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評判

出版時間:2005-5  出版社:文匯出版社  作者:胡方松  頁數(shù):176  字數(shù):140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溫州是什么?   在“神化”與“妖魔化”的間隙,新鮮出爐的《溫州評判》展示了一個最大限度逼近真實的溫州。特別是書中對“溫州模式消亡論”的首次回應引起了讀者的極大興趣。   溫州是一個被輿論無數(shù)次擊中的熱點命題,謎一樣的軌跡給了大批專家學者不同的解讀。不過,套用格林斯潘的幽默———“如果誰聽懂了我的話,那必是誤解了我的原意”———可以這樣表述:如果誰說自己讀懂了溫州,那么他必定是誤解了溫州的原意。在國內(nèi)各大書店的柜臺上,一套套關于溫州人聚錢撈財?shù)乃^“秘笈”構成了影響最為久遠的溫州印象。   不同于站在外圍霧里看花式的考量,本書的三位作者胡方松、方韶毅、劉旭道皆久居溫州新聞界并見證了溫州模式的風風雨雨,來自內(nèi)部的記錄、觀察與體驗使得還原溫州真實成為可能。站在“刀鋒城市”的刀鋒陣地上,他們更有條件勾畫出一幅幅劇變的宏大圖景,解構著一次次個體的細微脈動。   全書十章,《是非溫州》、《風流溫州》、《家族溫州》、《九州溫州》(上下)、《海外溫州》、《商會溫州》、《有為溫州》和《明天溫州》。作者用新聞的筆調(diào)全面解讀了溫州發(fā)展的奧秘,第一次全景式地概括了溫州人從“可憐”到“可惡”到“可怕”,再到“可敬”的滄桑歷程。   該書的出版方文匯出版社編輯張衍說:“這是我們社迄今為止關于溫州最實在的作品。吸引我們的,倒不是本書闡發(fā)了多少驚人的理論,而是其冷靜平和的視角與敘述人走進溫州的深處,一如其黑底紅字的封面裝幀?!?/pre>

作者簡介

三位作者均為溫州本土人士,長期在溫州媒體工作,是親歷和見證溫州改革開放和溫州模式發(fā)展的資深新聞人,寫作過大批相關新聞報道,并出版過相關的叢書。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是非溫州第二章  歷史溫州第三章  風流溫州第四章  家族溫州第五章  九州溫州(上)第六章  九州溫州(下)第七章  海外溫州第八章  商會溫州第九章  有為溫州第十章  明天溫州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溫州評判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對于當代中國而言,溫州無疑具有一種特殊的意義,它是中國最具經(jīng)濟活力的城市,它是家庭工業(yè)的發(fā)源地,它是新時期改革開放的縮影。評判溫州,其實即是對中國近二十年來經(jīng)濟發(fā)展成果的一次梳理與總結(jié),其中無論得失與成敗,溫州在中國當代改革史上的地位都是無法動搖的,而所謂“溫州模式”對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深遠影響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本書的三位作者均是土生土長的溫州人,堪稱是“溫州模式”的親歷者與見證人,由他們來書寫自己的家鄉(xiāng),敝帚自珍或不可免,但可信程度也會大大提高。
      ——轉(zhuǎn)載自《書筋》新商報2005-6-19
  •     重新謄寫的草稿——《溫州評判》出版緣起
      作者:劉旭道
      (轉(zhuǎn)載自2005年5月20日《溫州日報》)
      
       溫州是什么?
       對于這個謎一樣的地方,任何方式的評判都異乎艱難。
       多少年來,各樣的言語構成了誤讀溫州的兩端:“神化” 和“妖魔化”。神化者以為溫州人有點石成金之妙,自然是要失望;妖魔化者以為溫州人是毒蛇猛獸,無端起懼怕。
       一個炒房團,譽之者以為是順資本意志而動的明智之舉,激活了當?shù)氐氖袌錾窠?jīng);毀之者譏之為市場經(jīng)濟的蝗蟲,亂了一方的安寧,須先拿下而后快。
       一個溫州鞋遭扣俄羅斯,同情的搖旗吶喊,痛斥俄警方之黑,呼吁通過官方民間手段討說法;厭惡者不屑一顧,誰叫你溫州鞋灰色通關?自用自受,活該!
       還有,就是“金錢化”。只要是溫州人,不管高低肥瘦,一律視為大好佬,叫我等工薪階層頓生愧對溫州“盛名”之感。像是互為參證之用,大小書店的顯眼處,總有幾冊溫州人賺錢的所謂秘笈!
      這是溫州的真實嗎?我們多少感到有些驚奇。
       特別是一個“溫州模式”,25年來,真?zhèn)€爭不斷,議還亂。溫州是一面中國改革的旗幟。溫州何嘗不是一面有爭論的旗幟?從二十世紀一直爭論到二十一世紀。自從溫州在改革中出了名,溫州也就是非不斷,爭論不斷。是非的焦點,爭論的焦點,不是別的什么,就是溫州模式。從姓資姓社之爭到姓公姓私之爭,從資本外流外擴之爭到模式生死存亡之爭,溫州,被貼了一層層黑白迥異的標簽,直讓誰也弄不清姓甚名誰。
       所有的爭論者是否都走進了溫州的深處?我們常常這樣發(fā)問。
       多年來,我們幾乎可以天天看到外界對溫州單一的非此即彼的判斷!各式的行文里,隱隱透出這種判斷固化的危險。
       還原一個真實的溫州,成了我們一個最初的沖動。不知是何來的勇氣,我們居然毫不理會力有不逮的憂慮,自信地認為,久在新聞一行,勾畫變化的圖景,解構細微的脈動,是最為平常的份內(nèi)事,來自一線最原始的記錄、觀察與體驗定能使這一愿望成為現(xiàn)實。特別是主要作者、原溫州晚報總編輯胡方松,曾長期從事溫州農(nóng)村的改革與市委相關文件的起草,見證了溫州模式的風風雨雨,對歷次溫州爭論的內(nèi)幕了然于胸。一直來,與當時的市委多位決策者保持著友誼與信息的交往。這些被我們視為“資歷”的保證。
       2003年世界溫州人大會的召開給們提供了的一個契機。作為對世界溫州人的一次全面解讀,我們?nèi)嗽诠┞毜摹稖刂萘送冯s志社策劃推出了一期特刊《溫州九章》,全書對天下溫州人這一群體淋漓盡致的表達贏得了多方的好評,也讓我們意興勃發(fā):董橋說,新聞是歷史的草稿,那么我們能不能再“謄寫”一番,整出一部書來呢?
       定位既在“重新謄寫的草稿”,初始便不奢望多少高深的學術氣象,心想,只要不作霧里觀花式的描紅,最大限度地逼近真實,給讀者以最親近的交待,就算是大功告成。但壓力仍在,白紙黑字的,不說傳之久遠,千萬別得一句“出書如出恭”的話來。
       當下分工,定下規(guī)矩:用新聞筆調(diào),全面解讀溫州發(fā)展奧秘,全景式概括溫州人從“可憐”到“可惡”到“可怕”,再到“可敬”的滄桑歷程。說是“謄寫”,卻是艱難的采集梳理刪減增補,既稱書,又不得不講究點體系,于是比想象的要煩得多。特別是不斷變化的政經(jīng)世事讓作者一再改換考量的視角和采集的數(shù)據(jù)。為了未曾披露的內(nèi)幕,我們特意趕赴杭州采訪相關決策人士。去年初,全書定稿,題曰“溫州評判”,分十章:“是非溫州”“歷史溫州”“風流溫州”“家族溫州”“九州溫州”(上下)“海外溫州”“商會溫州”“有為溫州”和“明天溫州”。但非常遺憾,出版時間的延遲使不少“最新”的數(shù)據(jù)成為舊聞,一些最新的議論比如“溫州炒煤團的資本與道德之爭”等未有進入本書的視野,所謂“評判”,便少了些依靠。凡此種種,只能等待再版的機緣了。
       還好,本書正合文匯出版社責任編輯張衍的胃口,說:“這是我們社迄今為止關于溫州最實在的作品。吸引我們的,倒不是本書闡發(fā)了多少驚人的理論,而是其冷靜平和的視角與敘述讓人走進溫州的深處,一如其黑底紅字的封面裝幀?!?
       這謬獎,讓人歡喜,也讓人惶恐。前文已及,評判溫州是艱難的,套用格林斯潘的話——“如果誰說聽懂了我的話,那必是誤解了我的原意”——同樣可以這樣表述:如果誰說自己讀懂了溫州,那么他必定是誤解了溫州的原意。照此,《溫州評判》會不會掉進“格林斯潘式”的幽默中呢?
       這一點,盼讀者評裁了。
      
      
  •     誰能說自己讀懂了溫州
      作者:董芳芳
     ?。ㄞD(zhuǎn)載自2005年06月09日 《深圳商報》)
      
       格林斯潘說:“如果誰說聽懂了我的話,那必是誤解了我的原意。”有人把這句幽默套用在至今仍是謎一樣的溫州身上:如果誰說自己讀懂了溫州,那必是誤解了溫州的原意。
      
       溫州給人們擺出的種種謎題,引來各式各樣的解讀、紛紛嚷嚷的探討和持續(xù)多年的爭論,至今仍未得出全部的答案。每提起“溫州”兩字時人們總發(fā)出的那一聲感嘆,究竟是出于怎樣的心情?是可憎,可怕,可愛,可敬,亦或是兼而有之?
      
       由三位溫州本土人士所著的《溫州評判》并沒有給出什么標新立異的答案,也沒有闡發(fā)多少駭人聽聞的理論,而是用新聞人的筆觸記錄了溫州人的奮斗歷程,以冷靜平和的視角走進了溫州城鄉(xiāng)的深處,從一次次細微的脈動解析溫州發(fā)展的奧秘,通過來自內(nèi)部的觀察與體驗揭開了溫州從可憎、可怕再到可愛、可敬的滄桑卷軸,為解答溫州之謎提供了許多來自一線的事實依據(jù)。
      
       誰能說自己讀懂了溫州?溫州方言難懂,說起來像在說外語,聽起來像是聽天書。要了解溫州,若不懂點溫州話,可能就得吃點虧。有這樣一個故事:上世紀的一次戰(zhàn)爭中,各處在敵人前后方的兩個連,要用對講機確認突襲時間,可每次的聯(lián)絡暗號都被敵人破譯,最后,兩名溫州戰(zhàn)士用方言聯(lián)絡,敵人絞盡腦汁也沒搞懂,以致大敗。即便是把溫州話翻成普通話,往往也會令人大惑不解,“拖鞋”說成“鞋拖”,“咸菜”說成“菜咸”,“熱鬧”說成“鬧熱”。而且,溫州話里還分很多種方言,一個村一種話,走上幾里路,就又完全聽不懂人家說什么了。
      
       溫州的人也難懂,特定的歷史淵源、地理環(huán)境造就了溫州人獨特的性格,讓人捉摸不透。宋代溫州就早已商名遠揚,在宋朝文化中獨樹一幟的永嘉學派主張“通商惠工”、“義利并舉”,反對“無商不奸”、“見利忘義”。至今,溫州人也一直是在仗義、豪邁同時又精細地打著生意算盤。三面環(huán)山讓溫州人有了山人的耿直、勤勞和樸實,一面靠海又讓溫州人有了漁者的纖細、大膽和精明。溫州人會搞出很多“怪”事:溫州人的“炒房團”,炒得各大城市心神不寧;溫州人還把村子落到別處,“溫州村”到處都是,北京、上海、沈陽、新疆,連遙遠的歐洲都有……家族企業(yè)可以說是溫州最大一“怪”,一家企業(yè)里,父親是董事長,母親是辦公室主任,大女兒是總經(jīng)理,兒子是副總經(jīng)理,二女兒是財務經(jīng)理,二女婿是銷售經(jīng)理,大姨是辦公室總務,外甥是采購主管。類似這樣的企業(yè)在溫州比比皆是。不管外界如何爭論,家族仍是溫州企業(yè)的支柱,仍在以其強大的凝聚力和靈活性占領著企業(yè)的管理核心,帶領著溫州人走向富裕。
      
       溫州模式更難懂,關于溫州模式前途的爭論,費盡了理論家的筆墨。80年代初,溫州蒼南縣的金鄉(xiāng)、錢庫、宜山這些小鎮(zhèn)的街巷充滿著火熱的生產(chǎn)奇景,“家家辦工廠、戶戶聞機聲”。后來,經(jīng)濟學家管這種溫州鄉(xiāng)鎮(zhèn)農(nóng)村家庭工業(yè)的致富新路叫做“溫州模式”,接著,關于溫州經(jīng)濟的各種問題,包括其中的弊病都被納入了“溫州模式”。于是,本來只關乎于農(nóng)村家庭致富方式的問題引來了各種評論,而且說香的能說到天花亂墜,說臭的能說到臭氣熏天。為了脫貧致富被“逼”出來的溫州人,沒想到自己竟成了溫州模式的一分子,沒想到自己竟被同時“神化”和“妖魔化”。
      
       《溫州評判》說,溫州歡迎研究,所以三位作者力圖還原溫州的真實,讓人們撥開團團爭論的迷霧,到里面去看一眼;《溫州評判》說,溫州可以批判,溫州也存在許多如其他城市一樣的問題,但不能把批判等同于否定,所以三位作者挖掘出溫州被人誤解、忽視和冷落的地方,借“批判”為“批判”正名,不讓它成為一個可怕之詞;《溫州評判》說,溫州很難讀懂,所以三位作者用一個個鮮為人知的故事,串起洞察溫州的線索,最大限度展現(xiàn)真實的溫州。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