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幽蘭

出版時間:2007  作者:比爾波特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為美國漢學(xué)家比爾?波特所寫的一部「尋隱之旅」,親自探訪隱居在終南山附近的現(xiàn)代隱士,尋找隱士文化的傳統(tǒng)和歷史的蹤跡,表達他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讚歎、嚮往和懷念,敘述他所看到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未來發(fā)展的希望。
本書雖然是作者的「尋隱之旅」,但風(fēng)格並不凝重。比爾描寫被摧殘的老樹時,也同時讓讀者看到老樹上的嫩芽。本書的文字優(yōu)美,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字裡行間透露著美國式的幽默,常常讓讀者會心一笑。因此更正確地說,這是一本關(guān)於傳統(tǒng)文化復(fù)興的「希望之旅」。
本書穿插數(shù)十張優(yōu)美的風(fēng)景照片,是作者的好友、美國著名的攝影師史蒂芬?約翰遜冒者生命危險所拍攝的。

作者簡介

比爾?波特(Bill Porter)
(赤松居士)
美國當代作家、翻譯家和著名漢學(xué)家。他將許多中國古代的佛教典籍翻譯成英文,在歐美引起了極大的迴響。曾經(jīng)以「赤松」為筆名,將《寒山詩集》、《石屋山詩集》和《菩提達摩禪法》等翻譯成英文出版。從一九七二年起,他一直生活在臺灣和香港,經(jīng)常在中國大陸旅行,並撰寫了大量介紹中國風(fēng)土文物的書籍和遊記。本書是最著名的作品,曾在歐美各國掀起了一股學(xué)習(xí)中國文化的熱潮。
譯者簡介
明潔
原名董曉鸝,一九九三年畢業(yè)於北京第二外國語學(xué)院德語系。曾任大學(xué)教師,後為自由撰稿人。主要譯著及自著有:《活得安祥》、《與生命相約》、《生命的轉(zhuǎn)化與療救》、《佛之心法》、《步入解脫》、《正念的奇蹟》、《禪宗大德悟道因緣》、《空谷幽蘭》、《花落的聲音》等。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空谷幽蘭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6條)

 
 

  •     我推斷:沒有森林,就沒有枯枝;沒有枯枝,就沒有木柴;沒有木柴,就沒有茶;沒有茶,就沒有禪;沒有禪,就沒有隱士。
      根據(jù)埃利亞德所說,一個被稱為薩滿的人,“尋求著孤獨,變得心不在焉,喜歡在森林里或人跡罕至的地方漫游,有幻覺,在睡眠中唱著歌兒”(出處同上)。假如這段話不是描述薩滿學(xué)徒入門時期的出神狀態(tài)的話,那么它也很可以適用于遵循隱士傳統(tǒng)的人。在古代中國,這兩者是緊密聯(lián)系著的。
      
      
      或隱居以求其志,或曲避以全其道,或靜己以鎮(zhèn)其躁,或去危以圖其安,或垢俗以動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xué)也,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淫漫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fù)何及!
      中國人一直把隱士視為最重要的社會恩人中的一個族群,因此,不管他們的修道追求看起來多么不同尋常和消極遁世,中國人都是持鼓勵的態(tài)度,而不是潑冷水。不管隱士是否走出隱居生活去從政,他們對于整個文化都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他們是一泓泓“純粹的思考”和“純粹的生活”的源泉,遲早會找到合適的渠道,流向城市的。
      
      1958年,中央政府開始鼓勵農(nóng)民從事藝術(shù)創(chuàng)作和手工藝制作。從那時起,戶縣農(nóng)民就成為中國最有名的畫家中的一個族群。無論何時,只要農(nóng)活兒不太忙,他們就會騎上自行車,來到當?shù)氐乃囆g(shù)中心。中心給他們提供紙、畫筆、海報畫和少得不能再少的指導(dǎo)。
      我們在田河邊停下來。在田河寬闊的沙質(zhì)河床上,有一座郁郁蔥蔥的小山平地凸起。這座小山就是樓觀臺,也就是《道德經(jīng)》的家
      在古代,統(tǒng)治者們認為,掌握天道的知識對于管理國家事務(wù)是至關(guān)重要的。戰(zhàn)役的勝負常常得取決于天氣;而朝代的盛衰則要看彗星的尾巴
      
      農(nóng)夫鎖上門以后,邀請我們到他家喝碗熱糖水。我們解完渴,他的妻子開始準備新鮮面條,農(nóng)夫則開始削土豆。于是我回到外面,點燃了一支抽剩的香煙。農(nóng)舍兩側(cè)長著高高的樹,樹枝上有幾個喜鵲窩,喜鵲們在窩里吱吱喳喳地叫著。那個池塘占去了這個村子的大部分地盤,里面長滿了干枯的燈芯草,正在風(fēng)中瑟瑟作響。當我沿著池塘繞到對岸去的時候,驚起了兩只青蛙,跳進水里去了。村里的孩子們告訴我,他們正在池塘里捉五色魚。我想,不知道這五色魚是不是一種鮭魚,可是我所看到的,只有燈芯草。
      根據(jù)杜而未教授的語言學(xué)分析和文本分析,“道”這個字最初是指月相。中國最早的道教徒就是拜月的男女薩滿,他們利用自己靈魂飛行的力量,去探索月亮永恒更生、亙古長存的秘密。在中國早期的薩滿和他們的道教繼承者們看來,太陽是永恒不變的。在變化的世界里,月亮掌握著所有的秘密。所以,探索道的秘密就是探索月亮的秘密。而要探索月亮的秘密,就要住在月亮神居住的地方,也即生活在城墻之外——因為那些城墻是人們修建起來以阻擋變化的。
      
      中國的警察就像北歐神話中的巨人。不管在哪里,警察檢查一次,一般都要花上20~100元人民幣——100元人民幣相當于20美元。交多少錢取決于哪些證件出了問題。幸運的是,我們司機的所有五套證件都沒有問題。
      
      在佛教里,覺悟是主要目標;在道教里,覺悟是次要的。覺悟后你還要繼續(xù)修行,直到你逐漸地、非常自然地與道融為一體。如果你此生沒有成功,那么你下一輩子還有機會。但是不修行的人就沒有機會,他們的生命就此終結(jié)了。道教修行就是要修成一個長生不死之身,臨終時它會從肉體中分離出來。你可以參觀一下老子墓。他成仙的時候,把自己的骨骸留在了那里。我們的目標與他的目標是一樣的,就是要與道融為一體。
      
      如道教徒所宣稱的,道教的歷史形態(tài)可能起源于終南山西端的樓觀臺??墒撬氖非靶问剑瑓s遠在很早以前,就已在終南山東端的華山上興盛了。對于道教徒來說,華山的意義甚至要超出史前時期,一直回溯到萬物創(chuàng)始的時候。
      經(jīng)過幾千年的風(fēng)化之后,盤古的腳逐漸變得像一朵石頭葉子上開出的花,因此早期的中國人把西岳稱為“華山”——花山。它開在中國最早的部落文明的中心地帶,直到現(xiàn)在,中國人仍然喜歡稱自己為“華人”。這一稱呼表明了這座山對于他們的祖先曾經(jīng)有過多么重大的意義。
      
      始也,我以汝為圣人邪,今然君子也。天生萬民,必授之職。多男子而授之職,則何懼之有?富而使人分之,則何事之有?夫圣人,鶉居而食,鳥行而無彰,天下有道,則與物皆昌;天下無道,則修德就閑。千歲厭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鄉(xiāng),三患莫至,身常無殃,則何辱之有?
      
      2000年前,漢代的歷史學(xué)家們說,在漢明帝統(tǒng)治期間,全國的人口是5000萬左右,而登記在冊的道教大師有1300人。換句話來說,當時全國的人口是現(xiàn)在的1/20,而道教大師的數(shù)目卻是現(xiàn)在的10倍。這確實是一個令人悲哀的現(xiàn)狀,可是很多中國人現(xiàn)在還把道教稱為他們的國教。
      
      通過望遠鏡,我看見史蒂芬把幾個登山者嚇住了。他爬過鐵鏈,以得到一個更佳的角度,去拍攝華山北峰——此時北峰的巖頂正兀立在旋轉(zhuǎn)的嵐氣中。我身邊站著三位廣東來的商業(yè)藝術(shù)家,他們和我一樣,正注視著這同一幕場景。他們中的兩位使用的是油畫顏料,另一位用的是粉蠟筆。中國墨汁再也看不到了。
  •     讀完這卷書,終南山、道士、僧人,那些山,那些水,那些人,那些純樸的微笑,一直在心頭產(chǎn)生聯(lián)想,而宗教該走向何方,則一直積壓心頭。
      清幽、寧靜、淳樸,是我認為可以用來形容這本書的三個詞。深山里的人,與世隔絕,但是又不至于孤僻,這是每一個身居都市的人要思考的現(xiàn)象。為什么你會焦慮?則是每個人要探索的問題。
      在我看來,要達到修道者的境界,必須做到兩件事: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以及適當?shù)臏p負,萬事萬物不要想太多,否則只會徒增煩惱。
      中國不僅科技上出不了大師,就連宗教上也出不了大師。從古時候的人才輩出,到今天的寥若孤星,值得我們深思。究竟是我們改變了世界,還是世界改變了我們?
      
  •       我在暑假重讀了一次《空谷幽蘭》。
        一本寫中國隱士的書,作者卻是一個外國人——來自美國的比爾·波特,譯者是著有《花落的聲音》的明潔。
        比爾是為尋找隱士而來,在道教文化日漸衰微的現(xiàn)在,他與他的好友,攝影師史蒂芬沿著終南山的山脈探求中國古老的修行方式。即使他事先并不知道是否能找到他們。這一條路并不平坦,總有大大小小的考驗在前方。警察的盤問,險峻的環(huán)境,以及隱士們的拒絕。但同時沿途有風(fēng)光秀麗,有遺址莊嚴。比爾將此寫成了一本書。
        全書沒有太多華麗的辭藻,措辭簡單、平凡。是想象中該有的筆調(diào),娓娓道來,比起寫書,更像在講一個故事。
        比爾在序言中提到:“……找到生活中‘獨處’的樂趣——不是離群索居,而是因為更深的覺悟和仁慈,與大家更為和諧地共處。”這是他崇尚的生活方式,在滾滾紅塵,利益蒙蔽雙眼的現(xiàn)實似有更深的意義。比爾的“獨處”之趣與中國傳統(tǒng)的“小隱隱于野,大隱隱于市”的隱士價值觀有異曲同工之妙。只要心靜,哪里都是修行之所。是這個意思。
        比爾的旅程串聯(lián)起了《空谷幽蘭》的脈絡(luò)。按照比爾自己的敘述,因為“《道德經(jīng)》是我最喜歡的篇章之一”,所以“當我得知它是在終南山里寫出來的時候,我決定追隨它的作者的足跡”。(P058)
        在函谷關(guān),比爾分別拜訪了諸如“豐都和鎬都被埋葬了的遺址”、祖庵村重陽宮等地,并與一位姓張的道姑進行了交談。在樓觀臺上,比爾對住持任法融進行了采訪。
        華山的路途中,比爾拜訪了謝道長。在文中的插圖(P095)中可看到,即使胡子頭發(fā)已白,這個老人精神依舊矍鑠。信仰可以給人帶來一種力量,可以自如的抵抗生命。即使肉體已老去,精神世界依然年輕。
        而在之后的路途中,比爾拜訪了續(xù)洞、宏林等人。有一些是已經(jīng)出名了的大師,也有一些是萍水相逢的隱士。他們有著各種的不同,而他們的相同則是他們都在尋求一種自我與自然的平衡點。
        儒道釋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似融合在了一起。邵漢明與漆思在《“和而不同”:儒道釋和諧思想分疏及其當代啟示》(天津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7年第5期)中指出:“儒道釋三教合流,共同建構(gòu)了中國文化‘和而不同’的和諧精神與‘多元一體’的思想結(jié)構(gòu)”,由此,似乎并不難理解比爾所拜訪的隱士中既有道家的,也有佛教的。他們尋求的東西始終是相同的,如其中一位道長所言:“我們的目標就是要與這個自然的過程融為一體。”
        因為目標堅定,所以他們能夠在精神世界上進行自我束縛。自持修身,可以忍耐。生活條件的簡陋以及環(huán)境的惡劣并不能阻擋他們探究自身的腳步。相反,能讓他們更為自省。
        所謂修行者,并不是居于荒郊野嶺,那只不過是一種生活的環(huán)境。真正的修行者,無懼于外界條件,他們所追求的,是物質(zhì)之外的精神頓悟。在滿足基本生活需要之后的高于肉體的開悟,一種道。這種開悟是對自身的一種提升,而不是提高自己身價的資本。這種道讓他們的精神世界永遠超脫于現(xiàn)實,處于塵世所無法輕易抵達的高度。
        也正因為如此,俗世里的人們,對于可以稱之為“隱士”的人,有著一種可稱之為盲目崇拜的情緒。這也可以稱之為是中國人的隱士情結(jié)。
        
        我讀《空谷幽蘭》讀了多遍,從最初的匆匆一覽到最后仔細耐心地做筆記,期間,我也從高中升入了大學(xué)。閱歷的改變帶來對文字不同的領(lǐng)悟,每一次閱讀都像在與作者對話。而當歲月流逝之后,重新去翻閱之前所寫下的只言片語,也在感慨著自己的成長和曾幾何時所擁有過的天真。
        閑暇時與同學(xué)交流心得,同學(xué)笑語:“比爾很天真。”
        當中國人自己都已經(jīng)不相信有隱士的存在的時候,他仍舊固執(zhí)地相信著,并且身體力行的踏上了路途。當曾經(jīng)被尊為“國教”的道教都已經(jīng)快消失在民眾的視野的時候,他仍舊以一種潔身自持的方式進行著自己的修行,尋求生出世界萬物的本源——道。我們所遺棄的,他撿起來了,然后在他的那個世界里宣揚。而到最后,又是曾不屑一顧的我們,將此奉為人生哲學(xué)。
        這未嘗不是一種諷刺。
        對古代宗教文化的喜愛讓我去閱讀這一方面的書,從比爾的《空谷幽蘭》為起點,相繼閱讀了明潔《花落的聲音》,后來接觸顧野生的《朝圣》。都不是非常大眾的書,但都在那個文化圈子里頗有聲名。
        從一種書類的興起和沒落可以看到一種文化的興起和沒落。時代的前進似乎總會帶來一些改變,然后又帶走那些改變。觸動過心靈的東西畢竟不會變的,因為在心里留下了刻印。然而,讓人覺得遺憾的是,文字的世界那么大,而人終究太渺小了。哪怕究其一生都在閱讀,也無法將所有讀盡。
        而身在此間,能做的無非就是銘記和傳承。
        
        將這篇書評取名為《探究之旅》,畢竟并不是很恰當。而這篇文章在嚴格意義上來講,也算不得一篇書評。只是當我在回憶《空谷幽蘭》里的點點滴滴的時候,串聯(lián)起記憶的終究還是比爾的旅程。
        此探究,既可稱之為比爾的尋求隱士之旅,也可稱之為探索人生之旅吧。
        有一些零碎感想終究寫不出來,那種在閱讀期間產(chǎn)生的對只言片語的共鳴,到最后也終究只能由自己領(lǐng)悟了。
  •      如果在人們歷史生活的長久進程中,能有一些東西可稱為精髓的話,我想就是人們對其自身以及身處宇宙處境所做的思考與探尋。在東西方文明發(fā)展啟蒙的早期,都有先哲注意到這個問題,其中東方的哲學(xué)探索方式以其獨特的向內(nèi)追尋的實踐特性顯出異樣的光芒。就像法遵比丘尼《滅苦之道》這本書所提到的:“中國哲學(xué)(百家爭鳴)很快地淪為政治工具而顯得乏善可陳!希臘哲學(xué)則于稍后開始忙著為一神信仰背書而無暇他顧!“,而佛教與道教卻始終以實際修行為主,千年來幾乎沒有變化。
       作者比爾波特秉承了西方式的冒險探尋手段,以此來找尋東方文化的隱秘精髓,兩者結(jié)合為世人展現(xiàn)了東方山中隱士的精神與生活。讓人不得不覺得這些隱士就是東方文化的精髓,有他們,法就不會斷。佛教很講究緣分,書中幾次講到和尚認為是前世的緣分讓他(她)得以遇到合適的修行環(huán)境,或者在瀕死之際遇到菩薩搭救。在這些看似浪漫的敘述中,波特仿佛也是在尋找前緣般固執(zhí)地探訪隱士。
       本書主要講的是終南山的隱士,2003年Edward A. Burger受此書影響,拿起攝像機拍出了一部影像版空谷幽蘭(電影:《共坐白云中》)。
      其實除了終南山以外,其他山間仍有隱修的隱士。2011年,我兩度參訪五臺山,見到一些出家隱居幾十年的隱士,并打聽到五臺山仍有1949年以前閉關(guān)的高齡隱士,并打算于2017年出關(guān),只是很少有人能找到他們。
       跑入山中做隱士,精神狀態(tài)與生活都將面臨極大考驗。在這個物質(zhì)文明日趨高速發(fā)展的社會,人們的本來面目越來越被喧囂所遮蔽,而隱士們仿佛在背道而馳。我不相信一個人只靠著宗教感情能維持這種修行生活,所以我相信他們是有所得的,這種得使得他們仿佛要趕快從火宅綺夢中跳脫一樣迫切,而開悟或見道的那一刻,如夢方醒的愉悅可能是常人無法體會的。
       也許我們僅僅把這本書當做一本書來看,看過就忘了。也許我們會想到書中的那些修行者,想到人生最后的歸宿,那時可能會有認真純粹的人打算做一些人生的抉擇。
      
  •     此書的主要發(fā)生時段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距今已經(jīng)20余載,我很好奇的是現(xiàn)在終南山是否還有隱者存在?他們會是什么樣的一個狀態(tài)?和20年年前相比,和數(shù)百、上千年前相比,是否有所不同?
      
      如果說20多年前還有那么一部分虔誠尋道,修煉自我的隱者,那在當今被物質(zhì)扁平的這個世界中,是否還有他們存在的空間,二十年后的他們現(xiàn)在又是怎么樣的,當合上最后一頁的時候,很希望能夠有這么一本續(xù)篇。
      
      何為道,即為天,何為天,即在心。換想之,隱者自有隱者之道,我等凡夫究竟也是過慮了。
      
      文者為一美國學(xué)者,但對于道、佛、禪、儒的理解遠甚于大多國人,我們在口口聲聲要弘揚文化的時候,但又有多少人會如同文者一般苦旅尋道?
      
      昨日還和一好友在探討佛教,我本初涉,理解尚淺,但困擾我數(shù)年的問題就是當今的中原佛教,已經(jīng)變得功利,我燒香布施請愿,菩薩保佑實現(xiàn),我再還愿,猶如合同契約,成為了一種交易。
      關(guān)于這點,本書中有了部分隱者的回答,他們之所以隱,即為遠離人間塵囂,皈依道之本意,書中記載了很多位識字不多的隱者,但話語間卻透出哲人般的見解,著實讓人嘆為觀止。
      
      
      
  •     看網(wǎng)上終南山隱士的介紹提到了這本書,拿來翻一翻。按照作者的說法,與世界上其他地方迥然不同,隱士在中國自古以來地位崇高, 可以說是整個國家人民的精神引領(lǐng)者。這讓他產(chǎn)生了尋訪的強烈愿望。
      
      不過怎么來界定這個隱士?特別是作者一開頭就把堯舜禹這些人都歸為“隱士”,甚至屈原都成了“薩滿”,實在讓人讀得有點岔氣。必定每個文明的發(fā)展進程都是一樣的?必定每個部落在成為國家之前都是通過“薩滿”出魂來與天地溝通的?如果說負責(zé)祭祀事宜的就是薩滿,屈原是“薩滿”,那是不是后世那么多禮部尚書也都得稱為薩滿了?通篇來說,只要是曾經(jīng)住在過終南山里的名人,通通都拿來說成是隱士,這個實在有點牽強,王維是隱士,孫思邈是隱士,華佗是隱士。。長安離終南山那么近,隨便撇個腿就成隱士了。
      
      隱士為何要隱在終南山,這個作者似乎說清楚了,但隱士為何要隱?作者卻是語焉不詳。諸葛亮的隱,與老子的隱,與漢鐘離的隱,這能一樣么?作者尋訪到的這些人,真的當?shù)闷鹬袊木褚I(lǐng)者么?求仙求道求問內(nèi)心,說來說去還是有個求字。
      
      也許真正的隱士正如作者自己提到的那個薛道長,連話都不愿多與作者說一句的。
      
      不過我總覺得,博學(xué)未必是明智的必然條件,但明智者多半博學(xué)這總沒有錯的。作者尋訪到的這些人,恕我不客氣的說,很多人是沒有多少識見的,其實就是來求學(xué)一些神秘主義的東西,一些得道成仙的捷徑。這個事情該怎么說?對于我們不了解的事物,你可以說不懂不了解不能妄言,也可以說就是邪魔歪道。對于無法確定的事物,貿(mào)然就死心塌地相信它,這與愚昧何異?
      
      要修省內(nèi)心,何必非要去深山?就像小孩子做功課,非得給他一個書桌一個安靜的房間?
      小隱隱于野,大隱隱于市,真是不錯的。
      
      ps: 看到《沉思錄》里的一句話,用在這里很合適:“一般人隱居在鄉(xiāng)間,在海邊,在山上,你也曾最向往這樣的生活;但這乃是最為庸俗的事,因為你隨時可以退隱到自己心里去。一個人不能找到一個去處比他自己的靈魂更為清凈,尤其是如果他心中自有丘壑,只消凝神一顧,立刻便可獲得寧靜。”
      
      
  •     縱觀我國的歷史,上下數(shù)千年,從黃帝問道于廣成子,到堯、舜時代的許由和卷,下及百年前的虛云大師,幾乎從有文字記載起,就已有隱士。隱士大至分為好幾類:
      一類是絕對的隱居,獨自修行,寄居于塵世之外,悠然自得,不再攝履紅塵;
      一類是在悟道前隱居清修,悟道后入世教化,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如三國的諸葛亮,如百年前的虛云大師;
      一類不一定隱于山林,也許是隱于城市,也許就是我們身邊的很普通的朋友,他們和光同塵,但又能獨立于天地之外,如列子;
      一類是當國家有難之時,出世拯救萬民于水火,國家安定的時候,不留戀榮華富貴,退隱泉林,“功成遂退”,如漢代之張良,唐代之李泌。
      但有一類,卻是以隱為名,以隱求名,以名博官升,此所謂“終南捷徑”,這便不知道算不算是隱士了。
  •     總體來說我對這本書的感覺不是太強烈,以前喜歡看一下學(xué)科性的書和歷史類的書,像這樣旅行隨筆類的(僅僅是我個人給他下的題材定義)還是第一次。第一、就書本本身來說我感覺讓一個老外來描述中國隱士這么古老的話題總是感覺有點別扭,語言上有一絲的青澀,沒有那么古香古色的味道,總是感覺特別膚淺,哲理性不高,當然對于一個外國友人能做到這樣已經(jīng)相當不錯了,還有就是有一點點羞愧,作為一個中國人想學(xué)習(xí)我們自家的文化要通過一個外國人,說實話以前我對隱士們不太了解,還不知道中國有大量的隱士存在,還不知道他們身上所代表的的精神,所以我感到羞愧。第二、關(guān)于隱士,確實隱士是中國文化很寶貴的一部分,他們身上有著幾千年來中國文化的精神,他們的精神也是中國文化最古老的東西,現(xiàn)在很難有人去體會那種精神,在現(xiàn)在社會中也很難有人去保持那種精神,我也打心底里尊重那些人,敬畏那些人,但是在這個物欲橫流、充滿競爭的社會你去做一個隱士實在是不可取的,人不能活的太自私,我個人認為我們活在這個社會就必須擔(dān)當我們地責(zé)任,我們要報答我們的父母對我們的養(yǎng)育之恩,要培養(yǎng)我們的下一代,要為他們負責(zé),為他們創(chuàng)造好的生活條件,而不能為了自己的一時解脫去選擇當隱士,所以我們這些普通人在沒有看破紅塵之前還是不要去選擇這條路,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做到大隱隱與市,在這個烏七八糟的社會保持我們?nèi)烁竦莫毩?,保持那份原始的真善美,以寬容和樂觀的心疼去對待你所遇到的人或事,做一個對家人對社會有用的人。第三、就是我感覺到了文革對于文化的迫害實在是毀滅性的,讓很多人失去了信仰,讓我們的很多文物受損,很多宗教的東西迫害實在是太大了,當然再多的也就不說了。第四、關(guān)于我們的宗教,其實什么事宗教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其實就我個人而言我們的道教跟印度的佛教更像是一種哲學(xué),因為他們兩者都不某一個人,而是有很多人,(當然這只是個人拙見),所以我們中國宗教的未來到底如何,在這個科技高度發(fā)達的時代,人們到底會怎么樣對待宗教,但是我還是相信,當科技發(fā)達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還會有大量的人來重新探索宗教,尋找他們心靈的寄托,而政府方面對宗教的政策也比較寬松,但是現(xiàn)在真正修行的人很少,所以我希望多一些真正修行的人,多一些我們文化的傳承者,相信我們國家的宗教會越來越好。
  •     曾經(jīng)有個信基督的姐姐極力向我說信仰的重要性,可惜我冥頑不靈。我總覺得信不信教,信不信佛,總不影響我做一個向善的人。那么既然我能成為一個善良的人,我為什么一定要信基督、或者佛教呢?
      在最初接觸這本書時,我是帶著一種崇敬的心情去看的。作者是值得人尊敬的,一個外國人,即使對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再精通,對中文再熟悉,也改變不了一個人在異鄉(xiāng)獨自找尋的孤獨感和茫然。
      作者追隨者隱士的足跡,由此引出了佛教的教義、道教的教義等各方面的知識。由于個人對這些教義之類的不甚熟悉,所以有點一知半解。很想再去找點這些方面的書看看,但是終因為害怕自己太過沉迷而放棄。
      最終我把這本書看成了帶著一點文化理想的旅游攻略書。說攻略也不太準確。因為我根本不會跑到深山處去尋找隱士。
      書里也對當時中國的宗教作了一點描述,令人汗顏的是,很多方面已經(jīng)迷失了本義??傆X得讓一個外國人看到我們自己的一些不好的東西就很羞愧。但是這就是現(xiàn)實。
      接著《禪的行囊》暫時看到一半。和《空谷幽蘭》的時間比起來,社會、宗教等等產(chǎn)生了更多的問題。
      對于宗教,我始終是一個執(zhí)念太深的人,無法深入體會。
  •     密宗:密宗,又稱為真言宗、金剛頂宗、毗盧遮那宗、秘密乘、金剛乘。綜合各國的傳承,統(tǒng)稱為"密教"。八世紀時印度的密教,由善無畏、金剛智、不空等祖師傳入中國,從此修習(xí)傳授形成密宗。此宗依《大日經(jīng)》、《金剛頂經(jīng)》建立三密瑜伽,事理觀行,修本尊法。此宗以密法奧秘,不經(jīng)灌頂,不經(jīng)傳授不得任意傳習(xí)及顯示別人,因此稱為密宗。 密宗,又稱為真言宗、金剛頂宗、毗盧遮那宗、秘密乘、金剛乘。綜合各國的傳承,統(tǒng)稱為"密教"。
      
      終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簡稱南山,是秦嶺山脈的一段,西起陜西寶雞眉縣,東至陜西西安藍田縣,千峰疊翠,景色幽美,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主峰位于長安區(qū)境內(nèi),海拔2604米。對聯(lián):“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 中的南山指的就是此山。終南山主峰太白山盛產(chǎn)藥材,素有“草藥王國”之稱,在當?shù)刂两穸紓鞒疤疑?,遍地寶、有病不用愁,上山扯把草”的歌謠。
      
      鬼谷:王詡,又名王禪,鬼谷子,是歷史上極富神秘色彩的傳奇人物,春秋時人。常入云夢山采藥修道。因隱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春秋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謀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縱橫家的鼻祖,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極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譽為千古奇人,長于持身養(yǎng)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剛?cè)嶂畡?,通曉縱橫捭闔之術(shù),獨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孫臏、龐涓;縱橫家:蘇秦、張儀。
      
      法華經(jīng):《妙法蓮華經(jīng)》[1]說一乘圓教,表清凈了義,究竟圓滿,微妙無上?!斗ㄈA經(jīng)》是佛陀釋迦牟尼晚年所說教法,屬于開權(quán)顯實的圓融教法,大小無異,顯密圓融,顯示人人皆可成佛之一乘了義。在五時教判中,屬于法華、涅盤之最后一時。因經(jīng)中宣講內(nèi)容至高無上,明示不分貧富貴賤、人人皆可成佛,所以《法華經(jīng)》也譽為「經(jīng)中之王」。
      [2]《妙法蓮華經(jīng)》關(guān)鍵詞就是“妙法蓮華”這四個字?!懊罘ā敝傅氖且怀朔?、不二法?!吧徣A”是作比喻,形象地講“妙”在什么地方,他的殊勝處,第一是花果同時;第二是出淤泥而不染;第三是內(nèi)斂不露。
      
      地藏經(jīng):經(jīng)中記載了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宮(欲界六天的第二層天),為母親摩耶夫人說法。佛在經(jīng)中贊揚了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正菩提」的宏大誓愿,并介紹了地藏菩薩在因地修行過程中的典型事例,如婆羅門女、光目女救度母親的故事。還通過文殊菩薩、佛母摩耶夫人、定自在王菩薩、四天王、普賢菩薩、普廣菩薩、大辯長者、閻羅天子、無毒鬼王、主命鬼王、堅牢地神、觀世音菩薩、虛空藏菩薩的依次提問,以及地藏菩薩與釋迦牟尼佛的對話,介紹了地獄的狀況,解釋了眾生解脫生死、懺悔業(yè)障、救拔親人眷屬苦難的種種方法。釋迦牟尼佛還在此經(jīng)中表明,自己入滅之后至彌勒成佛以前的無佛世界中,教育度化世人的任務(wù)由大愿地藏菩薩負責(zé)。
      
      易經(jīng):《周易》包括《易經(jīng)》和《易傳》,因周有周密、周遍、周流等意,被相傳為周人所做。是建立在陰陽二元論基礎(chǔ)上對事物運行規(guī)律加以論證和描述的書籍,其對于天地萬物進行性狀歸類,天干地支五行論,甚至精確到可以對事物的未來發(fā)展做出較為準確的預(yù)測。
      
      禪宗:禪宗,又稱宗門[1],漢傳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達摩,盛于六祖惠能[2],中晚唐之后成為漢傳佛教的主流,也是漢傳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漢傳佛教宗派多來自于印度,但唯獨天臺宗、華嚴宗與禪宗,是由中國獨立發(fā)展出的三個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禪宗最具獨特的性格。禪宗祖師會運用各種教學(xué)方法引導(dǎo)學(xué)人,又稱作“機鋒”,為的是要讓弟子們悟入真如法性、第八識如來藏、自性清凈心,名為開悟[3]。其核心思想為:“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4],意指透過自身修證,從日常生活中參究真理,直到最后悟道,也就是真正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5]。然“悟道”并非事畢,而是才剛剛踏入佛道的“無門之門”,真正懂得“空性”的真實義,由此“悟后起修”,一直到凈除二障: 煩惱障與所知障后,成就佛果。
      
      比丘:佛教受具足戒之后的男性出家僧侶,即稱為比丘(女性出家眾稱為比丘尼)。為佛教五眾、七眾之一,與比丘尼合稱出家二眾。漢地居民通常以和尚或沙門來作為比丘的通稱。
      因未成年而未受具足戒的男性佛教僧侶稱為沙彌,只需受十戒。但在成年受具足戒之后,則要遵守二百五十條的比丘戒。
      
      黃粱夢:是中國《唐人傳奇·枕中記》(作者沈既濟)中的一段情節(jié)。
      內(nèi)容大要:主角盧生住在邯鄲的旅館中,借道士呂翁(俗謂呂洞賓)的枕頭一用,夢到自己考上科舉作了丞相獲得榮華富貴,醒來卻發(fā)現(xiàn)是作夢,為時極短,連旅館主人正在蒸的黃粱都還沒熟。盧生因而領(lǐng)悟,功名富貴只是一場夢。這個主題后來為許多文學(xué)作品所運用。
      
      楞伽經(jīng):全名《楞伽阿跋多羅寶經(jīng)》。是大乘佛法中綜合了‘虛妄唯識系’及‘真常唯心系’之重要經(jīng)典,亦即說明唯心、如來藏及阿賴耶識之教義。屬于如來藏學(xué)派,與《解深密經(jīng)》同為論述唯識思想的重要經(jīng)典
      
      讀后感:
      1.紅衛(wèi)兵無處不在,他們就像凱撒大帝,我來了,我看見了,我征服了。
      2.外國人比我們自己人還珍惜文化,感慨萬千啊。
  •     這本書緣起《禪的行囊》,說來這書整體寫得很散,但總會在覺得有些乏味的時候,不經(jīng)意地出現(xiàn)一句大智慧的話,多半出自終南山的隱士,也有一部分出自作者口中。他們都應(yīng)該是得了道的人吧,內(nèi)心是有大智慧的,這種智慧使他們擁有平和的心態(tài),幸福的笑容,清貧的生活。
      生活中好脾氣的人是不是也應(yīng)該分倆種,一種是天生的好脾氣。一種是對生活大徹大悟后的慈悲胸懷,可以容納下生活的酸甜苦辣,使人平和寬容。
      說到底應(yīng)該怎么才能做到這樣呢?是不是也要靠我們在自己的生活里一點點的修行?
  •     想來我們更應(yīng)關(guān)注于隱士的目的,即成為能與天對話的薩滿,最終得到那個永恒可“無”。薩滿、天、無之間是怎樣的邏輯關(guān)系和演進過程?當然,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曉得一些天道,就如餓了就要吃、困了就要睡之類的。那么更高級的道是什么?怎樣洞察?怎樣與之互動?也許只有極少數(shù)的隱士才能曉得。
      
      仰視還是平視,抑或低頭踐行,當然還有視而不見,這就是我們的態(tài)度。
      
  •     如果當你已經(jīng)讀過了“道德經(jīng)”,你就會明白波特用自己行動在踐行著他對老子的理解,用虔誠的訴述和深刻的自我反省來與這位道家的創(chuàng)始人進行空谷對話,當他去拜訪隱士,之前他他先對老子的生跡進行了體悟,他體悟到了,老子的道是什么,他繼續(xù)像現(xiàn)在還在繼續(xù)踐行道的隱士進行深刻的訪談,或許,波特想告訴我們,這些類似生長在空谷的蘭花,雖然看著孤獨,其實他們在追求老子真正的道,也就是每個人自己道。
  •     在圖書館無意中尋得此書。
      讀后有幾個詞語反復(fù)浮現(xiàn)在腦海中:佛,禪,文化大革命,隱士等
      書中所描寫的道家,佛家的修行者以千萬種姿態(tài)出現(xiàn),有雙目失明的,有大隱隱于市的,有孤獨一身在山頂幾十年的,但他們都一心向道,絕大多數(shù)城市人每天放不下,努力為之奮斗的東西,在他們這里只是和泥土,和果樹并列的一種交換工具罷了,他們尋求的是這世間最珍貴,最神秘的東西——智慧。
      得道的人極少,但修行的方法不一。給我的一個啟示就是,我們在修行時,沒有一個正確或錯誤的方法,只要目標定下,一心向之,燒佛像取暖亦能證道。
      
      感謝波特先生,有了他的不懈尋訪和記錄才讓我們有機會一窺當代真人。
      也為書中損失的文物和國人鮮有類似著作而惋惜。
  •     偶然在書架上發(fā)現(xiàn)這本書。猶如碑文般凹版的印刷,上面若隱若現(xiàn)的墨跡,真如石碑一般。在看這樣文氣十足的書名卻是一個外國人所著,頓時吸引住了眼球。再看書背的介紹——隱士,的確是可以讓外國人心馳神往的一個主題。
      
      再看全書,書中文字平鋪直敘,簡單直白,多記錄所尋道士、和尚所言以及作者所行路徑,偶有作者感想穿插,最詩意的大概就是這個書名了。類似的主題若是國人所著,想必文中其行其感能更富有韻味(當然作者在書中引經(jīng)據(jù)典所顯其對中國禪、道、歷史等了解比常人更甚),更讓人好奇此書英文原著是如何表達的。
      
      書中所言隱士,多是道士、和尚、比丘尼等。隱士初給的印象倒不是和宗教所關(guān),只是再想,若無類似宗教的支撐也很少能去做此孤獨修行吧。即便是作者此行,也是其對道的追尋。
      
      作者1989年走進終南山尋找隱士。那個年代遺留的寺廟,多還未修繕,能吸引游客的也就寥寥,而此時已有多名道士、和尚已言游客的到來對修行有很大的影響,而真正修行的人愈發(fā)減少的事實。那時至今日,想來真修行的人也定不在那些聞名于世香火眾多的寺廟之中,更是在群山流水之間了。而終南山的開發(fā),想必留給修行之人的空間愈發(fā)減少。
      不過正如作者來大陸時,臺灣告知其大陸已沒有隱士而其還能尋到一樣,也許現(xiàn)在隱士雖更是寥寥但始終會存在于常人難以涉足的山間林中,去修行,追開悟。在任何一個時代,對天人合一的追求,對永恒的追求,是始終有人去追尋的。
      
      想來此時也絕非最壞的時代。
      
      P.S.1.一直不能理解國畫中對山水的描畫,看了此書中的照片方知原是我不曾見山罷了。書中照片雖模糊,黑白也不分明,卻恰是山水畫中的山水。山水畫也是源于此處。
      P.S.2.竟然是安妮寶貝序,一開始都沒發(fā)現(xiàn),還好一開始沒發(fā)現(xiàn),否則估計看不下去了。
  •      在中國,隱士們有一種解脫自在的精神。保持自在的心靈,有些身體與心靈遠離喧囂大都市,有些處鬧市而修行。
       老子說,要修靜和不偏不倚。要自然。自然的意思是不強求。當你自然地行事的時候,你就會得到你需要的東西。但是為了了解什么是自然的,你必須修靜。
       關(guān)于修行,基礎(chǔ)的東西你哪兒都能學(xué)到,要學(xué)更深的秘密。當你修行達到一定層次的時候,你自然就會遇到一位師傅。但是你不要著急,得有終身獻身于修行的準備。修行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不一樣的。首先,得悟。保持清心寡欲。道教的修行是修煉成一個長生不死之身而佛教是尋求擺脫一切的真相。
       你可以不信。但你修就會有所得,不修,你就會無所獲。
      
      
      
      --------------------------------------------------------------------------------------------------------------------------- 這就讓我想起前幾日。在館里,有幾位學(xué)生過來咨詢“請問這個瑜伽要學(xué)多久,才能減肥,才能變得有氣質(zhì)。我要面試作為才藝,三天必須學(xué)會舞韻?!薄拔也幌肜献鳛橐幻麑懯郑蚁胱髯骷??!薄拔蚁雽W(xué)書畫”“一個禮拜學(xué)會游泳”“我的論文要寫莊子,趕緊看下南懷瑾的《讀莊子》”
       我們想做的事情太多,看上去任何事情都合適。做點這兒,一點那個??擅考己芷?。沒辦法將氣沉到底,沒法去思。終日持有妄想。或許,我可以做到。就算做到又如何,那是什么?運氣。
       隱士,現(xiàn)在越來越少,也越來越多??峙?,能放下,不執(zhí)著,去修行的人。太少了吧。那書中也講述。隱士,也居于鬧市。我們生活在鬧市和其它人不一樣。也在修行,也在尋找道。放寬范圍那也算上隱士?
       關(guān)于修行,可否理解成是種信仰。而這份信仰督促你的還是神。而這個神,不單單是神戶鬼怪的神。這個神也不是耶穌基督里的神。而是某種至高無上的精神意識了?不論在《圣經(jīng)》《佛經(jīng)》都有提過,不論是誰都無法填滿你的心。而只有神能進入到你的心,你的靈,你的魂。
       每個人,從落地那一刻便有了他(她)的道.這條道,你看得見,看不見。只有去尋找她便清楚。你不尋找也有道。毛姆在《面紗》里也提及過?!坝械娜藦镍f片里尋求這個道,有的人從上帝那里,有的人投奔了威士忌,有的人想從愛情里尋個究竟。而有了道,你還是什么也沒得到”
       當人們努力去尋找道時,他們就失去了道。我們感覺看到了我們的道,我們感覺聽到了我們的道。最終什么也得不到。修道,最終還得修德。就象食物能填飽肚子卻填飽不了心。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從起點一路跋涉到終點。有得有失,過程中,有些難以割舍,最終只是大漠幻想。到終點你全都得放下。
      
  •      文/暮邑
      
        儒釋道如何入門是件大課題,但對初時興趣的培養(yǎng),稍作簡單些。一些掌故、風(fēng)物種種都易引導(dǎo)“無知者”對其產(chǎn)生探知的意向,有這種功效的記述,便是大文章。其中,《空谷幽蘭》便頗有感染力。
        這是一本常年旅居臺灣與大陸間的美國人——比爾-波特,寫的游記。他是一名漢學(xué)家,尤功中國的佛教和道教,同時他自身也是一位佛教居士。這本書書寫了他在終南山中尋找當代山中隱士的詳細經(jīng)過,并加以評論和介紹。隱士,是一個神秘的族群,卻也有著大眾化的基礎(chǔ),很多人都會在一時一地升起過隱居情懷,卻也只是閃念而已。
         讀過這本書,最大的感觸就是了解了人的恒心與毅力是如此之大!宗教信仰不是一種強制的事物,所以他們有的更多的還是平常心。一位在山上住了七十多年的隱士,這七十多年的歲月里沒下過一次山,他并不知道誰是毛澤東,更不曉得共產(chǎn)黨,但他明了“生”與“死”,明了生存的智慧。誰又能否認這不算是一種偉大呢?在他的采訪中,得知有很多佛教隱士是北大中文系的畢業(yè)生,他們風(fēng)華正茂,卻安靜的像位百年老人?;蛟S他們天生喜歡安靜,把孤獨當作一種享受;或許他們有更高的追求,把人生當做一次旅行。無論怎么說,這便是空山幽谷,空谷幽蘭。
         生存的阻力是欲望,包括食欲。生存的目標是死亡,包括地獄。只有消去一切感受,不高歌、不哀悼、不畏懼、不祈求,才能融入自然,融入真實的天與地。對凡人來說,這或許就是孤獨!但對于隱士來說,這才是真正的生活。
        隱士也分很多種,儒釋道的隱者們探尋者自己的修行路徑,無論修什么,其實都不如不修。書中記述著這么一句話,“努力活著就夠我忙活的了”,這是一位老和尚對筆者提問修哪個法門的回答。在與世隔絕的深山中,也同樣要生活。也許,這才是一位真正的隱士。
         生活其實不必那么勞累,櫛風(fēng)沐雨、日理萬機的感受是自己強加于自身的,這種自我摧殘式的生活完全是靠自身的意念堅持著,這種堅持還有來自外界、他人的鼓勵與影響。社會就像一個蜘蛛網(wǎng),各個人生交叉在一起。人與人互相警示、引導(dǎo)著他人的生活,其實也讓自己陷入了生活的困苦之中,不能自拔。隱士們,正是看透了這種關(guān)系,他們自己決定自己的生活,甚至不拘泥于道德的規(guī)范,把人性的本真暢快淋漓的發(fā)揮了出來。他們懂得過去與未來是造成苦難的原因,所以隱者不會等待,不會留戀,他們只吸當下氣,吐當下息,不受時間、空間、事件、人物的影響與圈囿。人,本是自由的;生活,本可以沒有桎梏。
        隱士情懷是我們都曾懷揣過的,但又不舍拋下現(xiàn)有的生活,繼續(xù)在勞累中咒罵一切,而這債是誰釀的又該如何還,沒有人在意。因為現(xiàn)在的價值觀必須讓人們在勞累中生存,所以我們也心安理得的生活著。隱居,也只是生活的一種偏離主流的形式而已;各種形式的生活,都無可厚非,無需評論。
        故,文中大道亦可拋棄,僅探訪的所聞所見,便可令“無知者”對儒釋道的好奇心,陡增一碼。
  •     他們與時代脫節(jié),卻并不與季節(jié)脫節(jié);他們棄平原之塵埃而取高山之煙霞;他們歷史悠久,而又默默無聞——他們孕育了精神生活之根,是這個世界上最古老的社會中最受人尊敬的人。
      
       ——《空谷幽蘭》
      
      去年11月再次游歷至西安時,郭兄說起,他有朋友在哲學(xué)系,每年都會去終南山拜訪一些隱士,問我想不想一起去?有這樣的事,想都不用想,我順口就說,如果有機會請一定通知我。雖然那個時候終南山在我印象里只有諸如全真教、活死人墓這樣的詞語,但我依然想去對隱士的世界探個究竟。
      
      幾個月后的今天,我拿到了一本書,名叫《空谷幽蘭》,隱士的世界忽然間躍于紙上。
      
      作者波特是個美國人?!八?972年去往臺灣,在一個佛教寺廟里生活了三年。他這樣描述自己的生活:天亮前起來誦經(jīng),夜晚聽鐘聲,一日三餐素食,一個房間,一張床,一頂蚊帳,沒有鈔票。如果我的腿太疼,我就讀書。三年后,他離開寺廟,隱居在一個山村里,開始著手翻譯一些中國古代隱士的著作:寒山、拾得、豐干、石屋和菩提達摩。但最終,他決定自己親自去尋訪中國隱士,即使歲月流遷,他根本無法預(yù)知自己是否能夠找到他們,或這種與宗教聯(lián)結(jié)的生活方式是否存在。1989年,他找來自己的朋友,攝影師史蒂芬,兩個人一起踏上去往終南山的路途?!?br />   
      我總感覺自己在未來的某一天也會成為隱士,或者過著一種隱居的生活。但為什么不是現(xiàn)在呢?這可能就是“塵緣未了”吧。什么時候這塵緣能了,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在生命最后一段時間,我終歸能屬于這個遠離嘈雜人世的自然。
      
      “作者在書中采訪了一些道教和佛教的代表性人物。年齡最大的已經(jīng)九十多歲。他們大多常年在山上居住。過最簡單的生活。自己種土豆,蔬菜,吃松樹的松針和花粉。遵循嚴格的戒律。戒律就是自己對自己的要求。戒律使修行成為可能。如果你對自己不作要求,修行就會一無所獲?!?br />   
      他們或者承擔(dān)深重的孤獨和貧寒,棲息在僻靜無人抵達之處,或者在寺廟里忍受著游客喧囂,瑣碎雜物,無所事事,或者疾病纏身,平靜等待死亡降臨。他們的生活里并不是沒有任何缺陷。而唯一相同的是,他們擁有靈魂深處純粹而堅定的一簇火焰,那就是堅持和相信自己的修行?!?br />   
      對我來說:
      
      為什么修行?
      
      為生死悲痛敬畏,為自身的渺小感到深深恐懼,為人類反思本質(zhì)的意識甚為困惑。所以,我選擇修行作為個體獨一無二存在的途徑。
      
      為什么隱居?
      
      個人獨處有利于入定沉思,與自然的融合能體驗到強大的力量與喜悅,與宇宙精神合一的時刻便增進了對生命的理解。
      
      為什么現(xiàn)在仍身處塵世?
      
      不知道。只是感到時間未到。
  •     大學(xué)在西安,多次和室友提到上一次太白山,卻一直未能成行,終以為憾。太白山屬于終南山的一部分,南山盛產(chǎn)道士、和尚,當然還有其中的隱者。老子在樓觀臺記錄下了他的《道德經(jīng)》,山的北邊西安境內(nèi)有眾多寺廟,著名如大雁塔所在的大慈恩寺等。八十年代,當作者冒著被認為是間諜的危險在山間穿行的時候,不知是否在享受著如隱者那樣的孤獨。
      
      最后,作者提到西安柏樹林路有一條巷子,拐進去就是一個隱士聚集的寺廟,所謂大隱于市。對于我而言,這條路是那么熟悉,每次一到這條路上就是去柏樹林一號買夾膜。好吧,我是享受不了孤獨的人。
  •     讀完《空谷幽蘭》,久久不能平靜。一周之后,用腦圖軟件寫了讀書筆記,回頭又花了一個下午對書中的訪談做了摘錄??綆坠?jié)如下:
      摘錄1:【志誠和尚:只要你不受欲望的困擾,只要你的心不受妄想左右,那么你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根本沒有區(qū)別。一旦你的心很清凈,你就能理解業(yè)。。。你知道,我只是一個山人。我只是把話串在一起,它們并不一定有什么意義。給你的土豆來點兒熱辣椒怎么樣?】
      摘錄2:【續(xù)洞住持:在禪宗里,我們不停地問,誰在念佛。我們所想的一切就是,佛號是哪里升起來的。我們不停地問,直到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出生以前的本來面目。這就是神。我們一心一意地坐著。如果心跑到別的地方去了,不管它到哪兒,我們都跟著它,直到最后心變得安靜下來;直到無禪可參,無問可問;直到我們到了這種境界,不問而問,問而無問。我們不停地問,直到我們最終找到一個答案,直到妄想消盡;直到我們能夠吞下這個世界,它所有的山河大地,一切的一切,但是這個世界不能吞下我們;直到我們能夠騎虎,而虎不能騎我們;直到我們發(fā)現(xiàn)了我們到底是誰。這就是禪?!?br />   摘錄3:【謝道長:你不能只靠逛逛道觀就能學(xué)到東西。。。你必須頭腦清醒、心地純凈。就像我剛才說過的,至少要有三年的體能訓(xùn)練,你的心才會變得足夠?qū)庫o,才能夠理解道。】
      幾個結(jié)論:
      1,隱士生活是人生選擇的結(jié)果,不是目標。
      2,隱士是社會的一面鏡子,特別在亂世。
      3,隱士是古代農(nóng)耕文明的災(zāi)備庫。
      
      
  •      合上書的一刻,出現(xiàn)了些許的唏噓。我本想應(yīng)該不會有任何情緒的,畢竟讀的過程中,什么實質(zhì)的起伏內(nèi)容都沒有,沒有太驚嘆,沒有多喜悲。你感覺那些隱士們什么也不做,也說不出什么深刻的大道理,但是合上書后,那個叫做“無”的精神氣息,好像真的可以透過書悠悠地進入心里。書中隱士們的生活,明顯和我們所知的古代名人隱士有所差別。后者無論如何,出山后都帶了功績,以至于被書卷記錄傳到今世。而書中那些隱士,無非是住在山里的貧苦出家人,追求他們自己的道。你無法運用世俗的功利標準對他們做出評價,因為他們僅僅是忠于自己,誠心修行,遠離掙扎與喧囂,更親近內(nèi)心。
       作者問一位老道長其眼瞎的原因,老道長沒解釋太多,其中說了句“我做錯了一件事,它們就像蠟燭一樣,熄滅了?!蔽腋袆佑谶@句話,但說不出原因。應(yīng)該學(xué)習(xí)它們什么,這個總結(jié)不出來,也許也沒必要,因為他們和我們已不在一個道路上。讀后才知感謝,原來跟著作者云游一番,不必承擔(dān)皮肉之苦,心卻可以飄進深山。:)
  •     空谷幽蘭,早聞大名,今日拜讀。
      
      寫得好,當然,我認為翻譯有很大關(guān)系,翻譯的好。
      
      前幾章,談到對中國古代隱士文化的理解,是在一般人以上的,那一章引經(jīng)據(jù)典,則可以當做是對幼兒啟蒙的教科書了。
      
      由道談到佛,甚至薩滿或者神仙,文章前行的腳步舒緩,沉穩(wěn)。
      
      雖然訪談的內(nèi)容,勢必受到接受訪談?wù)叩挠绊懀覀兛梢圆徽撜婕?,至少是一種當年風(fēng)貌的回顧了。
      
      而作者本身,恰是因為對中國文化的理解,而有了一種內(nèi)心的關(guān)照感,故而雖然尋訪的色彩仍舊有些獵奇,但平淡的陳述,更趨向于表現(xiàn)一種理解性的對一種內(nèi)心向往文化的展示。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一本更早的,尋路中國。
      
      外國作者對于中國的描繪,大不相同,但是流傳的優(yōu)秀作品,莫不是語言平白,細節(jié)充分的作品。我們有時候大大驚嘆于這些細節(jié),因為我們作為存在于此中文化的人,是很多時候,感受不到他們的存在的。
      
      佛道從無到有,從深到淺,在漫長的歷史中,早已經(jīng)浸淫了太多的世俗色彩,這些色彩,來自于我們中國獨特的地理,氣候,人文,制度,社會變遷。
      
      隱士文化其實也并非遙不可及,但是今日已非昨日。故所有的記述都是有不可重復(fù)的獨一性。所以,他們是那么的美好。
      
      更不用提,在都市的煩惱中,我們還有一顆無比疲憊的心了。
  •     讀了一半,總覺得有哪里不對。捕捉到的思緒說,是對這本書抱有的期冀本身就錯了。
      先不說好壞,這是一本安靜的書。只能一個人安靜地讀,一點音樂都不能有??墒悄阆霃囊槐緯凶x出道是什么?笑話。這是一本書而已。
      也不知道應(yīng)該從哪個方面來看待“尋訪隱士”這件事。第一個念頭是,這是一個很尷尬的行為。不被人找到才是隱士的意義所在。想得道,自己悟去;想了解隱士的生活,問別人去;想旅游——這本書看上去確實更像是一本游記——何必打擾不想被打擾的人。可終究宗教不是獨立于社會而存在的。隱士需要人供養(yǎng),寺廟需要人修繕,衣缽需要人繼承。這個群體需要被人了解。不問世事的出家人需要和執(zhí)政者打交道以求得一席立足之地,寺廟成了人們參觀修行者的動物園,住持坐上了寶馬大師開通了博客空間。
      所以不是對書的期待有錯,而是我太理想。做研究也必須給本科生上課不是么。
  •     我怎么覺得挺一般的
      
      尤其開頭兒幾章,把中國文化寫成什么了。
      屈原還成了薩滿了。還中國人至今還在往河里扔粽子,追趕屈原。
      
      站在另一個角度講,各位可以想想,不了解中國文化的美國人讀了這本書,不知道這位作者在“美國人”眼中把中國人塑造成了什么形象。。。
      
      書名起的不錯,里邊內(nèi)容也還行,但就是上述,覺得不太妥。
  •     這是寫于2009.10.31的夜晚,那時剛讀完比爾·波特的《空谷幽蘭》,今天翻了一下舊本子,偶然發(fā)現(xiàn)了,看了一遍,幾年前的自己的確和現(xiàn)在不同,那時寫的東西也好幼稚。
      
      正文:
      
       自從對《莊子》癡迷之后,對《空谷幽蘭》也是帶著極大的興趣去讀?!翱展扔奶m”好名字,很久很久之前就十分愛這個詞,空寂、幽靜,是一種超然的境界,人心之中世俗之外。
      
       比爾·波特去臺灣的寺廟,臺灣的和尚都向他保證:中國隱士已經(jīng)不復(fù)存在了。曾經(jīng)我也這么認為,一直覺得魏晉時期隱士比較多,鴉片戰(zhàn)爭以后,隱士就應(yīng)該所剩無幾了吧?現(xiàn)在讀了這本書,才知道自己的思想太唯心了。
      
       “中國當然還有隱士。但是當你遇到他們的時候,你認不出他們;除非他們愿意讓你找到,否則你就找不到。”
      五臺山老和尚的一番話讓我們醍醐灌頂,為什么我們就沒有如此見解?想必這就是常人與高人之間的差距吧!
      
       第四章《訪道》,作者用了很大的篇幅敘述中國道教的發(fā)展歷史,內(nèi)容詳盡備至?!暗馈边@個字我認為是很玄深的,它應(yīng)該指的是:事物的道理。就如作者所說的:生活之道。將“道”與“月”相聯(lián)系是因為二者都是變化中的。很喜歡書中這一段話:
      探索道的秘密就是探索月亮的秘密。而要探索月亮的秘密,就要住在月亮神居住的地方,也即生活在城墻之外——因為那些城墻是人們修建起來以阻擋變化的。
      
       這段話很有道理——人生活在阻擋變化的城墻之中。人總是害怕變化,不適應(yīng)變化?!墩l動了我的奶酪》中的哼哼就是最受不得變化的人,當變化已展現(xiàn)在眼前——奶酪沒了,他仍是固守舊地不肯出發(fā)尋找新的奶酪,這樣他將永遠無法擁有新的奶酪。不適應(yīng)變化的人終將會被淘汰,而主動去追尋變化的人是智者。
      
       第四章有一部分是作者對任道長(任法融,陜西省道教協(xié)會會長)的采訪。任道長的回答中提到“道教修行的目標”,這個目標就是成仙,回歸道之體,與道融為一體,道教修行就是要修成一個長生不死之身?!獣性?。讓我不解的是:成仙、永生有何意義?難道這就是人生、道的至高境界?成了仙,獲得了長生不死之身后,還要做什么?已達到了至高境界,再無其他美好的目標去追求,那這至高境界與死亡、回到虛無之中,又有何區(qū)別?我認為道教修行是自我內(nèi)心的一種鍛煉,是探索自然真理的一個歷程;道教修行是提升思想高度、加深認知與理解外物能力的一種途徑、方式。(這純屬我個人觀點)
      
       在讀佛家部分時,讓我震驚的是,有許多大學(xué)生選擇出家修行,而且他們當中大多是高等院校畢業(yè),有些北大畢業(yè)生年歲輕輕就當了某些寺院的主持。
      
       志誠和尚:“只要你不受欲望的困擾,只要你的心不受妄想左右,那么你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根本沒有什么區(qū)別。一旦你的心很清凈,你就能理解業(yè)。”(注:佛教徒稱一切行為、言語、思想為業(yè)。)當我們不再受欲望的蠱惑,不再受紛繁的誘惑,當心清凈下來,我們就有足夠的精力去悟更有價值的事物。人生所追求的應(yīng)當是美好的、有意義的、永久的東西;而不是膚淺的、縹緲的、庸俗的東西。追求精神層面的精髓而非物質(zhì)層面的浮華。一個有思想的人站在另一個高度,一個平俗的人則更具動物特征。同樣的人類則分為三大部分:先知、思想者、高級動物。這當中,大多數(shù)為第三類,他們?nèi)狈ψ晕艺J知,缺乏對世界的認知。他們只滿足于在狹小的圈子內(nèi)的爭奪、斗爭,對真理探索毫無興趣。他們自娛自樂,對這種“爭之游戲”樂此不疲,他們并不知道自己是多么可笑、可悲。
      
       隱士是拋開破碎世界而獨自享受完整世界的人。他們以思想構(gòu)建了一個完整的、但不同于塵世的世界。那是他們的精神棲息所,他們需要一個安靜的地方去禪悟。中國有一句古話:小隱隱于野,大隱隱于市。
      
       在如今這個世界,我們更應(yīng)該懂得內(nèi)心的修煉,懂得事物的外表與內(nèi)在,懂得填補思想的空白。我們達不到完美境界,但我們可以一直追求完美,追求更高一層的人生境界,叩問人生應(yīng)當如何度過。
      
      
      
      
      
  •     為什么現(xiàn)在仍身處塵世?
      
      不知道。只是感到時間未到。
    ——————————————
    這也是自己曾經(jīng)思考過的問題。
    想起從前失戀的時候去了寺廟祈禱,剛一進去,師太幽幽地說:施主,你塵緣未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