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巷

出版時間:1977年01月15日  出版社:聯(lián)經(jīng)  作者:蕭麗紅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桂花巷這個名字,是古早古早的前人留下,只不知伊們因的何端,要取這麼好聽的巷名來騙人?
故事的主角剔紅,從小生長在一個窮苦家庭,苦難的生活給她造成巨大痛苦,但也教會她逃避苦難的方法。當(dāng)?shù)艿茉诤ky中喪生後,因怕苦難,她拋棄了心愛的青年漁民,嫁給了城裡的少爺為妻。
她當(dāng)了富人家的媳婦後,不久丈夫因病去世,她和長工生下一私生子,她為了舒適生活拋棄心上人,她的「外遇」,她的私生子,她的一生…。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桂花巷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3條)

 
 

  •       一直很喜歡高中時讀到的赤壁賦:「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勾嗽掚m然多年來??M繞在心頭,卻從來不曾真正體會其中的禪意,讀完〈桂花巷〉,才讓我撫掌驚覺:原來如此!
      
        這部寫盡世俗人生之美、禪機(jī)俯拾即是的作品,讀之仿佛胸懷中收獲滿溢:詩句、禪意、世情兜滿衣裙,剔紅的一生呈現(xiàn)在眼前,讓人就像跟著走過了幾世幾劫,改編的電影取了我最鐘愛的片段,作為過場影像:「玉蝙蝠墜子沿著胸峰,一直滑到右腋下....像瑞雨的一只手?!骨邲龅挠瘢告傅纴硖藜t一生的情欲史,電影只能取其意象,然而小說中關(guān)于玉蝙蝠墜子有非常精深的旁白:「當(dāng)時,刻它的那雙手,還有花費巨款,買它下來的那雙手,都不算什么,都留不下痕跡,那些汗?jié)n、指印,都教她拭凈了,幾千年來,每一雙手,都只是銜接別人活過的生活片段,所用的連鎖,它們造成的一個事實是-這個玉蝙蝠墜子,現(xiàn)在正沈甸甸、掛在她高剔紅的胸前、頸間 ....」
      
        吟這段獨白時,剔紅正值青春年華,尚讀不出任何滄桑,一直要到書末老尼姑恍若隔世的那句:「一晤一面皆有因,緣法因果早注明!」繁華落盡、回首凝視之時,蘇軾的詞賦才會清楚地浮現(xiàn),剔紅從懂事體貼的女兒、堅毅不屈的姊代母職,到嬌媚溫柔的妻媳,轉(zhuǎn)性成恐怖嚴(yán)苛的婆婆,到最后成為寂寞的綜合體,她的一生詮釋了不同面貌的各種角色(性格形塑之立體,較之托爾斯泰筆下「小說史上最討人喜歡的姑娘」娜塔夏,竟有過之而無不及?。瑥囊粋€隨宿命擺蕩的女孩,到下定決心掌控命運的堅韌女性,此女試圖證明自由意志的存在,然而打滾一場,終究渾身無泥,流落異鄉(xiāng)產(chǎn)子之時,她頓悟自己是獨活于世,不過再回到原先生活的軌跡時,仍究掉進(jìn)命運定調(diào)的軌道之中,無從掙脫。正應(yīng)了也是蘇軾說過的「只緣身在此山中」。
      
        蕭麗紅賦予剔紅最復(fù)雜、也最簡單的樣貌,她在后記里說道,剔紅兼具「探春的敏、黛玉的情、晴雯的癡、熙鳳的毒」,入戲太深的戲迷們,對著折磨碧樓的惡婆婆咒罵,向躺在煙榻上勾引春樹的惡女吐口水,殊不知,這都是同一個女子,那個曾經(jīng)貧寒、曾經(jīng)癡情、曾經(jīng)柔順的聰明女子,只是前世的因緣在此世里糾纏,身在此山中的人們,甩不開我執(zhí),只能無止境地隨命運流轉(zhuǎn),看不清廬山真面目。
      
        這夢幻泡影的一生,完全無來由地讓赤壁賦雨棒雷喝地跳出,毫無邏輯、難以言語道斷地,瞬間讓我認(rèn)識了另一種思維方式。人世的執(zhí)著癡迷,竟是無從得知前世的因緣邂逅,究竟只是今生擦肩而過的一抹微笑,或是隱在紅塵滾滾之中,百年前早已注定的共枕眠?
      
        〈桂花巷〉的骨架取自〈金鎖記〉和〈怨女〉-I don't care!寧可看成這是蕭對大師的致敬之舉,也許有點損及作品的完美,也只有百分之一吧,她濃厚的懷古幽情、深邃的語匯之美、機(jī)峰的禪意早就補(bǔ)足了這個缺陷,更何況光書名的神韻,那桂花謝盡后,濃郁花香使人回味無窮的絕美意象,就夠存在主義的了,誰還忍心對這部作品有所苛責(zé)呢?我算是有點無可救藥的蕭迷吧!
      
  •     《桂花巷》是臺灣閨秀文學(xué)家蕭麗紅的代表作之一,她的我們比較熟悉的作品是《千江有水千江月》和《白水湖春夢》。
      
  •     曾經(jīng)因為王德威一句《千江》有著胡蘭成的愛情觀,便即刻找了電子版讀,一口氣看完,從此對這位蕭姓女作家心生好感,前后托人從臺灣帶回了聯(lián)經(jīng)出版她的三本代表作《桂》(1977)、《千》(1981)、《白》(1996)。繁體豎排版,最是適合這些略帶古典韻味的文字。
      
      因才讀完《七十年代》,心中的沉重感一時不知道該以怎樣的讀物過渡,忽想起《千江有水千江月》初讀時的那份熨貼與溫情,便撿出了《桂花巷》,原以為該是相似的感覺,誰知卻是兩碼事。
      
      -苦-
      才讀至前面幾章節(jié)時,暗叫不好:原想以鄉(xiāng)土之樸人情之美來緩和一下情緒的,哪知才看完了文革的精神之苦,又緊接而來這生活之苦;也好,這次可算是淋漓盡致得體會了一把“苦”,以至于覺得自己的耐力都增了幾分,人家苦到這般地步尚且咬牙盼著,我們還有什么理由、藉口不用心朝前看?
      
      -命-
      我想,這個字,多少概括了近500頁的整篇小說吧。原是對這個字心存反感的,但近來心頭對此倒有所改觀了,也不知是哪些事情潛移默化的起了作用?!懊杏械慕K會有,命中無的莫強(qiáng)求”。如此消極的人生觀,算是順應(yīng)天意還是不求上進(jìn)?以今天臺灣父母口口聲聲“小孩子不可輸在人生的起跑線”來看,命,這個東西,還有多少人看似不屑卻又內(nèi)心糾結(jié)?
      最心驚的是讀到這么一句?!疤藜t心內(nèi)的歡喜,也只是為了對某些人人看不來,見不到的事物,而獨有她一人見到的那種興奮罷了:沈碧樓到底不是享福之人,伊果真叫自己料中了?!盬hat a pervert! 當(dāng)下心中是這么個反應(yīng)。與其說碧樓果真命薄,還不如說是剔紅把自己早年的辛酸一股腦發(fā)泄到這個出生富貴的大小姐身上來了吧?還是說,果真因為她除掉了這個破格的媳婦后,他們辛家才得以永世昌盛?不懂......也沒明白作者的意圖。
      哀莫大于心死,心死的女人好可怕,好歹毒,獨活,就是她的命;但終老于榮華中,她的嘴角還是帶笑的,也許是因為看到了秦江海暮年去桂花巷她舊宅的一幕,覺得一切都值了。
      
      -孝-
      整本書里頭,最讓我感動的是剔紅在懷胎四月想法設(shè)法瞞人耳目之際,她兒子突然歸國,在床前輕描淡寫說,過幾日要帶母親去日本逛逛那個情景。眼前自己最最尊敬的母親懷了不知哪個的種,兒子還要不動聲色的替她尋個最有尊嚴(yán)的法子了結(jié),做娘的,面對這么個至情至孝的兒子,豈有不放聲大哭之理,那一刻,他是撐住天的男子漢,而她,則成了個小女兒家?!八菨M意,可也摻著辛酸?!?br />   
      -緣-
      喜愛的終究是《千》里頭的那種愛情,《桂》整本書里,剔紅和秦江海之間的慳緣,終究叫人悵然。而剔紅心頭那把刀,也顯得突兀了些,他倆之間的情義,真的會如此長長久久?也可能是放到當(dāng)下社會環(huán)境,有點緩不過來了;存在即合理吧。
      
      因有《千》在先,故對《桂》的文字實在愛不起來,不知道是不是主題所致。最不喜歡的是文中過多的比喻,非但不妥帖反倒莫名其妙的讓人覺得多余,邊讀邊覺得是學(xué)張?zhí)^用力卻又沒得著其精華的味道。此話不恭,但實在是有所失望,世間的小怨小恨原本就是個人強(qiáng)求的預(yù)期未達(dá)而不知向何處宣泄的氣惱吧。
      
      先前一直想找這部電影來看,只可惜年代太早又不是大紅大紫的作品,網(wǎng)上竟是尋它不著,倒是找到了電影原聲帶,潘越云的演繹還是很應(yīng)景的。尤其這首主題曲,竟然是吳念真寫的詞。再次感慨:藝術(shù)相關(guān)的東西,就是一棵樹,枝枝蔓蔓綿延尋去,繁花似錦,都是驀然回首的驚喜。
      
       桂花巷
        作詞 [吳念真] 作曲 [陳揚]
        想我一生的運命  親像風(fēng)箏打斷線
        隨風(fēng)浮沉沒依靠  這山飄浪過彼山
        一旦落土低頭看  只存枝骨身已爛
        啊  只存枝骨身已爛
        花蕊卡歹嘛開一擺  偏偏春風(fēng)等不來
        只要根頭還原在  不驚枝葉受風(fēng)臺
        誰知花等人采  已經(jīng)霜降日落西
        啊  已經(jīng)霜降日落西
        風(fēng)吹身軀桂花命  若想起來心就痛
        恩怨如煙皆當(dāng)散  禍福當(dāng)作天注定
        往事何必轉(zhuǎn)頭看  甲伊當(dāng)作夢一般
        啊  甲伊當(dāng)作夢一般
      
  •     我一直將蕭麗紅的三本書當(dāng)作可以再三體會的小說世界。它們自成一體卻又相互呼應(yīng),完整呈現(xiàn)一個臺灣鄉(xiāng)土人情社會,令人總想流連其中。
      
       不知是否年歲增長的緣故,能讀進(jìn)去的長篇小說越來越少。只有蕭麗紅的小說為例外,隔一段時間翻開來讀,依然不自覺就沉浸其中,忘記時間之存在。好的小說可以撫慰人心,喚醒人深藏在日常生活之下的眷戀情懷,對故鄉(xiāng)、對親人、對愛過的人,都會有所感念。如果小說呈現(xiàn)的是人與世界的關(guān)系,那種割裂自己、沉淪于黑暗、罪孽而后期待救贖的《罪與罰》,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好”,令人驚醒而不安。
      
       相比之下,蕭麗紅的小說世界是溫柔、自足、明慧的,人與世界,沖突但又相愛,有相依為命的大悲憫?!豆鸹ㄏ铩分刑藜t的一生,既完滿又殘缺,有陽光有陰影,她得惠于天生好命,卻又深為這“滿眼富貴”的命運所傷害;溫柔生活之中有猙獰事實,長夜漫漫熬煎、流言、錯亂情欲,但又不至于將她毀滅,命運在關(guān)鍵轉(zhuǎn)折時總是將她輕輕放過,她依舊有看似完滿無缺的一生。
      
       剔紅,本是一種髹漆工藝,將紅漆一層層覆涂木頭之上,直到晾曬后形成厚重漆層,再用刻刀雕出花樣紋飾。高剔紅的人生好像也如這個名字所暗示,天生慧心麗質(zhì),如一段嘉木;嫁入富貴人家,潑天福氣象紅漆一樣,將她一層層遮掩,不容她透氣;可是命運的刻刀就要拿起,一刀一刀透過漆層,雕的都是嘉木身骨,痛到無人知。最后,身邊眾人看到的還是精雕細(xì)琢的女人高剔紅,那些刻骨疼痛和悔憾都是為成就她一生的圖案華彩,被她拋棄,如同拋棄自己的真心真性。她渾身都透出有缺憾的完美,可是若從頭來過,她一定還是要這樣好強(qiáng)、矯飾地過一生吧。
      
       小說里的一個細(xì)節(jié),是這樣的——
      
       “米一下鍋,她又折回床頭,蹲下身軀,右手伸進(jìn)床底摸著,半晌,即隨手抓出兩大豆芽放在籃內(nèi)。
      
       從伊阿母過世那晚起,僅僅一暝,她就象經(jīng)過幾十年,整個人跟著長大了,馬上就懂得怎樣生活:她不時會抓起那么幾撮綠豆,裝粗瓦缸內(nèi),半缸不到的水,缸口再蒙塊黑布,就擺進(jìn)床下,讓它自己去蔭,隔個三五日,再趴下去掀開看,才幾撮的綠豆,已變成滿滿一缸豆芽,白嫩的細(xì)芽,頂尖一小捻黃蕊,把脫下來的綠豆衣殼拋棄在一旁。白芽們一根根直豎著,自頂著黑布,象要扎穿布面,突破過來一樣?!?br />   
       “這如何過日子的做法,便是知道自己無父無母而有的一種認(rèn)清和覺悟?!?br />   
       這個發(fā)豆芽的細(xì)節(jié)讓人特別能體會到高剔紅成孤兒后,與弟弟相依為命的那種孤單、凄清,以及一種貧賤過日的哀傷。
      
       《桂花巷》是一部典型的傳奇小說,以極長篇幅敘述一個女人的一生。讀到她后來有頭有臉,嚴(yán)厲管教下人、兒子,與大伯公暗斗、折磨兒媳碧樓種種,心頭不免升起對這個心硬如鐵的女人的厭惡,然而隨意回到這最初的章節(jié),重讀發(fā)豆芽這一細(xì)節(jié),又會對她心生出一陣疼愛與憐憫,以至于要原諒她后來的行徑。她的孤雛無靠,她的無情與要強(qiáng),都是折磨她一生的心頭刺。蕭麗紅以正反筆法這樣寫她,真有東漢樂府詩《孤兒行》那樣的坦白深沉?。?br />   
      
  •     前年看了蕭的千江有水千江月,過后就一直想看桂花巷的,無奈人微力薄到處找不到,....然后就慢慢的淡化成一個名詞在心里....
      
      前幾天陪媽媽看珠江劇場,看一個片子的大結(jié)局,劇名辛家媳婦,我最不喜歡這樣的片子了,電視劇都這樣的,跟風(fēng)似的,一下子清宮戲一下子民國戲....但是,但是,那個主人公恰好在那回憶往事,回憶她和江海的一段對話....
      好香桂花啊....
      是啊,沒有桂花不知哪里的香味....
      聽先人們說這條漁港幾百年下來了就是一直這樣的呢....(大概對話)
      我當(dāng)時就想,難道就是桂花巷????但是因為大結(jié)局了沒得看片頭的字幕原著是誰....
      現(xiàn)在看了簡介,真是,果然是!!!!越發(fā)想看了
      
  •   電影拍的很好!
  •   《千江》《白》《桂》我都超愛,不過最愛還是千江,因為最樸素流暢且恬靜?!栋住飞燥@冗長,而《桂》的后半部分,竟然讓我讀出了一點曹七巧的味道。而導(dǎo)致后來我對剔紅,多了一份同情,少了一份欣賞
  •   藝術(shù)相關(guān)的東西,就是一棵樹,枝枝蔓蔓綿延尋去,繁花似錦,都是驀然回首的驚喜。
    頂這句。(發(fā)現(xiàn)天涯的看帖的習(xí)慣帶過來了)
  •   從星光幫聽到這首曲,繼而去找電影??戳T,滿紙都是辛酸。我常想,剔紅的心里究竟會不會有怨,會不會有悔。不過就像當(dāng)初經(jīng)濟(jì)學(xué)老師說的,女生都是用自己最好的歲月去賭,既然要賭,就愿賭服輸。
  •   好書,看了千感覺超好,后還買了來送人,直到看到白水湖春夢,才知遠(yuǎn)不止于此,桂花巷淘寶上缺貨,買不到,也找不到電子書,托人去臺灣買了。能讀到這樣的書,實為幸運。
  •   剛剛讀完 很喜歡
    剔紅的人生就這么慢慢道來,讀完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居然這么多頁
  •   很久以前看過《桂花巷》的電影,拍的不錯,是臺灣片。
  •   小說寫得的確很好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jī)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