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3 出版社:臺北洪葉文化事業(yè)有限公司 作者:黃佶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資本論》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代表作,《資本異論》指出該書存在一些原則性的錯誤。
馬克思和斯密等人一樣,認為商品的生產勞動時間決定商品的交換比例?!顿Y本異論》證明勞動時間不能唯一地決定商品的交換比例,只能決定交換比例所在的范圍,而且這個范圍趨向于無限大?!顿Y本異論》證明:“互通有無”只是人類進行交換活動的表面動機,其本質動機是“節(jié)約勞動(降低成本)”。
《資本論》論證了資本家的利潤完全(100%)來自對雇工的剝削,并據此建立了“剩余價值理論”?!顿Y本異論》指出該論證過程存在嚴重問題,并從多個不同的角度證明:剝削雇工不是資本獲取利潤的唯一方式,資本利潤存在非剝削性的來源。
正確理解人類經濟活動的本質,指出《資本論》存在邏輯錯誤,不僅具有學術上的意義,也有助于打破對馬克思的盲目崇拜,使人們能夠正確客觀地對待馬克思及其理論學說,有助于前共產主義國家或地區(qū)的政治家和學者克服在經濟和政治改革過程中遇到的理論障礙。
作者簡介
黃佶,男,1958年5月生。上海交通大學畢業(yè),中國科學院工學博士。作過工人、推銷員、營業(yè)員、個體戶,廣告人。現為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傳播學院教師。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