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告訴自己作為一個英專生沒有一部英文原版書豆列出去都不好意思顯擺。哈哈,那么咱就來一發(fā)吧~ 說說這本書,找到它純屬因緣巧合。因為喜歡Roald Dahl,當然該拜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所賜,還有對于童話故事的熱衷,我直接奔到愛大圖書館查找Dahl的作品,當當當當!THE BGF出現了。
為了使整個布局清新自然容易讀懂。我就以Q&A的形式來講講我對THE BGF的看法吧。
Q: 為什么文中有那么多生詞,而且查字典還查不到?比如:Snozzcumber, Frobscottle, Whizzpoppers, Dahl Chicken, Bellycoppers等等
A: 首先說說,整本書通俗易懂、故事情節(jié)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所謂看完讓人欲罷不能簡直不能同意更多。文中生詞可歸為兩類,一類是巨人谷里面特有的東西,諸如Snozzcumber, Frobscottele, Whizzpoppers一類,第一個是巨人谷里面的一種蔬菜、難吃的讓人做惡夢,這個蔬菜在最后結尾的時候起到了不可思議的作用,不是么!哈哈。第一眼看過去我們能想到的一個詞便是cucumber黃瓜,作者有意為之,讓讀者看到的第一眼能就知道它大概其是什么意思。同樣的,除BFG之外八個巨人的名字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我打出來你們慢慢體會體會……the fleshlumpeater(lump指肉塊) bonecruncher(crunch意為咬碎), manhugger(這個不用解釋啦), childchewer, meatdripper(drip滴下), gizzardgulper(gulp吞咽), maidmasher(mash指搗碎), bloodbottler, the butcher boy。還有像frobscottle巨人谷里面的sweety飲料,將它跟bottle聯系上看看;whizzpoppers指放的屁,popper,砰地一聲響,屁出來了沒,哈哈哈。說到frobscottle和whizzpopper,這一節(jié)作者講的非常精彩。原來我們常人喝的氣泡向上的飲料讓我們不得不打嗝;而氣泡向下的飲料則有不同的功用,是什么呢!啊哈,放屁!看完這一節(jié)我特有放屁的欲望,哈哈哈,那種暢快淋漓的感覺想必是不錯的。拉回主題啊,這第二類呢,指的就是BFG口中冒出來的鬼話……從書中我們可以知道BFG從來沒讀過書,它只從人類的房間“借”來的一本書(這一借就借了80年,咋一聽像是阿Q呢)。有了這本書之后BFG “reading it hundreds of times...still reading it and teaching new words to myself and how to write them” (Roald Dahl, 1982, P120) 這樣一來就能解釋為什么他總是發(fā)音不準確。他口中的Dahl Chicken指的是大名鼎鼎的Charles Dickens,這位老人家寫了Oliver Twist, David Copperfield等等等等。而這個Bellycoppers則指的是helicopters。作者為了表現這一點可謂是煞費苦心啊。講到這兒,允許我在延升一下話題,早年有人采訪Dahl的時候讓他推薦THE BFG里面的段落給大家。Dahl別的都沒挑,就單挑了這一段,講述BFG如何get himself literate這一段,可見作者的喜愛之情。所以說學習神馬的只要有那個心不管怎么樣都能成功。有本事學學BFG一本書看上個上千遍!還記得咱文化大革命的時候好多人沒有書本學習單靠毛主席語錄硬是寫得一流好文考上大學。
PS.最近因為專業(yè)的原因,正在學習critical literacy,這個教學理論目前正用于英、加、奧、新西蘭等國用于教英語,想來以后自己也可用于己用,激勵學生對身邊接觸的text有自己的看法,to find the different meanings the text might have and to think flexibly about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