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悲哀的外國語

出版時間:2006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村上春樹,繪者:安西水丸  譯者:賴明珠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這是村上春樹一九九○年秋天開始至一九九三年之間,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時寫的隨筆散文。有別於旅遊歐洲時《遠方的鼓聲》的旅行書寫,這是村上實際「歸屬」於美國這個社會,在這裡生活的觀察紀錄,以照片來說,是他「從普通的距離,拍攝極其平常的東西」。他寫了當時正在發(fā)生的波灣戰(zhàn)爭、拜訪費滋潔羅的孫女的點滴、在美國跑步與在日本跑步有何不同、美國大學的階級制度等等。筆調有村上一貫的輕鬆幽默,比如〈禁止攜帶酸梅乾飯盒入場〉一文中,這句話要說的其實是美國的反日浪潮。然而,雖然是生活在美國,村上春樹終於是個stranger,是個外國人,因此,他總覺得有一種深深的悲哀,被一種「不是不用學就自然明白的語言」團團圍住,這種狀況就包含著悲哀的東西。這也就是書名《終於悲哀的外國語》的由來。

作者簡介

一九四九年生於日本兵庫縣,日本早稻田大學戲劇系畢業(yè)。一九七九年以《聽風的歌》獲得「群像新人賞」,新穎的文風被譽為日本「八○年代文學旗手」,一九八七年暢銷七百萬冊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出版,奠定村上在日本多年不墜的名聲,除了暢銷,也屢獲「野間文藝賞」、「谷崎潤一郎文學賞」等文壇肯定,三部曲《發(fā)條鳥年代記》更受到「讀賣文學賞」的高度肯定。除了暢銷,村上獨特的都市感及寫作風格也成了世界年輕人認同的標誌。作品中譯本至《終於悲哀的外國語》今已有43本。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終於悲哀的外國語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9條)

 
 

  •     其實不大喜歡村上的小說——準確地說,除了網絡小說與言情小說,其他的小說,都不大喜歡讀。即使是很喜歡王小波的雜文或隨筆,對他爆得大名的三部曲小說也仍是喜歡不起來。
      村上的隨筆卻是很喜歡的。之前已經看過那本《當我在談跑步的時候,我在談些什么》,讀來甚為喜歡,因此再入手此書。
      讀罷覺得果然沒有讀錯書。行文風格倒在其次,關鍵是作者的描述很有趣。說到穿衣、與人交往、爵士樂,一點一滴的小事,都能講的這樣津津有味,引人入勝——讓人一看就知道這些都是作者覺得很有趣的事情。
      關于與人交往,作者說他并不喜歡多言,也不喜歡那么熱鬧的交往。我覺得讀書和寫作,如果鐘愛其中一樣,必定是能夠與自己的寂寞和諧共存的,因為必須要長久地獨處。
      人在異鄉(xiāng),本來就有種強烈的孤獨感吧。加上自己的性格,喜歡的東西——讀書、寫作、跑步,都是必須承受獨處這一感受的愛好。
      總之讀完,如遇同類,心情大好。
      近來總被同伴評價為“奇怪”——因不喜人多的場合,又喜歡讀書。因此與周圍的人交往看來,總覺得有點怪怪的??吹酱迳蠈τ诖朔N事情有類似描述,甚感安慰。
      對于他寫到自己的個性就是不喜歡做“別人安排給他的且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而對于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卻一定會排除萬難要做下去。我想說,嗚嗚嗚,其實我也是這樣~~~~(>_<)~~~~ 可是,別人說這樣不對!要喜歡自己要做的事情才對!——至少,從這類事情的看法一致上來說,我就不得不喜歡這本書了!
      總之,認同感和共鳴太多,心歡喜之。
      
  •     讀到《終究悲哀的外國語》的《史蒂芬·金與郊外惡夢》,前半篇講的希爾特娜的故事固然好笑,但后半部分由此引申出的思考讓人看到他看問題的深入性(這部隨筆集大概是由于前言所講的篇幅和美國生活體驗的關系特別具有思考性)?!吧钪氐墓陋毟泻透艚^感”, “不知鄰人在干什么的恐懼感”, “潛伏在這種看上去一派田園風光的地方的恐怖”。十幾年后美國人自己拍的《絕望主婦》還在講同樣的問題。我同樣認為“有共鳴才有人看”。聯(lián)想下前一篇《在美國跑步在日本跑步》,覺得理想的住所/生活或許只存在于回憶中的家鄉(xiāng)和你的想象中吧。
  •     在沒有讀這本書前就看到了封面那Q的圖案,看了介紹才知道,原來一些隨筆的書,村上大多都跟安西水丸合作,畫一些插畫,在看了里面的插畫后,確實不錯。里面的好幾篇文章對于現(xiàn)在的我來說都是很有感觸的,以后也還會再品一次這本書的。
  •     以上標題詭異的語序就是看完日本人寫的書之后留下的短期語序錯亂后遺癥。
      
      很久沒讀村上春樹,其實也不算很久,我看過《天黑以后》和《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基本是在《天黑以后》之后開始暫時厭倦和遠離這種文體了。
      我之前讀村上的小說的時候覺得他應該是個很有疏離感,很自由的日本人。(日本人大多都給我疏離感,不過自由就不一定了)。知道他開過7年爵士酒吧,一直把他固定在自己設想的那個形象里。
      后來知道他有每天去跑步,參加馬拉松比賽,畢業(yè)于早稻田大學,那種固有的,自由的形象又開始動搖了。(現(xiàn)在知道“早稻田印象”應該不用等同于那么學究的形象也真是有松了一口氣的感覺)
      不過還是有很多沒有想到的細節(jié)。我沒想到村上君是這么一個能吐槽的人……也沒想到他的開酒吧和結婚都是在畢業(yè)之前做好的事。更加沒想到的是,這個看著很先鋒的年輕人竟然變成了一個會“每天去跑步的中年人”。
      
      我就是不能理解每天跑步的人。
      
      自從知道了有兩個友鄰有“每天跑步”或者“經常有規(guī)律的跑步”的習慣,我就或多或少的給他們打上了“無法理解的人類”的標記。要知道我看完了談跑步那本書之后也沒有動過一絲一毫要去嘗試一下跑步的念頭。雖然曾經嘗試過,可是每天出去體驗一下自己身體運作起來的感覺未免也太無聊了吧?你是摩羯座嗎親?
      這種矛盾的感覺也挺有意思的,比方講現(xiàn)在我可以很確定村上確實是我想象中那種很“自由”的日本人,可是他也很令我意外的很敏感。比方講不喜歡去unisex美容院是因為不愿意看起來像個“傻瓜蛋”。認為仰著臉洗頭“是對人性的莫大侮辱”,還有就是在依然用紙筆寫作的時候“外出散步時也生怕房間著火,原稿化為灰燼。在飯館吃飯聽到外面消防車笛聲也嚇得要死要活”。實在讓人忍俊不禁,不過應該也有些夸張的成分吧。
      
      很久沒有讀村上的作品了,隨筆集很有意思。一直不能理解日本人,幸好他不是一個很“日本”的日本人(其實骨子里還是很日本,很崇尚日本的嘛~),而且一如既往的隨和和誠實,可能這也是我可以堅持看了他一些作品的緣故吧~
      不過由此說來,是不是也應該試著理解一下每天出去跑步的人了呢?
      好吧~
  •     
       今天是個晴朗的日子,本應在家好好彈琴讀書,可是卻受父親之命去駕校上法規(guī)培訓課,理由是為了我整個人生的生命安全。去駕校學開車能否保證生命安全另當別論,我只猜到了法培課一定會非常無聊,于是隨手從書架上抽出一本書塞進了包里。就是這一本《終究悲哀的外國語》。
       書是去年的夏天我去美國留學之前買的。記得那時買了很多書,日本作家的作品尤其之多。可是當時只看了一小部分,就離開了家。那么多書也沒法帶到國外去,在國外室無時無刻不想著讀這些書。那時的我對日本文學很感興趣,現(xiàn)在也是??傆X得日本的作家寫出的小說總是那么溫柔,有種讓人安心的感覺。在讀這些小說的時候,細微的情感會一點一點的漫延開來,小說里情節(jié)的溫度,人物說話的語速仿佛都能感覺到。這跟歐美作家寫出來的小說就有很大的不同。村上的小說我是讀過一些的。記得第一本讀的村上的書是《1Q84》,其實在這之前一直聽說過這個作家,但卻沒有細細研究。我迷上了他的那種神秘而細膩的寫作風格,于是又接連買了好多村上的長篇小說。讀了那么多他的作品,在我想象中的村上先生應該是個很溫柔,對待生活很細膩,很謙遜的一位好好先生。我能想象出他對妻子的那種寵溺的眼神,還有他低頭寫東西的樣子。于是村上在我心中成了作家中“新好男人”的代表。直到我讀了這一本隨筆集,我發(fā)現(xiàn)我的想法改變了。
       也許小說都是作家的夢境吧。在一個人的夢中,當然自己是完美的,是沒有缺點的無懈可擊的。作家也許有桀驁不馴的權利。但遺憾的是,在讀完這本隨筆集之后,我發(fā)現(xiàn)原來村上先生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樣完美。譬如開爵士酒吧這件事情,村上在書中反復重復這一事件,不免讓人感覺有些失去了新鮮感,于我來說更多了一份說不上來的感覺??傆X得看到村上重復的說這件事竟有些煩擾。也許我也沒什么資格煩擾吧。因為作家寫書寫隨筆是自己的權利,不喜歡的讀者,不要讀就是了。再比如我發(fā)現(xiàn)村上的隨筆,也許是因為源于生活,所以顯得由為真實。這樣的真實從字里行間流露出來,我竟發(fā)現(xiàn)他原來不象我想的那樣謙遜,有些高傲。也許是與生俱來的吧。也許藝術家們(包括作家)都有這種與生俱來的唯我獨尊之感。不然怎么能成為藝術家呢?
       我并不是說,當我發(fā)現(xiàn)村上先生不如我想象中那樣毫無缺點時,我就不再喜歡他。相反我反而覺得,村上先生也不過是個普通人嘛,但他卻能寫出那樣的小說來而別人就不行。反而覺得他更厲害了。我只是發(fā)現(xiàn),真實與想象之間的差距是真的存在著的。我們總是喜歡著我們自己想像的人和事,卻忽略了現(xiàn)實的樣子。其實也沒有什么對與錯之分,只是看人如何選擇自己的活法。我們喜歡著自己想象的世界,并不代表我們就會討厭真實的世界。
       每個人都有寫作的權利,而我也一樣。我知道我還年輕,可是我不會停止閱讀。村上是我了解日本文學的窗口,我感謝他,我尊敬他。希望他能保證小說的質量而不是數(shù)量。我期待著,他能一直精彩的寫到最后的最后。
  •     《終究悲哀的外國語》,是我讀村上春樹的第一部作品,一部不那么“村上春樹”的隨筆集。
      
      就著書名,我以為村上君會通過寫旅居海外的各種遭遇來表達身在異國他鄉(xiāng)無奈要講外語的心情。然而讀罷此書在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積累著村上君在美國三年對于社會、生活各種思考的心情散文。當然,也是很有意思。譯序的林少華說這是“門外的村上”,說隨筆中的村上春樹是“心不化妝”、“精神上不化妝”的人。由于目前我還未讀過他的其他作品,這便不得而知。但是我確實感覺整本書行文流暢,感覺心情是悠悠的,那么的和風細雨,沒有大起大浮,讀得是踏實自然,輕松中還帶些小小的調皮。我常常在讀的時候就感嘆:村上君現(xiàn)實生活中就是這個樣子么?可真是可愛風趣又體察細致??!
      
      因為我自己也很喜歡跑步,當看到作者寫“在美國跑步 在日本跑步”一文時,簡直為日本舉辦長跑比賽的累贅模式感到既荒謬又好笑。我從來都覺得美國人有一種無政府,自由散漫的狀態(tài),但是在舉辦長跑這樣的活動中,他們的簡潔明快到成為了優(yōu)勢。
      
      另一篇讓我覺得很有意思的文章是“關于精力旺盛的女人們的考察”。日本社會不少婦女在結婚之后都選擇成為家庭主婦打點家事,村上的夫人也不例外。這在日本社會稀松平常的事情面對美國人“你太太是做什么的”的詢問時卻變得非常麻煩,居然牽涉到了女權主義問題上面。美國女人似乎要為作者的太太輔佐丈夫事業(yè)而打抱不平。然而這其實是東亞和歐美國家婦女意識形態(tài),心理形態(tài)(但愿我沒有把詞用大,哈哈)的差異?!叭烁饔凶约旱那闆r,也大可不必全世界所有女性都活成一個模式”。
      
      還有就是書的后記。作者就標題給了一些解釋。村上提出了“自明性”一說,并認為“無論置身何處,我們的某一部分都是異鄉(xiāng)人,我們遲早都將在若明若暗的地帶被無言的‘自明性’所背叛和拋棄——這是令我不無悚然的疑念”。這雖然不好解釋,但是生活中卻能真真實實地感受到。
  •       半年前的某天,一個人去影院看《洛杉磯之戰(zhàn)》,在等待電影開場的時候閑逛到了書店,在打折區(qū)里看到了靜靜躺在一個角落里的這本書。村上春樹這幾個字讓我下決心花七塊五毛錢買了它。書買了整整半年后,終于看完了。也不是說這書有多厚,實際上,這書要比一般的書薄的多。
      
        其實看的時候一直有種復雜的心態(tài):很想看,但又舍不得看。這種心態(tài)最近兩年越發(fā)嚴重了,去年把覬覦多時的NDSL入手后,居然就那么放著了。最初的苗頭要追溯到八、九年前,入手一RCA的MP3,僅僅128M的內存在當時就算是好東西了,于是一直放著舍不得用,等到某天從箱底翻出來時,發(fā)現(xiàn)滿大街都是動輒容量上G的mp3、mp4、mp5、ak47了。由是總結出了一結論:當你非常想要某件物品時,對這件物品的渴望帶來的吸引力遠大于物品本身的吸引力。一旦獲得了這個物品,追逐過程的吸引力也就結束了。用一句埃塞俄比亞名言說就是,人生充滿了欲望,不滿足就痛苦,滿足了就無聊。
      
        話說這書是隨筆合集,村上在九十年代初在美國游歷時所做,每篇后都有一段短短的后日附記。基本上看來村上也無法擺脫時間帶給思想的變化。
      
        村上的文字需要沉下心來看,細細的去體會浮于文字之下的那層感覺??吹脑蕉?,越覺得村上和自己很像,一些想法簡直就是我的翻版。比如說下面這段:
      
      非我辯解,我過去就有一種糟糕的傾向:很難沉下心來對待別人所交給的任務的。從上小學到大學畢業(yè),這種傾向好像一直妨礙我的學業(yè)。說痛快點,就是對不想干和不感興趣的事情怎么也干不來。一句話,就是“任性”,或許。但另一方面,對于想干的事和感興趣的事則排除萬難一意孤行。
      
        不過仔細思考一下,或許村上代表的是一類人的存在,這類人,不能簡單的用“內向”來形容,用“宅”似乎也不太合適。但就是這樣一群說不明道不清的人,在思想上卻有著極其強烈的共鳴,或許“孤立個體集合體”更適合一些。(無責任吐槽:這群人更適合人類補完計劃)
      
  •     【我】
      
      補習了一年才考進早稻田大學文學院戲劇專業(yè)??忌虾筮€是不用功,找工作面試時被人一口回絕,差點罵街。
      
      男孩的標準:穿運動鞋;一個月去一次理發(fā)店,不是美容室;不一一自我辯解。
      
      很長時間內認為自己和同代人無關,個人就是一切,但現(xiàn)在覺得,我們這代人有獨特的生活經歷,應該清算自己的這
      
      一側面,思考眼下能做什么。
      
      就算活得短暫,也要為這短暫的一生而全神貫注地奔跑。
      
      唱片有一種無可言語的氤氳氛圍,而變成CD后則消失了。
      
      聽爵士樂誠然喜歡,但與自己從零開始創(chuàng)造什么相比,性質截然不同。一旦體會到創(chuàng)造的喜悅,僅僅以“聽”為工作
      
      便漸漸變得難以忍受了。
      
      畢業(yè)的時候與,日本多少還殘留著“如公司上班等于墮落”的全共斗氛圍。畢業(yè)后,我和太太也過上了較為激進的生
      
      活。
      
      偶爾穿一次皮鞋,心里總不踏實,好像謊報身份似的。
      
      有人沒有驚天動地的經歷,卻能以與眾不同的視角,從小事中生發(fā)出妙趣或哀愁。我以為,這種人更接近于小說家。
      
      學生時代的我,更想寫電影劇本。
      
      我本身在二十歲也很不安,惶惶不可終日。假如現(xiàn)在有人要把我送回二十歲,我會說:謝謝,這樣挺好的。
      
      青春那東西,一次足矣。
      
      寫小說,哪怕很多人說一無是處,但只要十個人中有一兩人覺得正中下懷,也就行了。
      
      村上龍說:春樹真不簡單!我嘛,若不是十人有十人說好,就火竄頭頂。
      
      高中時天天打麻將,還是最糟糕的那種——水平差卻很喜歡。
      
      當年的早稻田大學尤其是文學院和現(xiàn)在不同,沒那么難考。選考三門,我選的語文,英語,世界史,不怎么費力就考
      
      上了。我念到大四,去電視臺找工作,對方冷冷地說:對不起,早稻田的沒有辦法。
      
      一上高中就找簡裝英文書看,所以英語閱讀還不錯,但是因為沒有學習竅門,英語成績就很一般,中等偏上一點點,
      
      沒想到最后搞翻譯去了。
      
      【文化】
      
      我不是干浪潮搶尖端的哪一類型人,只是遠遠望著神經兮兮地生活的男男女女而已,但光是看看也相當疲勞,說到底
      
      ,這是一種文化上的燒荒農業(yè)。燒完這塊田,又去燒下一塊,燒完后很長時間內寸草不生。
      
      【美國與日本】
      
      無論置身何處,我們的某一部分都是異鄉(xiāng)人,我們遲早都將在若明若暗的地帶被無言的“自明性”所背叛和拋棄。
      
      在普林斯頓,聽說學生們要游行,我以為是久違的反戰(zhàn)集會,結果竟然是支持戰(zhàn)爭的,真是今非昔比。
      
      緊接著全美國開始幾年珍珠港事件50周年,反日風潮高漲,其中既有海灣戰(zhàn)爭帶來的愛國激情,又有美國人對美國經
      
      濟長期不景氣的不滿的發(fā)泄。
      
      輪流在各家院子里開家庭晚會是鎮(zhèn)上的唯一娛樂。
      
      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標準:報紙,紐約時報,雜志,紐約客,小說,馬爾克斯,啤酒,進口的,汽車,灰頭土臉的,衣
      
      服,皺皺巴巴的。
      
      世上也因該在某個地方保留一兩處這種游離于俗世之外的天地。
      
      日本的跑步活動充滿儀式感,各種領導講話,還要提前報名,真是討厭。
      
      日本的房子逼仄得讓人透不過去,也因此有了一種藏身于眾人之中的匿名性。而美國的房子則給人空不設防的感覺,
      
      還有不知鄰居在干什么的恐懼感。
      
      用英語對談時,一不小心把anyone用成了he,必定會有人提醒。列舉翻譯的外國作家時,一定會有女性舉手問為什么
      
      沒有女作家。
      
      日本理發(fā)店和美國理發(fā)店的區(qū)別,就像做盆景和修剪草坪的區(qū)別。
      
      二十世紀初期新澤西州有一股建筑熱,工人不夠,就來了很多意大利人。當時新開拓地已經沒有了,于是那些人后來
      
      成了受益人,現(xiàn)在普林斯頓周圍的建筑業(yè),園林業(yè),面包坊的人仍多為意大利人,同樣沒有資本的愛爾蘭人則成了能
      
      馬上領錢的警察,士兵,消防隊員。
      
      住在意大利的時候,街上的男女老少都精心打扮,爭奇斗艷,我也相應地開始注意衣著。
      
      長期離開日本,最大的感覺是:即便沒有自己,社會也不會受到絲毫影響。
      
      若是在日本生活,每天都為自己的所謂職責忙得昏天暗地,無疑就沒有了就自己的無用性進行深入細致思考的時間。
      
      旅居國外的好處,在于切切實實感受到自己只不過是一個無能的外人,stranger。
  •     喜歡讀隨筆,就是可以隨讀隨想,篇幅不太長,拿得起放得下,小點心,有點兒情調,這情調如果還有點兒調情的藝術那就很完美了。
      和正兒八經的文學作品不太一樣,它不怎么故意擺出什么姿態(tài),不需要炫技,或者即便炫技也可以比較不那么技巧性地炫,故意讓你有點兒看出門道來,于是欣喜,覺得親切寬厚,但不乏智慧。
      還是第一次讀村上的隨筆,領略了他另一面,很有點意思。
  •      總是在很辛苦的時候才看村上的書,同名文章“終究悲哀的外國語”開頭講的就是他在美國學西班牙語的事,他大學學德語,后來跟朋友學法語,在意大利住時學意大利語,之后隨著旅游又學希臘語,土耳其語,在美國講西語的人遍地都是,學起來自然方便。其他的幾個短篇也不錯,輕松之中自有思考的東西。
  •     美國外對于我這類從沒踏出過邊境的人來說,陌生不已。
      
      就算看再多的電視、新聞、電影,沒有親身經歷,都是枉然。
      
      反而是村上的這本散文集,讓我反復閱讀多次,感覺從某種程度上了解到這個國家。
      
      主要講述村上本人旅居美國時候的各種遭遇的這本散文集,一如既往地,語言簡練,帶有出人意料的觀點,友善的幽默,充滿瑣碎生活細節(jié)的描寫,以及,眾所周知的,有一種淡淡的無奈感。
      
      但是散文集比起小說不同的是,作為讀者的我得以窺見村上的內心想法。在小說里,這些想法通常都是有如碎屑一般散落的,但是就整體而言卻相當完整系統(tǒng)。然而散文集對于個人思想的表達效果則更讓我喜歡,分成獨立的篇章的散文,每一篇都表達了村上春樹對于各種事物的想法,而且這些事物不盡相同,有爵士樂、有汽車、有理發(fā)鋪等等。
      
      就是從這些瑣事出發(fā),當時村上所得出的"驚奇"(往往是常人難以想到的),以及思考,對于多年后讀到此書的我來說依然是新鮮的,應該認真考量的。
      
      并沒有所謂的烏托邦國,我們對社會孜孜不倦的思考卻能打開另一扇門,各種各樣的經歷和“不強加于他人”的態(tài)度,漸漸就能更好地活著。
      
      能夠喝著啤酒慢悠悠地聽爵士樂。
      
      讀完此書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以下這一句
      
      “我們只能在力所能及的時間做力所能及的事”
      
      
  •      有一篇題為《無故遭受攻擊的鴨子》。住美國期間,早習慣了各地的大眾性罵法,fuck you,bastard,son of a bitch,asshole,motherfucker等等,還有像scumbag這樣的新詞,雖回家后得拿出最寶貴的《蘭德姆英語辭典》才能查到scumbag所含的罵人意思,不過仍然能自嘲地說,“若想收集世間的污言穢語和放肆的靈魂,只有在城市里放下車窗開車才能做到?!?br />    看電影時,有主角對一群毛孩子吼,“Hey,kid,Fuck a duck!”又特意找了俚語辭典來查,原來是“go to hell”“get out”的意思??扇匀粫肴敕欠?,總有黑鴨子樂隊成員(村上還知道這個?)慘遭雪人強暴的場面掠過腦際——“同鴨子交配這個視覺印象無論如何都荒誕不經。”而“fuck the duck”又變成“工作中適當偷懶”的意思了。他感慨,“僅僅交配一只鴨子,就有‘一只鴨子’和‘某個特定的鴨子’的區(qū)別,英語真是恐怖,一個定冠詞都馬虎不得?!?br />   
       說到“fuck the duck”,想起很早以前報社新來一個實習生,很有干勁的,為了得到某個人的一句話能從城這一頭跑到城那一頭,不惜花去大半天時間,都叫她“腳踩風火輪的發(fā)條橙”。其實打個電話也可以的,省時又討巧,不失為一種“fuck the duck”,卻也不忍熄滅新鮮人那可貴而稀有的熱情。
      
       村上的《跑》看完之后,心里有些莫名其妙的輕微失落感,就像習慣于每天看一個有趣之人的博客,心情很sunshine,忽然某天TA停博就此別過沒得看了!只好挑出上海譯文那套“朝日堂”窄書系列里最后沒看過的兩本《旋渦貓的找法》和《終究悲哀的外國語》。
       這就是村上隨筆的一種說不清的魔力。因為他好看的私人性,貼近生活,不矯柔做作也不故弄玄虛的坦率,極有趣味的幽默感,精義和妙語常常與稍嫌啰嗦又事無巨細的家常話摻雜在一起(也許另外還有日語本身就很細碎綿密的原因),無可無不可的不確定性態(tài)度(總愛說“不過如果那樣也未可知,畢竟沒有親身經歷過”之類),擅用比喻(跟張愛玲很像,只不過比喻的氣質有所不同),想象力所能到達之地、一些比喻以及私人性的感受和觸感又表達得別具一格得極為準確,可謂找到了自己獨特的語言。讀他的隨筆總是有慌不擇食的快感,讀完又悵然若失不愿就此結束。
      
       舉個小例子。講渡輪這種“給人以不可思議之感的交通工具”,從飛機上下來,馬上會產生“噢這已是別的地方了”那種毅然決然的感覺,而乘上渡輪這種東西,從抵達目的地到真正適應過來格外花時間,還好像“帶有類似內疚的傷感”,“連車一起乘渡輪時尤其如此”。在另外一本《村上朝日堂》里也寫到過坐渡輪,“從千葉去神奈川我覺得還是需要通過這一系列儀式:錦系町—東京—口川—川畸,如果統(tǒng)統(tǒng)省掉,感覺上就好像喉嚨下面馬上就是肚臍?!?br />   
       《旋渦貓的找法》里還有一些這樣小而有趣的表達,所謂“村上式幽默”:在波士頓跑馬拉松時有一段最艱苦的地方,被他稱為“撕心裂肺坡”;說美洲獅撲上去吃掉獨自在山里屁顛屁顛奔跑的人那也無非是它的“通常營業(yè)行為”;評價作家布賴特·伊斯頓·埃利斯時,送上的廣告詞是“不惜以粉身碎骨來刻畫時代的作家”;車被偷了去開證明,覺得警察署“真是個相當卡夫卡式的憂郁場所”;通過關聯(lián)反射教貓學會了表演,這只貓就是只“巴甫洛夫貓”等等。這些可愛的、帶些純真之心的小幽默,別出心裁,用現(xiàn)在小孩子的流行話說是“很有愛的”,讓閱讀的過程中心情很好。
      
       說他是黃油腔也好,還是那種幽默方式是美式的也好,總之他在少年時代開始讀西方小說以及后來嘗試寫作之余又搞翻譯這個過程里逐漸找到了自己的語言密碼——所謂“心靈內部運作的秘密”。開始寫作時他謹記菲茨杰拉德的話:“如想敘述與人不同的東西,就要使用與人不同的語言”。不過在我看來,能感受和捕捉到生活中在別人看來“這有什么稀奇”、“這有什么好寫的”的諸種小意趣,并用自我風格強烈的詞語把它們傳神地表達出來,之所以形成了一種“不同的語言”,恐怕歸根結底還是跟一個人的情感、心性和境界有關。(我時常能從蔡康永、彭浩翔飯飯、btr的非書評部分、cbvivi、沈大成的某些文字中感受到一些類似“村上體”的小小意味,這也許是跟這些寫作者坦露出的保有純真色彩的性情有關。這個東西往往是無法模仿或復制的。)
      
       不過在《旋渦貓的找法》里,也屢屢以自己看了什么新聞、最近又看了什么電影(不惜羅列導演主演人名甚至追溯其以前還拍過、演過什么電影)之類做為話題,顯得有些沒話找話。看來作家在寫長篇時的生活也比較單調無聊啊(94、95時大概在寫《奇鳥形狀錄》)。
       《終究悲哀的外國語》是跟其他所有隨筆集都不同的一本,比較嚴肅地想問題,“盡可能地以‘第二印象’以至‘第三印象’的視角寫一點東西”,態(tài)度很明顯地沒那么輕俏了。不過我也很喜歡看他就美日兩國文化差異、政治經濟種族話題發(fā)表一些形而上的見解,而不是單純的私生活和異國游歷。讀這本像是從另一個很少有的角度看村上(《跑》也是,一邊看他近乎苛責地嚴以律己地制定生活節(jié)奏和跑步,一邊又過癮地窺視到他的寫作規(guī)律和創(chuàng)作路徑,下次另寫),此時距第一本隨筆《村上朝日堂》的寫作已經10年了,視角的變化、深度的變化,細琢磨起來也很有意思。
       只可惜林先生在翻譯一些偏離日常而稍為學術化的地方似乎力有不逮?!爸R性的階級性消失了,階級性的snobbism的存在意義也就無從立足”,何為“知識性的階級性”?是不是“知識階層的階級性”更益于理解?“Post Yuppie”竟譯成“后都市職業(yè)者”,sigh,不如索性不要后面多此一舉的小括號注釋,直接保留英語單詞就好。
      
       同樣可惜的是上海譯文這套窄書砍掉了所有安西水丸的插圖,少了畫伯與村上文字相輝映的趣味,怕是出版社不愿承擔多一份的付給畫家的版銳吧。(某次聊天時聽聞,奈良美智的書若出簡體,有言在先,返點要保證在20(還是30?),之所以出了幾本臺版的,那也是因為美術館出錢做的。也難怪,蔡康永收藏一個奈良美智的“sleepless night”娃娃都花了新臺幣20萬,那還是3年前的行情。有哪家出版社有這樣的膽量尼?繼續(xù)sigh)。
  •     我不得不承認學習英文其實是很沒用的。有人說學外文能推動人類異域文化交流,我只能說那是扯淡,現(xiàn)在異域文化交流有語音翻譯機和文字快譯軟件,誰還要個活的啊。有人說凡是批判學外語的就是自己的外語學得不好,我也贊同他的觀點,他的意思其實就是魯迅批判胡適的內在動機是魯迅覺得自己的中文沒有胡好,所以心存報復。那些拼命往外語方面努力的除掉以后要干翻譯或特務一類的職業(yè)以外只能說明此人無其它方面能力,不須要再去狡辯什么了,真的。
      
      我想說的是:浪費那么多時間學習一門外語,真的是一件很傻逼的行為。試想,如果你既不能像辜鴻銘錢鍾書那樣成為學貫中西的大師,又不能像林紓傅雷那樣做個翻譯機器,何苦耗費青春年華去啃那些不能讓你名垂后世的東西呢。現(xiàn)在中國學校里英語教學的錯誤是把學語言變成語言學。中國教育不是在培養(yǎng)說話的人,而是在培養(yǎng)語言學學者,這是教育界“五四”以來最荒謬的現(xiàn)象。
      
      站在歷史角度,跟世界接軌是件很有機遇的事,閉關鎖國就是不好。加入WTO后德州十三局家屬區(qū)二十四小時供水,就是可以和當年洋務運動使梅毒傳入中國一起并列為打開國門與世界接軌的偉大成果。我覺得與世界接軌它就是好,就連咱的雞,吃的是本國飼料,長大后卻能賺到外快,你說,咱老百姓多高興啊。我暑假從武漢北歸后沒急著歸校,去了趟北京。
      
      一天下午我在西城區(qū)亂逛,路過三里屯時,我示意司機停車。當我看到那些吃著本國飼料長大的雞居然能賺到吃著面包牛排長大的老外的錢時,我就知道與世界接軌真是件很能讓咱老百姓樂開懷的事。你想,咱含辛茹苦辛辛苦苦拉扯大的女兒,居然每月能給家里寄那印著大鼻子人頭像黃了吧唧的紙,咱老百姓真要樂死了。與世界接軌,學習外語真的很是必要,首先你要會報價。在這個歷史機遇期,大家一起來學英語啊。
      
      我向來比張作霖還尊重文化,無論本位文化,抑或異域文化,我都一視同仁,十分尊重,有例為證:比如說我從來不罵那些學英語的人是傻逼,因為那是對人家不尊重,我要說:Idiot。
      
      如果這個年代還有孩子以為英文、電腦與開車這三項是踏入社會所必要掌握的三門技能的話,我只能說孩子實在太乖了,老混蛋怎么說孩子就怎么信。英文是真沒必要去學,除非去從事一些類似反共的事業(yè)說不定逃往美國還有機會用上一點;而電腦更是沒用,沒聽羅大佑唱“我們不要被你們發(fā)明變成電腦兒童”;至于開車,不要以為開個拖拉機速度能上路就算會開車了。學英文是吧,要學就學貫中西;要玩電腦,就名噪一時;至于開車,不開進方程式還開個屁啊。歐洲語言作為西方文明一種主要載體,學一點也很有意思,只是中國學校里課本上的英文太沒意思。最差也得教我們點實用知識吧,比如英文成績不錯的女生除了級別證書還應該具備三個復合句就讓有錢的老外跟她上床的絕技。
      
      我以前一個女朋友,圣誕節(jié)前我收到不少賀卡,都是中文寫的,就她窮腚用洋文,我連看都不看就丟了。另外一些哥們也是,沒事盡窮整鳥語,自己寫的東西自己都嫌惡心,居然還給別人看,這不存心惡心人家嘛?還有的同學,自己基本語法還沒學全活呢,人家明明寫對了,他卻硬說是錯的,真丟死人矣。羅罡的意見是,你有這個胡鬧的時間,學點別的不好嗎?實在不行,你睡覺去也別裝逼惡心人呀。我的原則就是,任何英文信件,一律不回。
      
      眾所周知人類都是用母語思維的。在心理學角度講,喜歡學外語的人大多很自卑,并對自己民族傳統(tǒng)文化有敵視態(tài)度。好了,討論學不學英語根本就是一件很羅嗦的事情,反正英文對我沒有用,有用的時候我一定請得起語言翻譯,我已經不再考慮這種問題了。前一陣子我同學從網絡上玩一種叫做“勁舞團”的在線游戲,給我很大啟發(fā)。其實到現(xiàn)在,我覺得沒有用處的不僅僅是英語,不僅僅是外文,而是整個人類語言。以后大家想交流的話,跳舞就行了。
  •      標題只是這本隨筆集中的一篇。全書基本寫的是作者在美國生活的點滴感受。以作家獨特的敏感與視角,剖析了日本與美國文化生活各個方面的異同,并根據(jù)自己的切身感受,比較得失優(yōu)劣。
       這不是一本論文或者專著,只是本隨筆集,因此沒有學術性的板起面孔教訓人的態(tài)度,而是宛如一個旅外歸來的朋友,娓娓地說著這樣那樣一些看似瑣屑卻又令人好奇不已的故事。也正因為是隨筆,作者才可以興之所至地從不同角度描述,文中有兩國精英學者的生活態(tài)度的比較,有兩國馬拉松跑步比賽組織的比較,有爵士樂,有啤酒,有女人,有理發(fā)店,有史蒂芬·金,也有菲茨杰拉德的孫女……總之都是些村上春樹迷戀不已的東西,也都是讓村上迷們?yōu)橹缘脑?,作者既是在對讀者講述美國故事,也似在喃喃自語,淺酌低唱,越是如此,越顯迷人。
       語言上,仍是林少華的譯作,一如既往的林少華式的村上風格,在村上隨意的語言里融入中國式的古典美,清新的感覺,讓人無論如何都難以相信,這樣的文字,竟然能出自兩個行走于文字間的中年男子。
       本書固然可以增長見聞,但作者的目的絕不在此,如果只是想了解某地的概況,去翻旅游手冊可能更清楚一些,但隨筆里滲透著的情感與眼光,還有作者切身經歷過的種種有趣細節(jié),莫說是翻手冊,就算自己親自去當?shù)芈眯袀€十次八次的都未必感受得到。
       除了個別幾篇稍長外,這些隨筆篇幅大都比較短小,且裝幀又小巧可人,攜帶方便,在咖啡廳一類的地方等人時,是本消磨時間的好讀物。
  •     有幾個人可以真正一生都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如果能說出"這件事我真的很喜歡很喜歡做"的人的心情該是多么的愉悅!
      
  •     其實我之前沒聽說過村上春樹寫過這本書。其實我看的第一本他的書就是挪威的森林,在38套和蘇大的底下墊著看的,在老孔伢兒法be打的數(shù)學課上看的,大概只看了兩天就看完了。當時的感覺就是真不應該看這本書啊,太不純潔了。我只是對于他筆下那些伴隨香煙啤酒長襯衣的生活有些憧憬?,F(xiàn)在并不憧憬香煙,啤酒還是有點點兒,長襯衣我也穿了好幾年了。
      
      發(fā)現(xiàn)終究悲哀的外國語是個意外。在奇甲家對面的打折書店里發(fā)現(xiàn)了這本小冊子,先看到林少華三個字,覺得很面善,拿起來一看,原來是村上師傅的。買了一堆書之后,第一本讀的就是它(當然還有實用人類學和貝克特肖像等想買了很久終于得手的書)。只因為它實在是太薄了。
      
      睡覺之前看了一半,第二天上午就看完了?;旧鲜且槐綣apan/America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印象比較深刻的是跑馬拉松那篇,其實中國也是一樣,參加一個什么活動都是要先聽領導講話,每個人還必須得代表一個什么團體(“無所屬”是個很丟臉的事情,夏老板你幫我翻譯一下這個“無所屬”到底應該怎么翻譯???)更搞笑的是(這個中國大概沒有吧)還得在馬拉松之前填一個問卷大意是你跑馬拉松之前一個月會不會ascetic云云(但是據(jù)說一些單位的招聘考試的性格測試部分會有這些涉及人類instinct的問題)村上師傅憤憤然地說,這在美國可是要犯法的,這是隱私??!想?yún)⒓觽€活動都這么官僚主義。還真是可憐。
      
      還有一篇是講美國精力旺盛的女人的,又是一個cultural shock. 日本傳統(tǒng)女性以相夫教子為己任,這是毫無爭議的,但是在美國女人看來這就是喪失自我了。當問到你夫人是做什么工作的時候,精力旺盛的美國女人希望聽到的是她在NGO工作或者它她在學習古希臘語之類,而不是她在家?guī)臀医与娫捫ξ母?。好像這樣的工作非常不高尚,也讓丈夫變得很猥瑣。我記得在湖南某城市旅游的時候,幾乎所有忙前忙后的店老板都是女的,她老公要么在跑腿,要么被剝奪參與生意的權利,無奈地坐在一邊摳腳趾。我也記得在湖南另一城市旅游的時候,男的指示老婆干嘛干嘛,女的都歡天喜地唯恐伺候慢了。所謂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 更別談大洋兩岸的國家了。比較容易的辦法就是入鄉(xiāng)隨俗,或者在雙方都有共識的情況下,和而不同,見賢思齊。21世紀最寶貴的是和諧。
      
      說到終究悲哀的外國語,作為一個曾以外語為專業(yè)的學生來說,還真是不得不同意啊??偸怯泻芏嗬碛刹蝗ハ鹿Ψ驅W,到頭來跟寒號鳥一樣空悲哀。專八要求的詞匯量我真不知道有沒有達到,就是那個“良好”我拿得也比較心虛。雖然說“我英語一般”在外人看來像是欠打,但是摸著良心我也不敢說我的英語不一般。有個冷笑話說,母語是mother tongue, 那外語就是step-mother tongue, 不管怎樣都會犯錯,唯一的辦法就是消失在她眼前??墒羌热桓蛇@一行,就不能讓自己消失在外語面前。那么可以嘗試一下把外語作為in-law tongue,綿綿不絕的愛心和持之以恒的好態(tài)度才是王道。
      
      現(xiàn)在想起來我很對不起我的法語老師和Herr Qin, 基本上學的都還給他們了,還對不起我爸媽給我的學費錢。有句話說一個人一天只背一個單詞,10年就成專家了。那從今天開始我每天背5個單詞,看十年后能不能精通英語德語法語葡萄牙語拉丁語。如果每天學個黃陂話詞匯,十年后我就能操著一口倍兒溜的小吳灣方言回鄉(xiāng)里種苕了。
      
      
      
      
      
      
  •     
      一本小書。
      
      大學三年級的時候,一個晚上一口氣讀完。帶著對偶像私生活的好奇心,讀來頗快,也有意思。但是對村上不感冒的人,大約會對這本書嗤之以鼻,覺得無聊。
      
      最近坐地鐵上下班,打發(fā)時間,隨身想帶著一本小點的書,就揣上了它。重讀一次。每次只讀一點點,還是妙趣橫生。幾乎不記得曾經讀過。
      
      “斯蒂芬金和郊外噩夢”這一篇故事,前幾天剛讀過,太有意思了。覺得生活平淡的人,可以去讀一下,不按常理出牌的一篇故事。
      
      
      
  •     了不讓自習(通常是看paper,或者算題)變得過于無聊,一般來講,我會塞一本閑書在包里。今天帶的是《終究悲哀的外國語》,出門的時候從老葛的房里摸來的。
      
      看paper這件事情有一個特點,看完了覺得,嗯,頗有收獲呢;看得時候卻是無聊得要命,看兩頁就急著數(shù)數(shù)還剩幾頁——看過長篇大論的人,想必都會有這經驗。這次倒好,文章也沒看到一半,先把小書翻完了。我發(fā)消息給須惠姐,她很配合地說,我老早就歡喜得不得了了(滬語,指喜歡村上)。
      
      終究悲哀的外國語。昨天我寫讀書筆記的時候想,為什么寫些東西這么累呢,又找不到合適的詞,又說不出想說的話。在這方面拙劣的人,比如我,大概總要有些小情緒(感情?沖動?)才能寫出些稍微像樣的文字。村上君好像沒有特別的情緒,而且看上去孤獨地要命,“很長時間里固執(zhí)地認為自己與同代人無關,認為個人就是一切”,仍能信手寫出那么舒服的文字,倒真令人羨慕。
      
      我跟老葛說起這事。他說,“沒錯啊,我們這個年紀,最要命是抑制不住地要抒情”。自然,學識不夠,世面見得少,只能靠抒情表達自己的意見。
      
      隔條街的海淀公園在開張楚的演唱會,好像回到了激情燃燒的八十年代。若現(xiàn)在有自己喜歡的樂隊來,比如X若來,如果票不太貴,我想自己多半也會去,一方面告訴別人,嘿,我還是有所愛好的,一方面告訴自己,我并不冷漠。但若貴了,say,一千塊,縱然不難拿出來,估計也就割愛了??梢娛怯袟l件的愛和有條件的激情。
      
      路過隔壁的教室,看見一個頗有風度的外國老頭在黑板上寫下一句話:A woman that has to use words to torch a man’s heart is a sorry figure.
      
      我什么時候才能舒舒服服地講話呢?中文對我來講都好像是外國語了。
      終究悲哀的外國語,嘿嘿。
      
      http://ariesxyq.ycool.com/post.2009769.html
  •     看他的小說從頭到晚就是一個孤獨感,受了其中最愛那本《斯普特尼克戀人》書大大影響,動輒一孤單就聯(lián)想到宇宙聯(lián)想到那些按照各自軌道運轉難得難得才可能交匯一次繼而又再次各走各道的“星球孤單觀”。
      
      于是就定性一般覺得村上春樹大人大抵是個孤單至極的家伙,maybe 孤單到孤僻。
      
      而看過《漩渦貓》后開始對村上大人的感觸又有改觀。完全就是又一個村上大叔。
      
      就像當年看多了小說版的張愛玲后再去看寫雜文的張氏倍因她那同寫小說時完全不同的審世犀利的可愛而心動不已,直到如今個人還是覺得張氏不去辦個調侃實事的報紙委實是我等讀者的遺憾。
      
      再說回村上這本隨筆。
      
      書名翻譯里說到終究“悲哀”的外國語。其實直到最后的后記里才多少有點兒“悲哀”的同感。其他那些篇章里,就算村上大叔再怎么描述在美國旅居生活種的諸多小受歧視及小不適應,我的感覺依舊是一個個“不禁莞爾”從一開始貫穿到我看完整個更像口袋書的小冊子。
      
      印象最為深刻的當屬“穿運動鞋去理發(fā)”那篇。大叔提到的剃頭理發(fā)的時候委實一副委屈的樣子,并為他的委屈花了很大的篇章進行說明,什么不是他挑剔,實在是他的頭發(fā)帶自然卷,一般理發(fā)師很難修剪好諸如此類。然說了那么多,我還是沒有被他的自我辯解給說服,總之看來,其實是這個村上大叔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多悶騷而已。看這一句:“每次都花一小時十五分跑去紐約理發(fā)我也認為未免傻氣,可不是我辯解,落到這一步,乃是長達兩年的種種挫折、絕望、氣餒喝失落的結果。”看到了他,他又在說不是他辯解。但我想就算我們女生的頭發(fā),也沒有幾個說真舍得如此時間和精力去打理來著。這個大叔其實還真是個典型的日本中產階級男:生活看似低調,卻實際很考慮品味??纯茨切㎝UJI 啊啥的日本牌子,就是一很好的證明來著。越是看著不經意間形成的舒適隨行的感覺,實質可都是花了大精力大心思進行了設計和打扮。照片中村上大叔的感覺給我就就是MUJI 男的感覺,SOHO 的,獨自居家的,慵懶的。
      
      除了理發(fā)還有很多也都說明了這位大叔十足悶騷的隱藏性格。讓我們來看看大叔穿的用的一些BRAND 好了。比如大叔說到沒有買衣服的欲望的一篇。沒記錯的話他說到沒有買衣服欲望的時候,多少那種感覺是看自己怪怪的。而大多男人的話,平常沒有買新衣服欲望這是一件多么正常的事情呀。這樣一比較就可見這位大叔平常還是很注意自己形象來著。倒不是說在乎在別人眼里自己的形象,是一種真的自己穿給自己看,自己滿足自己審美的觀念。而我是堅持這種自己懂得寵愛自己的生活方式才正是悶騷的極致。為什么GUCCI 那么受追捧?LOGO 沒有LV 的大沒有LV 的明顯,可同樣有那么大幫忠實粉絲?專業(yè)時尚達人就曾說過:GUCCI 就是悶騷的代表。不張揚的情況下,那股騷勁已經釋放了來著。如果要把LV 比作大力道的降龍十八掌,那GUCCI 就是化骨綿掌好了。軟軟的照樣把你攻擊得趴下。
      
      村上大叔張揚嗎?不張揚。村上大叔高調嗎?不高調。
      
      可是村上大叔流行嗎?相當?shù)牧餍?。喜歡村上大叔的人甚至因為村上大叔而愛屋及烏去追捧爵士啊追捧美食的人多嗎?那是相當相當?shù)亩唷?br />   
      再來看看喜歡村上大叔的人。隨便拉出你身邊迷戀這個老男人的幾個出來綜合綜合看看。排除我這樣是不是明騷一下的,我可敢打賭5個當中至少4個是悶騷系的來著。
  •     關于村上春樹,覺得他的隨筆寫得很逗,趣味盎然.
      不動聲色的逗人發(fā)笑.
      而在笑過之后,那種尷尬就更加明顯了.
      真好
  •     今天一早起來,把村上春樹的《終究悲哀的外國語》讀完。書到最后,他解釋了這個題目的含義:“無論置身何處,我們的某一部分都是異鄉(xiāng)人(stranger),我們遲早都將在若明若暗的地帶被無言的“自明性”所背叛和拋棄”。林少華翻譯的這個“自明性”(說實話,讀到這個詞偶沒有直接明白),我理解為identity,根源于弗洛伊德所謂的ID,指對本我自我的身份認同、個人身份等。與村上春樹在文章中講的“私小說”之“私”,有相呼應的含義。
      
      作為小說家,村上春樹應該探究自身的能手。按他的話說,他并沒有能寫出好幾本小說的現(xiàn)實經歷。小說家應該是探索人性和心靈的職業(yè)。用文字寫作,就像是先將自己身體中的“私”語言,置換為另一種普遍使用的語言。而怎樣用另一種語言表達自己呢?村上說,經過一場場惡戰(zhàn),最終摸索出自己“折衷”的日語風格。他看別人的小說,也會發(fā)出這樣的感嘆:“果然是一場惡戰(zhàn)??赡苓@只是內心充斥著表達、訴說的強烈欲望的人的說法。
      
      似乎我們賦予語言的溝通壓力太大了些。兩種文化的溝通,第一步是語言。越是超越語言障礙的人,越是感到溝通的障礙是語言解釋不清的。村上春樹在一篇文章中寫道:不會用日語唱歌的人,即使掌握了英語,也不可能用英語唱的好聽。在另一種甚至是幾種文化環(huán)境下生活,村上感慨的不只是文化差異,而是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人類自身的孤獨。像《德州巴黎》那部電影里,所謂“人類永恒之孤獨”。
      
      今年奧斯卡熱門外語片《巴別塔》。偶還沒看。劇情介紹說是講文化差異種族問題的片子,像去年的《crash》切中美國的要害。不知道是否因為美國,才讓村上春樹有了這等徹悟。
      
      Ps:用手機給這本書拍了個封面照,作為手機的墻紙。屏幕一亮,便能提醒我,人類多孤獨,切勿生誤會?!菜闶菍Υ迳洗簶涞囊环N有力誤讀了,嘿嘿。
      
      舊愛新歡 @ 2007-01-28
  •     又做了去旅游背書回來的傻事了,,,
      
      這次背的是這本終究悲哀的外國語加村上的地鐵事件的采訪錄。兩本我都是怎么也買不到國內的版本,看到三聯(lián)書店有賣一下子興奮異常,忘記原本的計劃是買business的專業(yè)詞典,直接抱了去付錢了,,,
      
      2本用掉200多,又是豎版加繁體,又是賴明珠(我是林少華的堅定fans),但這些都不能阻擋我抱著書一路傻笑到晚上。
      
      以前還嘲笑過安妮寶貝書或者哈里波特一出就嗷嗷叫著去買的人,,,自己原來不過一丘之貉,,,
      
      恩,書本身,不大有趣。村上有點象我外婆,,
      
      我外婆老是喜歡說過去是多么多么好,吃的好,玩的好,人好,月亮也好。在外面吃碗大肉面也要說,以前這個只要5毛錢,肉還厚多了。
      村上就喜歡說,跑步是美國好,環(huán)境是美國好,大學是美國好,連知識分子都是美國好。
      然后再假猩猩的說一句,其實我不是特別要說美國比日本好。
      
      村上以往給我?guī)缀鯚o限寬容的印象,就在這些抱怨中有些削弱,,而我自己那么多年來卻一直在努力仿效他,,,所以不由有些傷心
      
      比較有趣的還是那篇終究悲哀的外國語。這里岔開來說句,,,
      
      如果忽略所有互相理解上的困難,你是想說一口流利的原汁原味的english,還是所謂chinglish呢。
      
      我們目前所有的高中教育,學習班的目標都是前者,仿佛這根本不是個問題。恩,當然我并不是說這有問題,但是我個人會更喜歡后者。
      
      恩,我是這樣想的
      
      在理解之上刻意去追求每個發(fā)音細節(jié)的同化,就仿佛在說,我的英語和英國和美國人已經一樣了,我是不是也可以算半個美國人或者英國人了呢。這幾乎是種獻媚的姿態(tài)了。
      
      其次,無論我的英語多好,我始終是中國人。那么,我親愛的外國同胞,如果說忽略掉我的背景對你是一種方便的話,,,恩,我是不會給你這種方便的,和我對話的每一秒鐘我都會讓你知道你是在和一個中國人說話,,,
      
      哎呀,越寫越得意了,,反正遲早要被揭穿,就自己先坦白了,我的發(fā)音就是超級超級爛呀
      
      
  •       當年很羨慕村上寫個小說還能混到國外大學住個一年半載的,很好奇這個經常旅居國外的家伙對那樣的生活有什么感想。這本《終究悲哀的外國語》比我看過的另外兩本隨筆集《旋渦貓的找法》以及《村上朝日堂卷土重來》更系統(tǒng)地介紹了旅居生活的點滴。而且,似乎更學究氣一點,《旋渦貓》給我的感覺是純粹的描述,但《終》則在描述里不知不覺地加進了許多判斷性的感悟。所以我不得不覺得……這本書不如其他的幾本散文集。
      
        一直以來,我覺得我喜歡村上,就是喜歡他那無所謂的態(tài)度,這樣也可以,那樣也未嘗不可,他自得其樂的堅強和寬容在書本里處處可以體現(xiàn)。但《終》里則有好幾篇出現(xiàn)了村上式的悲涼道理講述。其實好也罷壞也罷,許多東西該留個讀者判斷不是么……
      
        我想要么是一個長篇寫完,多多少少有點心靈的不塌實,所以體現(xiàn)到了隨筆集上?這個也強求不得,不過就本人而言,真的是更喜歡旋渦貓里自得其樂的村上來著。
  •     題外話兩則。
      
      John Lennon妻子的名字是Yoko Ono (大野陽子),Haruki Murakami (村上春樹)妻子的名字是Yoko Takahashi (高橋陽子)。兩人的妻子名字面都有一個陽子,稱得上是一種巧合吧。
      
      上海譯文出版的村上春樹作品(林少華譯本)的封面怎么老是千篇一律的調調,以至于一看到封面就會想“啊,那是林少華譯的村上春樹的作品吧?!薄K坪跏琴嚸髦樽g本的封面多樣且好看許多。
  •   ps,發(fā)現(xiàn)很多人可以記住樂手的名字小說家的名字電影演員和導演的名字云云,對我來說就很難.
  •   原來是這樣`~`
    跑步的人表示跑步與否不是一件很難理解的東西==~你把它復雜化了?
    覺得你想法是nJ和NP之間的區(qū)別,包括ls那句==~~(忽略這句~
    不過真的覺得多理解才會好~
  •   沒有覺得每天跑步的人奇怪到哪里去……
    就是與J無法心平氣和的相處……(J是寫計劃那個嗎?)就是覺得會被J嫌棄然后心里也默默地嫌棄回去!
    覺得每天堅持XXX=J=相處障礙
    如此而已
  •   每個作家都另外一面,這一面也許是黑暗的欲望的,反正是不為人知的。也正是因為這樣他才可以寫出更真實的東西。
    很多人提起村上就會說自己看過《挪威的森林》這本爛俗的書,實際上他們也沒覺得這書好到了哪兒去?!?Q84》要看完整個故事才能了解。
    早上好,小湉同學。
  •   說實話,挪我一直是只看了一半,也沒什么特別大的愿望想讀完它。我很喜歡青豆,特別喜歡
  •   喜歡看隨筆。。那隨性的智慧。。
  •   可是工科的那些孩紙,比如學計算機的,如果不學英語連入門都難啊。此外,很多有語言天賦的人學外語是不用耗費多少時間的,而且目的也可能很單純,比如僅僅是為了出國旅游的方便而已,拿來顯擺的畢竟只是極少數(shù)...呃,可能不占少數(shù)也說不定,哈哈。
  •   對啊 我也覺得人生很矛盾
    有時我想,我要把功利的想法都拋棄掉,畢業(yè)后找工作就堅持找自己最喜歡的工作,直到找到為止。
  •   我現(xiàn)在就是這么想的,可是真不知道有啥是自己喜歡同時又能做工作的……
  •   38套和蘇大...我無語了...
  •   寫的很有趣!
  •   果然又是沙發(fā)..Y真狠...
  •   我操,砸場子也不興你們這樣的吧~~~~~
  •   我悶騷..
  •   用詞很悶騷
  •   好多怪蜀黍
  •   2008-04-28 21:26:21 andegg  用詞很悶騷
    嘿嘿,越悶是為了越不悶
  •   悶騷是摩羯座人的基本品質。。。呵呵
  •   村上就是悶騷軍的表率瓦`
  •   果真我也很悶騷??!哈哈
  •   其實平心而論我有時候也很悶騷的
  •   LS 你才18歲??? 囧
  •   "不是我挑剔" ,在美國大概換了近10家理發(fā)店, 每次剪完我都懊悔不已...剪發(fā)實在難啊
  •   hahhhhh ,ls 很有先生的風骨哈
  •   我始終對村上沒有愛
  •   恩,,其實我也不覺得他是個特別優(yōu)秀的作家
    但,,他教了我怎么做人,,,用最惡心的話就是這么講,所以永遠放不下
  •   一本哪都有賣,一本翻好了快出了,你真是。。。有意思啊。。。
  •   他也并沒有說美國什么都好。還是有很有趣的東西的。近年的作品同以前比,更多了點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感,還是滿值得好好讀的。
  •   ,,,好的,我會去好好讀的
  •   為什么你評的是林少華版。。
    然后么,關于口音問題,我情愿自己說的法語充滿語法錯誤且詞匯量貧乏然而沉醉在法國人“你只來了1個月?你法語說的太好了!”的稱贊中,也不要像詞匯比我豐富講話比我完整的日本同學……
  •   在圖書館里借過終將悲哀的xx,然則 好像只記得一個馬拉松的故事了...
    恩,主要是想說...跑去買有簡體版的港版書的同學...果然是...粉絲啊...
  •   恩,你可以叫我村粉
  •   英文六級兩次59的人飄過。。。
    莫非你們都在外國么?
  •   忍不住又想炫耀下
    英文專八良好的人飄過~~
  •   地球啊。
    爆炸吧。。。
  •   這個別太想不開,沒什么面子問題拉,你看人家老外學中文還不是力求字正腔圓。他們要學中文發(fā)音更難的,但是很努力說正。
  •   終究悲哀的外國語 在北京買到的 前段時間逛書店 無意間看到的
    翻看后覺得很不錯 又不貴 才15塊
  •   哈哈 不喜歡啊 不喜歡。
  •   我想學英式口音!你懂嗎,在美國講英國話。
  •   他自得其樂的堅強和寬容在書本里處處可以體現(xiàn)。
    ========
    agree:)
  •   我覺得我喜歡村上,就是喜歡他那無所謂的態(tài)度,這樣也可以,那樣也未嘗不可
    呵呵,或許就是這樣被帶壞了,,,現(xiàn)在家里村上的小說一本都沒了,,隨筆倒是瞞全的,,,漩渦貓我也超級喜歡呀
  •   忍不住說一句,是小野洋子哦。。。Orz
    最后一段同意。
  •   o.是小野不是大野:P
  •   怎么變 大野了
    - -!
  •   是小野洋子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