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一代

出版時間:2008-12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作者:潘鳴嘯  譯者:歐陽因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1966年中國掀起文化大革命,學校停課,城鎮(zhèn)中學生先「鬧革命」,當紅衛(wèi)兵,後被遣送到農村去。統計1968至1980年間,大約有一千七百萬人。這場有組織的重要人口遷移,是一場徹底的政治運動,名為「上山下鄉(xiāng)運動」。在世界或在中國來看,都是史無前例的。這場運動對整整這一代城鎮(zhèn)青年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不僅打亂了他們的生活秩序,使他們失去了受教育的機會,而且影響到他們的家庭,以及整個城市社會,甚至農村社會。因此,這整一代人可以被稱作「失落的一代」。
.
本書揭示發(fā)起這場運動的領導人的公開或隱蔽的動機,與他們?yōu)檫_到目的所使用的手法,同時分析他們的這些決定在整個社會上引致的後果。此外,本書探討了下鄉(xiāng)運動進行了二十多年,包括文革前小規(guī)模的運動,為何會在1980年突然壽終正寢,並且研究這場運動在中國社會、政治及經濟上留下了什麼印記,以及它在中國當代歷史上應該佔一個什麼位置。
.
.
.
書評
.
本書對中國的上山下鄉(xiāng)運動作了全方位研究,指出其動因不僅在經濟人口方面,也在政治方面,論述之廣泛,分析之深入,構成了當代中國史研究重要的一章。
.
徐友漁,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
.
這本書以翔實的資料及充分的論據闡釋了當年發(fā)生的令人心寒的歷史事實。
.
André Laliberté, China Quarterly
.
.
中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運動雖為一重要事件,但卻遠不如紅衛(wèi)兵造反那樣廣為人知。如今,潘鳴嘯終於為我們完成了一本含有確鑿證據的學術論著。
.
Lucien Bianco, China Perspectives
.
.
眼前這部巨作匯集了與經歷過那悲慘時期的各路英雄的面談紀錄,對紛繁雜陳的中國資料抽絲剝繭尋根究底,經過長期醞釀,最終給我們清晰地勾畫出毛的文化革命的一個不可忽略的重要側面。
.
Marie-Claire Bergère, Vingtième Siècle

作者簡介

作者
.
潘鳴嘯(Michel Bonnin),法國漢學家,先後在巴黎獲哲學學士學位、中國語言與文化碩士學位及歷史博士學位,現於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教授中國當代史,主要研究範圍為當代中國社會的各種問題:民主運動、就業(yè)、民工等,並對中國政治制度進行探討。九十年代初,潘氏出任在香港成立並由法國政府資助的法國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創(chuàng)辦雜誌《神州展望》法語版及英語版。早在七十年代他就開始進行有關中國知青下鄉(xiāng)運動的研究,在多種法文或中文刊物上發(fā)表論文。
.
.
譯者
.
歐陽因(Annie Au-Yeung),早年畢業(yè)於北京外國語學院,後獲法國語言學博士學位。長年從事法漢雙語教學、翻譯及語言研究工作,1998年榮獲法國政府為表彰她的貢獻而授予的國家一級教育勳章。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失落的一代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7條)

 
 

  •     文學不同于歷史,而糟糕的文學卻每每與流行歷史敘述暗通款曲。子曰:文勝質則史。缺少了誠質的文學近似于粉飾太平的策祝史述,如果文學作者不能從裹脅時代的歷史觀中掙脫出來,如果他不能對歷史有誠實自省的洞見,就必然成為流行歷史敘述的奴仆,而隨后唯一的差異只在于,他是順從的奴仆還是反抗的奴仆。
      
      從這個意義上,法國學者潘鳴嘯的史著《失落的一代——中國的上山下鄉(xiāng)運動?1968~1980》(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0年版),在清理一個時代的歷史敘述的同時,也無意中就知青文學乃至更廣闊意義上的中國當代文學,為我們提供了另外一種審視的角度。作者在《引言》部分交代資料來源,其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直接資料來源,便是海內外公開發(fā)表過的涉及這段歷史的文學作品,“當然,想在社會科學上利用文學材料,必須將真實與文學手法分得一清二楚。在中國還得分辨是否屬于宣傳。即使在1978年之后,‘為了說出一句真話,有時候只好用一句假話來鋪墊啊’(劉心武語),其實,當熟悉了中國革命時期文學的那老一套陳詞濫調的時候,就很容易從作品中剔出為迎合某些不得已的公式套話而寫的那些篇章或段落……總體上,我認為那些作品中描繪的下鄉(xiāng)運動和從采訪中得到的印象大致吻合,因而就肯定了我已經獲知的確實是無有虛假”。這似乎讓我想起切斯特頓的妙語,“一本書作為書籍越不誠實,那它作為公開的紀實小說就越誠實”。
      
      作為一個浸淫于法國史學傳統的歷史學者,潘鳴嘯的志向并非在于揭示歷史的所謂真相,而是重新構擬和理解這場運動發(fā)生的動機、發(fā)展的邏輯,以及其欲達到效果與實際后果的偏離。他最終和盤托給我們的,是一個深淵,一個絕大多數親身經歷過這場運動的當代文學作者都無力正視的深淵。
      
      這深淵首先是屬名的。
      
      從常識的觀點來看,言辭的發(fā)明,是為先于它存在的思維和事實提供了表達方法,但現代語言學開始質疑這種常識,他們認為,言辭不僅是用來命名的,它也一直在生成自己的范疇,決定那些言辭使用者的思維,并悄悄改變著它所指代的名。
      
      在作者看來,類似“上山下鄉(xiāng)”、“知識青年”、“十年文革”之類的流行歷史表述,多少都是與歷史原貌不相符合的,但這種不相符合,其實正是刻意為之的,是一種深諳言辭力量的政治訴求?!吧仙较锣l(xiāng)”的原始表述,是“下鄉(xiāng)上山”,是“指把干部和知識分子下放到農村地區(qū)去”,日后,“將兩個詞語掉過來說,并不真的意味著要把下鄉(xiāng)發(fā)展到高山上去,可能政府當局想借此突出運動的光榮高尚的英雄性質,同時也可以讓那既不好聽又不得人心的‘下’不那么刺耳。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都是使用‘下鄉(xiāng)運動’”;至于“知識青年”,實際意味也沒有這個名詞本身那么光鮮,它“根據中國官方規(guī)定的標準翻譯,英文是‘educated youth’,法文是有點兒別扭的‘jeunes instruits’。這已經是一個約定俗成的專用詞語,非指有知識的青年總體,僅指那些去了農村安家落戶的,或者即將成行的。這是一個多么絕妙的言辭生硬的政治宣傳術語實例”;更關鍵的“十年文革”的說法,按照作者的論證,也是不能成立的,“假使說‘文化大革命’有所指,那只能是從1966年5月到1969年4月這一大約三年的時間,在此期間暴力斗爭導致了政府體系的部分崩潰,最后在中共九大上重新建立了一個新政府,這次大會正式宣布了‘文化大革命’的‘勝利’(就是說結束了)……20世紀70年代,老百姓未曾認可這種偷天換日的轉義。受訪者們主動跟我說他們是‘文化大革命’后下鄉(xiāng)的,這顯然不是指‘1976年之后’,而是‘從1968年底起’”。
      
      種種言辭的戲法,可以被權力用來重構歷史,這并不奇怪,因為歷史敘述原本就和權力息息相關,但奇怪的是,幾代以言辭為生的文學寫作者竟然也默默接受此種歷史對于文學的殖民,他們拋棄了文學的一個最重要職責,即利用言辭,對舊有言辭所生成的大眾思維習慣乃至意識形態(tài)范疇進行消解和重建。通過歷史敘述,權力希望最終交付給大眾的思想盡可能地簡單、清晰而有條理,而文學一直在企圖恢復這個世界原本的多樣性、可能性、復雜性以及困難性,這不意味著文學作者要首先成為智者或哲人,只意味著他要誠實,只要他足夠誠實,他就自然會在亨利?詹姆斯所謂“未經整理的生活”中與這些多樣性、可能性、復雜性以及困難性相遇。從這個意義上來看,知青文學的大多數作者都不足夠誠實,當然,或許唯有不足夠誠實的人才得以被賜予在這個時代公開寫作的空間。
      
      其次,潘鳴嘯交付給我們的深淵,是屬人的。
      
      在書的第一部分,他探討這場運動的動機?!盀槭裁?968年底再度大張旗鼓地推行貫徹下放知識青年到農村去的政策?為什么采取群眾運動的形式并涉及絕大多數十五歲以上還未參加社會工作的城鎮(zhèn)青年?由此出現了眾多問題之后為什么這場運動依然持續(xù)了十幾年?”這些追問讓人隱約想起福爾摩斯,對于犯罪動機的執(zhí)拗考察幫助他圈定最終的罪犯。但相較于一場自上發(fā)起的席卷一千七百萬人的政治運動,小說中的連環(huán)殺人案至少在動機層面,顯得相當之小兒科。
      
      按照潘鳴嘯的研究,“這場運動主要有四個動機,又可分為三大類:意識形態(tài)動機(改造青年思想,消除社會分工和三大差別);政治動機(降伏紅衛(wèi)兵以恢復秩序及強化毛澤東的領袖魅力);社會經濟動機,一為積極的(發(fā)展農村和邊疆地區(qū)),另一為消極的(限制城市人口增長和解決失業(yè)問題)”。這些動機,有的在當時就被公開表述,有的則長期不為人所知,目睹作者對那些隱匿動機的搜抉辨析,會令人有毛骨悚然之感,但其實人類社會一直便是如此,一直都是通過講述一部分真實來隱瞞其他的真實。一個普通人做一件小事的動機,和一個龐大集體發(fā)起劇烈運動的動機,可以擁有同等程度的復雜和曖昧,一滴水的深度并不亞于一個海洋,理解了這一點,才算是理解何謂文學,文學就是要正視和理解這種人性共有的復雜與曖昧,無論它來自一個卑微者抑或一個強大的集體,而并非以某種勢利的姿態(tài)在受欺、自欺與欺人之間左沖右突。
      
      以這本史著呈現出來的、對復雜人類境遇的洞見,來衡量當代中國文學相關的表達,會令人覺得無比沮喪。在十七年文學乃至其后很多年的文學作品中,世界一般是由好壞兩種人組成的,偶爾由三種人組成,好人、壞人以及好壞參半的人。好人知道自己是好人,壞人也知道自己是壞人,都無趣得很,所謂小說表現人性,重點就是表現第三種好壞參半的人。這種人很糾結,不知道什么時候應該完成向著好人的那一躍,所以就需要小說家設置一些極端情節(jié),比如親愛者的死亡,來逼迫他們做出選擇,這種選擇,被稱作人性。這種對人性的認識,雖然看似復雜辯證,但依舊不自覺地深深依附于舊有的革命戰(zhàn)爭文學的二元對立模式,戰(zhàn)勝一方的權力機構通過這種二元對立模式先驗地確立好和壞的標準,文學的作用只是為了將這種標準形象化地推行給民眾,只是慢慢地,民眾也許會產生一些懷疑,世界真的是這樣二元對立、非黑即白嗎,有沒有更復雜真實的人性?我記得當年在黑白電視和彩色電視的交替時期,會有聰明的廠家生產一種廉價的電視彩膜,蒙在電視屏幕上,產生一種紅紅綠綠的彩電效果,很是流行過一陣子。那第三種好壞參半的人,就好比廉價的彩膜,它看似通向彩色電視的世界,事實上依舊是黑白電視時代的附庸,用虛假僵化的彩色來產生一種自欺欺人的幻覺,只不過,倘若一直看不到真實的彩色,多數人似乎也的確會愿意,暫時選擇這樣的代用品。
      
      “于是當我們以教育、提高別人為幌子進行著話語的蒙騙時,我們先已不自覺地蒙騙著自己,對那些更為聰明的人來說,事實上也就是先要偽裝自己——用自己筆下的好人把自己偽裝成好人。當國家權力一再以自身為目的而采取行動時,我們也就以國家利益的名義偽裝著自己,在國家利益與自己的利益完全一致的幌子下采取著以自身為目的的行動”(陳家琪《沉默的視野》)。
      
      在書末的“總結”部分中,潘鳴嘯談到“思想改造”乃至“以德甄選”制度對整整一代人的心性的毀壞,這是比肉身的傷害更為可怕,因為它會波及隨后的好幾代人身上?!案鶕R克思?韋伯,在戰(zhàn)爭及革命的非常時期里,個人行為的意義和真誠是比較容易判斷的。除了這種情況,魅力領袖的專制制度(建立在‘道德’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出身和能力基礎上)智慧鼓勵人們虛偽、保守、告密……大多數情況下全都是心口不一的兩面派……事實就證明了那些起帶頭作用的最先進的積極分子通常是最早離開農村的,因此這項以德甄選的政策只能導致全面感染憤世嫉俗的犬儒病……”
      
      潘鳴嘯用“失落的一代”來指稱這一代經歷過上山下山運動的知青,這個詞更流行的譯法是“迷惘的一代”,被格魯泰德?斯坦因用來稱呼海明威那一代經歷過一戰(zhàn)的青年藝術家和知識分子,“失落的一代”的譯法,似乎更側重他們丟失掉的,而非強調他們對于未來的訴求?!斑@失落的一代已經完全失去了幻想,也不再信守。他們曾經被美麗的言詞所欺騙,又為自己的天真輕信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現在他們得親眼見到才會相信,當然還得要他們愿意去相信?!?br />   
      在這個意義上,“失落的一代”的稱謂倒算名副其實,他們失落的,不僅僅是理想和青春。在“沉默的大多數”之外,他們中間最終只剩下兩種人長久地活躍,偽善者和憤世者。
      
     ?。ㄔ凇渡虾N幕?013年十一月號)
  •     知青上山下鄉(xiāng),就像現在的農民工進城,都是一場剩余勞動力的大轉移,但為什么當下農民工進城能夠創(chuàng)造理想效果,而知青上山下鄉(xiāng)卻效果不理想?
      一、人的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相互作用,但對兩個世界的改造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主觀世界雖然存在一種頓悟的可能,但真正讓主觀世界作用于客觀世界,并達到期望的目標,需要制度的配合,提供合適的環(huán)境,需要主觀世界能夠自由發(fā)揮積極作用,針對特定的客觀世界而去學習和掌握改造客觀世界的知識和方法。知青運動效果的不理想,有一個原因就是沒有制度和環(huán)境支持知青們去達成真正改造客觀世界的目標。缺乏制度和環(huán)境,片面的強調主觀和客觀的互動和相互改造,只能是一場表演式的胡鬧。
      二、勞動創(chuàng)造財富,但財富的創(chuàng)造存在生產可能性邊界和邊際成本的問題。在產業(yè)結構中,農業(yè)比之工業(yè)是一種低效和邊際成本較高的產業(yè),放棄工業(yè),而將勞動力大規(guī)模轉移到農業(yè)中無疑是一種資源配置的錯誤,和對資源的極大浪費。
      
  •      與書中的一代相比,LOSER我很慶幸沒有被強奸意志。
       中國貴族的意志從來沒有強奸過,一直都是走后門??蓱z的便是屌絲,包括中產的屌絲。
       第九章寫到知青女青年的父母打倒流落外地,自己下鄉(xiāng)下嫁于農民。這就是太年輕,對于世界的殘暴黑暗認識不清?!盎钪崩镆郧爸袊剳賽壅媸强纯囱?,男人肯補個瓦便是極好的了?!爱攪膺€在思考怎么取得男女之間的競爭平等,我國卻是人權問題。”呵呵,什么泡妞守則,情感來信,在我國只是玩笑。我國的男女還在私人財產上費盡心力。
       我國的農民么,男人愛賭愛打麻將,不求上進?!八麄冃男鬲M窄,斤斤計較,老想自己得到什么好處”,屌絲男是不會把女人看做人,女人只是私有財產,結婚生孩子一萬年不變,最好還是幾房幾室等著被艸,請看大紅燈籠高高掛。這樣的男人,高中聽著等你有錢了,幾噸的處女膜等你艸,長大后便變成衣冠禽獸??噙^頭的中年壯男么,等到花花世界一出現,就像“千與千尋”的爸媽變成了豬。
       書里寫到臘肉就是藥家鑫他爸。陶瓷鍋是不會把別人當人看。GAY娶女人結婚傳代,女人只有艸與孩子,文革做牛棚給知青住——總之別人就不是人,不把他人當生命尊重。 我們不會給乞丐一杯水,沒趕出門就不錯了。卻YY資本家的丑惡嘴臉,深怕自己不得權。
      
       少女啊,記住這個世界的幻象強奸你的肉體,腎上腺素的年輕,但強奸不了真金白銀和真相。
  •     本書確實給讀者提供了知青一代人的生存狀況,這是一個國家的悲劇,造成了人才的斷層也泯滅了一代人的青春。粗俗的講法,當時所謂的消滅三大差別就等于一開始有人吃屎有人吃飯,然后強行讓吃飯的人吃屎,造成所謂的平等真的顯得非常廉價。所謂的政治掛帥,事實不過是為了滿足某個人對于權力的欲望。集體化運動,反右XXX,以致于XX十年,對于滿腔狂熱的烏合之眾被別有用心的利用,造成了無法估量的后果。
      然而,就本書而言,作者所引用的材料多來源于文學作品,作品所具有的說服力并不強。而作者對于文革的界定,也并不敢茍同,因為作者僅就簡單幾句領導人的話語就此界定,難免有失偏頗。
      也許對于華人以至國外學者對于中國的研究來說,由于其并沒有深處其境,雖然有時獨到,但是也要保留一種對于“望文生義”的懷疑。
  •      這是一篇遲到的書評,但還是要感謝@法星社陳燁的贈書活動。法星社網絡讀書會讓更多愛讀書的學生讀到了更多的好書,是特別有意義的活動。
       法國漢學家潘鳴嘯先生所著的《失落的一代——中國的上山下鄉(xiāng)運動1968-1980》是一本對中國上山下鄉(xiāng)運動進行比較全方位研究的論著。作者首先分析了上山下鄉(xiāng)的動機,以三大動機概論:意識形態(tài)動機、政治動機和社會經濟動機。意識形態(tài)動機,具體指改造青年及消除社會分工;政治動機,主要是指恢復秩序及強化毛澤東的領袖魅力;社會經濟動機,則是強調發(fā)展農村和邊疆地區(qū)的同時,要限制城市人口的增長和解決失業(yè)問題。
       閱讀完這本書,我思考著上山下鄉(xiāng)運動的陰魂是否還在神州大地的上空遠遠徘徊著?上山下鄉(xiāng)運動雖然過去了三十多年,但我國政權組織未變,政黨統治意識也未發(fā)生實質變化,那上山下鄉(xiāng)運動是否沒有完全消失,可能正在以一種更隱蔽更為大眾所易接受的形式開展著?從動機來說,上山下鄉(xiāng)運動開展的意識形態(tài)動機和政治動機是那個時代所特有,時過境遷,具有不可復制性,而社會經濟動機則是到現在也有其存在的理由,因為農村和邊疆的經濟發(fā)展依然落后,城市化進程還比較緩慢,貧富差距的出現,使得城鄉(xiāng)差距進一步加大;另一方面,城市人口的增長和失業(yè)問題依然嚴重,甚至比三十幾年前更為嚴峻。那么,國家為了解決這種類似的問題,會采取什么措施呢?在三十幾年前,偉大領袖毛主席醞釀了一場浩浩蕩蕩的上山下鄉(xiāng)運動,解決了兩個問題 :一是城市人口過于集中或城市里人對于機遇的追求與可得的機會不成比例的問題;二是鄉(xiāng)村遠遠落后于城市的現實的問題。因為如果將城市過剩的有知識有文化的青年輸往農村轉變?yōu)椤坝形幕男罗r民”。既解決了人口分布的失衡又緩解了人力資源配置的失衡,同時也改變了農村落后的境況。可謂一舉多得。
       而將有知識有文化的青年輸往農村,這一舉措,到現在也正在實施著,但早已不是打著上山下鄉(xiāng)的旗號,而換之“選聘高校畢業(yè)生到村任職”、“三支一扶”計劃、“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等等。與上山下鄉(xiāng)最具可對比性的要數“三支一扶”計劃,該計劃是2006年2月25日,各部門聯合組織開展大學畢業(yè)生到農村基層從事支教、支農、支醫(yī)和扶貧工作?!叭б环觥庇媱澋目谔柺恰暗轿鞑咳?、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上山下鄉(xiāng)的口號是“廣闊天地,大有作為”。不一樣的時代,不一樣的運動,不一樣的口號,而其出發(fā)點和精神確有諸多相似之處,但仔細對比,這兩者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也有著很多不一樣的內容。
       一樣的廣闊天地,不一樣的大有作為。
       首先,在計劃落實方面,上山下鄉(xiāng)要求所有適齡青年除了當兵以外,基本上都屬于征召范圍,而且從1968年開始采取的是強制性的,在原則上成為固定不變的政策;“三支一扶”計劃采取的是公開招募、自愿報名、組織選拔、統一派遣的方式,從2006年起連續(xù)5年,每年招募2萬名左右高校畢業(yè)生,主要安排到鄉(xiāng)鎮(zhèn)從事支教、支農、支醫(yī)和扶貧工作。
       其次,在服務時限方面的規(guī)定,上山下鄉(xiāng)提倡的是永遠扎根,要求“插隊落戶”成為“社會主義新型農民”;“三支一扶”計劃工作時間一般為2年,工作期間給予一定的生活補貼。工作期滿后,自主擇業(yè),擇業(yè)期間享受一定的政策優(yōu)惠。
       最后,最大的不同是在就業(yè)服務及政策方面,上山下鄉(xiāng)期初是要求落戶扎根,只是到70年代后期,出現了大規(guī)模的的抗爭,知青們通過請愿、罷工、臥軌、甚至絕食等方式的抗爭強烈要求回城,后來慢慢開始允許知識青年以招工、考試、病退、頂職、獨生子女、身邊無人、工農兵學員等各種各樣名目繁多的名義逐步返回城市,但大部分知青則永遠失去了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他們在九十年代的下崗潮中更是首當其沖,由于被工作單位裁減而失業(yè);而現今是將著眼點放到了大學畢業(yè)生的身上,并頒布了一系列優(yōu)惠政策吸引大學生畢業(yè)生支援農村建設。據調查,大學生村官最吸引大學生的一點當屬考公務員加分的優(yōu)惠政策了。而“三支一扶”計劃對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大學生,頒發(fā)由人事部統一印制的《高校畢業(yè)生到農村基層服務證書》,作為服務期滿后享受相關就業(yè)優(yōu)惠政策的依據。例如:①相關事業(yè)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應拿出不低于40%的比例,聘用具有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高校畢業(yè)生,在同等條件下要優(yōu)先聘用“三支一扶”大學生。②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學生,根據本人意愿可以回到原籍或到其他地區(qū)工作,凡落實了接收單位的,接收單位所在地區(qū)應準予落戶。③進入國有企事業(yè)單位時,由接收單位按照所任職務比照同等條件人員確定其職務工資標準,其服務期限計算為工齡,在今后晉升中高級職稱時,同等條件下優(yōu)先評定等。
       這樣的優(yōu)惠政策使得“三支一扶”計劃在社會分層差距加大的情境下,少數貧寒子弟想通過這樣“曲線救國”的方式增加自身向上層級流動的砝碼,而等到他們完成了“三支一扶”計劃,想得到優(yōu)惠政策的庇佑時(例如,2010年起取消了對“三支一扶”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大學生考研加分優(yōu)惠政策),才會茫然的發(fā)現國家政策不穩(wěn)定性,使得貧寒子弟向上階層流動的追求永遠趕不上社會層級的差距擴大化。就像當年的上山下鄉(xiāng)一樣,有背景有后臺的可以通過各種關系先上山下鄉(xiāng),先選擇下鄉(xiāng)地點,先回城,先上大學,先穩(wěn)定工作……
       一樣的廣闊天地,不一樣的大有作為,而結局似乎回到了原點。
       (這本書對上山下鄉(xiāng)運動做了比較詳盡的論述,對這一運動也花了頗多心思研究,但全書在編排上有些許不合理,洋洋灑灑通篇論述,印刷排版文字也過于密集,閱讀起來略顯疲憊。對上山下鄉(xiāng)運動需要進一步了解的愛好者,也可參看托馬斯·伯恩斯坦的《上山下鄉(xiāng):中國青年從城市到農村的轉移》或托馬斯·沙平的《中國青年的下鄉(xiāng)運動:1955-1980》,同樣精彩。)
      
  •       很感謝法星社讓我接觸到了《失落的一代》這本書,讓我這個90后透過這本書中的文字更深刻地去了解上山下鄉(xiāng)的那一代人的生活以及那個時代那些不為人知的事情。
        當拿到這本書時,我驚詫于這本書的作者居然是一位法國人,他對于中國那段歷史的了解真的很深刻,這不禁也給予我一個很大的沖擊,讓我在不敢去褻瀆這一切。
        《失落的一代》主要是關于上山下鄉(xiāng)運動的一個資料的整理記錄,作者通過對中國“知青學”的研究之后而作成此書。在我的心靈和腦海中,提及上山下鄉(xiāng),也只是與阿姨舅舅曾經參加過此次運動,他們曾被參加農村勞動,在其中度過幾年這樣膚淺的想法和記憶罷了。《失落的一代》便向我們講解了當時的人為什么會去參加上山下鄉(xiāng)運動,參加運動期間主要做些什么,這場運動對于當時的社會以及現在的社會的后果及影響等等。在蘇聯出現修正主義以后,毛澤東同志認為:要嚴格的反對和防止修正主義,以及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復辟,捍衛(wèi)初生的新中國的文化,于是發(fā)動和領導了文化大革命運動。上山下鄉(xiāng)運動就是在文化大革命運動期間,毛主席發(fā)出“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為的”,“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中國政府組織大量城市“知識青年”離開城市,在農村定居和勞動的政治運動。據統計,自 1968年至1980年期間,大約1700萬城鎮(zhèn)中學生被下放到農村,他們曾被最高領袖譽為“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在一個“歸根到底屬于你們”的世界里,浩浩蕩蕩的脫離學業(yè),走向農業(yè)。
        通過閱讀,我了解到作者提出這場運動的動機有:一是意識形態(tài)動機,改造青年及消除社會分工;二是政治動機,恢復秩序及強化毛澤東的領袖魅力;三是社會經濟動機,發(fā)展農村和邊疆地區(qū)的同時,限制城市人口的增長和解決失業(yè)問題。 從這場運動的結果來看,一些知青的確是給農村帶去新的發(fā)展模式,為農村經濟的發(fā)展出了自己的一份力,因為知青大量涌入農村,確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城市的就業(yè)壓力和減緩了人口增長的趨勢。同時,許多知青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一些成就,如史鐵生、梁曉聲、葉辛等都成為了作家,以親身經歷創(chuàng)作了知青文學作品,但是,其中也有大量知青回歸城市之后出現就業(yè)困難,因為缺少了教育而使他們的就業(yè)也喪失了競爭力,同時在知青們下鄉(xiāng)期間,官場政治的一些潛規(guī)則不得不給某些人設置了門檻,讓大家太早接觸了社會,深受條條框框的限制,影響了社會的風氣。與此同時,知青涌入農村,城市缺乏勞動力,發(fā)展速度大大減緩,貧瘠的農村在前所未有的戶籍制度和統購統銷制度下更加度日艱難,整個國家發(fā)展與發(fā)達國家的距離變得越來越遠,從而影響了整個國家的綜合國力的提高。
        雖然一些知青在那次運動后會有所成就,并時刻在“憶苦思甜”,可是在那個年代里,他們的青春時光與受教育的好時光被虛拋于那片泥土地上,失去受高等教育,提升修養(yǎng)與個人才能的機會的同時,也讓自己的年輕資本被耗盡,無法充分利用,同時祖國的發(fā)展也受限,城市進程的緩慢給國家的繁榮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撓。失落的一代在所謂的“烏托邦思想”的實現進程中成長著,可最終卻得在失落中度過余生,承受著這場運動所帶來的“影響”。
        
  •     春節(jié)假期中很無意發(fā)現此書,封面很淳樸,五六十年代很常見的革命招貼畫形式,內容是文革,按理說也不是新題材,國內有大量文革傷痕文學的存在,但是這本書有兩點比較吸引我,一是作者是個法國老學究,通過一個老外的眼睛來看中國土生土長的文化大革命,可能會有點不同的東西。二是通過目錄發(fā)現本書更像是報告文學或者研究性論文,而不是小說,從這個角度看國內研究性文章很少,所以就花了一天半的時間將此書看完,受益匪淺。
      國內至今對文革基本就是用十年浩劫來定論,至于怎么引起的,怎么發(fā)展和結束的,已經未來怎么來避免,至少我接觸的比較少。這本書從動機以及發(fā)展軌跡上給我們展示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脈絡,無論是從政治上和經濟上對文革動機的分析,還是對其演變進行的分析以及對文革中各個側面尤其是知青面對的各種困難和社會對上山下鄉(xiāng)的反應和逃避所引起的種種現象作了全方位的闡述,邏輯上嚴謹,觀點上犀利,是本好書。
      - 2013.2.17@西安
  •     以史為鏡,可以明得失,我們都不希望這種悲劇再發(fā)生,而怎樣才能避免呢?提高思想只能通過教育及實踐思考,通過一代代的教育讓迷惑的人們學會獨立思考,而教育這種國民教育只有制度保障才能實行,于是制度才是最關鍵的。其實一切問題歸根都是制度問題,制度不提高,一切都枉然,幸好中國共產黨一直堅持制度改革。
       但本書的出版很令我欣喜,尤其是看到最后一段那些字的時候,讓我對以后有著信心,我是全力支持改革的人,不希望有任何人的生命因為一些緣由而逝去,比叛國罪更嚴重的是殺人罪。
       任何一個偉大的建筑都是由一石一木堆積而成,為了美好的未來,我們又何妨做那一石一木呢?
       最后感謝法新社免費提高書籍,好人一生平安^_^
  •     《失落的一代》讓我失落了一個禮拜,一方面是強大的信息量,一方面是我了解到了歷史的殘酷和人的無奈。
      我認真看了的部分是【引言】、【第三部分:上山下鄉(xiāng)生活實錄】、【總結:歷史上的“運動”】,提綱挈領的目錄只是大致了解了。
      身為一個標準的文藝青年,我對當年的知青們的精神世界很感興趣,因為我喜歡的一些作家正是經歷了那個時代的知青:他們有著揭露現實的悲愴語調,但最后的姿態(tài)總會是積極的。我想了解他們當時所處的環(huán)境,以及他們是怎樣錘煉出自己強大的內心。
      
      因為我文青特質明顯,生性敏感容易受人影響,雖然在人們面前斗志昂揚積極陽光,但同時也比較情緒化。由于高考失利,我進入大學后有點妄自菲薄和自怨自艾,總害怕擔心自己的抱負限制在了這個學習氛圍不太夠(但是在其專業(yè)領域很不錯)的學校。于是我一方面積極抓住機會表現自己,期待優(yōu)秀的自己能出類拔萃,另一面感覺自己與四周無法融合,有意無意地保持了距離。
      每每在我情緒低潮,懷疑自己,動搖信念的時候,我總會幸運地遇到能讓我振作,打通我經脈,排清淤血的書籍、電影或者話語。于是,重新認識了自己,再次上路。然后某天,我遇到了舒婷,遇到了“朦朧詩派”,以及那群有著特殊體悟的知青們。
      
      我視“朦朧詩人”為 窩心的知己和心靈的榜樣。
      
      知青的故事發(fā)生在我爸媽出生的那段年月。知青們當時正是與我現在差不多的年紀,二十左右,滿腔熱血,對生活充滿理想主義的熱情,希望通過一己之力為社會進步做貢獻。
      書中提到了許多政策上的黑暗和欺騙,以及讓我痛心的“當革命熱情面對殘酷的現實”?!岸嗌倌贻p人在地球的這一小塊地方,徒然地刻著無用的人工痕跡?!薄鞍頃r分,你坐在屋檐下,看著天慢慢地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涼,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剝奪了”。那種被放逐的失望和恐懼感,光是通過文字都足以讓我好幾次落下淚來,滿是心疼。
      我不在這里不去探究當時的歷史決策細節(jié),歷史只是歷史,我關注歷史中的人和他們留下的。
      
      舒婷在文革后,1982年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第一本詩集《雙桅船》中,回憶知青生活說:“我凝視著遠山的輪廓,心想,十二月革命黨人在走向流放地時一定不哭的。我要在那里上完高爾基的《大學》。生活不斷教訓我的天真。然而這人間大學給予我的知識遠遠勝過任何掛匾的學院?!以洶l(fā)誓要寫一部艾蕪的《南行記》那樣的東西,為被犧牲的整整一代人作證?!庇谑牵骀迷诓尻犉陂g認真地記日記,摘抄各種中外詩人的作品,有意識地去尋找各種各樣的書來讀。
      
      舒婷的作品我都有讀過,現分享兩首詩。
      《悼——紀念一位被迫害致死的老詩人》:
      請你把沒走完的路,指給我
      讓我從你的終點出發(fā)
      請你把剛寫完的歌,交給我
      我要一路播種火花
      你已漸次埋葬了破碎的夢
      受傷的心和被損害的年華
      但你為自由所充實的聲音,決不會
      因生命的消亡而喑啞
      在你長逝的地方,泥土掩埋的
      不是一副鎖著鐐銬的骨架
      就像可憐的大地母親,她含淚收容的
      那無數屈辱和謀殺
      從這里要長出一棵大樹
      一座高聳的路標
      朝你渴望的方向
      朝你追求的遠方伸展枝丫
      
      《這也是一切》(完整)  
      不是一切大樹
      都被風暴折斷;
      不是一切種子
      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
      不是一切真情
      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
      不是一切夢想
      都甘愿被折掉翅膀。
      不,不是一切
      都像你說的那樣,
      不是一切火焰
      都只燃燒自己
      而不把別人照亮;
      不是一切星星
      都僅指示黑暗
      而不報告曙光;
      不是一切歌聲
      都只掠過耳旁
      而不留在心上。
      不,不是一切
      都像你說的那樣!
      不是一切呼吁都沒有回響;
      不是一切失卻都無法補償;
      不是一切深淵都是滅亡;
      不是一切滅亡都覆蓋在弱者頭上;
      不是一切心靈
      都可以踩在腳下,爛在泥里;
      不是一切后果都是眼淚血印,
      而不展現歡容。
      一切的現在都孕育著未來,
      未來的一切都生長于它的昨天 
      希望,而且為它斗爭,  
      請把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
      
      你可以感受到“朦朧詩派”的主要特征:找尋個我生命經驗和群體情愫的契合,現實感傷,情志追懷,理想訴求,結尾總是一個給人以希望的姿勢。
      
      
      和舒婷一樣,我很注重我的精神世界,一直摘抄好的觀點和句子,有意識地尋找和邂逅各種類型的書,并從高中開始堅持寫日記,讓自己有所記錄有所期待。
      
      張承志也是一個我欣賞的作家,書中有引用他的一句話:“無論我們曾有過怎樣觸目驚心的創(chuàng)傷,怎樣被打亂了生活的步伐和秩序,怎樣不得不時至今日還感嘆青春;我仍然認為,我們是得天獨厚的一代,我們是幸福的人。”
      我一邊嘆息一邊羨慕知青們的經歷,知青們在動蕩的年代,學會了區(qū)分幻想和現實,學會了辯證看待事物,了解了現實,找回了真實的自我。
      
      他們是失落的一代,他們是迷惘的一代,他們是思考的一代,我稱呼知青們?yōu)樽允〉囊淮?br />   他們更是值得我們珍惜和反思的一代,他們身上沉淀下來的許多寶貴精神和體悟永遠不會過時,那些詩歌、小說、文字不正是激勵了像我這樣的人嗎?
      
      沒有人能幫助你,尤其是在現實環(huán)境惡劣失望,并且這種糟糕的日子還不知何時會結束之時,人需要盼頭,華麗的說法是信仰。
      閱讀和寫作對知青們來說是一種寄托和自我救贖,因為一個人的精神世界是不會受到玷污的,是能讓人熬下去的一片凈土,同時這些文字能記錄下自己的心路歷程,可待日后回味這時光釀造。
      
      你還記不記得,中學時背誦過的一首詩《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這也是上大學后對我有幫助的“振作劑”,上個月在給爸媽的家書中有抄寫下來,現與你分享: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悲傷,不要心急!   
      憂郁的日子里需要鎮(zhèn)靜:   
      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心兒永遠向往著未來,   
      現在卻常是憂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將會過去;   
      而那過去了的,   
      就會成為親切的懷念。
      
      那些堅持到最后的你們,那些在中途放棄了的他們,以及現在或迷惘或沮喪的我們,聽好了:“那些讓你痛苦的事情,總有一天,你會笑著說出來。”
      
      時間自會過去,熬至滴水成珠。
      
  •     首先感謝 @法星社陳燁 的贈書,以下是我一點淺薄的理解,算不上書評。
      
      《失落的一代》,這個書名來概括上山下鄉(xiāng)那一代十分精妙。這些知青們喪失了繼續(xù)求學的機會,很多人也許一輩子都背井離鄉(xiāng)生活在農村再也回不去了。如標題一樣,上山下鄉(xiāng)可能是我們這一代不曾了解的,在它之前有大躍進,之間有文革,似乎都令我忽略這一段歷史,當然光靠學校的歷史書你是不可能如實了解的。
      
       之前對知青沒什么理解,昨天和菜頭一個微博,大約是他和朋友吃飯,談起各自家鄉(xiāng)的知青,都覺得他們打小孩子打的特別兇殘,根本不像是從上海這種大城市過來的人,突然明白了,他們其實并不高興跟在他們一起。的確,至1980年底,還有10%的知青滯留在農村,他們并不是不想回去,政府拒絕給他們安排城市戶口,又不安排工作,他們迫不得已。
      
      說起來作者總結上山下鄉(xiāng)的動機,他說意識形態(tài)動機和政治動機,其實無非是洗腦愚民(還有我始終搞不懂毛澤東為什么對于知識分子有一種敵對的情緒),加強毛澤東“魅力領袖”式的威權而已(可參考朝鮮),同時也想擺脫了那些如定時炸彈般的紅衛(wèi)兵。。當然還有發(fā)展農村及邊疆,解決城市人口過剩這些動機。但是可笑的是,在浩浩蕩蕩下鄉(xiāng)之后,城市缺少勞動力,所以大量農民同時也遷入城市,作者調查在1966-1976年遷入的農民幾等于下鄉(xiāng)的知青。
      
      讀了這本書,對于知青,感到很沉重,我無法想象被逼著離開父母,到千里之外,陌生貧瘠的地方生活,即便他們大多人之中被洗了腦,滿懷各種抱負,可是到了農村,看到落后的條件,或許也會害怕吧(其實知青的悲慘遠不止我寫的這樣)。王小波曾這樣說過:“假如要我舉出一生最善良的時刻,那我就要舉出我剛當知青時,當時我一心要解放全人類,絲毫也沒有想到我自己。同時我也要承認,當時我也蠢的很?!?br />   
      無法去細說這場運動背后各種政治因素,可是就是因為這些因素耽誤了一代人,你根本發(fā)現不了這場運動帶來什么利益,有的,只是那一代人的集體回憶罷了。
      
      關于這本書,其實作者收集的材料非常多,內容很詳實,但是說實話很枯燥,似乎作者的的編排也有些雜亂。
      還有作為一個學平面的,封面用的是插畫,構圖排版是沒問題,但是為什么插畫左下的麥田要處理成黑白的?書名旁,插畫明顯被切的一半有點突兀。
  •      機緣巧合,這學期來,在微博上結識了@法星社陳燁 ,了解到法星社這個平臺,很進步,很強大,給了我很大啟發(fā)。這一期網絡讀書會,讀的書是法國漢學家潘鳴嘯(Michel Bonnin)的《失落的一代》??吹綍秃芨信d趣,隨手轉發(fā)后居然驚喜地獲得了贈書。因此,在動筆寫讀書小感之前,先要謝謝潘鳴嘯老師和@法星社陳燁 。
      
      
      
       “美麗的西雙版納/留不住我的爸爸/上海那么大/有沒有我的家/爸爸一個家/媽媽一個家/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余的?!边@是一首歌的歌詞,歌名叫做《哪里有我的家》,是1994年依據葉辛同名小說改編的大陸電視劇《孽債》的主題曲。記得小學時候,母親??催@部電視劇。我也偶爾湊到一旁,什么都看不懂,卻記下了“知青”這個詞,和不斷重復的主題曲。
       大概初中時候,在一次和父母的談話中,無意得知,父親曾在1969年下鄉(xiāng)插隊(父親生于1952年)。我問什么是“上山下鄉(xiāng)”,父親說,就是去農村和農民一起種地。母親說,你阿娘(第三聲,上海話奶奶的意思)知道你爸要下鄉(xiāng)的那天一整夜沒睡。當時的我沒理解阿娘為什么一夜沒睡,也沒多問。聊著聊著,就聊到其他話題了。
       大學教世界現代史的老師姓王,喜歡比上課時間提早很多到教室里跟我們拉呱(聊天)。王老師常說,那幾年上山下鄉(xiāng),在農田里干活,特別辛苦。當地農民干活干一會兒,就停下來,抽顆煙。喔,原來會抽煙的話就有借口可以休息,于是也學著抽煙,一抽就是幾十年。
       以上就是曾經的我,對于“上山下鄉(xiāng)”,對于“知青”,僅有的印象。這段歷史距離我們這一輩人尚不遙遠,卻已經太過陌生。
      
      
      
       除去引言,全書共分作五個部分:動機、上山下鄉(xiāng)運動的始與終、上山下鄉(xiāng)生活實錄、社會上的抵制、總結。書中對發(fā)起運動的原因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并牽引出運動發(fā)展始與終這條宏大卻清晰的線索,有對于知青生活的具體描述,也為整個運動作出了全方位總結。可以說,全書是對1968-1980年間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問題作出的全面的描述與解釋。我將不贅述每個部分的主體內容,只談讓我感受特別深刻的幾點。
      
       他是一個法國學者。
       我一直堅信,只有在了解歷史真相的基礎上,民眾才能逐步覺醒,而民眾覺醒,對于此刻我們的祖國,意義之重大不言而喻。但令人悲哀的是,我們都知道,中國現當代史,尤其是建國至今的這段歷史,很多真相并未公開。不僅民眾缺失了解真相的渠道,就連學者也較少觸碰這部分課題。如潘鳴嘯老師在書中引言部分提到“對這類課題進行研究的困難不僅僅因為它是多面的跨學科的,同時也因為到手資料的可靠性存疑極大?!辟Y料可信度極低,且由于課題較為敏感,使得這段歷史研究者少,從而近乎無法被了解。但是,潘鳴嘯老師作為一名法國學者,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接觸知青以來,鍥而不舍地進行這項研究,一晃就是三十年。我們都知道,著史必以史料為重。潘鳴嘯老師親身采訪,查閱國家或地方統計資料、省志,運用大量文學作品并多方考證,將全部資料與官方報刊雜志上的文章作對照,可見功夫下的深。我學世界歷史,略知中國學者研究世界歷史的困難與障礙。而這位法國學者卻能夠做到克服語言上的障礙,花費半生時光,去還原一段他國歷史,怎不令人深深敬佩?
      
       著史應當“眼睛向下”。
       新史學早已告訴我們,應當“眼睛向下”去接地氣。這些年學史,漸漸也有了一些自己對于歷史的看法。我認為歷史洪流下的每一個個體,才應當是主旋律。我極不愿看那些只見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帝王將相精英人物,而不見社會不見民眾的歷史。《失落的一代》在分析上山下鄉(xiāng)運動背后重重動因,梳理運動發(fā)展始終后,專門列出“山上下鄉(xiāng)生活實錄”這一部分,直接還原最真實的知青生活。他/她們的啟程,“載歌載舞伴以哭天抹地”; 他/她們在各個方面難以適應農村生活條件,難以融入農村社會,身體和心里上雙重的落差無法均衡;他/她們的個人發(fā)展與前途看不到希望,當夢想成為泡影,回不了城市又不想待在農村這樣無法消解的矛盾……是潘鳴嘯老師讓我們看到了 “上山下鄉(xiāng)運動”這樣一個宏大而抽象的概念下,每一個真實存在的個體,他/她們的一切。而只有當歷史研究是以每個底層人民為關懷對象,歷史才是在為人類記述其走過的痕跡,而在非為政治服務。
      
       我們曾經這樣對待知識,對待教育。
       這是最令我痛心的一個部分。我們的“偉大舵手”,對于知識,對于教育的態(tài)度與手段,令人背脊發(fā)寒。原來我們曾經,這樣對待知識,對待教育。我們停課,讓中學生不是考大學繼續(xù)深造,而是在“縮小三大差別”的口號下,強行將一個個擁有大好年華的青年人丟進了農村。他們是潘鳴嘯老師筆下“失落的一代”, 他/她們被迫遠離知識,放棄教育。但他/她們心有不甘,他/她們不愿一輩子面向黃土。他/她們珍惜每一本書,每一個閱讀的機會。正是在那樣艱難惡劣的環(huán)境中,走出來了后來最具代表性的一批作家。若無教育,則無啟蒙,若無啟蒙,國將亡之。希望這樣殘暴地對待知識和教育的過去,能給予現在這個功利浮躁社會一些啟示。
      
       多學科綜合研究。
       不得不感嘆的是,潘鳴嘯老師《失落的一代》著實是一部多學科綜合研究的著作。“上山下鄉(xiāng)運動”作為那個年代中國內部人口的遷徙,交換,涉及到政治、經濟、社會、人口等方方面面的內容,可以說超出了狹義的歷史學范疇,卻仍包含在總體史這個概念之下廣義的歷史學領域之中。我在學習國際移民史,最大的困難就是缺乏除歷史學以外的學科功底,如社會學、人口學、民族學等?,F在許多作品多號稱是“綜合研究”、“跨學科研究”,但真正讀起來卻讓人感到是十分牽強附會地套上一些其他學科的概念。而《失落的一代》卻將多學科結合地近乎完美。也只有這般,才能做到將整個錯綜復雜的上山下鄉(xiāng)運動完整地置于讀者面前。還是佩服潘鳴嘯老師扎實的功底和廣闊的視野。
      
      
      
       以上便是我讀潘鳴嘯老師《失落的一代》的一些雜感,遠稱不上是書評。水平不足,讓各位見笑了。我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不合格的歷史專業(yè)學生。大學四年,大部分時間都用于學生工作、應付各類考試和荒廢青春上,花在讀書上的時間少得可憐。大三后漸漸覺得要多讀書,偏又開始準備研究生入學考試,時間頗緊??吹臅?,也多局限于比較感興趣的世界歷史范疇。因此,對于中國現當代史的了解,僅僅停留在教材上,只是大致知道,某個時候有某一件事發(fā)生而已。小研以后,開始慢慢懂得,學史應該古今中外都去觸碰,在“博”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薄R虼俗x的書漸漸多了一些,視野也漸漸打開,才知道,讀書與思考,應當時刻在路上。最后還是要在此謝謝潘鳴嘯老師,和@法星社陳燁 。
      
  •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運動發(fā)端于20世紀50年代.在“文化太革命”期間形成席卷全國的高潮,前后持續(xù)選25年以上以上,前后共約有1800萬左右的城鎮(zhèn)知識青年被送往農村“安家落戶”,超過當時全國城鎮(zhèn)總人口的10%。1966年中國掀起“文化大革命”,學校停課,城鎮(zhèn)中學生先“鬧革命”,當紅衛(wèi)兵,后被遣送到農村去。據統計,1968至1980年間的下鄉(xiāng)人數,大約有一千七百萬。這場有組織的大規(guī)模人口遷移,是一場徹底的政治運動,名為“上山下鄉(xiāng)運動”,在世界或在中國來看,都是史無前例的。這場運動對整整這一代城鎮(zhèn)青年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不僅打亂了他們的生活秩序,使他們失去了受教育的機會,而且影響他們的家庭,以及整個城市社會,甚至農村社會。這整一代人可以被稱作“失落的一代”。這場堪稱曠日持久且聲勢浩大的運動不僅改變了一代知識青年的人生道路,牽動了億萬城鎮(zhèn)居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對當代中國的城市化進程產生了巨大而直接的影響。盡管這一“轟轟烈烈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運動早已隨著‘文化大革命’的結束趨于沉寂,但它留下的歷史震蕩還沒有完全消失”,而總結這一運動本身的歷史教訓對于我國現階段的工業(yè)化、城市化進程也將是有意義的。法國學者潘鳴嘯的《失落的一代》給我們重新審視這場波濤以一個更加信服、至少更加新穎的視角,文中許多論述都十分獨到,啟發(fā)頗多。
        上山下鄉(xiāng)的這一代人大致上是1947~1960年間出生的城鎮(zhèn)人,正是這個身份使這場運動讓這一代人具有雙重特質,正如有的評論所說,他們既是失落的一代又是思考的一代?!跋窠洑v過一戰(zhàn)的年輕人一樣,中國知青失去了很多幻想和童年時期學得的價值觀,他們也在適齡期失去了求學的機會。”他們在下鄉(xiāng)運動中切身真實地體驗到了宣傳與現實的巨大落差,也為自己的天真輕信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對于這場運動的根源,潘鳴嘯則認為發(fā)起這場運動的四個主要動機:“意識形態(tài)動機(改造青年思想及消除社會分工),政治動機(恢復秩序強化毛澤東的領袖魅力),社會經濟動機:一為積極的(發(fā)展農村和邊疆地區(qū)),另一個為消極的(限制城市人口增長和解決失業(yè)問題)。”毛澤東發(fā)起這場運動的首要動機是擺脫紅衛(wèi)兵,同時讓全國繼續(xù)處于“搞革命而不是種米糧”的動亂局面?!跋锣l(xiāng)運動與毛澤東的有關教育培養(yǎng)青年的政策不過是不折不扣的愚民政策,目的是防止在新一代中出現知識分子及滋長批判精神?!薄懊珴蓶|一向懷疑所有不在大型國營工廠和國家政府部門工作的城鎮(zhèn)居民。而認為鄉(xiāng)下人的道德精神遠高于城市人,故此,將一代城市人的一半送去接受農民的再教育是完全必要的。"在他看來,運動的一種作用就是加強毛澤東式的權威,以及建立在領袖個人思想及威望基礎上的“魅力領袖”式威權制度。事實上,他防止了一批世襲的和專家型的精英的形成;肯定了革命的意識形態(tài)目標高于一切社會經濟活動目標(要求全體知青下鄉(xiāng),就有這個意義);使城市青年接受了她自己年輕時期的理想;僅用他個人一個簡單的指示就發(fā)起了一場社會運動,把千百萬老百姓的生活攪得天翻地覆(而根本無需考慮是否要頒布什么法令規(guī)章);毛澤東因而確定了“文化大革命”期間他成功強制執(zhí)行的魅力領袖式威權制度取得了勝利。
        潘的論述是客觀的,也是發(fā)人深省的。值得注意的是,國家對于那樣一個歷史時期的遺留問題同樣值得關注。進入60年代后,國家又始終在不觸動工業(yè)化結構及勞動管理體制、“一大二公”的經濟體制的前提下考慮勞動就業(yè)問題,這實際上就只能將解決城鄉(xiāng)剩余勞動力的出路放在上山下鄉(xiāng)這唯一的途徑上。其結果,不僅就業(yè)問題未能根本解決,反而造成了城市化進程的遲滯。這又是一樁歷史的教訓,也是我們需要掩卷思量的問題。
  •      迷茫的一代
       ——記《失落的一代》
      不久前,我在網上看到不少人懷念六七十年代,說是懷念那時候,人們眼里不像現在,只有錢,只有權,只有女人,而沒有最重要的夢想。
      比之相信他們是狂熱的文革分子,我更愿意相信,他們懷念的六七十年代,只是他們幻想出來的烏托邦,一個對現實不滿的寄托,并不是真正的六七十年代。
      他一定不知道,那個年代,沒有錢,沒有權,也沒有女人,甚至連自己也沒有。那是一個只有集體的年代,一切以集體利益為重的年代。個人利益要完全服從集體利益,一個個美好的夢想都在運動中似雞蛋般怦然落地,只有心破碎的聲音在回蕩。而在世上,再也沒有比看著自己夢想在眼前破碎殘酷的事了。
      北島在《波蘭來客》說“那時我們有夢,關于文學,關于愛情,關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們深夜飲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币彩菍δ莻€年代的一個無奈的感嘆吧。
      處在舉國的混亂運動中,沒有誰可以獨善其身,安穩(wěn)度日,所有人都被卷進了運動的巨大漩渦中,似一只只海嘯中的魚,隨波逐流,無處可逃。而那些處于這個時代的知識青年,正好趕上了這股滾燙的潮流。
      在那個大搞特搞個人崇拜的年代,他們狂熱地崇拜著偉大舵手毛澤東。他們奉毛的話為圭臬,發(fā)誓要成為社會主義的接班人。所以,當毛以一個崇高的理由號召他們上山下鄉(xiāng)時,他們毫不猶豫就加入了這浩浩湯湯的隊伍中。
      一開始下鄉(xiāng)的知青,他們帶著偉大主席毛澤東“到鄉(xiāng)下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宏偉指示,懷著改造自己,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理想到了農村。但隨著在農村待的時間日益長久,他們發(fā)現自己被導師騙了,愚昧無知的農民壓根就沒能力教育他們,同時他們的知識在農村又變得無一是處,因為他們是來“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的”,知識在這里壓根就發(fā)揮不了作用,偉大毛主席的指示也不再能對抗農村艱苦的生活和惡劣的環(huán)境,他們逐漸發(fā)現,自己只是政治斗爭中的犧牲品。
      于是后來下鄉(xiāng)的知青再也不相信偉大領袖的指示了,他們把下鄉(xiāng)看作是最最無奈的妥協,因為他們受著失業(yè)、父母單位、街道辦事處……的n重壓力,政府一個個精心塑造出來的模范下鄉(xiāng)青年也壓根就不能動搖他們想要留在城市的心,他們盡著一切可能要留在城市,遠離那個噩夢。
      父母們也不再想自己的子女上山下鄉(xiāng)受苦,尤其是不想自己的女兒下鄉(xiāng),因為他們最擔心的還是自己的女兒會被性侵。已經發(fā)生的大量女知青被當地干部性侵的事件讓他們心有余悸,他們已經不相信居廟堂之高的政府的解決能力。
      而鄉(xiāng)下的農民們也不歡迎這些來自城市的細皮嫩肉的知青,因為大量涌入農村的知青們加重了他們的負擔,他們已經有足夠的勞動力,不需要更多的人來和他們一起分享本來就不多的糧食。
      國家財政也承受不了早已入不敷出的安置知青的經費,知青在農場的收入遠遠小于財政的支出,雖然上山下鄉(xiāng)運動在初期的確降低了城市的壓力,減輕了國家的負擔,但繼之而來的卻是各種無法解決的難題與更大的負擔。
      于是這慢慢發(fā)展為一個全民反對的運動,雖然支持運動的高層仍在不斷塑造一個個模范上山下鄉(xiāng)知青,歌頌著模范知青,也在不斷地調整上山下鄉(xiāng)的政策,不斷改善知青在農村的生活環(huán)境,試圖將運動持續(xù)下去,但終究還是改變不了失敗的結局。
      1968——1980,在牽系一千多萬知青的運動開始整整十三年后,上山下鄉(xiāng)運動終于宣告結束。
      一代人的青春,終于在浩浩湯湯的歷史洪流中落下帷幕,但人們的創(chuàng)傷并沒有隨著緩緩落下的帷幕很快愈合,這種難以言說的創(chuàng)傷將永遠伴隨著知青的生活。
      他們是不幸的,在他們最美好的年華,在他們本應在學校如饑似渴吸取知識營養(yǎng)、享受著老師諄諄教誨的年齡,他們卻遇上了這令他們撕心裂肺的運動,一個個荒廢學業(yè),滿腔熱血跑到鄉(xiāng)下去搞一場后悔莫及的運動。
      可時間并不是公平的,他們受的創(chuàng)傷,沒有什么可以撫平。這一切的始作俑者還在天安門受著萬人敬仰,我們還能奢望什么呢?
      如果說這個運動還有什么意義的話,我認為那是,用運動對人民造成的不可估量的創(chuàng)傷向高層指明,這不是一條可行的路,這是一面南墻,該轉彎了。當然,這個運動在一定程度上也讓更多接受洗腦教育長大的一代學會獨立思考、質疑權威,從集體回歸自身。
      而伴隨著市場經濟成長的我們,少了計劃經濟時那種對政治的狂熱,但對生活也沒了多大期盼,理想更是不用說,都埋葬在高價的房子下面了。
      GCD一直說的階級問題,反反復復說的解決階級矛盾,現在卻越來越加嚴重。雖然我討厭血統論,但拼爹的時代,我們還怎樣駁斥這種實實在在存在的不公平。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還是得在在暗處打洞。
      我們有著滿腔熱血,可惜都被現實冷卻了下來,還要怎樣去揮灑?
      繼知青這一失落的一代后,我們成了迷茫的一代,渾渾噩噩的一代。
      我想,正是因為現實不如人意,人們才會懷念以前的時光吧。即使那段時光并不怎么光彩。
      
  •     
        合上書本的最后一頁,感慨良多。夾雜著沉重與感動,沉重是之于那個特定的年代、那個特殊的群體;感動則之于作者治學之嚴謹與深切。猶記得初見此書之時是兩年前的冬天,那時猶在南京,猶在母校,在最愛的先鋒書店。起初被吸引是由于封面的插畫《農大新學員》,翻開瀏覽之后便深感本書的重量。各種陰差陽錯使得兩年間一直未得將本書收入囊中,也未得通覽全作。如今幸得法新社讀書會之良機得以如嘗所愿,由是感激。
        之所以追憶筆者與本書緣起之事,實因《失落的一代》一書某種意義上便是因緣際會之果。正如自序所言,本書作者法國著名漢學家潘鳴嘯先生本欲從事當代儒學再評價的研究,卻因機緣巧合將原本并未打算作為研究課題的上山下鄉(xiāng)定為論文主題。正因如此,我們今日才得以有幸通過這部杰作一窺當年那場運動的全貌。
        作為一名歷史學專業(yè)出身的年輕學子,這些年來對史學有了自己一些粗淺的理解。史學的主觀性與客觀性問題一直是學界理論層面探討的重要問題,抑或兩者的界限應在哪里,尺度應當如何把握。筆者看來,一個理想的史學研究者應當是一個既“出戲”又“入戲”的觀眾,或者說是客觀性與主觀性的完美結合。站在線性時間演進制高點的今天的我們,回頭去總結思考當年的事件與歷史,優(yōu)勢在于沖出“當局者迷”的迷霧,對于事件總體和一段歷史有更為宏觀和全景的把握。劣勢則在于許多重要“臨場”信息的缺失,比如社會心理與當事者個人心理這種似乎有些虛無縹緲的存在。
        這種缺失或許無礙于構建出一套宏觀龐大的論述,然而對于血肉豐滿地還原一段歷史卻是致命的遺憾。因此筆者堅持認為,凡為史者,一定要具備足夠的同感心與同感力。理想狀態(tài)下,研究者只有對所選課題具有足夠強烈的情感與共鳴,才可能真正做出理想而完美的研究。或許客觀主義者會反駁說過強的情感帶入會導致判斷失準與研究主觀性過強,然而筆者心目中真正的為史者一定應當具備這種素養(yǎng):即將主觀的情感共鳴與客觀的理性思考區(qū)格開來,使其并行不悖。或許我的言論過于理想化,與當今這個不求甚解課題只求高速生產文章的時代與國情不甚相合,然而凡著書立說以遺天下者,盡皆如此。
        如此贅述自己不成熟的見解,只為說明為何潘鳴嘯先生及這部著作何以給筆者如此感動。在筆者眼中,這部著作幾乎臻于完美。全書結構的設計,各部分及各章論述的重點,巧妙而連貫,給人一氣呵成之感。字里行間則深深感受到了作者的投入與用心,只有如此用心的書寫才會引起讀者如此的共鳴吧。正如潘鳴嘯先生在自序開篇所介紹的,本書緣起于上世紀七十年代作者與中國知青朋友的接觸與交往。潘先生則戲稱自己為“老外老三屆”,因為作者本人曾經參加過巴黎1968年的“五月風暴”。這些筆者所珍視的主觀要素均在書中隱隱浮現。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失落的一代》是一部過于主觀性的著作,該書的思考極其全面而冷靜,且常常切中要害。第一部分作者用三個章節(jié)全面分析了上山下鄉(xiāng)運動發(fā)動的意識形態(tài)動機、政治動機以及社會經濟動機。其中意識形態(tài)動機在于培養(yǎng)革命接班人、對知識青年進行再教育以及縮小“三大差別”(工農業(yè)差別、城鄉(xiāng)差別、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差別)。政治動機在于降服紅衛(wèi)兵,以及加強毛澤東的“魅力領袖”式威權。社會經濟動機則在于積極與消極兩方面,前者為發(fā)展農村及邊疆地區(qū),后者則為解決城市就業(yè)及人口過剩的問題。圍繞這三大動機,第二部分作者對上山下鄉(xiāng)運動的來龍去脈進行了詳細的梳理。大體可分為如下五個階段:前奏(1955-1966)、插曲(1966-1968)、大規(guī)模群眾運動(1968-1976)、運動的末日(1977-1980)以及在上山下鄉(xiāng)運動陰影下的1980年代。其中論述的重點在于第三及第四兩個階段,正如本書副標題“中國的上山下鄉(xiāng)運動,1968-1980”所體現的。與此相呼應,作者在第三部分以實錄加評論的形式描繪了當年上山下鄉(xiāng)生活的圖景,第四部分則論述了當時社會對于上山下鄉(xiāng)運動的抵制,闡釋了運動必然走向末日的命運。第五部分,作者與第一部分的三大動機相呼應,從社會經濟、政治及意識形態(tài)方面進行了總結,渾然一體。并在結語部分提出了一系列重要問題,發(fā)人深省。
        閱讀本書之時,筆者一直在回憶當年在母系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史時的情景。據筆者的記憶,即便是在專業(yè)的文革史講述之中,上山下鄉(xiāng)運動也是一個分量相對較輕、易于被忽略的領域。因此,潘鳴嘯先生的選題對于國內學界和讀者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作為這一選題的杰出成果,本書更是彌足珍貴。正如封底評價所言,本書“構成了當代中國史研究重要的一章”,“給我們清晰地勾畫出文化大革命的一個不可忽略的側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潘鳴嘯先生這部杰出的著作對于我輩年輕后學深入了解共和國那段曾經相對被遮蔽的歷史,大有裨益。當然,同時一定要感謝作為譯者兼作者好友的歐陽因女士,正是她與潘鳴嘯先生的反復雕琢,使得這個譯本如此信達流暢,幾無譯文之感。
        最后,有很多人說這是一本獻給我們父輩的書,正如作者在扉頁舒婷女士的詩歌《一代人的呼聲》背后所寫的,“謹以此書獻給中國所有上山下鄉(xiāng)知識青年”。于筆者個人經驗而言,我的父母都出身于陜西農村,文革結束恢復高考給了父母用知識改變命運的機會,進而影響到了我的命運——我得以在城市出生、成長并接受優(yōu)質的高等教育。父母時常憶及當年的中學老師——來自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知青——對于他們的重要幫助,每逢此時,我時常心懷感恩,對那些不曾相識無緣謀面的人們。在書中他們被稱為“失落的一代”,在共和國動蕩的時代大潮中被改變了自身的命運,然而他們卻用自己的光和熱影響了當地的農村孩子,給了他們及他們的后代改變自身命運的機會。或許當年運動發(fā)動的動機之中的多數要素均已不復存在,然而城鄉(xiāng)差別等問題依然是當今中國面臨的重要問題。我們今日以學術的形式和名義追憶他們的歷史與生活、他們面臨的痛苦與糾結,或許我們也可以期望后輩將來愿意追憶與理解我們今天面臨的壓力、苦難與抉擇。當然,我們首先應該在這個時代之中發(fā)揮自己的光和熱,給那些或許永遠不會認得我們的孩子們改變命運的機會。
        
        
        (筆者:新浪微博Peter_Pan_Artkokoro)
  •      說起讀潘鳴嘯先生的《失落的一代》一書,我得首先感謝法星社網絡讀書會提供了這樣一個契機,使得這本書走進我的視野,繼而使我能讀有所獲。
       作為一個史部學子,我在研讀潘先生此書之前恰巧讀了余英時先生的《中國文化史通釋》和錢穆先生的《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兩本書,后又得以當面請教書中提到的韓少功先生,故而在中國歷代知識分子的政治角色、制度與人事之間的互動及中國社會當前兩種價值傾向的歷史根源等問題上有一些感悟與體察,然前兩者體系宏大駁雜,與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這一事件的關系屬于總分的范疇,故在此僅就第三個問題略作闡發(fā)。
       關于中國社會當前兩種價值傾向的歷史根源這一問題,首先是受到韓少功先生關于當前社會由于物質主義和個人主義兩種傾向導致道德真空這一觀點啟發(fā)的,后來又在本書中得到了更為具象的感知。其實考究中國的民族歷史特性,物質主義和自由主義從來就沒有占據過主導地位,相反地,在傳統的倫理道德影響下,中國人向來更注重操守名節(jié)和家國民族利益,甚至直到今天我們的主流宣傳仍是著眼于此,即重道德和集體利益。但是現實中物質主義和個人主義卻確確實實主導著大部分人的選擇,那么我們就不得不問是什么力量導致了這種變化。
       潘鳴嘯先生在《失落的一代》中給了我們很好的答案。上世紀下半葉初,浩浩蕩蕩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運動在華夏大地上展開,廣大城市知識青年或懷著理想或被迫走進農村,踏向農場。無論是否自愿,當他們親眼見到中國農村與他們想象中不同的實際面貌時,當他們發(fā)現他們并不能真正為改善農村面貌發(fā)揮作用時,當他們驚覺自己的生命有可能就碌碌消逝在田地間時,他們萬分失望,想方設法回城或者找一份非農工作成為他們每一個人的追求。至少在政府放棄繼續(xù)推行上山下鄉(xiāng)運動之前,回城或者找一份非農工作的機會是極其有限的,甚至在運動結束以后知青回城和就業(yè)也受到各種限制,但是他們的這個愿望又是如此強烈,因而在這個反差中就孕育了個人主義。在沒有合理的制度及嚴格執(zhí)行的保障的情況下,為了爭取回城的名額,他們中的不少人不得不使用了諸如行賄、走后門、權色交易、裝病、假離婚等違反法律或道德的手段,這些就是個人主義的開端,或者說極致的表現。
       或許有人會質疑上山下鄉(xiāng)運動的影響是否有如此效果,但是當我們意識到上山下鄉(xiāng)運動所涉及的是整整一代青年與他們的家庭以及接待他們的廣大農村時,這種質疑便會自覺地消失。并且,我們該想到,消極傾向的傳播性是遠遠甚于積極傾向的,這種個人主義傾向通過知青得到了更大范圍的傳播和認可,而這種影響波及到了我們今天。
       當然,與上山下鄉(xiāng)運動緊緊相連的只是個人主義,尚談不上物質主義,但是,后來物質主義的涌進是否就與由于運動造成的種種扭曲無關了呢?我們無法置可否。就此而言,我心中甚至產生了對此書書名的懷疑,因為失落的怎僅僅是一代人?
       不過,過分的苛責自然也是不必要的。一方面,個人主義的泛濫并非上山下鄉(xiāng)運動獨自的過錯,其中還涉及許多其他因素;另外一方面,單就個人主義本身來說并不一定會造成道德真空,此一點研究西方便可明晰,問題在于個人主義泛濫的同時物質主義也極盡其能事,導致社會普遍缺乏有約束力的信仰,進而就造成了當前頗為詬病的道德問題。所以,我們苛責的點在于上山下鄉(xiāng)運動充當了問題產生的眾多合力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史學上有“了解之同情”一說,我想在此處該最能體現。我們要做出對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運動的評價,必須盡最大可能給予運動中的無數知識青年以及他們的家庭以史學的“同情”,如此方能對整個運動有更深的認識。
       說了這么多,一言以蔽之,這種失落的代價太大。
      
  •     說心里話,看這本書,我真是下了點決心。
      我不想談書上已有的東西,只想說說我所看到的這場運動的后遺癥。
      雖說我屬于70后,但我們的上一輩中卻有不少經歷了這應當說是不堪回首的運動。母親的三個妹妹響應號召——到南北彊最邊遠的鄉(xiāng)村,直到今天,還有一個仍在邊遠小縣城。而學習優(yōu)秀,表現積極,卻因出身問題總是低人一等的岳母,初中剛剛畢業(yè),就被動員到了新疆兵團,并扎下根本,一晃數十年。雖說有兄弟姐妹,但“提錢傷感情,提感情傷錢”的今天,上海老輩留下的房產、家產俱無一分一毫,所以說而今蓬勃發(fā)展的大上海,與老人已經沒有太大關系。還有身邊很多父母是上海知青的同學因為八十年代末期有政策,上海可以解決一個子女的戶口,回到了上海,卻未曾想上海的親戚們卻認為他(她)是來搶財產的。親情變成了連普通兩姓旁人尚且都不如的恨意。曾經上海發(fā)生過的真實案例:外甥殺了舅舅,就是這類事情中的一件罷了.......
      對于這一運動,作為普通人,我實在不想多說,只不過想起兩句詩:
      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
  •     作為朝氣蓬勃的九零后,我們已經被強勢的外來文化所包圍。我們不像八零后有著對“文化革命”深刻印象的父母,也不會有想人訴說我們是知青的孩子的這種經歷。但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近從那寥寥無幾的影視資料與文獻記載,我卻對那段塵封的,甚至幾度要被掩蓋的歷史,萌生出了極大的熱情。因此,懷著巨大的熱忱,我在摸索這段被我們忽視的曾經。
       《失落的一代》是一位法國老先生在經過數十年對中國“文革”的研究,首先于香港結集出版的。我不得不說以外國人的視角來審視這段嚴肅的歷史,最終還原給我們的景象與事實才是更加趨于真實與客觀的,這實在有些諷刺。但是任何有關乎此現象的評論,于我這里當然是不會有的。
       “我絕不申訴
       我個人的遭遇。
       錯過的青春,
       變形的靈魂,
       無數失眠之夜
       留下來痛苦的回憶?!薄?
       同原書作者一樣,我欽佩舒婷正是這段灰色記憶的勇氣。我不想去了解隱藏在“文革”背后那些過于宏大的旨意與動機,以及牽扯到的晦澀難懂的字眼,我只想關注那些在這場運動中受難的人們,那些“上山下鄉(xiāng)”的知青們,不管他們有沒有挺過這場罹難,我都要獻上我最誠摯的敬意。
       《鯉 因愛之名》在做他們那一期主題的時候,設計了一個簡單的調查問卷,受訪者的父母大多經歷過“文革”,借以探索知青一代與子代的關系,以及這場運動給他們的父母乃至于他們帶來的影響。
       “哪怕是斷斷續(xù)續(xù),哪怕是半遮半掩,哪怕父母們更愿意讓那個時代爛在他們的記憶里,我們還是多少都聽他們描述過那個時代。他們說紅衛(wèi)兵沖進了隔壁鄰居家的屋子,于是他們把門關攏起來不再出聲,他們去牛棚探望老師,看到老師正被打駝了背,握著掃帚背對著他們掃地。他們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大概就是:我們都是被時代耽擱了?!薄?這些話出自八零后之口,他們或多或少從父輩那里聽說著或感受著。但是我們一代的父母大多出生在那個年代的末期,因此他們并沒有太多的感受,所以我的父母自身就沒有過多的了解,到了我們這一代,就好像這段歷史與我們完全脫離了一樣。當初次從課本上獲知這幾個名詞的時候,對所發(fā)生的事情的認知還停留在只言片語的理解,便驚詫他們的發(fā)生與延續(xù)。
       筱敏在《成年禮》中寫“回顧某個過去的年代似乎需要某種資格,而我沒有,事實上我說不出我被什么席卷過,摧殘過?!闭務摗拔母铩弊屓擞X得誠惶誠恐,我自問自己的資歷、立場、身份都單薄的不堪一擊,但同時我又覺得,必須談論它?!拔母铩辈]有想象的那般遙遠。八零后恰巧可以算作“文革”后的初代,他們的父母大多屬于五六十年代這一輩?!拔母铩备采w了他們的童年和青年時期,“文革”毫無疑問地在他們身上打下不可磨滅的印記。同樣,“文革”的余燼也穿透了他們。在八零后這代人身上投射下模糊而濃重的半影?!?最終導致的是,我們九零后接受到的就剩下經過嚴絲合縫掩蓋或企圖曲改的樣子了,幾十年代相隔并不久遠。但在很多人的腦袋中,這是一段空白的歲月。
       載歌載舞伴以哭天抹淚的啟程○4,同時也是悲慟而沉重的啟程。這是對“上山下鄉(xiāng)”運動開始的描述。最令人痛惜的是那些極富韶華的藝術家們,就像老舍、吳晗、傅雷等等。但是我想不會有人對他們于自己生命的抉擇加以批駁。他們即使毅然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但在我看來,仍然是對美好、對真理的維護與追逐。
       我試圖觸碰這塊被人遺忘的歷史,一是想撫摸這塊新中國尚未痊愈的傷疤,而是對經歷這段歷史的人的體恤,還有或許就是想了解我的祖國那些不為人知的陰暗面毅窺其全貌。
       謹以此文獻給中國所有經歷“文革”的知識青年。
      
      
      
      注:
      ○1 節(jié)選自舒婷《一代人的呼聲》, 1980
      ○2 《鯉 因愛之名》,P7 ,2009,主編 張悅然,江蘇文藝出版社
      ○3 《鯉 因愛之名》,P37 ,2009,主編 張悅然 江蘇文藝出版社,
      《給所有沉沒的人》,黃小幻
      ○4 《失落的一代 中國的上山下鄉(xiāng)運動 1968~1980》 ,P224,2010,【法】潘鳴嘯,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      上山下鄉(xiāng),最早起源于1955年至1966年之間, 那期間曾在自愿的基礎上小規(guī)模組織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1968-1980年間,上山下鄉(xiāng)被作為一個運動開展起來,經歷了轟轟烈烈到偃旗息鼓,再到終結的過程。期間估計約有1700萬城鎮(zhèn)中學生被下放到農村。
      
       上山下鄉(xiāng)運動最主要的動機應該是政治動機。毛主席一方面為了加強個人的權威,在全國人民,尤其是年輕人心目中建立起對主席的個人崇拜,加強對國民的思想控制;另一方面是為了收服紅衛(wèi)兵,穩(wěn)住社會秩序。
      
       其次是意識形態(tài)動機。這里面包含的就是官方說法。一是為了培養(yǎng)革命接班人;而是為了對知識青年進行再教育,毛主席貌似對知識分子存在一定的偏見,他認為學生在學校里待久了,腦子會變笨,思想僵硬,學的知識沒有多大用處,他認為里面夾雜著許多資本主義的壞思想,所以需要把知青派去農村改造思想;三是縮小“三大差別”(工業(yè)和農業(yè)的差別;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差別;城市和鄉(xiāng)村的區(qū)別)
      
       再就是經濟動機。在農村,經濟落后,派知青去協助發(fā)展農村的經濟,那時候全國也在大搞特搞農業(yè)合作化;在城市,沒有足夠的工作職位提供給知青,為了避免知青在城市無所事事變?yōu)樯鐣牟环€(wěn)定因素,需要把知青這批人口轉移到農村,移出城市。
      
       上山下鄉(xiāng)原本描繪的藍圖是大批知青下到農村,擔當會計、教師、赤腳醫(yī)生等角色,和農民和諧相處,共同勞動,促進農業(yè)的現代化和農村經濟的增長,縮小三大差別。通過在農村的勞動,知青不僅在思想上大豐收,也在農作物成果上大豐收。而農民從知青身上學到一些先進知識,并運用于農業(yè)生產中,精神和物質生活質量均得到提高。是個雙贏的局面。但事實上,上山下鄉(xiāng)沒有達到“縮小三大差別”的目的,意義不大,浪費了1700萬知青的寶貴青春年華,耽誤了他們后續(xù)的人生。用林@彪的話概括上山下鄉(xiāng),就是“變相勞改”。
      雖然當時是個革命時代,社會中有革命熱情。但是知青上山下鄉(xiāng),大部分都是被動的,不得已的。也有極少部分確實有思想覺悟的,真心想通過下鄉(xiāng)來改造自己的思想。不管愿不愿意,老主席的最高指示一下達,知青的命運就隨著最高指示走,知青對自己的命運沒有掌控權。
      
       大批知青下到農村,本質上只是勞改,干農活,只是單向的變化,純體力。而改造思想的目的卻沒有達到。知青和農民是既對立又統一的。對立的方面是因為知青到農村后成為農村的負擔,搶了農民的活;統一的方面是農村中確實有些工作諸如會計需要有科學知識的知青來干。既對立又統一的局面造成了知青和農民時常有沖突,但是又夾雜著合作。上山下鄉(xiāng)中,知青和農民的融合應該說是不成功的,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群體,知青沒有辦法完全融入到農村中。在融合過程中,也發(fā)生過村干部強奸女知青,農村干部收受知青賄賂,村干部欺凌知青等事件。大部分知青在農村中應該是處于比農民第一等的地位,主席說過,知青是到農村來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農民是知青的老師。知青在農村中低農民一等的地位,決定了知青在農村生活中必然受到很多不公正待遇。進而爆發(fā)沖突。
      
       知青在農村中過著苦日子,對運動的積極性逐漸消失,開始消極對待農村生活。同時,許多知青作出各種各樣的抵抗,想方設法逃離農村?;蛘咛踊爻抢?,或者裝病回家,或者逃離中國(去香港、臺灣什么的)。
      
       當毛主席在1976年去世后,這個來自于他腦中的運動也開始動搖。經過保守派與開放派的較量,最終開放派勝利,伴隨著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復,上山下鄉(xiāng)最終逐步取消。之后的年輕人才免于重蹈覆轍,免于浪費時間。我們這一代人應該感謝老鄧。
      
  •     在春節(jié)假期期間讀完的這本書,總體上個人認為很不錯。之前雖然對這個年代的事情從書本中和父母口中有粗淺的了解,但這本書的角度全面和細節(jié)還是深深觸動了我。
      
      最大的兩點感觸:
      1,政治是一個無情甚至殘酷的東西。尤其當沒有制衡的制度保障時,其破壞力是可悲的、難以想象的。且不論灌輸意識形態(tài)和解決就業(yè)誰是更重要的原因,這種荒唐行為持續(xù)10多年,不止毀壞了一代人,而是上下共3代人,甚至更久。
      
      2,中國廣大農民形象的可悲性。這本書有一點說的很好,國家和黨為廣大青年一代虛構了“先進、勤勞、勇敢的農民階級”這一形象。中國的農民一直都是一個不光彩的角色(當然這是由很多因素導致的),其思想的封閉、感覺的麻木等讓人可氣可悲。但這又是一個數目龐大的群體,因此任何企圖改變、改造它的力量都很難攪動這灘沉重的水,反而很容易被陷進去。
      
      看了一些評論,褒貶不一。國民需要對這段并不遙遠的歷史需要集體反思,只有在不同的聲音中才能接近真相并汲取教訓。但中國這樣的聲音太小、太少,因此我們大可不必對外國人寫中國這段往事而有什么成見或苛求。我們需要的是更多的聲音和集體的反思。
      
      來不及更細的整理,待重溫。
  •     很早就聽說過知青上山下鄉(xiāng),但看此書前,我真的不知道這到底是怎么回事。簡單地說,就是政府出于政治原因,從1968年開始到1980年間,約1800萬城鎮(zhèn)青年被強制下放到農村或者軍墾農場做農活。他們當中,多數是小學或者中學畢業(yè)生。
      
       看著一個個活生生的知青生活的例子,我相信很多知青的體會就是:絕望、不公與無奈。對將來的前途看不到一線光明,看著有關系的人走后面回到城里做工人或者上大學,感到不公與無奈。大學是由干部來推薦的,不需要考試,很多情況下,干部只推薦那些給自己好處的人,我相信,這是腐敗的一種形式,且這種制度性的腐敗,比今日的經濟腐敗更嚴重,因為它會直接決定你的命運。
      
       知識青年下鄉(xiāng),當我第一次聽說時,直接想到的就是有知識的青年,到農村去,可能真會使農業(yè)更為先進。但實際的情況則完全相反,首先是多數知青是中小學畢業(yè),且不說是六七十年代的中學畢業(yè)生,哪怕是今日的中學高材生到農村,恐怕也沒任何發(fā)展農村的技術。其次是政策就明著講是知青到農村接受再教育,很多農民就認為他們沒資格。而當知青想出改善農活的方法時,反倒被認為是懶惰。它的直接后果,就是大量的才智青年,把大把的青春,浪費在沒有任何意義的體力勞動中,比如說在鹽堿地上種莊稼,毀林種田等。
      
       當你初中畢業(yè)后,發(fā)現整個社會中學生升學無望,被下放農村。沒有人認真學習,因為學習再好,也不會因此被大學錄取。你在農村絕望及無奈而且痛苦地呆了10年后,青年逝去,要參考高考,可能沒機會,可能會很艱難地上夜校等。對于個人,是悲哀,可怕的是,那是一代人的悲哀。
      
       此書是法國人所寫,引用的研究材料、小說、訪談錄等,相應詳實和具體,推理非常嚴謹。難得的一本好書。
      
  •      很早就聽說過知青上山下鄉(xiāng),但看此書前,我真的不知道這到底是怎么回事。簡單地說,就是政府出于政治原因,從1968年開始到1980年間,約1800萬城鎮(zhèn)青年被強制下放到農村或者軍墾農場做農活。他們當中,多數是小學或者中學畢業(yè)生。
      
       看著一個個活生生的知青生活的例子,我相信很多知青的體會就是:絕望、不公與無奈。對將來的前途看不到一線光明,看著有關系的人走后面回到城里做工人或者上大學,感到不公與無奈。大學是由干部來推薦的,不需要考試,很多情況下,干部只推薦那些給自己好處的人,我相信,這是腐敗的一種形式,且這種制度性的腐敗,比今日的經濟腐敗更嚴重,因為它會直接決定你的命運。
      
       知識青年下鄉(xiāng),當我第一次聽說時,直接想到的就是有知識的青年,到農村去,可能真會使農業(yè)更為先進。但實際的情況則完全相反,首先是多數知青是中小學畢業(yè),且不說是六七十年代的中學畢業(yè)生,哪怕是今日的中學高材生到農村,恐怕也沒任何發(fā)展農村的技術。其次是政策就明著講是知青到農村接受再教育,很多農民就認為他們沒資格。而當知青想出改善農活的方法時,反倒被認為是懶惰。它的直接后果,就是大量的才智青年,把大把的青春,浪費在沒有任何意義的體力勞動中,比如說在鹽堿地上種莊稼,毀林種田等。
      
       當你初中畢業(yè)后,發(fā)現整個社會中學生升學無望,被下放農村。沒有人認真學習,因為學習再好,也不會因此被大學錄取。你在農村絕望及無奈而且痛苦地呆了10年后,青年逝去,要參考高考,可能沒機會,可能會很艱難地上夜校等。對于個人,是悲哀,可怕的是,那是一代人的悲哀。
      
       此書是法國人所寫,引用的研究材料、小說、訪談錄等,相應詳實和具體,推理非常嚴謹。難得的一本好書。
      
      
  •      是在網上的一位朋友送的書,不知道是不是版本的問題,腳注寫的頁面數翻過去總是找不到想要說明的問題,所以后來就索性不找了。
       還是花了一點時間看完這本書的,看了大半就覺得這本書沒有想象中所期望的那么高吧,有些問題也是老生常談的,如果想在書中尋找刺激點,大概要失望而歸了。文中大段的是對運動過程的描寫,以及對知青生活的概括。
       作者提出了上山下鄉(xiāng)的主要的動機:意識形態(tài)動機,政治動機和社會經濟動機。在不同的階段,這三者的地位也是不同程度上控制著領導的思維。而青年一代在一元化權力(雖然存在嚴重的權力斗爭)之下,毫無自由民主可言,所謂的“社會抵制”只不過是一些非制度化的社會自發(fā)行動,如果不是因為政治氣候的變化,很少能真的產生什么效果。因此,在外部制度失范的條件下,一切都似乎是聽天由命的,就算為數不多的知青們最后很幸運地熬過了最艱難的時期,甚至以后還組織返回參觀以前下鄉(xiāng)的地方,我想他們也是心有余悸吧。
       不是特別中意于這種題材的書籍,因為往往只是好奇心驅使你去看完這本書,產生這些問題的根源其實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根源還存在,后果就會無窮演變。
       只是抱著歷史的心態(tài),看完了這本書。
      
      
      
      ps:現在的年輕人簡直是弱爆了!
      知青們在六七十年代已經認為下鄉(xiāng)是“修理地球”...而由于產生的宿命觀念,迷信思想復蘇,他們在鄉(xiāng)下也玩起了“碟仙”之類的游戲。
  •     大部分談到毛澤東發(fā)動下鄉(xiāng)運動的動機,不外乎:1.擺脫政治上已成為負擔的紅衛(wèi)兵。2.解決城市的失業(yè)問題。 作者則否認第二的動機,他指出,在上山下鄉(xiāng)運動把城市年輕人下放到鄉(xiāng)村時,也同時吸納了同數甚至更多的農民入城,顯示當時城市並不存在失業(yè)問題。作者更著重毛澤東個人的意識型態(tài)動機。
      
      作者總結上山下鄉(xiāng)運動的成果,認為該運動幾乎是完全失敗的。下山下鄉(xiāng)最終不是消弭三大差別,而是讓大家更痛恨農村的落後與貧窮。農村也不需要什麼勞動力,甚至有知識的勞動力都不欠缺,這個運動完全是國家人才的浪費。上山下鄉(xiāng)運動當然也沒有造就出什麼社會主義新人,有的只是希望表現良好好能早日脫離農村的普通人。
      
      不僅原先的目標一個都沒達成,上山下鄉(xiāng)運動還給國家財政帶來莫大的負擔。讓許多人骨肉分離,婚姻被延誤。讓上百萬的人白白失去了深造的機會,在農村待上了好幾個沒有希望的年頭,真是"失落的一代"。
      
      由這個運動也可知,當國家的大權完全掌握在一個頭腦發(fā)熱的獨裁者中會是什麼後果。即便遭遇莫大的反對,帶給人民多多的痛苦,上山下鄉(xiāng)運動照舊的進行,它的缺點是那麼一望即知,但沒人敢吭一聲。就算毛死了後,後繼者甚至也不敢貿然廢止這個運動。
  •      如果要選擇一本有關知青史的研究文章,無疑我會推薦這一本,因為舍此以外沒有更好的。
       但這并不能代表不能對這本書發(fā)表一些不同的看法或認識。
       優(yōu)點就不贅述了。
       缺點之一是作者引以為傲的資料來源,特別是直接的資料來源。他真誠地相信資料的可信性,因為是他親自對偷渡到香港的知青的無導向的錄音采訪。但作者沒有反思的一點,1700萬下鄉(xiāng)知青中,能偷渡的數目可以說滄海一粟,他們的觀點、認識如何能夠代表更大多數的知青,特別是內地的知青。此外,作者國內實地采訪的知青,絕大多數是作家,他常常鋪之以作品為證,如果連描述性的作品都能不加反思的用來做材料,何來公正客觀?
       缺點之二是作者預設性非常強的寫作目的和意識形態(tài)極強的論證過程,有時候看的非常的別扭,甚至有一些非常基礎的錯誤論斷。試著舉個小例子,港版P485的例子,以《黃土地》為例,認為西雙版納的經歷影響了日后成為作家的陳凱歌的電影。 基本的知識都知道,這電影改自柯藍的《深谷回聲》,背景設置是在西北,和西雙版納八竿子沒關系。更重要的是,五千年難以變好的農村的封閉落后,農民的困難與命運,才是電影的核心,而如果非要把這些和知青的痛苦經歷聯系起來,那可以有點“為賦新詞強說愁”了。
       吐槽這些不是否定這本書,只是覺得這本書沒有我想象的那么好。
      
  •     喜歡這本書不是因為它有多么的好看。雖然歐陽因的翻譯是非常出色的,但畢竟這是一部很學術的著作,讀起來稍嫌枯燥。喜歡這本書是因為它為我們揭示了父輩母輩的歷史。那個時代的他們如同一艘艘狂風巨浪中的小船,雖然在那段暴風驟雨的日子里擁有過那么多的激情,卻終究扭不過命運的大腿,被吹打到天涯海角,殘喘度日。對父母的愛跟隨著這本書的記載穿梭至時空的另一端,悲憫之情、憐愛之情不禁開始撕裂心肺。
      
      遺憾的是,在中國當代的史學界沒有人有這樣的能力或者魄力去重現那一段動蕩的歷史,而只能靠一個外國人去追尋那些被千萬只腳所踏過的足跡。但又慶幸有潘鳴嘯這樣的學者存在,能夠不遠千里地來到中國,本著對人的尊重,去尋覓那些足跡。
  •   好文章,受益。
  •   我也寫了這本書的書評。確實是本好書,值得看。
  •   評論很長,很佩服樓主耐心。
    我認為下鄉(xiāng)運動與當前的種種政策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強制VS自愿”,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的權利意識和發(fā)展意識越來越高,難以再來一次強制性的大運動,由此“自愿”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黨和國家也學會了用現成的利益來吸引青年學子投身不發(fā)達地區(qū)(不知道是不是下鄉(xiāng)運動中學到的?嘿嘿),但就像你說的,政策多變依然是不穩(wěn)定的因素,嚴重影響有志于此的人的積極性,會質疑黨和國家的“誠意”
  •   法國老先生?可以把老字去掉
  •   修理地球 - -
  •   書太厚有些枯燥 只好自尋亮點了- -
  •   好心態(tài)啊``
  •   咱都做不到像你這樣 ` 一般讓我乏味了 俺瞬間就丟下了``
  •   會有看完的強迫癥== 或者就掃過去
  •   這個強迫癥也不算壞事嘛 很的書要看到中間才有意思的``
    所以我錯過了很多好書 哈哈``
  •   嗯 不過一般評價不錯的書都挺好看的其實
    今天又想敗點書 囊中羞澀= =
  •   評價也得看地方啊,有的網站推薦高分的,看得人很蛋疼。
    恩,你這么喜歡看書的,很少了也。
  •   人以群分吧 俺周圍都沒人看書的。
    就我 偶爾還看點小說- -!
  •   哦,你很內向的嗎?
  •   是啊 怎么了
  •   能看出來`` 沒怎么``
    你這個怎么著也算內秀吧 `` 烏龜有肉在肚子頭
  •   嗯 你還是挺厲害的- -
    但是還是得外向點比較好 不然太孤立了 雖然自己不覺得有問題
  •   嗯 謝謝你的建議了
  •   如果抱著找解決方法的心態(tài)看史書當然會失望,歷史書本來就不提供解決之道,它的任務是通過史料盡可能呈現,史學家雖然也會有自己的觀點,但觀點不能凌駕于材料,而是由材料去自然呈現。
  •   謝謝樓上提醒~ 還有我說的那個找不到注解問題是可能是盜版的關系- -
  •   以作者所掌握的資料來源之廣播豐富來看,可靠性無須懷疑。作家們也不是事先約定好要一起把下鄉(xiāng)運動寫成某種樣子的。
    有預設性也不是問題,只不過是演繹法的運用罷了,只要沒有自相矛盾,能夠自圓其說就行。
  •   本來應該是中國人好好研究的課題,現在由一個法國人去做,我們也不能太苛求吧,文化隔膜一定是有的,如果中國人去做,我想頭上的緊箍咒更厲害。況且,中國政府對那時代的統計數字從來沒有真實過,對研究者也是很有難度的。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