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集解(二冊)

出版時間:1990  出版社:文史哲出版社  作者:(清)孫希旦  
Tag標簽:無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禮記集解(二冊)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條)

 
 

  •     這套書,買了讀過了。但是後來就後悔了。
      
      一個是這清人解經(jīng),不太對路。不如武英殿十三經(jīng)。當然不如日講系列。如周易集解,實際上是靠近象數(shù)。遠不如周易折中好。當然對研究象數(shù)來說,可以讀之。畢竟其是唐代集解。
      
      一個是這個系列,漢學(xué)的味道比較強。論語劉寶楠,似乎好點。但是我感覺仍然不如日講,也不如張居正的來的好。雖然劉寶楠的這個也很好。
      
      一個是繁體豎排,倒是很好,但是字太小。不如讀線裝版。如今有了pad讀起來更加舒服了。
  •     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禮記》
        
      《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到唐代被列為“九經(jīng)”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經(jīng)”之中,成為士人必讀之書,同時也是學(xué)習、研究古代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文獻。
        
      按照人本主義心理學(xué)大師馬斯洛的觀點,他認為人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具有多種動機和需要,從低級到高級依次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包含愛與被愛,歸屬與領(lǐng)導(dǎo))、自尊需要和自我實現(xiàn)需要。其中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是超越性的,追求真、善、美,將最終導(dǎo)向完美人格的塑造。在我們生活中,很多人對他人其實絕無什么過分的要求,能夠得到最起碼的尊重即心滿意足,而要得到別人的尊重,自己須先尊重別人,《禮記?祭義》中的“惡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可以作為我們在這方面為人處事的格言?!?
         
      包括筆者在內(nèi)很多年輕人,對人容易求全責備,對父母、師長、朋友等一旦見其毛病,就失望、就憤怒,往往直接點出,讓人尷尬。孰不知人有缺憾亦是人生常態(tài)。在社會當中生存,我們就必須容許別人以既定的自身個性存在,不管這種個性是什么。別人拂逆我們的心意,妨礙我們的行動,但他們這樣做也許是出于一種嚴格的發(fā)自本性的必然性,它與物體活動所根據(jù)的必然性一般無異?!吧?,也讓別人生活?!辈回熑诵∵^,不發(fā)人陰私,不念人舊惡,具備一定的寬恕能力合乎我們爭取幸福的目的,幫助我們免除人事紛爭吵鬧,培養(yǎng)合作意識和公共感覺。
          
      “未語人過,先羞慚己?!边@是禮記能教給我們的。
  •   您好,那請問關(guān)于《禮記》有哪個出版社的集解作品是最值得推薦嗎?
  •   慎言慎行,慎獨
  •   哥,談?wù)剷?,排版,印刷等問題。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