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學綱要

出版時間:1999年12月  出版社:法鼓文化  作者:圣嚴法師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佛制戒律,不僅有防非止惡之用,還有眾善奉行的積極面;圣嚴法師因應現時七眾佛子的需求,以淺顯的文字,配合時代的觀念,將各種戒律的淵源、性質、意義與作用,做了詳盡又有系統(tǒng)的介紹。
圣嚴法師說:「我是試著做復活戒律的工作,而不是食古不化的說教。」因此本書的敘述方式,不拘滯于條文的呆板死守,在思想上接通佛陀根本教義,在生活上著重戒律的精神,使活用于時代的文化領域。
書中內容既有通俗性,也含研究性,更具實用性;所以除了具足戒及式叉戒,其馀各戒均收錄最切實、最適應于普遍要求的受戒儀軌;不論是已受各種戒法的佛子,或是即將受各種戒法的讀者,均能提供「因時制宜,因地制宜」之指引。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戒律學綱要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尚算清透。部分不應該出現“我”的地方有我;尤其述及凈海法師《泰僧安居記》與八關齋戒“不歌舞倡妓”相關的內容時,復述過泰國比丘可以收聽歌唱與觀看電視后,“泰國實情如何,我則不得而知”之句,比較突兀。
      
      第二章第一節(jié)之五戒納受,與第三章第六節(jié)八關齋戒納受正范,倡議略去”敷座請師”“請圣”“懺悔”等環(huán)節(jié),殊為不當。“莊嚴”二字何意?一切均在規(guī)范之內才會有莊嚴圣相。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2012.2.1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