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說詩

出版時間:2005-11  出版社:聯(lián)經(jīng)出版  作者:高陽  頁數(shù):299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詩史」的明暗兩面
  高陽
  拙作「高陽說詩」,承聯(lián)副推薦,角逐本屆中山文藝獎,謬膺「文藝理論」之選,慚感交併之餘,更深感有一分責任,必須闡明「高陽說詩」之何以可視之為「文藝理論」?易言之,我必須指出「高陽說詩」中,有些一甚麼「文藝理論」?首先我要聲明:拙作只是若干篇讀詩心得的結(jié)集,初無意於在詩的理論上有所創(chuàng)建;但結(jié)集問世後,有一位朋友向我說:「由你的分析來看,中國傳統(tǒng)的詩,可通過運用典故的手法,來隱藏歷史的真相或者個人的感情與祕密。這是任何國家的詩,所辦不到的事;同時也是擴展了中國傳統(tǒng)的詩的內(nèi)涵與功能?!?br />  真是所謂「不知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亦就是成語所說的「當局者迷」。我脫離「高陽說詩」作者的地位,來看「高陽說詩」,自覺對詩的理論法則,不無闡發(fā),我在無形中提出了一個有關(guān)中國傳統(tǒng)之詩的功能的看法,如我友所言:「通過運用典故的手法,來隱藏歷史的真相,或者個人的感情與祕密?!?br />  以詩與歷史的關(guān)係來說,像杜甫那樣:「善陳時事,剴切精深,至千言不不少衰,世號『詩史』?!鼓耸且栽姷男问絹韺憵v史。寫史本有直筆、曲筆、隱筆之分;杜甫的詩史,類多直筆,間有曲筆,但另有一種用隱筆來寫的詩史,古人以吳梅村為巨擘,近人則陳寅恪獨步。如果個人的感情與祕密,因其特出的成就與特殊的地位,亦可視之為歷史的一部分,則李義山的詩更值得我們珍視,他的刻意隱藏真相,使得他的詩具有一種罕見的深邃幽窅,綽的朦朧之美,而又能寄託無限深情,為詩的藝術(shù)上的一種偉大的創(chuàng)造。
  於此可知,所謂「詩史」有明的與暗的兩面。我不敢說,這是我的創(chuàng)獲,因為古人原有「寄託」之說。不過,至少我已用具體的例證,表明了在這方面的理論,大有探索的餘地,甚至可發(fā)展為一套完整的體系。當然,我現(xiàn)在只不過是為這套理論體系建立了一個立足點。
  下面就我在「高陽說詩」中,可以尋繹出來的理論,作一概略的序言。
  首先,我們要問,為何要將真相與祕密隱藏在詩中?當然是有決不能秉筆直畫的原因在內(nèi);而此原因不外乎:怕觸犯時忌而賈禍,或者公開個人的祕密,會傷害到某一個人,不得不有所隱韓。前者如吳梅村的「七夕感事」後者如李義山的「無題」。
  「七夕感事」是一首五律,寫鄭成功與張蒼水在順治十六年,率義師入長江,攻金陵的「江上之役」;此役為反清復(fù)明功敗垂成的一大恨事,遺民志士無不痛心。如直書其事,立即便有殺身之禍,因此,吳梅村用赤壁鏖兵的故實來紀事抒感。義師與清軍的兵力為十七對一之比,與曹操征吳相似;結(jié)果優(yōu)勢兵力的一方大敗亦相似。起句「南飛烏鵲夜」,典出曹操「短歌行」;結(jié)句「眼見孫曹事,他年著異聞」,以孫曹的故事,掩護中間兩聯(lián)所寫的鄭成功兵敗的真相,復(fù)又寫出欲哭無淚的心情,卻只得一首五律四十字。詳見拙作「『江上之役』詩紀」。
  李義山的「無題」詩,關(guān)於七律部分,其實是難以命題,響時從缺,非製題有一體日「無題」。義山曾有與妻妹熱戀,而又遭受誤解的難言之隱,「牡丹」詩中的「朝雲(yún)」,原指「小姑居處本無郎」的巫山神女;而族義山者讒於令狐綯,說是與他的姬妾有染,由於南北朝洛陽有巨家歌伎名朝雲(yún),所以令狐綯不能無疑。李義山如果公開了真相,自可關(guān)謠,但那一來會傷害已嫁的妻妹,且反坐實了「儇薄無行」的惡意指責。此為難以標題的苦衷;而詩中描寫的事實固甚清晰,其次序如下:
  一、「牡丹」一題:此為義山極自賞之作,故自長安寄隨姊而居於其家的妻妹,以冀見賞。
  二、「相見時難別亦難」:歸洛陽知妻妹將嫁,且為其妻所隔離,因作此詩,命婢女致意。
  三、「來是空言去無絕蹤」:片面訂後約,並望與妻妹一晤,竟無回信。
  四、「鳳尾香羅薄幾重」:由遙見趕製嫁衣寫到次日送嫁,知妻妹已變心。
  五、「重帷深下莫愁堂」:送嫁之日,回憶往事而失眠。
  六、「昨日」一題:妻妹既嫁,則夫婦琴瑟復(fù)調(diào),慰妻亦自解之作。
  七、「颯颯東風細雨來」:事後方知妻妹迫嫁的真相。當義山在長安作「牡丹」詩時,其家有年少者作客,妻妹與通;義山之妻因作主許妹為此人次妻,趕製妝奩遣嫁,俾絕後患。
  以上分析,略見於拙作「『錦瑟』詳解」,並又另作玉谿「『無題』詩案」一文,收入「高陽說詩」增訂本中。從來以為李義山的「無題」詩,寫其不遇自傷;而不遇之故,在於他「叛牛投李」,致為令狐綯所棄。義山是「東閤無因得再窺」的小官,何致牽涉及於有關(guān)朝局的「牛李黨爭」?但因「無題」詩中所描寫的情事,無由索解,以致千古傳疑。如果詩史明暗兩面的理論能夠發(fā)展為完整的體系,則不僅豐富了詩的內(nèi)涵,開拓了史的領(lǐng)域,而且據(jù)此理論去詮釋古來的詩中名作,欣賞的層次提高,將益顯李、杜以來大詩人的萬丈光芒。
  得獎的原因,不外肯定其成就;鼓勵其未來兩者。對我來說,當然是鼓勵;但使行有餘力,我將從考據(jù)唐來以來詩的本事,研究運典的技巧,來說明詩史的明暗兩面。但願有一天,我有足夠的學養(yǎng)在中文系中開這樣一門課。

作者簡介

  高陽
  本名許晏駢,字雁冰。史魚、高陽是筆名。1922年3月15日生於杭州。許氏為錢塘望族,自清雍正直至清末,共出過三位翰林、四位舉人,是書香世家。
  高陽於1946年隨軍來臺,曾任中華日報主筆、總主筆,中央日報主筆等。
  高陽寫作生涯始於1951年,1962年發(fā)表第一部歷史小說《李娃》於聯(lián)合報,一鳴驚人?!逗r》及《慈禧前傳》確立他當代首席歷史小說家的地位,對《紅樓夢》的研究亦成一家之言,讀者遍及全球華人世界。
  高陽於1992年6月6日病逝。

書籍目錄

增訂本序
說杜甫詩一首
白日當天三月半
釋「藥轉(zhuǎn)」
「錦瑟」詳解
清初詩壇「祭酒」吳梅村
「江上之役」詩紀
箋陳寅恪「王觀堂先生輓詞」
「雙山」一手陳寅恪
「金縷曲」始末
納蘭成德的詞及論詞
莫「碎」了「七寶樓臺」
「無題」詩案
董小宛入清宮始末詩證
「詩史」的明暗兩面
附錄
墮胎可以入詩嗎?
李商隱「藥轉(zhuǎn)」「碧城」二詩之謎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高陽說詩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從當當網(wǎng)上買的《高陽說詩》,價格80元,是聯(lián)經(jīng)出版社的豎體排版,繁體字。遼寧教育出版社也曾經(jīng)出版過,可惜從淘寶網(wǎng)上找到9成新的二手書包括郵費也要30元左右,所以一狠心就買了聯(lián)經(jīng)版的。

    從很早看《乾隆韻事》開始,就知道高陽了,記得那時鄰居二嬸還把乾隆念做戈隆。后來拉拉雜雜的買了不少高陽的書。高陽的紅樓系列,胡雪巖系列,慈禧系列都有,這幾部寫的好到了極致,從中及了解了歷史,也弄明白了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還有高陽的那些考據(jù)論證之類的文章讀起來也很有意思,因為他句句都有出處。象《清朝的皇帝》、《明朝的皇帝》等等。但是小說寫的太多了,有些小說寫的過于瑣碎,一件小事有時翻來覆去的薄皮抽筋的說,讓人讀起來欲罷不能,讀完了又感覺浪費時間不值得。

    高陽的書太多,宮闈系列、軍閥系列、青樓系列等等,讓占有欲強的人不得不一本本搜集,買來好湊齊整套。

    對高陽不感興趣好幾年了,但是這本《高陽說詩》一直想買沒買到,偶然記起,從買上趕緊搜來買下,準備好好讀讀。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