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湖春夢

出版時間:1996-12-1  出版社:聯(lián)經(jīng)  作者:蕭麗紅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一個小鎮(zhèn),許多飲食男女,過著平?;虿黄匠5娜兆?,半個世紀,三代人起落悲歡、浮沉笑啼。蕭麗紅以她特有的舒緩而優(yōu)雅的敘述方式,描繪這些人的喜怒哀懼愛惡欲,同時汭入刻畫人生的變或不變的情義-執(zhí)迷或了悟、低眉或吐氣、不仁或願意…。從世俗面來看,《白水湖春夢》是一組史詩,長長短短的詠嘆調(diào)串合了五十年的「庶民風」,這是臺灣的國風,三代人用血淚譜出來的民謠。而這小鎮(zhèn)「白水湖」,究竟已不限定於嘉南平原西北方的布袋,它是庶民集體記憶中的代表性地點,它可以轉(zhuǎn)換至恆春、車城,也可以轉(zhuǎn)換至蘇澳、淡水。
從超凡面來看,《白水湖春夢》全方位的敷衍了一段禪經(jīng):「說一切有悉皆如夢。說諸欲樂無有的滋味。知諸眾生皆無有我。知一切聲悉皆如響。知一切色悉皆如影。」所謂春夢,正是無盡春華無盡夢,幾人陶醉幾人醒,堪憐眾生,總是「繩愛尋先紙上鑽,不能透處幾多難。忽然撞著來時路,始覺平生被眼瞞?!?br />世俗的與超凡的,庸凡的與高貴的,在蕭麗紅筆下交揉相容,毫無衝突矛盾。沉潛悠久,原來是有道理的。不論是讀《白水湖春夢》或讀蕭麗紅這人,我的感覺同是:打滾一場,渾身無泥。
具有這般人各特質(zhì)的作家,鮮見。自《桂花巷》以至《千江有水千江月》以至《白水湖春夢》,蕭麗紅此一特質(zhì)都自自然然滲透在文字中,等閒或非等閒之人皆學不來的,也因此我極貴重蕭麗紅的作品,也因此她的作品我至少都讀過兩遍。

作者簡介

蕭麗紅
1950年生,嘉義布袋鎮(zhèn)人,目前專事寫作。曾以《千江有水千江月》獲聯(lián)合報長篇小說獎,並入選文建會中書西譯計畫。代表作有《桂花巷》、《千江有千江月》、《白水湖春夢》等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白水湖春夢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6條)

 
 

  •     為了安安靜靜地看完蕭麗紅的《白水湖春夢》,我躲進了圖書館。本來是帶在身邊,趁坐車的時間看的,看了一半就覺得做錯了,這書必得安安靜靜一口氣讀完才好。于是,下了車,家也沒回,就躲進圖書館去。
      
      這冬日午后,暖陽正好,梅花也在窗外一點點地開了。還記得初讀蕭麗紅的《千江有水千江月》的情景,真是讀后久久不能呼吸,覺得那書里人、事、物、情樣樣都好,清清淡淡的,卻都是至善至美。于是此回臺灣之行,再買一本《千江有水千江月》繁體字版,送予糖MM。此時書架上,恰并排放著蕭麗紅另一本作品《白水湖春夢》,我依稀記得蕭的作品簡體字僅引進了《千》一本,便立即納入購物袋中。
      
      
      書后錄臺大教授評《白》一書,起句即引鄭愁予詩:“自從有了天窗,就像親手揭開覆身的冰雪----我是北地忍不住的春天?!贝搜哉?《白》書恰如這一扇天窗,為我們打開了“忍不住的春天”。
      
      
      《白》書仍用蕭麗紅熟悉的家鄉(xiāng)俗語(其中不少普通話罕用文字,不得不在書中另外加注),講述白水湖一鄉(xiāng)三代人生活、感情的零零種種。讀罷讓我再悟方言在中國語言史中重要地位,尤其南方諸語,其文白間雜的程度之多,生生給文字平添一層古樸的哀愁。而此回,蕭麗紅在鄉(xiāng)里鄰人的瑣碎生活中,暗藏一大歷史、大事件,即日據(jù)時代結(jié)束后的臺灣,發(fā)生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流血事件“228浩劫”。在這個大事件中,白水湖的一位老師和一個醫(yī)生突然失蹤,他們的“蒸發(fā)”給他們的家人、后代造成了不能彌補的痛苦。村中所有的人都在各自平淡的日子里生活著,可每個人都有自己無法言說的痛苦。給人看相的相士,有一天頓悟,把名字改成“不來”,從此再不給人看相算卦。他自知人生就是沒有終止的輪回。殺豬的心里比豬苦,接生婆看破愛恨情仇,一代代人走進這“無盡的春華”“無盡的夢中”,又都在用自己的一生默默抗爭。
      
      
      小學校長的女兒和從小失蹤了父親的小學老師萌生了愛意,可是兩個人都知道這是沒有結(jié)果的癡夢。見了面不能講,信不能寫。只在女人決定要聽從父母之命的時候,偷偷約著在幾里外的小電影院看了場電影,散場后,男的用自行車載了女的一路,最后互相道一句珍重。兩個人的心就此平復,因為除此以外,怎么做都是痛苦。
      
      
      這小村莊,幾家人,男男女女都是極普通平常的,卻是每一個人都有超出市俗的高貴品質(zhì)。在集市上,在小巷里,在村口,在海邊,生生世世、人生百味都鮮活而平靜地擺在你的面前。而你回頭想來:哦,原來它們都是有道理的。文學不能離開人生,人生也少不了文學?!栋姿簤簟纷屛覀冊俅螌徱暼松?咀嚼文學。
      
      
  •     庶民的參禪,卑微又固執(zhí)的。
      
      一本說教的書,它居然可以以低于你的姿態(tài),一面頭頭是道地說教著,一
      
      面描寫著那些人性里消逝許久的淳樸。讓你丟亦不是,不丟亦不是。
      
      他們每一個人懷抱著白水湖生就的質(zhì)樸和憨直,恪守著年老人的美德,他
      
      們驕傲著,活著。
      
      但是,他們卻脆弱得一觸碰到生命的弱處,便以大徹大悟狀參禪離塵,俯
      
      視人世里這千秋萬世劫難,悲憫,超脫。
      
      如果,人生可以這樣以逃避對待;
      
      如果,佛偈可以這樣牽強敷衍;
      
      人生即不可以被稱為“生”,佛偈亦不可以被稱為“佛”。
      
      何必一定要以大徹大悟的姿態(tài),去結(jié)束一件令自己陷入難堪無助境地的事情?
      
      只要還有對人世的虔敬,佛便在心中。那里不是避難所,也不該有高姿態(tài)的說教。
  •     在對的時候遇見對的書,勘似在對的時候遇見對的人。
      
      若不是近來愛讀佛經(jīng),這么一部滿紙方言與佛理的書想來是難以接受的。若不是當初先讀了《千江有水千江月》,斷不會把蕭的三部書全部讀完;若是錯過,卻是何等可惜!
      
      如果說前面兩部還是停留在文字的質(zhì)感與敘事的節(jié)奏,這一部則更象是在說禪。中國人對傳統(tǒng)的回歸,是決絕而一發(fā)不可收拾的。單說這佛理禪意,只消開個頭,頓讓人生出豁然開朗之心,年過花甲的她才有這樣一本書,絕非偶然。
      
      三本書分別寫于77、81、96年,一本比一本情寡、心靜,淡到極致便是清冷了,卻又雅、又不失溫情、讓人心生歡喜,真真象梁武帝當年說的那句“心無也剎那而登妙覺”。
      
      阿盛評蕭麗紅的一句“打滾一場,渾身無泥”,好犀利?!熬哂羞@般人格特質(zhì)的作家,鮮見........等閑或非等閑之人皆學不來的......因此她的作品我至少都讀過兩遍?!?br />   
      嗯,等得空了,必也將她三部書重讀一遍,現(xiàn)今還有幾人寫書用心如是的了。
      
      書中語言是越發(fā)精煉了,撿拾幾句喜歡的:
      
      如此——天烏、天白;天光、天又暗,日子這般過去,一手囝仔也大嘍!
      
      人生際遇裏,所有人類一時不能處理的百般難題,到頭來不是全丟給時間這廝去解決的嗎?
      
      男人,反正不是許漢文,就是莊子。
      
      鄭微婉答“爲何出家”:簡單一點,是要跟佛去學做大丈夫的事!複雜嘛?就是有地球以來,生命所有面臨過的問題,一次解決!
      
      人如果能知:世間人爭破頭搶著要的那些,其實不重要,那真正要緊的,反而棄置路上,被自己踐踏而過!如果知曉這些,人會大哭,但人無知覺;每日的勾纏、爭鬥、奔馳、紛擾......所有的聰明、巧計,代替了大拙大能——
      
      不知年已花甲的蕭麗紅,還能否帶給我們驚喜,翹首以盼!
  •     繁體、豎版、臺南方言。這些都可以成為我在閱讀此書中的巨大障礙,但是在閱讀的過程中,對這種障礙的感覺卻并不明顯。因為蕭麗紅不疾不徐的敘述,透過對話、人物轉(zhuǎn)換,畫面從容地展開,人物緩慢地蛻變,時間細沙般流逝……這不是一本讓人追求閱讀快感的小說,也不是玩弄結(jié)構(gòu)和敘事方法的小說,它慢,慢得有理有據(jù),它還土,土得地地道道。
      它的慣常節(jié)奏是這樣的:兩個人,或者幾個人,碰了面,慢悠悠地道出幾句對白,做了幾樁家常事情,白水湖邊的眾生相的某處便輕輕揭開,隨后,裊裊停止,余韻無窮。下一段文字,便是許多年以后。這般幾番跳躍輾轉(zhuǎn),白水湖的居民都登場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白水湖邊的居民也已經(jīng)傳承了三代,其間,有痛苦,有歡愉,有突然的分離,有殘缺的圓滿,時間就像水波蕩漾那樣悄無聲息地流轉(zhuǎn),只是腳下依然是白水湖的這一片土地,那些庸常的溫暖、紛擾和盼望都如同往昔。我心甘情愿地接受這種慢,并通過這種慢悠悠的摸索,觸碰到了那仿若無力卻最是有力的悲憫和寬恕。
      在《千江》中,主線是一段“情”,大信和貞觀,相遇相知到分離;在《白水》中,主線卻是“無情”,不過這個無情卻是“看似無情卻有情”,一個又一個登場的女人,被告知“男人是不懂情愛的”,但是正是因為有困惑和執(zhí)著,所以才需要被提點。他們生活在塵世之中,不能擺脫男女情愛帶來的歡愉、煩擾和傷害。
      蕭麗紅寫“情”,倒不如說她寫的是那些情海紅塵中沉浮的女性。在書中,男人可能脆弱、蒙昧、無情,或者他們被命運冷酷地擄走。面對傷痛,女人是不動聲色的留守者,面對不可期的未來和無處聲告的冤屈,撐起這篇殘破天空的是女人的韌性;春枝和蒼澤,這一份從純凈的心底升起的無可指摘的感情,卻因為前世孽緣注定找不到雙全之法,也是女人的大智慧,讓春枝揮劍斬情絲。她書中的女人,永遠默默承擔了一切傷痛,并且能夠坦然原諒、接受。她們明顯體現(xiàn)了“水”的特性,沉默、善良、寬恕,永遠是他人最后的港灣。我會感嘆命運對她們并不公平,然而公平,也并非她們的希翼。她們未曾計較這個世界,虧欠了她們多少,她們受傷,卻成了世間的安慰。蕭麗紅這一次想寫的,是“大愛”,落地無聲,澤被蒼生。
      佛理理所當然地成為了書中傷痛的解答。在《千江》中,貞觀和大信分開后,那顆空蕩蕩惶惶然的心,在碧云寺聲聞貪嗔癡之苦而漸漸篤定,因觀看飛蛾掙脫繭而放下執(zhí)著。在《白水》中,鐵夢在廟中的一段幾乎是貞觀那一段的翻版,佛理更是穿插在全書各處,不僅是最痛處的安慰和最終的解脫,也成為日常生活的智慧閃光,甚至塑造了陳棋這么一個佛理在塵世間的“代言人”。過的是俗世中的日常生活,卻和超脫世間的佛理遙遙呼應。出世入世之間,愛欲了,怨憎解,生命傳續(xù),白水湖滄海桑田,唯一不變的,是一代又一代的未竟春夢。
      蕭麗紅的敘述清潔、明朗,雖然在《白水》中沿用的對話多俚語,清雅之中卻更多生動。不足的是,我總覺得蕭麗紅欠缺了一種冷靜和節(jié)制,就像在《千江》中,她著迷于故鄉(xiāng)的美和風土人情,便在對話和書信中都不厭其煩地描摹和敘述;在本書中,則是難掩對佛理的熱愛和寄托,一次次地描寫一次次地解釋,難免讓人有過猶不及之感,仿佛陷入了某種狂熱的自說自話。
      不過,她卻總能打動我,就像那些執(zhí)迷不悟和恍然大悟都如此熟悉,就像痛苦雖然恒常,但是安慰卻并非遍尋不著。這本書的扉頁上寫著“寫給——在世間受傷的”。就像一個多月以前我坐在湖邊,看著那些水波蕩漾和水霧蒸騰,忽然想起幾百年前的古人看見的景色和我看見的,應該沒有太大不同,忽然覺得被安慰。世間給人的傷害,如何才能得到安慰呢?我想了一下,那大概是——心頭堅定的確信,以及,腳下不移的土地。
      
      
      
      
      
      
      
  •     不知道是不是蕭麗紅所有書中描寫的情感都是這樣的淡,會想念,但不會如瓊瑤阿姨那樣悱惻纏綿;會悲傷,但不會糾結(jié)至讓人心痛;分開時會難過,但不會到活不下去自我傷害的地步?!肚Ы兴Ы隆防镓懹^終是放下了大信,《白水湖春夢》里,鎮(zhèn)長女兒與那位老師,雖相愛,卻還是在沒有抗爭的情況下放棄。所有的人事,感情都有一種超脫在里面,或許與書中彌漫的佛教氛圍有關(guān)。貞觀陪大妗出家,在寺院里最終打開心結(jié),鎮(zhèn)長女兒因為車上偶遇的僧人所看佛書而想明白一起。
      轟轟烈烈,為愛生為愛死的感情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擁有,大部分的感情求而不得是都會成為一個夢,一道傷痕,永遠停留在愛過的年紀。不如看淡一些,失去愛,生命還在。
  •     今年三月,讀《白水湖春夢》。閱讀中,恍然覺得自己已經(jīng)老了。
      
       九六年,《白水湖春夢》始在報紙副刊連載,距作家廣受贊譽的名作《千江有水千江月》已有十五年。十五年中。等得不耐煩的人們已經(jīng)三兩散去,有人在心里嘀咕“江郎才盡啦。”
      
       《白水湖春夢》一出,閑碎言語如鳥雀驚散,人群又圍攏了來,皺著眉頭讀了又讀??礋狒[的,和真心喜愛的,都有點皺眉。因為,一整個白水湖小鎮(zhèn),都是用地道臺語來描摹刻畫,敘述精簡、蒼勁,對白活潑、傳神,卻也因濃濃的“臺南味”讓我們這些臺灣以外的讀者,有些理解障礙。
      
       然而,障礙也是一種奇異的引導,只要耐心讀到第十頁,眉頭自然一舒,眼前豁然開朗,一個鮮活的白水湖小鎮(zhèn)庶民世界就在文字中展開,所有習語俗辭都不再是礙腳的石頭,而是太湖石一般的無限風景,堆涌到跟前,親切、直見性命。行文一行一行下去,漸漸一個個小鎮(zhèn)居民都鮮明復活——善良的賣菜婦錦菊、邱家媳婦素卻、富太太江瑤珠以及富貴不露相的女人黃金印,女人以小小菜市為舞臺,第一次集體亮相。她們搖曳生姿,簡直是庾信賦所說的“樹里聞歌,枝中見舞,恰對妝臺,軒窗并開,遙看已識,試喚便來?!?br />   
       白水湖的男人們,卻是各個零落登場,命運顯然用大力在捶打他們。小鎮(zhèn)知識精英黃潤醫(yī)師、國小校長邱永昭,在十年前一個清晨被綁架,繼而失蹤。這夢魘般的事實不僅給兩個家庭帶來無盡苦痛,更成為白水湖人人頭頂上的陰影。而一心求財?shù)闹心昴腥私鸩?,已觸到命運無常邊角,對金錢起了闌珊之意;比他看更透的是陳棋,長年以風水堪輿為生,不經(jīng)意窺透塵世生死,直嚷“不來這世上”,要走入四大皆空處。
      
       白水湖的好男好女,是邱永昭的兒子蒼澤,是黃金印的女兒春枝。他與她,仿佛白水湖水湄的蘆葦,清新而不帶塵世氣息,一點一點靠近又無奈分離。故事開頭潛伏著的陰影,正要覆蓋他與她的情路——父親當年被軍警帶走,令邱家陷入不清不白無可聲告的痛苦境地,春枝父母一如常人,不愿女兒嫁入這樣家庭,他們的愛在現(xiàn)實中沒有通向婚姻的可能,遂觸礁。
      
       春枝只有一個從臺南返回的下午是自己的,她邀約蒼澤做了期待已久的事:一起對坐晚餐、看電影,一起在電影散場后,走一段無言的白沙小路——“月色當好,他們卻在這個近乎荒涼的小村莊里,談著這式?jīng)]人有過的戀情?!弊孕熊嚬草d這倆人,行過月光下的路。不得不說,兩人都是善良而不忍拂逆父母之人,若成全自己二人幸福,雙方父母必心生怨懟?;蛟S他們要努力維護的,是共同的故鄉(xiāng)小鎮(zhèn),愿此古老生養(yǎng)之地,斯土斯民,不起風波不結(jié)仇隙。當春枝在愛人的注視中脫鞋小跑,她暫時忘記了母親托她辦理的錢財證明,享受瞬間的自由和無限幸福。
      
       兒女戀情如此短暫,再不是故事的重心所在。蕭麗紅沉寂十五年,要寫的絕不是一部愛情小說,她以多視角全景式的敘述努力呈現(xiàn)煙火氣息的小鎮(zhèn)庶民生活中三代人的命運沉浮,“二二八”事件后的政治迫害是歷史背景,但也不是主題所在。為等到真相大白,普通人的努力、堅韌、不離不棄,才是回旋全書的主題旋律,它含蓄、低回、隱忍,令人泫然欲泣。表面看來,字里行間是飲食男女、晨炊暮飲、一粥一飯的尋常日子,它卻是一部百姓生活的史詩,其間穿插著佛理禪機的引句、獨白、對話,與世俗生計的描摹交織相映,互隱互現(xiàn),是超凡彼岸對紅塵此岸的觀照和提升,怨、憎、愛、恨,都在人心了悟中消弭了痕跡,如同那滄海桑田變化中已成沼澤地的白水湖。
      
       事實上,到小說末尾,老去的蒼澤與學生鐵城在被害的父輩墓前相見,兩人才第一次談到了白水湖這名字的來歷。遠古可能是個巨澤大湖,如今卻是小樹苗亂長著的半干半濕的沼澤洼地。伴湖而生的小鎮(zhèn)百姓,也得領(lǐng)受這無可更改的時序變遷,心上的春夢,與祖先篳路藍縷來此生存時所懷的愿想,本質(zhì)同一。當政治風暴過去,不變的仍是“他們心上輕輕放著,許多祖先們做過,卻也沒有做完的未竟春夢?!?br />   
       小說的語言,也許有著十五年的磨礪,再不似《桂花巷》的些許紅樓味道,也不是《千江》的明婉美好,一變?yōu)槌翝摵蟮度行掳l(fā)于硎的精準鋒利,敘述簡短明快,沒有文藝化的長段描寫或心理分析,對白尤其能體現(xiàn)臺語的古雅、凝煉,臺語源出閩南語,習語俗話中,都有古老語言的余韻,生動風趣,如果用一般文學語言來寫,別的不說,單這篇幅就不知要長出多少!這樣的語言,為故事內(nèi)容提供了最完美的形式,兩相諧和,白水湖鎮(zhèn)百姓的煙火世俗人生,真是如在眼前、如聞耳邊。反復閱讀,也無厭倦。
      
  •     這本書是臺灣女作家蕭麗紅的,蕭是胡蘭成的弟子。很奇怪,同樣的文風,大概因為胡是男人的身份,所以我始終覺得有些妖異。換成蕭的手筆,我便覺得細膩纏綿,讀完了,很是有種余香。這是很久之前的筆記了,現(xiàn)在翻出來除了湊數(shù),也是因為覺得自己許久不曾這樣細致的看過一本書,快餐般的消化,然后也和快餐飯盒一樣不好消化。
      
      可以悠閑的看書,不為了壓力寫一篇什么,是一種滿幸福的狀態(tài)。
      最初看白水湖春夢,因為實在不太懂得閩南方言,所以每每看不了幾個字就放下了。
      今天想了一個辦法,看書的時候聽蘇州評彈,果然有用。吃過午飯,泡了一壺普洱,日子簡直不能用舒坦來形容了。這個故事我講不來,細細碎碎的,象所有的村子里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故事。
      
      
      每個人自戀的地方不一樣,我一直覺得自己聲音好,看到書里說: 聲音好的人,說明前一世沒有惡口罵人。心里頗覺得安慰,我今世也是不惡口罵人的。雖然最近一直被批評言辭太過直接。但是現(xiàn)在努力反省,希望回復那個溫柔恬靜的我,而不是現(xiàn)在貌似清醒理智明察秋毫的巫婆。
      
      
      書里的阿婆說:十個男人里有七個不懂什么是情愛,男人是求偶時期的動物。
      我屢屢說到情愛,莫說男人,女人都要搖頭的。社會其實沒變,愛情仍然是奢侈并遙不可及的東西,人類多現(xiàn)實啊,情愛是吃飽穿暖還要有閑情之后才能去想的奢侈品。
      
      
      
      伊又講:
        「我七、八歲時,常追阿嬤去寺里,聽經(jīng)、念佛都有,一個很老的和尚師父看我一眼,說一句:情重,得女身;受苦,沒藥醫(yī)!」
      
      
        「到三十歲以後!我有想過,是不是無情就免受苦,但照我看來,無情的人,并不是真正放開,她是綁在另一種我執(zhí),有我,無人。自己一點利益,高過任何人的死活,那種人是受另一種苦!」
      
        「所以是一人苦一項,各人受各人的苦楚!」
      
      
      
      是啊,各人受各人的苦。
      
      
      
      做了一個夢,不知為什么,一個人有什么很急迫的事情般很匆忙的穿衣穿鞋出門,在街上走了許久突然停住了,忘了自己做什么要出來? 很茫然的站著,想了很久仍然不得要領(lǐng)。
      
      
      
      夢醒后,一時間不知道是什么時辰,也不知道溫度。只是一個人,由里向外散發(fā)著寒氣。我找出厚毛衣 套在身上,仍然是冷。
      
      
      
      人生路上,十段路有九段是我們與自己的影子同行的。昨天晚上我去7-11買電話卡,回來時一個人走在路上,聽到身邊路過的女生叮叮的高跟鞋腳步聲,但是我聽 不到自己的腳步聲,突然有點惶恐,可怎么是好呢 。仔細看看,影子還在,多多少少安下心來。沒有人的時候,腳步聲和影子,讓我知道我是真實存在的。
      
      
      
      日子過得很忙碌,兩個星期,似乎不分晝夜的過去了。 我終于戒掉了喝醉后哭泣的毛病了,但是一如既往的沉睡不醒。wave震耳欲聾的音樂聲中,我自顧睡著,沒人叫我的話,恐怕是可以睡到地老天荒的。
  •   初初出品好= v =
  •   唉?小糖是誰呀?
  •   就是嗎?貞觀的釋然,和大信的灑脫。易讓我的心,塵埃落定
  •   我看了 桂花巷 和千江
    聽LZ的評 決定來看看這本書
  •   看了樓主最後一段的評論決定買的.不知是不是想像中平淡卻精到的寫法.
  •   看過千江,除了心理描寫有點刻意,整體閩南氛圍很喜歡.本身閩南人呵
    看了樓主最後一段的評論決定買來看.不知會不會是想像中平淡卻精到的寫法.
  •   寫的非常好!蕭麗紅的書我能買到的只有 “千江”和“白水”,已是一讀再讀,書與讀者,也是一種難解的緣。
    贊同你說的“障礙也是一種奇異的引導”,我完全不懂臺語或說閩南語,但恰恰此“障礙”成了一種別樣又絕不可少的風味,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說著那一方語言的人。
    “千江”,人人都愛,
    “白水”,倒真要看讀者能否“聽得入耳”了. 意味太多!
  •   想看。正在下單
  •   我終于戒掉了喝醉后哭泣的毛病了,
    今年一次為感情,一次為工作上的事,跟朋友出去喝酒并沒什么喝,卻高了。原來真的是酒醉乃是求醉所致。醉酒后肆意放聲大哭,第二天卻后悔,此后去喝酒總用理智控制,無醉但卻總覺得少了些樂趣。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