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烏鴉

出版時間:2012-3-9  出版社:聯(lián)經(jīng)  作者:遲子建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要來的終究會來,要死的終究會死,只是遲早而已。《人民日報》、《人民網(wǎng)》年度影響力十書《當代》雜誌年度最佳小說新浪中國年度「十大好書」《綠茶書情》一年一書!中國大陸當代最重要的小說家──遲子建(三屆魯迅文學獎、第七屆茅盾文學獎、澳大利亞「懸念句子文學獎」得主)最新長篇小說帶領讀者進入大災難籠罩下的城市再現(xiàn)百年前哈爾濱鼠疫生死傳奇!

作者簡介

遲子建
1964年元宵節(jié)出生於漠河。1984年畢業(yè)於大興安嶺師範學校。1987年入北京師範大學與魯迅文學院聯(lián)辦的研究生班學習,1990年畢業(yè)後到黑龍江省作家協(xié)會工作至今。1983年開始寫作,已發(fā)表以小說為主的文學作品達五百餘萬字,出版有六十餘部單行本。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樹下》、《晨鐘響徹黃昏》、《偽滿洲國》、《越過雲(yún)層的晴朗》、《額爾古納河右岸》,小說集《北極村童話》、《白雪的墓園》、《向著白夜旅行》、《逝川》、《白銀那》、《「朋友們」來看雪吧》、《清水洗塵》、《霧月牛欄》、《踏著月光的行板》、《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散文隨筆集《傷懷之美》、《聽時光飛舞》、《我的世界下雪了》、《遲子建散文》等。出版有《遲子建文集》四卷、《遲子建中篇小說集》五卷以及三卷本的《遲子建作品精華》。曾獲得第一、第二、第四屆魯迅文學獎,第七屆茅盾文學獎,澳大利亞「懸念句子文學獎」等多種文學獎項。作品有英、法、日、義大利文等海外譯本。

書籍目錄

一 出青
二 贖身
三 丑角
四 金娃
五 捕鼠
六 蝴蝶
七 桃紅
八 燒鍋
九 過陰
十 離歌
十一 道臺
十二 殉葬
十三 煙囪
十四 典妻
十五 冷月
十六 口罩
十七 封城
十八 灶神
十九 分糖
二十 焚屍
二十一 晚空
二十二 回春
後記/珍珠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白雪烏鴉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9條)

 
 

  •     讀書很少,也沒有看過《額爾古納河右岸》,在圖書館偶遇《白雪烏鴉》,決定了解一下遲子建。
      
      1910年東北鼠疫這一小段歷史,我并不熟悉,于是這個故事整體而言,是比較吸引我的。文中涉及到的人物很多,但是感覺簡潔之余,略欠缺深度,尤其是底層之外的其它人物。
      
      印象很深的是,行文中有很多比喻和擬人的手法。也許只是對寫作風格的不適應,我認為有很多地方的比喻是不必要的,甚至有些累贅。恰到好處的比喻,可以錦上添花,但是如果所到之處,必留痕跡的大量比喻,讓我無法消化。
      
      總體而言,還是喜歡的。
  •      《白雪烏鴉》是一部描述災難的小說,遲子建卻在書的后記中寫道:我要撥開那累累的白骨,探尋深處哪怕磷火般的微光,將那縷死亡陰影籠罩下的生機,勾勒出來。
       這就是遲子建作品中“永遠懸著的溫度計(余華語)”,丈量著人性的溫度。災難中也總有微光讓人動容。
      
       從《鬼魅丹青》開始,《世界上所有的夜晚》、《逆行精靈》、《秧歌》、《越過云層的晴朗》,到《偽滿洲國》、《白雪烏鴉》,還有我一直沒來得急看的《額爾古納河右岸》,在她的作品中,我感受著從容、堅韌。
       好像深深的海洋,靜的海面下暗流洶涌,波瀾不驚的海面卻總有海鷗飛舞。
      
       那些海鷗是她筆下的孩子們,好像,《偽滿洲國》的開頭:吉來一旦不上私塾,就會跟著爺爺上街彈棉花,這是最令王金堂頭疼的事兒了。那里面的孩子叫吉來。
       《白雪烏鴉》里孩子叫喜歲。
       在她的筆下,孩子是生活里的光,有了孩子,生活總是可以繼續(xù),而無論怎樣的苦難,總會過去。
      
       我是個喜歡情節(jié)的人,遲子建的小說里,情節(jié)永遠不是主角。但我喜歡她描述的街景,喜歡她筆下的榆樹,喜歡她的月光,喜歡她的漠河、加格達奇、哈爾濱。在她的平緩從容的語調(diào)中,我感受得到書里面人物呼吸的溫度。
       喂豬君對我說過,我們要去漠河看一看,一起看遼闊祖國大地上的第一縷陽光。
       她的筆下生出的那個世界,讓我們向往。
      
      
       《白雪烏鴉》的最后,在那個溫柔的春夜里,王春申撫摸著黃貓的毛發(fā),眼睛濕了,說:不認識我了?原來不是一家人嗎?
       在遲子建的筆下,那些他或她,總是能與世界和解。在北極村上空、哈爾濱上空、世界任何地方的上空懸掛著的月亮下,在飛舞的雪花、婆娑的林影、輕盈撫過臉頰的風中,在遼闊寬廣富饒的土地上,憑借著對生命體驗的從容,我們一定會與世界和解。
      
      
      
  •      很細致,描繪了民初東北的市井風情,然而僅僅是描述,最后才談到一點點大的歷史背景,并且草草結束,很多人物在前面出現(xiàn)了以后,就沒有后文了,遲子建駕馭紛繁復雜的線索還是有些吃力,這部作品看來就像一篇擴充了的《故事會》作品,和名氣相差太遠。
  •     遲子建說,她寫這本書不是想塑造英雄伍連德,只是想記錄瘟疫深淵中人性的光輝??吹臅r候,心頭被蒼涼籠罩,卻也總有脈脈溫情在心底浮動。往日鮮活的傅家甸在死亡的重壓下沒有沉寂下去,依然有隨時可能萌發(fā)的活力潛藏其中。當冰凌融化、凍土消融,每一個靈魂,都找到了自己的天堂。。。
  •     這本書我花了一上午的時間看完,看的時候,因為室外冷空氣的光臨,我裹緊了被子。
      很流暢的寫,很享受地看,因為對遲子建比較熟悉,她的黑土地,她的北極村、她的父親、她的愛人等等,我關注她,無論如何不想她的笑容背后讀出蒼涼和悲愴。
      她說寫這本書很壓抑,文字比較精致。我覺得文字確實精準些了,這只能說在她的風格上。比比王安憶的《鴿子》,席慕容的《貝殼》我覺得遲子建的文字只能往男性的通俗、大氣上去靠,她的文字遠遠沒有人家那么細膩和強大的自圓其說能力。
      書中的人物悲情,極濃烈的生存力??晌乙廊粚Υ说慕Y論是盲目。
      我經(jīng)歷的父親的死亡,我們至今沒有一個人愿意主動去揭開父親生命的最后時刻。當一個人可以從容不迫地選擇描寫接近死亡的一瞬,這不是冷靜就可以做到的。
      我們中國人大都隱忍地茍活,可宜真實面對苦難和苦痛,可不敢真切地面對死亡。
      國外人一貫的思維,認為人的死亡是將生度之外,獲得超然,獲得解脫。這是從死者的角度出發(fā),他或她遠離了人世的束縛。
      而我們中國人的想法不是從他者的角度出發(fā),僅僅是從自我的角度出發(fā),我活著,那么他或她跟我一樣也活著,這就是平等,這就是平衡,這就是我們大家都可以接受的。
      追根到底,每個人的生命是屬于個人的,盲目地追求生的平等是做不到的。
      
  •     《白雪烏鴉》
      
       最近讀了好幾本“老”作家的新作品,感覺都比以前成熟了很多,都不錯,像張承志的《敬重與惜別》,像楊爭光的《少年張沖六章》,這一本也是。十多年前讀遲子建的書,感覺沒留下什么印象,那時候一下子冒出來一批新生代作家,留下印象的是池里、方方、馬原、洪峰,別的都一點一點模糊了。模糊到只記住了遲子建一個名字,都沒記住讀過了的小說和文集的名字。
      
       不過這次遲子建的確沒讓我失望。在介紹中看到這樣的歷史題材作品,就沒抱太大的希望,這樣的題材處理好就不錯了,別奢望精彩,因為畢竟題材在前,嚴重地束縛了作者的空間,還能夠要求什么呢?
      
       可是《白雪烏鴉》還是讓我很喜歡,寫哈爾濱的鼠疫,里面從清政府的高層,到親差醫(yī)官伍連德,到傅家甸里面的小民王春申、翟芳桂、紀永和、賀威、翟役生、傅百川都寫得很生動,都很難放到一個類型中,能說開旅店的王春申嗎,不能,也不能說是車夫王春申,就好象翟芳桂不能說是妓女翟芳桂,翟役生也不能說是太監(jiān)翟役生。每個人都很復雜,復雜才真實。
      
       看了遲子建的介紹才知道,為了寫這部小說,她查了一百年前,哈爾濱的各種報紙,各種資料,了解當時的風俗人情,了解當時做馬車要多錢,當時的一盧布和多少銀子,這些細節(jié)還原了當時的哈爾濱,讓小說不僅僅停留在鼠疫當中,也為我們呈現(xiàn)出一百年前的哈爾濱生活。
      
      
      
  •     相比起《偽滿洲國》里如潮水般起伏不定的人物命運變換,《白雪烏鴉》更像是一場為了引出“死亡”之局而艱難行進的悲愴敘述。同樣是講述史實,《偽滿洲國》如同一場氣勢宏大的合唱,悲哀中依然有一份流動的希望;《白雪烏鴉》卻是中國古典樂器的低微獨奏,讓人在沉默之余,體味了更多的蒼涼和哀慟。
      去年十月出版的《白雪烏鴉》無疑是先聲奪人的。上市后不久,即被新浪網(wǎng)投票選為2010年度圖書之一。這本封面圖樣異常簡潔的小說,其實為我們搭建了一個底色黑白的巨大舞臺,舞臺上演出的戲子們共同講述了百年前的冬季發(fā)生在哈爾濱傅家甸的一場特大鼠疫災害。在這場自然災害中,這方小小舞臺上的勞動人民,從勤懇的馬車夫到俄國來的美麗歌女,從清末落魄的太監(jiān)到力挽狂瀾的醫(yī)學專家,他們置身于鼠疫無情的洪流中力圖游到生存的河岸,每一次與疫情的較量,都要眼見親人被急促的命運漩渦卷入無光的海底,卻無能為力。當悲哀痛楚在一場不得已而為之的大火中升華為明亮的祈盼,整出時代大戲終于在千瘡百孔的希望中落下帷幕。
      我更愿意將《白雪烏鴉》看成一部非標準格式的劇本。遲子建對整出戲的布局給出非常鮮明的框架——“埠頭區(qū)是刀馬旦,熱鬧,華麗……新城區(qū)呢,是唱悲戲的生角,安閑氣派,韻味十足……傅家甸,就是鼻梁上涂了白的丑角,自在舒適,讓人心生歡喜?!鄙衿嬷幵谟冢髡呤峭ㄟ^“喜歲”這個少兒形象來對這一構架進行的解讀的。如此一來,整出戲劇的角色設置就多了幾分天真的童性,沾染上了似有似無的溫暖感覺。而比對到客觀現(xiàn)實中遭遇鼠疫洗禮的弱小城市,無疑,這樣不知世事艱難的“童心”反而讓人橫生出諸多憐惜和傷感——現(xiàn)實,并不是你想得那樣有聲有色??!
      我總是青睞遲子建筆下那些活潑熱鬧的天真孩童。在《白雪烏鴉》里,“喜歲”的形象,無疑又是遲子建對童真的細膩構建與回顧。遲子建給了喜歲一樣不一般的愛好——愛扮演戲劇里的丑角。喜歲愛扮丑角,是因為只有丑角上臺時,他那滑稽的面部形象以及搞怪的表演,才能給觀眾帶來笑聲。喜歲想給大家?guī)g樂的愿望,鮮明折射出了在壓抑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得不到自由成長的幼小心靈,對掙脫苦悶現(xiàn)實的沖動與渴望。這份年幼不羈的天性,從家人將喜歲送進戲班子,喜歲卻不務正業(yè)只愛翻翻跟斗,不認真學唱戲;以及后來連唱戲也不再繼續(xù)學習,哼著唯一學會的“報燈名”,選擇了更自由的賣報營生來獲取四處走動的快樂中,可見一斑。
      喜歲雖然淘氣愛玩,但他善良純真的本性卻在多個細節(jié)中閃爍光輝。比如從皇宮中出來的太監(jiān)翟役生,因為缺失了男性器官而時常逗玩喜歲的小雞雞,喜歲雖然厭惡,但最終還是對他的悲哀表以同情;他給隔離在車廂上的人們送去吃食的時候,不忘家里缺了祭神的干草,為了幫母親分憂而從里面偷出一些干草來……這一切都讓喜歲的品性變得溫暖人心,備感欣喜。令人最為動容的,是在喜歲的祖母染病去世后,喜歲面對突如其來的死亡,在為祖母送葬的路上報起了燈名。他的用意很簡單,這燈名是用來指引祖母通向陰間的路標,他愿意用自己的唱詞為祖母點亮陰間的道路,送她最后一程。在這樣一個細小而極富悲劇美感的場景中,喜歲的唱詞瞬間升華成為了一首時代的悲傷挽歌。在喜歲這樣的年紀,他分明應當肆意享受童年的快樂,明明應當具備“我是賣報的小行家,一面走一面叫”的歡欣姿態(tài),他卻為死者奏響了無意學會的戲曲。童聲演繹的曲調(diào)不僅透著最原始的留戀,也正是這份發(fā)自肺腑的原始,點破了人們不愿直面死亡的恐懼和無奈。正如遲子建在書中所言“在烏煙瘴氣的街市間,在狂風暴雪的鞭打中,兒子混成人了”。喜歲在倉促的時代災難中被迫成長,原本應當細膩鋪展的童年時光被硬生生切去棱角,笑聲不再,溫暖不再,喜歲僅是一個在悲劇時代中身不由己、不由自控的弱小角色,而這樣的身份,又何嘗不是所有遭遇災難侵害的人們的無助彷徨的縮影呢?
      喜歲的“丑角”充滿了悲劇性的隱喻。在強勁的災難面前,他的形象的確如同舞臺上的跳梁小丑。命運僅殘酷一笑,就中斷了他的演出。喜歲陪父親在伙房過了一夜,因染病而一睡斃命,死時母親于秀晴在隔離病房,父子陸續(xù)斷氣時,她未在他們身邊。書中給了喜歲一個非常華美的謝幕——在于晴秀的夢中,喜歲勒緊繩后,白馬縱身一躍,四蹄騰空,帶著喜歲,一直飛向白云之中。簡單的白描,卻鮮明突出了災難困境中親人間互相感知的溫情以及死亡不息的暗示。我就是在讀到這一處的時候濕了眼眶,于秀晴滾燙的眼淚也好似滴到我的心里,因為這一次的失去,是那樣突然而徹底,讓人忍不住自問,“喜歲”不在了,“喜慶的歲月”是不是真的就此消亡了?作者通過這樣一個小人物的重點刻畫,把一個時代的動蕩投影到一個人的成長中,喜歲無疑承擔了那個時代所有人難以承受又不得不承受的生命之輕。
      這本《白雪烏鴉》比對起遲子建以往的作品,白描更多,情感著力點更細密,歷史場景的搭建和人物情感的梳理呈現(xiàn)更分明的辨識度。正如封面所繪,在一片濃黑的翅膀中,壓抑的氣氛從四散的羽毛中紛紛傳遞出來,但畢竟,還有一片純白陪伴在這陰翳之旁,黑白兩色的舞臺背景是無從改寫的史實,唯有幸存下來的人們?yōu)樗廊サ墓嗜撕煤蒙?,那么在腰封上所言“每一個靈魂,都有自己的天堂”,這樣的愿望最終才能實現(xiàn)。
      
  •     瘟疫來了,命如草芥,揮手就沒了.著書寫傳,是為了這發(fā)生過的,存在過的,轉瞬即逝的一切,可有深意,可有更持久的生命?或者就是,把他們飄忽的魂靈,送進天國。
      作者心地溫暖,落筆有情,但好比一幅錦,圖案不是不美,構圖不是不巧,色澤不是不雅,卻沒有penetrating的力量,一切都浮在最上面,輕飄飄的靈魂,沉不下,飛不起。
      某人說歷史小說經(jīng)常會有這個問題,有鋪展沒深度,大約歷史素材看得太多,會妨礙到深入想象。
      
      這位作家還是最擅長寫中短篇 -- 寫中短篇,跟長篇小說需要的不是同一種創(chuàng)造力。短篇需要的是迸發(fā)的好點子,激越的細節(jié),執(zhí)著一念,或悲天憫人,或快意恩仇,提住一口氣把故事講完即可。戛然而止,意猶未盡最好。
      而長篇會暴露作者整個的人格——你有多深厚,多寬廣,多偏執(zhí),情感多么充沛,這些自不必說,一些不知所以的,莫可名狀的東西,也會在筆墨間留下印跡,讓讀者看到影子,因而“喜歡”,或者“不喜歡”,卻說不出所以然。
  •   一切都浮在上面,輕飄飄的靈魂,沉不下,飛不起。
    我跟你的感受一樣,總體來說還是沒有深度。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