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人生哲學系列叢書(4冊套裝)

出版社: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Will Bowen  

內容概要

  季羨林先生是著名學者、國學大師、同時它還是著名的散文大家。季羨林素以學術造詣較深著稱,他雖是年事耄耋卻神思煥發(fā),有大量散文隨筆問世,亦是文壇一大幸事?!都玖w林人生哲學系列叢書(4冊套裝)》收集了作者近年來發(fā)表的散文隨筆,蘊涵著作者一生的追求、理想和人生觀,它雖沒有華麗的語言,但從平實無華的敘述中,卻透露出許多深刻的人生哲理,讀過之后讓人的心靈不禁為之一振。這些作品內容豐富,構思精巧,文筆精妙,從書中可以領略欣賞季羨林先生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為人處事的原則,以及對待人生的態(tài)度。讀他的作品是一種享受,開懷釋卷,典雅清麗的文字拂面而來,純樸而不乏味,情濃而不矯作,莊重而不板滯,典雅而不雕琢。從中可以窺見國學大師的生活態(tài)度,耄耋老人的人生感悟、對于人生意義與價值的追尋。

作者簡介

  季羨林,(一九一一—二○○九) 字希逋,又字齊獎。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東方學家、思想家、鞠譯家、佛學家、作家。一九一一年八月六日出生于山東省臨清市康莊鎮(zhèn)。一九三。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一九三五年考取清華大學與德國的交換研究生,赴德國入哥廷根大學學習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羅文。一九四一年獲哲學博士學位。他在德國期間發(fā)表的論文獲得了國際學術界的高度評價,奠定了其在國際東方學和印度學界的地位。一九四六年回國,后被聘為北京大學教授,創(chuàng)建東方語文系并任首任系主任。一九五六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豁委員,一九七八年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 季羨林在佛典語言、中印文化關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學和比較文學等領域建樹頗多,著作等身,懸享譽海內外的東方學大師。他精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等十二種文字。他研究翻譯了大量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國經典,諸如梵文名著《沙恭達羅》和世界矚目的印度兩大史詩之一《羅摩衍那》。年逾八旬后,他開始撰寫80萬字的學術巨著《糖史》,還出版了《牛棚雜憶》、《閱世心語》、《病榻雜記》等多部著作。

書籍目錄

志慮心物:第一篇 期頤泛言中國的民族性滄桑閱盡話愛國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回到歷史中去恐怖主義與野蠻慈善是道德的積累莫讓時間再怕東方人談所謂“老齡化社會”長壽之道長生不老老少之間春色滿寰中朵朵葵花向太陽論“據(jù)理力爭”從小康談起公德忘真理愈辨愈明嗎睜一只眼 閉一只眼對號入座難得糊涂論怪論論說假話煉話—個值得擔憂的現(xiàn)象對廣告的逆反心理給“拆”字亮紅燈第二篇 杏壇語絲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化佛教與儒家和道教的關系研究中國文化應該把宗教考慮進來禪宗是佛教中國化的產物我學術研究的特點和范圍我和佛教研究把學術還給人民大眾抓住一個問題終生不放搜集資料必須有竭澤而漁的氣魄對待不同意見的態(tài)度滿招損,謙受益精華與糟粕關于義理、文章與考證研究、創(chuàng)作與翻譯并舉文字之國寫文章文以載道作文意匠慘淡經營中漢語與外語成語和典故漫談古書今譯漫談吐火羅文談翻譯多讀一點中外文學作品青年的使命提高高校學生人文素質的必要和可能第三篇 游目騁懷游石鐘山記登廬山法門寺逛鬼城游小三峽大覺寺富春江邊 瑤琳仙境蘭州頌登黃山記洛陽牡丹贊西安觀秦兵馬俑春城憶廣田延邊行下瀛洲游唐大招提寺國際大學深圳掠影火車上觀日出上海菜市場漢城憶燕園海棠花枸杞樹石榴花神奇的絲瓜第四篇 陶然忘機北京憶舊清華夢憶德國學習生活回憶幾件小事溫馨的回憶病房雜憶天上人間老人Wala三個小女孩黃色的軍衣一雙長滿老繭的手一個抱小孩子的印度人塔什干的一個男孩子難忘的一家人追夢晨趣紅年丟書咪咪兔子一條老狗從哲學的高度來看中餐與西餐一座精美絕倫的漢白玉雕像憶往述懷:第一篇 閱盡滄桑生命的價值我們面對的現(xiàn)實談老年養(yǎng)生無術是有術回頭看看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學一寸光陰不可輕希望在你們身上三思而行園花寂寞紅人間自有真情在老馬識途珍愛大自然走向天人合一寸草心回憶寂寞爽朗的笑聲毀譽談禮貌漫談撒謊論恐懼漫談消費壞人傻瓜隔膜送禮宗教第二篇 學林漫步一個老知識分子的心聲一個信念,一個主旨,一點精神一個老留學生的話研究學問的三個境界治學的態(tài)度與方法學問中沒有捷徑我與東方文化研究漫談書院文得學養(yǎng)談東方文學中國傳統(tǒng)小說在亞洲談西學東傳我和外國文學追求一個境界我對未來教育的幾點希望談文學交流談中國書法漫談散文論新體舊詩語言與文字文章的題目光彩的文明拿來和送去我和東坡詞學外語第三篇 此情猶思我的 第一位老師我的老師董秋芳先生對陳寅恪先生的一點新認識憶念胡也頻先生哭馮至先生我眼中的張中行記周培源先生也談葉公超先生二三事悼許國璋先生憶念鄭毅生先生遙遠的懷念談中國的“學統(tǒng)”夢縈未名湖天竺心影夜來香開花的時候文明人的公理醫(yī)學士兩個乞丐母與子尋夢戲劇師生之間一朵紅色石竹花芝蘭之室一個流傳歐亞的笑話第四篇 心與物游聽雨清塘荷韻二月蘭香櫞黃昏槐花懷念西府海棠胭脂古井換了人間馬纓花處處花開夾竹桃幽徑悲劇春滿燕園我愛北京的小胡同海上世界游天池火焰山下石林頌西雙版納禮贊在敦煌虎門炮臺訪紹興魯迅故居富春江上星光的海洋登蓬萊閣佛教圣跡巡禮賢行潤身閱世心語

章節(jié)摘錄

  中國的民族性  我一向認為,世界上不同的民族都有不同的民族性。那么,我們中華民族怎樣呢?我們中華民族當然不能例外?! ≈腥A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勤勞、勇敢、智慧,對人類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這是誰也否認不摔的。我自以生為中國人為榮,生為中國人自傲。如果真正有輪回轉生的話,我愿生生世世為中國人?! 〉恰粋€很大的“但是”,環(huán)視我們四周,當前的社會風氣,不能說都是盡如人意的。有的人爭名于朝,爭利于市,急功近利,浮躁不安,只問目的,不擇手段。大搶大劫,時有發(fā)生;小偷小摸,所在皆是。即以宴會一項而論,政府三令五申,禁止浪費;但是令不行,禁不止,哪一個宴會不浪費呢?賄賂雖不能說公行,但變相的花樣卻繁多隱秘。我很少出門上街;但是,只要出去一次,必然會遇到吵架斗毆的。在公共汽車上,誰碰誰一下,誰踩誰一腳,這是難以避免的事,只須說上一句:“對不起!”就可以化干戈為玉帛;然而,“對不起!”“謝謝!”這樣的詞兒,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不會說了,必須在報紙上大力提倡。所有這一切,同我國轟轟烈烈、紅紅火火的偉大建設工作,都十分矛盾,十分不協(xié)調。同我們偉大民族的光榮歷史,更是非常不相稱。難道說我們這個偉大民族“撞”著什么“客”了嗎?  魯迅先生是最熱愛中華民族的,他畢生用他那一支不值幾文錢的“金不換”剖析中國的民族性,鞭辟入里,切中肯綮,對自己也決不放過。當你被他刺中要害時,在出了一身冷汗之余,你決不會恨他,而是更加愛他。可是他的努力有什么結果呢?到了今天,已經“換了人間”,而魯迅點出的那一點缺點,不但一點也沒有收斂,反而有增強之勢?! ∮腥苏f,這是改革開放大潮社會轉軌之所致。我看,恐怕不是這個樣子。前幾年,我偶爾為寫《糖史》搜集資料讀到了一本19世紀中國駐日本使館官員寫的書,里面講到這樣一件事。這一位新到日本的官員說:他來日本已經數(shù)月,在街上沒有看到一起吵架的。一位老官員莞爾而笑,說:我來日本已經四年,也從來沒有看到一起吵架的。我讀了以后,不禁感慨萬端。不過,我要補充一句:日本人彬彬有禮,不吵架,這十分值得我們學習。對廣大日本人民來說,這是完全正確的。但是對日本那一小撮軍國主義侵略分子來說,他們野蠻殘暴,嗜血成性,則完全是另一碼事了。  不管怎樣,中國民族性中這一些缺點,不自改革開放始,也不自建國始,更不自魯迅時代始,恐怕是古已有之的了。我們素稱禮義之邦,素講倫理道德,素宣揚以夏變夷;然而,其結果卻不能不令人失望而且迷惑不解。難道我們真要“禮失而求諸野”嗎?這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所面臨的而又必須認真反省的問題?! 嫔i啽M話愛國  我1946年回到北大任教,至今有53年是在北大度過的。在北大53年問,我走過的并不是一條陽光大道。有光風霽月,也有陰霾漫天;有“山重水復疑無路”,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個人只有一次生命,我不相信什么輪回轉生。在我這僅有的可貴的一生中,從“春風得意馬蹄疾”的少不更事的青年,一直到“高堂明鏡悲白發(fā)”的耄耋之年,我從未離開過北大。追憶我的一生,“雖九死其猶未悔”,怡悅之感,油然而生?! ∏皫啄?,北大曾召開過幾次座談會,探討的問題是:北大的傳統(tǒng)到底是什么?參加者很踴躍,發(fā)言也頗熱烈。大家的意見不盡一致。我個人始終認為,北大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根深蒂固的愛國主義?! √热糇屑毞治銎饋恚郎嫌袃深惤厝徊煌膼蹏髁x。被壓迫、被迫害、被屠殺的國家和人民的愛國主義是正義的愛國主義,而壓迫人、迫害人、屠殺人的國家和人民的“愛國主義”則是邪惡盼“愛國主義”,其實質是“害國主義”。遠的例子就不用舉了,只舉現(xiàn)代的德國的法西斯和日本的軍國主義侵略者,就足夠了。當年他們把“愛國主義”喊得震天價響,這不是“害國主義”又是什么呢?  而中國從歷史一直到現(xiàn)在的愛國主義則無疑是正義的愛國主義。我們雖是泱泱大國,實際上從先秦時代起,中國的“邊患”僦連綿未斷。一直到今天,我們也不能說,我們毫無“邊患”了,可以高枕無憂了?! v史事實是,絕大多數(shù)時間,我們是處在被侵略的狀態(tài)中。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中國在歷史上涌現(xiàn)的偉大的愛國者之多,為世界上任何國家所不及。漢代的蘇武,宋代的岳飛和文天祥,明代的戚繼光,清代的林則徐等等,至今仍為全國人民所崇拜,至于戴有“愛國詩人”桂冠的則不計其數(shù)。唯物主義者主張存在決定意識,我們祖國幾千年的歷史這個存在決定了我們的愛國主義?! ≡诠糯?,幾乎在所有國家中,傳承文化的責任都落在知識分子的肩上。在歐洲中世紀,傳承者多半是身著黑色長袍的神父,傳承的地方是在教堂中。在印度古代,文化傳承者是婆羅門,他們高居四姓之首。東方一些佛教國家,古代文化的傳承者是穿披黃色袈裟的佛教僧侶,傳承地點是在僧廟里。中國古代文化的傳承者是“士”。傳承的地方是太學、國子監(jiān)和官辦以及私人創(chuàng)辦的書院。在世界各國文化傳承者中,中國的士有其鮮明的特點。早在先秦,《論語》中就說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士們儼然以天下為己任,天下安危系于一身。在幾千年的歷史上,中國知識分子的這個傳統(tǒng)一直沒變,后來發(fā)展成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后來又繼續(xù)發(fā)展,一直到了現(xiàn)在,始終未變。  不管歷代注疏家怎樣解釋“弘毅”,怎樣解釋“任重道遠”,我個人認為,中國知識分子所傳承的文化中,其精髓有兩個鮮明的特點:一個是愛國主義,一個就是講骨氣、講氣節(jié)。換句話說,也就是在帝王將相的非正義面前不低頭;另一方面,在外敵的斧鉞面前不低頭,“威武不能屈”。蘇武和文天祥等等一大批優(yōu)秀人物就是例證。這樣一來,這兩個特點實又有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了,其關鍵還是愛國主義。  中國的知識分子有源遠流長的愛國主義傳統(tǒng),是世界上哪一個國家也不能望其項背的。盡管眼下似乎有一點背離這個傳統(tǒng)的傾向,例證就是苦心孤詣千方百計地想出國,有的甚至歸化為“老外”不歸。我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是:這只能是暫時的現(xiàn)象,久則必變。就連留在外國的人,甚至歸化了的人,他們依然是“身在曹營心在漢”,依然要尋根,依然愛自己的祖國。何況出去又回來的人漸漸多了起來昵?我們對這種人千萬不要“另眼相看”,也不要“刮目相看”。只要我們國家的事情辦好了,情況會大大地改變的。至于沒有出國也不想出國的知識分子占絕對地多數(shù)。如果說他們對眼前的一切都很滿意,那不是真話。但是愛國主義在他們心靈深處已經生了根,什么力量也拔不掉的。甚至泰山崩于前,迅雷震于頂,他們會依然熱愛我們這偉大的祖國。這一點我完全可以保證。對廣大的中國老、中、青知識分子來說,我想借用一句曾一度流行的,我似非懂又似懂的話:愛國沒商量。  我生平優(yōu)點不多,但自謂愛國不敢后人。即使把我燒成了灰,我的每一?;乙策€會是愛國的,這是我的肺腑之言?! o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這是一句頗常引用的古語,一般人很難理解透徹的。試想一一個國家,不管是歷史上的,還是現(xiàn)在的,外無敵國外患,邊境一片平靜,內則人民和睦,政治清明,民康物阜,不思憂患,這難道不是人間樂園嗎?  然而,一部人類歷史卻證明了另外一個真理。人們嘴里常說的一些俗話,也證明了另外一種情況。常言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边@一句簡單明了的話,幾乎每個人都有這種經驗。至于一個國家,例子也可以舉出一些來。唐明皇時代,經過了開元、天寶之治,天下安康,太倉里的米都多得爛掉。舉國上下,忘乎所以。然而“漁陽顰鼓動地來”,唐明皇倉皇逃蜀,楊貴妃自縊馬嵬,幾乎亡了國。安祿山是胡人,現(xiàn)在胡人已多半融入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當時卻只能算是敵國。明皇的朝廷上下缺少了敵國外患的憂患意識,結果是皇帝被囚廢,人民遭了大殃。對我們來說,這實在是一面明鏡,也充分證明了“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這個真理?! ‘斍?,我國人民,在改革開放以來,生產有了發(fā)展,生活有了提高;但是,根據(jù)我的觀察和我自己的親身體驗,憂患意識卻大大地衰退,衰退到快要消失的地步。有的人爭名于朝,爭利于市,好像是真正天下太平,可以墊高了枕頭,酣然大睡了?! 膰H上來看,原來的兩個超級大國只剩下了一個,它已忘乎所以,以國際警察自命,到處揮舞大棒,干涉別人的內政。但是,一些人,包括我自己在內,下意識里認為,大棒反正不敢揮舞到我們頭上來,我們一點憂患意識也用不著有了,心安理得地大唱卡拉OK,大吃麥當勞。環(huán)顧世界,怡然自得?! ∪欢?,正在這千鈞一發(fā)的關頭上,宛如石破天驚一般,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用導彈轟炸了我們的駐南使館,造成了人員傷亡,房舍破壞。這本是一件極壞的事情;然而,壞事變成了好事,一聲炸彈響,震醒了我們這些酣睡的人們,震清了我們的腦袋瓜,使我們憬然省悟,世界原來并不和平,敵國外患依然存在。這一聲炸彈震醒了我們的憂患意識,使我們舉國上下奮發(fā)圖強,同仇敵愾,團結更加強固,這大大有利于我們國家的進步與建設?! ‖F(xiàn)在回到本文的標題上,我們真不得不從內心深處感激我們的古人。他們充滿了辯證思維,顯示了無比的智慧。我想,我們全體炎黃子孫都會為此而感到無尚的驕傲的?! 』氐綒v史中去  一提到科欽,我就浮想聯(lián)翩,回到悠久的中印兩國友誼的歷史中去。  中印兩國友誼的歷史,在印度,我們到處都聽人談到。人們都津津有味地談到這一篇歷史,好像覺得這是一種光榮,一種驕傲。  但是,有什么具體的事例證明這長達兩千多年的友誼的歷史昵?當然有的。比如唐代的中國和尚玄奘就是一個。無論在哪個集會上,幾乎每一位致歡迎詞的印度朋友都要提到他的名字,有時候同法顯和義凈一起提。聽說,他的事跡已經寫進了印度的小學教科書。在千千萬萬印度兒童的幼稚的心靈中,也有他這個中國古代高僧的影像?! 〉?,還有沒有活的見證證明我們友誼的歷史呢?也當然有的,這就是科欽。而這也就是我同另外一位中國同志冒著酷暑到南印度喀拉拉邦這個濱海城市去訪問的緣由。  我原來只想到這個水城本身才是見證。然而,一下飛機,我就知道自己錯了。機場門外,紅旗如林,迎風招展。大概有上千的人站在那里歡迎我們這兩個素昧平生的中國人。“印中友誼萬歲”的口號聲,此起彼伏,宛如科欽港口外大海中奔騰洶涌的波濤。一雙雙洋溢著火熱的感情的眼睛瞅著我們,一只只溫暖的手伸向我們,一個個照相機錄音機對準我們,一串串五色繽紛的花環(huán)套向我們,科欽市長穿著大禮服站在歡迎群眾的前面,同我們熱烈握手,把兩束極大的紫紅色的溢著濃烈的香味的玫瑰花遞到我們手中。  難道還能有比這更好的更適當?shù)闹袊《葍蓢颜x的活的見證嗎?  但這才剛剛是開始?! ∥覀冊陲w行了一千多公里以后,只到旅館里把行李稍一安排,立刻就被領到一個濱海的廣場上,去參加科欽市的群眾歡迎大會。這是多么動人的場面?。∵€沒有走到入口處,我們就已經聽到人聲鼎沸,鞭炮齊鳴,大人小孩,樂成一團。最使我們吃驚的是,我們在離開祖國千山萬水遙遠的異國,居然看到只有節(jié)日才能看到的焰火。隨著一聲聲巨響,焰火飛向夜空,幻化出奇花異草,萬紫千紅??茪J地處熱帶,一年四季都是夏天。在大地上看到萬紫千紅的奇花異草,那就是“司空見慣渾無事”。然而現(xiàn)在那長滿了奇花異草的錦繡大地卻驀地飛上天去,誰會不感到吃驚而且狂喜呢?  就在這吃驚而且狂喜的氣氛中,我們登上了大會的主席臺。市長穿著大禮服坐在中間,大學校長和從邦的首府特里凡得瑯趕來參加大會的部長坐在他的身旁。我們當然是坐在貴賓的位子上。大會開始了,只見萬頭攢動,掌聲四起,估計至少也有一萬人。八名幼女,穿著色彩鮮艷的衣服,手里拿著一些什么東西,邁著細碎而有節(jié)奏的步子,在主席臺前緩慢地走了過去,像是一朵朵能走路的鮮花。后面緊跟著八名少女,也穿著色彩鮮艷的衣服,手里拿著燭臺和燈,邁著細碎而有節(jié)奏的步子,在主席臺前緩慢地走了過去,也像是一朵朵能走動的鮮花。我眼花繚亂,恍惚看到一團團大花朵跟著一團團小花朵在那里游動,耳朵里卻是“時聞雜佩聲珊珊”。最后跟著來的是一頭大象,一個手撐遮陽傘的漢子踞坐在它的背上。大象渾身上下披掛著彩飾,黃的是金,白的是銀,累累垂垂的是珊瑚珍珠,錯彩鏤金,輝耀奪目,五色相映,光怪陸離。它簡直讓人看不出是一頭大象,只像是一個神奇的龐然大物,只像是一座七寶樓臺,只像是一座嵌崎的山岳,在主席臺前巍然地走了過去。在印度神話中,我們有時遇到天帝釋出游的場面,難道那場面就是這個樣子嗎?在梵文史詩和其他著作中,我們常常讀到描繪宮廷的篇章,難道那宮廷就是這樣富麗堂皇嗎?印度的大自然紅綠交錯,花團錦簇,難道這大象就是大自然的化身嗎?我腦海里幻想云涌,聯(lián)想蜂聚,一時排遣不開。但眼睛還要注視著眼前的一切情景,我真有點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了?! 〉?,花環(huán)又獻了上來,究竟有多少人多少單位送了花環(huán),我看誰也說不清楚。我們都不懂馬拉雅蘭語。主席用馬拉雅蘭語朗讀著獻花單位的名稱。于是,干部模樣的、農民模樣的、學生模樣的、教員模樣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一個接一個地走到我們的桌前,往我們脖子上套花環(huán)。川流不息,至少有七八十人,或者更多一些。而花環(huán)的制作,也都匠心獨運。有的長,有的短,有的粗大厚實,有的小巧玲瓏;都是用各色各樣的鮮花編成:白色的茉莉花和晚香玉,紅色的石竹,黃色的月季,紫紅色的玫瑰,還有許多不知名的花朵,都是用金線銀線穿成了串,編成了團,扎成了球。我簡直無法想象,印度朋友在編扎這些花環(huán)時用了多少心血,花環(huán)里面編織著多少印度人民的深情厚誼。花環(huán)套上脖子時,有時濃香撲鼻,有時感到愉快的沉重。在我心里卻是思潮翻滾,感動得說不出話來。然而花環(huán)卻仍然是套呀,套呀,直套到快遮住了我的眼睛,然后輕輕地拿下來,放在桌子上。又有新的花環(huán)套呀,套呀。我成了一個花人,一個花堆,一座花山,一片花海?!  ?/pre>

媒體關注與評論

  時間是毫不留情的,它真使人在自己制造的鏡子里照見自己的真像!如果 人生真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于對人類發(fā)展的承上啟下、承先啟后的責任感?!  玖w林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