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diào)淺彈──瞎三話四集(新版)

出版時間:2006-08-01  出版社:九歌  作者:吳魯芹,吳魯芹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新系列「典藏散文」是近代值得典藏的優(yōu)質散文,首波推出《夏濟安日記》、《低調(diào)淺彈──瞎三話四集》、《更上一層樓》。
名家余光中序論推薦。
名教授齊邦媛專文書寫吳魯芹。
當代散文家吳魯芹代表作,融合古典,別具一格的人生觀,並附有相關評論索引。
很多作家獲吳魯芹散文獎,本書刊登獲獎作家名單。
散文大師吳魯芹,充滿睿智與渾厚人情的佳作,從容坦蕩,機智雋永,妙語如珠。
吳魯芹一生譯著頗豐,但以散文創(chuàng)作的成就最高。每一篇都生動有趣,低調(diào)之中有一股悲愴不平之氣,警句妙語工巧,不失溫柔之旨。
余光中說:千萬讀者可在吳魯芹的作品裡認識這位認真又瀟灑的高士。他的散文長處不在詩情畫意的感性,而在人情世故、事態(tài)物理的意趣之間。他是位知性的散文大家。
吳魯芹一生譯著頗豐,但以散文創(chuàng)作的成就最高。
文風莊重而詼諧,收放自如,每一篇都生動有趣,低調(diào)之中有一股悲愴不平之氣,雖諷喻略濃,卻警句妙語工巧,不失溫柔之旨,讀書人的風骨隨處可見。讀他的文章,有著一種說不出來的從容坦蕩的意趣。
原書名《瞎三話四集》經(jīng)增訂改版,更名《低調(diào)淺彈──瞎三話四集》特收入典藏散文系列,以饗讀者。

作者簡介

吳魯芹(1918~1983),本名吳鴻藻,上海市人。武漢大學外文系畢業(yè),曾任教武漢大學、臺灣大學、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大學,並任臺灣美國新聞處顧問。一九六二年以客座教授身分赴美,曾在紐約州立大學、密西根州立大學、布納德萊大學等校講授比較文學,其後滯居美國,任職於美國新聞總署撰述,一九七九年退休。逝世以後所創(chuàng)設的「吳魯芹散文獎」由《聯(lián)合報》及《中國時報》副刊輪流主辦,主要是紀念他在散文的創(chuàng)作上的成就。主要作品有《美國去來》、《師友、文章》、《雞尾酒會及其他》、《瞎三話四集》、《吳魯芹散文選》、《英美十六家》等。...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低調(diào)淺彈──瞎三話四集(新版)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烏魯木齊回上海的班機上,開始讀吳魯芹的《瞎三話四集》。吳魯芹上海人,給自己的第三本集子起了個謙遜的上海話名字。
      
      吳魯芹是在大陸聲名并不卓著的作家。吳魯芹的文字透出很好的中英文功底,早年應當受過很好的教育,這在那一代人中已不多見,今天更是見不到了。
      吳自陳年少時曾經(jīng)罹患肺病,險些丟了性命。因此,總覺得性命是撿來的,看待事物較他人更容易放達。
      
      《瞎三話四集》分了四輯,談了戲曲、詩文、舊事,兼有一些雜文樣的文字。
      吳魯芹的文字是直白、犀利的,雖然看上去綿軟、柔和。他的書引人思考。這個社會,科技很發(fā)達,今人似乎也覺得較之古人更有能耐。然而,生活到底為了什么。我們拼了命地花大價錢,忍受噪音和不適,購買耗時更短的旅行,然后又花金錢和省下來的時間kill time。我們到底為了什么?
      剛剛離開學校,吳魯芹有關學校的文字尤其引我注意。摘錄一段描寫當年武漢大學校長的文字。算是唏噓吧。
      
      我對王撫五校長的好印象,實在都是由道聽途說而來??墒敲柯牭揭稽c小故事,就增加一層對他的好感,為了維護這層好感,往往就拒絕相信傳聞可能失實,固執(zhí)到底。我聽到的第一個故事是一位化學系的高材生與軍訓教官發(fā)生沖突(當然是言語上的沖突),似乎理虧的并不是學生,可是教官嗓門兒大,來勢洶洶,訓導處想用記過的處分來平教官之怒,可是我武維揚的教官不答應,聲稱不把該生開除學籍,自己就卷鋪蓋。所謂以去就力爭了。在校務會議中,王校長沒有官官相護的習慣,把是非曲直弄清楚,就慢吞吞地說:“我寧愿更動一個教官!”我自從聽到這一件軼事之后,私下對這位校長就開始肅然起敬。這是何等的風度!當時我還不滿二十歲,入世未深,容易沖動,好像有點欣喜若狂的狀態(tài),連聲說:“大學校長當如是也!”
      另一宗軼事是他敢于漠視政治現(xiàn)實,于故交則情重如山。據(jù)說陳獨秀死前的晚景已甚凄涼,死后更凄涼,幾乎沒有人愿意出來為他料理后事。那時國共雖然合作,但對陳獨秀似乎都有惡感,只是程度深淺不同,惡感的造因亦不同。他活著的時候,大家對他已持敬鬼神而遠之的態(tài)度,避之唯恐不及,死了當然不會有人來“忝叨知未”,或者“誼兼師友”了。撫五校長與陳獨秀是同鄉(xiāng),在北大是同事好友,當年陳是北大的文科學長,撫五先生是理科學長(相當于今天的理學院長)。據(jù)說陳獨秀的蕭條后事,是由撫五先生出來領銜治喪,才略具規(guī)模,才有了相當可憐的哀榮的。一位國立大學校長做這樣的事,在當時算是有膽量的行徑。其實他對當?shù)赖牟槐安豢菏窍喈攧澮坏模搅饲趾α怂霓k學或者做人的原則,他幾乎是寧亢不卑。有一年軍統(tǒng)局中統(tǒng)局的特務人員,抓走了若干名學生,事先并未通知學校當局,過幾天又都放回來了,像是一場鬧劇。聽說校長為這件事震怒了好幾天。上書當?shù)?,有扔掉校長紗帽來表示斯可忍孰不可忍的意念,大約獲得“不再發(fā)生”的保證,才打消辭意。
      我獲得王撫五校長照應的是一封親筆寫的八行。大約是在一九三九年尾或者一九四〇年初,我已經(jīng)是病體支離,頗有不起之勢。樂山小地方,醫(yī)藥設備差,而我的病情似乎又復雜迷離,幾個好朋友決定死馬當活馬醫(yī),把我送到成都三大學聯(lián)合醫(yī)院去碰碰運氣。似乎不如此,大家都心有不甘。行前有人到秘書室要封公函,請求醫(yī)院體念該生來自戰(zhàn)區(qū),經(jīng)濟斷絕,貧病交迫,酌情減收醫(yī)療費用等等。等到我的好朋友去拿這封公函的時候,秘書室辦事的人又給他一封王撫五校長親筆寫給“壽南院長吾兄”的私函。三大學聯(lián)合醫(yī)院是中央、齊魯、華西三個大學醫(yī)學院合辦的,院長是中大醫(yī)學院院長戚壽南,我一見到這封信就知道是校長的親筆。那是樂山有一家裱畫鋪,我路過時總進去看看,常見到校長的法術。他雖然是科學家,可是詩做得好,字也寫得好。另外幾位書法家是哲學系的胡稼胎、中文系的劉頤、劉永濟、許天閔,機械系的郭霖。我若不是為了那封信的實用價值,幾乎想把它留下來了。
      當然那時的大學沒有今天大學學生兩三萬人的規(guī)模。兩三千人也還是有的。做校長的肯在百忙中為一個并無一面之緣的學生親筆寫封求助的信,這種人情味是很難得的。我所知道的王撫五校長,就是這么兩三件事,就憑這兩三件事中所表露出的雍容、講理、重道義、富于同情心,立傳的人或者是替“為人師表”塑像的藝術家,也就不缺少什么基本資料了。
  •     李獻偉:不妨讀讀吳魯芹
      吳魯芹是誰?擱在去年問我,我也只有攤手聳肩的份兒。
      知道他,源于年初上海書店出版社挖掘出的他的系列散文。這套散文,計有《雞尾酒會及其他 ? 美國去來》、《師友 ? 文章》、《瞎三話四集》、《英美十六家》、《文人相重 ? 臺北一月和》、《暮云集》、《余年集》七種。每種的封面內(nèi)折上,都有這樣的介紹:“吳魯芹(1918——1983),字鴻藻,散文作家,英美文學教授。上海市人。畢業(yè)于武漢大學外文系,先后任教于武漢大學、臺灣師范學院、淡江英專(今淡江大學)、臺灣大學等,策劃英譯中國文藝作品。1956年與友人創(chuàng)辦《文學雜志》。1962年赴美,任教于密蘇里大學等……”
      介紹里的文字,稍嫌冷靜,遠不如毛尖推介吳魯芹的那篇《好幾個二十年修來的瞎話》里的那幾句話,來得熱火:“現(xiàn)在說起吳魯芹,先說他是林語堂的傳人,文章媲美梁實秋;具體點,夏濟安的朋友葉君健的同學,因老婆緋聞出了名的陳西瀅的學生;再接再厲,余光中、林清玄、痖弦這些人頭馬都是‘吳魯芹散文獎’的得主,嘿嘿?!?這幾句,熱火之外,還八卦了吳魯芹的前承后續(xù)、往來交游、文字成就。
      不知道吳魯芹的文字合不合自己的胃口,先買的是他這個系列里的《文人相重 ? 臺北一月和》,試看看。翻讀的中間,時而會心一笑,時而拍案叫絕,時而唏噓不已。書沒翻完,我就急吼吼地跑到書店,把其余六種都給抱了回來。工作之余,一本一本慢翻,很享受。
      吳魯芹文字,依我看,至少有這么幾個好。
      首先,在平實。吳先生的文字,這里,一句幽默的話,叫你笑笑;那里,一句獨到的見解,叫人點頭。是這里那里,不是到處。吳魯芹,跟董橋、邁克有別。董橋、邁克,只要不是一股腦地徹夜讀啊讀,隔三差五,讀上一篇,很驚艷,仿佛逢年過節(jié)時偶見煙花。不過,要是連著讀上幾篇,卻很累人。他們的字,句句精磨細打,以求繁復、華麗、奇崛。你讀的時候,要一句一句拆開,敲碎,細嚼,就這樣,還不一定咂摸不出究竟是啥味兒。
      以前,看阿城在《威尼斯日記》里說:“好文章不必好句子連著好句子一路下去,要有傻句子笨句子似乎不通的句子,之后而來的好句子才似乎是不費力氣就好得不得了。人世亦如此,無時無刻不聰明會叫人厭煩?!?“威尼斯像‘賦’,鋪陳雕琢,滿滿蕩蕩的一篇文章。華麗亦可以是一種壓迫?!保ㄒ?992年5月5日那則)阿城,畢竟是個通透的人,三兩句,就說白了我心里隱約有、但總講不清的東西。引阿城的話,不是說董橋、邁克不好,只是說我感受到的吳魯芹:讀他,不必承受一個連著一個綿密華麗的句子給大腦運轉帶來的壓迫,舒坦。
      其次,在幽默。好友夏志清為吳先生那本《師友 ? 文章》寫的《序》中的幾句,點明了幽默之于吳魯芹的功用:“‘幽默’是一個非革命家對一切繁文縟禮,一切虛偽、野蠻、不合理的現(xiàn)象的一種消極抵抗。他自知是個‘小人物’,沒有能力改革社會搞革命,他也更知道有些人類的惡習——如好出風頭,好擺架子,拍上欺下——任何革命也革不掉的,只好一笑置之——自己心里輕松一下,他的聽眾和讀者也可以從他幽默的觀察里,得到一種安慰,一種‘會心的微笑’?!?br />   《臺北一月和》八月十日那則日記里,吳先生記了有雅舍主人在場的那頓飯局開始前排座序的情形。若干年前,武大校友聚會,全桌僅他一人為非湖北人,他說自己乃湖北之POW(prisoner of war之縮寫,“戰(zhàn)俘”的意思。筆者注)——湖北之戰(zhàn)俘也。老校長王雪艇接了一句:“君乃楚囚也?!焙髞恚心罾闲iL的妙譯,又兼夫人是湖北人,他一直以“楚囚”自稱。吳先生的夫人,鄂人;雅舍主人之續(xù)弦夫人,亦鄂人。他之“囚齡”,三十有五;雅舍主人之“囚齡”,不足十歲。以“從容做楚囚”之先后,他坐首席,雅舍主人坐二席,免掉一場排座鏖戰(zhàn)。這一系列散文里,這樣把玩文字的幽默片段,時不時蹦出來,頗為解頤。就是那本貌似高文大典的《英美十六家》,亦不乏機趣。講美國作家羅柏 ? 潘 ? 華倫(Robert Penn Warren)那篇里,吳先生采訪這位作家惡的開頭,想把他的履歷“溫習”一遍,并請他隨時補充。華倫說可以這么做。不過,“更需要隨時補充的是木柴”,華倫不時撥撥爐火的當兒,插話說,“這牛棚的隔離設備不夠好,暖氣溜走了一部分,因此壁爐的火很重要?!?華倫從補充履歷中遺漏的部分,跳到補充取暖用的木柴,橫生機趣。
      最后,并非最不重要,在不同風格文字的交錯布排。學寫作文的時候,老師教導,選詞,要注意詞語風格的一致,不要讓焦大的嘴里,噴出林黛玉的氣息。這種戒律,用來訓練初學者,可能有用。到了老桿子那里,就未必都如此了。吳魯芹,就是這樣一個例外。
      《番語之累》一文講到通英語的人給別人寫求職、升學推薦信或做口譯之苦。來求推薦信者的英語夠糟,而你又躲不掉寫推薦信,該如何平衡對來人的美言推薦和自己撒謊帶來的心理難安?他一個友人(亦可能是杜撰出的友人,本就是他自己)寫了這樣一封推薦信:“茲證明某君深信其英文程度足以可聽演講,記筆記,作報告;其他輕而易舉之事,如行路剃頭,無待言也。余對其有若是之自信,不勝其驚奇與欽佩。蓋自信為成功之母,余深信貴研究院諸君子日后必將與余有同感也?!?這種以莊重的書牘體轉述英文推薦信的內(nèi)容時,因跨越兩種語言之隔而產(chǎn)生的獨特效果,真若油炸冰激凌,瞬間給你冰火兩重天的體驗!
      講英國作家勞埃?傅勒那篇里,有這么一段:“…… 我問過英國文學教授和批評家,他們都說傅勒是當代英國的一位‘主要的詩人’(a leading poet)、‘重要的詩人’(an important poet),似乎寫小說是‘猶其余事耳’。我對傅勒說:‘我想問的是:有些詩人也寫散文作品,那是詩的靈感枯澀時的消遣與調(diào)劑,是寫不出詩的時候,不得已而求其次,去寫散文、寫小說、寫批評文學,另外有些詩人,寫詩之外,也寫小說、散文、劇本,并不是寫不出詩的時候,另謀出路;而是表示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像在運動會中搞十項全能,閣下屬于哪一類?’”
      這一段里,有英文單詞,有硬譯出來的中文;而這中文里,有古漢語,有白話文。懂點英語,讀的間隙,我就揣摩:假如我是采訪中的吳魯芹,這段話,全用英語,怎么說?揣摩來,揣摩去,根本無法實現(xiàn)吳魯芹這段雜交品種里四處漫溢的趣味!我想,就是吳魯芹本人,可能也難把個中豐沛的意趣,以英語,一點不丟地,全給傳遞過去。好在,他的目的讀者是華人,他盡可以施展自己把玩漢字的十八般武藝!
      
      吳魯芹 著:《吳魯芹作品系列》,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年。
      
      本文刊于【讀品】93輯
      
      【免費】訂閱 點擊http://blog.sina.com.cn/dupinjournal 網(wǎng)站訂閱框。 或發(fā)郵件至dupinjournal@gmail.com訂閱
           
      【讀品】下載請前往: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dpjournal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