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樂希/霍夫曼斯塔爾

出版時間:2001  出版社:桂冠  作者:梵樂希,霍夫曼斯塔爾  譯者:李魁賢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Paul Valery, 1871-1945),生於法國塞特,1891年首次在巴黎結識馬拉美,深受影響。1892年在熱那亞,因自認無法超越馬拉美,心生絕望而放棄詩。1912年,紀德和他接洽重印他的早期詩作,1917年出版《年輕的命運女神》,一夜成名。他的作品對當代法國知識份子影響尤為深遠。
霍夫曼斯塔爾(Hugo von Hofmannsthal, 1874?1929)生於維也納,在十六歲時,就以Loris筆名出版無瑕可擊的詩集,而享譽於維也納,1891年結識格奧爾格。與他通信至1906年為止?;舴蚵顾栒J為:詩人的工作就是整體地感受過去,此處與彼處;人與物,現(xiàn)實與夢幻。

作者簡介

李魁賢(1937-?。┡_灣詩人、文學評論家。曾用筆名楓堤。臺灣臺北縣人。1958年畢業(yè)于臺北工業(yè)??茖W校,主修化學工程。1964年畢業(yè)于臺灣“歐洲語文中心”,主修德語。1985年獲美國MarquisGriseppe Sciceuna國際大學基金會頒授的榮譽哲學博士學位。曾任臺肥公司南港廠化學工程師,現(xiàn)任名流企業(yè)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1953年開始發(fā)表詩作。1964年參加笠詩社。1972年參加瑞士的里爾克學會。1976年參加英國劍橋的國際詩人學會,并為創(chuàng)會會員,后改組為世界文學學會。1980年參加新創(chuàng)立的臺灣筆會,當選為副會長。后擔任第五屆會長。還擔任過吳濁流新詩獎、巫永福評論獎等一系列文學獎的評選委員,是臺灣頗負盛名的詩人和詩評家。
主要詩集有《靈骨塔及其他》(1963)、《枇杷樹》(1964)、 《南港詩抄》(1966)、《赤裸的薔薇》(1977)、《李魁賢詩選》(1985)、《水晶的形成》(1986)、《輸血》(1986)、《祈禱》(1993)、《黃昏的意象》(1993)、《秋與死之億》(1993)、《愛是我的信仰》(1997),另有日文詩集《楓葉》, 散文集 《歐洲之旅》(1971)、 《淡水是風景的故鄉(xiāng)》(1983), 評論集 《心靈的側影》(1972)、 《德國文學散論》(1973)、 《弄斧集》(1976)、 《臺灣詩人作品論》(1986)、 《飛禽詩篇》1987)、 《走獸詩篇》(1988)、 《浮名與務實》(1992)、 《詩的反抗》(1992) 、《臺灣文化秋千》(1994) 、《詩的見證》(1994)、 《詩的挑戰(zhàn)》(1997)等。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梵樂希/霍夫曼斯塔爾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