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的叫喊

出版社:聯(lián)合文學出版社  作者:虹影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7條)

 
 

  •     那時年少,對于還沒開始蓄水、修建的大壩之前的摸樣有些模糊,或許是很少回四川的姥姥家那邊,只是隱隱記得自由奔放的流水和就連城區(qū)中也有崎嶇的路程。等到自己有了記憶,三峽已經(jīng)開始蓄水了,大壩也快修好了,移民已經(jīng)基本完成了。在三峽的四天三夜當中,頭一天的白霧茫茫、和從白帝城開始一直到湖北宜昌開始,總會有種想沒入這山水之中的沖動。雖然在三峽的建設與否之中很多專家都爭論了很久,包括對環(huán)境的影響、歷史人文的影響,再或者是為了子孫創(chuàng)造的富裕等等,我想雙方所站在的角度不一樣,所以也無從比較——顯然,作者在寫這篇小說的時候,之間已經(jīng)訴說了她心中的看法。
      
      眾所周知的,孔雀是中國古三峽的一個象征。而作者名為《孔雀的叫喊》,實際上就是因此而來——在三峽工程的假設當中,所謂的反對者、拆遷者在工程的建設中所發(fā)出的一種呼吁。故事的背景就是這樣,一個生物女專家柳璀在懷疑丈夫有外遇并且在母親的吩咐下來到位于三峽工程區(qū)的四川良縣,與一個小學老師陳月明在其中發(fā)掘出自己父母的秘密和關于三峽移民工程的一些陰暗面,述說了一個關于因果轉世輪回的故事。
      
      若是看過虹影的非自傳體的小說,可能會熟悉她的一種風格,就是在行文走字間總是會包含著一種關于東方神秘主義或者說是玄學的內容。例如《英國情人》中關于房中修煉術,再例如《上海王》中的筱月桂的“克夫”命等等。而這本書中的“輪回轉世”,我們也不難看出這與宋明期間的“杜柳翠”的故事的模仿——柳璀和陳月明與張紅蓮和玉通禪師之間的因果循環(huán)——張紅蓮與玉通禪師被柳父斥為“通奸”而槍決,同一天柳璀和陳月明一同出生,而在故事的結局在柳璀丈夫的“陷害”下二人被圍困在三峽邊緣。
      
      虹影是擅長寫情感的,但是她筆下的情感世界卻又包含著“痛苦”。總覺得,她對痛苦是了解的、敏感的,總是能在細微之處流露出隱晦的痛處,這也是我所迷戀她作品的地方。而她的這本書又并非只是在寫感情——更多的是她對三峽的一種想念,不難看出,她對那些淹沒的歷史文化遺跡、和在她筆下“紕漏”的移民問題的一種深沉、憂郁、關心的態(tài)度。小說便是如此,在虛構之間賦予作者最深的情懷,或許很多人都認為柳璀便是虹影自己的化身——她們都是河的女兒,卻年少時便離開,遠走他鄉(xiāng)。
      
      或許,痛也只能是痛徹,在最終的結局之中,她與陳月明安靜的看著河水,“別人的記憶變成了她的生活……把他們捆扎在一起……過去多少年代淡漠的記憶,在她的心理變得清晰透明……一切放心地閉上眼睛,哪怕只求一刻的安寧”?;蛟S兩人便是陳明月在廟里發(fā)現(xiàn)的兩千年前的孔雀,兩千年后,二人依然如此。
      
      PS:有人說《饑餓的女兒》是虹影的代表作,但是這本書在我心中是更為喜愛的,覺得前者情感更甚、后者思想更深。
  •     
       昨晚上床之前,隨手抓起書架上的一本,準備催眠用。
       結果一氣呵成,大概花了兩三個小時。掩卷之后,簡直要放聲痛哭,就是封面上那一句:
       “就像此刻,只是彌天蓋地的悲哀。念佛已經(jīng)無助,但是念佛會有佛眼相看。一切皆空之后,空后之有,或許不會過于魯鈍?!?br />   
       重慶貧民窟長大的虹影,筆下一向有陰森鬼氣。紅蓮和玉通,一個是被“改造”的妓女,一個是與世無爭的佛門住持,毫不干連的他們,成為五十年前政治運動的犧牲品。五十年后,他們輪回轉世成兩個一樣毫不相干的人,卻因為三峽這座大壩,接受命運的指引而絞纏在一起。他們一樣也成為三峽大壩中權力斗爭的犧牲品。
       仿佛是逃不開的宿命。
      
       所謂“孔雀的叫喊”是指一盞兩千多年前的黃金孔雀燈架——被三峽工程淹沒的許多寺廟,流落出多少這樣珍貴的文物。
       當然也暗指虹影本人對三峽工程的叫喊:這一項短視的工程,給多少古跡文物帶來毀滅。粗暴的三峽移民,又造成多少人遠離故土,流離失所。草民的歷史被長江水淹沒,過去被遺忘。我們的后代子孫又要為這座大壩承擔多少后果。
      
       前一陣子因為長江流域的旱情,對三峽的指責鋪天蓋地。我不了解,所以不知道該站到哪一條隊伍里去。反對還是支持?
       我所知道的只是,作為一樣被長江水哺育長大的孩子,確實親眼見證電費的一路下調,以及從未被限過電的充?!獡?jù)說是三峽水利發(fā)電的功勞。我也確實相信,庫區(qū)養(yǎng)活了很多人,勞動力,工程人員,旅游從業(yè)人員,以及必須承認大壩對GDP的貢獻。
       但這一切,并不能成為論證“三峽必須上馬”的理由。人力強制改變的自然環(huán)境,被洪水淹沒的舊城區(qū),以及那些被強制移民的人們,他們的冤屈向何處訴。
       中國的宣傳口徑,使我們旁人從來聽不到三峽移民的聲音,聽不到那些被淹沒的文物的輕嘆,聽不到即將滅亡的白稽豚和中華鱘的哭泣。我們只是被新聞和教科書催眠:所有的移民都得到妥善安置,所有珍貴文物都被遷移保護,所有的被三峽影響習性的動物,也得到悉心照顧,而且會出現(xiàn)“高峽出平湖”的新勝景……
       事實真地是這樣嗎?
       我不了解詳情,知道的也只是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瘋傳的、未經(jīng)證實的消息。沒有資格更沒有證據(jù)指責三峽造成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惡化。但我一定相信,有多少遺憾、眼淚、歷史、故事,被淹沒在175米的水位線下,而終有一天它們都會浮出來。
       就像那一盞墓葬里的黃金鎏藍孔雀燈,一定會指引靈魂轉世投胎,發(fā)出冤屈的叫喊。
      
      
  •     說實話在看《孔雀的叫喊》前,我對虹影的印象一直停留在《饑餓的女兒》上。不管是《阿難》還是那本為她惹來麻煩的《K》,我都不是很鐘意。倒不是因為寫得不好,只是單純的提不起太多的興趣,當然對于《K》的興趣稍微高漲也主要是來源于書中涉及到凌淑華和陳西瀅兩位名人,以及后來轟轟烈烈的官司?! ∥蚁胛蚁矚g《饑餓的女兒》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那是本自傳體小說,虹影講述的是自己的故事;二是因為很多句子是用四川話來描述,因我本是四川人的緣故,所以讀起來倍感親切真實。讀一本好書,你會不自覺得去了解作者的相關信息,開始的時候我還不知道,后來查找的多了,才知道虹影在國外已經(jīng)是很有影響力的作家了,也可以用“享譽世界文壇”來形容吧。臺灣的隱地說:她的書是少數(shù)和《紅樓夢》《西游記》《三國演義》《封神榜》等中國古典小說一起放在西方書店的讀物,真是殊榮,真是難得!但是我個人覺得這一切的果都源于虹影在小說創(chuàng)作中背景的選擇與運用以及故事表述的貼近和真實?!  犊兹傅慕泻啊穬热菔呛芎美斫獾?,只是這個書名,看完后我想了好久也沒有弄明白這到底是什么意思,難道僅僅是因為文中曾提及到一個兩千年前的孔雀造型的文物,這未免太過牽強了吧。后來去網(wǎng)上收集了關于虹影的采訪才知道,她用這個書名,是取自華萊士.史蒂文斯的詩《Domination of Black》,最后一小節(jié)是這樣的:  Out of the window,   I saw how the planets gathered   Like the leaves themselves   Turning in the wind.   I saw how the night came,   Came striding like the color of the heavy hemlocks   I felt afraid.   And I remembered the cry of the peacocks.  我想了想還是把翻譯給加上吧。這段詩的大意是:從窗口望出去,我看到行星聚攏,就好像樹葉在風中翻卷,我看到黑夜來臨,大步走來,像濃密的鐵杉的顏色,我感到害怕,我記起了孔雀的叫喊?! 『昧?,說了那么多,也該正式談談這本書了?!犊兹傅慕泻啊芬粫x擇以三峽工程的百萬大移民為背景,橫跨半個世紀,兩代人,講述一段轉世輪回的離奇故事。當然虹影在書的后面附上了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覽志》,從這篇附注的文章我們可以推斷出,該故事典出元朝李壽卿的《度柳翠》。原作是寫:觀音凈瓶內楊柳枝葉偶染微塵,被罰往人世,化身為杭州妓女柳翠。三十年后月明羅漢前去點化她。趁柳翠家為亡父超度之際,月明和尚與柳翠以禪語問答,勸她出家,但柳翠不肯。后來月明又勸她落發(fā),仍是不肯,睡夢中被月明引至閻神面前,柳翠這才看破生死幻情,隨月明出家。但她凡心未斷,仍想尋機會與舊情人牛員外相會,月明及時阻止,后來牛員外前去挑逗柳翠,她出家之意堅決,不再理會,最后坐化。月明羅漢帶領柳翠回到觀音那兒,重回仙班?! 槭裁次視〞r間來寫出整個典故的劇情呢,只因虹影把這樣一出故事挪到了解放軍解放重慶的革命中來展現(xiàn),用那個動蕩的年代做了這個故事的宏大背景?! 袑懥蚴盏秸煞蚶盥飞偷姆▏闼?,感覺意外,懷疑丈夫可能有外遇,在母親的勸說下,最終決定去一次三峽??傻搅四抢锇l(fā)現(xiàn),丈夫真有了外遇,她一氣之下便去了母親提及的良縣,找到了母親說的陳阿姨。與陳阿姨幾次交談與往來中,引出了一段她不知的往事:那個時候她的父親作為良縣的專員,為了追求仕途,把接受教育改化的妓女紅蓮與水月寺的玉通禪師判定為通奸,最后處以槍決。就在槍決的時候,她和陳阿姨的兒子月明也出世了。因為紅蓮在改造中受到過陳阿姨的幫助,所以陳阿姨說月明是紅蓮的轉世,是來報她的恩的。開始柳璀不明白陳阿姨是什么意思,但是在和李路生的爭吵中,她得知父親自殺的真相:她的父親是在被她母親舉報后,承受不了,才導致跳樓自殺身亡,她不愿意相信李路生的話,但是她知道那就是真相了。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人為了求自保,出賣父母,出賣伴侶,出賣子女,出賣朋友,更有甚者恐怕連自己也都出賣過了。聽到這一切,柳璀忽然覺得自己就是玉通禪師的轉世,是來看父親的報應的?! ‘斎粫幸矊懙饺龒{移民中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百姓苦不堪言的生活與三峽工程恢弘的氣勢形成鮮明對比,地方官員為了肥己之腰包而棄百姓于水火之中,雖然這些都是小小的插曲,但是卻描繪出了現(xiàn)實世界的善惡美丑,真實得反應了人生的千姿百態(tài)?! ⌒≌f的最后,柳璀和月明依偎在一起,看著三峽175米蓄水線的地方,腳前的晨霧讓人感覺仿佛周圍的一切正在被上升的江水吞噬,但她的內心卻格外平靜安寧?! ∥也恢篮缬氨救说降资欠裣嘈泡喕睾蛨髴氖虑?,但我自己多少有點相信因果報應的說法?!赌窘?jīng)》中講:“業(yè)有三報,一現(xiàn)報,現(xiàn)作善惡之報,現(xiàn)受苦樂之報;二生報,或前生作業(yè)今生報,或今生作業(yè)來生報;三速報,眼前作業(yè),目下受報?!薄 ? 你道我是無知也罷,迷信也罷!總之,我覺得人還是應該本著一顆向善的心,自己活,也讓別人活,這樣才能得到善果。別以為自己作惡,掩飾得好,神不知,鬼不覺,人不曉,難道忘記了《寶鑒篇》中道:“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動念已先知。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      沉沉的思緒,流暢的文筆,用輪回書寫著當代的愛情、現(xiàn)實、無奈、憤怒、掙扎。
       在書店里看到這本書。無意間翻看,竟被虹影細膩的文筆所吸引。
       在大壩面前,現(xiàn)實的大壩面前,我們無奈,我們掙扎,我們發(fā)出吶喊,然而聲音卻是那么微弱。
      
  •     用了兩個晚上讀完了虹影的三峽小說《孔雀的叫喊》。
      昨天晚上一邊從收音機上聽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一邊讀小說。
      多年前,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是我每年必須看的節(jié)目。但是后來竟然淡忘了。
      當那些久違了的聲音再度在耳邊響起來的時候,我在這些文字中憑吊未曾見到過的三峽美景。
      
      今晚讀完整本書的時候,感覺很沉重,甚至悲哀。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好。
      在網(wǎng)上搜了一下,最早提出三峽工程的竟然是孫中山。不知道這個說法是不是真的。
      后來又是誰提出實施的呢。我非常疑惑。是什么力量推動了這一想法的實現(xiàn)。
      我相信,那將是人類歷史上人定勝天最為壯觀的一項工程。壯觀得令人毛骨悚然。
      
      虹影把古代小說《度柳翠》放在現(xiàn)代三峽工程的背景下來重寫。
      通過一個轉世輪回的傳奇故事表達了對三峽的情感。
      基因科學家柳璀因為懷疑丈夫有外遇,親自去三峽找身為平湖開發(fā)公司總經(jīng)理李路生問個究竟。
      卻遭遇了一些有點離譜的事情,很多不同身份的人為了各自的利益不斷來向她獻殷勤。
      她看到了三峽工程中存在的一些讓人震驚的丑陋現(xiàn)象。也看到了人性的惡。
      那是我所不了解的事情,但是我完全相信那是確實存在的,現(xiàn)實的腐敗或許比她所講的要嚴重得多。
      在這個過程中,她從母親年輕時候的好友那里知道了父輩的恩怨,甚至看到了自己的前生。
      這是一段不怎么美好的經(jīng)歷。然而,雖然看到了丑陋,也是值得走一趟的吧。
      虹影說:“畢竟,有誰能抵達出生前的世界呢?”
      
      我想,還是直接引用虹影的文字,更能說明她的觀點吧。
      她在《我聽見美在呼救》中表達了自己的憤懣。我相信是憤懣吧。
      
      
      “我的主人公是峽區(qū)的小民,我關心的是生于斯,死于斯的斗升小民。
      
      我不是說人民了不起。恰恰相反,我是社會下層出生,知道“歷史的動力”之類的空話背后隱藏的政治目的。我的看法正相反,人民是很糊涂的。在歷史大變動的時刻,逢上刀兵烽火改朝換代,或是三峽大壩這種改天換地,人民幾乎完全沒有聲音,他們想的是躲過災禍,抓住眼前的溫飽,分到遷移費。
      
      我問美麗的三峽怎么辦?從縣長到街坊,都說:再開發(fā)新景點唄!
      
      孔雀燈的確是三峽文物,現(xiàn)在流落海外。古代的巴人可能真與孔雀比鄰而居。
      
      為什么孔雀要叫喊?星轉斗移,就像狂風中樹頁翻卷。黑夜外像鐵杉,尖利而無情。
      而美,太容易被摧毀,不得不驚慌地叫喊。
      
      美的東西,太軟弱,那一聲叫喊太無助。
      
      聽那一聲微弱的叫喊吧,一切美麗的,都正在被淹沒。
      
      我承認,我寫這個小說,沒想拯救這個世界,這只是在煙塵狂躁中尋得一點心靈安寧的故事?!?br />   
      不知道為什么,我突然想起了敦煌的王道士。
      我不知道什么叫有遠見,什么叫目光短淺。
      我應該是一個目光短淺的人吧。因為我是那么遺憾沒有看到三峽的美麗。
      
      小說最后,柳璀和陳月明在南華山上相見,或許前世的災禍重演,但是兩人已經(jīng)把那些置之度外。
      當有著相同靈魂的人終于相逢的時候,恐怕他們的身份都變?yōu)椴幌喔傻氖虑榱恕?br />   
       柳璀逼問下去:“我是說整個水庫,應不應該建?”
       月明說:“有許多事,實現(xiàn)猜估利弊,與事后能看到的,一二千年后看到的,恐怕都不會一樣?!?br />   
      此刻感覺很奇特,耳邊似乎依舊回響維也納金色大廳每年都會奏響的那些旋律。
      那傳承在人們的熱愛之中的美和文化,那些永不消逝的聲音。
      而三峽的美,卻在被淹沒。新的景點再美,不過也是人工開發(fā)出來的。
      永遠是贗品,甚至連贗品也稱不上。
      只能激起人們對失去的美更加強烈的懷念。
      
       (寫于2008年01月03日。)
  •     虹影的小說無疑屬于漢字小說里最好讀的那種,很容易就能夠順著她江水的意向滔滔向前,直至終卷。
      她是個很會把文字的魔力掌控在股掌間的女人,她對自己并非十分傳奇卻絕對豐富的經(jīng)歷印象深刻,然后用聰明的頭腦不停地打散重構,撞出一只只靈感火花,再加上些古今中外的性靈之物,便成就了一篇篇好讀甚至好譯,但頗能留下余韻——在讀者心間和評論界都如此——的文字。
      此文仍然有其婉轉陰柔的一面,但你被迫停下來思考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一種隱性的強悍表達。
      
      關于此書難解的題目,當然應該與那個孔雀狀文物有關,而據(jù)對虹影的采訪透露,此書題目來自史蒂文斯的詩,不知其詳。這里倒有一首:
      His Wildness
      W.B. Yeats
      
      O bid me mount and sail up there
      Amid the cloudy wrack,
      For Peg and Meg and Paris' love
      That had so straight a back,
      Are gone away, and some that stay
      Have changed their silk for sack.
      
      Were I but there and none to hear
      I'd have a peacock cry,
      For that is natural to a man
      That lives in memory,
      Being all alone I'd nurse a stone
      And sing it lullaby.
      
      彼岸,無人可聽傾訴
      我會有孔雀啼鳴
      那是最正常不過了
      對一個仰賴記憶而活的人
      
      寂寞,就領養(yǎng)一塊石頭吧!也許
      且為它哼唱搖籃曲
      
      倒真是有些合乎書的意境……
  •     虹影在書末引用了古代一則故事,柳翠和高僧的冤案,從而在整個小說中穿插引入,另一角度又正面敘述了生物博士柳璀在三峽良縣的種種經(jīng)歷……
      其實故事很普通,但覺得作者的寫法實在太拖沓了,節(jié)奏極其緩慢,文過一半,居然還沒個基本概念,而唯一的亮點可能便是那個冤案投生轉世的迷信說法還挺妙的吧……
  •   再去看看饑餓的女兒
  •   不知道為什么,看到你這篇評論哭了。
  •   看完總覺得意猶未盡,卻寫不出這樣的評論
  •   說的對,無論什么時代,起碼不要自作孽、主動作孽
  •   超級贊同
  •   是這首:
    Domination of Black
    by Wallace Stevens
    At night, by the fire,
    The colors of the bushes
    And of the fallen leaves,
    Repeating themselves,
    Turned in the room,
    Like the leaves themselves
    Turning in the wind.
    Yes: but the color of the heavy hemlocks
    Came striding.
    And I remembered the cry of the peacocks.
    The colors of their tails
    Were like the leaves themselves
    Turning in the wind,
    In the twilight wind.
    They swept over the room,
    Just as they flew from the boughs of the hemlocks
    Down to the ground.
    I heard them cry—the peacocks.
    Was it a cry against the twilight
    Or against the leaves themselves
    Turning in the wind,
    Turning as the flames
    Turned in the fire,
    Turning as the tails of the peacocks
    Turned in the loud fire,
    Loud as the hemlocks
    Full of the cry of the peacocks?
    Or was it a cry against the hemlocks?
    Out of the window,
    I saw how the planets gathered
    Like the leaves themselves
    Turning in the wind.
    I saw how the night came,
    Came striding like the color of the heavy hemlocks
    I felt afraid.
    And I remembered the cry of the peacocks.
  •   哦,:)
  •   仍然有其婉轉陰柔的一面,但你被迫停下來思考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一種隱性的強悍表達
    贊同~
  •   某專家說
    這本書反映了虹影的反動本質
    我笑死了
  •   好神秘的詩啊……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