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仇女神

出版社:風云時代出版公司  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  譯者:邵均宜  
Tag標簽:無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4條)

 
 

  •     很吸引人的題目,但是故事……呃……
      我記不住這么多的人名,但是情節(jié)被我大致捋明白了,馬普爾小姐收到一封信,要求她調(diào)查“過去的罪惡”,誒瑪,我其實挺喜歡收到遠方來信這樣的梗的,但這次的梗玩得不夠大。
      馬普爾小姐的人性論是永恒的主題,如果不從人性的角度考慮,只從偵破的技術層面入手,是很難發(fā)現(xiàn)真正的兇手的,畢竟這次的謀殺里,細節(jié)的東西不多,兇犯的線索更少,喜歡研究細節(jié)的波洛老爹和喜歡追蹤線索的福爾摩斯先生只怕都要束手無策。這次的破案關鍵在于動機,誰具有真正需要殺死這個姑娘的動機呢,顯然從其他證人那里可以知道,警方認定的兇手似乎并沒有非殺不可的理由。
      另外,看到死者的臉被毀壞,第一反應就是……真的是那個死者嗎?(這算劇透嗎?)
      唔,總之就是這樣。
      其實我有時候蠻“怕”馬普爾小姐解謎的高潮的,畢竟一個七老八十的老太太了,兇犯再不濟,起碼還是有殺人的體力的(投毒另算),逼急眼了真把她也給殺了咋整……你看這次,如果不是有外援,馬普爾小姐恐怕要囧rz……當然,真沒有外援的話她應該不會把自己置于險境吧…………
  •     時鐘敲了一下,兩下,三下,這幾個時刻都發(fā)生了什么呢。
      篇幅有點羅嗦,一大堆的不重要的情節(jié),是很重要的部分。馬普爾很機智,不露聲色。故意誤導這群人,障眼法。
      推理小說大部分是這樣,讓你看著急。也有個別故事從開始或一半的部分,就已經(jīng)基本上知道真相了,但還有很多事情一團亂麻需要解決,后面會寫得更精彩。
      真正的兇手逍遙法外。
      馬普爾和真的兇手靠得那么近,竟然一直都還活著,沒被干掉,原來是這一群人中有兩個不清楚底細的密探在暗中保護她。
      她自己的這一趟旅程也撲朔迷離,莫名其妙的,也不清楚每個人的身份是什么。誰是拉斐爾安排的密探呢?這也需要她自己發(fā)現(xiàn)。
      
      
      故事很簡單。里面最有意思的部分,是英式淑女們的生活方式。
      他們會參加一趟貌似沒有任何內(nèi)容的旅行,目的是參觀一座有相當久歷史的“老園子”。
      他們喜歡專注在園林或者建筑物,以這些愉快的主題作為旅行的意義。
      馬普爾小姐,一個典型的英式淑女。
      和大偵探波洛不一樣。他是比利時人,從不吃動物肝臟,說自己有“恐肝癥”,很搞笑是么。
      我在看5月份的『時尚旅游』,‘美食工作者’專欄文章是『英式淑女吃喝手冊』,第一條原則,保持一種淳樸的、天然的、英國農(nóng)家式的食材培育和交流方式。
      
      
      2012.6.24 讀過。真的、假的殺人狂,兩個暗中保護馬普爾的密探。
       ------------------------------------
      2010.09.24 在讀。我好像收藏有另一版本。
  •     我有這本書,準確的說,是曾經(jīng)有這本書?! ∥覄偵闲W的時候,看了開頭,卻沒有看到結尾,有一次學校組織學生捐書,我就把它捐了出去,當時,無比的后悔。然后,我就淡忘了,忘記了書里的紅黑花格,忘記了書里的蓼蔓。只是記得淡綠色的書皮上,美麗的女子和她含恨的眼神。對的,那書皮是淡綠的,仿佛用顏色就在告訴你,‘我不是營養(yǎng)品,我是砒霜,我是大麻’,‘如果你要的是一本消遣用的笑話書,或者賺取眼淚的無聊愛情小說,你就不要翻開我了’?! 《嗵澪野阉鼟佋谀X后,不然以我鉆牛角尖的性格,我是必須看到結尾的。我不要求有開始,卻一個要個結果,這就是我?! ≈钡胶髞恚乙驗楣ぷ鞯年P系在整理人民文學出版的阿加莎·克里斯蒂系列偵探小說的時候,忽然就看到了《復仇女神》,我翻開扉頁就知道,我的復仇女神回來了。  而曾經(jīng)的那本書,你已經(jīng)散落在天涯了,我期盼,你依舊活著,在我不知道的某個角落。
  •     一口氣看了十幾本阿加莎的書,慢慢的摸清規(guī)律了
      從原來謎底揭曉時的震驚到現(xiàn)在對細節(jié)的不滿意
      看完很迷惑啊!
      1/坦普爾小姐并不知道真相,她只是覺得疑惑,為什么會被殺呢?
      2/馬普爾一直沒透露出她知道真相,甚至在誤導三姐妹,為什么也會引來兇手呢?
      3/保護神為什么會知道咖啡里有毒呢?
      
      
      
  •     可能會有人覺得阿婆的這部《復仇女神》太過拖沓、冗長繁復,其實不然。
      起初閱讀時會感到情節(jié)發(fā)展緩慢,而且有些摸不著頭腦,會奈不住問“究竟這本書要講述一個怎樣的故事?”
      其實我們的感覺也正是馬普爾小姐的感覺。賴斐爾先生在托付之初就未曾明確指出那“罪惡”的性質(zhì),是傷害?欺騙?還是謀殺? 他只是安排不明情況的馬普爾小姐踏上一個同樣撲朔迷離的旅程。在這個旅程中她所遇到的人,有可能是曾經(jīng)的兇手、曾經(jīng)的受害者、或是某件案子的知情人,也可能是同盟、伙伴、或是賴菲爾先生所安排的保護者。
      故事慢慢展開,馬普爾小姐在尋找,尋找曾經(jīng)發(fā)生的、可能現(xiàn)在還存在的“罪惡”。
      所以說,這本書并不只是單純的破案的過程,它是一個尋找的過程。發(fā)現(xiàn)罪案,之后,找出兇手。
      在最后,馬普爾小姐一改往日風采,真正的扮演了,或者說成為了“復仇女神”。
      挺懷念他們,馬普爾小姐和賴菲爾先生在加勒比海島的日子。被人理解,真的是件很好的事。
      
  •     1。同一個傳說,在這個人那個人口中反復述說,奇怪,為什么大家都那么愿意說啊?
      2。如果兇手沒有試圖毒死馬普爾小姐的話,還有什么證據(jù)可以推斷呢?僅憑可疑的倒塌的溫室么?
      3。第三個被殺的人坦普爾小姐,之所以加入這個旅行團應該是偶然的吧,可是正由于她的死,才追蹤到老小姐們身上,多少牽強啊~
      4。前半本書過于拖沓,對旅行團的每一個人都詳加關注,有被忽悠的感覺~
      
  •     這真是一部精心策劃的推理小說,是阿婆借馬普爾神奇的探案經(jīng)歷對個人智慧的一次挑戰(zhàn)。在絕無可能的情況下,由于一個已經(jīng)死亡的人的安排,甚至沒有給予任何線索,也不能給予一絲線索,一個愛打聽的對罪惡有著敏銳嗅覺的老女人偵破出了一樁隱匿十年的謀殺案。知情的女校長似乎是一線曙光,然而也被兇手謀殺,這次給馬普爾的提示就是一個人名和一件兇手的用于偽裝的外衣,僅憑這兩點,馬普爾就推斷出了兇手以及謀殺的動機和手段。如花般年輕的生命被罪惡終結,它毀掉的不僅是一個生命,法院的誤判也讓另一個年輕人受到牽連,這一切罪惡的源泉來自于邪惡的畸形的“愛情”。
  •     忘記誰說的了,偵探小說每隔若干頁就需要死一個人來給大家提提神,符合這個規(guī)律的偵探小說容易寫,不符合的要想抓住讀者就有點困難了.
      
      不得不說....個人以為阿加莎同學沒有把謀殺或者十年前的謀殺往前提個100多頁是比較不明智的,似乎她想用一種RPG游戲的方式來吸引讀者,不過實在是夠失敗....要不是本著不能浪費買書錢的信念,我根本就堅持不下來....
      
      不過還好, 雖然案子很老套, 但是這本里的老太太比別的書里的要豐滿很多, 難得阿加莎同學給大家貢獻了一個不那么模板式的人物....呃....
  •      看了開頭,懷疑這本書又看過。不過這次記錯了名字。
      
       開局很奇特,不是發(fā)生了謀殺案去解決他,而是去找謀殺案在哪兒。可是,前戲也太長了,半本書過去才發(fā)現(xiàn)要解決的是什么謀殺案。
      
       總體來說比較好猜:如果一個人死了,臉被砸爛,那么可以肯定這個人不是被認為的那個。
      
       其他也沒什么好說了。阿加莎對人性的描寫,太多了就成為贅肉了。
  •     啊,我愛死這個可愛的老小姐了。
      這老太太多大了?每個認識她的人都說她已經(jīng)老得像化石一樣了,嘿嘿。
      至今為止,我大愛的偵探終于可以確定了,就是我們親愛的簡·馬普爾!
      嗯,嘮叨,瑣碎,八卦,狡猾,自信,敏銳,冷靜,聰慧,任性,懷疑主義,當然,正如她自己說的,也有那么一點無情——在正義的面前。
      她,怎么說呢,是個普通但又不一般的老太太,她是個天生的人性學家。
      在別人稱贊她的時候,馬普爾小姐總是很羞澀地說:“嗯,其實我沒你說的那么了不起啦,我只是碰巧對人性有一點了解罷了。人們總是讓我想起我認識的某些人?!?br />   在老小姐的眼里,人性是相同的,如果你有這樣的性格,那么好吧,必然你會沿著那個性格注定的路走向你的命運,也許你的結果沒前人那么糟,那也只是因為你比較幸運而已。
      與其說馬普爾小姐是個有偵探天分的人,不如說她是一部人性百科全書,
      她幾乎不怎么離開她生活了一輩子的鄉(xiāng)村圣瑪麗米德,但一個鄉(xiāng)村里所包含的人性就足夠了,走到哪里都能找到相似的人,也就是說,
      人性是通用的。
      “親愛的,你使我想起了我以前認識的某個人?!崩闲〗憧偸沁@么說。
      “哦,是嗎?”你一定會滿心歡喜和好奇地追問,“那個人怎么了?”
      “也沒什么,”她還是淡淡地回答,“不過他\她死了?!?br />   馬普爾小姐,你可真殘酷啊,你就喜歡在人們心里留下疙瘩,
      是諷刺,也是警告,
      而我就喜歡這樣的你。
      我們通??偸钦f,偵探小說里最不可能犯罪的那個人就是兇手,
      “動機太明顯了,所以不是他,對吧!”探長們征求馬普爾小姐意見的時候總是這樣說。
      可馬普爾小姐卻認為,最明顯的就是最可能的,正是因為最明顯,所以才最有可能做到,人性如此,她深信這一點,
      但問題是,最明顯的,最簡單的線索,我們通??吹搅司秃蜎]看到一樣,這才要命。
      人性嘛,她老是掛在嘴邊上的東西,
      人性太明顯了,所以才深不可測,
      我跟著這個路子走,一連找對了好幾個兇手,沒錯,太明顯了,
      這么顯而易見的動機和犯罪手法,為什么人們卻總是忽視掉呢?
      有人說,看阿加莎的小說,沒一次斗智能贏過阿婆的,
      那我建議去看幾本馬普爾小姐系列,
      情感是我們最熟悉的東西,順著這個藤,就能摸到那個瓜,
      因為如果你是他\她,你也會那么做。
      不過別擔心因為猜對了兇手會使阿婆的書的魅力大打折扣,
      馬普爾小姐系列的探案魅力就在于,即使你找出了兇手,你依然會為那人性的深刻描寫拍案叫絕,這也是我喜歡她的主要原因。
      好吧,馬普爾小姐,我不得不承認,你就和你對自己的評價一樣,
      是“復仇女神”,
      我們找不出任何一個比這個平淡或是激烈的詞來形容你了。
      
  •     西方小說里的老小姐都有些可愛。她們中的一些硬邦邦的,另一些則嬌柔的像小姑娘,而她們的古怪甚至和孤獨一樣惹人憐愛,更別說,還有那些塵封的浪漫故事使人好奇。除此之外,馬普爾小姐——在你的慈愛而多事的鄉(xiāng)下姑媽之外——是一名偵探,這真是太迷人了。
      破案的方式是絮叨而主觀,除了飽經(jīng)世事的老人,沒人能擔當這種方式。老先生們總是執(zhí)拗驕傲,老小姐就不同了:她們敏感多情,任性而好奇,對生活既謙卑又斗志旺盛。而當她們握著毛衣針向你抱怨背痛時,你怎么會想到眼前的羔羊會是獅子或者復仇女神(馬普爾小姐天真得像開玩笑的自稱)在人間的形態(tài)呢。
      老小姐的絮叨中有多少真相!馬普爾小姐記得女仆偷吃餅干,記得孩子用青蛙嚇唬人,記得姑娘們的指甲;她總能知道那個姑娘和那個少年的真愛,也總知道人們因為愛或不愛而能或不能做出的總總舉動。人們會不屑老人的自以為是,偵探們愛從煙灰和鞋印中找尋線索——那是偵探們精明有力的客觀,因此馬普爾小姐才會在他們面前說自己是“一個微不足道的人”。而煙灰和鞋印是可以偽造的,不,馬普爾小姐的線索要可靠得多,馬普爾小姐了解人性(雖然她總說它丑惡),人性在這里是客觀存在,是“這樣”合理或者不合理的基礎。尤其是無辜者,“他無論如何不會做出這件事”——這樣看似任性的姑媽式的怪念頭正是拉斐爾先生對她的評價:“對罪惡敏感”。以人性為出發(fā)點建構整個案件的思路,聽起來有點玄乎,但剔除其中的臆想成分(馬普爾小姐不幻想,她的方式類似于《偽裝者》中的情景模擬),其中的理性足以讓人起敬了。
      多愁善感的性格甚至也成了工具之一,冷靜的多情和易感是種天賦,使馬普爾小姐得以敏銳,同時又給讀者增添了可看性。能讓故事整個沉浸在背景音樂似的氛圍中而不狗血,方見作者功力,如果說遍地的白色萹蓄尚不覺得如何,那個貫穿始終、只存在于人們記憶和照片里的女孩子維里蒂,至少讓人無話可說。
      由女人寫女人,筆觸會更柔軟吧,雖然是一個幸福的主婦筆下寫就的老小姐。想想奧斯丁這個真的老小姐卻寫了那么多婚戀中的女人,也許女人心里永遠都有另一個自己。
      
  •     在阿加莎的小說里,算是很一般的。案情太簡單了。阿加莎在這里還是有意刻劃了一下馬普爾小姐的性格、形象的,可到底,她總及不上波洛老爹那么有魅力。
      
      馬普爾系列中,對氛圍的描述要強過波洛。畢竟波洛是極強調(diào)理性的。這小說也有種悲傷的調(diào)子。
  •   評論寫的很有趣
  •   恩,堅持再三,終于看完了。。。
  •   阿婆的作品最好還是看英文,國內(nèi)的翻譯實在……
  •   同意啊同意,阿婆的英文原著,真是別有一番味道。而中文翻譯,能說明白就不錯了。
    就是讀英文太慢的說……
  •   同LZ,情節(jié)蒼白平庸,令人昏昏欲睡。
  •   看到一半,就覺得跟藏書室女尸有點像。
  •   大愛的一本呢。個人覺得是馬普爾小姐相當經(jīng)典的一案。
    而且散發(fā)著一種小眾陰森的恐怖氣息,很悶騷,很文藝。。
  •   對。這老太太真是……頑皮了嘞,挺喜歡她的
  •   我最親愛的馬普爾小姐
  •   我也愛死馬普爾小姐!雖然認為論推理能力,波洛和福爾摩斯會比她更強,但是她身上有一種迷住我的魅力。
  •   記得曾經(jīng)看過一版胖胖的粉嫩的馬普爾小姐,可是為什么我在視頻里搜到的都是瘦瘦的嚴肅的呢?有誰看過那一版嗎,還是我的記憶出了錯?瘦瘦的馬普爾小姐總是被我抗拒~
  •   粉嫩!這個詞用的好,對,就是粉嫩的感覺,討厭嚴肅,這么可愛的老太太怎么會是嚴肅的老學究?哈哈~~建議去看看日本做過的一部動畫,叫《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名偵探波羅和馬普爾夫人》(不過為毛給翻成了夫人?),里面的馬普爾小姐算是詮釋的蠻好的了(雖然也不是很胖)~~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