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得太多的女人

出版時間:2000年  出版社:新苗文化(臺灣)  作者:Robin Norwood  譯者:陳淑惠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為在戀愛中陷入困境的女性指點迷津.
非常經典的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愛得太多的女人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9條)

 
 

  •      翻開書的扉頁,赫然寫著“2012年4月21日購于當當網”,之所以半年后的現在又拿起這本書,是因為昨天慧姐說,她結婚了。我這才想起四月份剛在看這本書的過程中,一直想把這本書推薦給她的,那個時候她心情不太好,而我又很希望她幸福。幾乎是本能的,我認為這本書的一些文字,能夠幫助她。
       昨天問慧姐要了地址,準備把書寄給她,寄給她之前我又看了一下原來做的筆記,想想還是應該寫個讀書筆記,自己也應該常??纯?。
      
       第一章:愛上一個不愛你的人
       很多時候,我們難以保證我們愛上的人也會同時愛上我們,可是如果每次都只是會愛上那些不愛自己的人,那么情況就不一樣了。通常這樣的人有一個弱點:不相信自己的感覺,不能辨別對自己不好的人或事。
       通常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從小生活在一個功能失調的家庭,來自父母的關愛非常少,個人的情感需要得不到滿足,所以常常會主動付出關愛來代償自己這種未曾得到的需要。因而在長大之后,特別會去關愛那些看起來在某些方面很貧乏的人。習慣了缺少關愛的個人關系,愿意更加努力的取悅對方,并且因為這種關愛模式,會覺得那些善良穩(wěn)重可靠的并且對你有興趣的男性是乏味的。
       這是一種痛苦的循環(huán),因為希望得到愛,而在對方身上更加努力的付出希望有所會應,可是卻一味只會被那些不愿意付出的人吸引。緣木求魚是很可笑的,可是太多的人經歷這這樣的感情模式而不自知,痛苦的掙扎著。
      
      第二章 糟糕的關系 美妙的性
       性不等于愛,這個觀點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書中用“激情之愛”和“相許之愛”來進行了說明。
       擁護“激情之愛”的人更多的是追求一種對心愛之人銷魂蝕骨不過一切的渴望。認為對方與眾不同,神秘莫測難以捉摸。少有心思和時間放在其他興趣和追求上,過多的經歷用來追憶過去的相聚和想象未來的相見。并且為了兩個人的關系而忍受痛苦和艱難。受苦越多了,激情越深。
       而“相許之愛”更多的是追求兩個有著基本價值觀興趣和目標相當的人的深深相許。兩個人相互信任和尊重。
       事實上,激情之愛令人興奮的程度遠遠超過穩(wěn)定相許關系中的那種舒適感,如果一對情侶之間相互之間最初的性吸引的激情之愛最終轉變?yōu)槌志玫南嘣S相互關心的摯愛,就需要公共的興趣和價值觀??墒浅R姷默F實卻是:當克服一切障礙并且形成真正承諾的兩個人最后相互看著對方時,會納悶當初的激情哪里去了。因為當受苦不再是,激情也會隨之褪去。
       有的時候,不是愛情欺騙了你,而是你愛得不成熟。
      
      第三章:如果我為你受苦,你會愛我嗎?
       從流行歌曲到歌劇到經典文學到各種肥皂劇和電影,我們被不計其數的美化贊頌那種沒有回報不成熟的情感關系的例子包圍著。我們的文化教導我們:那些真正受苦的人,才是真正的愛。
       犧牲自我,不計回報,悲情女主角的浪漫幻想美化了不正常的戀愛關系,反而讓人不知道如何健康成熟的去愛一個人。
      
      第四章:需要被人需要
       這一章又說到成長環(huán)境了,但是確實是很多人都有相同的經歷。在從小成長的環(huán)境中,由于各種原因造成的因為承擔太多責任而成長太快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自己沒有得到相應的照料,并且承擔著超出一個孩子能力的照顧其他人的責任。她通過辛勤勞動并且犧牲自己的需要來滿足他人,贏得了贊許,進而形成了一種忽略自我需要,一味自我犧牲的人格,只有在自己被別人需要的時候才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
       我很喜歡的書中的一句原話:小孩子一般都認為自己、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愿望有神奇的力量,是他們生活中發(fā)生的所有重要事情的起因。
       第五章:我們共舞好嗎?
      很多時候我們會哀嘆生活中的一些女性一再的遇人不淑,但是我們忽略了另外一點:這些都是她們自己的選擇,她們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做出了同樣的選擇。
      情感關系實際上沒有偶然,婚姻沒有巧合。一個需要被人需要的女人和一個找別人為自己負責的男人,一個具有自我犧牲的女人和一個極度自私的男人等等,他們都是相互做出選擇的。
      “當有人提到自己是收到某個男人的潛質吸引,而不是他現在是什么樣的人所吸引的時候,我們會在一起開懷大笑,因為我們都這樣做過——之所以會被一個人吸引,是因為我們確信他需要我們的幫助和鼓勵來是他的天分得到最大的發(fā)揮?!毕嘈藕芏嗳丝吹竭@句話會恍然大悟,很多愛與恨的癥結也出在這里:我們愛的是那個自己想象出來的人。
      
      第六章 選擇愛得太多的女人的男人
      任何兩個人見面后,都有有一個非常類似,盡管不那么有意識的互相評估的過程。每個人都試圖根據最初的短暫時間里自動流露出的豐富信息回答對方的一些問題。通常來講那些無聲的詢問很簡單:我和你有任何共同點嗎?和你在一起有樂趣嗎?
      “你需要我嗎?”愛得太多的女人暗中問道。
      “你會照顧我并解決我的問題嗎?”選擇愛得太多的女人的男人問道。
       愛得太多的女人會以對方的問題為己任,自我犧牲或者受苦都好,只要能夠幫助到對方。可是她們往往忽略了一點:不管我們把事情搞得多么糟糕,每個人都需要感覺是自己在掌管自己的生活,當有人幫助我們的時候,我們常常會憎恨那個人顯示出的權力和優(yōu)越感。而男性,通常需要感覺自己比女性伴侶更強大更有力量。
      
      第七章 美女與野獸
      《美女與野獸》這個歷經百年反復傳誦的童話故事,背后強調的是一種文化偏見:女人如果愛一個男人足夠多,就能夠改變他。這種強有力的信念滲透到了我們個人和群體的心理中。當我們關愛的一個人不按照我們希望的行為方式或感覺時,我們會想方設法試圖改變這個人的行為或者心境,而且常會有好心人給我們建議或者鼓勵:“你試過。。。。。沒有?”每個人關注的都是怎樣提供幫助。我們期望能夠幫助我們生命中的男人變成我們想要他們成為,需要他們變成的樣子。這種看似高尚的動機卻無法解釋為什么成千上萬的女性會選擇冷漠殘忍不付出愛或者關心的男人,
      愛的太多的女人做出這種選擇,真正的原因在于控制身邊的人的強烈需要。生長在不適環(huán)境中的人,會首先否認這些問題,假裝這些不快的事情都不存在,然后就開始尋求控制。能控制到什么程度就控制到什么程度。
      “當我們?yōu)榱硪粋€人做他自己能做的事情時,當我們?yōu)榱硪粋€人計劃未來或者日常的活動時,當我們督促、勸告、提醒、警告或者哄誘一個已經不是小孩子的成年人時,當我們無法忍受他面對自身行為的后果,試圖改變他的行為,或試圖避免他的行為后果時——這就是控制。我們的期望是,如果能夠控制他,那么我們就能夠控制自己生活中那些涉及到他的感覺。”可是否認和控制,從來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回到《美女與野獸》的故事,表面看來:美女通過毫無疑問的愛那個恐怖的怪獸(否認),似乎具備了改變(控制)他的力量。這個貌似準備的解釋,符合了我們文化制定的性別角色,但是這個童話的真正重大的意義在于,作者說:接受。接受是否認和控制的對立面,接受一位這愿意承認現實,并且容許那種現實的存在,沒有改變它的需要。這其中有一種幸福,不是來源于操控外界或者他人,而是內心形成的平靜,及時面臨挑戰(zhàn)或者困難。
      
      第八章 一種成癮助長另一種成癮
      愛的太多的女人,其實是對男人有一種癮。在處理不好這種男女關系的時候,往往又容易助長另外一些成癮,比如說對藥物、食物或者酒精的成癮。生活越來越壞,卻還不知道原因在哪里。
      
      第九章 為愛而死
      一次一次的尋求愛,卻一次次的被傷害。愛的太多是一種疾病,首先我們要認識到這一點。病因在于每個愛得太多的女人的自身,而不是那個男人不對。
      
      第十章 康復之路
      作為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師,作者在闡述前面的九章的時候,用了很多的案例讓你去體和對比,闡述這些人是怎么走向“愛的太多”這個惡怪圈的,同時在這一章里面也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讓你去走出這個怪圈。
      盡管生活中的大多數的我們,沒有像書中的例子這樣病的如此厲害,但是還是有一些觀點很好,摘抄如下:
      停止支配和控制他人。不幫助,不提建議。不支配和控制對方,并且要挑出鼓勵和贊揚的角色。少關注他在做什么,關注你自己的生活。
      學會不對博弈上鉤。這句話很重要,不要把兩個人的生活變成了一種吵架分手復合的博弈,盡管這種博弈能夠帶來興奮和戲劇性的刺激感。但是這些都會讓你離真正幸福生活越走越遠。
      培養(yǎng)你需要發(fā)展的任何方面;不要等待他改變,你才好好生活。不要等待他的支持,你才開始改變你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依靠他的合作來制定你的計劃,而要當做自己除了自己之外你無人可以依靠。
      
      第十一章 康復和親密 消除距離
      糾正愛的模式,學會成熟的去愛和相處。接受自己并且接受對方本來的樣子。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晚,但是一定要讓自我成長起來。
      
      
       不知道在哪里看到一句話:男人天生就知道怎么做男人,而女人要學習之后才知道如何做一個女人。我想很多人在這門功課上是學得不夠好的,而且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在這方面需要學習。看著這本書,我想我們都能夠看到三個自己:小時候那個生活在部分功能失調的家庭里面,會認為父母吵架都是自己的錯,想做個好孩子的自己;談戀愛時候會不自覺的希望改變對方,一門心思放在對方身上的自己;成為一個母親之后,因為知道家庭對于孩子情感需求的支持,而知道關愛孩子并且保護孩子的自己。
       成長的道路,很漫長。
      
  •      當時將它作為臨睡前的枕邊書,原打算和其他類似題目的書一樣偶爾翻翻,沒想到會帶來大的收益。
       作者諾伍德是一位情感的心理醫(yī)師,這和國內很多作者如陸琪等人有很大不同。她從自己的執(zhí)業(yè)經歷而非人情世故或者所謂人性上去分析你的心理,例如你是否小時候覺得自己必須努力才能獲得大人的愛和關注?你是否覺得不能讓別人徹底了解自己,不然他就不會繼續(xù)愛你?在和另一個男人相處過程中,你充分感受到痛苦、糾結、不安,你的腎上腺素分泌旺盛,你覺得自己是真的愛了;而你感受不到具有強烈刺激感的情緒時,你覺得對他沒感覺,沒有愛情。一句話,你經常愛上有問題的男人(成癮者),喜歡有挑戰(zhàn)性的情感?等等。我沒有從這個角度解剖過自己的情感失敗。我以為自己很正常??墒牵Z伍德使用了大量的案例說明類似人群存在的問題,我找到那么多相符的癥狀。
       本書最可貴的地方,他提出問題,從心理學角度解釋問題的根源,并提供解決問題的途徑(走上康復之路:培養(yǎng)自己的精神世界、擺脫控制與操縱等等)。也就是有科學的方法論。
  •      這個世界有時候就是這么奇怪。男人天生就知道怎么做一個男人,女人卻要通過各種文章、各種書籍去學習怎樣做個女人。我們按照社會給予我們的刻板的完美模子去打磨自己,卻不知道為什么活的越來越辛苦。
       我們一直在注意滿足別人的要求,甚至忘了看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愛得太多的女人》以一種平鋪直敘的方式向讀者闡述的一個事實是,我們過得不幸福,有時是因為花大時間錯誤的取悅對方而不是自己。愛得太多的女人表現出的兩大特點——否認和控制,從某種程度來講,都是錯誤的意識導致了和外部世界錯誤的連接。我們的內心是空虛的,向別人所要愛,得到的只有更加無盡的空虛。
      我們想要幸福,卻活的更辛苦,也更痛苦。
      
      否認
       書中很多例子都講述了病人在家庭面臨問題時,不管是原始家庭還是長大后結婚的家庭,愛得太多的女人習慣性的選擇否認自己所處的尷尬環(huán)境。
      即使沒有結婚,這種問題也并不少見。
      情歌在唱“他為什么不接我電話,為什么拒絕我的溫暖”,你當然知道他是為什么,只是現實如此殘酷,而一路走來到現在,你學到的唯一解決方法就是逃避。逃避是否認的一種,借以躲避現實可能給自己帶來的傷害。假裝不知道,假裝看不見,假裝鴕鳥,就以為問題可以消失,卻只能把自己逼到絕境。
       或者有的時候,你強迫自己做的更好,在幻想中意淫如果自己變得更完美,生活的環(huán)境也會變得更美。這是基于“否認”這個基礎下配合控制產生的結果??刂撇涣藙e人,只能更加苛刻的控制自己。
      愛得太多的女人需要掌控自己的生活,這種掌控帶來安全感。安全感和歸屬感決定了一個人的幸福感,當她從生活,或者從自己的男人身上得不到歸屬感的時候,安全感要加倍補空。
      
      控制
       還有一種產生的負面效果叫做控制。
       這點在我的一個總是遇人不淑的朋友身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她的男友總是不聯(lián)系她,美其名曰工作辛苦,其實就是在謀得自己的私人空間。為了得到他的回應,我的朋友不得不通過爭吵,和他在電話里交涉每天必須聯(lián)系幾次才合適的具體事宜。
       而她做出這樣控制對方的行為,實際上已經愛得太多了。
       有趣的是她的男朋友也是個如此類型的人,他喜歡通過“提建議”的方式修正我朋友的行為,以期待達到他心目中完美女友的形象,卻不喜歡修正自己達到完美男友的標準。這種通過鼓勵、強迫來操控別人的行為,顯然也是不合理的。
      
       “真正接受一個人的全部,不試圖通過鼓勵、操控或強迫來改變他,是愛的一種非常高級的形式,而且,我們之中的大多數人很難做到。在我們改變他人的全部努力背后,基本上是一種自私的動機,是相信他的改變會讓我們幸福。想要幸福并沒有錯,但是,把幸福的源頭放在自身以外的地方,放在別人的手中,意味著我們逃避了改善自身生活的能力和責任?!?br />   
       所以結果他們分手了,我的朋友至今也不確定問題出在哪兒,我想我會推薦這本書,讓她好好學習一下。
       這本書并不是一本治療手冊,如果有誰期待從中得到作者的金玉良言,那恐怕是要敗興而歸了。整本書試圖宣揚的其實是一種觀念,是一種接受自己,了解自己并自發(fā)的改變自己的能力。作者多次提到,這種改變是痛苦的,因為多年來的累計注定了我們會選擇習慣的那種生活方式,更好的生活對我們而言,不是天堂而是枷鎖——習慣選擇爛人的人,即使和好的男人在一起,也還是感到不適應。
       但這些問題都是阻礙我們幸福的障礙,要搬倒它,就要承受改變所帶來的痛苦。而這個過程,只有自己親身體驗才可以。最基本的,是你要承認,你的自我價值是來自于你自己,不是你的生活或者你的男人。不要試圖用改變旁枝末節(jié)的東西去獲得幸福。白雪公主的繼母每天都在問魔鏡誰是最漂亮的人,她的整顆關于美貌的自尊心都鎖定在魔鏡身上,所以當魔鏡說出真正漂亮的是白雪公主的時候,她才會如此瘋狂的報復。
       任何企圖在別人身上尋找自我價值的行為,最后一定都是悲劇。畢竟,沒有一個人能在別人的交響曲中,彈奏出自己的主旋律。
      
  •     《愛得太多的女人》是一本很好的心理方面的書。書中透過很多案例分析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有理有據,很有說服力,能引發(fā)讀者思考。首先作者就是一個能深入研究思考的人,所以她的文字就很有穿透力。讀者有穿透力的文字,當然能打動讀者的內心,讓讀者跟隨作者的文字進行再思考。文字的力量就是如此巨大!
      其實每讀一本書,讀者都會根據內容對號入座,是跟自己對號。比如讀這本書,我就會想,我是不是愛得太多的女人?看到那么多女人,由于童年生活的不幸,或者單親,或者父母酗酒,或者脾氣暴躁,有家庭暴力,或者與常人不同,導致她們生活的不正常。當她們成人后,內心深處極想改變自己身邊的人,尤其是那些和自己親人相似的異性。因為她們的保護欲,因為她們占有欲和改變欲,使得她們對痛苦上癮,而且難以自拔。越是有問題的男人,越是和親人極度相似的男人越是吸引著他們。相反,那些健康的、正常的男人根本引不起她們的興趣。施虐者與受虐者就這樣緊緊連在了一起,誰也離不開誰。
      變態(tài),無論是那些男人,還是那些愛得多的女人,都是變態(tài)。世界上變態(tài)的人的確很多,只不過有的表現超常,有的能表現得含蓄一些罷了。也許外國人的生活比我們更隨意吧,或者我對國內的這類人了解得不多,但我想也不會少。李陽,一個如此知名人士,也是家暴之一,那么還有多少人如此?吸毒、酗酒、暴力、抑郁……
      上癮,是這類群體顯著的特點,她們無法擺脫自己困頓的生活,而且深陷其中。其實何止是女人,男人難道不也如此。人內心深處對改變他人的欲望是難以遏制的。女人的母性更強烈一些,她們要去保護男人,想去改變男人,而這個過程就是想得到愛。得到愛會有錯嗎?每個人都希望得到愛,得到父母的愛,得到男人或者女人的愛,但得到愛的方式,她們迷失了,于是痛苦中,他們在煎熬,卻渾然不知,她們多希望有一個人,或者一個團體幫助她們?。?br />   面對這個群體,我們該怎么辦?是聽之任之?是自生自滅?是無可救藥?其實有挽救他們的靈丹妙藥的。本書中的作者就是這樣一位持有靈丹妙藥的人,她把這些人吸納到她組織的團體中,對她們進行心理治療,同伴間相互幫助,使得很多人從內心深處擺脫掉那些不正常的生活態(tài)度,走上正常的生活軌跡。如戒毒一樣幫助她們戒掉這個“癮”。
      愛得太多的女人是讓人同情的,我們都知道改變一個人很難,那么我們就去改變自己吧。
      
      
  •      單從名字來看,《愛得太多的女人》絕對不會是我所喜歡看的書的類型,覺得多半是介紹一些虛啦吧唧的心理調節(jié)術之類的東東,讀了以后,發(fā)現,其實,作者作為咨詢師很專業(yè)、也很用心的寫下了這本書,同時,也能感覺到她的偉大胸懷,她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更多的人。即使從常理上說,這本書籍的廣為傳播也許會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她的生意,而她在書中引用了很多案例,對女人在情感中出現各種危機的成因進行了深入分析,并告訴人們如何從中走出來。
      
       為什么,那么多女人在感情中收到深深的傷害?更要命的是,為什么,那么多女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投入一次次被傷害的情感中?是因為運氣不好?是因為總是沒有碰到對的人嗎?其實,這都不是根本的原因,原因出在她們自己身上,并不是她們不足夠具有魅力,而是因為,這一切,實際上,都是她們選擇的結果,只是這些選擇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無意識的,她們病了。
       作者分析了原因,她們大多出自情感功能不健全的家庭,比如有一個酗酒的父親,或者生活在一個離異、存在暴力的家庭,或生活在一個人員健全的家庭但由于某些原因在家庭中無法面對某些重大的事實,因為面對即意味著痛苦,于是所有家庭成員都在逃避問題,她們學會了不去感受不想感受的信息,學會將自己的感知封存從而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久而久之,她們形成了很自然的、內在的否認不良事實的機制,同時表現出強烈的控制欲望,試圖控制周遭的一切包括她的男人,從而避免意外出現帶來的緊張,而她們往往會選擇顯然有問題、低于自身水平或需要幫助的男人作為自己的伴侶,因為從內心里她們覺得自己從小就沒有價值就不被父母關注,她希望在一個弱者身上感受自己的強大和被需要、被關注的感覺。在外界看來,她們善良而愿意幫助別人,但實際上,她只是用自己從小就習慣的模式,在一個無法給予的人身上尋找自己的價值而已。他們對這種緊張的關系成癮了,她們在用這種緊張來代替了兒時所習慣的緊張關系,她們希望改造這個行為不端的人從而從改造自己內心中兒時的父親,從而改造那些糟糕的兒時記憶。可是,一個人,怎么可能在別人身上找到自己的價值呢?!她們對這種關系成癮了,如同酒精成癮一樣,這是一種病。
      
       這本書,不僅僅適用于女人,也一樣適用于男人;不僅僅適用于情感關系中生病的人,也同樣適用于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出現了長期不協(xié)調的心理狀態(tài)的人,特別是有各種病態(tài)的成癮行為的人。成癮行為往往是為了避免某種長期的消極刺激帶來的負面感受,從而形成的行為,是一種回避和保護機制。試問,你有沒有癡迷于某件不該做的事,雖然你每次都會懊悔和下決心以后再也不那樣了,可是,你還每次都會那樣?如果有,那你是否是在逃避什么?
      
       末了,作者還給出了克服以上問題的方法和基本步驟。當然,我覺得方法這種東東因人而異,但作者作為具有多年經驗的專業(yè)從業(yè)人員,如果,恰好,你不幸病了,而且在尋求出路,為何不嘗試一下呢?最最重要的,那就是學會關注自己、愛你自己,而不是期望從別人身上得到你想要的!如果你都不愛自己,那么,你不會擁有甜美的愛情。
  •     我覺得心靈師總是有著與眾不同的心靈視角,我們看到的是表象,他們卻總是能挖掘出真相。
      這本《愛得太多的女人》是一本關于婚姻中,從女性角度出發(fā)的心理分析的書籍,為什么女人總是容易受傷,我們常常以為是男人的錯,但是通過此書,你會明白,原來,我們自己也有病。
      當然,說女人有病絕非貶意,你只是需要正視,生活曾經帶給我們的傷害,當你越是掩蓋,你的痛苦就越深,便會以更深重的絕望施加到對方身上,這是我們一直都想不到的。
      這本書以無數的實例講述,通過這些故事,我們總能看到自己人生的蛛絲馬跡。是的,別不承認,剝開傷口一定會有些疼痛,可是不剝開,你的傷永遠也痊愈不了。
      女人對男人總是愛得太多,就像我們慣??吹降?,愛得死去活來,但有時那真的不是愛,只是一種癡迷,只是沉浸在自己習慣的生活里,自我痛苦的一種生活方式。
      因為沒有更好的人生模式可以學習,在童年里熟悉的場景往往會吸引女人的注意,她會持續(xù)童年的痛苦在婚姻中對待男人,因為這種生活方式,她覺得是安全的,因為在另一種生活方式里她會變得手足無措。所以盡管痛苦,可是她把痛苦當作了生活,因為膽怯,并且看不到自己的錯誤。
      實際上生活中有更美好的狀態(tài),也有更優(yōu)質的男人,只是那種男人不能帶來刺激,她便會覺得平淡與乏味,而放棄進入美好生活的機會。人是習慣的產物,總是在熟悉的生活里打轉,一點不假,這就是為什么,悲慘的人往往會越來越悲慘,而且無窮的重復的道理。
      女人總是試圖控制男人,對男人發(fā)號施令,其實也與童年的遭遇有關,她們只是覺得不安全,或者另有隱情,這些在婚姻中出現的毛病令男人頭痛不已,但又毫無辦法。女人愛得太多,往往有時只是揭示著,她得到的愛太少。
      當然這本書也舉出了即使這樣愛得太多的女人,也會與男人充滿摩擦卻能持續(xù)地生活下去的原因,因為愛得太多的女人,恰好遇到了一個與她的齒輪相符的男人,兩個人雖然都有病,卻總是能一進一退中磨合。但是女人其實還需要認清自己,因為幸福,不應該靠痛苦維持。
      所以讀一讀這本書吧,那些感覺痛苦,卻依然樂此不疲的生活下去的女人們,揭開童年的傷疤,拋棄它,不論你現在什么年紀,如果你的心靈深處至少有那么一絲不能言說的痛苦,那么,一定是你在掩蓋著什么,你不肯面對真相。與心靈師對話,看看這世界上,原來有那么多相仿的境遇,重新上路吧,將自己治愈,才能愛得更有力量。
      
      
  •     雨楓會員,卡號366260 名-----簡單
      《愛的太多的女人》讀書感
      
      記得幾句經典--
       1:饑餓的人買不到好東西
       2:一旦戀愛成為痛苦,那就是愛得過分
       3 :你對男人上癮,對痛苦的情感也上癮
       4:由于懼怕被拋棄,你愿意做任何事情維持你們的關系
       5:愛上一個不愛你的人
       當戀愛意味著痛苦時,我們就愛得太多了。當我們和密友的大多數交談都是關于他、他的問題、他的想法、他的感覺——而且?guī)缀跛械木渥佣际且浴八遍_頭時,我們就愛得太多了。
      
      當我們原諒他的喜怒無常、壞脾氣、冷淡或奚落,將所有問題都歸咎于他的不幸童年,并且試圖成為他的心理治療師時,我們就愛得太多了。
      
      當我們讀自助書籍時,為他劃上我們認為所有對他有幫助的段落,我們就愛得太多了。
      
      當我們不喜歡他的諸多本性、價值觀以及行為,卻予以忍受,并認為只要我們足夠有魅力、足夠鐘情,他就會為我們改變時,我們就愛得太多了。
      
      當我們和他的關系危及到自身的情感健康甚至身體健康與安全時,我們毫無疑問是愛得太多了。
      
      盡管“愛得太多”會帶來各種痛苦和不滿,但許多女人卻普遍都有這種經歷,以至于我們幾乎認定親密關系就應當這樣。
      
      我們當中的大多數人至少有過一次愛得太多的經歷,而且對于我們中的許多人來說,這已經成了生活中反復出現的主題。我們中的一些人對于自己的情人和戀愛關系是如此癡迷,以至于幾乎無法正常生活了。
       為何有那么多尋找愛人的女人似乎會不可避免地找上一個不健康、無愛心的交往對象。而且,我們將探究,為什么即便認識到一種戀愛關系并不符合自己的需要,但想結束卻那么難。我們會看到,當交往對象并不適合我們、不關心我們或不屬于我們,但我們卻放不下他——事實上會想要他,甚至愈發(fā)需要他時,愛就變成了愛得太多。我們會開始明白,我們對愛的需要、對愛的渴求以及對愛本身是如何上癮的。
      由于文化和生理因素的共同作用,男性往往會通過追求更外在而非內在、更客觀而非個人情感的事物,來盡量保護自己,并避免痛苦。他們傾向于沉迷在工作、運動或各種嗜好中。相反,在文化和生理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女性往往沉迷于男女情感關系——而交往對象可能正是這種受過創(chuàng)傷的冷漠男人。
      愛得太多主要是一種女性現象。本書的目的很明確:幫助那些以毀滅自己的方式與男人相處的女人認清事實,理解這種關系模式的根源,并且找到改變生活的方法,會自動地起作用?;蛟S過一段時間再讀這本時,你就能夠面對自己的經歷以及內心深處的感情,要慢慢地讀,讓自己在思維和情感上,與書中這些女人以及她們的故事相通。本書中介紹的個案經歷可能在你看來有些極端。但我向你保證,事實恰恰相反。我在自己的個人生活和職業(yè)經歷中遇到過數百名愛得太多的女人,本書對她們人格、品性以及經歷的記述沒有任何夸大其辭之處。她們的真實故事遠遠比這更復雜,而且充滿痛苦。如果她們的問題看起來比你的問題嚴重得多、悲傷得多,那我要告訴你,你的第一反應是我的大多數客戶的典型反應。每個人都相信自己的問題“沒有那么糟糕”,即便是對在她看來遇到“真正”麻煩的女人的困境感同身受的時候,也是如此。
       生活中的一大諷刺是,我們女人可以相互同情和理解別人生活中的痛苦,而對自己的痛苦卻往往視而不見。我實在太了解這一點了,我在自己生命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個愛得太多的女人,直到身心健康受到嚴重損害,才不得不審視自己與男人交往的模式。過去幾年,我一直在努力改變這種模式,這也成了我生命中收獲最多的幾年。
      這本書不僅能夠幫助你們所有愛得太多的女人認識到自己的實際狀況,而且也能夠鼓勵你們開始改變。改變的方法是,把你的愛的注意力從癡迷的男人身上轉移到自身的康復和自己的生活。
       要把自己從愛得太多的模式中解救出來,沒有捷徑可以走。這是你很早就學會并且已經實踐過多次的一種模式,放棄它會令你感到害怕,感到威脅,還要面臨不斷的挑戰(zhàn)。這個警告并不是為了讓你泄氣。畢竟,如果你不改變自己的模式,在以后的許多年里,你會一直面臨痛苦的掙扎。但如果那樣,你的掙扎將不會帶來自己的成長,而僅僅是為了生存的掙扎。選擇的權利在你手中。如果你選擇開始康復的進程,你會由一個因愛他人太多而受傷的女人,變成一個愛自己足夠多而不再痛苦的女人。
      
      總之要做一個獨立的女人,自信地愛你所愛,你會不被你的愛拖累,讓愛輕松些吧,祝福所有女性去愛你所愛,接受愛你的人,做最幸福的愛人。
      
  •   但愿每個愛得太多的女人都能有所改變
  •   任何企圖在別人身上尋找自我價值的行為,最后一定都是悲劇。
  •   不要試圖用改變旁枝末節(jié)的東西去獲得幸福
  •   一位有糟糕父親的女性,即使她已經受夠了父親的糟糕,想盡一切辦法逃離父親的陰影,她成年后,卻常常選擇了和父親一樣糟糕的男人(很多時候這兩個男人糟糕的方式可能不同,但程度絕對誰都不輸給誰),并對他非常癡迷,哪怕她已經意識到這兩個人是一類,仍然樂此不疲地付出,當然也樂此不疲地被虐。就像中了毒一樣。
    ==========================================
    這在心理學上叫強迫性重復,無解,反正我是無解藥了
  •   求分析于娟那篇文章……
  •   我就走上了這條路。。。
  •   一個有壞父親的女孩。啊哈。
    也不一定是壞,其實只需要父母雙方有任何一點嚴重的摩擦,都可以有陰影,或者就算輕,只要時間長了,也是一樣的。
  •   我要你說給我聽
  •   是啊 我想 我會跟一個什么樣的人結婚呢 反正我跟我現在的男朋友吵架 就會下意識的 說 你打我??! 你打我?。?。。。。 從小爸爸就打我,打媽媽。。。。我知道我潛意識里感覺 被打才是相愛。。。。。才是婚姻。。。
  •   同樓上上 我搞不懂自己。。
  •   ”有序“從”無序“中得到延展,那么,成為時間上靠后一點的”有序“的那部分”無序”前身,它們應該歸屬“有序”還是“無序”。譬如,SARS在確定是新型冠狀病毒之前,按此理來說,歸屬于“無序”,但在人們努力下,給了它一個確定的名字。此后,SARS歸于“有序”?!坝行颉钡倪吔绲玫綌U展。Cancer的獲得,按現今的基因學說,就是將其歸于“有序”的范疇。癌癥有序獲得,當然得接受有序治療。只是,人類仍未從“無序”中找出對應的“有序”。
    樓主,請寬恕我。春安。
    活在當下。
  •   樓主有個觀點我實在不敢茍同啊,什么叫癌癥是個老年病哇?那為啥子惡性腫瘤的發(fā)病率比過去更高了,年齡也更提前了溺?
  •   真心謝謝你…… 看這書看的我胃都疼了…… 從接受開始改變自己吧
  •   手頭上就有這本書 看著看著 覺得雖然有文化上的差異 但是很多東西就真的說到點子上了
    例如 很多時候 女孩子會以為 自己是受到某個男人的潛質的吸引 而不是他現在是什么樣子所吸引
    一個看不到這個男人現在面貌的女人 她所認為的那個男人的潛質 其實都是自己想想出來的
  •   兒童,或是有童稚心態(tài)的人,是不肯面對世界的丑陋真相的,即使鼓起勇氣看了一眼,他絕不愿意進一步承認,這個丑陋很難,或者說幾乎不會改變。相反的,童稚心理的人常常想用一切辦法來讓事情顯得盡在他的掌握中,這樣才能緩解他無窮無盡的不安。
    ----嗯,嗯,感覺說的就是我,只是現在我已經不想讓一切盡在掌握中,隨波逐流感覺更好
  •   有些癌癥就是負面情緒引起的,不一定是生活方式和基因問題....
  •   因為你的推薦看的這本書,很受觸動
  •   我關注你這么久,最感激的就是你推薦了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謝謝。
  •   其實我覺得這本書只是講出了根源,對于其解決方式,在中國基本上是不可行的。。
  •   其實我覺得這本書只是講出了根源,對于其解決方式,在中國基本上是不可行的。。+1
  •   我迷惑的是,人格的損失會讓你不自覺地被同樣不健全的男人吸引,可是,真的有很健全的男人存在嗎?那是什么樣的?什么樣的男人才是好的?
  •   沒有厘清思路,寫得太凌亂了,為了達到30分鐘完成的目標。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