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發(fā)現(xiàn)歷史

出版時間:1991/08/01  出版社:稻鄉(xiāng)出版社  作者:柯文  譯者:林同奇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此書較全面地介紹戰(zhàn)後美國研究中國近代史的方法、成果與趨向。先後著重討論了近代中國在政治、思想、經(jīng)濟與社會等方面的發(fā)展。每章附有註解,提供了比較豐富的文獻資料;另一方面本書帶有較農(nóng)厚的思辨色彩,給處於深刻反思中的我國史學(xué)界提供了一定思考素材,具有啟發(fā)思路的價值。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在中國發(fā)現(xiàn)歷史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5條)

 
 

  •     美國的漢學(xué)研究起步很早。哥倫比亞大學(xué)東亞圖書館的第一套藏書來自於老佛爺慈禧的饋贈,這從側(cè)面表現(xiàn)出美國對於中國的研究熱情萌芽極早。至此書出版的一九九七年時,美國的漢學(xué)研究早經(jīng)開枝散葉,無論是研究深度還是研究廣度都已經(jīng)執(zhí)世界漢學(xué)研究的牛耳了。在先秦與趙宋以後這兩個美國漢學(xué)界素所見重的歷史時期,研究成果尤其豐厚。
      面對明清民國碩果累累生機勃勃的漢學(xué)研究成果,cohen同學(xué)不但沒有錦上添花地唱讚歌,反而抽絲剝繭言之鑿鑿地指出這些研究成果的謬誤與不足,僅此一點,其勇氣已足以讓慣於表揚與自我表揚的中國同行們無地自容。而cohen同學(xué)這種“蠹生於木還食其木”的求索精神也是美國漢學(xué)長盛不衰的要因之一罷。
      更爲難能可貴的,是cohen同學(xué)不但有破而且有立,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十六年後的今天,二〇一三年,我們已經(jīng)看得到美國漢學(xué)研究在他指出的研究向度上的進展與創(chuàng)獲,讓人對於這本書更生崇敬。
      順便一提,école des annales對於histoire totale的追求在這本書裡得到了意外的囬應(yīng),我想,這一歷史的訴求終會再次得到人們的肯定與發(fā)揚。
      全書文字極流暢,一氣呵成,閱讀體驗非常好。
      具體內(nèi)容我一如既往選擇三緘其口。想知道的還是去看書罷。
  •      Paul A. Cohen’s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 mainly reflects American historiography of “recent Chinese history” (in general, the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y) since the postwar, points out its primary problems, and indicates a new trend, namely the China-oriented approach, in 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in the end. In this book, Cohen handles three different, yet interlaced, approaches, to wit impact-response one, tradition-modernity one, and imperialism one, which had dominated 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before the publication of this very book. As for the reason, or motive, why Cohen intends to write such as book, one involves several intellectual problems forming during his career. Between the publication of his first book (China and Christianity, 1963) and the second one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1974), the outside environment experienced significant change (mainly the Vietnam War) which influenced the author greatly. For the first time, the author began to reflect his former thinking of China, gradually he doubted traditional approaches, and a new idea germinated. On the other hand, the relative scarcity of self-critical historiographical writing on the filed of recent Chinese history made the author feel discontented. Despite the fact that in late 1960s, a more critical perspective had grown, from the author’s eyes, it was too imperfect to be satisfied. These concern and uneasiness impelled the author to initiate this book.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target Cohen intends to assail is “impact-response” approach. This very conceptual framework bases on two basic assumptions, the first one is that “the confrontation with the West was the most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events in China”, the other one assumes that the role played by the West is active, while china took “a much more passive or reactive” one in this period. The main problem with this approach is that it’s too general, its intellectual realm is not clearly defined and delimited. Furthermore, the concept of West is not a definite notion, even the Westerns themselves couldn’t understand it very well. Two reasons may contribute to this phenomenon, the first one is that the West itself experienced tremendous change during the modern times, the other is that the West is a relative concept, and it’s not a unite and unidimensional idea. Therefore, the “total west”, or west as a monolith, never exist, let alone its impact on China. In reality, the West China encountered was only “a part of a whole”, and even this part changed over time. Moreover, the West confronted by China was not pure, the West mentioned by Chinese was, more often than not, the one created in Chinese minds, just as Cohen has described, it’s some kind of “hybridization”. The other trouble is that historians tend to discuss Chinese-response too abstractly. To illustrate his argument, Cohen reinterprets three sorts of Chinese historical events in recent times, rebellion, reform, and reaction. Under his narrative and analysis, these activities, rather than been regarded as responses to western impact by previous historians, mainly responded to Chinese own problems which had accumulated since eighteenth century or earlier.
      In the end, the author provides a method to correct this approach, to contemplate and analyze China in three zones. The outermost zone, which was directly influenced by west; intermediate zone, which was activated or given direction, but was not actually brought into being, by the West; innermost zone, which stands for culture and society without been disturbed by the West. These zones were fluid, yet, and there wer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m, which forces us to speculate on this period of Chinese history from a dynamic perspective.
      In the second chapter, Cohen tackles the “tradition-modernity” approach. This paradigm, from Cohen’s perspective, receives a great deal of influence from nineteenth century’s thoughts about China. The fundamental assumption shared by the historians of this paradigm, such as Joseph R. Levenson and Mary Wright, is consistent with nineteenth-century western view of China, regarding it as a “static, unchanging society, a society in a state of perpetual repose.” It was the modern West that activated static China, and its final fate would be a Western-styled modern society. In this sense, all kinds of transformation in modern China were influenced by the West, without West, it’s impossible for China to make any fundamental change during this period. Cohen, however, is not satisfied with this sort of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history, and unearths several severe problems involving in this very approach. One trouble is that there is no middle zone between “modern” and “tradition”, every historical event must be tilted by one or the other. In reality, yet, just as Schwartz claimed that some areas of human experience are not readily identifiable as either “traditional” or “modern”. Another lethal problem is the one described by J. H. Hexter, the “assumption of the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al energy”. From the “tradition-modernity” perspective, once the “modernity” wins a battle in certain area, then, the “tradition” must retreat from this very area proportionally, vice verse. It’s entirely possible, however, that both could make progress in certain period, since the “cake” they intend to divide might swell at the same time. A third problem with this approach is that it “employs concepts that neatly symmetrical to describe and explain realities that are fundamentally asymmetrical”. In the end, to get rid of the burden and difficulty imposed by modernization theory, Cohen recommends superseding it with another one, which is less Western-centered.
      Toward the end of the 1960s, with the increasingly escalating of the Vietnam War, young American historians began to rethink the abovementioned two approaches which had dominated historiography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This new trend, Cohen denominates as “imperialism” approach, asserted that imperial invasion was the bane of modern Chinese backwardness, poverty, and chaos. Compared with the foregoing two chapters, the third one is much more controversial and debatable. Just as A. Feuerwerker has pointed out, the length of this chapter is not proportionate to the figures or thoughts Cohen intends to handle. Compare to J. K. Fairbank and Levenson, James Peck (Feuerwerker describes him as one “who knew little about China and was concerned mainly with America’s failings in Vietnam”) and Frances Moulder (“l(fā)acking any intimate knowledge of either China or Japan” depicted by Feuerwerker) are far less significant and influential in Chinese history area.
      With respect to the internal problems of this very approach, the primary one is that it pays too much attention to exogenous factor. The advocates of this approach, such as James Peck and Frances Moulder, strongly backed the argument that the West wa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sometimes the solo, element which 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in modern times. It also implies that China itself alone couldn’t make tremendous change, only under the invasion of the West, could such change took place in China. Moreover, this approach fails to separate imperial influence from other Chinese self factors, and combine them together under the name of imperial invasion. Another problem is that the appropriateness of adopting the entire China economy as the only unit of analysis. Cohen suggests subdividing the whole China into different regions, and then analyzing exogenous influence on different regions respectively. The final problem involves the concept of imperialism. Chinese colonial framework, as Cohen has summarized, is “partial, multiple, and layered” , therefore the discussion of imperial influence on modern Chinese society must be more precisely than before.
      The three approaches-the “impact-response” one, “tradition-modernity” one, and “imperialism” one-are three different variants in the same tone, they all establish on the “Western-centeredness”, just as Cohen has concluded, it “robs China of its autonomy and makes of it, in the end, an intellectual possession of the West.” Contrast to these Western-oriented approaches, ultimately, Cohen points out a new trend in 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since the 1970s, which he designates as “China-oriented” approach. In the final chapter, he mainly discusses its four characteristics. The first one is that it “begins with Chinese problems set in a Chinese context”, which means these problems must be experienced by Chinese themselves and the criteria for judging the consequence of these very problems must be Chinese, rather than Western. Another identifying feature is that this approach attempts to comprehend China by dividing it into “smaller, more manageable spatial units”. Since China is so vast and complicated, different regions have respective languages, customs, traditions, and other material conditions, the generalization which is popular among the foregoing approaches should be replaced with differentiation, a more precise picture of Chinese history should be depicted by American historians. Furthermore, this sort of differentiation is applicable to separating Chinese hierarchy into various levels as well. Not only should we differentiate between the gentry and the peasant, but among the peasant, it should be divided into much more detailed strata. The final facet of the China-oriented approach is the combination of history with other disciplines, especially social sciences. By introducing the techniques and strategies of other disciplines, one could expand the field of history study and interpret history more precisely and closely.
      Cohen’s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 just as Lloyd E. Eastman has asserted, “Every historian of China should read this book” , in this reflective work, he lays bare “the hidden assumptions that have informed and skewed much American research on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y”. As a Chinese, I wonder that when could our historians write a book like this to reflect our historiography o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during the past century, to demonstrate the assumptions taken by previous historians (one may be the model of peasant war). I believe this would be a painstaking work, yet, it would be tremendous meaningful, since the first step to get rid of bad habits is to know its existence.
      
      
      
      
  •     在讀這本書之前,多次嘗試讀漢學(xué)家的著作,但是都沒有一本是能讀到其一半的。往往是書的名字和它的選題很吸引,但是我的思維有點轉(zhuǎn)不過來,還有文字味如嚼蠟,實在是很難堅持。讀這本書是因為一位老師的推薦,而且老師還親自把書借給我,我當(dāng)然要認認真真的讀啦!
      這本書我覺得可以將其歸類到史學(xué)理論的范圍里,因為它的主要內(nèi)容是介紹幾種在西方很流行的研究中國近代史的史學(xué)理論和史學(xué)方法。雖然書的副標題強調(diào)了中國中心觀,但其實書中四分之三的邊幅都不是講中國中心觀,而是批判其他的研究范式。它第一個批判的就是沖擊—反應(yīng)模式。這個模式的主要內(nèi)容是:外國的侵略沖擊了中國的傳統(tǒng)社會,中國在沖擊中做出了反應(yīng),在沖擊和反應(yīng)反復(fù)作用之下中國舉步前行。第二個被批判的范式就是現(xiàn)代化,研究近代中國的近代化歷程應(yīng)該說是當(dāng)下比較熱的方向,大體的內(nèi)容是西方的侵略為中國帶來了西方的先進科學(xué)、政治和文化思想,中國的思想先進的人物也在不斷的學(xué)習(xí)西方先進的事物。第三個受到批判的是反帝革命理論,所強調(diào)的西方的侵略和中國人民的反抗運動,也就是常說的“兩條道路”。說到底,這三個理論為什么會受到了作者的批判呢?原因其實很顯然,因為這本書所要建立的理論是中國中心論,這三個受批判的理論就不是中國中心論,因為他們是西方中心論。
      中國的歷史要從中國自身來考察,這的確是非常正規(guī)的思維。中國在近代所表現(xiàn)出來的向近代社會走去的腳步,是否是西方刺激所造成的結(jié)果呢?作者的觀點是否定,作者肯定了中國自身最起碼在明清時期已經(jīng)有了步向近代的意向了,這種似有若無的傾向就是中國發(fā)展方向的苗頭。
      讀完這本書,正如我的老師所說的,他不僅告訴你什么是中國中心觀,還詳細的跟你歸納了西方中心論三個主要表現(xiàn)范式,這也是難能可貴的,畢竟理論這東西其實并不是那么容易寫出來,當(dāng)然讀起來也不是件輕松事。透過這本書你能理解西方是如何看中國近現(xiàn)代史,在我來講,我對中國中心觀并不是那么理解,反而他對西方中心觀的總結(jié)我還看得比較懂,這是為什么呢?也許能從現(xiàn)今中國近現(xiàn)代史的教育中看出來吧!
      總之,他是我第一本看完的漢學(xué)家的著作,加油吧!
  •     沒有中心的中國中心觀
      ——關(guān)于近代史研究立場、模式與方式的思考
      
      
      上世紀八十年代,柯文著作《在中國發(fā)現(xiàn)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在美國出版,此書在全面批判戰(zhàn)后美國中國近現(xiàn)代史研究模式的基礎(chǔ)上,系統(tǒng)闡述了他所倡導(dǎo)的“中國中心觀”。他指出戰(zhàn)后美國學(xué)者的著作“往往側(cè)重探討中國近世史中西方自身所關(guān)注的問題”,并分析其源于思想上的偏見,認為“凡是近代的就是西方的,而西方的就是重要的”。
      
      柯文批評研究近代中國歷史的美國學(xué)者,持種族中心主義偏見,他在書中前三章批判了三種種族中心或西方中心的模式:“沖擊—回應(yīng)”模式,“傳統(tǒng)—近代”模式和帝國主義—革命模式。這三種模式其實都是站在西方立場上研究近代中國歷史,忽略了中國社會自身的演進變化。在研究模式上,柯文提出的“中國中心觀”是從中國而不是從西方著手研究中國歷史,并盡量采取中國的而不是西方的準繩來決定中國歷史現(xiàn)象的歷史重要性。研究方式上,柯文主張將中國歷史細分化,橫向上展開區(qū)域史和地方史研究,縱向上展開社會史研究。最后倡導(dǎo)多學(xué)科的綜合研究。
      
      柯文作此書的目的本是從美國史家的立場檢討之前歷史研究的弊端,他也擔(dān)心由于中美史家的分歧導(dǎo)致中國讀者誤讀此書含義,后又因看到中美之間的隔離漸少,了解增多而打消了顧慮。但是,正如羅志田指出,從國人對該書的接收和反應(yīng)看,不少中國讀者有時無意中反倒從中國史家的立場去體會“書中提出的問題。” 無論是西方的學(xué)者還是中國的讀者,對待歷史問題所持的立場都不可能不受自我觀念影響,必然無法做到拋開主觀因素地“移情”作完全客觀的歷史解讀。
      
      歷史研究的立場是由其研究目的決定的。無論是美國學(xué)者還是中國史家,研究歷史必然無法脫離自我身份的束縛,研究目的也是為本國國民提供歷史教訓(xùn)。歷史研究只能做到盡量站在客觀、中立的立場,減少個人主觀經(jīng)驗的影響。
      
      柯文在書中闡釋了“中國史境”的概念,強調(diào)力圖設(shè)身處地按照中國人自己的體驗去重建中國的過去??挛臎]有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提“按照當(dāng)時的實際情況”去“重建中國的過去”,這也是因為歷史研究無法擺脫史家立場的局限?!皻v史事實”并非客觀獨立的存在,它是史家過濾掉歷史當(dāng)事人的經(jīng)驗體會,變成史家心中的經(jīng)驗體會。史家面對的更多是文字材料而非古代實物,從文字材料出發(fā)顯然無法按照當(dāng)時的實際情況去重建歷史。
      
      對于歷史研究的模式,柯文批判的三種模式都是從西方中心觀出發(fā)研究中國近代史。限于自身的研究立場,美國學(xué)者更多地重視中國歷史的外部因素,著眼西方對中國歷史的影響??挛脑跁兄鹫屡辛巳N模式,其中也梳理出了戰(zhàn)后美國學(xué)者研究中國近代史的歷程。
      
      對于“沖擊—回應(yīng)”,只是在一定的范圍適用。這是早期研究中國近代史的學(xué)者會首先想到的理論框架。費正清等人采用沖擊—回應(yīng)模式,與其說是研究純粹的中國近代史,不如說是為研究近代中西方關(guān)系史提供了理論框架。沖擊—回應(yīng)模式的研究著眼于中西方的互動,并不僅是關(guān)注中國近代歷史自身的演變,它探討的是西方工業(yè)化之后對東方的經(jīng)濟、文化乃至道德輸出以及東方對西方的回應(yīng)、抵抗,兩者不可分而視之。柯文的批判中忽略了沖擊—回應(yīng)模式的研究側(cè)重點。也正如羅志田所指出,只要更加凸顯中國“反應(yīng)”的一面,費正清等人的沖擊—回應(yīng)模式也能走向“在中國發(fā)現(xiàn)歷史”的中國中心觀。
      
      柯文在這一章中例舉了晚清歷史與西方有關(guān)聯(lián)的方面。太平天國是一場叛亂運動,它并不是針對西方,但它影響了中國對西方的回應(yīng),叛亂玷污了西方宗教在中國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叛亂產(chǎn)生了新的地方權(quán)力源泉,削弱了中央權(quán)力,使得中國無法對西方作出強有力的回應(yīng)。
      
      清朝改革運動“同光中興”,學(xué)習(xí)的是西方看似是對西方的回應(yīng),不過更多的也是為了鎮(zhèn)壓叛亂,挽救統(tǒng)治,富強國家??雇膺\動“清議”作為思想現(xiàn)象顯然是對西方的回應(yīng),從性質(zhì)言,清議也只是鬩墻之爭,是向儒教的信奉者要求維護儒教的純潔性。
      
      第二章批判“傳統(tǒng)—近代”模式,柯文揭示了傳統(tǒng)、近代等概念語義背后的復(fù)雜性、多樣性和歧義性??挛恼J為中國沒有必要非像西方近代一樣具有“變化”崇拜,“動態(tài)”與“變化”本身不一定是好事。傳統(tǒng)與近代,本身就是模糊難以定論的,不符合概念必須符合客觀的要求。他認為,傳統(tǒng)—近代模式也是沖擊—回應(yīng)模式的擴大,前者給后者提供了遠為復(fù)雜的理論框架。
      
      對于“帝國主義—革命”模式,一些美國學(xué)者是從毛澤東的著名論斷“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反對中國獨立與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歷史”得到啟發(fā)。毫無疑問,這是意識形態(tài)化的歷史??挛囊厕q護稱,帝國主義是意識形態(tài)的近代化理論。柯文認為,越戰(zhàn)使得美國史家意識美國在政治、文化、道德等全方位領(lǐng)先是神話,從而放棄西方準繩,建立起一種以對方為中心的史學(xué)研究。對于帝國主義這一概念,柯文也認為比較模糊不夠全面??挛牟毁澩训蹏髁x作為一把足以打開中國百年來全部歷史的總鑰匙,認為把它看成對歷史環(huán)境發(fā)生作用的一種力量更具有解釋能力。
      
      最后一章柯文提出了“中國中心觀”。在附錄《變動中的中國歷史研究視角》一文中柯文寫道:“中國中心觀”最核心的特征在于,采取這種觀點的研究者極力嘗試從中國歷史本身的觀點出發(fā)——密切注意中國歷史的軌跡和中國人對自身問題的看法——而不僅從西方歷史的期望的觀點出發(fā),去理解中國歷史。 緊接著,柯文也闡明這并不意味著研究者漠視外在的影響。他坦陳中國中心觀“與其說這是一種單一的,有清楚定義的研究取向,不如說是各種不同的研究方法的特色的集合?!?
      
       但奇怪的是,柯文也發(fā)現(xiàn)“中國史家,不論是馬克思主義者或非馬克思主義者,在重建他們過去的歷史時,在很大程度一直依靠從西方借用來的詞匯、概念和分析框架”, “局中人卻堅持外來因素的極端重要性”。中國近代史學(xué)者一方面贊賞“在中國發(fā)現(xiàn)歷史”,但始終不能脫離西方理論的解釋體系。這是中國史家在歷史研究方式上的缺憾。羅志田認為,這一方面是近代中國任何重大事件都少不了西方的影響。另一方面,在一定時期內(nèi),史學(xué)相對定式化的學(xué)術(shù)思維方式對具體研究制約甚大。
      
      中國中心觀無論對美國學(xué)者還是中國史家而言,都并非具有明確內(nèi)涵的研究模式。對美國學(xué)者而言,中國中心觀是將歷史研究立場盡量站在中國這邊,從中國自身的角度發(fā)現(xiàn)歷史。對中國史家而言,是建立自身的歷史理論解釋體系,擺脫過分依賴西方“詞匯、概念和分析框架”的局面。
      
      柯文的“中國中心觀”,從書中正文及附錄的文章,都可看出并無明確的中心。他并沒有提出一種新的解釋中國近代史的理論模式,而是在批判了以往的研究模式的弊端后,提出一種新的研究取向。他認為,把研究重點放到中國社會的下層,或放到中國局部地區(qū),或放在19世紀(西方初來中國之時),其中的外部因素所起的作用大幅度下降。這正是他所倡導(dǎo)的將歷史細分化的研究方式,橫向上展開區(qū)域史和地方史研究,縱向上展開社會史研究,并跨學(xué)科綜合研究。80年代之后的中國近代史研究也正好是沿著柯文所提出的研究路數(shù)展開,并且成為中西方史家研究的共同取向。
      
      桑兵在《庚子勤王與晚清政局》緒論中說,“今人讀史,常呈現(xiàn)一怪相,若不借助于后來外在系統(tǒng),則幾乎無法讀懂材料,或者說不知材料有何意義。而一旦以后來外在系統(tǒng)為指導(dǎo),又難免觀念先行,肢解材料本身的聯(lián)系與意思?!?桑兵認識到中國史家過分依賴西方理論解釋體系的窘境,但說“幾乎無法讀懂材料”實在言過其實。他進而分析到,產(chǎn)生這種怪相的原因之一,正是歷史研究的細分化。“細分化所造成的學(xué)術(shù)侏儒化,導(dǎo)致學(xué)術(shù)領(lǐng)域的無序競爭,各人竟然分不出高下,索性就不分高下,且自我開脫,美其名曰見仁見智?!?學(xué)術(shù)是否需要分出高下尚有待別論,但桑兵教授批判歷史研究細分化時,是否想過自己本身也花了十年之功研究區(qū)區(qū)一個?;逝??但凡在近代史界名氣稍大的學(xué)者,所做研究無不是細分化的歷史。茅海建從《戊戌變法史事考》到《從甲午到戊戌》,不也是花了十多年時間專注于一個歷史問題嗎?
      
      歷史研究細分化并無過錯,這是一種歷史研究的趨勢。它雖與中國傳統(tǒng)通史、斷代式研究方式不同,專注于歷史細節(jié),但只要不是肢解歷史,仍然上下求索前后貫通,細分化的歷史研究也并非不可取。而細分化的研究,若只是為了求新出成果,專營于歷史細枝末節(jié),放棄了對政治的嚴肅思考,放棄去面對英雄、戰(zhàn)爭等宏偉的主題,表現(xiàn)出婦人似的懦弱和瑣碎,便徹底丟掉了司馬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歷史古訓(xùn)。
      
      個人認為,歷史學(xué)分為研究和表述兩方面。整理史料、求索考證、明辨分析,這是歷史必要的研究,高明的史家是善于在常見史料中發(fā)現(xiàn)別人未見之歷史。而學(xué)術(shù)著作大多艱深晦澀,這就需要既通曉歷史又善于表述的人將歷史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來。然而困于體制的逼迫與學(xué)術(shù)的聲譽,多數(shù)學(xué)者視歷史通俗著作不入流,精于研究而荒于表述。專業(yè)的史家也并非不善表述,如茅海建所著《苦命天子》一書,此書面向普通讀者,本意并非是寫給歷史專業(yè)學(xué)者看的,卻反而獲得他們的贊譽。楊奎松評說該書“其通俗性不亞于讀一部歷史小說,其學(xué)術(shù)性更不亞于他的其他歷史學(xué)專著”。話到此處,無非希望歷史研究能放低身段,專業(yè)史家能更多地寫出通俗著作。
      
      
      
  •     數(shù)年前讀過Paul A. Cohen的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的中譯本。林同奇翻譯的中文書名為《在中國發(fā)現(xiàn)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中文名的副標題并沒有直譯,直譯的話應(yīng)該是“美國對中國最近歷史的敘述”,注意這兒的the recent Chinese Past不能翻譯為中國近現(xiàn)代史,柯文反對“傳統(tǒng)——現(xiàn)代”的歷史二分法,故用the recent Chinese past 代替 the modern Chinese history一詞,作者在書的開篇即有說明,林的翻譯“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雖然點出了作者的主要觀點,但是這并不是全書的主要內(nèi)容,如果書的內(nèi)容就是“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那么這本書除了能激起中國人的自豪感而外并無多大價值,在美國學(xué)術(shù)界內(nèi)部也得不到多大承認,以至于成為柯文的代表作了。說實話,當(dāng)時看中譯本看得云里霧里,覺得柯文沒什么,他只是為了他跟老師唱反調(diào),批評同行,以提高自己的聲譽罷了,印象中最深的就是他不斷地批評,卻沒有任何他自己真正有分量的東西,而且中譯本有不少地方根本不通,看不懂說的是什么,所以我對此書的評價一直很低,還搞不懂中國人為什么推崇此書,也許是因為柯文提倡以中國為中心寫歷史迎合了我們而已,大家平心而論,有多少人正是因為這樣才推崇這本書呢?(當(dāng)然,是否真的讀懂或者只是讀過,那就值得拷問了)最近有同學(xué)需要此書的讀書報告,我借此機會就把英文版找來好好讀了一遍,發(fā)現(xiàn)和我原來讀中譯本的感覺完全不一樣,我發(fā)現(xiàn)英文版中的柯文是娓娓道來,而不是像個刺猬似的隨意刺人,柯文是一個了不起的哲學(xué)家,徹底改變了我對此書的印象。
      中譯本把副標題翻譯為“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我想應(yīng)該是出于商業(yè)的考慮,但是如果讀一讀英文版的,我們發(fā)現(xiàn)中國中心觀在每一章中有提及,但是對中國中心觀的闡述集中于最后一章,此書能啟發(fā)人的地方不在于作者的中國中心觀,而是作者對于美國中國史研究的反思的睿智和對歷史學(xué)學(xué)科的哲學(xué)思考。
      作者在此書中反復(fù)提及歷史研究與過去的關(guān)系。作者認為每一個歷史學(xué)家都是他的時代和環(huán)境以及個人觀念的囚犯,所以對歷史的考察,無一例外都是帶有偏見的研究,所以得到只能是一種洞見,而不能窺其全豹,我們認為某些東西很重要,所以我們對歷史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和假設(shè),而恰恰是這些我們關(guān)注的問題和假設(shè)使決定了我們在歷史學(xué)中種種結(jié)論,但實際上我們忽略了許多歷史中存在的東西,我們就把歷史簡單地化約為沖擊-反應(yīng),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所以后面的歷史學(xué)家一旦改變了原有觀念和假設(shè),必將在歷史中發(fā)現(xiàn)另外的東西,推翻前輩歷史學(xué)家的結(jié)論。以此為思路,作者認真反省了美國研究中國史的三種主要方法:沖擊——反應(yīng)理論(compact-response approach),現(xiàn)代化理論(modernization approach),帝國主義理論(imperialism approach)。沖擊反應(yīng)理論是費正清的主要觀點,認為中國近代史就是一部西方?jīng)_擊(武力征服),中國為了尋求出路不得作出回應(yīng),學(xué)習(xí)西方,因此近代中國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由此中國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截然兩分,得出了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現(xiàn)代化理論)的研究思路。帝國主義理論與前兩種方法也是如影隨形,這是西方的帝國主義使得中國不得不回應(yīng)西方。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不是完全否定這三種研究方法,而是一一指出這三種方法的局限。作者認為任何一種理論都像物理學(xué)中的牛頓定律一樣,有一個適用范圍,牛頓定律是物理學(xué)中研究宏觀物體的主要力學(xué)定律,能解決很多力學(xué)問題,但是卻不適用于微觀的分子、原子,任何理論都有一定的適用范圍。作者認為對于沖擊反應(yīng)理論,最適用于研究近代的中外貿(mào)易和沿海港口城市,研究內(nèi)陸則不適用。中國很多問題看似由于西方的沖擊而引起的,但是中國古代也曾有過類似現(xiàn)象,只有從中國的傳統(tǒng)中才能理解最近中國歷史(the recent Chinese past)。比如戊戌維新變法,如果不從中國古代的改革傳統(tǒng)中去理解,就很難明白康有為為什么要托古改制,又比如農(nóng)民起義,表面上是受西方的影響,但是如果不從地理環(huán)境去研究中國區(qū)域史就很難理解為什么農(nóng)民起義集中于一些特定區(qū)域。這些問題都需要跨出簡單的沖擊-反應(yīng)模式才能尋找到答案。至于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理論,作者在書中說到,歷史不是必然截然分為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這種二分法本來就存在很大問題,把歷史化分為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就把過去與現(xiàn)在完全分開來了,所以我們對過去很多與現(xiàn)在相同東西就無法理解。帝國主義文化理論研究的是完全淪為半殖民地的國家,比如印度,但是中國則不然,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國家,而且其影響主要集中在一些沿海地區(qū),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占領(lǐng)是小部分的、短暫的,西方國家主要目的在于貿(mào)易,真正有心蠶食中國領(lǐng)土的是俄國和日本,因此西方國家的帝國主義在物質(zhì)層面是短暫的,但是另一方面,在精神層面卻是持久和深刻的,這一點可謂一針見血,看看我們中國現(xiàn)在的整個學(xué)術(shù)局面就知道了,說現(xiàn)在中國的現(xiàn)代學(xué)術(shù)源頭在西方毫不為過,中國人一波又一波留學(xué)海外足可說明此問題。作者在最后部分,提及了在美國在20世紀六、七十年時代,由于越戰(zhàn)打得艱難,美國人失去了原有的那種自傲心態(tài),于是在學(xué)術(shù)上也開始給予別國更多地位,中國史研究領(lǐng)域開始有不少學(xué)者批評前輩史學(xué)家的觀點,興起了史學(xué)新領(lǐng)域,比如中國區(qū)域史研究、市場體系研究、城市史研究,以及中國明清史研究(從古代史中探尋最近中國歷史,這些進展表明美國中國史研究更趨深化和具體化,作者認為中國特點是多樣性,層次性,所以不能籠統(tǒng)地研究中國,作者自己的相關(guān)研究中就把中國分為沿海和內(nèi)陸,而G。William Skinner又從地理角度將中國分為九大區(qū)域:東北、北部,西北,長江上游,長江中游,長江下游,東南沿海,嶺南,云貴地區(qū)。作者還提醒說,其實中國區(qū)域的劃分不是固定不變的,應(yīng)該根據(jù)所研究的問題進行劃分,而且要注意不要習(xí)以為常地以行政劃分(省州縣)為標準,而應(yīng)該以地理文化的因素來決定哪些地方可以化在一起,哪些不行,因為行政劃分是人為的劃分,不是地理和文化的區(qū)分。作者還總結(jié)性地說到,我們研究歷史往往是根據(jù)歷史家自己時代的價值觀念和自己的偏見來看過去,如果要相對客觀的話,我們必需從歷史本身出發(fā)才能真正理解,所以研究中國史就必須從中國自身的脈絡(luò)中才能理解中國史,這正是作者提出中國中心觀(China—centered history)的理論依據(jù)。
      綜觀全書,柯文是在自己的思維脈絡(luò)中展開的一次對美國中國最近歷史研究的哲學(xué)思考,而不是胡斯亂咬美國中國近代史研究的同行和前輩,但是我讀中譯本時卻有如此這般印象,看來中譯本真是誤人不淺,所以還是勸大家讀國外學(xué)術(shù)著作,最好讀外文原著,不要讀中譯本。對于費正清的觀點,我們怎么看呢?我想還是不能徹底否定的,只有站在前輩的肩上我們才能走得更遠,這正如費正清自己所言:
      How Can mankind move upward except by standing on the shoulders and faces of the older generation?(摘自該書開篇所引費正清語錄)
      
      
  •     數(shù)年前讀過Paul A. Cohen的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的中譯本。林同奇翻譯的中文書名為《在中國發(fā)現(xiàn)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中文名的副標題并沒有直譯,直譯的話應(yīng)該是“美國對中國最近歷史的敘述”,注意這兒的the recent Chinese Past不能翻譯為中國近現(xiàn)代史,柯文反對“傳統(tǒng)——現(xiàn)代”的歷史二分法,故用the recent Chinese past 代替 the modern Chinese history一詞,作者在書的開篇即有說明,林的翻譯“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雖然點出了作者的主要觀點,但是這并不是全書的主要內(nèi)容,如果書的內(nèi)容就是“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那么這本書除了能激起中國人的自豪感而外并無多大價值,在美國學(xué)術(shù)界內(nèi)部也得不到多大承認,以至于成為柯文的代表作了。說實話,當(dāng)時看中譯本看得云里霧里,覺得柯文沒什么,他只是為了他跟老師唱反調(diào),批評同行,以提高自己的聲譽罷了,印象中最深的就是他不斷地批評,卻沒有任何他自己真正有分量的東西,而且中譯本有不少地方根本不通,看不懂說的是什么,所以我對此書的評價一直很低,還搞不懂中國人為什么推崇此書,也許是因為柯文提倡以中國為中心寫歷史迎合了我們而已,大家平心而論,有多少人正是因為這樣才推崇這本書呢?(當(dāng)然,是否真的讀懂或者只是讀過,那就值得拷問了)最近有同學(xué)需要此書的讀書報告,我借此機會就把英文版找來好好讀了一遍,發(fā)現(xiàn)和我原來讀中譯本的感覺完全不一樣,我發(fā)現(xiàn)英文版中的柯文是娓娓道來,而不是像個刺猬似的隨意刺人,柯文是一個了不起的哲學(xué)家,徹底改變了我對此書的印象。
      中譯本把副標題翻譯為“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我想應(yīng)該是出于商業(yè)的考慮,但是如果讀一讀英文版的,我們發(fā)現(xiàn)中國中心觀在每一章中有提及,但是對中國中心觀的闡述集中于最后一章,此書能啟發(fā)人的地方不在于作者的中國中心觀,而是作者對于美國中國史研究的反思的睿智和對歷史學(xué)學(xué)科的哲學(xué)思考。
      作者在此書中反復(fù)提及歷史研究與過去的關(guān)系。作者認為每一個歷史學(xué)家都是他的時代和環(huán)境以及個人觀念的囚犯,所以對歷史的考察,無一例外都是帶有偏見的研究,所以得到只能是一種洞見,而不能窺其全豹,我們認為某些東西很重要,所以我們對歷史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和假設(shè),而恰恰是這些我們關(guān)注的問題和假設(shè)使決定了我們在歷史學(xué)中種種結(jié)論,但實際上我們忽略了許多歷史中存在的東西,我們就把歷史簡單地化約為沖擊-反應(yīng),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所以后面的歷史學(xué)家一旦改變了原有觀念和假設(shè),必將在歷史中發(fā)現(xiàn)另外的東西,推翻前輩歷史學(xué)家的結(jié)論。以此為思路,作者認真反省了美國研究中國史的三種主要方法:沖擊——反應(yīng)理論(compact-response approach),現(xiàn)代化理論(modernization approach),帝國主義理論(imperialism approach)。沖擊反應(yīng)理論是費正清的主要觀點,認為中國近代史就是一部西方?jīng)_擊(武力征服),中國為了尋求出路不得作出回應(yīng),學(xué)習(xí)西方,因此近代中國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由此中國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截然兩分,得出了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現(xiàn)代化理論)的研究思路。帝國主義理論與前兩種方法也是如影隨形,這是西方的帝國主義使得中國不得不回應(yīng)西方。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不是完全否定這三種研究方法,而是一一指出這三種方法的局限。作者認為任何一種理論都像物理學(xué)中的牛頓定律一樣,有一個適用范圍,牛頓定律是物理學(xué)中研究宏觀物體的主要力學(xué)定律,能解決很多力學(xué)問題,但是卻不適用于微觀的分子、原子,任何理論都有一定的適用范圍。作者認為對于沖擊反應(yīng)理論,最適用于研究近代的中外貿(mào)易和沿海港口城市,研究內(nèi)陸則不適用。中國很多問題看似由于西方的沖擊而引起的,但是中國古代也曾有過類似現(xiàn)象,只有從中國的傳統(tǒng)中才能理解最近中國歷史(the recent Chinese past)。比如戊戌維新變法,如果不從中國古代的改革傳統(tǒng)中去理解,就很難明白康有為為什么要托古改制,又比如農(nóng)民起義,表面上是受西方的影響,但是如果不從地理環(huán)境去研究中國區(qū)域史就很難理解為什么農(nóng)民起義集中于一些特定區(qū)域。這些問題都需要跨出簡單的沖擊-反應(yīng)模式才能尋找到答案。至于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理論,作者在書中說到,歷史不是必然截然分為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這種二分法本來就存在很大問題,把歷史化分為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就把過去與現(xiàn)在完全分開來了,所以我們對過去很多與現(xiàn)在相同東西就無法理解。帝國主義文化理論研究的是完全淪為半殖民地的國家,比如印度,但是中國則不然,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國家,而且其影響主要集中在一些沿海地區(qū),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占領(lǐng)是小部分的、短暫的,西方國家主要目的在于貿(mào)易,真正有心蠶食中國領(lǐng)土的是俄國和日本,因此西方國家的帝國主義在物質(zhì)層面是短暫的,但是另一方面,在精神層面卻是持久和深刻的,這一點可謂一針見血,看看我們中國現(xiàn)在的整個學(xué)術(shù)局面就知道了,說現(xiàn)在中國的現(xiàn)代學(xué)術(shù)源頭在西方毫不為過,中國人一波又一波留學(xué)海外足可說明此問題。作者在最后部分,提及了在美國在20世紀六、七十年時代,由于越戰(zhàn)打得艱難,美國人失去了原有的那種自傲心態(tài),于是在學(xué)術(shù)上也開始給予別國更多地位,中國史研究領(lǐng)域開始有不少學(xué)者批評前輩史學(xué)家的觀點,興起了史學(xué)新領(lǐng)域,比如中國區(qū)域史研究、市場體系研究、城市史研究,以及中國明清史研究(從古代史中探尋最近中國歷史,這些進展表明美國中國史研究更趨深化和具體化,作者認為中國特點是多樣性,層次性,所以不能籠統(tǒng)地研究中國,作者自己的相關(guān)研究中就把中國分為沿海和內(nèi)陸,而G。William Skinner又從地理角度將中國分為九大區(qū)域:東北、北部,西北,長江上游,長江中游,長江下游,東南沿海,嶺南,云貴地區(qū)。作者還提醒說,其實中國區(qū)域的劃分不是固定不變的,應(yīng)該根據(jù)所研究的問題進行劃分,而且要注意不要習(xí)以為常地以行政劃分(省州縣)為標準,而應(yīng)該以地理文化的因素來決定哪些地方可以化在一起,哪些不行,因為行政劃分是人為的劃分,不是地理和文化的區(qū)分。作者還總結(jié)性地說到,我們研究歷史往往是根據(jù)歷史家自己時代的價值觀念和自己的偏見來看過去,如果要相對客觀的話,我們必需從歷史本身出發(fā)才能真正理解,所以研究中國史就必須從中國自身的脈絡(luò)中才能理解中國史,這正是作者提出中國中心觀(China—centered history)的理論依據(jù)。
      綜觀全書,柯文是在自己的思維脈絡(luò)中展開的一次對美國中國最近歷史研究的哲學(xué)思考,而不是胡斯亂咬美國中國近代史研究的同行和前輩,但是我讀中譯本時卻有如此這般印象,看來中譯本真是誤人不淺,所以還是勸大家讀國外學(xué)術(shù)著作,最好讀外文原著,不要讀中譯本。對于費正清的觀點,我們怎么看呢?我想還是不能徹底否定的,只有站在前輩的肩上我們才能走得更遠,這正如費正清自己所言:
      How Can mankind move upward except by standing on the shoulders and faces of the older generation?(摘自該書開篇所引非正清語錄)
      
      
  •     柯文《在中國發(fā)現(xiàn)歷史》一書與楊念群《 東西方思想交匯下的中國社會史研究》一文都是追溯半個多世紀里中國研究的某個領(lǐng)域的發(fā)展史。幾個基本的差異:前者之面世早於後者近二十年。前者的作者為美國人,所寫為美國人眼中的美國研究中國歷史,後者作者為中國人,所寫為中國人自己的社會史中“問題意識”的演變。前者為歷史學(xué)著作,後者為社會史學(xué)評論文章。
      
      概而言之,柯文批評了在中國歷史研究中西方中心注意帶來的三種模式:衝擊反應(yīng),傳統(tǒng)現(xiàn)代,帝國主義;同時提出了中國中心的歷史研究方向,此中國中心以中國內(nèi)在的問題為出發(fā)點,重區(qū)域研究,關(guān)注底層社會文化,強調(diào)跨學(xué)科研究。
      
      楊念群分析了五四自由傳統(tǒng)之後,中國力求擺脫西方資本主義的控制,矯枉過正,走上社會主義道路;80年代重新反思,回歸五四傳統(tǒng),於是韋伯熱興起(以余英時為代表),因其介於浪漫的觀念史與僵硬的馬克斯主義之間;同時研究重心從政治國家轉(zhuǎn)向社會,於是城市研究、民間宗教研究興起--這些都可理解為針對馬主義的reductionism而生。另,楊指出後現(xiàn)代本應(yīng)在批判現(xiàn)代性話語的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中存在,在史學(xué)界表現(xiàn)為對民族國家概念的反思,但是在中國純?nèi)粸槲娜藘A軋的表演。最後,所謂“中層理論”是否前途所系呢?作者自稱所編之書也未形成方法論,僅為嘗試。
      
      柯作更多地作為研究史陳述,並列陳述了幾種研究傾向,並未分析其內(nèi)在邏輯。楊文則抓住了社會史研究背後的“問題意識”,或曰中國學(xué)者提問的出發(fā)點和背景文化。
      
      作為歷史學(xué)作品,柯作並未試圖建構(gòu)宏觀理論,故譯者批評其“integration”不足。作為社會學(xué)作品,楊文雖然也稱成體系的“新社會史”研究尚未成型,但是其把握宏觀脈絡(luò)的努力是顯而易見的。
      
      柯文認為歷史本質(zhì)上是人所經(jīng)驗之歷史,故其研究強調(diào)在資料基礎(chǔ)上的“移情”解讀。然而移情究竟在多達程度上是可行的手段?兩個主體間的移情意味著甚麼?
      
      柯文三章講述三個問題,但是三者之間的界限不明,行文中也較難把握邏輯脈絡(luò)。如衝擊回應(yīng)問題與傳統(tǒng)現(xiàn)代問題糾結(jié)在一起,都是東西方碰撞帶來的問題。作者或許可以在敘述史史實敘述的基礎(chǔ)上再推進一步,指出其內(nèi)在研究路數(shù)變化的動因。
      
      柯文的呼籲今天亦然是學(xué)者努力的方向,楊文或可作為此書藍圖的一個演繹。
  •     是該到了系統(tǒng)清理“西方漢學(xué)”的譜系的時候了。
      柯文所謂“中國中心觀”其實是美國開始從戰(zhàn)略上將中國置于考慮的中心,而不是中國在全球史的地圖上的位置發(fā)生了什么改變。如果說美國歷史大大短于中國歷史,美國從中國發(fā)現(xiàn)“歷史”豈不可笑?美國有歷史嗎?只有“當(dāng)代史”這種東西。
      
      
      
  •     一本系統(tǒng)反思美國的中國史研究特別是中國近代史研究的書,作者在批評了沖擊—回應(yīng)模式、現(xiàn)代化模式和帝國主義模式之后,提出應(yīng)該改變這三種模式所共有的缺陷,就是西方中心觀的中國史研究,而應(yīng)該采取中國中心觀。換言之,從“局外人”的視角向“局內(nèi)人”轉(zhuǎn)變。
      先放下中國中心觀的具體觀點不談,說一說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就是對“歷史真實”的闡述。按照作者的觀點,“真實的歷史”仿佛某種渴望而不可及的終極目標,我們只能力爭無限接近,很難真正看到歷史的真實。而在史家這里,對歷史材料的選取又往往受到其理論框架和視角的限制,將能夠強化證明自己理論框架的材料視作“重要的”,而其他的材料則往往被忽視;在自己所采取的視角之內(nèi)的材料被突顯,那些處于“盲區(qū)”的材料被掩蓋。這不是史家的道德問題,而是人的天性使然。
      這里想起李康老師課上最愛用的那個圖示:每個人作為歷史的觀察者和參與者,都有自己的一個歷史軌跡,而對這大量軌跡的一個橫截面就是一個歷史圖景的呈現(xiàn)。那么看起來,不同史家由于觀點和視角的不同,截取橫截面的方式也就不同,因之也就出現(xiàn)了同一個歷史事件的不同圖景的展示。
      然后說說中國中心觀。中國中心觀不是簡單的將視角拉回中國,那樣無非是回到了傳統(tǒng)社會“天朝上國”的角度。中國中心觀包含四個新的取向:用“局內(nèi)人”的視角理解中國歷史;從空間上將中國分成不同地域研究;從社會結(jié)構(gòu)上將中國分成不同階層研究;主張多學(xué)科交叉。其實都是些很樸素的道理,但是在多年來的中國近代史研究中被忽視了。甚至中國的中國近代史研究也采取西方中心的觀點,這與官方意識形態(tài)有關(guān),過于強調(diào)帝國主義的入侵,仿佛中國近現(xiàn)代社會的全部災(zāi)難都是由于帝國主義造成的。一旦強調(diào)起內(nèi)部因素,未免有替帝國主義翻案的嫌疑。然而強調(diào)帝國主義的人,往往也要說到中國封建社會末期的資本主義萌芽,言下頗有一絲惋惜之意,似乎覺得西方不入侵,中國也就產(chǎn)生了自己的資本主義社會,這樣的觀點距離中國中心觀只有一步之遙,卻最終沒有跨出這一步,他們沒有看到中國社會自生的變革因素并非簡單的被西方入侵所扼殺。
      當(dāng)然,西方中心觀根源上是西方文化霸權(quán)地位造成的,仿佛世界各地的歷史直到被西方征服后才變得有意義。而隨著殖民體系的崩潰,繼而美國霸權(quán)在70年代以后的衰落,西方世界自身也在反省西方中心觀的誤區(qū)。而在這之前,至少文化人類學(xué)家們已經(jīng)開始了有意義的反思。說到底,中國中心觀的新歷史觀也只是人類學(xué)家所提倡的多元共存格局中的一元而已。
      
  •     以前一直是西方中心論作祟西方學(xué)界,現(xiàn)在是美國加州大學(xué)所謂“新左派”猛烈抨擊西方的價值觀。極左和極右實際上殊途同歸。關(guān)鍵是否客觀研究非西方的文明如中國?只有我們自己知道。就像毛主席說過“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贊成,敵人贊成的我們就反對”。應(yīng)該清楚人家拿咱們做研究的內(nèi)在邏輯和策略,不要只是聽到人家提到咱們就應(yīng)聲附和。
      比較客觀的研究中國的專著如王國斌(“加州學(xué)派”代表)《轉(zhuǎn)變中國:歷史轉(zhuǎn)型和歐洲經(jīng)驗的局限》、彭慕蘭《大分流》等。用中西比較的方法和中國實地情況來客觀分析。
  •     還是比較認真的看了這本書,感覺還是很有啟發(fā)的.我們在審視中國近代那段歷史的時候,往往將之歸于西方的沖擊,或者說是侵略.可是任何變化最終都是通由事物自身來展示的.我們在理解歷史的時候,能夠站在內(nèi)在的視角觀察可能更能有接近真實的體會.
  •      近日讀柯文的這本書(02年增訂本),有很多并不成系統(tǒng)的想法,其中一些是強化了過去的看法,另外一些則是新的。該書系統(tǒng)批判總結(jié)了美國上個世紀80年代之前的中國史研究,包括沖擊——回應(yīng)模式、傳統(tǒng)——近代模式以及帝國主義模式,我無意在這重復(fù)歸納作者的觀點,也沒那個全面把握的能力,僅想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而已。
      
      
      
      在轉(zhuǎn)換的視角下
      
      
       這本書總體是闡述過往美國學(xué)者研究中國史之理論的錯繆,并提出可能的修正方法,那就是把研究的視角從中國之外轉(zhuǎn)向其內(nèi)部,當(dāng)然,這種轉(zhuǎn)換的前提是盡量的脫離自己的一套歷史經(jīng)驗,不再使用西方這一把尺子來衡量,作者認為他所提到的三種以往模式,其相同的根本缺陷就在于有意無意的都將西方作為明顯的或者潛在的參照系。作者提出的辦法是脫掉自身西方的這張皮,鉆進中國這張皮中去,由局外人變?yōu)榫謨?nèi)人??墒?,問題也隨之而來:
      
       一,如果他們真能做到這點,他們那種山外觀山的優(yōu)勢還剩幾許?當(dāng)然,這點僅僅是出于研究層面的考慮。事實上他們只能部分做到,并且在這個過程中,會有意無意的將自己的那套思考模式、概念詞匯引入其中,從而削弱中國中心的取向。
      
       二,作者批評了幾種以西方為研究背景的取向,提出研究他國歷史要以他國為背景的取向,這在加強局外人的尊重意識以及局內(nèi)人的內(nèi)部關(guān)照會有積極的作用,運用的好也可以更客觀的把握歷史,繪描出一幅和以往不同的歷史面貌,可是,這樣做的一個潛在隱憂是,把西方中心觀剔除后,我們自身將成為自身最重要的準繩,參照系從橫向為主變?yōu)榭v向為主,那么,既然以往認為中國19th中葉后主要是由于西方的力量才發(fā)生如此轉(zhuǎn)變的觀點勢必被削弱,當(dāng)其被邊緣化了,是否會形成一種思維:對于我們而言,看來自己得對19th、20th的歷史負主要責(zé)任,(西方的影響有,但不再是決定性的,以反殖民化為主線的調(diào)子不再是主旋律。)必須要考量的是既然西方因素縮小了,那么我們自身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又為什么會走到這一步?又能否走出一種不同的道路?(無論是過往還是未來)以及不同的歷史前進步伐?(多半不會再是以近代化命名的那條路徑)會是怎樣的一個變奏?;對西方而言,似乎也不用再過多糾纏在過去的殖民主義、帝國主義情緒里,不用再為以往的所作所為過于感到內(nèi)疚、懊惱, 因為無論是費正清的大多數(shù)人認為的西方?jīng)_擊促成了中國近代的歷史和帶來了苦難,還是墨子刻樂觀取向的認為的中國人在近代自身正在渴望這樣一個沖擊來克服歷史的桎梏,從而繼續(xù)王安石變法以來被中斷的可能道路,不管西方因素是積極還是消極,不管認為西方到來時中國是靜止還是動態(tài)的,都在柯文的批評里變成了一個次要的因素,于是無疑可以卸下對中國19th、20th苦難歷史的責(zé)任了,由此,可以問問,柯文的這套理論是否在推卸責(zé)任,多少有為西方人隱蔽洗罪的嫌疑(即便他本意未必如此)?
      
       三,由第二點可以看到,如果接受柯文的看法,那么,我們的歷史必須重構(gòu),且不管西方人如何來鉆入我們這張皮來體驗,來理解。我們要面對的是,畢竟本國的歷史不能等著別人來書寫,必須有一套自己的解讀。且最終目的是建立一套能不以西方史境來書寫的歷史,可是,我們能超越嗎?如若這樣,我們似乎要對每一個西方提出的概念、模式、理論在中國的適用范圍做出評判與界劃,其中定有不合時宜的,比如“封建”等詞的情況,那么,此類詞匯是拋棄不用,還是重新注入內(nèi)涵再推廣?更有可能是像后現(xiàn)代史家一樣,造出大量除了作者,幾乎無人理解的新詞匯、新概念、新模式或理論?這樣書寫出來的歷史,其承認與普及將是個麻煩。
       可能性最大的,還是援引西方理論為我所用,諸如區(qū)域研究(打破行政區(qū)劃的藩籬)、從下而上的歷史、學(xué)科交叉,盡量對歷史提供精細化的描寫,注重歷史人物的隨機作用和廣大民眾的確切需求,力求“對歷史進行最大的闡明和最小的扭曲。”當(dāng)然,這樣做,僅僅是理論的借鑒,絕無對西方亦步亦趨的追隨,也不是承認其一切都高人一等。
      
      
      還原與書寫的困境
      
      
       如此多的疑問或多或少反映在每一代史家的著作中,柯文也是有了許多不同的著作,才有可能從中總結(jié)出不同的研究取向,再加以逐一評介,因而該書對歷史撰述具有啟示意義。上文說柯文認為造成三種模式缺陷的一個原因在于各個模式的研究者都拿西方為標尺,用各種理論(西方經(jīng)濟侵略、近代化、帝國主義等等)來為中國把脈,但其實在下意識里承認西方的優(yōu)越方面卻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事實上,這里說到了一個關(guān)鍵點,即,這些學(xué)者在研究中國史時,自覺或不自覺的從一開始就有了一個預(yù)設(shè)(西方是發(fā)展的唯一方向,不遵循這個方向的就是怪物,因而遵循的就是值得肯定的,也是焦點所在),且這一預(yù)設(shè)自始至終伴隨爾后的研究。不過先不要急于批評他們這種似乎狹隘的視角,因為任何一個史家都無法避免類似的問題?;蛘哒f,這是歷史研究的一個通病,他是一個終極矛盾,即歷史研究者的主觀和歷史本身的客觀間的差距,也就是說,我們無法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只能想辦法把他的影響減至最小,那樣也就離歷史本原最近。
      
       其實,當(dāng)你在做一篇論文時,已經(jīng)在其中把這一矛盾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從一開始,你其實就有一個預(yù)設(shè),或者說是假設(shè),假設(shè)了一個自己認為正確的結(jié)論,準確點說是一個你需要的結(jié)論在那。接下來的事就是搜集資料、事實,當(dāng)然,你會很自然的搜集那些對你有利的資料,千方百計找尋那些支持你的預(yù)設(shè)的材料,而對于那些對預(yù)設(shè)造成威脅的資料,就會去盡量避免,甚至視而不見。就如柯文說的:“如果史家想尋找的事實是甲,他就不大可能發(fā)現(xiàn)乙或丙,因為即使他碰上乙或丙,也不會認為他們有什么重要意義。”資料搜集后就是撰寫了,這時,我們會看到三種情況:
      
       一,一個有良心或是秉持客觀理念的作者,當(dāng)他利用搜集到的材料證明了他的假設(shè),那么這一假設(shè)就是真,但很多時候他會去考慮那些不一致的材料,并可能為此修訂其假設(shè),甚至得出與假設(shè)完全相反的結(jié)論,也就是說其假設(shè)現(xiàn)在是真假,不過卻得到了另一個真,因而也不妨礙研究的進步,這是良史。
      
       二,這種人采取逃避的辦法,盡可能不去招惹那些對他的假設(shè)不利的材料、事實,也就是說他堅持己見,除非搜集的證據(jù)不足以證明假設(shè),否則一定會出一篇與假設(shè)一致的結(jié)論。但這樣,至少在方法上無差錯,可能只是觀點偏頗,內(nèi)中也還可能有正確的元素。
      
       三,這一類是一定要證明其假設(shè)(御用史家大多如是),他的假設(shè)是真正的預(yù)設(shè),為此,他可以無視其他事實,為達目的不惜胡亂系年,甚至篡改事實、材料,功底好他可以弄得像模像樣,功底差就錯漏百出了,不過,再怎么都是歪曲史實,離歷史真實最遠,是穢史。
      
       從上,可以看到,預(yù)設(shè)最大的威脅是他強烈的目的論傾向,如果把預(yù)設(shè)限制在假設(shè)的范圍還可以多少避免這一威脅,一但為了證明預(yù)設(shè)而證明,我們得到的可能就會是許多后設(shè)的結(jié)論。讀一本史書,最怕的就是遇到證明預(yù)設(shè)所采用的誘導(dǎo)式推斷,得到一個如此推論下必然的后設(shè)結(jié)論。一元的單線的歷史。
      
       故而,我才覺得,歷史是真實,但一切皆有假。這個假就是指解構(gòu)的文本的歷史。也正是這個原因,才有人說,每一代的史家?guī)缀醵紩蚨嗷蛏俚陌亚按芳业臅鴮懙臍v史重新書寫一遍。這樣看來,似乎歷史學(xué)是個很悲哀的學(xué)科,不斷的追尋真實,給其他學(xué)科標榜客觀,卻是真正意義上從來不曾真實、不曾客觀的。于是有人說,歷史學(xué)是藝術(shù)。
      
      
      
      歷史可以被理解嗎?
      
      
       葛兆光說過,歷史是移動的,對于這門和時空這個最奇妙的東西打交道的學(xué)科,它的無數(shù)理論,就和物理學(xué)上的理論一樣,都有一個適用范圍,只要把這個范圍界劃清楚,那么歷史可以成其為科學(xué)(事實上,我們沒有必要定要抱著符合“科學(xué)”這個重擔(dān),因為就“科學(xué)”這個概念而言,其出現(xiàn)也才數(shù)百年,它就一定能囊括所用現(xiàn)象,知識,信仰?),可以指導(dǎo)當(dāng)下,就如,牛頓三定律無法應(yīng)用于超宏觀與微觀世界,難道就該廢棄嗎?難道物理學(xué)就是騙子?顯然,人們的欲望是造成這些非難的一個主要原因,因為人最大的欲望就是全知全能,因而一直就想有一個能解釋和操控所有的萬能理論,這從人們對大一統(tǒng)理論的野心可見一斑。在歷史學(xué)科上,也同樣想找到一個絕對可以掃除一切秘密,解釋所有現(xiàn)象的“天眼”,可是,如果人真掌握這樣的一種理論及其對應(yīng)的力量,不就成上帝了嗎?所以有人問,歷史(此概念是二義合訓(xùn):1,獨立于人類意識之外的客觀存在;2,人類參與了解過往并記錄下的精神產(chǎn)品,本文中未作詳細分別,請讀者自己鑒別,此僅指有人參與的歷史)的終極動力是什么?我只好說是人欲。
      
       對歷史理論及其文本抱一種相對主義的看法,看來是解決這一矛盾的一種折中和比較穩(wěn)妥的方式。面對變動不居的歷史,無論是事實的歷史本相還是后人解構(gòu)的歷史文本,有時我們需要克制自己的探究欲,太多的好奇心可能會使你窒息于歷史中,要明白,你自己就在歷史中,這是一個“永遠就在此山中”的狀態(tài),畢竟“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以喻天地”。也許只有能做到“東面而望,不見西墻;南面而視,不睹北方;唯無所向者,則無所不通。”之人才能穎悟其中真諦。可是問題仍然存在,因為無所向既是向。所以覺得還是列文森說的對:“無人能掌握眾規(guī)范之規(guī)范。”
      
       故而有時,我以為,歷史是混沌的…
      
      原文地址:
      
      http://liubingjie.blogbus.com/logs/10312880.html
      
      
  •   我讀的中華書局2004版感覺還好啊,柯文的態(tài)度還是很平和的,不像LZ說的那么嚴重吧
  •   “但是我讀中譯本時卻有如此這般印象,看來中譯本真是誤人不淺”。不是幡動。是你心動。
  •   有些問題原書已經(jīng)意識到并加以討論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