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境預言書

出版時間:1995  出版社:遠流  作者:James Redfield  譯者:李永平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聖境預言書》是一部以烏托邦冒險故事為架構,主旨在於洞見未來的小說。內容描述祕魯雨林中發(fā)現了一部古老手稿,其中預言人類在歷史文明發(fā)展的過程中,將循序掌握九項覺悟,並在第三個千禧年,邁入一個高度靈性開發(fā)的地球文化聖境。
不過這不影響深遠的手稿,卻因為啟發(fā)個體自主、威脅舊有權勢,而為政治、宗教界所不容。主角在機緣中捲入紛爭,擔負起尋找及保護手稿的責任,並在尋找、追尋的過程中,帶領讀者循著手稿的覺悟,省思與實踐生命的真諦。
本書寓涵多層次的閱讀享受。它可以是冒險故事,也可以是趨勢預言,也可能是開發(fā)你生命新境界的一把鑰匙。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聖境預言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9條)

 
 

  •     這本書我來來回回讀了不下30遍,
      
      十四時讀,什么都不明白,只是覺得,其中包含了心理學,量子物理學,歷史學,生物進化論等,用游記的方式詳盡記錄,當時的感受是,對于初中文化的我,想理解,書中全部理論,太難,因為以上所有理論,我不是專家,根本就是一知半解。
      
      但,作者在自述里寫了一句,“有時,我們應該放下內心所有的疑惑,去試著做點什么”這句話,讓那時的我開始朦朦朧朧按書中所寫的去做自己可以做到的點滴…………
      
      去通過第六條真知,去反思自己的父母,自己渴望成為什么樣的人,
      通過第七,第八條真知,去和陌生人打開心扉,去聊自己最真實的想法,坦誠自己知道的,去啟發(fā)周圍的人,遵循自己內心的沖動…………
      
      我可以清楚的看到自己的變化,從一個羞澀的小姑娘,變成一個善談的,受歡迎的女孩,從一個混沌不知自己為何活著的小孩,變成一個堅定自己理想的戰(zhàn)士…………
      
      我可以看到《塞》對我的影響,但我并不信任它,我懷疑它,尤其其中的奇幻色彩,我一直告訴自己,這是一場實驗,去看看,跟隨它,我會去哪里。
      
      初高中的學業(yè)是繁重的,《塞》很快又被我拋到腦后,直到大學
      
      大學閑適的生活,讓我有機會實踐了其他幾條真知,當然除了最后一條,
      
      第三條真知讓我學會看到世界的美,植物的美,明白了愛和美的關系,以至于在憤怒,焦躁的情緒下,可以通過欣賞植物平靜下來……,可以在大樹的洗禮下,擁有一種非常喜樂愉快的心情…………而這也讓我的繪畫和攝影都有一種獨特的,吸引人的美感…………
      
      而如果你跟隨書中說的關于巧合,直覺的引導,你會發(fā)現一個全新的世界!
      
      如果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可以保證,書里的理論,每句話,都可以被實踐,28歲的我,完成了14歲時的目標,以極其巧合的方式,
      
      但也請記住,那本書只是生活真相的藥引,每個人的路都不同,徹底用那本書的理論來解釋生活,或遵循,結果將是毀滅性的!盡信書,不如無書。我們終將信任的,只有自己的內心,自己從生活中去思辨的結果……。
      
      還有請耐心,畢竟一個普通人花了14年才隱隱約約明白了書中的道理…………
      
      PS:我還是覺得那不單單是部小說,我更把它當游記…………因為如果你細心,就可以發(fā)現,作者在美國獲得了保護原始森林的成就獎,說明作者也在實踐書里的理論,相關信息可以在維基百科找到…………。
      
      說完了~~~~~~~~~ ^ ^ .
      
      
  •     當你的手和我的手握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共同付出溫度,共享溫暖。
      
      可是,當一個人想要獨顯溫暖卻不愿意付出的時候,手的姿勢就變成一只大手掌包裹著一個小拳頭。
      
      在我們的愛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展示并感受各自的美好,被共享的美好,就這樣,在兩個人之間被放大了;后來,我們對待彼此的態(tài)度變了,變成了喜歡對方在很多時候、很多事情上陪著自己,我們爭吵爭論,斥責對方不理解自己,愛,就在這樣的情況下變淡了。
      
      文章內容:
      
      “現在我們明白了。這是由當事人之間的能量流動引起的?!?br />   “愛戀剛剛出現時,倆人都無意識地給對方提供能量,所以倆人都感到精神振奮,喜氣洋洋。那就是讓人難以置信的高潮,我們都稱之為‘戀愛’。不幸的是,一旦他們指望從對方獲得這一情感,他們切斷了同宇宙的能量聯系,因而開始越來越依賴于對方,以求獲取能量。
      
      可是現在又沒有足夠的能量,所以他們不再給對方提供能量。這樣他們又倒退到他們玩的把戲中,以期相互控制,強迫他人的能量向自己這邊流動。這時,他們之間的關系通常蛻化成的權力斗爭?!?br />   
      
      ......
      
      
      "倆人都想統(tǒng)治對方,好像另一方就是他們自己似的。這種虛幻的圓滿感總是蛻化成權力之爭。最后各自都覺得對方該如何如何,而且甚至壓倒了對方,這樣他們就可以牽著這個完整的自我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不過,這當然不會成功,至少不再可能。在過去,也許父母親當中有一個愿意屈從對方——通常情況下是妻子,有時是丈夫。但是現在我們覺醒了,誰也不愿意屈從對方?!?br />     
  •     人類史的微縮版本,看清整個世界從物質到能量的偉大意識變革。
      任何一個有過超驗體驗的人都知道作者所言非虛吧。
      
      九條真知——
      
      第一條,大眾覺醒;
      第二條,漫漫千年;
      第三條,能量問題;
      第四條,權力之爭;
      第五條,神秘信號;
      第六條,認清過去;
      第七條,匯入洪流;
      第八條,人際倫理;
      第九條,新興文化。
      
      第一個覺悟:
      對于想做的事情,有時會有預感或直覺,有一天它竟然實現了。感覺起來像命中注定的,仿佛有個無法解釋的力量在導引我們的生命,似乎在日常生活的表面下,有某種活動在進行。當我們用新的眼光,看待環(huán)繞著地球上每個生命固有的奧秘,察覺到人生中的「機緣」(coincidences)時,第一個覺悟就出現了。
      
      
      第二個覺悟:
      歷史不單是科技的演進,也是思想的演進。如果把我們現在的知覺,安置在一個比較深遠的歷史視界里,了解前人的生存狀態(tài),我們就會明了為什么我們會用目前這種方式看待世界,而我們對文明的進展又會有什么貢獻。第二個覺悟擴展我們對歷史時間的認知,不要光從現代的角度,而應該從整個千年歷史的角度來觀察人類的文化。它讓我們面對自己的偏見,幫助我們超越它。
      
      
      第三個覺悟:
      第二個千福年即將結束時,人類就會發(fā)現一種新的「能」,成為宇宙間所有物體(包括人類)的生存根基。它會從物體身上放射出來。換句話說,宇宙的核心基本成分看起來像是一種純粹的能,而這種能往往會順應人類的意圖和期望,就仿佛我們的期望促使我們體內的能流入世界中,影響其它的能的系統(tǒng)(P70),這個發(fā)現違反了我們以前對宇宙的機械式看法。如果想察覺這種「能」的存在,就必須加強對「美」的感受能力,美的認知是人類學習觀察能場的不二法門。
      
      
      第四個覺悟:權力爭奪
       總有一天人類會發(fā)現,宇宙是由一種充滿活力的「能」所構成的,而這種能可以維系我們的生命、響應我們的期望。然而,現今的人類已經脫離了這種能的主要來源。我們自絕于能,因此感到脆弱、不安全和空虛(P106)。面對這種空乏,為了增加個人的能,往往訴諸我們所知的唯一手段--強取豪奪。例如:在一場辯論當中,隨著火氣升高,雙方的能場也開始接觸、纏斗,設法攻入對手的能場,攫取他人的能,返回自己的陣地。為求自己心情好過,大多數人一輩子都在搜尋、捕捉別人的能,讓別人付出慘痛的代價。
      
      第五個覺悟:
      第四個覺悟揭發(fā)人類的一個陋習:我們企圖控制別人的身心,竊取他們身上的能,我們之所以會犯下這樣的罪行,是因為覺得自己身上的能不足。其實,我們所需要的能,宇宙都能供給,但我們必須向它敞開胸懷。如果我們學會充實自己身上的能,就能帶來機緣,而機緣會幫助我們邁向命運為我們樹立的目標。
      
      
      第六個覺悟:探索真正的身分
      我們控制別人的手段是在童年時期形成的,為了操縱別人以取得能,我們老是重復一個場景,中斷了整出戲的進行。我們想把自己的生命往前推進一步,首先必須切實反省自己的行為,回到小時候的家庭生活,看看這種惡習是怎樣形成的,而家庭成員扮演著控制戲中的哪一種角色,是脅迫者?審問者?冷漠者或乞憐者?一旦我們認清家庭中能場的運作方式,我們就能超越控制的策略,面對真正的問題,重新詮釋家庭的生活經驗,以找出真正的身分。真正的自己是產生在父母親所代表的兩種人生觀中間,這一生的使命,就是融合父母親的信念,創(chuàng)造一個更崇高的人生觀。
      
      
      第七個覺悟:有意識的進化
      夢出現在我們的睡眠里,是要告訴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沒有察覺到的一些事情,有時白天的思維和意念,甚至白日夢,也能夠指引我們人生的方向。如果我們留心這些顯現的征兆,我們就能夠為生命中的轉折點預先做準備。對宇宙提供的每一樁機緣和每一個答案保持警覺,就能有意識地推動我們身心的進化。
      
      
      第八個覺悟:人際倫理
      
      這里的人際倫理(Interpersonal Ethic),就是人類應該如何彼此相待,以便分享更多的訊息。每當有人出現在我們的生命當中,他一定會給我們帶來某種訊息,人生中并沒有純粹巧合的相遇。想知道我們是否能夠接收到訊息,得看我們如何對待這些邂逅。當別人把我們尋求問題的答案帶給我們時,我們也應該用同樣的方式對待一個人,你的能傳到他身上后,就會幫助他看清出現在他眼前的真理,然后他就會把這個真理傳遞給你。其實,處理人際關系得從頭開始--從小孩開始。我們必須了解兒童在人類進化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他們是終點,也是起點,引領人類繼續(xù)前進。但是,在學會推動自己的身心進化之前,兒童需要大人持續(xù)不斷、毫無條件地把能提供給他們,提供「一對一」(one on one)的關懷。
      
      第九個覺悟:跨越今生和來世
      世界上的宗教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幫助人類建立他們跟更高層次的能源之間的關系。所有宗教都要求人們認知內在的上帝,而這種認知能夠滿足我們、充實我們的心靈。人類不斷地提升我們的能,我們體內的原子振動的頻率也會增加,結果就會出現一個非常奇妙的現象?!裾駝拥念l率一旦達到某種程度,一整群人就會突然「消失」---他們變成「隱形人」。當人們提升他們的振動,達到別人用肉眼看不見他們身形的程度時,那就顯示,他們正在跨越今生和另一個世界(生前棲息、死后回歸的所在)之間的鴻溝,像馬雅人就集體跨越了今生和來世的鴻溝。所以,只要人類學會推動自身的進化,在人生旅途上追求一個又一個的真理,人類的整體文化就會以可預知的方式產生蛻變。
      
      
      
      
  •      一本很不錯的關于心靈成長的小書。除了最后一個覺悟中,類似修仙終極化神階段,肉身在俗世隱匿不見的預言顯得有些玄幻外,其他覺悟都值得深思,而且也有很好的現實意義。總結九個覺悟如下:
       第一個覺悟:用新的眼光看待環(huán)繞著地球上的每個生命固有的奧秘。認真考慮每一個機緣的意義。覺察人生中有神秘事件發(fā)生可以改變我們的一生。
       第二個覺悟:在很長的一段人類史中我們的生活是由神職人員界定的,人們心目中的真實世界基本上也是精神的。四個世紀前一切都不一樣了,科學的發(fā)展使舊的解讀世界和人類生存目的、意義體系幾近崩潰。為了擺脫迷失的感覺,我們采取主動,一心一意征服這個地球,利用它的資源改善我們的生活,一直到現在。但是到了新的千禧年,我們又發(fā)現這樣做的糟糕后果,而且還是沒有解決我們活著到底為什么的問題。第二個覺悟就是對執(zhí)迷于科技與經濟后精神危機的覺察。
       第三個覺悟:電子力學發(fā)現,我們眼中的堅實物體大部分是空洞的空間,其中流動著能的模式。量子物理學揭示,在微小的粒子層面觀察的動作往往會改變實驗的結果,就仿佛這些基本粒子受到了實驗者期望的影響。因此,宇宙的核心成分看起來象是一種純粹的能,而這種能會順應人類的氣味,就仿佛我們的期望促使我們體內的能流入世界,影響其他能的系統(tǒng)。
       第四個覺悟:由于人類隔絕了與宇宙能源的聯系,人們傾向于通過控制他人而從他人獲得能,這是人類權力爭奪的本質。
       第五個覺悟:我們所需要的能宇宙都能供給,但我們必須敞開胸懷,用贊美和愛接納周遭。我是宇宙的一部分,宇宙通過我的眼觀察自己。當我們的能越來越充實,我們會經歷和體驗更多的機緣,而這不斷地讓個體"進化"。這是為什么全世界都興起精神運動的原因。
       第六個覺悟:檢討自身的"控制戲",停止對他人的控制,才能與宇宙能建立永久的聯系。"控制戲"大致可分為四類:脅迫、審問、冷漠、乞憐。從孩提時候我們就開始學習應對并扮演相應的角色。清理過去的一生,把它看成一個完整的經驗,你才能破除障礙,了解一生的追求。
       第七個覺悟:提升自身的能,認清面臨的問題,對生命中的每個機緣保持警覺,追隨直覺的指引。
       第八個覺悟:重新解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1、機緣的觀點,每個出現在你身邊的人都不是偶然的,他需要什么信息,你有什么可以提供?2、識別控制戲,避免控制與被控制;3、避免迷戀,從宇宙獲取能發(fā)展自身的異性能,然后建立親密關系。4、向他人傾注能,幫助他們提升和"進化"----全心全意的欣賞。
       第九個覺悟:人類"進化"的終極是烏邦托社會,人生的目的是追求自己身心的進化,能的極大充足,粒子快速振動到一定的頻率,而使得不在同一頻率的人不可見,也就是說進入"天堂"。
      
  •     一個很巧的契機知道了這本書,買來一本讀過后很好奇瑪雅人,瑪雅部落真的是因為精神層面的波動與客觀磁場波動達到了一種契合而"蒸發(fā)"了么?給植物的關注越多它們就真的會更茁壯嗎?…
      還不是很能理解,可能是自己還是浮躁領悟不了~
  •     相信感覺,相信第六感的人應該比較喜歡。
      思想、預感可以被遺傳么?
      如果世界末日來了,人是不是能從現在的文明基礎繼續(xù)向上進化,還是會回到人類剛剛存在的狀態(tài)呢?
      “ 第五條真知——神秘信號
        當我們在內心溶于那神圣的能量之中時,一切不安與暴力將告終結。這種偉大能量在各種古老文化的的神話中被屢屢提及。溶于其中,你會沐浴在綿綿的仁愛之中而飄飄欲升。否則就只是一種偽裝?!?/li>
  •     在看這本書之前就知道它在國外有不小的影響力,所以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不能說這本書在上世紀90年代出版時,其中蘊含的深意沒有遠見性,但是像我這樣新千年都已經過了十余年的現在讀者來說,這種言論似乎跟其他那些千禧年末世預言之流的偽科學一樣,帶著揮之不去的可笑感和無力感。而從現在國際社會尤其是歐美社會愈發(fā)嚴重的物化傾向來看,一方面證明了本書觀點的預見性,但另一方面也說明本書所謂的影響力實質上有限得很,大概屬于早已過時的遺忘之物吧。
      撇開時代的局限性,回到文字本身,牽涉古文明的驚世預言、宗教威脅論、政府陰謀論、主角無辜卷入的冒險故事等等這些元素,是不是覺得跟達芬奇密碼以來眾多懸疑驚悚小說的賣點非常近似?即使不管其中的靈修思想內涵,單從流行文學角度看,本書也堪稱類型小說的先驅之一。但遺憾的是,作者在這方面的試探嘗試顯然還不足夠,角色眾多但刻畫不夠,常常是匆匆而來,匆匆而去,性格平面又單薄,難以留下深刻印象;劇情也是看似有驚無險,實則平淡無奇,主角無論走到哪里,都有人自動自覺把手稿主動送上,這種理所當然的巧合一多了,就讓原本就缺乏懸念的故事愈發(fā)調動不起讀者的興趣;政府和主教對手稿的壓制也顯得不慍不火,既不緊張刺激,又缺乏很深的動機支撐,導致其曖昧的態(tài)度令人感覺十分兒戲;冒險故事與手稿預言的結合也顯得生硬,大段大段的思想闡述猶如學術論文,對于一般讀者而言枯燥乏味,更與故事情節(jié)推動完全脫節(jié),變成填鴨式的思想灌輸,這方面顯然與丹布朗等后來者相去甚遠;至于最重要的手稿思想,其中不乏東方哲學思想的化用,因此在中國讀者看來,無疑很親切,但反之亦難以造成太大的心靈震撼。
      此外要一提本書的翻譯、校對和制作都很簡陋,詞不達意、文采平淡、語句不通乃至錯別字的現象都很普遍。2010年中國城市出版社出版的新版則比這個老版還更糟糕,光看標題連一點文采都欠奉。對于一本重視思想內涵和文化傳達的作品而言,實在是不幸中的不幸。
  •     一本融合了哲學和宗教學的書籍,不同于太過玄乎或者純說教類的靈修類書籍。對人類文明和人類社會的過去和未來有著非常深刻合理的分析,以故事的形式講解人心靈成長的歷程,將圣經宣揚的觀念落到實地。真的是一本奇書,足以改變人生和命運!
  •     全書最后部分,主角他們能量到達高峰以后變的不可見這個部分與物理有異曲同工之妙。
      
      大家都知道對于水獲得熱能以后可以從固態(tài)冰變成液態(tài)水再升華為氣態(tài)水。
      
      在水的最高能量形態(tài)氣態(tài)下,對于人而言水變成不可見,那是不是人獲得足夠能量也可以獲得一種新的形態(tài)呢?
  •      也許有些人一生都不會去想這一生是被什么引導前行又有何意義,也許有些人發(fā)覺了生活中的冥冥注定并且有興趣探其究竟。也許有人已經得知了推動命運的秘密而且一直在沿著機緣的指引向前。
       這本書是我無意之中逛書店看到的,同類型的書看過不少,但是這一本是最接近我的想法的。作者只是通過簡單的情節(jié)展開,開始了這條被機緣帶領的探尋預言之路,預言逐次深入不會覺讓人覺得冗長,很直接的闡述了作者發(fā)現的‘能’的作用,一個預言接著一個,其實縱向觀之,是對自我的一個認知過程。由自我意識不到自我,到開始意識自我,到發(fā)現自我意識的作用,有意識的治愈受傷的自我,到如何應用自我意識完成生命的意義。最有意思的是他對家庭關系里形成的四種角色的說法,審問者,脅迫者,乞憐者,冷漠者。我把我自己可以歸結在最后一種里面,當限定在這一個角色里時,會錯失很多東西,在無意識的情況下,自己本能發(fā)展給自我作出了一個出色的偽裝,迷惑別人的同時也是迷惑了自己。而能,存在于客觀之中,因為過于抽象而僅被少數人接受。能不僅僅是能還有很多其他的名字,比如氣場,比如能量場,小宇宙之類的。是將我們體現我們精神狀態(tài)的力量之詞。以前置身于茂林之中會覺氣爽,山巒之上會覺神清,沉迷于欲念之中會覺萎靡,恍然大悟之后的豁然開朗等,都是‘能’在我們身上體現出的正負能量帶來的效應。這本書很適用探究現象之下的規(guī)則所在的人看,我們的精神世界主導著我們的物質世界。
  •      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也不知道他在說什么。覺得把世界末日解釋成精神末日有點荒謬,但后來我聽到了一個人(我覺得他很高深,熟讀四書五經,精通文言,梵文,英文等)對佛經的解釋后,我開始相信2012是人類的精神末日。佛家也認為人類精神有輪回,這正和瑪雅預言的一個一個太陽紀一樣。當這個末日過去后,人類會上升到更高的精神水平,這不和塞萊斯廷預言一樣。驚人的巧合令我咋舌!
       (附:我對佛家無研究,所知皆來自那位高人,瑪雅預言來自網絡,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深入研究。)
  •     記得是96年從貝塔斯曼書友會買到的,那會上高中,買了就一直沒看。直到97年下半年上了大學,才靜下心來閱讀。一下子就走進去了,可以說,這本書是引導我走入“靈性體驗”的入門,很神奇,那種體會,像是在與“神”交流。
      根據自己的體驗,我清楚記得,那會寫了一篇讀后感的體會,交上去以后,語文老師專門把它做為分享在一次課上與全班討論。但是我不知道為什么那個年輕的女老師會把那種感覺和體會了解的那么深,她的每一句話語都是我要表達的感覺。1年后我才知道,原來她信佛,是位居士。
      靈性的體驗是不分宗教、年齡、學識的,那是種心靈至上的感悟。
      這本書就能帶來這種感覺,10多年過去了,今天突然又看到這本書的新版,所以猛然間回想起了那段往事。不知道重讀還有沒有當年那種感動和體悟。
      這本書讓我從一個受早年教育而成的唯物主義者,慢慢過渡到有宗教信仰的唯心主義者。99年開始,我開始讀佛經,并且成為佛的信徒……
  •     記得是高中時候讀的這本書了,現在已經完全記不起來全書情節(jié),只是模糊記得其中的幾個片段和讀后那種走進了又一片天地的感覺。
      十幾年過去了,正如當年賣這本書給我的貝塔斯曼那樣,我的青春也已經不知所蹤了。
      高中及以前每天只是忙著玩,從來沒想過世界是什么樣子的,我到底是什么樣子的這類哲學問題。不過很喜歡看一些能帶來新鮮感覺的書。
      朋友推薦,我上貝塔斯曼買了一本。(事后證明他也沒看過,完全是忽悠我買,然后他借著看。)
      不過看了之后,馬上感覺自己對道家思想之類的唯心主義思想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以前覺得和尚、道士什么的很奇怪,與我們完全不是一類人。生活在兩個世界。看了這本書后卻感覺,原來都是一樣的,只看你怎么看待這個世界。
      從此,對“唯心主義”這個政治老師怎么講我也不明白的高難詞匯有了懵懵懂懂的認識。而且完全走反了。感覺自己多了一種看世界的視角和能力,自此開始比身邊的人高明了。。
      多年以后,返璞歸真,發(fā)現就是簡單的道理,可能也是許多唯心主義吸引人的手段:盯著東西會眼花+牽強附會+引導性的主觀想象。
      不過無論如何,對于當時完全無知的自己,感覺這本書為我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那種感覺很奇妙。
      讀書,有的時候就是追求這種感覺,無關對錯。不是嗎?
  •     一年多前看了新世界
      最近才看了這本預言
      
      關于能量的說法,對我自己的影響其實蠻大的,能量本身也是一種信仰,一種對于也許未知事件的解釋,一種帶給人安全感,一種即便用科學的思考方式————似乎現在的我們已經很難繞開的方式,也可以獲得如同宗教信仰般心靈平靜的方式。
      
      關于進化,新世界也在說同樣的話題,直到預言,我腦子里對這個進化的意義才有了最后的認知。
      
      蠻不錯的書,很多細節(jié)不用較真,但是我相信那份看不見的能量
  •     個人來講,這本書不值得買實體的。
      我首先承認自己對于保護作家版權這方面做得不好,因為只要是能在網上找的到電子版的書我基本不買實體的。但是當初好像是因為要湊卓越滿99元送暢銷書的活動吧,還是下了單。
      
      就我個人觀點來講,這本書并沒有什么特別新奇的地方。
      看過的宗教、心靈、心理方面的書也不少了,這些理念來將對我并不新鮮,倒是覺得這本書很有意思的朋友,建議你們多看看其他領袖方面的書籍,擴充一下自己的視野,總是好的。
  •     好萊塢大片《2012》再一次把可怕的瑪雅預言展示在人們眼前,而實際上,這世界上除了瑪雅預言外,還有好多別的預言,幾乎所有中外著名的預言都把當今事態(tài)變遷的結果作為整個預言的最終主題,整體的走向都是整個人類會經歷一場空前巨大的浩劫和災難,最終被一種嶄新而神奇的力量所歸正,并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無比美好的新紀元。瑪雅預言如此,本書《塞萊斯廷預言》也是如此。
      
      看過一本以2012世界末日為題材的小說,在那本小說中作者威廉?格拉斯頓虛構出來的一個人類解決瑪雅預言危機的案例,主角麥克斯從出生便被賦予了神圣的使命,在他15歲時瀕臨了死亡,重新清醒后,他記住了12個名字,于是他開始走訪n多城市與這12個人相遇,而后一同開始尋找“一”這個人物,最后在眾人的努力下,地球獲得了拯救。
      
      《塞萊斯廷預言》也是以一個虛構小說為載體,傳達了一個預言的精神理念。小說以“九個覺悟”揭示生命的真相,同樣預示著地球將進入一個高度發(fā)達的精神文明社會。書中涉及到了很多方面的知識,有人類進化史、宗教傳統(tǒng)、哲學思潮、人際心理、倫理、量子物理學、進化論以及生態(tài)學。作者詹姆斯?萊德菲爾德作為一名心理治療師,卻涉獵如此廣泛的知識領域不得不讓人佩服,而更令人敬佩的是他能借助一本小說,把眾多的元素整合到了一起,融會貫通,形成了一個條理清晰、層次分明的思想體系,通過故事人物的經歷,深入淺出的向讀者傳達了他的諸多思想。這些思想與我書評最早講到的有異曲同工之妙,那種嶄新而神奇的力量就是“能”,“一旦我們確實領悟人類意識中發(fā)生的這些轉變,并且決定投身進入這個充滿文化意義的過程中,加強它在我們生命力的作用,那么人類社會必將產生巨變,進入一個全新的生活方式,不但落實我們最美好的傳統(tǒng),而且創(chuàng)造一個我們歷代祖先一直在追尋的文化?!?br />   
      其實《塞萊斯廷預言》早在1999年就已經被翻譯出版,但這確實是一本常讀常新的好書,適合任何時候捧起來跟隨作者做一次心靈之旅。
      
  •     當瑪雅預言在全世界愈演愈烈時,有關各種預言的書籍也甚囂塵上,多數不過還是圍繞著2012展開的?!度R斯廷預言》乍一看,很容易讓人做此聯想,不過本書寫于1993年,但是就書的本體來說也是關于人類精神世界的探索,如果說瑪雅預言意味著毀滅,那么塞萊斯預言的寓意就是新生,或者改良,這一觀點其實談不上特別新穎,可是本書還是相當值得一讀的。
      
      這是一本虛構小說,寫的非常淺顯易懂,這一點是尤其難得的。其實塞萊斯廷預言并不真的存在,只是作者在小說里為我們設定的貫穿全書的手稿,仔細讀完全書,不難看出“能”的觀念是整本書的靈魂所在,也是作者對于人類精神世界演繹發(fā)展變化的關鍵植入點,換句話說,理解了“能”,小說里手稿提及的九大覺悟就一點沒有什么新奇的地方了。
      
      在小說的第三個覺悟里面單獨拿能的奧秘來作為本章的主題,“能”在小說里的解釋為放射性的元素,更偏向于物理的性質,即我們人類的身體能夠產生一種“能”,它可以吸納自然之氣,也可以影響他人,它可以消減,也可以聚集,而最終的結果是我們對“能”的掠奪促使了我們對物質世界的永不饜足,在父母雙重極端的“能”的壓迫下形成了成人后的不友好世界觀。所以如何改變對“能”的認知,也就決定了整個世界的變異,這里的變異就是指人類精神世界的提升。
      
      早前我在網上看到過有關人類進化的一篇文章,是在勸導人們面對末日毀滅不必慌張,那只是一次再生,我們身體的物質形態(tài)會有一種突飛猛進的轉變,歸根到底就是一種精神的重生。有關消失的古瑪雅文明,也被闡釋過為精神達到了一種頂峰,已經先我們一步步入了精神的殿堂,對于西方世界來說,觀念的東西非常之重要,這也是宗教成為他們的根基的原因。所以《塞萊斯廷預言》一書的觀點談不上很獨特,或許與我早前接觸過這方面的信息有關,我不知道哪個思想發(fā)生在前,哪個在后,只能以我接收的先后來評定,總之本書的觀點輕易的就能夠融會貫通,加上作者寫的很輕巧,所以絕對不是一本枯燥難讀的宗教書籍。
      
      其實說到“能”的問題,我首先想到了所謂的氣,而氣場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是不難感知的,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它確實存在,但是卻不可琢磨。我們的世界還有許多未破解之謎,《塞萊斯廷預言》這本書也提到了人類對精神世界的探尋,從早期的宗教至上,到后來的科學態(tài)度,一直到現在的相輔相成,根本上來說都是殊途同歸的,終極目的不過是為了尋找我們精神世界的奧秘。
      
      應該說這本書是很積極向上的,特別是對于那些有神論者來說,本書中言及秘魯政府反對手稿的流出的最大原因就是因為它的部分觀念是對圣經的褻瀆,因為圣經是神至上論的,而這份手稿卻講到人類自我意識的覺醒。不過如果真是這樣,這本書也不可能在美國面世,甚至榮登暢銷榜、所以本書的最后兩章對此進行了解釋,甚至為我們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烏托邦式的美好未來,雖然我依然懷疑,但是我卻明白了這種書是如何的給予西方大眾于精神上的支撐,一如前不久我讀過的《天堂之旅》!
  •      可以把它看成一部單純的冒險小說,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本好看的故事,當然,還可以把它當成教科書,學習它所要傳達的心靈密碼,解密,遵守并且執(zhí)行。
       可以說它內容很龐雜,九個章節(jié),似乎每一個都可以獨立成書,不過正因如此,才顯出它的厚重。但我不想羅列每一個章節(jié)所昭示的覺悟內容,那是幾百字或者幾千字都難以表述清楚的,我只能說某一點,你可以讀到很多內容,讀到一本波折起伏的故事,但最觸動人心的往往只是一個點,那個結點,就是與自身心靈共振的點,才可以說出來。
       把每個人都比作一個有缺口的C,我們試圖尋找一個完美的工作,完美的戀人,過上完美的生活,很好的工作,不錯的戀人,充裕的生活,會填補那個C的缺口,看上去的確很完滿,但在某個時候,總是會覺得缺少一點什么,常常覺得哪里不夠又無從說起,轉而會被看成是杞人憂天,庸人自擾,為賦新詞強說愁,壓制并不是變得圓滿的最好方法,反而會讓其更糟糕,忽視、錯誤的定義都會讓心靈的缺口越來越大,最后無法修補。
       曾幾何時,我以為,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個極其靠譜的男人、一份足以養(yǎng)活自己的工作,對我來說便是圓滿。當某一天一切都實現的時候,自己偶爾還是會慌張、不知所措、缺乏信心并且沒有安全感。生活周而復始,開始慢慢一成不變,個人開始厭倦乏味。無法分享秘密的男人,朋友各自的忙碌,工作久了慣性的懶惰都會讓我開始覺得,這些填補我生活空擋的所有事物都變得無關緊要起來,到底還是內心貧乏的。于是我開始讀自己想讀的書,開始慢慢地問自己現在的生活到底是否自我所愿,當有一天,我想明白了這一切,當有一天我開始朝著自己內心最渴望的那條路走去的時候,一切都變得很明朗起來。
       當男人跟我說為什么你總是那么容易激動的時候,我開始不再撓首抓狂,我不喜歡彼此壓榨能量的愛情模式,我更不喜歡無休止無意義的彼此爭吵,當雙方都開始各自反省而不是相互責怪,當各自的生活都有各自渴望的一些點,當我們不再只關注彼此而張開雙手擁抱周遭,那么愛情就不會是巖井俊二《愛的捆綁》那部電影里所描繪的令人窒息的摸樣。愛情是讓人成長的狂風暴雨,也是讓人休憩的溫熱港灣。
       同樣,當朋友成為求同存異的伙伴,當工作成為興趣的發(fā)散地,當自我的能量變得充裕,愛情,友情,親情以及工作,都會成為成長的機會,成為我們變成更好的自己的舞臺,成為我們付出愛最好的對象。
       讀完《塞萊斯廷預言》,回過頭來,生活就是這么在發(fā)展,一步步地不斷的成長,用身心靈的角度來說,也就是讓我們用愛,更好地跟周遭的能量連接,如果能量實現互動,個人的關系也就逐漸得到完善?;蛘撸酶ㄋ椎膩碚f,愛自己并且愛他人,生活就真的會變得不一樣的,也許,當你真正去做,當有一天自己真正告別了那個有缺口的C的時候,這一切的關于能量與愛才會得到應驗吧。
      
  •     這本書,很難給其歸結定位屬于哪一類型書。冒險小說?科幻小說?勵志小說?讀起來覺得都是,然從我給書評的標題來看,顯然我已將它劃分為勵志類書來讀。    書中通過一個美國小伙在一次因緣際會之中只身前往秘魯叢林,尋找一本對人類前途有驚人揭示的秘籍,圍繞著尋找秘籍的過程發(fā)生的一系列冒險經歷,最重要是在尋找過程當中,在神秘機緣的指引之下,自我心靈的一次又一次的覺悟覺醒。隨著一個個覺悟的遞進展開,心靈和思想獲得了一次次的提升和啟示,假想人類的發(fā)展和行為循著九個覺悟而進化,那么未來人類展現了一幅絢麗快樂和滿足的美好生活圖景。這是主人公的一次冒險之旅,更是其一次思想洗禮之旅,帶領讀者一路驚險地揭開一個個生命覺悟的奧秘,從而使讀者得到一些開啟自我思想的揭示?!   俊度R斯廷預言》說的是第九個覺悟手稿存放于塞萊斯廷廢墟這個地方。這第九個覺悟是前面八個覺悟發(fā)展水到渠成的結果,沒有前面八個覺悟的頓悟,就不可能得到第九個覺悟的頓悟。主人公一一為我們描述了九個覺悟的頓悟之后帶來的個人和大環(huán)境的進步。這九個覺悟從來不孤立存在,它們是一個個漸次發(fā)展遞盡的產物。第一個覺悟:察覺人生背后有某種力量在運作;第二個覺悟:超越自己看世界的偏見;第三個覺悟:人類對世界的新認知---發(fā)現以前肉眼所看不見的那種“能”現象;第四個覺悟:人類一直在爭奪別人身上的“能”;第五個覺悟:得到更多“能”的最有效方法是收服別人的心;第六個覺悟:徹底清理自己過去的生活經驗,擺脫惡習,發(fā)現更高層次的自我;第七個覺悟:有意識地推動我們身心的進化,對每一次機緣保持高度警覺;第八個覺悟:人類應該學會如何彼此相待,以便分享更多的信息;第九個覺悟:當達成前面八個覺悟之后人類將到達哪里,人類社會將發(fā)生什么樣的變革改變。圍繞著每個覺悟的尋找,主人公的思想靈魂也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升華。譬如在尋找第五個覺悟的時候,啟示說假若對天地萬物存有愛,人就會感覺輕松、安全,與萬物愉快地融合在一起,最初的感覺是興奮,然后是幸福。告訴我們愛人類愛萬物對這世界固然有好處,但愛的最大受益者卻是我們自己。因為只有超越一切物質功利之外,感覺到的愛和幸福才是作為人類最大的享受。諸如種種覺悟的尋找啟示,使我們的心靈發(fā)生強烈震顫,從而對照自己對世界的認知和對人類的態(tài)度,為人生力爭更多的圓滿給出了一條光明的航向?!   】v使上帝可以主宰規(guī)劃人類,但人類更有能力操控自己進化。只要我們能夠做到徹底認清自己,找對法子,堅持努力,相信每個人都能做自己的上帝。
  •     《塞萊斯廷預言》,不知是因它確是一本好書,還是讀它時心靈的純凈簡單,過了這許多年,回眸點滴受其精髓影響頗深,即使情節(jié)已不太能清晰記起?! ∵h自11歲這年讀那本深入淺出講述人類哲學史的《蘇菲的世界》開始,或許是自始過往發(fā)生的如此無奈和詫異,仿佛從來就不曾依循在那條光明尋規(guī)的軌跡上,無處訴求、無從尋求答案,之后過往十年極其喜愛歷史尋古和心靈探索書籍。  又是一個十年,近來讀內心修為的書籍總是聯想起這本書?! o論事,亦或人,經典的意義就在于即便當時看似多不起眼,越經時間沉積,卻愈覺得意味深長,越經得起回味。它,無愧是一部追求心靈提升的經典之作。
  •     距離前一版,在大陸的時間已經離去了不少。不過一直都是挺期待新版的。《與神對話》貌似不能夠出版的“忌諱”書,也竟然出版了。和其以及《奇跡課程》并列為“三大寶書”的《塞萊斯廷預言》,終于也以全新的面貌重裝上市。封面很干凈純粹,質樸中蘊藏著暗涌的能量,細節(jié)中昭示著令人驚心動魄的力感,吸引著我們,踏尋一場心靈上的發(fā)現回歸重塑之旅。也許經過這次的“紙上冒險”,我們也能更加深切理解作為一部“西方醒世恒言”的實際價值。
  •      這本書的作者是寫《蘇菲的世界》和《紙牌的秘密》的人,所以我去看了。
      
       里面有一個想法滿有意思的。
      
       他說沖突,人類彼此的傷害來自于人想要控制和支配對方的急切心理。人都想要獲得一種心理優(yōu)勢。
      
       的確碰到過感覺心很靜的人,但那種淡泊感覺的人比較少。我自己就是常常采取咄咄逼人的姿態(tài),想要在交談中占上風。如果我的觀點駁倒了對方,我就覺得自己不是軟弱之輩,精神也為之一振。
      
       書里解釋說每個人都有能量,當我們控制別人,我們就獲取了他們的能量。人傾向于控制和支配別人,贏得能量,盡管不自知,但這會使我們增強自信,產生良好的感覺。
      
       很難用幾句話說清書里的意思,但控制戲劇我覺得我身邊很多。
      
       每個人小時候,由于父母會從較弱小的孩子身上汲取能量,所以為了應對,從小人就形成自己的控制策略。
      
       根據從侵略性到被動性這樣的色譜分析,任何人編制的戲劇,可以分類:威脅者、審訊者、冷漠者、可憐者。人人都屬于這些類型中的任何一種,有些人在不同場合運用不止一種方式。但我們大多數人都采用一種主要的控制劇。采用一切極端的手段來引起別人的注意,就是威脅者;審訊者專門問問題,打聽別人的內心世界,其目的就是要專門挑毛?。焕淠吒吒邟炱?,給人神秘的感覺;可憐者告訴你發(fā)生在他們身上所有可怕的事情,并暗示著你該對此負責,如果你拒絕幫助他們,那么這種可怕的事情會繼續(xù)發(fā)生。
      
       這四種人我都碰到過。
      
       面對威脅者和審訊者時,我還能應付。我自己也是強硬派,不會輕易讓人對我橫加指責,也不會受威脅。但我無法對付冷漠者和可憐者。
      
       冷漠者因為帶有神秘色彩,常常引起我的注意。我喜歡注意眾人喧鬧之外獨醒的那一個人。這個還好。有時還會誤撞來有豐富內心的好朋友。
      
       最難應付的就是可憐者!曾經碰到過,我手足無措。
      
       我在可憐者面前有一種負疚感,盡管我知道我沒有理由要有那種感覺。他告訴我他很可憐,沒有朋友。我覺得我也有份有錯的。并且如果我不如他請求的那樣做他的朋友,我就參與了共同遺棄一個人。我進入了他的可憐戲劇,感到我為這個人做得還不夠。后來我的朋友們拯救我,她們告訴我他孤單不是我的錯,我不需要自責。他不參加社交,不與人溝通,擺出不可一世、不屑與人交談的樣子,才會沒有朋友。不是我造成這樣的。
      
       后來我擺脫了他,可是我心里一直不好過。我一直在擔心他,擔心他會不會就此脫離世界,一蹶不振。我總覺得自己有拯救的責任。還好后來他有了一個嬌俏可人的女友,人似乎也開朗了許多。我想我也可以擺脫他曾經帶給我的傷痛,努力生活了。
      
       我更欣賞的是書里推薦的方法:向他人傳輸能量。
      
       我覺得這樣能避免沖突,避免緊張氣氛,也許還能避免民族與國家之間的無意識對立。
      
       最后寫寫戀人間的能量傳遞,我身邊的眾多朋友們,與你們的另一半一起來看吧。
      
       情侶關系是一種依戀關系,戀愛時產生的狂喜和歡欣還有沖突,可以用兩人之間的能量流動來解釋。
      
       愛戀剛剛出現時,兩人都無意識地給對方提供能量,取悅對方,所以兩人都感到精神振奮,喜氣洋洋。可當他們依賴對方給與自己能量,而逐漸忘記付出自己的能量,就變成了相互爭奪能量,強迫對方將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于是爭吵開始。所以戀愛是兩個人的事,給予對方支持和關心,也從對方身上得到完全的依賴感和安全感。
      
       說得有點抽象,不過祝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大家都要加油??!自己的幸福要自己抓住!
  •      其實現在我也不敢說我看懂了,我的確太弱。。。。。。
       十年前,1999年,我在天津,通過貝塔斯曼書友會買到的這本書,用毛筆在扉頁上寫了“1999年購于上?!?,但是我當時的確不知道這本書在說什么,第一條真知都沒耐心看下去,身邊有一個朋友倒是給我解釋了下,讓我蠻感興趣,但是當時,確實沒有再讀。。。。。。
       十年間,斷斷續(xù)續(xù)的也間斷的讀過,但是卻始終沒有進過大腦一樣。
       奇怪的是,無論這10年我去到哪里,從天津到西藏,從西藏到湖南,從湖南到北京,從北京到成都。。。。。。我四處飄著,這本書卻一直在我的左右有意無意的晃蕩,終于十年過去了,在這個冬天,我在這個兒時成長的鄉(xiāng)下,再一次翻開了它。。。。。。。
       用了十年的時間,我才看懂。。。。。。
       一部小說而已不是么?何必撤上宿命的東西呢?
       終于還是物質決定了意識,最終走向共產主義。。。。。。
  •     從道教及氣功的角度來解讀九條真知:
      
      要是以前看過點道教或氣功的書,就會發(fā)現萊德菲爾德先生的理論其實并不新鮮,只不過更換了些現代語言和術語而已。下面我試用道家的口吻串講一下:
      唉,當今之世,世風日下,眾人汲汲于功名利祿久矣!所謂物極必反,否極而泰將來,故有識之士,開始悟到“縱使堆金等山岳,無常買得不來無?”開始思考覺得“火宅牽纏,夜去明來,早晚無休”,決定“把家緣棄了,海上來游”了。(真知1、真知2)
      登山渡海,訪得明師。明師告我:天地間,唯一氣耳。而人也者,萬物之靈,有“奪天地之造化,盜天地之靈氣”之能。人若能真修實煉,學會“采氣”之法,做到天人合一,即會達到“先天氣、后天氣,得之者,常如醉”的境界,自然就會看破紅塵,覺人間爭斗可憐又無聊之極。(真知3、真知5)
      俗人為何會斷絕與天地間天地之氣的聯系的呢?這時因為人一朝分娩,就“落入后天,難返先天”,積習熏染而致。唯有識得自身“本來面目”,才能返本還源。(真知6)
      但修道并非避世,而是要做到“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隨緣練心,不斷提高自身真氣,最終達到“純陽之體”,自然會“元神出殼,白日飛升”“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真知8、9)
      相較而言,中國傳統(tǒng)道教較少用“氣”理論來解釋人類爭斗的起源和人與人間相愛相親的本質,這方面倒可算是作者的新的發(fā)揮。(真知4、7)
      
      
      從基督教的角度來解讀九條真知:
      
      在上世紀末,上帝又派遣新的先知降臨人間,開始傳播福音了。在1000年前,人們是信仰上帝的,但那時的人們堅上帝的認識還是很膚淺的,而且借助教會而不是從自已的內心。于是當教會墮落以后,人們就連上帝也不信了。人們將全部生活重心都放在物質生活方面,漸漸忘掉了生命的真正價值。(真知1、2)
      其實,宇宙就是一個巨大能量場,而上帝就是宇宙能量(靈力)之源。人可以通過自已的心靈,與上帝的靈力相溝通。當你與上帝相溝通后,你就會得到無窮的力量,并超越塵世的紛爭。(真知3、5)
      人類為什么會彼此爭斗呢?根本原因是他們不知道上帝才是真正的力量和幸福之源,而只能彼此從對方攫取能量。人類為什么會忘記上帝呢?這是因為自無始以來,魔鬼誘惑他們的祖先,然后一代一代,父承子繼,直到今天。(真知4、6)
      那么我們如何才能得救呢?只有彼此相愛,但又節(jié)制自已的情感,這樣上帝就會眷顧我們,將靈力注入我們體內,給我們神秘的預感與啟示,并且會派來先知引導我們。我們的靈性將不斷增長,最后,我們將在上帝的偉大的光照下,進入美麗的天國。(真知7、8、9)
      
      從現代科學角度看九條真知:
      
      將宇宙看作一個能量場,我沒意見;但人的意識能否直接改變他物的能量狀態(tài),這點就不好講了。按我目前的理論,人的精神或意識本質上就是一群腦細胞的電化學活動,人意識要想發(fā)揮改變身體內物質或能量,必須通過神經系統(tǒng),繼而改變內分泌及免疫系統(tǒng),再發(fā)揮作作;人意識要改變身外之物,那也只有通過神經系統(tǒng),支配運動肌,引起身體動作,再發(fā)揮效應。一個人呆坐在那兒,就憑意念“移物”“發(fā)氣”,有可能性,但還沒有科學證據。
      這一條有疑問,其他的推論的真理性就都要大打折扣了:沒錯,人們之間的爭奪是由物質或能量的匱乏引起的,就算我們通過愛萬物,能從宇宙中獲取某種能量,但這種能量就能補充人類所有的匱乏嗎?最簡單一條,靠這種能量,我們每天能做到只須“餐霞挹露”,而不用吃飯了嗎?
      我以為:我們能做到心情平和,泛愛萬物,可以使自已的大腦達到最佳的功能狀態(tài);但要真實的改造世界,還必須腳踏實地的實踐與勞動,而不是靜靜地呆在那兒,終日陶醉在“愛意綿綿”的白日夢中。
      作者寫書的時代,計算機和互聯網還不發(fā)達,所以作者書中沒提過此類技術對人類社會的影響。要是以后再版,我想他會考慮到這一點的。
      
      
  •   我也在生活中嘗試實踐~呵呵,畢竟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嘛~~但奇妙的是,感覺世界在我面前慢慢清晰起來,生命力越來越旺盛,對"恐懼"的包容性越來越強,甚至好奇曾經害怕或回避的一些"處境"面對了究竟會怎樣~~哈哈(給你回言也是一股沖動~~)^_^
  •   是的,就是這樣的,我現在也常常這樣做,內心會有沖動想做,或想說一些東西,但又會憂慮這樣做好嗎?但現在就會鼓勵自己,去試試嘛,又不少塊肉~~~~~~,結果,往往都比自己預期的要好,然后人就慢慢改變和成長了!
  •   聯想得好~贊同
  •   神秘啊。
    順便共享另一個神秘的概念:Akasha、Akasa 阿克夏,或譯作阿克沙(又做阿卡西克紀錄),神秘學領域的認知里面,阿克夏是構成所有物質世界的基本單位。阿克夏記錄,一種連續(xù)記錄人類塵世經驗的宇宙電腦,僅有少數超凡之特殊人物能夠與之交感調和,這些永不朽壞的記錄存在于超越時空某處的宇宙心靈里。
    據說尼古拉·特斯拉就能感知這種阿克夏。哇~
  •   謝謝回眸的普及,哈哈
  •   茵姐的評很贊。
  •   edgar cayce說karma就被記錄在阿卡西
  •   寫的真好,開懷大笑一個??!哈哈哈
  •   換個視角,你會發(fā)現不一樣的世界
  •   上帝就住在我們心里。
  •   你你你你你………
    直言:這本書對我的幫助真的很大!
  •   寶書啊,高山仰止~~~~~~~~
  •   沒用的,情關難過。
    書是好書吧,有空找來看看。
  •   拜托,兩本書好像不是一個作者!?。。。?/li>
  •   同樓上,LZ你搞錯作者了
  •   確實搞錯了,抱歉,《塞萊斯廷預言》和《第十種洞察力》是一個作者。不過兩個作者我都喜歡。感謝樓上們的提醒。
  •   什么書呀
  •   有點好奇~
  •   塞萊斯廷預言的確是本不錯的書,盡管有些東西說起來很玄乎,但是玄乎的東西不過是載體罷了,能理解覺悟的深意對生活無不是一件很可喜的事兒
  •   我在吸引力中文交流那看到的 只是沒有機會真正的閱讀
  •   現在新版的塞萊斯廷預言已經出啦,感興趣可以多關注下,呵呵!
  •   最討厭別人故作高深說什么“你還不懂”,似乎自己就是那高高在上的專家領袖佛陀在世。。。。
    懂不懂關你鳥事啊。。。。
    你懂了就懂了唄,我不懂就不懂了
    你看透了生死,乖乖過你自己的日子唄
    我就是從生到死一直迷糊又如何?大道個毛!
    恩。。。。發(fā)泄完畢。。。
    春節(jié)愉快。。。。
  •   哈哈,LZ的購書經歷和我一樣啊,只是十年前我迷迷糊糊地看完了,卻不求甚解,現在正在重看~~~
  •   呵呵,看吧看吧,其實小說有的時候也不用求甚解呢!
  •   對啊,其實就像看電影,觀感舒服有些許收獲,不是很好的么。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