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職的再生產(chǎn)

出版時間:2003年10月20日  出版社:群學  作者:Nancy J. Chodorow  譯者:張君玫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這本書是蘭西.雀朵洛的成名之作,也是對女性主義理論發(fā)展的一大貢獻,因為他同時對女性主義及精神分析團體造成沖擊。客體關系理論也因此書而在美國變成眾所皆知的理論。這本書造成了性別理論中的哥白尼革命。從文學到政治學,從擁護者到批判者,沒有任何女性主義理論不被雀朵洛大膽而卓越的重構(gòu)所影響。這本書嘗試重新整合精神分析及女性主義,可說是二十世紀末期最大膽的嘗試。它以精煉的方式證明后佛洛伊德理論不僅為性別的形成開啟了一扇窗,對于男女不平等的深層結(jié)構(gòu)亦是如此。雀朵洛的洞見革新了女性特質(zhì)過去的意涵以及現(xiàn)在人們對于女性特質(zhì)的了解。
隨著社會的變遷,女人紛紛投入勞動市場,但是她們?nèi)匀灰撈痧B(yǎng)育子女的大部分責任。因為在社會中,女性生理特質(zhì)適合擔任養(yǎng)育者、女人應該是母親的觀念依然深根柢固,然而擔任母職真為女人的本能嗎?為何同樣由媽媽帶大的男女,只有女人適合擔任養(yǎng)育子女的工作?這其中是否包含社會建構(gòu)的因素呢?
《母職的再生產(chǎn)》這本書即在解答這些問題,作者融合了社會學及心理分析的觀點,闡述女人想當母親的心理歷程,以及促成母職代代相傳的來龍去脈。另外,作者也深入探討由女人專司母職對于男孩、女孩的性別認同、異性戀關系所造成的影響,而這些影響又如何塑造了傳統(tǒng)的性別結(jié)構(gòu)。

作者簡介

作者蘭西.雀朵洛( Nancy J. Chodorow )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社會學教授,同時也是一位執(zhí)業(yè)的心理分析師。除了本書之外,另著有: The Power of Feelings:Personal Meaning inPsychoanalysis, Gender, and Culture (1999) Femininities, Masculinities, Sexualities: Freud and Beyond (1994), 及Feminism and Psychoanalytic Theory (1989).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母職的再生產(chǎn)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