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我自己的新郎

出版時間:2011-1  出版社:聯(lián)合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郭強生  頁數(shù):236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紳派散文
孤傷美學繼《夜行之子》後,最動人的文字刺青。
聯(lián)合文學2011年推出「品味隨筆」系列之抒情第一彈《我是我自己的新郎》,不同於《夜行之子》以小說交織出在魑魅迷惘中夜行的迷人旅程,郭強生在這本最新散文集中,寫下最動人的青春憶往、戀戀親情,以及愛情傷懷;在輯二〈Look
Who’s
here〉中,歌手、演員到藝術家,都在作家眼中逼現(xiàn)更深刻的不同風貌:金.克勞契如何唱出了如夢的疏離,麥可傑克森傳奇凝固成一個關於創(chuàng)傷的人類符號,《午夜牛郎》裡的達斯汀霍夫曼在林肯中心附近穿著破風衣踽踽獨行,劇場金童阿爾比與田納西威廉斯共聚悲傷咖啡館……。輯三(If
you miss me
now)中,在葛楚史坦為愛莉思托克拉斯寫的偽自傳裡、在虛構(gòu)與真實敘述裡,照見自身的困惑與流放;小說家在散文中也不忘拿出絕活,讓大師羅蘭巴特與亨利詹姆斯皆虛虛實實入戲演出……,完成一趟絕對抒情,也絕對文學的閱讀饗宴。

作者簡介

  郭強生
  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專任教授,為華文世界少見學貫中西、創(chuàng)作全方位之文化人,集評論家、學者、劇場編導、作家多重角色於一身。
十六歲時便於《聯(lián)副》「新人推薦」專號發(fā)表小說處女作,臺大外文系畢業(yè)時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說集《作伴》即受文壇矚目。之後以《掏出你的手帕》、《傷心時不要跳舞》等小說作品集在一九八○年代引領臺灣都會文學風潮。
負笈美國後,獲得紐約大學(NYU)戲劇研究所博士學位,其間並以《非關男女》獲「時報文學獎戲劇首獎」、《給我一顆星星》獲「文建會劇本創(chuàng)作首獎」。
二○○○年應國立東華大學英美系之邀返國任教,參與華文世界第一間文學創(chuàng)作研究所之創(chuàng)設,培養(yǎng)當今臺灣文壇新銳作家無數(shù)。
近年作品屢選入《年度散文選》、《年度小說選》、《臺灣文學30年菁英選》、《中華民國筆會》等重要選集;至今已出版中文創(chuàng)作作品二十餘部,及英文文學論述專書《Ghost
Nation:Rethinking American Gothic After
9/11》。《夜行之子》是其睽違十三年最新系列長篇小說。

書籍目錄

Part One Farewell,but not Goodbye…歲月草草青春作伴西門町我錯過的一場愛情揮別在我的眼裡周日的雞尾酒聖誕舞會無名之始紐約的單身食譜 Part Two Look who’s here…輕輕將我刮傷還想再聽一回顫慄的總和那年街頭,一個牛郎戒不掉的村上寂寞的心在悲傷咖啡館你的日出,我的日落中年的蹺課時光無聲黑白的驚喜瘋女人好人藝術家我把人生中最好的給了你 Part Three If you miss me now…迴旋密室續(xù)╱絮語讀者有伴他方遠方

章節(jié)摘錄

  內(nèi)文試閱無名之始  曾獲美國普立茲獎的舞臺劇《晚安,母親》(’Night, Mother)中有一段臺詞,中年的女兒對母親說起看自己兒時的相片:「那個粉圓圓、胖嘟嘟、無憂無慮的嬰兒是另一個人,早就不是我了,現(xiàn)在的我和那個嬰兒已經(jīng)沒有關係了?!沟谝淮温牭竭@段臺詞時,我不由自主心頭一震?! ∥乙彩莻€很少去翻舊相簿的人。照片中的時刻,有的仍有印象,有的已經(jīng)是空白的記憶--甚麼時候竟有這樣一張留影?  對我而言,時間一直是種可以任意流動的東西,今天的我想起小學的某個午後與回憶昨天,基本上像是等距離的兩格畫面,但因為有了照片為證,照片中的人物有了明顯的歲月改變後的痕跡,時間這時便被殘酷地拉成了一直線,一年、十年、二十年……  生平被拍攝的第一張相片,是甫出生時醫(yī)院存檔所照的。存放在相簿裡那個眼睛睜不開、兩手握拳的男嬰就這樣開始了他的人生。我與他簡直找不出一絲五官的相似之處。胸前別上的一張大大的紙片識別,記載了體重身長,卻沒有名字,有的是幾個字的短短敘述。  一位朋友看見我這張相片時非常驚異,因為她自己沒有這樣的出生留影:「以前從來沒想過,那個還沒取名的嬰孩要怎麼識別哩,原來是寫母親的名字,成了某某人之男、某某人之女啊!」  所以嚴格說起來,我第一個在人間的名字應該是,「蔣章之男」?! ∥业呐笥逊浅s@喜的此一發(fā)現(xiàn),是在我母親的告別式上?! ∧赣H在診斷出罹癌前,自己興致勃勃用V8拍下相簿裡照片的故事,配上自己的旁白,打算做一部影音自傳。大功尚未告成,母親已辭世,我們在告別式上將未完成的影片消音做背景畫面播放。那個興奮的朋友,現(xiàn)在想起來似乎有點白目,但在我悲傷的悼念時刻,她確實讓我露出了短暫的一絲笑容?! ∈堑模鞘俏?,一個尚無名的八磅重的男嬰。  我的父親是流亡學生,一九四九年隨了國民政府隻身來臺,舉目無親;母親雖與父母同行,但情況好不到哪裡去,她的母親其實是後母,獨生女的她被視為眼中釘,只能早早脫離家庭,十九歲便與當時是同事的父親成了家,第二年生下第一個男孩,我的哥哥。  我們家族中沒有父系親屬,年輕時留英的外公便是唯一的尊長,早產(chǎn)體弱的哥哥被取名「瀛生」,一方面取嬴弱的同音,一方面南瀛亦是臺灣的古稱,果然是個很有學問的名字。只是可憐了有了這個名字的哥哥,小時候?qū)戇@個瀛字可大費工程,考試時其他小朋有都答完第一大題了,他還在一筆一劃描那個宮殿式富麗的字形?! ∈曛岣改覆庞痔硪蛔?,此時的外公已年過七旬,對添孫大概也沒太大興奮,喔很胖的一個孩子是嗎?就叫強生吧?! 拇擞羞@個名字的男孩也有了往後一生常遇的困擾,他必須跟很多好奇的人解釋,這個名字不是英文翻過來的,跟叫王瑪麗陳彼得的崇洋完全不同。中國人的姓名迷信--取名的用意會適得其反--真的就應驗在我們兩兄弟身上。我兄後來可是運動健將一位,而原本胖嘟嘟的我卻過敏體質(zhì)加氣喘纏身,體弱多病而日漸消瘦?! ≡谑鍤q之前,我這個名字在家裡是沒人喊的,我慣被家人叫做「小弟」。被連名帶姓喊出的話,我皮就得繃緊了,父母八成要教訓人。我兄在我高一時赴美留學,他的印象至今仍停留在父母喚我小名的階段,所以五十幾歲的他開口還是對中年的我「小弟、小弟」的叫?! 〗?jīng)過這麼多年這才注意到,真正改喊我全名的其實只有母親,父親不知何時只從小弟變成了弟仔。母親為甚麼會開始改口呢?  國中前的我上學出門,都會跟母親吻頰道再見,母親想必是某天意識到,這個小兒子已經(jīng)是發(fā)育中的男生了,她提醒自己用改喚稱呼調(diào)整母子關係,而我與她似乎也在這之後再也沒有吻臉的儀式?! ≡僖矝]有?! ∈鶜q的我第一次完成的短篇小說,幸運地登上了《聯(lián)合副刊》,作家夢一發(fā)不可收拾,第一件事便是考慮要不要取個筆名。我開始對自己的本名百般挑剔,越看越不滿意,這三個字的結(jié)構(gòu)根本不對稱嘛!郭與強是由左右兩部構(gòu)成,筆劃相當,造型也算呼應,怎麼好好的底下跑出個單薄的生字,看起來頭重腳輕?! ∠雭硐肴ズ孟褚矝]有其他郭姓的明星或偶像,耳熟能詳?shù)拇蟾胖挥谐笩怍铡钩擅墓鸢l(fā),不妙不妙。為甚麼別人可以想出像鄭愁予、沈從文這麼有內(nèi)涵的筆名?或是像秦祥林、狄龍只見其名就足以讓人陷入愛河的藝名?  直到我成了張愛玲迷,發(fā)現(xiàn)原來這麼土的名字也能成文豪,我的筆名熱才告一段落。出第一本書就是用本名,銷售也不惡,可見原名並無不妥。  大概也只有文壇朋友會叫我強生,同學幾乎沒有不喊我英文名Johnson的。出國念書,我也就沿用此名,竊喜不用另外再翻英文字典,找一些好像很有情調(diào)的像Jacob、Nathan、Alfred之類的。有的老美朋友為表示誠意,連Johnson都不接受,堅持要學我的中文名如何發(fā)音,加鹹?嗆聲?一陣混亂,結(jié)果都不得不放棄。  在那個年代,越洋電話貴死人,家書往返是必需的,第一次在異國收到父母來信,開頭便是「強兒…」讓我忍不住潸然淚下。他們從來不會當面如此喚我,彷彿他們此時對一個遠在異鄉(xiāng)的兒子不知如何啟齒思念之情,突然變得這樣正式而嚴肅。一封一封給強兒的信中擔心那個孩子喝著可樂、講著英文的時候,會不會忘了自己的根?! ∥掖_實在那時變得極為叛逆,夜不歸營、飲酒抽煙、性生活開放。每次通宵過後回到住處,便會看見答錄機上的留言燈閃個不停,心中抗拒著按鍵收聽,因為知道留言一開始鐵定是父親或母親氣急敗壞、連名帶姓地喊?! 拿绹嘏_灣時,我拿下答錄機裡的錄音帶留做紀念,卻是直到去年才第一次拿出來播放。上面是母親的聲音,想必我又是在外鬼混,但返國任教日期已經(jīng)決定,雖找不到我的人,母親仍是好心情地對著機器自說自話。  錄音帶一直在轉(zhuǎn),母親告知了臺灣報紙上的重要新聞還意猶未盡,乾脆唱起歌來。我不知為甚麼這麼多年都只收藏著而不聆聽,聽到母親那麼開心的聲音時,我感傷的不只是天人永隔,而是母親的笑聲是何等稀有?! ∪杲K於回家了,然而一年不到母親就生病了。一年的時光是如此短暫平淡,我甚至不太記得與父母有過甚麼有趣的交談,唯一印象深刻的是某晚我在看錄影帶,王家衛(wèi)的電影,裡面金城武在喪父後說了一段O.S.:  我發(fā)現(xiàn)我是一個沒有父親的人了。父親在的時候,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小孩……  一旁在縫補衣物的母親突然在這句話出現(xiàn)後放下針線,說:「我也是在你外公過世後有這樣的感覺耶?!埂 ⊥夤俏胰诙赀^世的,母親當時也已年過半百,這句話的真意我現(xiàn)在終於明瞭。  想起往日逢年過節(jié)總要上外公家聚餐,同鄉(xiāng)或遠親湊和也是一桌,外省第二代的家族記憶多半都是這樣東拉西湊而成的。享年九十七高齡的外公在最後的歲月裡,每年除夕舉杯都要加一句:今年是最後一次了,晚輩們必然誠惶誠恐補說長命百歲之類的吉祥話,曲終人散的陰影不知何時早已悄悄籠罩。那些同桌的「親友」在母親辭世後,一個都沒再見到過?! ∧赣H是五月過世的,她依然在四月最虛弱的時候,找到了一個紅包,可想而知用她僅存的體力在紅包上寫下:「強生兒,生日快樂 母賀」?! ∥伊糁羌t包,為的只是要永遠保存,母親最後一次寫我名字的那個畫面。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我是我自己的新郎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