣可以看下
    http://sagadb.org/eiriks_saga_rauda.en
  •   這網(wǎng)站真不錯。
  •   用Chorme帶的google translate把冰島語一些Saga轉(zhuǎn)成英語,翻譯質(zhì)量貌似還能接受
  •   同屬日耳曼語族,差距當(dāng)然不是特別大了……
  •   這是一部偉大的坑,日本人對歷史的透解太可怕了
  •   看了漫畫很震撼,又去翻了丘吉爾的《英語民族史》,里面是這樣描述的:卡紐特成為北方的重要君主,據(jù)說他統(tǒng)治著五六個王國。他在征服英格蘭的時候,已經(jīng)是丹麥的國王,不久又實現(xiàn)了另一愿望,成為挪威國王。蘇格蘭主動向他表示臣服。北歐人的力量雖然有所削弱,但仍然遍布世界各地,從挪威一直到北美,從波羅的海延伸到東方。但是,卡紐特在他的所有王國中,選擇了英格蘭作為長久住處和首都所在地。據(jù)說,他喜歡盎格魯撒克遜人的生活方式。他希望在人們的心目中成為“埃德加的繼承者”,因為同后世相比,埃德加統(tǒng)治下的17年和平生活仍然光彩奪目。他遍施法制,并且讓人們知道,這些法律的執(zhí)行完全不以他的行政權(quán)力為轉(zhuǎn)移。
    他修建教堂,宣布高度忠于基督教信仰和教皇。他還紀(jì)念被他的同胞殺害的圣埃德蒙和圣阿菲奇,虔誠而鄭重地把他們的圣骨移到坎特伯雷。1027年他在羅馬朝圣的時候,給他的臣民寫了一封寬宏大量、熱情洋溢的信,允諾執(zhí)政時公平如水,尤其強(qiáng)調(diào)向教會交納稅款的重要性。他的女兒和康拉德皇帝的長子結(jié)了婚,后者最終把神圣羅馬帝國的版圖從石勒蘇益格擴(kuò)展到艾德河畔??~特的這些卓越成就雖然得到上帝的祝福和命運的厚愛,但在很大程度上是靠他的個人才能取得的。從他的身上,我們又一次看到了偉大人物經(jīng)天緯地、治亂扶危的力量;也又一次看到,如果沒有這樣的偉人,世人將遭受不可估量的痛苦。
  •   看到第72話,感覺海盜戰(zhàn)記的深度已經(jīng)遠(yuǎn)超一般的歷史題材作品,只是選擇了一段亞洲人不太熟悉的歷史,人氣可能受到限制。
    漫畫本身可謂包羅萬象,加之素描傾向很重的畫風(fēng),堪稱一部漫畫版本的10世紀(jì)北歐人生活全書。以托爾芬和庫奴特為主線,涉及了當(dāng)時的歷史、政治、宗教、社會關(guān)系、戰(zhàn)爭(包括具體戰(zhàn)斗方式),除了更新慢之外,幾乎找不出什么缺點。
  •   這部漫畫相當(dāng)經(jīng)典啊,應(yīng)該動畫化,或者弄個真人版,比現(xiàn)在出的那些垃圾,好太多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jī)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