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2 出版社:聯(lián)經(jīng)出版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詹姆斯?布坎南 譯者:顧蕭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布坎南的這本《自由的界限》發(fā)表於1975年,是他少有的幾部獨立發(fā)表的專著。該書篇幅雖不大,卻系統(tǒng)總結了公共選擇理論的基本理念﹑思路和核心觀點,讀者不僅可以從中看到當代這一著名的經(jīng)濟理論的概貌,而且還可領略其中深刻的政治﹑經(jīng)濟和法律哲學意蘊。
布坎南以精辟的分析和闡述提出了自由的界限問題,即絕對個人權利的基礎上的自願交換並不能解決公共物品的提供問題,而政府權力的無窮擴大更離公共選擇相去甚遠。他儘管沒有像政治學家那樣提出詳盡的改革方案,但在原則上闡述了其基本思路,即真正的憲章改革,拋棄立足于小敲小打的實用主義的傳統(tǒng)思維,從根本憲法制度上進行改革,實現(xiàn)真正公正的公共選擇。這一理論儘管是在數(shù)十年前提出的,其時代背景肯定發(fā)生了變化,但其基本思路對於今人的啟發(fā)作用毋庸置疑。人們?nèi)匀辉谑袌雠c政府萬能的兩極之間波動,卻並未能真正找到並踐行可起釜底抽薪之效的社會改革道路,實現(xiàn)真正的社會民主。
作者簡介
美國著名經(jīng)濟學家,公共選擇理論代表人物,1986年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得主。1919年生於美國田納西州,1948年獲得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1969﹣1983年任喬治亞工學院經(jīng)濟學教授,自1983年起任喬治?梅森大學教授。代表作:《同意的算計》(與吐羅克合著,1962)、《公共物品的需求與供應》(1968)、《公共選擇理論》(合編,1972)、《自由的界限》(1975)、《赤字中的民主》(合著,1977)、《賦稅的權力》(合著,1980)。他是美國公共選擇研究中心的創(chuàng)辦人(1969)和主任。譯者:顧肅,南京大學哲學系及法學院教授,研究專長為政治、經(jīng)濟與法律哲學。1955年生於江蘇省﹐1989年獲得南京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於1983﹣86年就讀於美國杜克大學哲學系﹐1995﹣96年任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人文學者。代表作:《科學理性論》(1992)、《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1994)、《羅爾斯:正義與自由的求索》(1999)、《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留學美國的思考》、《現(xiàn)代西方社會思潮史》(2000)、譯著《中國政治》(1994)。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