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在極端惡劣,極端痛苦的情況下,沒有人能做到完全放下,對生命充滿希望,這便需要人們尋找一個活下去的理由。就像俄國哲學(xué)家所說:If people find a WHY to live, they can bear almost any How. 這個WHY難找嗎?很難,也易。 這個WHY可以是一件非你做不可的,對你極重要的事情,譬如你遠方等待你的親人,你房間未完成的書稿,等等。這個WHY也可以是你為你的現(xiàn)狀,你的苦難找到的理由,當我們在受苦時,我們?yōu)楹我芸啵靠嚯y,就和快樂一樣,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鞓肥刮覀冮_懷,苦難使我們成長,這就是人生的規(guī)則,是上帝定的條律。如果你曾經(jīng)歷過快樂,那你就必承受的住苦難。當這個苦難是你無法避免的,例如集中營中的受害者,經(jīng)歷喪親之痛的人們。無論你多難受,多悲傷,你都有必要生活在其中,因為這是你人生中該經(jīng)歷的一段過程。換句話說,在這段過程裡,想明白你受苦的原因,無論是為了他人,還是為了自己,也許是替愛的人忍受,也許是全當提高自己的必經(jīng)之路。接著,努力的受苦,全全的接受他,就像當初享受快樂一般。如果做到這點,你會發(fā)現(xiàn),即使環(huán)境仍是一樣的惡劣,你的心卻悄悄的轉(zhuǎn)變了。
反觀國內(nèi)外對弗蘭克及意義治療的普及工作,卻不如人意。就國內(nèi)的情況來說,周國平的《苦難的精神價值》是其唯一比較有影響力的推介,卻只是《Man's Search for Meaning》小部分內(nèi)容的摘錄。就國外的情況來看,《大西洋月刊》2013年1月9日的文章《There's More to Life Than Being Happy》依然充斥著對弗蘭克理論淺薄而荒謬的理解。這種情況或許與學(xué)界和業(yè)界的主流口味相關(guān),但很難說是令人滿意的。因為,希望借本篇書評對弗蘭克的理解進行簡單的梳理。
1 求意義的意志(the will to meaning)
求意義的意志是弗蘭克理論的核心概念,它和弗洛伊德的“快樂原則”(pleasure principle)、阿德勒的權(quán)力意志(the will to power)三足鼎力,構(gòu)成人類存在的三種基本動力。后來,這三種動力被捏到一起按弗洛伊德、阿德勒、弗蘭克的順序由下至上建成了需求層次金字塔(弗洛伊德對應(yīng)生理安全、阿德勒對應(yīng)社交尊重、弗蘭克大致對應(yīng)自我實現(xiàn))。
與傳統(tǒng)心理分析相同,意義治療也要讓患者理會到他的內(nèi)心渴望的到底是什么,只是意義治療認為自我實現(xiàn)要比其他需求更為迫切(這也是對馬斯洛的一種反對)。這種差別在于集中營里的經(jīng)驗使弗蘭克堅信尼采所說的“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for can bear almost any "how""(參透“為何”,迎接“任何”)。
在弗蘭克對“意義”的理解中,有幾條是核心的:
a 不能去尋找抽象的生命的意義,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特的
b 不該追問生命有何意義而要認清自己每時每刻是在接受生命的追問
c 面對這個追問,話語和沉思無濟于事,責任、行動、作為才能回答
d 假想現(xiàn)在已成為不可更改的過往,往往能夠激起責任感
e 一定要讓患者自己決定對誰負責,醫(yī)師要客觀,不要承擔責任
f 意義治療不是邏輯推理,不是倫理勸誡,要讓真相呈現(xiàn)
g 意義必須在外界而不是在身上或內(nèi)心尋找,對自己負責無意義
h 意義是要“自我超越”,而不是“自我實現(xiàn)”,因為它是不可得的
i 不能把世界視為自我實現(xiàn)的途徑,不要評價世界,不要瞧不起世界
j 可以通過工作創(chuàng)造(對物)、體驗愛欲(對人)、受苦(對無法改變的命運)來發(fā)現(xiàn)意義
k 只有絕對必然的痛苦才有意義,有意義的痛苦不在成為痛苦,因為意義是不依賴偶發(fā)事件的
l 說到底,意義來源于盡最大的努力,生命的短暫給這種努力以意義
m生命在不停的詢問,能答多少就看你自己的了
n 決定論會以其最廣泛的必然性組織人來尋找意義,所以個人可以相信決定論,但不能以其為生活準則,說到底,因為非黑即白沒有美感,但又說回來人可以自我控制也是決定論的一部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