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域書目系統(tǒng)學

出版時間:2011-4  出版社:新加坡圣智學習亞洲私人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  作者:顧敏  
Tag標簽:無  

書籍目錄

埃倫·泰斯教授序
嚴立初館長序
Paula Kaufman教授序
顧敏館長序
目次
圖表目次
第一章:導論——書目學的源起與理論(顧敏)
第二章:古代書目與知識管理(嚴鼎忠)
第三章:近代編目發(fā)微與圖書館成長(吳英美)
第四章:書目性工具與參考服務(wù)(李宜容、黃玫溱)
第五章:機讀目錄與書目國際化(俞小明、鄭玉玲)
第六章:自動化索引系統(tǒng)與學術(shù)傳播(鄭寶梅、曾彩娥)
第七章:書目計量與知識行為研究(林巧敏)
第八章:數(shù)位化知識組織與內(nèi)容管理(王宏德)
第九章:網(wǎng)域化書目資訊與知識支援服務(wù)(曾堃賢)
第十章:展望——未來的書目管理與書目學(顧敏)
名詞釋義
研討紀要
參考書目
索引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廣域書目系統(tǒng)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獻給全球圖書館界默默辛勞的編目館員們
      讀顧敏先生的《廣域書目系統(tǒng)學》
       □顧犇
      
       今年4月就看到了臺灣顧敏先生等合作的新書《廣域書目系統(tǒng)學:圖書館事業(yè)與知識管理的基礎(chǔ)》,新加坡圣智學習亞洲私人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2011年出版。合作者包括:鄭寶梅、曾堃賢、鄭玉玲、嚴鼎忠、王宏德、吳英美、顧敏、李宜容、俞小明、陳慧文、林巧敏、黃玫溱,其中有不少是熟悉的名字,有過交往。
      
       前幾天見到顧敏先生,獲得了親筆簽名本。一翻開書,就覺得分量不輕,有國際圖聯(lián)(IFLA)現(xiàn)任主席埃倫·泰斯、新加坡國家圖書館館長嚴立初、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qū)圖書館總館長Paula Kaufman和作者自己的序。
      
       顧敏先生出身編目員,對編目工作有獨特的感情,認為編目人員應該是圖書館的“大廚”,這個比喻很恰當。如果用餐館來比喻圖書館,那么編目員就好比是大廚,最辛苦,但卻少為人知。
      
       確實,編目工作是圖書館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但是圖書館領(lǐng)導往往視而不見。特別是在外包之風盛行的今天,編目工作越來越被邊緣化,很少有人認真思考外包工作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潛在問題,應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會給我們的后輩留下什么東西。外包不是不能的,但也不是萬能的。我們不能等出了問題之后,再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就晚了。
      
       聽說臺灣同行這幾年對編目工作的研究很有成績,這與顧敏先生的全力支持是分不開的。顧敏先生為本書作的序言寫于2010年12月25日,應該是他3年館長工作的一個總結(jié)。
      
       翻開顧敏先生的《廣域書目系統(tǒng)學》,正文前的獻詞很具有震撼力,特此轉(zhuǎn)載:
      
       撰述本書的目的:
       在探討書目的新意義,
       在給書目一個新的價值,
       而書目在數(shù)位時代的價值,
       其實也正是圖書館的新價值。
       謹以此書獻給:
       全球圖書館界默默辛勞的編目館員們,
       由于您們始終堅持理念的奉獻與付出,
       圖書館得以在大時代中度過一次次的危厄,
       義無返顧地為人類文明擔負起創(chuàng)新傳承的使命!
      
       前幾天與顧敏先生交談后,更感受到了他的使命感。他把編目事業(yè)放在圖書館事業(yè)的大環(huán)境下考慮,把圖書館事業(yè)放在人類文明、中華民族文化遺產(chǎn)的大背景下來考慮,很有遠見。事實上,編目事業(yè)大大推動了圖書館事業(yè)(起碼是在臺灣地區(qū))的發(fā)展。
      
       見到同行,他的話匣子打開了,滔滔不絕地說起他40年前組建臺灣清華大學圖書館中文部的情形。過去,臺灣清華大學主要研究原子能,都是“海歸派”,幾乎沒有中文書。他剛進入圖書館的時候,帶著工讀生等幾個人,完成了臺灣清華大學幾萬冊中文書的編目,還修改了5000個美國國會圖書館標題(LCSH)。他剛?cè)胄芯妥鼍幠浚哉f編目是他的“初戀情人”,既愛又恨。我想:恨得越深,其實就是愛得越深??!
      
       他建議我仔細閱讀第269頁以后的“研討紀要”,那里有很多思想的火花,沒有寫入正文。在14個月里,他組織了21次學習討論,才成就了本書。我認為,作為一個館長,能投入那么多精力在編目工作的細節(jié)上,實在是難能可貴!
      
       我與顧敏先生的緣分不淺。第一,我們同姓顧;第二,我們是同鄉(xiāng),他也出生于上海;第三,他從事編目工作多年,與我同行。
      
       他有3次機會當館長,直到3年前才如愿。在任期內(nèi),他把90天當作100天來安排工作,充分利用時間。他不要求部下業(yè)余時間加班,但是自己卻把一天當兩天用,充分用好任期880天的每一天。去年12月31日離職的時候,副手給他做了一個總結(jié)他政績的卷軸,他看后淚如雨下。
      
       在工作中,他是一個懂學術(shù)、會管理、有遠見、有思想的人。在生活中,他很平易近人,令人感覺親切。那次在澳門聽他作總結(jié)發(fā)言,滔滔不絕,切中要點,妙趣橫生。
      
       退休以后的顧敏先生如脫韁之馬,忙于兩岸交流,還任浦東同鄉(xiāng)會會長。祝顧敏先生身體健康,今后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原載《圖書館報》,2011年8月12日,A07版
  •     今天看到臺灣顧敏先生等合作的新書《廣域書目系統(tǒng)學:圖書館事業(yè)與知識管理的基礎(chǔ)》(Bibliography Complex: Fundamentals of Librarianship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新加坡圣智學習亞洲私人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2011年出版,ISBN 978-981-4336-84-0,軟皮精裝,314頁。
      合作者包括:鄭寶梅、曾堃賢、鄭玉玲、嚴鼎忠、王宏德、吳英美、顧敏、李宜容、俞小明、陳慧文、林巧敏、黃玫溱,其中有不少是熟悉的名字,有過交往。編目部主任嚴鼎忠先生做了全書的索引。
      一翻開書,就覺得分量不輕,有國際圖聯(lián)(IFLA)現(xiàn)任主席埃倫·泰斯、新加坡國家圖書館館長嚴立初、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qū)圖書館總館長Paula Kaufman和作者自己的序。
      我是2006年第一次見到顧敏先生的,當時是在臺北的飯桌上,互相敬酒。
      2008年得知他擔任館長,感到很高興。2008年11月,我在澳門與他再次見面,照了合影??偟母杏X是他很幽默、率真、慈祥、平易近人,是學術(shù)型和業(yè)務(wù)型的領(lǐng)導。
      我去年得到他的簽名本《廣域圖書館:數(shù)位圖書館時代的知識文明》,是他所在圖書館的一個中程發(fā)展策略計劃,很有參考價值。
      他出身編目,對編目工作有獨特的感情,認為編目人員應該是圖書館的“大廚”,這個比喻很恰當。
      聽說臺灣同行這幾年對編目工作研究很有成績,這與他的全力支持是分不開的。顧敏先生為本書的序言寫于2010年12月25日,應該是他在館長職務(wù)上的最后幾天時間內(nèi),這本書也成為他三年工作的一個總結(jié)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