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93-1 出版社:花千樹 作者:張五常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中國的經(jīng)濟革命》是一九九三年出版的相當暢銷的小書。那時帶佛利民夫婦重遊中國,也要到北京會見江澤民,因為北京朋友的要求,我寫了十篇關於中國經(jīng)濟改革的文章,作出一些建議。這十篇文章當時是該小書的主要部分。三年多前該書停版後,要求再版之聲不絕於耳。我舉棋不定,是因為不知怎樣處理才恰當。
最近我花了一段時間,為舊作《中國的前途》與《再論中國》出版了增訂本。我想,《再論》之後我還寫過不少關於中國的其他文章,總可以選出一些加進《中國的經(jīng)濟革命》之內(nèi),把小書變“大”,與《中國的前途》及《再論中國》鼎足而三。既然退休後正在整理自己的平生論著,這想法就決定了。
我選加的文章一些是從其他舊書中抽取,另一些是沒有在書中出版過的。選擇的準則,是要有綜合性、有概括性,務求文章能反映一個大時代的轉(zhuǎn)變。
這“增訂本”是“增”的多,“本”的少。分八部分,原來的《中國的經(jīng)濟革命》那十篇文章是第三部。我不認為我的文章影響了中國的改革,但肯定地中國的改革影響了我的思想。我的思想又影響了什麼呢?很難說。一個可能是將來的歷史學者不會忽略《中國的前途》、《再論中國》、《中國的經(jīng)濟革命》這三本書。因為上帝定下來的規(guī)律,我不可能知道,但幻想一下應該是無傷大雅之舉吧。
本書補加的文章多於原本的,所以不應該稱為“增訂本”,但我又不願意放棄《中國的經(jīng)濟革命》這個好名目。那怎麼辦?後來想到我們已進入了二十一世紀,而補加的好些文章是寫於這新紀元的,於是在《中國的經(jīng)濟革命》的前面我加了六個字,很有點不依常規(guī)。
作者簡介
序
第一部:一九八八的只爭朝夕
私產(chǎn)化與特權利益的沖突
第二部:經(jīng)改十年說大同
“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大同(附后記)
第三部:一九九三論中國的經(jīng)濟革命
楊懷康代序
前言
應該是經(jīng)濟革命
所有權可歸國有
徹底的承包制是私產(chǎn)制
理論與實踐之間
權利三制——論產(chǎn)排富、論資排輩、論管排貪
是坐言起行的時候了
金融制度與體制改革脫了節(jié)
誰說知識不是力量——為中國的農(nóng)民說幾句話(附后記)
一塌糊涂的稅制
拜中國的經(jīng)驗為師(附后記)
第四部:佛利民中國之行
引言
大同與小異——評趙紫陽與佛利民的歷史性會談
趙紫陽與佛利民的對話
背影
天下同聲一哭——從陳希同《報告》說起(附后記)
趙紫陽莫須有
第五部:朱镕基時代
引言
權力引起的通貨膨脹
一籮小問題是大問題
給中國十個經(jīng)濟建議
第六部:世貿(mào)與特權利益
世貿(mào)協(xié)議的壓力
第七部:從臺灣困境說中國大勢
引言
話說三岸大勢
第八部:回顧千年看今天
引言
驚回首,感慨話千年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